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8句舆论咋读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4 07:15:30 admin 阅读:59
舆论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1、舆论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字
(1)、《舆论》一书(英文为PublicOpinion),自1922年出版至今,关于其书名该作何翻译的争论至今不休。一些学者建议将其译为“公众舆论”、“公共舆论”,从而突出其“公共(public)”的内涵,也有一些学者从语法角度坚持认为,舆论一词原本就有“公共”的含义,若再加“公共”,就造成了同义反复,而且英文的“publicopinion”一直也是作“舆论”意思来用的。本文参照的是常江的译本《舆论》,也赞同“同义反复说”,故文中提及该书时都选用《舆论》,而非《公共舆论》、《舆论学》、《民意学》等。
(2)、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3)、整个活动成功地表现出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即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和新到的外来者之间如何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他们实际上有着相似的人性,但各自脑中的刻板印象成为阻滞共鸣产生的障碍。选择了改名换姓的移民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进而改变身边的陌生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4)、网络舆情生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围绕着事件本身、民众和媒体这几个主体来讨论的。大家可以这样厘清逻辑顺序:首先受众获取信息不再只依赖于主流媒体,自身也成为了传者,但由于缺乏专业素养,情绪很容易蔓延;其次互联网的特性可以使相同观点的受众迅速聚集,形成意见集团,推动舆情传播;最后经过专业媒体的推动,舆情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5)、众所周知,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提出了刻板印象和拟态环境这两个传播学中重要的概念,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舆论形成的逻辑:首先,基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各种“残缺不全”的外来信息成为了联系人们与世界的唯一桥梁;其次,由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信息所引发的想像自然而然地填补了人们的认知空白,逐渐形成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成见与偏见;最后,这些成见和偏见作为一种刻板印象,在人们的脑海中不断聚合与积累,以至于构成一幅关于外部世界之存在状态的完整图像——这幅图像就是我们所说的拟态环境。
(6)、另外特别重要且不一般的是让我对新闻的看法有了改变,有这样几点:
(7)、但是,人们坚持认为真理不是争取来的,而是被激发、被揭示,被免费提供给自己的。人们把这一任务交给报纸,希望报纸提供真相,但是却毫不关心报纸的生存。报纸是市场上唯一生产成本大于销售产品收入的商品,所以他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要想获得广告主的关注,就必须要有发行量。为了发行量报纸会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8)、慈善医院的院长对新闻界说,该院百废待兴,今后希望舆论界多多支持。
(9)、打破。只有充分意识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我们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获得的经验,我们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要宽厚以待。只有这样的习惯,才能避免被刻板印象限制思想。
(10)、李普曼认为,新闻和真相根本就是两回事,而且我们必须对两者做出明确的区分,新闻的作用是就某一事件向公众发出信号,而且真相的作用是将隐藏的事实置于聚光灯下,将不同的事实之间建立联系,并绘制一副可以令人对其作出反应的现实图景。只有在各种社会条件呈现为可感可触的形态的情况下,真相和新闻才会协调一致。
(11)、柏拉图《理想国》中所提到的“洞穴隐喻”被人所熟知,他描绘了被镣铐束缚的囚徒将影子看成现实世界的情境。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就如被困住的囚徒一般,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世界,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外部投射在墙上的影子罢了。叔本华也说:“每个人都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在他看来,世界是作为“我”的表象而存在的,真正能揭示本质的,是“意志”。这即是说,世界那么大,重点在于作为主体的“我”如何去看它,世界唯我为转移。
(12)、无论是陈警官,还是贾乃亮,抑或辛选的主播,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点:
