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97句泰戈尔的诗歌的特点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0 08:04:11 admin 阅读:59
泰戈尔的诗歌具有什么特点
1、泰戈尔诗歌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A、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2)、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3)、鲁拜(Robajo)是一种诗的形式,一首四行,押aaba韵,和中国古诗中的绝句相类似。
(4)、B、泰戈尔认为,宇宙最根本的原则是和谐与协调,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互依存,和谐一致的。
(5)、我不能从春天的财富里送你一朵花,天边的云彩里送你一片金影。
(6)、反现作用,是指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其作用在于用相反的态度来掩盖某种无意识愿望和本能冲动。例如,暗恋对方,但等到真正有机会与其接触时却故意表现得非常冷淡。泰戈尔的这首诗印证了“反现”理论的爱情心理——人们所恐惧的,往往正是他们朝思暮想的东西。
(7)、(泰戈尔访华图片,左边的漂亮妹子是林徽因)
(8)、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会忘记那小小的孩子,
(9)、⒋请结合诗选,说说泰戈尔在你心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他身上最吸引你的又是什么?
(10)、这首诗虽然只由一个句子组成,但却将“手指”在“我”心上触碰的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展示出来。泰戈尔以“慵懒的微风”(anidlebreeze)作比,生动地描绘出“手指”柔缓的动作和轻柔的力度。加之,句中三个摩擦音/z/(fingers、breeze和ripples押尾韵/z/)又将诗歌的内容与韵律优美地结合起来,既有视觉美,又有听觉美。如何在译作中再现原诗的画面感和音乐感,是对译者的巨大考验。诚然,将这首诗译成汉语很难保留原诗的尾韵,但是对“playing”一词的翻译却能体现译者对原诗韵律的把握。郑振铎将其译作“奏着”,并在“乐声”前使用了一个修饰词“潺湲的”来说明手指动作的轻柔与节奏。显然,郑译在内容上弥补了英诗汉译中韵律的缺失。冯唐将“playing”直接译为“敲打”,虽然将手指在“我”心上的动作表现了出来,动作却大了一点,像手指在猛击键盘,丢失了原诗的诗情画意和舒缓节奏。
(11)、此外,冯唐的译文还有许多词选择不译,如第24首中的“as”、第58首中的“besorryfor”、第101首中的“inreturn”、第102首中的“for”和第111首中的“but”等。其中,冯唐译本中选择不译最多的当数“like”一词。《飞鸟集》中,“like”一词共出现53次,其中有19次未译,以第54首诗为例:
(12)、D、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13)、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14)、这首诗是对于既成观念的质疑。在诗人和哲学家的头脑中,这是一个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其他许多问题也都难以解决。
(15)、这首诗表明,他不相信许多自以为是的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认为他们无非都是“自作聪明”,都是“妄说一通”,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
(16)、泰戈尔从小便受到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他认为“梵”或神是“世界的主宰”、“最高真实”。《辞海》中“上帝”一词有三种释义,分别是:“天帝”、“帝王”和“基督教所信奉崇敬的神”。我们认为,泰戈尔诗集中的“God”并非指“天帝”、“帝王”或“基督教中的神”。如果将其译作“上帝”,就会使读者对泰戈尔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造成误读。因此,冯唐将这类词译作“神”还算比较妥帖。
(17)、泰戈尔的诗歌吉 檀 迦 利 泰戈尔著 冰 心译
(18)、B、泰戈尔善于学习和运用人民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
(19)、(2)对神人同一求而无获的伤感。“我只能哭泣着等待,把我的心折磨在空虚的伫望之中吗?”
