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7句博尔赫斯全集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04 12:56:26 admin 阅读:59

导读博尔赫斯全集 1、博尔赫斯全集pdf (1)、仅仅只是思考到人的成长和变化我觉得是不够的。 (2)、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老虎的金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

博尔赫斯全集

1、博尔赫斯全集pdf

(1)、仅仅只是思考到人的成长和变化我觉得是不够的。

(2)、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老虎的金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等。

(3)、比如,他的诗歌《老虎的金黄》里边有这样的诗句:

(4)、每本小册子,少的二三万字,多的也不过六万字,要独立出版而维持“书”的样子,只能小开本加注水排版。

(5)、《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悲伤,希望有人可以理解、爱戴和拥抱他。诗中有很多消极的意象,和很多情诗不一样,一般在说情话或者追求姑娘的时候,会用一些积极的事物如娇艳的玫瑰花、太阳、明亮的星辰等,本诗用“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这样的句子。

(6)、诗人在诗中呈现历史中城市、时间中的个人以及梦等主题。在时间的瞬间性维度之上,个人、城市以及历史会产生某种关联,这也是诗人探索的永恒主题

(7)、博尔赫斯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

(8)、我歌唱过晨曦的红火。我歌唱过船桨和桅杆以及狂烈的风暴……

(9)、名言名句:心爱的人,既是痛苦的渊源,又是缓解痛苦、加深痛苦的药剂。

(10)、无论是爸爸,还是祖母,都没有对死亡的畏惧。前者是活的不耐烦了,后者是不要大惊小怪。

(11)、我认为博尔赫斯先生还有另一重思考:人与过去和未来是割裂开的,人只活在现世。

(12)、上译“分册出版保持原貌”的话术,其“逻辑”为:每一部小说集,每一部诗集,每一部散文集……统统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注意到每部作品”(责编周冉语)。

(13)、收到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关于博尔赫斯《诗艺》的回应

(14)、本次活动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行,各西班牙语使用国使馆均组织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其中包括西班牙、美国和赤道几内亚大使馆。Conunagranafluenciadepúblico,queincluyóestudiantesdeespañol,profesoresuniversitarios,traductoresyperiodistas,laEmbajadaargentinaorganizóasimismountallerdetangoconducidoporbailarinesdelaEscuelaCarlosGardel.

(15)、在谈论博尔赫斯的时候,我们谈到什么?是“叙事形式的反叛者”还是“保守政治的攻击者”?在20世纪的西班牙语文学里,无人能够与他比肩。除了他以外,大概没有人能够写出迷宫一般复杂又纠结的作品了。我们常常折服于他高妙的文学成就,而又忘了他一生的跌宕起伏。在通常的传记里,博尔赫斯往往被描述为敢于与黑暗现实作战的勇士,这恐怕也是作家希望读者看到的正面形象。英国学者埃德温•威廉森显然不愿拾人牙慧,为博尔赫斯加添上无谓的“神圣”光环。在其著作《博尔赫斯大传》里,威廉森抛弃了通常的溢美之词,以平实的语言、翔实的细节深入博尔赫斯文学背后的真实人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纠结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于家族与个人之间的博尔赫斯。

(16)、博尔赫斯把自我装备齐全后便义无反顾地进入到永生者充满混乱颠错繁复的精神内核——再以同质感的出逃,完成了对永生者具有仪式感的追缅、颠覆和埋葬。当然这一过程是借壳完成的。故事文本的壳,一个虚拟的叙述者的壳,时间的壳,历史的壳,神和永生之城不存在的壳,但最为重要的是属于作家自己的创造之壳。

(17)、波西·杰克逊奥林匹斯英雄系列4:决战冥王圣殿

(18)、有人在虚妄地坚守某种小说的纯粹性和艺术质地。也早有一种质疑的声音在问:小说纯粹吗?

