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8句席勒的美学思想著作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1-16 13:01:24 admin 阅读:59

导读席勒的美学思想 1、席勒的美学思想不包括哪些 (1)、由此可以看出,席勒和马尔库塞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在人性分裂和人性...

席勒的美学思想

1、席勒的美学思想不包括哪些

(1)、由此可以看出,席勒和马尔库塞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在人性分裂和人性异化的严酷形势下,只靠变革社会政治制度很难实现人性解放,所以另辟蹊径以真正实现人性完满和本能解放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2)、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3)、席勒的美学思想是充满着矛盾的。要认识这种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就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和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比较。马克思在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问题,如“劳动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最高的人道主义以及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之类重大问题,正是席勒所接触到而且努力要求解决的。马克思在一些论点上可能受到席勒的启发,但是马克思和席勒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基本分歧。读者会发见这种比较对于美学史的研究者是一种深刻的教育。

(4)、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5)、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中,人性问题是他们美学思想的前提,通过二者美学思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人性异化问题上,审美始终是他们美学思想的核心。但是,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是一场精神革命,二人的审美乌托邦虽然有现实状况作为其人性批判的根基,对资本主义制度及现实的批判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二者美学思想的局限性就在于二者的审美思想对人的解放是人内在精神的自由解放,并没有触碰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源,只是强调从意识形态实现人性解放,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压迫,其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席勒和马尔库塞的思想是虚无缥缈的,二人不仅揭示了潜藏在人性中的贪婪懦弱和社会制度的弊端,而且为出现的人性分裂指明了解决方式和前进道路。所以席勒和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的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尤其对当下中国而言,它指导人们在审美思想的理论指引下不断培养本真意识,在现代文明社会的纷乱中保证内在心性的完整和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6)、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中心,这与席勒的游戏冲动说相比,虽然都是对人自由本质的追求,但与游戏冲动说所主张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不同的是,爱欲解放论主张释放人的爱欲本能是实现人自由本质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基础之上提出,“爱欲的目标是要维持作为快乐主—客体的整个身体,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有机体……这个目标还产生了爱欲自身的实现计划:消除苦役,改造环境,政府疾病和衰老,建立安逸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直接源于快乐原则,同时,它们也是把个体联合成更大统一体的努力”。马尔库塞提出的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相似,但马尔库塞的出发点是提倡爱欲的全面解放而不只是劳动的公平。由此,马尔库塞提出解放人性异化下爱欲的途径就是消遣,“消遣的基本特征是,它是自在地起满足作用的,除了本能满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消遣功能的产生和运作是人性异化的解脱方式,消遣作为一种心理满足手段使人感到极大的放松与愉悦,实现爱欲解放。

(7)、这样一来,古今之争又成了现代性进行批判性自我确证的出发点。古希腊的诗歌和艺术"虽然也分解人的天性,把它放大以后再分散到壮丽的诸神身上,但是。它不把人的天性撕裂成碎片,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混合,因为每个单独的神都不缺少完整的人性。

(8)、席勒终生对自由孜孜以求,把自由作为自己文学创作与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所谓自由问题,本身就是历史巨变中的政治问题。对席勒而言,无论是其话语实践还是其社会实践,都必须放置于“前现代—现代”的历史转型中才能考察出其意义与价值。他对暴君统治的尖锐批判,对个人、公民权利的极度褒扬,既是时代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对时代提出的渴望。而席勒对过渡时代的个人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巨大外力驱纵之下的渺小个体的描绘、对与彼时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的想象、对达成这一乌托邦的路径的探索等,其个人话语无不与时代话语时刻共鸣。

(9)、席勒相信文明的发达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在德国,工匠把劳动看成一种价值,劳动和工作变成了德意志城市中的一种公共道德、公共精神。这样一种工匠的工作观和马丁·路德宗教性的工作观都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德意志的工作拜物教。过分地注重工作技能,必然导致人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成为危害人的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也就是席勒、赫尔德林强调‘bildung’(文化、教育、文化教养、修养)的原因之一。”而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缓解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10)、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11)、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欲望和需求,同时也伴生出众多的人性问题,尤其是人性异化及人性分裂等现象,无不引起当今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面对人们信仰和道德的缺失,开展人性教育的任务日益紧迫,使我们开始考虑重建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现人性的和谐发展。回望生活在18世纪末的席勒和20世纪中期的马尔库塞,二人都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并提出以审美实现人性解放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现代人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2)、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13)、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的概念可以统摄这两种方式。如果说这个更高的概念与人道观念叠合为那是不足为奇的。

(14)、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15)、席勒的深刻之处在于把感性与理性看作是一个主体或者一个自我的时间性活动过程,而不是仅仅在字面上对两者进行抽象而含混的对比;而之所以只能对两者进行抽象与含混的对比,正是因为没有把两者作为一种实在的价值活动,尤其是作为最为切身、切近的时间现象来看待,因为感性与理性作为不同的价值正是在鲜活的、绽出性的价值实现与领悟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只是到了海德格尔,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把对价值与意义(即存在)的领悟看作是本真的时间显现——也就是此在本身,他说:“我们须得源源始始地解说时间性之为领会着存在的此在的存在,并从这一时间性出发解说时间之为存在之领会的视野”

(16)、(11)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二五六页。

(17)、在席勒看来,封建的国家制度是造成人性分裂的重要因素,封建制度的愚昧和残暴使人逐步丧失意志和道德,造成自身双重人格的分裂。基于这样的现象,席勒从人的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种相反的自然天性出发提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对于感性冲动,席勒认为,“它来自人的肉体存在或他的感性本性,它努力要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成为质料,而不是把质料给予人,因为把质料给予人毕竟是属于人格的自由活动,人格接受质料,并把质料与它本身,即与保持恒定的东西区别开来”。席勒认为感性是人的一种自然法则下的感受性,是人的自然天性,“感受性越是得到多方面的培养,越是灵活,它给各种现象提供的表现面越多,就越多地把握世界,就越多地在他自身之内发展天赋”。感性冲动可以唤醒人的自然天赋,刺激感官的感受力和思维力,意识到自身源于本性的尊严与自由,这种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渴望成为反对封建专制最直接的形式,从而改变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人性分裂状态,实现人的本性解放与自由解放。所以感性冲动是通往席勒描绘的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并且与理性冲动一起发挥作用以实现人性的完整。

