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65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1-03 08:12:23 admin 阅读:59

导读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1、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的理解 (1)、“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1、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的理解

(1)、“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

(2)、海德格尔是针对“存在者”提出“存在”的。那末,在海德格尔心目中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存在者”,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3)、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男,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4)、海德格尔要问的是:“何谓存在”,正是要从这个问题上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或许要问,形而上学什么意思?如果说日常经验领域是形而下的,那么形而上是不是好理解一些。形而上学研究本质,研究一切事物现象抽象出的原因及本源,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就被称作“第一哲学”。比如,他们会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上帝是什么?在这样的问题中,“是”的意义与本质,即何谓“是”的问题从来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这正是海德格尔的起点。

(5)、和海氏相比,萨特认为只有当“自为的存在”考虑到由于自我选择而应承担的责任时才感到这是“真正的苦役”,并由此而产生出烦恼、焦虑。这表明,如果说海氏把“烦”看作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的话,那么萨特则只是把“烦”作为“自为的存在”在世的一个构成环节,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6)、c.不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某个人的具体存在,而是指孤独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他的自我感。

(7)、(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出版社,19

(8)、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该词最早由法国天主教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9)、B:知识、信仰、爱、感受等等。所以知识仅仅是我们存在于世的一种形式,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存在于世的形式,其中的一些更紧迫,没那么多理论,我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世,有时焦虑不安。

(10)、M: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的发展基于一个假设——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分裂,既有观察世界的人,又有被人观察的世界这种二元论,这种主体和客体分裂的假设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整个科学和哲学中。然而与大多数西方人所设想的相反,这种世界观仅仅是西方所特有的,仅存在于过去的四五百年中。

(11)、但是必需指出的是,萨特并不是为强调自由而强调自由,他的目的是为了落实由自由选择而带来的后果,应承担的责任。康德曾经指出: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而自由就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萨特接受了这个思想并把它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当自我一旦作了某种选择之后,不仅是在塑造着自我,而且也是在塑造着他人,因此不仅应替自己负责,而且也要替他人负责。“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它本身是有责任的”,(3)(P708)显然其中贯注的思想和康德的“普遍道德律令”是一脉相承的。

(12)、B:一旦你根植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存在于世这个事实得到确认,那么哲学的首要任务便成了一个描述性的工作,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去描述存在于世的各种形式。在这方面,海德格尔与其他的反笛卡尔主义者有所不同,比如说G·E·摩尔和维特根斯坦,他们从非常明确的知识和感知的问题入手——我们是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从这方面看来,当你提出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时,你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然后才能提出问题,而不取决于你解决了这个难题,你才能获得进入普通世界的门票。

(13)、M:我必须再说一次,我非常喜欢这个看法。虽然我过去接受的是截然不同的哲学传统的教育,但你说的一切让我受益匪浅,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想大多数也有这种感觉,我们的日常生活既有平庸、过于熟悉和陈腐的一面,同时它又有着神秘非凡的一面,我对生活有着这种矛盾的感觉

(14)、所以,我首先试图在这样的哲学史框架中理解存在主义。

(15)、海德格尔的描述如何能给我们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死亡的描述就相当的有意思,这个描述颠覆了我们通常的观念,因为我们通常会竭力回避死亡这个现实,他指出了死亡这一事实中非常独特的一点,我们通常认为死亡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们在讣告上读到人死去等等,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东西。死神肯定会降临到我头上,但时辰未到,所以死亡是外在于我的一件事。但奇怪的是,如果我开始认为它是我的死亡,我的死亡对我来说决不再是世界上的一个事实,我永远无法读到自己的讣告,死亡对我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它决不是这个世界其他人的事。

(16)、B:没有诀窍,关键是他指出了无论你为了给予生命意义或在迎接死亡时,作出的是什么决定,这些都是你必须面对的人的境况。海德格尔虽然没有明说,但似乎暗示了或许所有的哲学都是对死亡问题作出的回应,苏格拉底说所有的哲学都是对死亡的沉思,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人毋须面对死亡,那么人也不会开展哲思,如果我们都像亚当那样永远生活在伊甸园中,我们只会悠然闲晃,胡思乱想,但决不会思考任何严肃的哲学问题。

(17)、海德格尔是针对“存在者”提出“存在”的。那末,在海德格尔心目中什么是“存在”,什么是“存在者”,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18)、M:“存在主义”这一名称是否暗示着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是一个问题?