(13)、真相,对于现实中生存的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14)、政府为了战争胜利,在国内国际大造舆论;媒介和当局巧妙遮蔽虚假的、偏见的战争报道;普通公众认识真相的无力;精英阶层对于整个局势的控制。
(15)、这件事和自己的偏见有关系:“我早说过吧,好人谁做直播……”这样一个预先设定的偏见,必然会在选择性看见中得到“证实”。
(16)、再说一下我认为的这本书的不完美之处,或者说作者被自己的成见系统给保护起来的看法。他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专家和标准我认为这是难以界定和实施的,更何况有着更多缺点的“情报机构”。
(17)、这书其实不只是在新闻传播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他还涉及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一些论述和判断更是可以成为我们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箴言。
(18)、《公众舆论》的主张和看法我绝大部分是十分赞同的,只有少些观点和言论我有着另外的看法。
(19)、老陈很冤,贾乃亮很累,辛选又冤又累又受罪。
(20)、一是做了直播,二是在所谓“网曝”后又被“网暴”,苦苦澄清却没人愿意听。
2、舆论咋读
(1)、《公众舆论如何舆民之论——读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刘玲玲 《新闻世界》2011年
(2)、刻板印象的产生是我们认知过程中最难以捉摸,也是最为普遍的影响因素,比如,社会约定俗成的伦理规范,甚至“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都属于一种刻板印象。小的时候还没接触世界,就会被父母告知世界的样子,等我们实际接触的时候脑中早已预存了世界的模样。然后习惯性地将事物区分为陌生和熟悉两类,熟悉就会被放大,陌生则显得愈发陌生。假如外部环境和刻板印象之间毫无相似性,这种先入为主的老观念就会影响对新事物的认知,变得有害无益。
(3)、“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4)、(8)口信;消息;传说 (information;news)
(5)、首先,我将简要介绍李普曼,并借助詹姆斯·凯瑞建构的“李杜之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关于“舆论”的思想立场。接着,我会援引陈力丹老师对新版本的评价,同时扼要地说明该书在新闻传播学学科中的地位。最后,我将提炼出“导论”中的几个核心观点。
(6)、当刻板印象系统已完全固化,我们的注意力便会被吸引到那些能够支持这个系统的事实上去,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与该系统有矛盾的某些事实。所以,善良的人总能为善良找到理由,邪恶的人也总能为邪恶找到理由。
(7)、“在任何有助于思想的文明中,一个人既怀有偏见,同时又能抱有中立见解,是不可思议的。”
(8)、 《史记·卷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
(9)、模糊意见的表达需要通过一定的象征符号。这些象征符号产生于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情景之中,随意见的消失而消失。权威人士能够将象征符号植入人的脑中,当人们对外界信息不了解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于值得信任的解释,权威人士就是意见领袖,信息的传播不是直接的而是会经过意见领袖的加工,就像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和“意见领袖”。
(10)、一种先入为主根植在我们的思想与情感中的观念。
(11)、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12)、兴趣:由于兴趣、自我利益等因素的不同,公众做出的判断由于兴趣、自我利益等因素的不同,公众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13)、李普曼对舆论的看法是悲观的,于是针对此问题,他开出了自己的“良方”:其“舆论必须首先经过组织,然后再提供给新闻媒体去表达,而非如今这样由媒体去组织舆论”;其诉诸精英或专业人士而非诉诸公众,专业的情报机构就是在客观社会和公众之间打进去的“楔子”。李普曼开出了他的良方,但并非所有人都买单。20世纪著名的“李杜之争”,便是杜威对李普曼的“精英主义”论调提出的驳斥。
(14)、这名高级官员在演说中公然侮辱新闻记者,顿时舆论哗然。
(15)、最后,关于舆论的内容、形成与分析。这些问题,李普曼在书中做了分散的、多侧面的描述,此处先将导论部分的回答总结如下。
(16)、总而言之,李普曼认为大众愚昧且盲目,难以认识真实的世界,可供支撑的依据就是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存在,再加上职业政治家阶层的议程设置和操控,大众的意见就好像是没有形状的水,可以随便被摆弄。至于如何解决公众非理性的问题,作者的观点是:理性要靠精英,精英产生于教育。让教育来帮助我们走出成见,虽然不知效果几何,虽然道阻且长,但这是必行之道。
(17)、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为这件新生物茁壮成长鸣锣开道,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8)、《舆论》是2018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沃尔特·李普曼,译者是常江和肖寒。
(19)、(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0)、按照这个逻辑,其实直播业内人都小心翼翼,这也是倪叔从去年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判断,事实也是如此。
3、舆论什么意思?