(19)、在博迷们的翘首以盼中,上海译文版《博尔赫斯全集》终于于8月横空出世,除了对以前出版的博尔赫斯作品的修订,上海译文版的《博尔赫斯》全集新增的内容还包括博尔赫斯与他人联合创作的幻想小说、侦探小说和文学评论、名作《虚构的动物》等,已经上市的第一辑将共收录了16部作品,可以预计的是新版《博尔赫斯全集》的推出必将掀起新的博尔赫斯阅读狂潮。

(20)、死亡和痛苦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活着迷失。我想这才是这篇小说的中心。

2、博尔赫斯全集

(1)、波西·杰克逊与魔兽之海(波西·杰克逊系列2)

(2)、如果从文学成就上来看,博尔赫斯的诗歌成就最高,阅读他的诗歌,完全能领略到他的文学精神。

(3)、不料上译《全集》终于推出了小册子登峰造极之作——《两个值得回忆的幻象》,44页,58元,骑马钉装订。这本书由两个短篇组成,去掉空白页,实际只36页——这也是靠比平时24行24字更注水的行字,才硬撑出的。正常开本排版,恐怕只有10页吧。下面两张图源自网络,夹在中间那本就是。

(4)、《巴比伦的抽签游戏》。我不记得什么时间买的。很多年前,貌似逛夜市时到那家卖旧书的老人家中挑来的。他和上面题目类似的版本不同,其实是同一篇小说,只是译者不同。注重语感的我,还是更喜欢上一版本。书里面选择的全部为短篇小说,没有标明选自哪本书,相对来说选择的小说篇章也跟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不太一样。可以说,两本名字类似但不同版本不同译者的书可以互补。

(5)、1924年,博尔赫斯随家人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很快有了自己的文学小圈子并组织出版文学杂志《船首》,由此,博尔赫斯也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先锋派核心人物,但博尔赫斯在文学上的初露锋芒比不上他与一个女人的相遇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个女人就是诺拉·朗厄。

(6)、不知为何博尔赫斯如此例外,独独他的小说集(以及诗集,散文集等),只有分别以单行本形式出版,方能“保持原貌”,方能让“读者更好地注意到每部作品”?

(7)、也许有人觉得对上海译文出版社过于严苛,那是因为这里只列出翻译错误的一部分。另外看过《博尔赫斯全集》中的《诗艺》翻译错误后,应该没人会再这么想了:令人发指的垃圾翻译:博尔赫斯《诗艺》

(8)、我们要讨论的上译《博尔赫斯全集》,当前尚未出全。不过此套全集已出的第一二辑,也即博尔赫斯作品的精华(小说全集,诗歌全集等),不过是对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第一套《博尔赫斯全集》的照搬而已。本文拟全面评判上海译文出版社《博尔赫斯全集》,从体例,排版,翻译诸方面分析,打破广泛存在于读者心中的滤镜,为其做一应得的真实定位。

(9)、《博尔赫斯全集》这套书是上海译文2015年6月出版的新版合集。对我来说很是缺憾。本来简单的诗歌、小说、评论分开可以独立成本。上海译文则非常坑,把他的书做成了很薄的多本,价格嘛,也就不用说了。现在应该有两辑,我自己只买了第一辑,大概16本。等过段再买第二辑,权当收藏。

(10)、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博尔赫斯独家版权。2015年,上译推出《全集》第一辑。2016年,推出《全集》第二辑。《全集》当前仍在一本小册子,一本小册子地出版,但博氏作品精华,已尽在于第一二辑。而第一二辑,不过是对浙江文艺版《全集》的搬运而已。

(11)、下面写的《博尔赫斯全集》诗歌翻译错误,本希望投稿登报,使知情者众,也得到些稿费。所以写得比较繁琐,便于不知情者理解。想想算了。提到的错误只是发现的一部分,也许会续写。

(12)、继续说“原貌”,《全集》责编之一周冉说“小册子”给读者更轻松的方式去阅读、去了解博尔赫斯,“我们不会提供一个狭隘的引导,读者去读就好了”。

(13)、工作态度端正的优秀外国文学编辑,是当今社会急需的稀缺人才。也许这牵扯到我不了解的薪酬待遇,晋升机制等问题,就不再饶舌多言,于此打住。

(14)、这本《巴比伦彩票》,是所有他的小说集里面我最喜欢的,王永年先生翻译的译文特别舒服。此书里面有很多是结集的书中选文,选自《杜撰集》、《虚构集》、《讨论别集》、《沙之书》、《深沉的玫瑰》等多本小说、诗歌集。有想读的朋友可以留意这个旧版。上海译文出版社这些年出了全套版,喜欢的话可以买新版。

(15)、收录于《密谋》,由张广森翻译的《爱德蒙·毕晓普于一八六七年解读的陶片片断》,由一组迦太基人的残句组成。这篇残句假托为考古发现,由学者释读,实际上是博尔赫斯的创作。该篇的最后一句,张广森译为:

