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6句关于菊花的诗句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25 08:26:56 admin 阅读:59

导读关于菊花的诗句托物言志 1、描写菊花的托物言志诗 (1)、",后来郑板桥看不下去菊花在九月初十所受的冷遇了,便作《题十日菊》: (2)、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菊袁崧灵菊植幽崖,...

关于菊花的诗句托物言志

1、描写菊花的托物言志诗

(1)、",后来郑板桥看不下去菊花在九月初十所受的冷遇了,便作《题十日菊》:

(2)、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菊袁崧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3)、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4)、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5)、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6)、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7)、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

(8)、菊袁崧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9)、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10)、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11)、无法摆脱的诗情从早到晚把我纠缠,或绕着篱笆漫步或停下来倚着石头独自沉思吟诵。笔尖上积聚着灵秀,面对着霜寒把秋菊描写,口齿闯含着菊花的芳香,仰对明月把菊花吟咏。

(12)、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13)、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4)、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15)、青年的时候,喜欢击剑骑射,且深通文墨。他曾几次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都落第。

(16)、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作者托物言志,以菊花宁可枯萎于枝头也不会随风而去来表明自己宁死不屈,对祖国的忠贞。

(17)、近世菊花粉红骇绿,无有东篱古意,偶客秣陵,

(18)、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9)、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20)、李商隐(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三年(847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d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2、关于菊花的诗句

(1)、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2)、赏析:此句点明了诗人爱菊的缘由,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以及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此诗虽短小,但野菊之野劲、野香、野趣尽融其中,而作为“在野”的王建,其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亦因此而得以寄托。此外,这首诗的虚实处理也很妙。一二句实,三四句虚,由“忆”相联,于是就从篱、水扩而到山、石,诗境为之开阔而且灵空飞动起来。

(4)、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怡红公子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5)、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6)、(注释)又题作:不第后赋菊这首诗的题目,《全唐诗》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7)、《立春偶成》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一——立春《春夜喜雨》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二——雨水《菩萨蛮·春雨》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三——惊蛰《赠范晔》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四——春分《长安清明》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五——清明《题鹤林寺僧舍》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六——谷雨《大林寺桃花》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七——立夏《小满四月中》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八——小满《北固晚眺》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九——芒种《山亭夏日》丨二十四节气诗词之十——夏至《小暑六月节》丨二十四节气诗词十一——小暑《夏日山中》丨二十四节气诗词十二——大暑《立秋》丨二十四节气诗词十三——立秋

(8)、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9)、出自: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0)、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描写菊花的古诗都有哪些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11)、由物及人菊花之晚开又有怀才不遇之意,我们知春兰秋菊不同时,但皆指美好的事物即有美好有才能之意。李商隐《菊花》诗中:

(12)、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13)、以上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个酷爱菊花的悠然陶醉于自然的心情。

(1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

(15)、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释)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16)、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17)、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

(18)、“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

(19)、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黄巢那种决心通过武装起义,推翻唐朝反动统治,建立劳动人民自己政权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后来,他被起义军推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义军百万都统”,带领60万大军攻破长安,树起“大齐农民政权”的旗帜,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

3、关于菊花的诗句托物言志的句子

(1)、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席上赋白菊关于菊花的诗句问菊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元稹《菊花》

(4)、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5)、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诗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次句描写黄菊:“融融”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说,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感官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颜色如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由此可见诗人体物之精微。“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那黄菊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新鲜美,用“冶冶”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个与便极尽黄菊之态,不愧为大手笔。

(6)、本诗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写出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

(7)、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8)、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9)、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10)、菊花独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

(1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⑵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13)、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千古绝唱。陶渊明把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价值诗意地融合在一起,以真淳恬淡的心境流散到自然大化之中,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这就是他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

(1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郑思肖

(15)、公元835年的重阳节,白居易应邀出席一个盛大的宴席,坐中都是青年才俊,气氛好不热闹,白居易也不禁被感染,显得神清气爽。

(16)、赏析: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1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8)、如果大家留意生活,就会发现诗人所言极是,大部分菊花都是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整朵整朵地消亡(当然也有例外的品种),当秋荷已枯去听雨了,菊花仍傲于霜中,"菊花如志士,蒲柳如懦夫。"菊花可谓生命顽强有骨气,而蒲柳则早衰且软弱。以此意象言志的亦有很多,如四大才女之一的朱淑真:

(19)、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表现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品格。

(20)、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极爱菊花,所以菊花成了隐者的代称。后人也多用此意象,如元稹《菊花》里:

4、关于菊花的诗句托物言志有哪些

(1)、赏析: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

(2)、《寒菊》是南宋诗人寒菊郑思肖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

(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黄巢

(4)、----蘅芜君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潇湘妃子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5)、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6)、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⑶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尽百花杀。

(7)、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8)、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9)、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

(10)、黄巢,生卒年不详。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

(11)、这是在为自己的起义助势,菊花晚开却傲杀百花,他那次的起义真的成功攻克了。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亦是造反,便用了此典故。

(12)、释义: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代诗人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14)、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前两句写满园金菊中有一朵白色的,后两句马上自比,说好似自己年纪大了却还可以与这些年轻一辈同歌同酒,别致新颖。和其他诗词都爱感叹流光易逝,好景难再不同,诗人豁达的表达了自己不惧衰老,仍然青春的兴致,颇有情趣。

(15)、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描写菊花的古诗或古文有哪些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⑴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16)、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唐代李商隐《菊花》

(17)、〔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18)、六两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明里继续写菊,暗里则有所寄托。前句写出秋菊傲霜的品格:秋菊开在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不过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格。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使诗人彻底失望。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几句诗所表达音的惜时思想十分近似,同样是担心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了年华。

(19)、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0)、有了!他心中暗喜,缓缓说出首两句,众人一听未免有些失望,这也太稀松平常了吧。白居易看到眼里,稍作停顿,不疾不徐的说出后两句。

5、描写菊花的托物言志的古诗

(1)、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自然有着满腔的激情与豪迈,并且有这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所以他并不写菊花孤高绝俗的品质,反而直接道出菊花的落魄。但他一腔热血和抱负,想改变这一“不公平”的现象,豪言许下“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颇有侠之大者的气概。

(2)、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

(3)、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求黄巢的两首咏菊诗题菊花年代:(唐)作者:(黄巢)体裁:(七绝)类别:()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4)、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

(5)、双十一又疯狂啦!五莲飞天宾馆有动静......

(6)、记录五莲美丽乡村,赢取千元大奖!投稿......

(7)、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8)、人绕着家看菊花,悠悠然然地不知不觉地,一天就过去了。

(9)、北陂杏花:《北陂杏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0)、(朱淑真《黄花》)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2)、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

(13)、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诗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次句描写黄菊:“融融”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说,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

(14)、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15)、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

(16)、此诗是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尘世难逢,为何不及时行乐,插满菊花,但醉酩酊,不恨斜阳。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何必为了这人生无常而心灰意冷呢,还不如与菊花一样,不管秋风,笑傲霜雪。

(1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点睛之笔。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借以秋风,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18)、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在一个没有阳光、不适宜生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19)、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20)、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2)、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3)、六两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明里继续写菊,暗里则有所寄托。前句写出秋菊傲霜的品格:秋菊开在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不过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格。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使诗人彻底失望。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几句诗所表达的惜时思想十分近似,同样是担心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了年华。

(4)、菊花年代:(唐)作者:(黄巢)体裁:(七绝)类别:(静物)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赏析:此句点明了诗人爱菊的缘由,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以及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6)、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7)、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8)、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9)、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0)、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11)、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寒菊描写菊花的古诗有哪些《菊花》元稹(唐代)

(12)、诗三四两句化用朱淑贞“宁可抱头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的诗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绝好地体现其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这里的“北风”一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虽凭借强大的武力灭亡了南宋,但去无法征服像诗人这样的孤臣义士。诗人以咏菊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13)、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14)、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这首诗托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15)、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16)、梅和竹、松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象征着一身傲骨、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自开的习性受到人们的欣赏与敬佩,所以人们常使用梅花作为奋发图强的激励,在书房里常常作为装饰品。”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28句关于苏州的诗词,你知道多少呢?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