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3句阳明心学在说什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5-19 10:21:56 admin 阅读:59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1、阳明心学的精髓100句
(1)、徐爱问,大家都知道要孝悌,但做到的人很少,所以知道和做到怎么能合一呢?王阳明就着这个例子解释道“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此便是知行之本体。”
(2)、心学的起源并不是程朱的理学,而是传统的儒学,继承孟子的性善论,所以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不能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髓。那阳明心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3)、《大学》里有句话“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虽然原本是用来解释“诚意正心”,也可解释知行合一。你看到美色开眉舒颜心生欢喜,是看到后做出决定才开眉舒颜的吗?不是的,是一看到心生欢喜立刻眉头就展开了。同样闻到恶臭也是下意识的就皱起眉头,并没有很多的思考过程。
(4)、还有一点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没有深入到对象本身,只打着文化的旗号,内里完全不是一回事。是西方管理裁剪中国思想的变种。
(5)、孔子就靠自己的琢磨就对这首曲子研究透彻了,何为修行?学一样东西,必经三种境界,也称为“三mo境界”,分别是“琢磨”、“揣摩”、“着魔”。王阳明讲,只一个知,已有行在,只一个行,已有知在,这是融合贯通。沉浸进去才能和对象融而为这是知行合一的“合”,这是我的眼中只有你,我甚至没有我。取消个体独立性,两个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整体,并不只是说到做到就叫“合”了,沉浸进去融为一体才叫做“合”。
(6)、第强调管理者本身的修炼没有止境。王阳明说:“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意思是作为管理者来说,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没有一个设定好的标准,不要以为懂了一点就到达了终点。所以,管理不可以有定法,定法不如定心。
(7)、说实话,我很佩服那些有毅力持续实修的人,因为他们精进可能会快些,但对我而言太难了,不论怎样,我都会坚持实修下去。人的一辈子长着呢,其实不论是持续实修还是间断性实修,只要方向对了,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肯定会遇见一个活泼泼的、不一样的自己。
(8)、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了诸如教培行业的大整顿,在过去课外培训K12被资本涌入,就是由于其刚需所产生的高利润,但这样的教培投资是否真得有利于社会进步,学生素质的提高,可能并不是。
(9)、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
(10)、在王阳明“良知”学说的研究之中,关于“良知”在一切个体那里存在的绝对性与普遍性,这一点基本上不会有疑问,是得到普遍承认的,但关于“良知”是否具有公共性,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即是“我的良知”与天下人人的“良知”是否同则或许仍然存在着重大误解。明代中叶以后,阳明学说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开始普遍流行,直到晚明时代,尤其在以王畿为代表的“浙中王门”一路、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一路,都曾出现了所谓玄虚蹈空、束书不观而事无根之游谈的弊病,其情况正如刘宗周当年曾指出的那样:“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亦用知者之过也。”所谓“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即是把掺杂了“情识”的私意私见混同于“良知”。“情识”虽也人人皆有,却是人人不同;把“情识”混同于“良知”,就自然会得出“良知”人人不同的结论。这一观点在实践上是危险的,它几乎必不可免地会导致借着“致良知”的名义,却行“致私意”之实,从而任情适意,佚荡礼法,狂放不羁,落入所谓“狂禅”一路,反而成为公共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若以此来倡导“致良知”,则显然在实践上就走向了“致良知”的反面。就历史经验来说,晚明时期学术界所掀起的批判王学思潮,其主要目的即在试图纠正部分王门后学在实践上的此种弊端,就理论之严密及影响之卓著而言,刘宗周所提出的以“意根”为“独体”而倡导的“慎独”之说,最为富有理论创新与思想洞见。
(11)、“致良知”,是办好一件事情的基础。什么是良知?孟子曰,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王阳明、曾国藩本是书生,为何打仗时就成为了军事家?同样,为何有的人很年轻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有的人没有从商经历却一举成功?
