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9句曹丕的儿子曹睿在位多少年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12 12:28:11 admin 阅读:59

导读曹丕的儿子曹叡 1、曹丕的儿子曹睿的母亲 (1)、他一直不立太子,但也看不出他对谁更有偏爱。 (2)、如今我们也只是猜测千年之前的事情,就算曹丕也觉得他不是自己孩子又能如何?做...

曹丕的儿子曹叡

1、曹丕的儿子曹睿的母亲

(1)、他一直不立太子,但也看不出他对谁更有偏爱。

(2)、如今我们也只是猜测千年之前的事情,就算曹丕也觉得他不是自己孩子又能如何?做为皇帝也是没办法为所欲为的,难道要废掉曹叡,诏告天下,说袁家的孩子?这肯定不可能了!

(3)、而曹叡恰好36岁就早早去世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曹叡继承了曹丕的短命基因,应该就是曹丕的儿子。可怜曹叡英年早逝,最可气的是没有留下个一儿半女,这是典型的亡国征兆,所以老曹家后来被司马懿给夺权了,司马家族篡位成功,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4)、而且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巧合,据历史记载,曹叡是公元204年出生,而曹丕就是在204年抢走了甄姬,由此也可以推测,曹叡可能真的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但是,也有人说,曹叡是早产儿,所以一直多病,甄姬也是由此受到曹丕的冷落。

(5)、这么一个不管是军事,还是内政都很有作为的皇帝,司马懿怎么能不害怕?总结起来就是以下两点。

(6)、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作为,曾改革刑律,兴利除弊;

(7)、诸葛亮极为一根筋,就是一门心思北伐灭魏,光复汉室,还于旧都,宁愿累死也无怨无悔。

(8)、曹操、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张辽、庞德、于禁、荀彧、荀攸、郭嘉、刘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庞统、法正、孙坚、孙策、周瑜、鲁肃、吕蒙、程普、黄盖、甘宁、太史慈、袁绍、袁术、刘表、吕布、董卓、张角。

(9)、曹丕动作再快,也只能在这一天之后见到甄宓。

(10)、其实道理很简单,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曹睿这个人。

(11)、郭女王是在一次选妃中被曹丕相中的,她比曹丕大了三岁。所以人们都觉得郭女王的美貌不在甄宓之下,毕竟三十多岁还被曹丕相中为妃。郭女王除了美,也同样有才,而且是对曹丕非常有用的谋划之才。

(12)、据说当天晚上,曹丕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里说的是会有一个贵女子冤死。曹丕心想这很可能指的是甄宓,于是马上派人截停使者,可是为时已晚。使者找到甄宓时,甄宓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没有求情也没有挣扎,而是将自己的儿子曹叡托付给李夫人,然后就自杀了。

(13)、曹丕去世之后,皇位就到了他的长子曹睿头上,即魏明帝。相对于曹丕来说,司马懿更惧怕曹睿一些,为何呢?

(14)、曹丕放下弓箭,喟叹不已,心意倾向于这个儿子。

(15)、但曹操一死,则出现了上述洛阳之变,青徐豪强有分离的倾向。

(16)、郭贵嫔在夺嫡之争中,立过功劳,所以此消彼长,造成了最终结果。

(17)、母为宋姬。黄初三年(222年)封为广平王,次年去世。

(18)、也因为臧霸被夺权,豪强各自不安,青徐间已出现一些变乱。

(19)、曹丕对甄宓起杀心,就因为她是郭女王上位的绊脚石,以至于曹丕继位两年,还没有将甄宓接回京城。甄宓对此颇有怨言,而郭女王得知甄宓对曹丕不满,还出言不逊,就将此事报告给曹丕听。曹丕大怒,马上派人到邺城赐死甄宓。

(20)、郭氏心机较深,曹丕夺嫡之争,郭氏有谋划之功。

2、曹丕的儿子曹睿在位多少年

(1)、而且在曹叡以后,曹植还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感甄赋》(后改为洛神赋),曹叡也是对这个叔父更加关照,由侯升为王,其中原因,不得不让人深思。