(1)、新闻一开始就不是折射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而是对某些引人注意的情况加以记录的报告。新闻是不会告诉你种子是如何在土壤中被培育的,却会将破土而出的那个瞬间呈现给你。
(2)、第三部分,分析了对移风易俗舆论宣传的因由。
(3)、引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
(4)、②蜚语,读音是fēiyǔ,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意思是听到一些没有根据的恶言。
(5)、晟: 晟,是一个汉字。读作“shèng”时,本义为中午12点钟的太阳,引申义为最高程度、最大程度。含义是光明、旺盛、兴盛。
(6)、中医指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症状、脉象等,结合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也说辨证施治(‘证’同‘症’)。
(7)、一是作者提到人们不愿意为新闻付费,“人们指望真相之泉汩汩不停,但并不订立法律或道义上的契约以承担任何风险、成本或困难”,这在今天依然如此,但也同时指出“公共会为新闻报道付钱,但支出必须是隐性的”,这其中的逻辑链值得好好思考并反思自身。
(8)、《舆论》虽出版距今近100年,但其中的许多观点今天看来仍未过时,如“拟态环境”、“刻板印象”等,为不同学科提供了灵感和参考。政治学、社会学将本书奉为圭皋,传播学研究将其定为专业必读之作,甚至有学者提出:“大众传播的研究大多不过是李普曼《舆论》的注脚”。
(9)、(11)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10)、我们每个人都借助习惯偏好、能力、心理舒适度、内心期待等因素实现对于外部世界的某一部分的充分适应。这幅图景或许不能完整地反映整个世界,却能反映我们所适应的那一部分世界。在这一部分世界中,万事万物均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式运行。我们会在这部分世界中感到心安理得,感觉自己就是它的一分子。我们已经顺利融入它的环境,对它的一切轻车熟路。这部分世界会让我们感觉一切寻常、可靠,我们对其每个角落都熟稔于胸。
(11)、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是广大民众的呼声。
(12)、既然每个人的认识和刻板印象都不尽相同,那么社会公意是怎么形成的呢?在错综复杂的变量中,如何产生简洁、稳定的观念?在这过程中“民意”“国家意志”又如何凝结?
(13)、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这句话不少人听过。但他还有下半句,叫:“然后再搞死一个名人。”换算成今天网络舆论的这种苗头,应该是“每个人都能被网暴15分钟”。被网暴的同时,你出名了,然后被遗忘,谁也不关心真相。
(14)、或许是中译本读来不是那么顺畅(尽管这样,我还是感到了作者的功力之强大,很多比喻十分新颖却又无比传神),加之时代又前进了这么多,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给这本书打5分。
(15)、《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宋苏舜钦《诣匦疏》:“朝廷已然之失,则听舆论而有闻焉。”明胡应麟《诗薮·唐下》:“老杜律仅七篇,而首録《张氏隐居》之作,既於舆论不合,又己调不同。”冰心《寄小读者》十八:“最可敬的是他们很关心于船上别国人对于中国学生的舆论。”舆论的近义词:公论,议论,群情,言论,舆情,言谈舆论造句: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16)、这部分有皮亚杰的“基模”理论的影子。人们不是麻木地接收外界图像,人们会借助想象力转化为每个人独有的印象,对具体的信息进行分类,形成对外界抽象的认识,在表达的时候再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为了使接受者更加容易理解,还会增加一些艺术表达,激发人们兴趣和好奇心。
(17)、权威人士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虚假民主;
(18)、(7)a.指辰州(旧府名,府治在今湖南沅陵):辰砂 b.名 姓
(19)、总体看来,这是对我有意义的书,它不仅在关于公众舆论的宏观层次帮我梳理和确认思路,还在细微之处对我进行补充和完善。
(20)、--互联网或许仍不足以照亮每一个角落,但至少照到的面积越来越大
4、舆论是啥
(1)、舆论是有效的。能推动或阻碍社会上的意见就是舆论。