(16)、答案要从原文中找,年轻的博尔赫斯先生害怕的是接受梦境,即不可避免地成为那个风烛残年的几乎死去的自己,然后终将死去。

(17)、《七夜》的这一处的用法要说明的是:美感是一种肉体感受,一种我们全身感受得到的东西。它不是某种判断的结果,我们不是按照某种规矩达到的,要么我们感受到美,要么感受不到。

(18)、在博尔赫斯看来,伟大的创作家必须与“过去”诀别,以利于新的“创造”。这种“创造”不是为了向“传统”开炮,碎其骨、革其命,而是为了告别“过去的阴魂”。但要彻底与“过去”决裂谈何容易:他可以修改早年的作品,却难以抹杀自身的血统。博尔赫斯出生于一个虽不富裕却身世显赫的古老家庭,从小受制于父母。怀揣文学梦的父亲郁郁不得志,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拥有贵族血统的母亲则希望他重振家族声威。如此,博尔赫斯摇摆于两个极端之间,一方是以“失败者”自居的父亲,另一方是强势的母亲,双方都将自我的意志强加在他身上。多年以后,博尔赫斯回忆起这段往事,总觉得是一种负累。“每一代人都编造出他们自己前辈们的鬼魂,并把一种负罪感传给下一代,限制了年轻一代的自由。”

(19)、《追忆似水年华》,令人意识到文学的厚重分量以及不可取代。历经岁月的潮起潮落、大浪淘沙,《追忆似水年华》会像宝贵的珍珠一样流传下来。

(20)、因为这些所谓的“消极”让我看到了情感的卑微,让我明白对方是以一种何等的姿态在倾慕我;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共情:博尔赫斯所体现出的每一种孤独,每一种悲伤,都滴进我心里,让我完完全全地和这个人站在一起,理解他,爱他,想要拥抱他。

3、博尔赫斯全集下载

(1)、Bibliotheca为一部古希腊神话汇编著作,据研究,它的作者Apollodorus系伪托,实际成书于公元二世纪。此书的英译本由SirJamesGeorgeFrazer翻译,收录于洛布古典丛书(LoebClassicalLibrary),于1921年出版。

(2)、博尔赫斯在文学创作上几乎是全能,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随笔小品,他都涉猎过,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如果要说他的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我认为诗歌第小说第散文第三。

(3)、这样的理解我以为是有根据的。后文又提到“我们是两个人”“昨天的人已不是今天的人。”都给足了暗示。

(4)、他的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活跃着历经锤炼的金句。看似随意的话语,却蕴涵着深刻的哲思,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见解,令人回味无穷。

(5)、名言名句: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6)、我以为这里援引了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两次。”而这里的河流指时间。

(7)、拉美作家谈创作这套书,我买的是成套中的5本。买的时候孤陋寡闻,所以只买了博尔赫斯的《作家们的作家》,另外四本分别是《科塔萨尔论科塔萨尔》、《两百年的孤独》、《小说是一种需要》以及《谎言中的真实》。《作家们的作家》是博尔赫斯的文论集,关于诗,短篇小说,神曲,轮回等等。特别是“我的短篇小说”这部分篇章,他把自己的短篇小说一一解析,从创作背景、构思、故事等,都做了相应的记录坦析。对想要读懂他的小说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8)、所以当年轻的博尔赫斯先生问,“如何看待这场邂逅?”年迈的博尔赫斯先生的回答是:“我试图把它忘掉。”这是在说回忆是负累所以要告别过往?不,不是的。这段回忆是珍贵的,他认为“他比他的亲生儿子还亲切。”

(9)、虽然他的作品很少,但却能跨时代地产生影响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曾经评价博尔赫斯:他,甚于任何其他人,大大创新了小说的语言,为整整一代伟大的拉美小说家开创了道路。

(10)、他的诗歌语言具有隽永、凝练、含蓄、深邃的特征,跟中国唐诗宋词里边呈现的意境和格调十分相似,注重用意象来托物言志,把内在情感和外部景物融合在一起,进而体现一种诗情画意的效果。

(11)、母亲去世了,但是她永远伴在我的身边。当我想要回味斯温伯恩的诗作的时候,我就去回味,而那些诗歌就以诗人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旋。