(2)、通过一系列手段,曹丕巩固了皇权,安定了政局。

(3)、“女王”其实是字,郭女王的真实姓名在史籍中没有记载。她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家里人的职位都不高,父亲也只是南郡太守。郭女王从小就很聪慧,很讨人喜欢。不过后来战乱不断,父母也接连去世了,郭女王家道中落,后来被铜鞮侯收留。

(4)、曹睿(叡),字元仲,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长子,魏国的第二任皇帝,史称魏明帝。黄初七年五月的时候,曹丕病重,便将曹睿立为太子,后在洛阳继位。曹睿是一个比较有作为且有能力的皇帝,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的抵挡了吴国和蜀国的多次进攻,后来还进兵鲜卑、一举将公孙渊给灭了。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制定律法。编订了《魏律》。

(5)、很多历史学家质疑曹叡是不是曹丕的儿子,我认为应该是的。毕竟这俩人都是短命鬼,曹丕活了40岁就去世了,他所有儿子里没有一个超过五十岁的,这说明他的基因里面确实有短命的成分。

(6)、六年(225年),改封馆陶县。明帝即位后,曹霖格外受到宠爱,太和六年(232年),改封东海王。嘉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51年2月5日)去世,谥曰“定”。

(7)、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8)、诸葛亮六年时间,五次北伐,其实也没有能撼动曹魏帝国的根基,但边境扰攘,重压下曹叡不得不重用能征善战的司马懿与之对抗。

(9)、此时的天下,版图也已基本固定下来,魏、蜀、吴三国,已经平定并瓜分了中原绝大多数的地区。

(10)、其实明帝曹叡之所以身世成疑,完全拜《三国志》作者陈寿所“赐”,他在漏记明帝具体出生时间的情况下,又将其享寿记为三十六(虚岁),按此年龄倒推,人们自然容易得出曹叡生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的结果。而这一年,甄夫人由袁熙之妻过渡为曹丕之妻,理论上有可能怀了袁熙的骨肉。再者,曹叡在甄夫人被赐死后,也受到其父曹丕的冷遇,不仅迟迟得不到储君之位,就连性命也堪忧。据此两点分析,曹叡的生父有可能不是曹丕。

(11)、只剩下一个诸葛亮还义无反顾,非得匡扶汉室,光复中原。

(12)、虽然栈潜一生都很耿直,多有劝谏,但这次反对立后之疏,也太过危言耸听。

(13)、前朝东汉大多是儿皇帝,外戚干政,将好好的大好河山糟蹋的分崩离析。这是前车之鉴,作为取代东汉的始作俑者曹丕深有体会,因此,他在选择继承人身上,要选择年长的,避免了“主少国疑”,可以稳定朝政,有利于王朝长治久安。

(14)、无论如何,曹叡也不可能赶在建安九年出生,只能是建安十年之后。

(15)、史书记载是郭贵嫔,当然肯定不止她,因为“众口铄金”,应该有很多人。

(16)、曹丕一生有十个儿子,但其实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

(17)、甄宓的先祖是孔子十四师孙孔光的后裔,家族中的人世代为官,到了东汉时期更加巅峰,朝中高官很多都是甄家人。只是后来逐渐没落,到了东汉末年,甄宓的父亲也只能做县令小官。只是因为世袭了侯爵之位,所以生活还算不错。

(18)、使得曹丕也不堪其扰,再加上各种诋毁污蔑,转而冷落甚至虐杀甄宓。

(19)、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当时司马家族尚无法左右朝政。

(20)、虽然曹丕曾逼死曹叡的亲生母亲,可自己是他的亲生父亲啊,他总不至于推翻自己的亲生父亲吧。曹丕历史学成绩优秀,知道汉武帝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代价是赐死他的亲生母亲钩弋夫人,美其名曰是为了江山稳固,为了大汉天下。