(18)、关键词:席勒;游戏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时间性;内时间意识

(19)、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身体、思想等方面是自由的。现代人则远没有了那种自由的幸福。他提出了“让美走在自由之前”,我们经由美,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自由。

(20)、总之,《席勒美学引论》是一本生机勃勃、富有启发性的著作。阅读本书,你会在作者清晰思路的指引下,被他思想的火花所照亮、点燃,并最终抵达席勒美学思想的澄明之境。《席勒美学引论》不仅是席勒美学研究的一座丰碑,也是一部学术研究的范本之作。对于每一个从事席勒美学研究和爱好席勒美学的人来说,《席勒美学引论》都是一个迷人的存在。

2、席勒的美学思想著作

(1)、人之本性的二元分裂和对立,使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性迟迟未能真正实现;直到康德提出「判断力」(PowerofJudgement)的理论,二元论难题似乎才可能被消解。严格说来,康德并不依循传统二元论的路线去处理人之心与身沟通的问题,但是,在他明确分判纯粹理性(为物质自然设立必然法则)和实践理性(为人之实践行为设立意志的自由和自律的法则)二者各自独立支配的领域之后,即必须面对以下问题:人如何在具体的存活中——即由物质性身体和精神性心灵共构的具体生命——使受制于自然法则的身体能与自由的心灵相互配合,一起完成统一之人格性的养成?

(2)、在就古代人和近代人对自然的态度进行比较之后,席勒作出一个简赅的结论:

(3)、这些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是的东西:而且还要再是的东西。我们曾经是自然,像它们一样;我们的文比修养将来还必须循着理性与自由的道路,把我们带回到自然。所以这些对象就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失去的童年,这种童年对于我们永远是最可爱的;因此它们在我们心中就引起一种伤感。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意象,代表着我们的理想的最高度的完成,所以它们激发起一种崇高的情绪。

(4)、在谈到古希腊时,席勒认为希腊人的性格把一切艺术的魅力和一切智慧的尊严结合在一起,“我们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同时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满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造形象,既温柔又有力量,想像力的青春和理性的成熟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

(5)、在马尔库塞看来,要实现爱欲本能解放就要使异化的人性尊崇消遣特征,消除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束缚,实现非压抑文明,创造非压抑社会。在他看来,非压抑社会是一个超越了人现实需求的自由社会,是人实现人性解放和自由解放的重要存在环境,“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类所拥有的非攻击性的、爱欲的和感受的潜能,与自由的意识和谐共处,致力于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这个社会快乐原则指导着爱欲本能的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操作原则,克服人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相互脱节状态,在爱欲本能的指引下,使自身消除人性异化的被动性,恢复有血有肉的感知力,成为自己本性的主人。马尔库塞认为,要实现这样一种非压抑性社会,一要消除物质欲望对人的压迫,使之摆脱自身带来的压抑得到自然解脱,二要通过审美形式和艺术革命来突破人性异化的压抑状态,艺术和审美作为新感性的根本体现表现原则尊崇人的本能价值。“艺术的审美形式,通过赞美普遍的人性,反映着孤独的资产阶级个体的苦难;通过高扬灵魂的美,反映着肉体上的被剥夺;通过抬高内在自由的价值,反映着外在的奴役。”艺术使审美基于新感性的原则出发更好地培养人的审美灵感和审美自由,而审美作为非压抑文明的必要原则更好的实现艺术在人性中的革命,塑造具有新的本能意识的自由人。

(6)、人类发展离不开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这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得以成长和滋养的必要前提。d的十八大以来就不断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又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逐渐完善对于美好生活的阐释。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当下社会丰厚的物质基础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人们的需求也早就从基本生存转向个人发展与享受,由此有人认为,“‘美好生活’的概念是动态发展的,总的规定性应体现‘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需要相统一的原则”。还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描述美好社会,即“美好生活=幸福+意义”。渗入到人类实际生活中的美好生活重点在于“好”和“美”,美好生活不只是“好”的生活更是“美”的生活,“好”不仅包括富裕的物质基础还有人与人这个群体之间的和谐;“美”不仅包括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美好事物,更在于由这些美好的客观存在带给主体的心灵享受与畅快,通过主客体之间、主体之间相互结合引发人心底自内而外的幸福感。

(7)、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席勒所思考和试图解决的问题都是庞大的、根本性的。在席勒目力所及之处,艺术的、审美的问题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远不足以覆盖他的一切思考。

(8)、席勒从德国现实情况出发,提出腐败的封建专制使人完全丧失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与协调,人长期处于两种情感的各执一端中走向分裂,这种分裂使人最终不是走向兽性的粗暴就是走向道德的颓废。席勒以古希腊人美好的人性为蓝本,倡导将时代特征与人自身的尊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人性完整与和谐。所以他从人性的自然本性入手,将有限本质的人划分为人格和状态两种概念,由此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法则,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形式冲动)。由于人是人格和状态的有机统席勒将这两种冲动进行整合,提出游戏冲动说,这是席勒提出的通过审美实现人性完整的重要思想。游戏冲动是人对物质需求和内在法则的统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统“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集合体,作为实在与形式、需求与自由、情感与精神、有限与无限的统既是人性的圆满实现,同时也是美的发生和完成”。席勒将游戏冲动说的对象定义为“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总而言之,用以表示在最广的意义上称为美的那种东西”。显然,席勒从游戏冲动中深刻挖掘人双重天性的统并且使之在美的形象中使人的自由本性和审美自由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既消除了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性,同时突破了封建制度对人的统治性,克服人性分裂,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实现人性自由的复归。“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整的人,使人的双重本性一下子发挥出来。”

(9)、他总结道:美对于人类的确是一个对象,因为我们要反思才能得到一种感受。但美也是一种状态,我们通过感受才能得到一种知觉。美同时是这两者,所以就证明了被动并不排斥主动,材料并不排斥形式,有限并不排斥无限。在人的情感对美的作用中,主体心灵完成了从感性到异化到克服的完整过程。