(20)、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2、泰戈尔的诗歌的特点
(1)、如果今生我无法与你相逢,那么,我将感到这是永远的遗憾——让我时刻不忘,让我带着这悲哀的痛苦,不管在醒时或梦中。
(2)、B、诗中在描绘与神结合的理想境界时,诗人总是饱蘸浓情,语出肺腑,表达了对完美世界的极度向往,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探索。
(3)、B、这部宗教哲理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4)、引用文献:侯静、李正栓.泰戈尔《飞鸟集》汉译策略与艺术研究——以郑振铎和冯唐译本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1):88-
(5)、如《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是一首简洁有力、感人肺腑的抒情小诗。当得到女方全心全意的爱恋时,“我”并未认识这种赠予的价值;但当失去女方的爱恋时,“我”才真正懂得这种赠予的价值——“忆恋中显示你爱情的价值,失去了你我才完整地得到了你”(白开元译文,下同)。《美好的早晨》写的是早晨的美好景致及其在诗人心里留下的美好印象。诗的结尾写道:“我很想挽留这美好的早晨。可它轻闲地走来。轻闲地离去。”这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又说明了时光永不停息的客观规律。《管家讲的故事》是对童年生活的生动回忆。它很自然会使我们联想起诗人在《我的童年》和《回忆录》里所描写的童年故事。两方面互相对照,相映成趣。《死亡》是一首充满辩证精神的短诗。在一般人看来,死亡是可怕的、消极的、向下的;但在诗人笔下,死亡却是可亲的、积极的、向上的。死亡号召人不要停步,奋勇向前,救出创造,奔向未来。这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致阿米亚昌德拉·查克巴迪的信》写于维沙克月25日,即诗人的生日。在这首诗里,诗人回顾自己走过的不平坦的道路——童年时代受到严格禁锢,时常坐在窄小的窗前;少年时代充满浪漫情调,“幽香迷醉了我的晓梦”;中年生活坎坷不平,时而领略憎恨,时而领略情爱;如今已届暮年,倍受人们敬慕和爱戴,但是人们的了解未必完全正确;尔后即将达到人生的尽头,希望能够“怡然歇息”,这首诗以感情深沉、思想真挚、饱含哲理而为人们所爱读。
(6)、没有什么,但我心的归属在这里。好一个归属,对中国的一种认同。
(7)、只要我仍尚存一息,我就永远不会把你藏匿。只要我仍有一丝羁绊,我都会与你的愿望捆绑在一起,你的心愿将在我的生命中实现,而这份羁绊便是你的爱。
(8)、泰戈尔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诗集清丽的诗句,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以及“美”和“善”深深的打动着世界各国的人民。
(9)、风雨如晦,万籁同声之中,沉默者的回答是如此地平淡与质朴:
(10)、《园丁集》:融入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叙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回味出青春心灵的悸动,闪烁出哲理的光彩。
(11)、泰戈尔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的“诗人的宗教”,这种生命哲学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在《吉檀迦利》中。
(12)、C、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泰戈尔为此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
(13)、C、泰戈尔“以我观物”,以爱观物的生存态度使诗集《新月集》中的自然景观带上了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14)、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15)、海顿斯塔姆曾经赞誉过泰戈尔写的诗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深刻、罕见的精神美。他的文字2022有种特殊的魔力,让人忘记一切痛苦,走进全新的世界中去,那里有碧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一切令人心旷神怡。初读《新月集》的时候,觉得意义很浅显,似乎很容易懂;深入的去剖析,其实并不是这样,它用简单的文字2022去塑造儿童的新月之国,以及儿童的内心世界,那里就像一块温润的美玉,没有一丝瑕疵,又似水晶般透明。
(16)、C、与《吉檀迦利》相比,《园丁集》主要表现的则是男女之间的两性情爱。
(17)、泰戈尔是一位印度的诗人,在英国留过学,他的诗受到宗教和欧洲文化的影响。英国留学的经历深深的影响了他的诗的风格,同时也保证了他的英文版诗作的质量,他的《吉檀迦利》在英文版出版后,很短的时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项,他也是唯一一个靠诗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8)、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本的《飞鸟集》,读者的期待视野分为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从共时层面看,泰戈尔散文诗进入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诗歌从初期散漫的、缺少诗意的白话诗开始向含蓄的、形象化的转向时期,成为散文诗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从历时层面看,小诗在中国古已有之,它的出现正是在文学传统的枝桠上开出的一个现代的新萌芽。译者郑泽铎在《飞鸟集》的例言提到泰戈尔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泰戈尔的诗歌多用美丽的文句,这种字眼是“诗的”“美的”以及“有生气的”;诗歌的文句总是含蓄的,暗示的。而郑泽铎的译本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使得《飞鸟集》读来“易懂”。比如,Letlifebebeautifullikesummerflowersanddeathlikeautumnleaves.翻译成“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beautiful’分别翻译成“绚烂”“静美”,说明这个词语经过作者的一番提炼,也十分符合中国古诗词里的意境,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19)、IwishIwereawatchmanwalkingthestreetsallnightchasingtheshadowswithmylatern.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0)、在这首诗中,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诗人运用第二人称,生动描写那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幻想。
3、泰戈尔诗选诗歌风格
(1)、《戈拉》是泰戈尔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正统派新印度教徒和梵教徒围绕着印度民族独立问题所展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和错综复杂的教派斗争。
(2)、D、从艺术表现来说,《新月集》意境轻盈、优美,语言隽水、浅近,节奏鲜明,富于音乐性,其总体形式是新颖活泼的散文式。
(3)、这首诗与上一首诗相呼应,采用的是一种比喻式的写法,即将造物主创造人比喻为制造酒杯,正如不应把“精致的酒杯”随意捣毁一样,也不应把“可人的身躯容貌”随意捣毁。以上两首诗都是对于传统说法委婉的否定。
(4)、其创作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描绘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
(5)、答:作为泛神论代表作的《吉檀迦利》,描写了诗人对神的赞颂,对神到来的渴望,与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与神合—的狂欢,寄予了诗人对无限世界的向往和沉思。泰戈尔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科学思想与印度传统宗教相融合,潜心汲取印度各种教义中的积极因意,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古典哲学精神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的“诗人的宗教”。
(6)、从电视剧《小欢喜》引发的思考:对待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最合适的爱?