(12)、上译《全集》的“小册子”出法,说穿了,只“赚钱”二字而已。

(13)、梦终究要做完,他会回到世俗中去,我会重新沉入地底。我还要做努力,我向他朗诵了雨果的永恒的诗句,他感动了,沟通似乎达到,我们在永恒的瞬间里完成了双重的排斥——他的世俗记忆和我的虚无感。可惜这样的瞬间马上就消失了,接下去讨论惠特曼的诗歌时,我们之间又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他作为一个做梦者,强调惠特曼的体验的真实性,我作为一个清醒者,强调诗歌激情中的虚幻性。也就是对梦中人来说,诗是真实的,对醒着的人来说,诗是虚幻的。

(14)、《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75页;《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80页;《深沉的玫瑰》,60页……

(15)、名言名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16)、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主要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等。

(17)、此处令人想起人在创作中要排除日常体验的企图之根源。因为未经升华的日常体验在纯艺术中的出现等于宣告了艺术的不真实。当然一切艺术的来源终究又是世俗的体验,排斥与依存是同时的,作品就在这过程中诞生。

(18)、中国读者是人,具有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对书籍目录,作品名称的理解力。一本《鲁迅小说全集》在手,翻开目录,读者读得懂:这本书由三个小说集组成,分别叫《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每个集子的具体篇目为……一清二楚。

(19)、该社《莎士比亚全集》,宣传语称为“整个华语世界搜罗最全、校勘最精,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首部诗体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是对河北教育出版社方平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的搬运。

(20)、上译《全集》第一辑第二辑28册,图片源自网络。请与浙江文艺版《全集》5册对比。

4、博尔赫斯全集第二辑

(1)、本次活动得到了西班牙语学生、大学教师、译者和记者的广泛参与,阿根廷大使馆在此期间也举办了探戈学习班,由卡洛斯·加得尔探戈学校舞者授课。

(2)、博尔赫斯的传记我只买过这一本《博尔赫斯大传》,无从比较其他传记,个人感觉写得不错。从童年到学习小说,父亲去世到书写小径分叉的花园,从受庇隆迫害终究在迷宫寻找到自己的幸福,直至去世走完他传奇般的一生。

(3)、“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一直都在被模仿,但很少被超越。

(4)、名言名句: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5)、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写有诗集50多部,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百余部,戏剧20多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另有文学、哲学、政治、游记、书简多种。

(6)、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当我们变得越来越功利,甚至无法认清自己,不妨翻翻《小王子》。原来,清澈才是最具有力量的。

(7)、不理解有人做出版社的粉丝。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拥趸。

(8)、因为逐渐失明并不是悲惨的事情。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9)、诺拉·朗厄本是博尔赫斯的高徒并对博尔赫斯爱慕有加,但另外一个男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个男人便是奥利维里奥·吉龙铎,此时的吉龙铎已经是文学界的大人物,与他相比,博尔赫斯只能算是无名小辈,诺拉·朗厄很快被这个男人迷住了:“奥利维里奥充满活力,充满激情,从那天起我就爱了他。”

(10)、首先讨论“分册出版保持原貌”。据我所知,上译全集依据的底本为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博尔赫斯全集》——该《全集》为五卷本。埃梅塞出版社于博尔赫斯生前,即推出过作家的“全集”。埃社的《全集》,从最初的一卷本,不断增订至今日的五卷本,博尔赫斯作品最权威出版社的最权威版本,始终是大开本厚书,每册收录作家多部作品——此一原貌,与上译《全集》的四五十本小册子,相去不远,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而已。

(11)、1914年,博尔赫斯随父母迁居欧洲并定居于日内瓦。在欧洲期,博尔赫斯遍读福楼拜、卡莱尔等欧洲名著,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西班牙逗留期间初次接触极端主义文学流派,并与当地先锋派作家交往,创办文学期刊,发表组诗《红色的旋律》、短篇小说集《赌徒的纸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也在博尔赫斯的文学生涯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意识到一名作家必须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一直都坚信革命对于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他晚年时又重温了年轻时在日内瓦的革命热情,强烈反对军国主义。

(12)、波西·杰克逊与迷宫之战(波西·杰克逊系列4)

(13)、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隐喻,初读来实在有些难以琢磨。就譬如博尔赫斯先生看到河流,想到时间的流逝,想到赫拉克利特的形象。