(10)、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都提及对感性的认识,这对实现人性完整和自由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性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审美之维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二者对于感性活动的理解也存在诸多差异。

(11)、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

(12)、但是,席勒在整体上还没有把“时间”理解为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或者“时间特性”或者由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时间特性”呈现出来的“时间”,他还是把时间理解为孤立地存在于人类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人类活动只是利用时间作为一个标准或者尺度来衡量自身。就整体来看,在《审美教育书简》之中,席勒把“时间”理解为前后相继的运动,当然,这种“前后相继”观念已不同于对时间进行空间理解的“客观时间论”——即依据物体在空间中的绝对匀速运动所制定的时间,其所指的是“因果相继”这一时间特性——即感性冲动所引发的行为,这种时间观显然离社会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形态更为切近,当然,席勒还是把这种时间理解为孤立存在的“瞬间”,而不是把“因果相继”理解为一个行为自身内在的先天时间特性,因而,席勒把感性冲动的时间性表述为——“感性冲动”充实了“时间”,表述为——“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以及“充实了内容的时间”。

(13)、席勒指出近代感伤诗人的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在古代素朴诗中是找不到的。“古代希腊人在描写自然方面固然极精确,极忠实,极详细,但是这也不过像描写衣服,盾,盔甲,家具或任何机械的作品一样,并不对自然事物感到更深厚的同情。”“他们还就个别现象对自然加以人格化和神化.把自然的作用效果表现为自由存在(神或人——引者注)的行动因此他们把自然中的平静的必然性取消掉了,而这正是对于我们近代人特别有吸引力的地方。他们奔放的想象只穿过自然就跳到人生戏剧上去,只有活的和自由的东西,只有人物和行动以及命运和道德习俗才能满足他们。”接着席勒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说:

(14)、中国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美学开始。数千年以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玄机独具、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这个体系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传统美学中“和”的思想,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文化一直是讲主客二分的,于是在西方美学传统中突出的特点是“以个体为美”,强调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换句话说,西方美学欣赏的是“个体”和“局部”。与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整体性,具体思想表现就是“以和为美”。中国美学中的这种整体意识是建立在哲学的整体观之上的。

(15)、审美和艺术就是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活动,具有明显的追求快感的目的。

(16)、谈到《审美教育书简》之创作动因时,人们大多会谈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比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康德的《判断力的批钊》对他的启发,但是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欧洲政局的转变以及它在知识界所引起的反响。那是正紧接着法国资产阶极大革命之后,当时一般要求改革封建制度来保障个人自由和民族独立统一的德国知识界起初对法国革命都表示欢迎,等到他们看到雅各宾d人的暴力专政以后都被吓倒了,转过来对革命失望甚至仇祝。”。而席勒自己也在第五封信中谈到“已有物质的可能性,可以建立理想的国家,但是还缺少道德的可能性。”“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中,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突解除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文明阶级则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处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在最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它的体系,我们受到社会的一切疾病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 

(17)、近代人恰和希腊人相反。人与自然已由分裂而对立,成为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自然对于人已不是与人结成一体的直接现实,而是已成为一种“观念”,由于近代社会职业分工以及其它因素,人自己与自己也分裂了,想象力与思考力互相冲突(像席勒自己所深切感到的)。所以“自然已从人道中消失了,我们只有在人道以外,在无生命的世界里,才能认识到自然的真相”。我们依恋自然,是“由于在社会关系,生活情况和道德习俗各方面,我们违抗自然”。这种“依恋自然的情感是和我们追悼消逝的童年和儿童的天真的那种情感密切相关的”,也就像“一个病人想望健康的情感”。就是这种情感产生了感伤诗,趁便指出,歌德认为古典主义是健康的,浪漫主义是病态的,这个分别在席勒的这篇论文里可以看得更清楚。

(18)、在这段话中,席勒既指出了——游戏冲动超越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强制与紧张,又指出了游戏冲动在存在状态上的基本特性——范畴直观或者观念直观,也就是说,理性的内容与意蕴虽然有可能是抽象的,但是在游戏活动或者审美活动之中,它却是也应该是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感性的,而所谓的形象、生动、直观与感性只不过是对审美活动最基本、最原发性的兴发性、涌现性、绽出性等时间性特性的描述而已。

(19)、可见,席勒认为,若是感性冲动成为立法者,人就仅仅成为了“时间”的“内容”。当然,由于席勒并没有把时间作为任何一种行为的自明性状态,还是把时间作为行为之外的一种度量单位,在这里所说的“时间”就显得艰涩难解。不过,就其思想整体而言,一望可知,他所说的——人仅仅成为“时间”的“内容”所指的正是——在感性冲动之中存在的促逼、急促、紧张且短视的状态,人总被眼前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忽东忽西,变化无端,因此,“人格性”就完全被“状态”所取消。而形式冲动若成为立法者,则会以无时间性来取代、僭越时间性状态的丰富性,因为虽然形式冲动的最终价值与意义在于“形式”,但是形式冲动自身却与感性冲动一样,也是一个主客不分的行为,“恒定”“恒常”“不变”的“形式”也要奠基于“物质”或者“对象”之上的。

(20)、刘彦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学、美育理论及现象学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研究。

3、席勒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一样吗

(1)、1984徐恒醇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附《论美书简》中席勒写于1793年1月25日(节译)、2月18日(节译)、2月23日和2月28日四封书信。

(2)、秉承以美育人理念,发扬艺术精神,倡导人文关怀

(3)、诗不过是对人道作尽可能完满的表现。如果把诗的这个概念运用刻上述两种情况,那就可以见出:在自然的单纯情况中,人还能运用他的一切功能,作为和谐的统一体而发挥作用,因此他的全部自然(本性)就会在现实中完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尽可能完满的对现实的摹仿:至于在开化的情况中,上述人的全部自然(本性)的和谐协作已只是一种观念,于是使诗人成其为诗人的任务就在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则说,表现理想。