(7)、另外泰戈尔诗的特点还体现在风格方面,他的诗歌十分的大胆,也经过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创新,在体裁上来说将现实和冥想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政治抒情诗的特色。尽管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要占有更多的成分,可是他的诗歌也运用了许多当时的口头禅,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活泼。
(8)、(1)《吉檀迦利》中“你”的形象是最为神秘之所在。“你”(神)的形象变化多端。上面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9)、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10)、B、描写了诗人对神的赞颂,对神到来的渴望,与神失之交臂的失望,以及与神合—的狂欢。
(11)、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12)、共同商议读书进度,本书共24万号,一分钟读500字,用时480分钟,即用8小时读完。一天读40分钟,12天读完。根据数量和页码给大家建议用时。
(13)、《叶盘集》和《黑牛集》是诗人写下的最后两部散文诗集。这两部诗集虽出版于同一年——1936年,但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所不同。《叶盘集》最引人瞩目之处是其中收入几首充满时代气息和战斗精神的诗歌。在开卷第一首诗《地球》里,诗人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致敬,并把地球描绘成一个自相矛盾的实体——既温柔又刚烈,既温存又凶狠,既古老又年轻。既妩媚丰腆又瘦骨磷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势,因而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非洲》一诗是对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和奴役非洲的直接谴责。诗人首先回顾往事,无情地揭露了殖民者迫害非洲黑人的凶狠手段——“文明人野蛮的贪婪,暴裸了无耻的灭绝人性”,撕破了他们伪善的面纱——“可是大海的彼岸,他们村落的教堂里,早晚响着礼拜的钟声,对慈悲的上帝祈福”;接着面对现实,严厉斥责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意大利法西斯匪徒吞噬埃塞俄比亚的罪恶阴谋。《射向中国的武力之箭》一诗是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的有力抨击。诗人本来对日本抱有很大希望,曾经称之为“亚洲的新日出”;后来发现一小撮好战者将日本引入岐途,使日本成为东方的祸根,感到无比痛心。当在日本报纸上看到杀人如麻的刽子手竟然跑到佛寺里去祈求胜利时,他怒火中烧,立即写下这首诗,把嗜血成性的侵略者和大慈大悲的佛陀加以对照,构成辛辣的讽刺。这些政治性和战斗性很强的抒情诗突出地显示了诗人性格中须眉戟张、严霜烈日之一面。
(14)、但似乎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多少有所领悟。他写道:
(15)、泰戈尔的戏剧不仅思想深刻,艺术上也别具一格;语言富有诗意,音乐感强,想象丰富,喜用象征手法。
(16)、1935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东方文学和日本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60余篇,译文17篇,出版著作50余部(其中自己编著17部,主编4部,二人合编2部,其余为多人合作编著),译著10余部。主要著作有《新编简明东方文学》、《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泰戈尔——东西融合的艺术家》《泰戈尔和他的作品》《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以上为自己编著)、《东方文学概论》(主编)等。
(17)、生:我觉得这个诗集的名字(《飞鸟集》)非常具有画面感,……
(18)、《飞鸟集》是散文诗的形式。尽管散文诗在当时的印度并不受欢迎,但是泰戈尔却对这种诗歌形式极为偏爱,也算是他对主流诗歌形式的陌生化,是一种新表达。
(19)、中世纪的波斯,在文学上真是一个黄金时代。虽然她曾被阿拉伯人侵入了一次,接着又被蒙古人所统治,然而她的诗的天才,在这个时代却发展得登峰造极,无以复加。正有类于同时的我们的中国,那时我们也恰是诗人的黄金时代。
(20)、在这首诗里,他指出,既然我们认为世界是由“水土风火”四种物质构成的a,那么也就不妨认为人的身躯也是由“水土风火”四种物质构成的,这是根据物质转化的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虽然不能算是明确的回答,至少也可以算是模糊的、笼统的回答吧。
4、泰戈尔的诗歌具有什么特点100zhi