(19)、关于存在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在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范围内,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而在海德格尔看来,他们是把存在者等同于了存在。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涉及的不是何种存在者存在,或它们的存在方式,而是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20)、M:这确实表明了一种与传统的根本决裂,因为即便是哲学传统内的革命哲学,如马克思主义也想当然的认为征服自然是人之天命。我不得不说,就我个人而言,在为本电视节目做的所有的准备中,让我受益最深的是为这一次讨论所做的准备,我之前对海德格尔不甚了解,刚才讨论到的这么多的海德格尔的真知灼见,这让我很想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的哲学家,包括那些非常厉害和有名的人,如A·J·艾耶尔、卡尔·波普尔、鲁道夫·卡尔纳普,会对海德格尔以及他所致力的这种哲学嗤之以鼻?他们在自己公开发表的作品里将至诋毁为胡说八道,是一堆空洞的词藻堆砌。可在我看来,你只要读上不到5分钟,就会发现它绝不是什么词藻堆砌,为什么海德格尔会招来如此多有才之人的轻蔑对待呢?

2、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1)、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关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存在”:   

(2)、古代希腊哲学家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滥觞,而亚理士多德则是集大成者。他的“和谐教育”思想,是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教育观最重要的来源。

(3)、在萨特看来,选择本身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对由选择而引起的后果负责却是令人焦虑的根源。这表明萨特心目中的烦恼不同于海德格尔讲的做人本身的烦恼,而是入世承担责任的烦恼。有人批评萨特,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承担很苛刻,难以接受。萨特则指出:

(4)、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5)、在弗赖堡大学时期,海德格尔在一些哲学杂志发表过论文(《学者》),与当时著名的教师交往密切,例如施耐德和李凯尔特,毕业时海德格尔的考虑过专攻数学争取教师资格和专攻哲学留校工作或者继续哲学,最终还是进了哲学系,并倒向胡塞尔。

(6)、B:从人是一种逃避真理的存在来看,这的确是人之境况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它是现代文化特有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建立了一个更为复杂精密的技术社会,我们比过去的人更多的被人造的框架所包围,我们生活在一个更为复杂的环境中,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造的环境中。我一到伦敦就禁不住想

(7)、在海德格尔看来,畏和“怕”不同。因为怕有确定的对象。或者怕某物,或者怕某人,总之是担心某一对象会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怕”所表现的只是此在特定情况下的“当下状态”,而不是此在的“在本身”。畏与怕不同的是,不知道畏什么,“畏之所畏说明的是:进行威胁者什么也不是……但‘什么也不是’并不意味着无”。(1)(P23)这表明畏的对象不是现成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正是这种“畏”的情绪迫使此在去开展出在的整个境界,同时也使它有可能不受各种现成事物的制约,依照自己的意愿,处于本真的“在”之中。

(8)、而人世间的许多问题就是因为人们总是违反自然,弄出很多功名利禄的东西来奴役自己。所以老庄哲学个体发展的最高境界不是圣人,不是神人,而是“至人”:

(9)、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派代表是法国大教育家卢梭。他的著名教育论著是《爱弥尔》。卢梭主张“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甚至认为如果顺应天性发展,罪恶就可以消灭,社会就可以得救,那么,这自然的天性是什么呢?卢梭认为是自由,是理性,是善良。他笔下的爱弥尔就是这样一种在理想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然人”的典型:

(10)、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11)、不过,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沉沦还是异化,都并不是指此在道德上的堕落,也不是此在的偶然属性、偶然特征,而是此在内在的先天结构。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此在在世不是离群索居,孤寂一人,总是要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体现“常人”统治的政治制度、法令法规、社会舆论、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的约束,如果自我对此没有高度的自觉,自然会陷于沉沦与异化之中。

(12)、现在的伦敦和莎士比亚时代的伦敦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时的伦敦紧邻着乡村。

(13)、“烦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烦心活动的进一步引申。因为在烦心中此在不仅与用具打交道,还要与相关的他人打交道。如读书就要与写书的人,卖书的人,印书的人打交道,吃饭就要与种粮的人,做饭的人打交道等等。因此,“此在”的在世不是孤独的个人在世,而是与他人一齐在世,即共同存在,共同在世。但这种他人的在世、存在的意义同用具的存在、在世一样,也是由此在的在世赋予的,或者说也是通过此在的在揭示和澄明的。

(14)、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

(15)、其次,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采取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将人和客观世界二元对立,仅仅从人的视角看待一切。其实我们和自己的存在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绝不可能将自我和存在分离开,将存在视为对象。

(16)、“自由”是人先天固有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萨特回答说:表现为人必须每时每刻对于自己遭遇到的各种情况作出选择,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它都是一种选择,它依靠我们的选择使自己成为‘伟大的’、‘高贵的’或‘卑贱的’、‘屈从的’”。(3)(P472)正是在选择和选择之后的行动中,人造就了自己特定的本质。

(17)、索伦·克尔凯郭尔,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把个人的存在和客观存在联系起来,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

(18)、M:总的来说,巴雷特教授,如果你被要求去总结一下海德格尔、萨特和整个存在主义哲学,它们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思想作出的贡献,请问你会说是哪些呢?我们能从它们那得到些什么呢?