(12)、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13)、如上所述,“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既在价值意义上强调“良知”为价值本体的绝对中立,是价值正义之本原,又在存在意义上强调了“良知”自体之无私的永恒中正,是中道之体,因此“致良知”的实践活动,实质便即落实于生活世界中的公平正义的实现。具体事件的中正、正义总是体现于具体事物的现存结构之中的,因此“致良知”就必须要“事上磨练”。阳明先生关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论述,实阐述了以天道的大中至正、永恒正义为“良知”本体之终极的本原性规定,而以人间正义的实现为人道的最高善。这一观点,不仅是对中国古典儒学传统之思想精髓的创造性继承,并且是深具现代性的。
(14)、阳明先生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5)、这句话的意思是,之所以没有正确的行动,是因为对事情的认知不到位,只知皮毛并没有深刻领悟要领,才产生知行的分离。
(16)、“规矩”之喻,已是一目了然,强调了心体对于经验世界之相对价值的超越性,犹“规矩”对于一切具体方圆的超越性。只有超越了具体的经验善恶,“心之体”才能够了别一切经验善恶并予以恰如其分的真实判断。因此,在价值意义上,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并不是说“心之体”本身不具有价值意义,而是强调它不可以用经验价值尺度来予以权衡。作为“良知”的心之本体,它是绝对的价值本原,体现为对于一切相对价值的绝对中立,也是绝对的价值正义。唯其如此,它才能权衡一切相对价值,使一切经验的价值判断皆得其宜,故阳明先生也说:“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传习录上》)
(17)、阳明心学的哲学体系。“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最后“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到价值观、方法论,心学一个庞大、严谨的完善体系就呈现出来了。心学不仅有观念上的超凡脱俗,更有一定的体系性,因此它成为了哲学体系。阳明心学之所以能五百年来影响人类文明,就是靠着它的思想性、哲学性和体系性。
(18)、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19)、王阳明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种到达了大放光明的状态的心,就是复位到先验的“良知”之中了,就是把潜在的“良知”的种子,栽培成型了,就是“致极良知”了。
(2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阳明心学在说什么
(1)、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哈,花既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人们的观察介入时,花的存在与否才能被界定。这与薛定谔的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啊,非要用科学的观点来看王阳明的心学,那必须引入量子力学。
(2)、解析:人都会犯错,因为犯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
(3)、这便又回到了静坐功夫来了,静坐是要进入思维上的高屋建瓴状态,这个状态就叫做“精一”。
(4)、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
(5)、你有没有冥行妄做和不着实躬行的时候呢?知行合一解决的就是人生三大困惑之一“习性的问题”。郦波教授认为,人生三大困惑,一是欲望、二是情绪、三是习性,而习性是很难克服的。
(6)、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7)、当然,王阳明并没有给心学挖坑,他给出了进入更高思维的方法或者说路径,就是致良知,就是知行合就是内求诸己。
(8)、“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阳明心学的实学精神。任何问题如需要根本解决,就得首先面对自己的内心。要让自己心安理得,让自己的心能坦然。
(9)、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10)、@洪门三少 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不知道,诸位能否赞同我的观点。
(11)、圣人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称,就是内心这种良知。如果你觉得没有,那是被现实遮蔽了,被欲望、情绪、纷繁复杂的红尘遮蔽了。所以,心学就是让我们静心而坐,找到我们心中的那个良知,让我们事上练。找到它,呵护它,成长它,推扬它。
(12)、王阳明自己便是最好例证,随着王阳明名气渐涨和朝中人的支持,他终于离开穷乡僻壤,赴任庐陵知县。上班第一天,搁在明代士大夫的从政经验,都要有实习期熟悉业务了解经验。而王阳明一上班,呼啦一下,“蓦有乡民千数涌入县门,号呼动世,一时不辩所言,大意欲求宽贷”,一下子上千人喊冤,也不知说些什么。一般人也许会说,你们什么事和我无关,我刚上班,都是前任的责任,找前任或者我给上级汇报等。而王阳明很镇定,不赶人也不耍官威,他在嘈杂人群中大致听明白是农民税负太重交不起税,想寻求宽贷。但这种税务问题,王阳明一介七品小官也说了不算,只是负责征税,不交税那还得了。王阳明当场表态,既然身为庐陵父母官,一定会为你们做主,边安抚人心,边召集幕僚了解事情经过。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上炼”的第一个功夫就是洞悉全局。要了解面对的这件事背后的东西,其规律是什么。
(13)、那时候年轻,又喜欢看报纸,越看越胆小,以至于晚上不敢出门。