(1)、(1)通过拟人化和形象化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吉檀迦利》是献给“神”的歌,这个“神”源于印度哲学中玄而又玄的梵这个抽象概念。泰戈尔把它具体化为一个有形的人格化了的神,并使用多种名称来称呼“神”,如“你”、“他”、“我的主”、“我的朋友”、“我的情人”等等。有时这个神的形象又幻化为太阳、光明、云、风等自然形象,表现出神的无限威力和无上人格。
(2)、和谐美:将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神与人以及东方和西方、生与死等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3)、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
(4)、andthewaveswemeetandcomenear
(5)、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6)、“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周恩来评)
(7)、05 结合印度文化理解《吉檀迦利》中的“神”
(8)、正如本文开头所述,他以写格律诗为主,他所写的诗大部分属于格律诗,他所出版的诗集大部分属于格律诗集。不过在格律方面他也有不少创造,如吸收孟加拉民歌韵律的长处,使这种较为自由的诗体登上大雅之堂;发挥孟加拉语发音的特点,改革抒情诗和叙事诗的韵律形式等等。事实证明,他的格律诗促进了孟加拉格律诗的发展,为孟加拉格律诗开拓了新领域。除此之外,他也写自由体诗和散文体集。尽管这些诗在总体上占少数,但其世界影响不可低估,而且更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创造精神。
(9)、B、1912年泰戈尔自己把《吉檀迦利》译成英文,当年便以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0)、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叹息走过。我没有看见过他的脸,也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我只听见他轻蹑的足音,从我房前路上走过。
(11)、PoonamMistry《印度剪纸在英国》
(12)、thewavesrollawayandwedepart
(13)、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14)、(3)以情写人,情味深浓。泰戈尔短篇小说的抒情性海边现在人物刻画上。无论是人物肖像的摹绘,还是行为的描写,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15)、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的诗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他既写格律诗,也写散文诗。尽管在他一生所写的六十余部诗集(包括他自己译成英文的诗集)中,大多数属于格律诗集,但在世界各国流传最广的却是英文散文诗集。
(16)、每日一点|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最全考点
(17)、(3)对实现神人同一的喜悦快乐之情:“在我旅程终点的黄昏,它们要把我带到哪一座宫殿的门首呢?”
(18)、在你心的欢乐里,愿我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传过一百年的时间。
(19)、 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
(20)、读书小札|邵璐教授:莫言《生死疲劳》英译中隐义明示法的运用:翻译文体学视角
5、泰戈尔诗歌创作的特色
(1)、泰戈尔是卓越的诗人,他的小说在语言上也颇具特点。如《沉船》的语言清丽流畅,富有诗意和抒情色彩,许多写景状物之处,感情自然流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2)、课堂,就是师生在围绕文本进行对话。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最重要的生成,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而教师的智慧,就是在这些对话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成的焦点,或者找到那一座座桥,将学生从这边能够引到到那边,从低处提升到高处。
(3)、毛大海说:“泰戈尔是我十分崇拜的人,读他的作品让我能够远离烦恼,心情变得轻松。有机会扮演他我感到十分荣幸。当时我还年轻,留着黑色的络腮胡。我和导演组说,化妆的时候请别剔我的胡子。但是,泰戈尔的胡子和头发都是白色的,化妆的时候我的胡子比较碍事,结果就全被刮掉了。因为我没有泰戈尔高,他们还给我订做了一双高跟鞋,我就一直穿着这双鞋完成了所有拍摄。等拍完戏,几个月后回到家的时候,我3岁多的儿子已经认不出我了。他一直问妈妈门口的这个男的是谁?因为我的胡子没了,他不知道我刮了胡子长什么样,哈哈……”
(4)、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哲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5)、泰戈尔以寡妇们独特经历的关注以及其中表露出的鲜明情感,化作犀利的笔刀,直接指向了充斥着童婚制、包办婚姻、少女守寡、寡妇殉夫、嫁妆制度等种种不合理、不人道、歧视妇女的印度教传统陋习,表现她们境遇的凄苦、经历的曲折和反抗的无助,控诉这些传统陋习的积弊和给广大印度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