(19)、M:维特根斯坦说过: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一个经历,因为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因此死亡不是一个你能拥有的经历。

(20)、畏的极端表现是畏“死”。死是人生之大限。海氏认为“此在”正是在畏死中才能真正由非本真状态返归于本真状态。这是因为海德格尔心目中的死和生理、心理上的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死虽然是此在的终结,但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它只是此在存在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完全是此在本己的,与任何人无关,也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也无法避免的;死是不确定的。何时而死,因何而死都是难以预料的。海氏认为当此在真正领会了死的上述特征后,就能冲破,否决任何形式的羁绊和约束,就能摆脱一切形式的沉沦和异化,直面人生,本真的在,从而处于一种毫无牵挂的自由境界。这表明在海氏那里“自由”是只有当此在于畏的情绪中,特别是当此在真正理解,领悟了“死”对生的意义时才可能有的一种保持自我,独立自主的本真状态。

3、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作文素材

(1)、还是以“存在”指代。在德语中的“sein”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以至于使人习以为常,相似于中文中的“是”,因而在海德格尔之前人们很难去问“是本身是什么”这样看起来奇怪的无需证明的问题。Sein可以作名词也可以做系动词,更多的我们从动词角度理解其意义,即“去存在”。这可以看作一个存在主义的核心主张:人的存在行为,即他的“去存在”,决定了他是什么。

(2)、如果说海德格尔只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基本本体论的一个有机环节,一个构成要素的话,那么萨特则是把“自由”看作是他的整个学说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只是为其存在主义自由观服务的。

(3)、B:有很多方式能说明这些特点,但我想先做个对比,也许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萨特的那部巨著是在作哲学上的论述,我个人认为他的一些小说和戏剧比他的哲学著述更为重要,但我认同他仍然是位相当有智慧的哲学家。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存在与虚无》,但这本书文不对题,这既不是一本关于存在的书,也不是一本关于虚无的书,萨特对存在没有太多感受,无论你有多么反对海德格尔,你都必须承认人确实拥有各种对存在的感受。而萨特这本书实际上是两种笛卡尔主义的意识上演的情景剧,当然他们是笛卡尔主义者,因为萨特是法国人,每个被逼急了的法国人都是笛卡尔主义者。有两个相互误解的主观主义的心灵,我作为主体,强制地把你转化为客体,而你反过来也这么对待我,于是这种错误表达和错误理解,重复上演着残忍的对话,最后根本无法开展任何真诚的交流。萨特的这本巨作实际上是本关于真诚的书,我想这是法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蒙田到莫里哀,一直到普鲁斯特。萨特最有名也最积极的学说是他对自由的理解,也就是我们作为人拥有绝对的完全的自由,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去···

(4)、M:你是否同意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传统的中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知识问题:我们要知道什么?我们知道什么?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知道?我们怎样能确定等等···一直以来这些都是哲学史里的关键问题。但海德格尔关心的不是这些问题,他更在意何为存在,一切是怎样存在的?我们发现自己所在的那个存在又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问题,这让一些人着迷,但对其他人来说它们并不好把握。

(5)、d.不是指个人对自身的理性认识,而是指孤独个人的非理性的情绪体验。

(6)、“烦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烦心活动的进一步引申。因为在烦心中此在不仅与用具打交道,还要与相关的他人打交道。如读书就要与写书的人,卖书的人,印书的人打交道,吃饭就要与种粮的人,做饭的人打交道等等。因此,“此在”的在世不是孤独的个人在世,而是与他人一齐在世,即共同存在,共同在世。但这种他人的在世、存在的意义同用具的存在、在世一样,也是由此在的在世赋予的,或者说也是通过此在的在揭示和澄明的。

(7)、老庄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比作形和影的自然亲和,将二者的对话比作心灵的交流。教育者的非凡之处,就在于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去顺应受教育者的自由发展,因此,顺性达情,可以说是“无方之传”——教有法而无定法。

(8)、不是指一般的人、人类的存在,而是指具体的、个别的人的存在。  

(9)、此外,海氏认为此在在世、存在不是指象桌子在房间里摆着,张三和李四都在教室里坐着那样的一种静态的空间形式,而主要是指一种“在起来”、“显现着”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主要是一种动态的时间形式。既然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因此烦就包含有时间性结构,大致说来有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在,依附于其它存在者的在。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分别为此在的将来时态,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时间性自行表明即为本真的烦的意义”,(1)(P378)言下之意,有“此在”就有“烦”,有烦就有时间。此在、在世、烦,时间完全是同步的,“烦”从始至终贯穿于“此在”的整个在世之中。

(10)、M:你刚才说海德格尔试图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明晰的描述,你说的突然出现的裂口是什么意思呢?你说的是死亡吗?