(14)、某友的观点是: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显然与“我心”无关;既无关,就不能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位朋友的观点,大概也是我们今人的常识。王阳明的回答当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寂”这一概念。“寂”显然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尚未开显、未曾“明白”的存在状态。在阳明看来,“寂”正是事物自身的存在性在被人们的实践活动证明之前的一种普遍客观状态,而能够促成事物自身的存在由“寂”向“明白”转变,也即是以其本身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正是人们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在场使事物真实地呈现其自身,则人与事物便建立起一种“关心”的联系,在这一意义上,事物的存在是“不在你的心外”的。
(15)、请注意哦,我上面只是说从知识层面来讲,如果你在读这些经典的时候,仍然执着于文字,没人从中悟出其中的思想,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毫无益处。
(16)、刘伟见:你说的这些“国学修习”方式现在确实比较流行。但是,我认为,现在所谓的“中国式管理体系”存在三大误区:道理大而化之、实践功利变种、对象挂羊卖狗。
(17)、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18)、王阳明将格物致知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
(19)、孙中山先生曾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20)、致良知。什么是致良知?我觉得不是凡事放在天平上以自己的价值考量,更不是以自己的利益来考量,而是寻心中道义而去。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良知在呼唤,都会自不而然地生发出一种“公义”或“道义”上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良知的本质,听从内心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但我们更多时候总是会被利益驱动蒙蔽,会被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来模糊。
3、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是指
(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徐爱录
(2)、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3)、《传习录》是了解阳明心学的重要窗口,但不是唯一。
(4)、一是拥有外在的东西不意味着今后的成功。王阳明一生曲折,人生充满挑战,处处似安而不安,安在何处,还需自己辨明方向。
(5)、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6)、信里讲了葛布税的来龙去脉,把王太监的底全部搞清楚,三年前庐陵县全部的税款也就3000多两,现在要上万两,“比巷连栋,多至阖门而死,骨肉奔散,不相顾疗,幸而生者,又为征求所迫,弱者逃窜流离,强者群聚为盗,攻劫乡村,日无虚夕。”这是在指责说,姓王的你知道吗,你成天花天酒地,把庐陵县折腾成什么样子,老百姓悲惨到什么样子,已经到了要造反的边缘了。这段话藏了两层意思,第你不合理;第你造成的这个不合理现实,问题很严重,如果因为这个税官逼民反,到最后全是你的责任。
(7)、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8)、阳明心学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王学研究的一重“公案”,就是“四句教”的理解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四句教”的不同理解,是导致阳明后学产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浙中王畿(龙溪)为代表的一派观点认为:既然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由心体所发的“意”、心体自身的“知”以及由“意”所关联的“物”,就都是“无善无恶”的,所以必说“四无”方为究竟,而阳明所说,不过只是“权法”而已,不是“究竟话头”。上面提到的王门后学任情适意、荡佚礼法的“猖狂”之弊,与“四句教”的理解实有甚深关系。历来批评王阳明的学者,对“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的批评尤其激烈。盖谓孔孟言“性善”,而阳明却说“无善无恶”,实与圣学相背离。然此句立义之本,实受五百年无实之诬,应有必要予以澄清。当然,我这里主要不是要讨论“四句教”问题,而只是就“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提出自己的理解。我的基本观点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先生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对儒学古典传统之精义的创造性继承,充分强调了公平正义原则的普遍性,把正义本身视为最高善,把正义的实现视为最高善的实现。其义如何?容下略作分疏。
(9)、二是要学会寻找真正管理人生与事业的学问。王阳明的学问有个转折的过程:泛滥词章,骑射兵法,佛家,道家,最后归于儒。
(10)、解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11)、我是洪门三少,一位关注传统文化的自媒体人,期待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12)、第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管理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在下属面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能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对手。
(13)、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14)、第如何做到定法不如定心?王阳明建立了一套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这也是其管理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我将其归纳为几句话: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事上勘磨、下学上达。
