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6句王阳明心学的智慧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08 13:47:56 admin 阅读:59

导读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什么是致?致不是获取或创始,王德峰认为“致”在这里就是“听”的意思。放下逻辑的头脑与私欲的遮蔽,才可能实现“听”。如何...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什么是致?致不是获取或创始,王德峰认为“致”在这里就是“听”的意思。放下逻辑的头脑与私欲的遮蔽,才可能实现“听”。如何听到良知?在生命实践中听,即行。离开行,就没有听。

(2)、生命不是因为尊贵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道家认为,掌握天道的方法,就是减去人为的因素。而道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3)、人心惟危:人心之中常有“小我”,而小我伴随着不明和贪欲,故时常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可以说,每个小我都是自己内心吸引灾难的磁石(稻盛和夫语);每个小我都可能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4)、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地做事。“人为”的意思是“伪”,即造作。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前者的重点在人,后者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来自于天,烦恼来自于人自己,因而主张减少人为的因素,即人设的目标和期待。例如,对于人的健康来说。

(5)、人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生命的问题。现实中,生命到处都是麻烦。佛家称为尘世。尘就是烦恼,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人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而内部的麻烦,即心的安顿却难以对付。

(6)、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

(7)、关键词义: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

(8)、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9)、“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10)、王阳明最近这些年火了。他可能也没想到,五百年后,在中国依然刮起了一股“阳明风”。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被后人尊之为圣人。何为圣人?要立德、立言、立功,缺一不可。阳明先生做到了。

(11)、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在安顿人自身的心。人的生命为什么有问题?因为人的心是无限的。人都在时间中存在,每个当下都是带着过去筹划未来。人活在当下的方式是筹划未来,而未来是还不存在的。这表现了心超越现实的无限性,人的烦恼和精彩都从这里产生。我们需要应对的就是这个无限性。

(12)、所以将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监视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从来不是他所受的教育,哪个大师或哪本书,而是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并且,当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感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上,心里会安宁很多。

(13)、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作实想。

(14)、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这首偈句中,智慧和烦恼同出一源,将心与外部世界统一起来。佛家的慧根就是悲悯,拥抱众生的烦恼,打破形骸的间隔。世界如果本无烦恼,就无所谓智慧。空是一种境界,但不能执着于空,否则空就会带来烦恼。因此,空空指的是忘掉空,是入世,是回到生活中。

(15)、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偈

(16)、    人心如不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能会出现危殆之事。道心即良心,人人都有良心,良心是先天具有的至善的心。人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有诱惑,有欲望,道心常微妙难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是人心总是动荡不安,道心却常微妙难见。

(17)、子曰:仁者爱人。而《大学》开篇,则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8)、很多人以为“心学”与理学是针锋相对的,其实不然。例如阳明说:“心即理。”他并不否认理的存在。他也不反对格物穷理,他说:“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的产生是为了理学的振衰起弊。那么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呢?《传习录》二云:“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可见,阳明认为,理是存在的,但必须由“心”里去求,也就是说,心先于理,按阳明的意思,心不仅先于理,心还先于万物。我们可以拿阳明论君臣伦理的话看出二者的区别。《传习录》云:“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就是说,有心才有理。而按照朱熹的话来说,则是“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区别。

(19)、在没有达至良知时启用良知,那么你能启用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也不能持久。

(20)、原文: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耳。

2、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明德是人本有的,启发人自身的明德,即明明德。明德,即心之德,德,即事物的特征、属性,不是指伦理学概念。明明德不是为了关起门来读书,而是为了亲民,领会人们的生活。而最高的目标,是至善。至善是什么?

(2)、王阳明告诫我们: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3)、7)去山中贼容易,去心中贼难。私情,私欲,都是心中贼。闲思杂虑也是。

(4)、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5)、王阳明对“工作中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6)、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7)、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外部事物,而在人的心中,是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他认为,理不是朱熹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

(8)、只有抵达良知,才可以真正启用良知,才可以清清楚楚地去做事情,也就是依道而行。

(9)、号称吃透阳明心学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说,工作中修行是帮助我们提升心性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了我们的灵魂层次,光明了我们的良知。