(2)、新闻的天性。新闻不关心量变,只有在矛盾升级为冲突后,才会引起新闻的关注,新闻只关注引人注意的显著动向,报纸迫于压力只能固守这一规律,原因,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具有刻板印象色彩的状况对报纸来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有能力对自己直接经验之外的事物作出精准观察的优秀记者可遇不可求;最优秀的记者也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版面去阐述反常的观点并令读者接受;打动读者,令读者保持兴趣避免冒犯他们,这关乎自身存亡。所以报纸在不断强化读者的刻板印象,甚至去设置议程引发读者兴趣。
(3)、人的行为受到拟态环境的刺激,对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施加行动,比如交战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站在正义的立场,虽然我们处在同一世界,但是每个人所思所感完全在不同世界,我们称脑中的世界为“小世界”。社会要对个人形成控制是通过作用这些小世界实现的。
(4)、巴金《<往事与随想>译后记》一:“作者随时随处发表的这一类议论,就在当时看,也不见得都正确。”
(5)、因为赋予世界某种刻板印象的,并不只是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形式,还句括我们的道德标准、社会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煽动等。用“政治”“商业”“社会”等词汇去替换“艺术”一词,道理一样说得通:“.....除非艺术学校的教育同时教会我们如何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事物,否则我们会很容易陷入一种习惯性的束缚,模式化地套用我们所熟悉的艺术表现方式去观察眼前的一切事物。这就是我们关于艺术真实性的标准。在观看某人的作品时,若其呈现的色彩和形状未能立即迎合我们有关色彩运用与表现形式的那些既匮乏又陈腐的经验,我们就会摇着头认为它没能再现我们自认为熟知的事物,或者指责其矫揉造作。”
(6)、作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杜威与李普曼确有分歧。他认为李普曼关于舆论的看法“可能是目前用文字表达的对民主制最有力的起诉。”首先,李普曼否定公众的理性,认为公众是消极被动的,而杜威肯定了民众的积极作用,认为民众是社会有效运作的活跃因素;其次,李普曼并不看好新闻能够带动民主,真正体现民意。因为新闻也不过是权力遮蔽下的产物,只能是拟态环境下的刻板印象呈现,并且新闻机构要生存,无法摆脱财团控制,也无法不以利润为导向,杜威则认为“各种公共群体,是人类互动的必然结果”,民主自由的环境,也是在这种信息交流和互动中产生的,他肯定了自由的舆论环境和新闻能够带来民主的可能性。最后,李普曼建议设立专业机构代表民意,而杜威则鼓励公众参与,只有在积极的参与中,才能开启民智。
(7)、作者认为,人并非直接生活在现实环境之中,而是生活在媒体与个人的主观共同构建的虚拟环境之中,而人基于虚拟环境做出的行动却直接作用于现实环境。
(8)、具体到民主观上,杜威认为,“在利益受到威胁时,群众就会变成对公共事务感兴趣的公众,他们并非一无所知、毫无理性,有且只有公众的参与才能实现民主和民治,给他们参与的自由就会带来民主”。
(9)、在《真相》中,我们一直强调信源可信度,证据来源,证明材料可信度等问题。在这本书里给了一些原因,在听某人说话时,听者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添加自己没有听过的信息,因为他在听取信息时会试图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并在自己的意识之中按照意图对听到的信息进行重组,即使是亲临现场的人,看起来是在叙述事件原始始末,可实际上他讲的是经过自己改造后的版本,所以对事件的报道是事件认知者和事件本身相糅合的产物,如果是多手信源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会更少的掺杂自己意见。
(10)、可现在的网络舆论似乎反其道而行,米兰达警告在网上也好像应该倒过来念:“反正你的每句话都没人追究,你尽管大声嚷嚷。”
(11)、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舆论基本上就是有关事实的道德化和准则化的看法。作为道德准则之核心的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以及从什么视角去看。社会道德体系构筑了个人道德体系的根基,每个人的道德体系都建立在本人所接纳的事实观点之上。至于那些试图否定我们的道德判断以及我们的观点的人,我们会倾向于认定其是错误的、异己的、危险的。
(12)、在一些事情上,我们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相互勾连,即我们的行为会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他人的行为也对我们的行为意义重大——我们通常笼统地将这类事情称为公共事物,而公共事物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一个重要层面。“他人”头脑中关于自我,关于其他人,以及关于自身需求、目标和社会关系的认知图景就构成了他们个人的意见;而这些图景一旦成为社会中某个群体的行动指南,或以社会群体的名义由一些个体去付诸实践,那么就成了更宏大意义上的舆论。