(15)、陈东升董事长反复所提及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商业的向善,其实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不谋而合。
(16)、对于“无善无恶心之体”,我这里提出一个二重维度的解释。因为“善恶”是价值概念,所以第一个维度的解释,是关于心体自身作为价值本原的绝对性或超价值性。我们通常所讲的“善恶”,都是就经验世界中的相对价值而言。既然是相对价值,就只能一般地呈现于价值的相对关系之中,是不具有绝对性的。中国文化传统向来认为,对于经验世界的相对价值,我们是不应当提倡的,因为对于相对价值的提倡,实质上就是把相对价值当作绝对价值,而由于这种价值误用,就必然会导致事实上的“价值逆转”。凡值得倡导的价值形态,只能是本原性的绝对价值本身。绝对价值既是超越于一切相对价值形态的,同时又是涵摄了一切相对价值的,它就是终极的本原性价值,或说是价值本体。在阳明先生那里,所谓心体的“无善无恶”,即表明“心体”本身原是价值绝对,是超越于经验意义上的相对“善”、相对“恶”的,故谓之“无善无恶”。正因为心体“无善无恶”、超越于一切相对“善恶”同时又涵摄一切相对“善恶”,所以它才可能“知善知恶”,成为一切相对“善恶”或价值的终极判断者。
(17)、什么是世界观啊?世界观就是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我们带着执念去看那种关系,就会让我们始终处在矛盾之中。我们东方古老的哲学讲究“合一”,包括天人合阴阳合这些都是取消了矛盾性和独立性的,讲究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从这个逻辑来看,阳明心学所提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理论成立。因此,心外可以无物,可以包容一切。当然,这不是简单意义上讲的唯心哲学来理解,而是“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生存维次”。
(18)、投顾天地|大变局!LPR改革如何重塑资产配置的信条?
(19)、擅长大类资产配置解决方案设计及财经热点解读分析
(20)、我这么说是因为王阳明的心学,它是一种知识,而这个知识,它就像一根手指,指向高维度的思维,没有这根手指,我们也能够见到高维度的思维,只不过有了这根手指,也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它能够帮助我们进入高维度思维提供了便捷,用佛家额话说,也就是帮我们提供了“法门”。
4、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1)、“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第二个最重要的概念,王阳明在贵阳书院悟得知行合一后当即给最心爱的大弟子徐爱写信告知。徐爱也不愧是王阳明最心爱的徒弟,当即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知”“行”为什么能合一?
(2)、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
(3)、解析: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4)、再来看西方的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权变管理、企业文化,教练技术管理等几个发展阶段。当今西方流行教练技术管理,就是一对一地辅导,尊重人权,引导员工内心的积极性。
(5)、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6)、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7)、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8)、阳明心学之光辉。阳明心学最为光明的地方就是,教会我们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价值,教会我们不去做世俗的奴隶,不去做人生境遇的奴隶,不去做坎坷命运的奴隶。这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光明的力量,更是一种光辉。
(9)、以此为基础的各类理财产品爆雷违约,交付的房子也问题纠纷频频。
(10)、宁王之败。宁王起兵造反企图篡位失败,我认为不是兵力上的问题,也不是手段上的问题,而是心志上他与王阳明较量则高下立判。王阳明“内圣外王”,他不会动心,反而是将一个局面放在沙盘上推演数次而后得出一个个大概率的结局。阳明心学其实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心理学。别人蠢蠢欲动,我自岿然不动。“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需拂镜中尘”,心静然后才知是非,心灵安静了,外在的困顿就左右不了你。
(11)、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顾名思义地,把“致良知”中的“良知”理解为一般道德伦理意义上的“良心”。站在一般伦理道德的立场上,说一个人没有良知,基本上就是说他没有良心,已经丧失天良,胡作非为,僭越了人们共同设定的道德伦理范畴。基于这样的对“良知”的直观的理解,自然地,人们把“致良知”理解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这种仅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理解没有错,不过只是触及了阳明心学的表层。
(12)、一个人缺乏价值支撑,则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存世之人没有不怕死的,我们都在追求自己人生的不朽。但,只有将自己生命的这一滴水,汇入时光和历史的长河中,才不会被蒸发掉。否则,你即使是再饱满的一滴水,也终究被蒸发掉。
(13)、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同道们指正!感谢刘老师的正本清源!希望各地线下读书会能尽快开展起来,同道为鉴,相信当面的碰撞交流会有更大的收获!