(14)、以上为打碎滤镜,名不副实:总评上海译文出版社《博尔赫斯全集》

(15)、也许是因为博尔赫斯性格更具被动性,他似乎更擅长对现实做出机敏的反应。作者埃德温•威廉森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写作策略,即以非常大的比重极细致地描述博尔赫斯所交往的人和遭遇的事件以及时代背景(非常敬业),这样就使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站在博尔赫斯的位置体会他对人和现实的看法。比如这本传记通过详细描写诺拉•朗厄的张狂的举止和平庸的文学作品,让我们充分理解到博尔赫斯对她持有的那份“被玷污”的情感:既崇拜又无奈,并且深深鄙视她所迷恋的人。当然,威廉森这种写法也会有误导读者之嫌。

(16)、收录于《密谋》,由张广森翻译的《拥有昨天》中的句子:

(17)、以我的阅读理解,如果是普通读者,把精力放在阅读他的小说上会更好一些,因为他的小说文体非常独特,融合了魔幻现实主义、神秘主义、意识流、幻想文学、后现代主义等多种现代小说的写作技巧,阅读他的小说能加深自己对现代小说的理解,对开拓文学视野很有帮助。

(18)、多年后,在博尔赫斯的老情敌吉龙铎的葬礼上,博尔赫斯在母亲的携扶下走到吉龙铎的遗体前,在他额头上献上了轻轻一吻,没人知道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19)、年长的博尔赫斯先生害怕的也是沉浸梦境,就像以往的七十年一样,做一场大梦,然后接受梦境。

(20)、所以当年轻的博尔赫斯先生问,“如何看待这场邂逅?”年迈的博尔赫斯先生的回答是:“我试图把它忘掉。”这是在说回忆是负累所以要告别过往?不,不是的。这段回忆是珍贵的,他认为“他比他的亲生儿子还亲切。”

5、博尔赫斯全集百度云

(1)、在那种体验中,他推崇一种抽象的情感,他要赞美所有的人,不论善恶,他急于将自己的情感升华。我的体验同他相反,我关心的是具体的人,如果我把我的情感寄托在某个具体的人 (例如面前这个儿子一般的亲人)身上,赞美就不会被抽空,并且不显得虚假。看来我和他是无法相通了。

(2)、波西·杰克逊与最终之神(波西·杰克逊系列5)

(3)、诚然,上译《全集》每本小册子只有作者的序言,后记,并无任何导读之类。不过最基本的每本“单行本”的出版时间,是不是值得标注一下呢?请问如此注重“原貌”的上译诸主事者,这恐怕是“原貌”的重要一部分吧?

(4)、答案要从原文中找,年轻的博尔赫斯先生害怕的是接受梦境,即不可避免地成为那个风烛残年的几乎死去的自己,然后终将死去。

(5)、有关报道又称,担任译文版《博尔赫斯全集》的编辑,是毕业于北大、南大、复旦的研究生,“他们中有的跟着项目一做就是10余年”。其中一位编辑周冉说:“之前的译本能省去部分组稿时间,但是,编辑的工作、投入的心血不会减少,修订的工作方式是我们对所有书的工作方式。”质之事实,上译编者的自我评价,在此不敢苟同。

(6)、故事一开始,“我”被命运从沉睡中唤醒,于恐惧中看见了“他”。他是我在目前的清醒状态中要排除的人,因为这个活生生的、世俗的人,这个闯进来的、身上载有历史的人会告诉我,我只是他的梦中出现的人,他是通过做梦得以闯到这里来的。这也等于告诉我,我只是一个影,这是最令我恐怖的宣告。但他又是我排斥不了的,因为他是铁的存在——我的过去,于是一场排斥与反排斥的心理战拉开。

(7)、博尔赫斯曾说“所有的文学归根结底都是自传性的”,哪怕是传统意义上与自传风马牛不相及的侦探小说。威廉森当然深知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他知道,写作固然是“自我的完全自白”,却绝非作家“命运的浓缩”;作家的经历固然是其创作的“苗床”,但小说不尽是生活的写真,二者之间难以画上等号。同时,小说也是奇妙的。它的奇妙在于可以化平庸为神奇,也可以将弱者变为强者。作品好比是作家手里可以任意摆弄的镜子,每一次转动就能折射出不同的镜像。与笔下好勇斗狠的“玩刀子的好手”相比,作为语言魔术师的博尔赫斯恰恰相反——他软弱而又顺从,不仅全无强悍之相,反倒颇有些“弱者”之姿。