(6)、与泰戈尔的另一部描述人与神之间的精神之爱的作品《吉檀迦利》相比,《园丁集》主要表现的则是男女之间的两性情爱。
(7)、答:泰戈尔在《新月集》中采用了三重的叙述视角:孩子,母亲,诗人。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个纯粹视角,或者为母亲,或者是孩子,又或者是诗人自己的俯观的全知视角;纯粹视角下的诗歌主人公身份的单一性,排除了作为社会人的个体身份角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产生诗歌语言在情节叙述和情感表达上的单纯新奇。
(8)、泰戈尔对死亡有着超乎寻常的认识,他说:“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永远不会把死亡看得很严重,在死亡面前它欢笑、舞蹈和游戏,它建设、贮藏并相爱。只有当我们把个别死亡的事实同生命整体分离时,我们才会看到它的空虚并变得沮丧。
(9)、A、泰戈尔崇尚纯真和简朴,企望自己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神“来吹出音乐”,从而达到人梵神合一的境界。
(10)、God、god和gods这类词共在《飞鸟集》中出现22次,郑振铎21次译作“上帝”、1次译作“天神”(第221首);冯唐21次译作“神”、1次译作“上帝”(第84首)。同时,郑振铎译本的第315首(冯唐的第316首)中出现了一个“Lord”,郑和冯分别译作“上帝”和“主”。当然,如果单从God、Lord等词语的英语字面意思来看,译作“上帝”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考虑到泰戈尔的宗教信仰,这样翻译就不免有失妥当了。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重视文化因素,具备高度的跨文化交际敏感,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再现源语文化。正如左飚(2009:40)所说,“作为文化中介人身份的译者,必须在深入研究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同时,培养自己高度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尽可能克服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要充分考虑翻译目的、读者对象以及文本性质这三大要素”。
(11)、每一节课,我们课前能做的是教学设计,课前预设,但是每一节课,最精彩之处却是课堂生成。预设好比事先画好的龙,生成好比点睛之笔。唯有生成,龙才能一下子复活,并且一飞冲天。
(12)、C、因为诗人自己也不知道这理性世界究竟如何,他只是描摹了自己心中那明确又模糊的境界而已,因而使诗歌带有一种泰戈尔式的独特的浪漫色调。
(13)、这节读前指导课是以综合实践调查的结果为基础来呈现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找阅读资料,整合信息,融入百年前泰戈尔生活的情境。学生从不同文献和网络资源中呈现有价值的内容,明确探究方问。那学生聚焦的话题也与本书相关,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让作者走入读者的心灵世界,带共情心去理解诗歌的意义。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调研,在对不同信息的整合中获取了具有价值的信息,强化了信息意识。在调查中了解了泰戈尔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了一百多年前的印度生活和人文底蕴。课堂上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江报成果,提升语言运用与建构的能力。
(14)、一个语文老师的功底深厚,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你来我往,“见招拆招”。否则,只能装作听不到,落荒而逃,或者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才疏学浅,下课长功夫。
(15)、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C)著名诗人、文学家。
(16)、关于这些诗歌产生的时代和内容,诗人在该诗集序言中写道:“印在这本书里的、从孟加拉文译过来的、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写作的年代,大部分比收在名为《吉檀伽利》那本书里的一系列宗教诗,要早得多。”(吴岩译文)
(17)、1922年出版的《随想集》并非专门的散文诗集,而是散文诗、寓言、童话和小品文的合集。其中收入的十余首散文诗可以视为诗人的最初尝试。有趣的是,《随想集》还有两首诗的英文译文被收入泰戈尔最后一部英文散文诗集《游思集》中,这就把他的孟加拉文散文诗与英文散文诗直接挂起钩来,使《随想集》成为从一十年代翻译英文散文诗向二三十年代创作孟加拉文散文诗的过渡阶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