(14)、舜的弟弟叫象,象屡次想害死舜,但舜还是照样疼他。王阳明说,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坚决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15)、问: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在传习心学的过程中,你自己参悟了哪些道理?
(16)、刘伟见: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儒家四圣”,《钦定四库全书》称其学问别开生面,事功勋烈高卓,可见其学问造诣与事功实践之结合之典范。可以说,近500年来王阳明是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17)、更深一层的对“致良知”理解,则是,通过实践的修行和时间的砥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并一定程度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的人。用稻盛和夫的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这个层面的理解,则是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赋予了超伦理,超道德的理解,明确了人生不只是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的真谛,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但是,仅仅是理解到这个层面,在广度上还不完整,高度上还没抵达核心。
(18)、一是收束身心,触摸心体,可以通过站桩或静坐来实现,这一部分群里子晴同道比较专业,已在群内多次介绍。中央电视台今年3月份播放的《王阳明》纪录片中也提到:鉴于贵阳的经验,阳明先生暂时放弃直接以知行合一的新观点迎面冲撞人们根深蒂固的先知后行观念,而是教导弟子们一起用静坐的方式从繁杂的日常生活的欲念中摆脱出来,体味心体本身的澄明状态。阳明先生还指出,静坐不同于坐禅,静坐不是入定,只是为了收束身心,擦亮被私欲的尘埃遮蔽的心灵之镜。
(19)、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只是“数字”教育,而绝非我们社会想要的“素质”教育。
(20)、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5、阳明心学三个阶段
(1)、第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容易浮躁,管理者常常处于“身心分裂”的迷失状态,一定要心正身修,做到“身心合一”。
(2)、道理大而化之,讲的内容云山雾罩、似是而非。我前面说过,学习王阳明的东西,要有足够深厚的国学基础。古人的学问,从生活出发,最后又回到生活,是有很强的实践性。
(3)、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阳明认为,李白是个狂士,斗酒三百篇。这种需要借助酒力来排遣和抒发的感情,含有太多的感性欲望,这种豪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迈与洒脱。真正的洒脱,是无需借助任何外物,是脱离一切感性欲望,一切人欲的牵绊之后的心无所累的状态。这种脱离了欲望牵制的洒脱,是其他任何感性和激情的快乐都无法比拟的。需要注意的是,脱离物质和感性欲望的制约,也并不是对物质的简单否定,不是和庸俗世界的的简单隔离,可以拥有很多物质,也可以一无所有,但始终不偏执于此。重要的是“不偏执”,而不是有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很多东西,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东西,都不偏执,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能够成为众人的焦点,彰显自我,是一种优秀;一个人敢于放下自我,所要克服的心理挑战是极其大的,这是大勇。
(5)、最后,惟精是惟一的功夫。管理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移的务实态度遵循“天道”,化人心入道心,从而守中固善,让企业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6)、曾有学生问王阳明,“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我静坐时收放其心,也感觉蛮好的,一碰到事就不行了。王阳明说“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唯有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也就是说,心上学要和事上练结合才能立得住。
(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之所同具者也。(《传习录中·答陆原静》)
(8)、西方哲学中,和王阳明心学最相似的,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康德的哲学。在康德的哲学中,精神自由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自由,一种是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就是人主动地破除感性法则,而获得真实自我的独立;积极的自由则更高一层,就是自我自定法则,这姑且可以理解为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低端玩家玩标准配置,高端玩家玩自定义,又或者可以理解为,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从康德的这个意义来讲,“存天理,去人欲”由于强调破除人欲,更接近于康德所说的消极的自由;而“致良知”则强调天理在人本心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克制,自我征服,致得了人内心的判断是非的最高准则——“良知”之后,就等于把是非法则掌握在了自己手上,从而实现了道德自律而不是他律,实现了自定法则,实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与康德的“积极自由”,在这个层面上是息息相通的。