(11)、B:不过我想指出,知识问题在哲学中的捷足先登的中心位置,仅仅是笛卡尔之后的哲学的特征。笛卡尔之前的哲学也讨论知识问题,但没有把它放在如此绝对中心的位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回归,海德格尔在某种意义上认为自己是希腊人的追随者。

(12)、B:异化的确是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不得不说我有种感觉,我说得幽默点,我想你能理解:我从天而降,降落在了伦敦,一下子找不着自己了,一切都显得陌生与疏离,我走在街上,周围都是陌生人,但只要再过几天,我可能就习惯了。从根本上说,异化这个词当然意味着你刚才说的···

(13)、M:每隔一段时期,某种严肃的哲学便会突然成为一种知识的时尚,通常是由某些特定的情势造成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历了这样的骤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存在主义也经历了这样的骤变——它在欧洲大陆上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对纳粹占领经历的一种回应。当我谈到一种哲学成为时尚时,我指的是它不仅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甚至各行各业的作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新闻记者都对它津津乐道,最终使得它开始渗透到当时的整个文化氛围中。在战后的法国,存在主义频频出现在小说,电影,戏剧中,贯穿这一思潮的最响亮的名字就是——让-保罗·萨特。然而,本世纪存在主义的真正发源地不是法国,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严肃地说,存在主义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不是萨特,而是海德格尔,也就是说,研究现代存在主义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海德格尔除了在时间上先于萨特之外,更是一位更深刻、更有创见的思想家。

(14)、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15)、“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16)、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了自己。“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完全超脱了尘世的庸俗和繁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这才有了著名的庄周梦蝶和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这种绝对的自由状态,就是逍遥游,就是庄子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而这种顺性达情的自由理想对现实必然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

(17)、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

(18)、B:我不想对哲学的状况作令人反感的评论,不过确实存在某种职业上的曲解,每个人都会有某种看法,使得他会对其他人的看法产生盲点,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海德格尔的用词是让人不快的,但如果你读的是德文原著的话,他写的是相当通俗易懂的德文,如果你把他的文章同黑格尔的比较的话。

(19)、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的缺陷正在于它的“形而上”,即完全脱离真实的生命,脱离人生存的事实性。形而上学要追求“客观的”“绝对知识”和“绝对真理”,这就使它眼睛只盯着纯粹现在和非个人的普遍性王国,而无视生活在特殊、有限的时间和处境中的个体生命,也就是海德格尔称为“事实的生命”。此在、时间、情绪、生命等诸多理解都建立在这种存在论的基础上。

(20)、忧虑仅仅是人存在的偶然性中所固有的,浮现到了意识层面上的反应,它完全是人存在的偶然性对我们的干扰,另一方面,另一种现代态度则认为,部分由于我们处在一个技术社会的缘故,我们可以通过支配某些工具,某些药物或其他各种补救手段,我们便想象一定能有一些工具或手段能让我们按一下按钮便消除所有的忧虑,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面对和经历忧虑了。我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一样的不幸,忧虑仅仅是人存在中的一部分,海德格尔说过忧虑有很多种,有些能化为一种平和的对于创造的渴望,如果我们不忧虑,我们便不可能创造,但人却试图逃避忧虑,逃避必死的现实。

4、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观点

(1)、除沉沦外,海氏还谈到异化。实际上异化的本质仍然是沉沦,但相比之下它比一般沉沦的程度更深、更重,是说此在本己的在被完全掩盖起来的,甚至是走到与自我、本己对立的那样一种沉沦状态。

(2)、神学关系:存在主义代表着对科学崇拜和技术万能这种浅薄的乌托邦式的乐观主义之反动。存在主义可以帮助基督徒们更清楚地窥见基督宗教神学的本质,以及它与当代文明、文化及思想的关系。

(3)、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萨特都突出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都把“存在问题”作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但二者提出“存在”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赋予存在的功能有别,各自的存在“在”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4)、“意义”不是对事物的主观定义,而是事物作为存在的事物通过它可以得到理解。即,只有在意义中才可以理解存在的事物,意义先于事物。我们将某事物理解为存在的那个事物时,总意味着我们理解了它的本质存在,即它是(存在)什么。想一想书是什么的例子,如果不理解知识、创作、阅读之于书的意义,我们也很难说理解了书。

(5)、当然,海德格尔区分存在、存在者和此在并非只是概念上的咬文嚼字,而是揭示人作为“此在”如何在“沉沦”中丧失了自身的存在本质,以此展现出人以“常人”为标准最终陷入了迷茫与沉沦的生活状态。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6句禅语感悟人生的短句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