(8)、文学家传记其实也是文学批评的形式之对那些作品有很强自传性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无疑,博尔赫斯在埃德温•威廉森笔下就是一位自传性作家,这个观点是比较新颖的,之前国际上对博尔赫斯的小说的看法,要么是运用奇妙的幻想对古典作品进行再创造,要么是根据一本并不存在的著作编写一个奇妙的故事,总之它们是离自传性最远的一种文学。但是这本传记却要证明博尔赫斯所有的小说都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角色都影射那些给他带来影响的人(最特殊的是两个人是阿根廷前总统庇隆和博尔赫斯的母亲这两个“独裁者”),他们或化身为某种神秘而邪恶的组织、或者化身为神秘、无面、疤脸的、隐隐中施加影响的“煞星”。埃德温•威廉森对博尔赫斯的诠释相当详细也相当不凡。

(9)、引文“提瑞西阿斯”的译注全文:“希腊神话中的底比斯人,无意中看到雅典娜女神沐浴,雅典娜一怒之下用水泼瞎了他的眼睛,又后悔自己的孟浪,便给了他听懂鸟语和占卜的本领,以及一根帮助他认路的拐杖。”同样无法帮助理解诗句。

(10)、上海译文出版社《博尔赫斯全集》体例、排版的用意所在,上文应已说清。

(11)、上译《加缪全集》,是对河北教育出版社柳鸣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的搬运。除此之外,上译的显著贡献,也许是将《全集》拆散成十几本出版。

(12)、仅仅只是思考到人的成长和变化我觉得是不够的。

(13)、但他第二天还是没有去,这就令人费解了。这段回忆弥足珍贵,为什么博尔赫斯先生却依然试图忘掉呢?

(14)、波西·杰克逊奥林匹斯英雄系列1:失落的英雄

(15)、在最突出的主题“爱情”方面,博尔赫斯的表现比较奇怪。也许是读了太多史诗的原因,总是把感情看得神圣,他总是把女友看作一个可以寄托灵魂的理想人物,就是说他习惯于美化自己的意中人。连传记作者埃德温•威廉森也不仅要怀疑他有没有能力以恰当的态度与她们相处。博尔赫斯喜欢的女性都要比他成熟的多,且使他心生崇拜。但偏偏是又是这类人不喜欢终日埋头书堆的才子,而喜欢那些举止潇洒、热情奔放、热衷社交的嬉皮诗人。

(16)、博尔赫斯短篇小说:经典短篇No.1:博尔赫斯《等待》

(17)、所以他们真正害怕的其实是失去自我,在尘世中迷失。

(18)、我敬重的翻译大家王永年先生,在此贤者不免,因不熟悉博尔赫斯引用的提瑞西阿斯的故事,未能正确译出;见到赫拉克勒斯与蛇,联想到大力士婴儿时期的神迹,于是将提瑞西阿斯与赫剌克勒斯各不相关的两句,混为一句,作出“提瑞西阿斯……解脱了蛇对赫拉克勒斯的纠缠”的误解。但是王先生的译注,明白地写着“(赫拉)派两条毒蛇去害他,不料被他掐死”,显然与译文矛盾。此一矛盾,即使只读译文也应发现。怎奈经手过眼的诸位编辑,却蒙然昏然,安然恬然放行付印,流布人间误作者及读者至今。

(19)、令人起疑的句子是“提瑞西阿斯……解脱了蛇对赫拉克勒斯的纠缠”。赫拉克勒斯与蛇纠缠的故事有一是大战九头蛇海德拉,此一役赫拉克勒斯有侄子伊俄拉俄斯助阵,与提瑞西阿斯无涉。另一故事引文“赫拉克勒斯”下的译注已讲到:“……出生时,宙斯的妻子赫拉出于忌妒,派两条毒蛇去害他,不料被他掐死……”也无旁人助力,“提瑞西阿斯……解脱了蛇对赫拉克勒斯的纠缠”必然有误。

(20)、《小王子》这部薄薄的小册子,被几代中国读者奉为经典。这部童话在忧伤的基调中,透露出返璞归真的哲思。不仅是写给小孩子的,更是写给被环境生生熏染得越来越世俗的大人的。

(1)、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老虎的金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等。

(2)、死亡和痛苦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活着迷失。我想这才是这篇小说的中心。

(3)、同样,为什么另一个人也不会去,谈到尾声时,为什么要相互撒谎,匆匆离去呢?