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康德为什么对感性法则如此否定,对理性法则如此向往,因为感性法则实则阻碍人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头号天敌。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王阳明为什么对“良知”二字如此赞美,“良知”实则“天理”,实则康德所说的“理性法则”,实则一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这种无拘无束的内心世界的境界,如同文章开头时指出,先验性地、潜在性地存在我们内心之中。从个人修养和个人境界的追求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要复位到本真地自我当中,把自己潜在的“良知”种子,栽培成一棵完整的树”。也许这个表述,才比稻盛和夫那个表述,更加准确地贴近阳明心学的本质,也更加明确地指明人作为万物之灵存在于天地之间,其终极意义和道德实践的方向定位究竟在哪里吧。也许当康德真正看见了头顶的星空的那一刻,王阳明去除了“心中贼”而致得了“良知”之后,他们才真正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世上的广阔无边。
(9)、《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
(10)、王太监看到这封信立刻火了,问道这是什么人,一打听是王阳明,这个人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大太监刘瑾弄他到贵州龙场也没死,现在活蹦乱跳回来了,而且他爹王华是状元,身居高位。王太监仔细一想,这是个牛人,不好惹。那就算了吧,葛布税从此就免掉了。(私以为,这封信起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别以为自己有几分文采和孤勇就贸然行事,王太监这种坏透了的人根本不会被打动,真正起作用的是王阳明之前积累的成就与名声,还有永远的靠山高官老爹,信写得再好也就占了两到三成)
(11)、我刚毕业时在俄罗斯海参崴工作过几年,那里有份《海参崴报》,每逢周五出版,每期有半个版面的警情匪情通报。当时苏联刚解体,社会秩序混乱,军队中不少枪支流出了军营。有一次,我们聘用的司机一包兜来四把手枪,每把要200美元。司机是驻军纳霍德卡的团政委,苏联解体时政委这一角色全体失业。一个东北人为了看守仓库,花89万卢布(通货膨胀一万倍)买了一把冲锋枪,他还展示给我看。有一次傍晚,我被人跟踪,我走到一个背靠墙的地方,从兜里掏出嘎斯手枪,一比划,那个不良青年悻悻地溜走了。社会上经常有抢劫杀人的事情,报纸上经常公布这类信息。房东说,为了三千卢布(能买三个大面包)就有人愿意杀人。果真有一天晚上,年纪轻轻的房东沃罗加在从车库停车回来的路上被抢劫了。
(12)、险夷原不滞心中,何异流云过外太空。夜静洪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13)、投顾天地|“内循环”开启,一场财富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14)、刘伟见:道理虽大,却都能落实在生活之中,建立收摄一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参透“心即理”。《大学》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思想跟孔孟是相通的,他认为,心在不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明了世间的理。凡事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跟你的心有关联。所以理不外心,心具众理。
(15)、可以说,阳明心学的“知行合致良知”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企业家。
(16)、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17)、实修的时候不能求快,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通过收束身心—入世践行—再收束身心—再入世践行的路径螺旋提升。刚静坐的时候念头很多,物来则照,物去不留,不要压制,发现被念头牵走了之后要立马回来,这样持续坚持才有可能触摸到心体。2020年过完年后,我坚持站桩了一段时间,有一次明显感受到了黄庭处的涌动,之后自然而然地应用到了生活中。有一次我开车拐弯时与一辆拉水果的三轮车发生了刮擦,开三轮车的小伙也不停车也不招呼径直往向开,我的火腾的就上来了,停下车后追上去找他理论,小伙当时也很冲,硬说是我的原因导致的。我当时气的用手掐住了小伙的脖子想要揍他一顿,他还犟嘴说有本身你就打,这时候我明显感觉到黄庭处有一股气在快速涌动,意识到后我迅速导正,避免了一次很有可能发生的冲突(打架是有成本的,事后想想也真没大有必要,开三轮车的师傅也够辛苦的,自己的车之前也刮擦过,一块修理就行了)。
(18)、儒家有个基本的设定:每个人都有良知,只要回到良知的体系之中,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王阳明认为,良知就像太阳,喜、怒、哀、惧、爱、恶、欲,谞之七情就像云彩,云彩并不会湮灭阳光。一旦七情变成了欲望,就会遮蔽良知。勘破这一点,才是真功夫。所以,管理者要发觉自身法则,保证行为不离开本心,不离开本位。
(19)、“知行合一”,则是对管理效果的评估。孔子最早就说过知行合要把知和行匹配起来,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可见知行体系自古有训。朱熹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皆与时代特点有关。王阳明则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一个落点。他说:“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所以,心和理、知和行是一回事。
(20)、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1)、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2)、而王阳明偏偏和人不一样,他提出要“知行合一”。