(4)、席勒身处于欧洲人呼吁人性自觉的启蒙运动之中,其思考的问题正是人本性二元分裂和对立的困境。在寻求解决之道上,康德的理性哲学——尤其是判断力理性的理论——曾为席勒提供了指引,但终究为他所弃;因为康德固然以人之三大理性的统摄运作去说明整体人格的完成,但是,当他宣称「纯粹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优位」和「判断力理性对自然之合目的性进行直观」时事实上仍将物质性消解于精神性中,自然本身没有属己的真正独立性和价值。

(5)、席勒认为,不仅物化的经济过程像一架精巧的钟表,使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脱节;独立的国家机器也是像钟表一样机械的运转,它使公民成为异己,并通过"划分等级"把公民视为统治对象而纳入冷漠的法则。

(6)、也就是为什么美学虽然看起来虚无,但是却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人生终究是追求幸福的,但现代人的误区就在于:物质与欲望的获得并不等同于幸福。但是通过美学,我们可以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人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最后通过创造来获得满足感。

(7)、欢迎赐稿,来稿请邮寄一份纸质稿到: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邮编:200062)。并另发送电子版本到:TSLA@vip.1com。      《文艺理论研究》是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刊,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创立于1979年5月,是新时期以来成立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之一。《文艺理论研究》创刊于1980年6月,杂志挂靠华东师范大学。刊物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目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学术期刊”,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23家考核优秀期刊之一。2012年,刊物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于2013年接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刊物文种为汉英文,每期刊发英文文章,并与以下国际刊物签有交换出版文章协议:   1) ComparativeLiteratureStudies   2) Neohelicon   欢迎关注本刊主页:   http://wyll.cbpt.cnki.net

(8)、在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二年(1795),席勒又发表另一篇重要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在《审美教育书简》里(第5—6信),席勒已就近代文化与古代希腊文化进行了对比。指出在古希腊社会的单纯情况里,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内部的感性功能与理性功能都还处在谐和的统一体里,利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发展。而在近代社会里则阶级对立和分工制造成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格内部的分裂和腐化,极不利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发展。他还指出要使近代文化危机得到解救,须通过审美教育去恢复人的完整性,即感性与理性的统从而恢复社会的和谐和团结一致。这种古代人与近代人在心理情况上的对比一直是席勒在长期中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文克尔曼和莱辛提倡研究希腊文艺以后,特别是在浪漫运动逐渐露苗头以后,就日渐显得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近代人的心理习惯,道德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一般文化和古希腊的都大不相同,因而谁优谁劣的问题以及如何继承古典遗产的问题也都跟着起来了。这是一种新唤醒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在席勒心里比在当时任何思想家心里都显得更活跃,因为他素性爱沉思反省,对自己的理想与当时德国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自己心中哲学思维与创造想象的矛盾,都特别感到尖锐,有时甚至感到苦痛。他在上文已经引过的给歌德的那封信里就已经道出了这种苦痛。歌德的比较单纯的一切从感性出发的艺术性格和席勒的徘徊于诗与哲学之间的性格的对比,也使席勒自觉相形见绌。他从他自已的缺陷去诊断近代诗人的病根,他羡慕歌德,他羡慕希腊,认为回到他们所表现的那种人格与自然的统感性与理性的统是近代诗的唯一出路。《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就是在这种认识和信念之下写成的。

(9)、如果把席勒的上述话语进行现象学式的时间性哲学转换,那么,就可以陈述为两个方面:

(10)、其次,《席勒美学引论》凸显了席勒美学体系的“人性”特色。对一个理论家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时,能否抓住其思想特性十分重要。席勒美学思想的特性是什么?有学者把席勒美学归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比如门罗·C.比尔兹利。但这显然不能凸显席勒美学的特色,因为客观唯心主义作为西方重要的美学思潮不仅包括席勒美学,谢林、黑格尔等也都在此列。我国的学者大多把席勒美学体系概括为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比如朱光潜先生就指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它论文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张玉能也曾把席勒美学体系称为“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早在1987年,张玉能在《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一文中就对席勒美学作出了概括。此后的《审美王国探秘》(1995)、《席勒美学论稿》(2009)延续了这一思想。然而,《席勒美学引论》的导言却旗帜鲜明地把席勒美学概括为人性美学体系。作者在导言中明确指出“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就是属于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之内”“只是指明了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大范围,却没有指明它的具体特点”。作者根据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人性”,将他的美学体系概括为“人性美学体系”。事实上,张玉能在《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了席勒美学体系的“人性”特点。他说:“席勒人道主义美学体系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使‘人性完整’达到自由这一人道主义中心议题:他的出发点是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破坏‘人性’完整的愤怒谴责;他的方法是从康德哲学借来的对人性进行先验抽象的分析;他赋予美和艺术以及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就是要使‘人性完整’……”张玉能在《席勒美学引论》中指出席勒美学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性完整”,他的理论依据又是建立在人性分析之上,“一句话,席勒美学体系就是一个人性美学体系”。理解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席勒美学的精髓。

(11)、(19)参看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二三七页。

(12)、游戏冲动消除了感性的片面性自由,使之与理性相协调;而又消除了理性的强制性法则,使之与感性一致。游戏这个过程就是让人达到理性和感性统一的过程。“游戏”既是对当下生活环境的超越,但又不是否认和压抑个人情感,从而具有一种“自由性”的基本特质。

(13)、这篇论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在近代是第一篇论文,认真地企图确定古典主义文艺与浪漫主义文艺的特征和理想,给予它们以适当的评价,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可能性。我们从下文将可以看出,席勒的“素朴诗”就是古典主义的诗,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他的“感伤诗”就是近代诗,也就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德在《近代哲学的影响》一文里谈到席勒的这篇论文起于席勒和他自己由于对自然和对希腊文艺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争论,并且对这篇论文作了这样的评价:“席勒在这篇论文里奠立了美学的全部新发展的基础;因为‘希腊的’和‘浪漫的’,以及所有其它可能发见的同义词,都是由这个讨论中派生出来的,原来讨论的主题是现实更重要还是理想的处理更重要。”从此可见,歌德也把这篇论文看作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出发点。