(4)、《私人藏书》是博尔赫斯读过的书的想法、起源和评析。他不止是优秀的作家、诗人,而且是极为优秀的读者和编辑。他把科塔萨尔的小说稿直接送出去印刷,他对康德拉《黑暗的心》那条黑暗绝望长河的赞赏,以及胡安·鲁尔弗在他心目中,永远是所有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这些点滴的评介作为指引方向非常难得;对后辈羽毛的珍惜,读来也是令人叹息。

(5)、他的具体做法是,抛弃传统的平铺直叙的小说创作模式,即抛弃依靠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刻画、叙述故事的因果关系的手段来创作小说,作家应该全方位的观察世界,并呈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要把故事讲完,给读者留下一些再创作的余地。

(6)、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隐喻,初读来实在有些难以琢磨。就譬如博尔赫斯先生看到河流,想到时间的流逝,想到赫拉克利特的形象。

(7)、《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我自己有的只是打印本,因为太厚无法装订,我把它分成了上、下两册,里面精选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小说:《等待》、《南方》、《结局》、《小径分岔的花园》、《沙之书》、《圆形废墟》、《马可福音》等等。我会经常时不时拿出来读一读,翻一翻。有时候翻过就过瘾了。

(8)、博尔赫斯并不是什么例外,即使我没有一丝常识,一分主见,如上译话术所预期,我也知道阿根廷原版博氏《全集》是五卷,浙江文艺版是五卷《全集》,他们的读者——据上译的逻辑——是“注意不到”每部作品了。如果上译同意:“唔,他们还是注意到的。”上译信奉的是什么,我知之矣:“退化论”,而且是以不到十年就退化得可以告别“阅读”的惊人速度。

(9)、霍桑,凯鲁亚克,舍伍德安德森,托尼莫里森,海明威,爱伦坡,辛格,福克纳,保罗奥斯特,菲茨杰拉德,卡森麦卡勒斯,卡佛,奥康纳,科马克麦卡锡,纳博科夫,马拉默德,杜鲁门卡波蒂,布雷德伯利,哈珀李,理查德福特,约翰契弗,林拉德纳,田纳西威廉斯,玛格丽特米切尔,科塔萨尔,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普伊格,柯埃略,麦克尤恩,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安吉拉卡特,莎士比亚,多丽丝莱辛,狄更斯,简奥斯丁,吉卜林,毛姆,乔治奥威尔,石黑一雄,EM福斯特,贝克特,乔伊斯,奈保尔,雨果,埃梅,杜拉斯,加缪,萨特,纪德,梅里美,普鲁斯特,莫里亚克,图尼埃,芥川龙之介,小泉八云,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安部公房,夏目漱石,大江健三郎,茨威格,托马斯曼,聚斯金德,卡夫卡,歌德,君特格拉斯,穆齐尔,尼采,里尔克,歌德,赫塔米勒,耶利内克,但丁,卡尔维诺,皮兰德罗,布扎蒂,艾柯,莫拉维亚,契诃夫,果戈理,索尔仁尼琴,托尔斯泰,易卜生,斯特林堡,帕慕克,库切,奥兹,索因卡,泰戈尔...

(10)、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主要在于他那生动的对白,语言增减恰到好处,既使人易懂,又令人难忘的境界。”

(11)、这篇小说,与其说是在不同时间节点上,两个博尔赫斯先生的对话,倒不如说是年迈的博尔赫斯和自己的对话。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所引申的对话。

(12)、这与前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在追思过往,是长长的时间段中人的改变和成长,后者只截取了一个时间节点,来考虑现在应当做什么。

(13)、但他第二天还是没有去,这就令人费解了。这段回忆弥足珍贵,为什么博尔赫斯先生却依然试图忘掉呢?

(14)、因为逐渐失明并不是悲惨的事情。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15)、接下来要探讨的《流放者(一九七七年)》,收录于王永年翻译《深沉的玫瑰》,该诗以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的口吻讲道:

(16)、阿波洛多罗:《图书馆》,第三卷第一章(APOLODORO: Bibliotheca)