(13)、>>作品:《公共舆论》开创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传播学奠基之作。《政治序论》《自由与新闻》
(14)、后来有人说李普曼太过精英主义,把公众看得一无是处。不过借此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舆论》中他强调,专家和局内人应当为公众做信息的把关人——因为作为局外人的公众不是很懂。他说,舆论必须首先经过(专家)组织,然后再提供给新闻媒体去表达,而非如今这样由媒体去组织舆论。
(15)、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永远都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
(16)、>>速度、词语和清晰度。语言在表达意思方面是有缺陷的,同样的语句在不同时间空间,不同人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个人感情也会干扰我们进行联想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所以事件宣传的表达,如果能迎合公众普遍的心理(情感需求和心理预期),就会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微博表达言简意赅,另一面是不能完整还原事件真相,造成片面化理解容易造成误导。
(17)、但是,这些行为(behavior)如果是具体的行动(act),其产生的后果就不是作用于催生了这些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那个实实在在承载了这些行动的真实环境了。这也就是日本学者藤竹晓所称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18)、舆论的形成。个人头脑中关于自我,关于他人,以及自身需求、目标和社会关系的认知图景,就构成了他们个人的意见;如果这些图景成为社会中某个群体的行动指南,或者以群体的名义由一些个体去付诸实践,就成为社会舆论。
(19)、本书脉络:人们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时受到主观客观的障碍;民主政治要得以实现,障碍也很多;论述现有的舆论形式;舆论是困难的,也是必须的,且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20)、我的生活图景严重影响了我的认知,我在努力跟周遭的环境达成和谐的状态。先摘录一些精彩内容,留待以后继续研究。
5、舆论是什么意思怎么读英语
(1)、象征符号的作用,他能模糊个人意图、掩饰歧视现象;在压抑个体能动性的同时强化群体意志,而且在危急关头能有效增强群体凝聚力,以实际行动完成目标;通过对个体的压制来实现大规模的群体动员,短期来看,象征符能令大众克服自身的惰性,实现群体动员。
(2)、一句不负责任的“售假宣言”带来8亿的阅读量,一篇轻飘飘的“致歉声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阅读量。
(3)、然而现代生活节奏飞快、错综纷繁,空间的距离成了首要因素,将实质上有着密切关联的人隔离开了,如雇主和雇员、官员和选民,他们之间既没有时间又没有机会进行深入的交往。于是,我们只好违背良好人际关系的宗旨,开始以某些外部特征为依据将他人划入不同类型,再用我们关于这一类型的人的刻板印象去填充这个人的形象。
(4)、用知识社会学进行弥合是当下网络时代可以尝试的一种进路,至于效果如何,受限于本文篇幅我们无从考证。但李普曼所担忧的社会环境中处处是“建构”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他提醒人们警惕象征符号的作用,警惕事实的表象,更要警惕自己由于思维缺乏训练,而想当然地将关注的两个事物看成是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的做法。尤其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被束缚于算法中,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世界,但实则处处是“回音壁”和“信息茧房”。我们所能认知的,只能是世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犹如浩渺星辰中的一粒尘。
(5)、例句: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扩展资料近义词:
(6)、汉代“清流”中人,常以砥节砺行相标榜,借以赢得社会舆论的支持。也作“砥身砺行”。
(7)、还有其他的赞同的说法和被惊艳到的定义不再多说,因为每一个都可以说上好多好多,这些甚至可以上升到生活的哲学。