(10)、不悟时是凡人,悟了的众生就是佛。这表明佛家不将佛看做神,众生都有佛性,众生平等。自性自度,即学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王德峰老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高峰,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虽然二者对立,但目标一致,即破心中之贼。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如何做到心不动?答案就是:让念头自然流动。

(13)、    孔子曾经强调:做事要防止“过犹不及”。即过火的一端和不及的一端都是不可取的。不偏不离,恰到好处,合理地把握住“执两用中”的“中正之道”,这就是“允执厥中" 。   

(14)、斯大林和萨达姆就是“此心已动”,对自己的念头过于执著,结果就不可能及时看到事实的本相。

(15)、对于什么是“心”,王阳明在回答徐爱的提问时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的感知),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三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传习录》)

(16)、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

(17)、王德峰老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高峰,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虽然二者对立,但目标一致,即破心中之贼。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18)、一生做到内心光明,这就足够,不必再说其他话。

(19)、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一外发就有“意”,“意”一动就可能有“过与不及”。心本无善恶,一旦外发成为行动就有了善恶。

(2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1)、据说,王阳明在六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钻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他曾在他的朋友的院子里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病倒了,但依然并没有能悟到物的道理,弄不清“理”在哪儿。知道他三十几岁时,因上书要求制止宦官专权而被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王阳明在龙场日夜静思,才悟出了心学的真正道理。这就叫“龙场悟道”。

(2)、心的阀门打通了,所有我们曾懂得的道理就会如墨水入水,扩散至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皆可看个通通透透。纯净无垢的洒脱心境该是怎样的呢?那是一种很慢又很快的状态,身心合更从容、更专注、更有力量。我们所有的思维、所有的行动训练有素却波澜不惊,中规中矩却无招胜有招。

(3)、首先王阳明心学不是一本书,而是对王阳明思想学说的概括,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4)、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孟子所说的心,超越生理和心理意义上,不是heart或mind,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词。孟子所说的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区别,使得人成为社会存在。

(5)、一个念头生发出来,良知清清楚楚地自知,念头的善恶、是非,瞒不过自己的良知。

(6)、当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结果就只能是不断地猜测和焦虑。男人会说,他的成就感来自于能否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女人会说,她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妈妈会说,孩子好好学习,她就快乐;孩子会说,如果父母给他包容与认可,他才能轻松……这些想法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含义:我的人生不是我负责,而是另外的人负责的。

(7)、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守仁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筑室四明山,号曰阳明洞。故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

(8)、人内心的事,并非是个人的情感,同样是宇宙万物之中的事。

(9)、 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为人处世的引导,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它的深邃与宽广,而它对我们心灵的荡涤与关怀,又使我们感觉它离我们很近,温馨而质朴,毫无艰深晦涩之感。触摸王阳明的心学,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最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个顿悟就洞悉了生命的真谛。

(10)、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理念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败绩。他去世前一年,两广再次叛乱,其他人无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请王阳明出山。孰料,叛匪一听说鼎鼎大名的王阳明要来,立即就投降了。

(11)、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现在的社会也具有深刻的意义。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本心纯粹、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带来有益的启示。由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言论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

(12)、  在学术思想方面,他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纵观王阳明的人生历程,虽然一路坎坷,但他功绩显赫,学名昭昭,成为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

(13)、再说第二方面,王阳明有什么理论创新呢?就是说,他的哲学有什么特别的“好”呢?

(1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5)、最后总结。理解心学概念易,践行心学难。学心学不是理解了概念就结束了,就无敌了。它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它是为我们行走于世指明了方向:培养强大的内心,不为外物所扰,为人、做事业遵循天理则更容易立功业。

(16)、约是穷困的意思。心中没有仁德的人,或说心中没有安顿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即左右不安。

(17)、毛泽东受老师杨昌济的影响,也很佩服王守仁,“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守仁。

(18)、“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其思想渊源是什么?何以称为“孔门正法眼藏”?