(3)、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4)、实践功利变种,是说这些培训也好、修行也好,多是追求一些外在的、速成的效果。很多管理者,想把阳明心学的精髓拿来就用,做成管理体系,使其立马发挥作用。真正的修行应该心灵在场,最后看你能不能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而不是功利性地现学现用。
(5)、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6)、最基础的是最后一条,“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意思是即便是知道自己在一年后将离开人世,也不改变向善之心。
(7)、贵我者,“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者唯我”;
(8)、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9)、为什么近几年不少客户踩雷高收益理财,也是因为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认知缺乏。
(10)、本报告由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健康财富管理事业部撰写,完全基于公开信息资料,秉承独立客观公正的分析立场,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坚持专业和深度价值研究,但不能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内容及观点仅供交流使用,对任何个人和机构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中包含的观点或估计谨代表作者迄今为止的判断,泰康人寿可以不经通知加以改变,且没有对此报告更新、修正或修改的责任。
(11)、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12)、所谓“贵我”,就是指“心即理”;所谓“通今”,就是指“知行合一”。
(13)、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很爱学习,建了个很大的图书馆,有一天,图书馆大火受灾严重,损失了许多图书,有一部分书趁机被偷走,其中一本书表面看起来很普通,但夹层中有个羊皮纸,是一个藏宝图,里面暗藏着点石成金的秘密。羊皮纸上说点石成金实际是一块石头,用这块石头点别的石头就会变成金子,这块石头被人藏在黑海一处海边的悬崖峭壁上,这个地方有很多的黑色石头,但这块点石成金石和别的不一样,别的石头被海风吹的冰冰凉,而它是暖的。
(14)、解析: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15)、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
(16)、心体之“良知”既然是大中至正之体,要将它如实地转换为事实上的公平正义,那就必须去私、去欲、去蔽。面对事情本身,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是的还它是,非的还它非,善的还它善,恶的还它恶,不以任何“作好”、“作恶”之私心而遮蔽事情的真相,即是中正之道的实现,是谓“物各付物”,所以阳明先生说:“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王阳明全集》卷二《与滁阳诸生并问答语》)“物各付物”,是在“良知”自体之本明烛照之下的事情之本然真实状态的如实开显,它体现了天道之永恒的公平正义,是为“致良知”,是为最高善,故谓“无善无恶,是谓至善”。
(17)、人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也无法获得认知以外的幸福。
(18)、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19)、心即理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心外无物”是从人的视角强调,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如果心里只有眼前的苟且,那诗和远方就是绝对的“无”。
(20)、问: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提倡文化回归,管理者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以国学精髓管理企业,有的还特意参加培训班,力图把西方管理学的内容与国学结合起来。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共通共融的地方?你对“中国式管理体系”有何评价?
(1)、事上炼。王阳明在书院讲学,当地有一个官员经常听他的课,听得是手舞足蹈开心的不得了,课后跟王阳明讲,你的课太精彩了,我恨不得每天来听,跟着你修行,但遗憾我每天要上班没时间。王阳明就说,你听了我那么多课,怎么没开化呢?我有让你放弃工作修行么?官员一听愣了,难道工作的时候也能修行?王阳明一笑,其实工作即修行,就是“事上炼”。
(2)、心体作为价值本体而“无善无恶”,其义略如上述。但心体不只是价值本体,它同时也是存在本体。在中国哲学中,存在本体与价值本体原本同一。因此就第二个维度,也即是存在的维度而论,则我们还可以追溯心之体的“无善无恶”,也即是作为价值的绝对中立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与上文所言及的“良知的公共性”在意义上实相关联。我们还是听阳明先生自己来说:
(3)、朱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谓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一系列严格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这种天理下,所有人都被压得死死的,也就越来越扭曲越腐朽。王阳明曾经也追求这个天理追求格物致知,但是他后来产生了不同意见,觉得这个天理不妥,真正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反应,也就是心外无物,而这个心也代表着人的良知,而致良知就是要把这个良知反映在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