(8)、前面说了一个原因:节省精力。另一个原因,他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一种保护。
(9)、五是“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
(10)、《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黄旦 《新闻记者》2005年
(11)、--打破传统媒体信息垄断局面,公众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12)、公论 (gōnglùn)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13)、媒体的报道,就是外部世界与我们脑中影像的一个重要“中介”,媒体报道的“显著性”转移到公众那里——这被看作是媒体效果的重要体现,似乎也暗示着,我们的反应不是基于外部世界本身,而是新闻报道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
(14)、>>背景: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传播学史上重要人物,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突出。大学时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后来成为林肯·斯蒂芬斯的助手从此开始涉及新闻工作。合办《新共和》杂志,任副主编。曾任纽约《世界报》编辑、主编。曾获普利策新闻奖
(15)、当人们都在质疑你时,虽然你有一堆反驳的说辞,但记住喜怒不形于色,这样不但可以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影响,还可以从他人的口中了解一些你不知道的事。当然,如果你要是认定做某件事,那就一定要抱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想法,不畏舆论,不惧艰辛,相信你自己会成功的。
(16)、胡万逼死小六子的那场戏,就是群氓的狂欢。以吃了两碗粉只给一碗粉钱的“污名化”,把六子逼到剖腹自证的绝境,起哄架秧子的老老少少,热热闹闹地看着小六子划开肚皮,然后一哄而散。六子绝望地跪求大家:你看看,是一碗粉,我真的只吃了一碗……
(17)、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18)、不合规,是不可能的,现在直播的问题好像是太追求合规了,以至于观众们索然无味,还有人就希望直播出点事儿才好,实在没事儿就编点事儿,要不然流量怎么进他的口袋呢?
(19)、无独有偶,最近贾乃亮也被一篇“漏税2亿”的假新闻给逼得发出律师函,甚至在查明是假新闻之后原作者删了帖子却还是被顶上热搜……
(20)、辛巴这次头是真的要秃了,赶忙发公告说明情况。
(1)、人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生物,每个人生活的现实其实只是现存世界的一小部分,人能够在这一小部分中维系生存,本不需要对这个区域以外的事物过多了解,但是人有好奇心,特别希望看到听到那些未知的领域,人开始去发现、去学习,用大脑去观察这广袤的世界,在脑中形成了这自己触摸不到的广袤世界的图景。
(2)、这部分是说,信息如何受到头脑中观念和偏见影响。
(3)、宋丹丹说了,在羊圈里盯着一只羊薅羊毛迟早被发现。但在网上,逮着热点使劲编故事,却是一种安全的策略。
(4)、把关人的存在;社交圈子的分隔;注意力的稀疏;图像的编码与词语的解码
(5)、关于从荔枝来的朋友,我在播客中的内容是最后我放的照片,那便是我的全部摘抄内容,字迹潦草,请见谅;以及内容太多,我实在无能为力将它们全部打字,也请见谅。
(6)、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7)、面对这种无奈,也许勇敢地承认我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也是一种坦诚。
(8)、而关于新闻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治理的关系,这也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完美的说法:“新闻机构并不是制度的替代物。它像是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把一个个时间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外一个。人们不可能仅凭这样的光束去照亮整个世界,不可能凭借着一个一个插曲、一个一个事件、一个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去治理社会。”特别是最后一句,读来简直令人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