(19)、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阳明先生应邀作序,写下《象山文集序》。这篇经典文章,之于心学,可谓正本清源。

(20)、第一次是《大学问》。“你的《学有缉熙于光明一一研习王阳明心学文集》我全都看了,相当不错。你的基础很好,特别是对王阳明《大学问》的见解比较独特。《大学问》是阳明总结自己学说的普世教材,近年讲心学的人罕有讲及,你应该在这个地方再下功夫,争取有更大的突破!”对此,我牢记在心,对《大学问》进行了反复体会。“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就在我对“格物致知”的“格”字进行参悟时,一种被“代入”的感觉随即产生。对这个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再体会,还撰写并发表了以《〈大学问〉是开启阳明学的“金钥匙”》为题的文章,受到了恩师的充分肯定。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圆∴理论。“圆∴理论于你很相契,如稍加用心,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圆∴理论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刚一接触这个理论,就觉得似曾相识。更感意外的是,通过用圆∴理论体会“四句教”竟产生了“崭新”的成果:圆∴上边的一点代表的是“无善无恶”即“至善”,下边两点代表的是“善”、“恶”,上边的“无善无恶”即“至善”贯串着下边的“善”与“恶”;“为善去恶”的极处就是“无善无恶”即“至善”,三句相接如环。这一成果,使我突破了两个瓶颈:一是通过发掘“四句教”里边的心之体即至善与善、恶是体用关系,进一步体会到了无分别就在分别之中的义趣;二是通过圆融有无,进一步体会到了“自我”一一不偏有不着无、直趋中道而又不妨于中道妙用无和有的那个一以贯之的“心之体”。对这个成果,我倍加珍惜,迅速撰写并发表了《圆融“四句教”如梦方醒来》,恩师对此大加赞赏。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是《中庸》的观点。“你这个人很诚,落在《中庸》上是早晩的事”,并说“只有纯亦不已,才能接通维天之命,希望你记住这一点”。由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太过深奥,虽然当时感到很光鲜、有气势,但对其中的义理没整明白。直到第三天,这句话的义理才显露一一对于宇宙万物规律的认识,只有功夫用到极致才能明了。就在我对“纯亦不已”、“维天之命”进行深参细悟的时候,诠释“四句教”的图形一一“双圆一心”产生了!当时非常震撼的我,带着激动、真诚和感恩的心,迅速撰写并发表了《双圆一心妙合无垠》!

4、王阳明悟出了八个字

(1)、如果说,象山先生是心学的开山之祖,那么阳明先生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致良知”,一言以蔽之,曰: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一个功夫,也是一个过程。

(3)、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4)、孔孟之后,宋朝、明朝出现了几位很有影响力的大儒。

(5)、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朱维铮先生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6)、比如,你看到一个孩子掉入井中,你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冲上去把孩子救出来,不管这是不是你的孩子,不管你认不认识孩子的父母,你都想这样做,这来自你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

(7)、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著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8)、“有先天之本,无后天的功夫培养,不能全其体;只有后天的训练合上了先天的心性才是功夫。如果不从功夫入手全其体,想把阳明心学变成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学,就是一句空话。心学对今人的价值主要在功夫。倘若不能返回自身,整日追逐闻见之知就是玩物丧志,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放心于外物而遗失了真我。”恩师周月亮教授的这段话真是掷地有声、震聋发聩啊!正是恩师“让功夫上身”的谆谆教诲,才使得我逐渐体悟并圆融了代表心学的“正”字三义。自认为,这个由“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而来的“正”字,具有标志心学的意义,因为其所蕴含的三义,不仅能代表并圆融心学的三大核心理论,而且还能使人通过“功夫上身”、就路归家。

(9)、阳明先生说,心的本体本身就是乐。因为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把本体找回来时,本体里面就藏有乐,乐存在于我们自身的本体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让我们明白:心本来就具有的不可动摇的力量。

(10)、    这里是舜告诫禹: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11)、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12)、当这颗心足够清澈的时候,便可以常觉常照。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可以照见其本质,并且临事不乱,应变无穷。

(13)、为就是做事。这句话与“有所为而为”相反,指的是把正在做的事情看作达成另外一件事的手段,而“无所为而为”指这件事的价值在其本身,做的原因在其本身应当做,而不是通向另一个目标的途径,甚至这件事对自己的利益是有损害的也在所不惜。

(14)、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代表了对孔孟之学的不同传承。其中,陆王心学便是由陆九渊(陆象山)开创,后由王阳明继承发展。

(15)、(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16)、释义:我的心,我的良知已经光明了,没有杂念邪念了,那还求索什么呢?我已经满足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23句夜莺与玫瑰经典句子中英对照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