(14)、也就是说,当描述一个审美对象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寓杂多于统一”“杂而不越”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们基于这一对象获得了“流畅”的完美的、完善的、理想的美感,而且这一美感当然就是一个内时间意识过程。这种“流畅感”体现为——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作品所吸引,我们具身投入到这种陶醉之中,其状态之纯粹、纯美、坚固、圆满,以至于——“没有时间能够侵入的空隙”。这正是席勒侧重从流畅的内时间意识角度来深入分析审美活动、游戏冲动及美育活动理想状态的一个坚实的始基。

(15)、表现说,代表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

(16)、席勒认为,人之本性的确是一种二元分裂的结构,兼具着感性和理性两种特性;前者是由物质性、有限的身体所引起的盲目冲动(Trieb),促使人投身于流变的物质生活中,后者则是源自于绝对且无限的精神力,是形式冲动(Formtrieb)的表征,为人形构一种理想的人格。表面上看来,感性和理性——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彼此对立的,但是根本上,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从属和相互奠基的关系。席勒解释:因为人于盲目的物质生命中,意识到其感性冲动必须被理性规范,而在建构理想人格时,意识到其形式冲动必须被肉身化成为现实个体——真实的人——才具意义,所以感性和理性二者皆在各自运作的当下发现对另一方的需求,而且基于这种需求,产生了与对方结合的冲动——席勒称此冲动为「游戏冲动」(Spieltrieb)。

(17)、同时,游戏冲动之所以能与生活之中的物质性游戏区别开来,就是因为游戏冲动的对象不是物质性的,而是一种审美假象。审美假象不是现实之中真实的实在物,就席勒在第27封信中的陈述来看,其主要指的是艺术作品,因为绝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使用符号来进行创作、制作的,而符号很显然只是指示、指称某物而并不就是某物本身,更为重要的是,符号只能够听和看,视觉与听觉器官应该是所有感官之中最具精神性的感官,它们绝不会直接消耗所听、所看的对象,也因此可以把所听、所看的对象与他人分享、共享,以至于在主体之间形成完全公共的交往,形成一个精神、情感乃至文化上的共同体。

(18)、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19)、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20)、  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在文学史上,席勒和歌德一起并称为德国文学的“双子星座”。《埃福尔特学者报》的评论家盛赞他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对于席勒在美学上的成就,他的好友歌德曾高度评价他“为美学的全部新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就连“素来不肯轻易的牺牲哲学来推崇一位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思想家”的黑格尔也赞美他是“一位心灵深湛而同时又爱作哲理思考的人”“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黑格尔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席勒“哲学才达到了它的绝对的观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学家,国内对他的研究却相当的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人对席勒的研究多集中在在文学领域,对他的美学思想研究多是一些零星的评介。1980年代之后,国内对席勒美学研究成果逐渐多了起来,并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但整体而言,这些著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这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席勒的美学声誉在中国不能像他的诗歌、戏剧创作一样能够尽人皆知。

4、席勒的美学思想不包括

(1)、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2)、邵金峰(1971—),男,汉族,河南省舞钢市人,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3)、可以看出,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法则”完全不同于感性冲动对不同的欲望对象的千变万化的渴求,因而,感性冲动之中的因果消长的时间之链在形式冲动之中就消失了。这在根本上是时间性的丧失,是反时间的,因为“形式”与“法则”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它们的产生无待乎前提与条件,也不会因不同的主体而变化,更不会因同一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根本上就没有被激发-延续或持存-终结等这些时间的属性,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状况视为时间性的一种独特状态——“永恒”——“永远的现在”。

(4)、席勒就如一个医师,力图以调和为手段来消除人的腐朽与粗野,但是调和仍然只是席勒对人的完美设计的初始阶段,而将人塑造为他所想象和设计的理想状态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理想状态可以有多重命名,席勒曾经称之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自由的人”,等等,一言以蔽之,可以称为“完善”。这种完善意味着线性时间的终结,意味着普遍运动的停滞,意味着顶峰和不能再超越的至境。这是席勒对于人类的最重要的期许和努力,具有一目了然的虚幻性和理想性。

(5)、(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七三至七五页。

(6)、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生。

(7)、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主体是在人性本真状态下生存发展的自然人和自由人,然而在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人性不断遭受自己贪婪欲望的指使,人与自然的失序、人与人信任的丧失无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改变这种异化状态,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为现代人实现人性完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8)、对席勒及那个时期的德国知识分子而言,法国思想者提出的诸多理念曾经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法国大革命也曾经给几代德国知识分子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自由、平等、博爱”是引领一个时代的话语,“法国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被看作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里,为理性原则所指引的人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在法国大革命的实践中,却发生了超乎人类想象力的恐怖与残忍,雨果在《九三年》中对此曾有过精彩的描绘。这种剧烈的反差与悖论导致了德国的哲人们陷入更加深刻的思考,正如恩格斯所言,“政治自由和市民自由永远都是神圣之神圣,是人类奋斗最崇高的目标,是所有文化活动的核心要旨,但是这么一个雄伟的建筑只能以高贵的人格为坚实的基础,在给市民创造宪法之前,首先必须为宪法培育市民”。而席勒所缔造的审美路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和修正法国经验的产物,他对“完整”“均衡”“统一”等概念的执着和迷恋实际上意味着他力图消灭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谬乱和荒悖,从而达到某种至境。

(9)、审美教育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被提出,是席勒的贡献。他的美育思想,“是根据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对人的心理结构作知、意、情三分的理解,特别是康德的‘三大批判’所阐述的思想,而提出的针对‘情’这一心理内容所开展的教育”。在席勒之前,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都表现出明显的忽视人的感性存在的特征。尤其是康德,认为自然和自由之间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理性的理论领域与理性的实践领域分属于人的知和意。康德并未将审美视为人性的完美状态,他的最终目的在于道德,称之为道德至上也不为过。

(10)、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与“抽象”相对立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其具体的含义正是抽象的范畴或者观念,其实,与“形式”是基本同义的。席勒说,当范畴或者观念变成生活自身,或者说,观念与范畴的原本的、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自身正是感性的生活本身,而且是愉悦性的,那么,这就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