(17)、那个集多重时间 和不同时代人的命运为一身的人——永生者,是最为可疑的存在。他因一次历尽艰难奇迹般的寻找,莫名其妙地进入到永生者的行列;又因一次偶然的意外,重返人间。这过程犹如看到圣迹。看看博尔赫斯是如何替一个人装模作样地完成这自圆其说的一幕的吧。情景是这样被建立起来的:“一棵多刺的树划破了我的手背。疼痛异乎寻常。我悄悄地看伤口缓慢渗出一滴血,感到难以置信的幸福。我又成为普通人了。我重复说,我又和别人一样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它像梦境一样被证实——一种发生的存在。只有永生者才能经历既是荷马、又是阿尔戈(尤利西斯的狗)、还能是鲁福以及许多他人的替身或幻影,这诸多诡异地变化。也只有经过永生者的经历之后,那个经历过虚幻现实的存在者才会说出,“我是神,是英雄,是哲学家,是魔鬼,是世界,换一种简单明了的说法,我什么也不是。”——这种自认、自否且具有真理意味又不乏荒诞乖张的悖谬言论。

(18)、博尔赫斯六十八岁的时候才结婚,新娘是一位寡妇,也是他年青时代的女友艾尔莎•阿斯泰特,但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不长时间。因为他穷尽一生地寻找文学缪斯,他们之间的精神差距变得不可弥补。但也正在此时,命运之神才给他安排一位最恰当的伴侣,即比他小四十多岁的玛丽亚•儿玉。玛丽亚•儿玉从内心里崇拜博尔赫斯,热爱他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这里揭示了一种很有启示性的情感解决模式——她的崇拜恰好与博尔赫斯对永恒女性的崇拜对等。

(19)、对话访谈相关(纪录片:镜中人):对话访谈相关(持续更新)

(20)、但情场失意的博尔赫斯在文学之路上随后仿佛也跌之了低谷。比如他颇为自得的《永恒史》1936年四月份出版,而到年底时,才卖出了区区30多本,日后给他带来辉煌与荣耀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在国家奖的评选中甚至前三名都没有进入,在米高·凯恩图书馆工作区间,上面分发的小礼物让他不时想到自己“卑下凄凉的处境”。大多数人们只看到他的辉煌,其实很少人知道,他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是以“黑暗、苦涩、失败、无数个无尽又无聊的夜晚还有忽视为伴为生”,正是因此,博尔赫斯才钻进自己的迷宫里久久不肯出来,并创作出了他那迷宫般的作品,就像他经历过的那些女人,他生活中所有经历的黑暗是他的不幸,同时也是他的大幸。

(1)、《博尔赫斯七席谈》是费尔南多·索伦蒂诺对博尔赫斯的七次谈话实录所构成。博尔赫斯一生中接受过非常多的谈话和对话,他渊博的知识汇聚在脑海中,自谈论侃侃而生。此书也是如此。每个章节前有短语引文,标出每次谈话的大致中心内容。内容跳跃,引文可供参考。后面还附有对博尔赫斯夫人玛丽亚·儿玉的印象等译者的散文。

(2)、然而反过来想,我同他在此时此地的遭遇不正是一种沟通吗?我们的谈话直接在艺术本质的层面上进行,双方的各执己见正好是本质的矛盾所致。我们在不可重复的奇迹中领略着历史,内心越来越单纯。我把“未来”灌输给他,让他摆脱尘世,感受一回幻境的纯净;他把“现在”的质感带给我,让我在虚幻中“存在”一回。渐渐地,我和他都明白了,这正是艺术创造的奇迹,不能理解的奇迹。奇迹没有记忆,每一次的产生都得从头开始。

(3)、很难说塑造博尔赫斯的文学风格的兴趣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得出一种印象,即所有这些风格要素都是与吉龙铎的超现实主义和聂鲁达民族浪漫主义没有重合点。这本传记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博尔赫斯与他的情敌几乎处处作对,在文学上与他们终生进行着不屈不挠的竞争,甚至不惜在对手改变立场时自己也随之而变。这种描述出现在他这本传记中只能被看作一种猜想,但这种猜想非常有助于理解博尔赫斯。

(4)、Laactividadtuvolugarenelmarcodela“PrimeramuestraintegraldeFileteadoPorteño”queestásiendoexhibidaenelInstitutoCervantesdesdeel12demayopasado.

(5)、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6)、EleventotuvolugarenelInstitutoCervantesdeBeijingycontócondiversasactividadesorganizadasporlasembajadasdelospaíseshispanoamericanos,asícomotambiénlasdeEspaña,EstadosUnidosyGuineaEcuatorial. 

(7)、名言名句:水果躺在碗中,你的头靠着我的肩膀,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瞬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北京遇上西雅图剧情简介【文案12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