(11)、席勒设想了两种形式冲动的时间性状况,其一是认识活动,其二是伦理活动,他说:“涉及认识时,是适用于每个判断的法则,当涉及行动时,是适用于意志的法则。不管是我们认识一个对象:给我们主观的一种状态加上客观的有效性,还是我们从认识出发,进行行动,把客体当作规定我们的状态的尺度——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这种状态从时间的裁决中夺回来,承认它对一切人和一切时间都具有实在性,就是说,承认它有普遍性和必然性”(63-64)。很显然,这两种状况所指的就是科学活动中的真理与伦理领域中的规范、规则。在形式冲动中,人们所做到的是“应该”做的,它已经完全摆脱了一个接着一个涌来的欲望,也摆脱了变化,摆脱了渴求——满足——餍足——这一持续生灭的时间之链。

(12)、席勒把来自于自我的两种状态称为双重的任务,即——使我们身内的必然转化为现实,使我们身外的现实服从必然的规律,他认为人生之中就有这两种基本的冲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13)、因此,席勒有时把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对立看作“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对立,例如他说:

(14)、席勒在说明素朴诗与感伤诗的分别时,曾举出过一些生动的事例。例如荷马在《伊利亚特》卷六中写特洛依方面的将官格罗库斯和希腊方面的将官第阿麦德两人在战场上相遇,在挑战交谈中发见彼此有主宾的世交,就交换了礼物,相约此后在战场上不交锋。后来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陀在《罗兰的疯狂》里所写的一段情节颇与此类似。回教骑士斐拉古斯和基督教骑士芮那尔多原是情敌,在一场恶战中都受了伤,听到他们所同爱的安杰里卡在避险中,两人就言归于好,在深夜里同骑一匹马去追寻她。席勒指出这两段诗“都很美地描绘出道德感对激情的胜利,都凭心情的素朴使我们感动”。但是两位诗人的描写手法却大不相同。阿里奥斯陀是一位近代的感伤诗人,他“在叙述这件事之中,毫不隐藏他自己的惊羡和感动”,“突然抛开对对象的描绘,自己插进场面里去”,以诗人的身份表示他对“古代骑士风”的赞赏。至于荷马却丝毫不露主观情绪,“好像他那副胸膛里根本没有一颗心似的,用他那种冷淡的忠实态度继续说,”格罗库斯迷了心窍,把值一百头牛的金盔甲赠给第阿麦德换回一副青铜盔甲,只值九头牛。”这样就处理了他的故事。席勒指出像菏马这样素朴的诗人的特点是:

(15)、在席勒的描述中,“人”得到了全新的定义,“人从感官的轻睡中苏醒过来,认识到自己是人,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在国家之中。在他还未能自由选择这个地位之前,强制力就按照纯自然法则来安排他。但是,这个强制国家仅仅是由自然的规定而产生的,而且也仅仅是根据这一自然的规定而计划的。人是有道德性的,因而他过去和现在都不会满足于这个强制国家”。这也就是说,人出现之后,就遭到了“强制力、自然法则、强制国家”的规约和限制,“人”在席勒那里是背负着镣铐登上历史舞台的,由此,审美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美神借助于诗艺来展现真理,将自由赋予人类,并复归自然。“现在,兽性的界限变得模糊/人道浮现在开朗的前额上/思想,这个庄严的陌生者/从惊讶不已的大脑里往外奔冲/现在,人已经站起,对那些星星/指着君王般的脸庞/他富于表情的眼睛向着崇高的远方/仅仅对太阳光致敬鞠躬/微笑在脸颊上绽放/充满灵感的游戏的声音/扩展成为赞歌传颂/在湿润的眼睛中情感浮动/系上充满秀美的腰带/笑话就宠爱地对活泼的嘴唇迸涌。”正是“借助于审美体验,人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心灵的解放感,因而,审美体验总是人的自由意识的呈现,它只想人类解放的目标:生命的自由”。

(16)、(5)指主体凭反思活动(主动因素)认识到对象的美,或是美是从对象来的。

(17)、席勒和马尔库塞都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并且据此提出用审美解决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人性问题之所以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是因为自由作为美学思想的目标不仅能解决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人性异化问题,更是人性教育不可避免的话题。无论是席勒的游戏冲动说还是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其本质都是人自由本质的显现,自由的实现在人性解放中始终具有根本意义。

(18)、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此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19)、第游戏冲动以非物质对象为游戏目标,因而摆脱了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双重强迫,其根本特质是轻松的、愉悦的、自由的。

(20)、(Schiller,Friedrich.LettersontheAestheticEducationofMan.Trans.Feng,Zhi,andFan,Dacan.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19)

5、席勒的美学思想包括

(1)、在席勒看来,形式冲动能够“在状态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保持住人的人格”在此,“状态”所指的是宗教、科学、伦理、法律等作为主客不分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主体之上会有不同的呈现状态,而且这些活动自身也是一种时间性过程,但是其中所存在的宗教信条、伦理原则、科学原理、法律条文等等都是绝对主观或者绝对客观的,比如科学家的科研活动自身虽然充满了科学家本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或主观体验,但是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绵延的行为或者内时间意识之中的科学原理、概念等等都是绝对客观而中立的,否则科学活动便无法进行下去。

(2)、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自由人性的实现”,他认为审美的目的是要使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的王国。使人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而这一切的驱动力,就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外的第三种:游戏冲动。

(3)、他认为我们一共要经历三个阶段:自然人性(完全的感性状态)-感性与精神的分裂(异化状态)-通过艺术对异化的克服(道德状态(我认为是自由状态))

(4)、(9)见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第八部分,第一一章《论审美的情操》。参看本书第十八章。

(5)、因而,感性欲望的个体性以及在时间性体验上的促迫性就与理性形式的普遍性以及在时间性体验上的无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席勒如此强调形式冲动中的时间性与感性冲动的对比——“在这样行动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时间之中,而是时间以及它的全部永无终结的序列在我们之中。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类属;一切精神的判断由我们的判断说出,一切心的选择由我们的行动来代表”

(6)、摘要:本文认为,“时间性”是席勒的美育思想与美学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机杼之也是亟待揭示的隐秘之所在。席勒认为,要从构成状态上对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最为根本的区别进行清晰的描述,就必须依据“时间性”,前者作为促迫的时间性不可能具有深远之未来前景,而后者作为科学之原理、伦理之规范、宗教之神祗则会扬弃时间;且时间性绝不是一个独立于两种冲动之外的第三方标准,而是两种冲动自身原发性的呈显状态。只有在游戏冲动之中,才能使理性在感性活动之中开启、兴发出来,并持守于游戏活动之中。席勒的“活的形象”思想则是侧重对审美活动进行内时间意识构成维度的“流畅”特性分析,由此出发,席勒奠定了美育思想的坚实基础。

(7)、康德曾说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席勒接受了康德的影响,并有进一步发展。席勒认为审美活动最先出现于精力过剩的游戏中,而艺术正起源于游戏。在审美的游戏中,人摆脱了实用的束缚,看出了自己的“巧妙智慧”,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时,一切都是自由的,因而也是平等的。政治革命不能取得的自由和平等,就这样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了。

(8)、本章专业术语比较多,如果看不懂,请多看几遍。配图为十八世纪的德国巴洛克建筑无忧宫,被称为“德国的凡尔赛宫”,我很喜欢。

(9)、(16)参较马克思关于更希腊文艺的吸引力与童年回忆所说的话,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一一四页。

(10)、《席勒美学引论》除延续了上述特点外,还呈现出了一些崭新的风格。

(11)、所谓激情的崇高,是和观照的崇高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当一个作用于人的对象,不仅仅是作为威力,而且同时作为一种导致人毁灭的威力客观地提供给我们时,亦即自然不仅仅是证明,而是敌对地表现它的威力时,那么想象力不是自由地联系于客体,而是被对象所胁迫,必须与自我保存的本能联系起来。这时我们的痛感是通过同情的方式感觉到的,它压倒一切审美的快感。而且只有当痛感或是纯粹的错觉和虚构,或是不直接表现为感觉而是表现为想象时,它才能成为审美的,并引起崇高感。简言之,与情绪激动和对我们内在的道德自由的意识相联系的异己痛苦的表象,就是激情的崇高。

(12)、当务实的精神被关闭在由各种客体所组成的单调的圈子里,而且在这个圈子里又被各种程式所束缚,它必然会看到自由的整体在他眼前消逝,同时它的范围变得越来越贫乏。

(13)、席勒和马尔库塞在时代所带来的困境中逐步认识到,单纯的社会制度无法挽救人性,因为正是国家制度与现代文明造成人与社会的日益疏离。在此背景下,席勒和马尔库塞选择以审美来解放人性,实现人性的复归。在他们看来,审美的本质是“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也强化了人的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近”。虽然二者在美学道路的具体实施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审美之维始终是贯穿其美学思想的主线,这对于解决他们自身所处时代的问题及现代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4)、欢迎赐稿,来稿请邮寄一份纸质稿到: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邮编:200062)。并另发送电子版本到:TSLA@vip.1com。      《文艺理论研究》是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刊,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创立于1979年5月,是新时期以来成立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之一。《文艺理论研究》创刊于1980年6月,杂志挂靠华东师范大学。刊物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年)来源期刊目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学术期刊”,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23家考核优秀期刊之一。2012年,刊物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于2013年接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刊物文种为汉英文,每期刊发英文文章,并与以下国际刊物签有交换出版文章协议:   1) ComparativeLiteratureStudies   2) Neohelicon   欢迎关注本刊主页:   http://wyll.cbpt.cnki.net

(15)、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257-0254  

(16)、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

(17)、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18)、2003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附范大灿译《论崇高》。

(19)、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20)、席勒与马尔库塞的审美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美好生活的价值在于,美好生活并不是享有权力和财富占有等物质层面肤浅的自我满足,而是一种包蕴美感、更为高级的生活形态,审美可以在平淡朴实的日常生活中彰显出美的价值,通过各种展现美感的审美活动激发人的创造性,追求一种更为自由的生命体验,从而在单调的现实中学会享受幸福和自由,也可以说,美好生活的实质就是学会追求包含美感的生活。人一旦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远的,只要人能感觉到幸福和自由,哪怕只是一瞬间,也就在无形中完成了审美的过程,像这样真正包含美感的并使得个体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所以,审美始终以实现人性幸福和自由为旨归,并且成为美好生活在实现过程中的精神指向,也是人性追求精神自由的关键环节,美好生活在审美的指引下由“好”的生活中走向“美”的生活,也就是在审美中走向真正的自由王国。

(1)、(3)朱光潜:《席勒的美学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

(2)、人性既受来自“感性冲动”,即来自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来自“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

(3)、这就是说,人类在童年时代是与自然一体的。近代社会情况使人类与自然分裂对立。失去了童年。自然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它表现我们失去的童年,失去的那种纯洁天真的自然状态,那种“完整性”和“无限的潜能”,因此喜爱之中不免夹杂“伤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表现我们的理想,即通过“文化教养”(审美教育),又回到自然,恢复已经遭到近代文化割裂和摧残的人性的完整和自由,因此喜爱之中带有“一种崇高的情绪”。在这段话里席勒指出了感伤诗人的产生原因和心理特征

(4)、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无论是自由王国还是非压抑社会都是自由的审美国度,自由是其审美乌托邦的最终目标,在那里,人都是保持自我精神完整性的真正的自由人。

(5)、他正是要在人性或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追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统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进步的意义。

(6)、在席勒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把迄今获得的关于艺术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与当时历史现实联系起来”,并将他欲解决的问题的最终扭结确定在“人”的身上。在席勒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因此,必须通过培育更加完善的人来建构完善的社会和国家。以上构成了席勒书写《审美教育书简》的基本动力。

(7)、(Husserl,Edmund.OnthePhenomenologyoftheConsciousnessofInternalTime.Trans.Ni,Liangkang.Beijing:CommercialPress,200)

(8)、(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

(9)、席勒认为,所谓观照的崇高,就是这样的对象,它是一种远远优越于我们的自然威力,但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运用到我们的物理状态或道德人格来对抗它,这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这就是观照的崇高。

(10)、和歌德在一起,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它论文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这个理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早就提出的。席勒的功劳在于给予这个理想以一种更具体更深刻的内容:人的完整性在于感性与理性的统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他认识到这种理想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阶级的划分和严密的分工制而遭到破坏,并且指出近代文化危机的解救在于力求恢复已经割裂的统一。应该说,这种认识是深刻的。但是在寻求恢复统一的道路之中,他迷失了方向。从唯心史观出发,他没有看出近代文化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妄想避开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任务,单从人的精神世界来寻求挽救文化危机的办法。他错误地自信在文艺和审美教育里找到了这种办法,依他看来,在这个精神领域里。已经失去的统一可以恢复,具体地见于“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统一于“形式冲动”,统一于所谓“活的形象”。就强调文艺须兼备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来说,他的美学观有它的正确的积极的一方面。但就强调“存在”(Sein)与“显现”或“形象”(Schein)的对立,因而避开社会实践而把人的精神世界看作孤立和独立的世界来说,他的美学观点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反映当时德国知识界“庸俗市民”习气,而且隐含着消极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萌芽的。许莱格尔、叔本华和尼采等消极浪漫主义者思想中有些因素都可以溯源到席勒。

(11)、席勒的美学思想在他于1795年写的《论素朴诗和感伤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它最早区别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文化创作方式的特征和理想,并且指出了二者统一的可能性。他的出发点依然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唯心史观。任何诗人都企图表现人性,都是从自然取得灵感,只是由于时代不同、人性发展的程度不同,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创作方式。他所讲的自然,既包括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也包括人的自然本性。

(12)、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天就应该完成“纯粹的、理想的人”这一终极目标。这种具有目的论色彩的判定为席勒以下的论述提供了不证自明的基础。

(13)、虽然形式冲动在感性外观上也体现为一种时间性的行为,但是,与感性冲动不同,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即“法则”却完全超越了欲望或者感性欲求,既可以说在形式冲动作为一种持续、持存的行为之中,“法则”“形式”自身以比较纯粹的方式存在着,也可以说是形式冲动对感性冲动的克服、战胜、超越,而且这种超越、克服与战胜决不是在抽象、含糊、含混的意义上来陈述的,而是植根于一个主体统整的行为,且是一个持续、持存的时间性、过程性的行为,尤其是在心理学上作为一种内时间意识来存在的情况下,其构成之中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对立就更加清晰了。

(14)、就游戏活动作为内时间意识过程而言,席勒以精彩的笔调描述了一个“活的形象”——尤诺·路多维希雕像,他说:“尤诺·路多维希雕像那张壮丽的脸要向我们说的,既不是优美也不是尊严,不是二者中那一个,因为她同时是二者。在女神要求我们崇敬的同时,神一般的女子又点燃了我们的爱;但是,当我们沉浸于天上的娇丽时,天上的那种无所求的精神又嚇得我们竭力回避”在这段文字中,表面上是在描述女神雕像的生动、鲜活,而事实上是在描述一个完美的、流畅的、兴发着的、涌现着的审美活动或者游戏活动过程,而且这一活动的对象是这一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雕刻艺术作品,因此,上述描述女神形象的诸如“生动”“鲜活”之类的语言、词汇都应该从庸常的、虽然表达流畅清晰但是实质上黯黑遮蔽中彻底苏醒过来,它们所指的正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活动涌现着的、兴发着的、流畅的时间性状态,因此,女神雕像是鲜活的、生动的,其实也就是时间性的,是在观赏者充满冲力的时间视域中呈现出来的,如同胡塞尔所说的——“具有连续的统一意识,它给出统一性、不间断的统一性、在时间连续性中的同一性、在时间的连续河流中的统一之物”(290)。

(15)、在第一种情况下,人将不是他自己,在第二种情况下,人将不是其他;正因如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不是非我就是非他,所以说他等于零。(68)

(16)、这同我们现代人完全不同!在我们这里,类属的图像也是放大以后分散在个体身上--但是,是分成了碎片,而不是千变万化的混合体因而要想汇集出类属的整体性就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地去询问个体"。席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是"利己主义的制度"。他的措辞使人想到青年马克思。

(17)、第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第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第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蔡元培还提出美育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

(18)、表现说,代表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表现和交流情感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表现情感也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但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语言、情感都能表达情感,而且艺术也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因此这一学说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起源的全部原因。

(19)、高度发达的科技虽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但是这种“进步”不再强调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反而成为人性异化的工具,人的肉体、精神和思想出现全面异化。马尔库塞倡导的审美之维的革命就是以实现人性自由的复归为根本目标消除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压抑,建立一个自由的非压抑社会,使人按照美的规律生存,“在这个新的社会中,由于贫困和劳苦的消除,一个新的天地诞生了,感性、娱乐、安宁和美,在这个天地中成为生存的诸种形式,因而也成为社会本身的形式”。非压抑社会的实现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在非压抑社会中以人性的自由解放为目标,人的爱欲在快乐原则下得到真正的解放,人在恢复本能后得到真正的自由,克服物质利益的无限度需求以改变单向度的人性状态,使现代文明与自然本性实现真正融合。

(20)、——论席勒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之二(下)

(1)、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2)、席勒并没有达到顶峰,因为仍然站在美学的角度讨论问题;但接下来我要写的可能就要超越美学范畴了。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康德。

(3)、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4)、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5)、审美能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压抑,有助修身养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至于到底是审美还是审美过程中遇到的绝对否定者导致人获得自由就有待考证了。我们可不可以猜测真正使审美有助于人格教育的是存在于审美活动过程中的绝对否定者,而席勒并未意识到这点。 

(6)、由此看来,较之于在图宾根结为挚友的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对未来的憧憬,席勒的这部作品已经领先了一步。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derMittei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席勒在第二封信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一步,是否不合时宜,"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席勒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暗含着这样的答案,即艺术本身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达到真正的政治自由的中介。教化过程与个体无关,涉及到的是民族的集体生活语境:"只有在有能力和有资格把强制国家变换成自由国家的民族那里才能找到性格的整体性"。

(7)、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100044) 

(8)、——论席勒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之二(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8句席勒人要忠于年轻时的梦想原文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