3、曹丕的儿子曹睿还是曹叡

(1)、但其实,曹叡的年龄很容弄错,有个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造成过同样严重的后果。

(2)、对于曹叡的亲生母亲,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之为甄宓,但是,在正史中,则没有相对应的记载。所以,对于大部分历史学者,还是将其称之为甄氏,或者是甄夫人。甄氏三岁丧父,在东汉末年,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击败了袁绍。在此之后,袁绍病逝,曹操则逐步消灭了袁绍势力。

(3)、晚清学者冒鹤亭在《疚斋日记》则直截了当地指出:“则明帝为袁氏血胤矣。”

(4)、上一代的群雄,都以互相征伐、一统华夏作为目标,战争不断。

(5)、郭皇后除了诋毁甄宓这一事件,其余作为,还都是个贤良淑德的皇后,也看不出她有其他任何忌妒残忍的行为。

(6)、居于洛阳的重臣们,分为两派,一派主剿,一派主抚。

(7)、没有考虑到虚岁的因素,也没有考虑到《三国志》会记错,只是这样以来曹叡就变成“袁叡”了。

(8)、酷虐变诈,倒是确实有,后来曹叡也有赐死毛皇后之举。

(9)、围城战进行了半年时间,守将审配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依然为袁家固守,无奈却被侄儿审荣出卖。当年八月,审荣打开城门迎纳曹军,曹操遂攻陷邺城,并处死审配。邺城失陷的当天,随父出征的曹丕在袁熙官邸发现甄氏,一见之下大为倾心,在征求曹操的同意下,纳其为妾(据考,曹丕的正妻本是任夫人,在甄氏得宠后被废)。

(10)、问题是,204年2月曹军才开始围困邺城,数月后才将城攻破,如果曹叡出生在204年,他就是袁熙的儿子。

(11)、而曹叡的生母甄宓那时还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夫人,正生活在邺城,如果此时怀上曹叡,那曹叡就是袁熙的儿子、袁绍的孙子。

(12)、甄宓自己的诗作《塘上行》上,记录了失宠的原因。

(13)、黄初六年(225年)改封为邯郸王。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去世,谥号怀。太和五年(231年),以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温嗣曹邕后。

(14)、丕曰:“此女何人?”刘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故留于此。”

(15)、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16)、曹邕,邯郸怀王(?-229年)(母:苏姬)

(17)、魏文帝曹丕死了,魏明帝曹叡继位,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成为曹叡的托孤大臣,4个人开始了明争暗斗。

(18)、魏明帝曹叡(206年(存疑)—239年1月22日) ,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19)、第一点,曹睿是一个很有能力且很有心思的一个皇帝。从大的层面来看,曹睿积极发展国家的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使得魏国在他的统治下,走向了顶峰状态。所以史学家王仲荦先生对他的评价是:“曹叡统治时期,是魏王朝的全盛时期”。所以,司马懿在面对这样一个有心思,有能力的皇帝,自然要乖巧得多。

(20)、曹叡的母亲甄宓是曹丕从袁熙那边抢来的,抢来的当年就生下了曹叡。曹丕以曹叡作为邀宠的工具,得到了曹操的赏识和喜爱。

4、曹丕的儿子曹睿活了多少岁

(1)、可惜因为甄宓说错了话,所以被曹丕给赐死了,年幼的曹叡成了没了娘的孩子,也失去了争储的靠山。

(2)、没想到风云突变,母亲遭遇冷落直至被赐死,曹叡也被贬为平原侯。

(3)、此时刘禅继位,诸葛亮秉政,也开始了一段休养生息。

(4)、虽然期间仍有征伐,但都限于边疆战争,不触动根本。

(5)、曹叡是239年正月初一去世的,全部生命最多只有33年零6个月,虚1岁为34岁,即使虚2岁也才35岁。

(6)、且不说甄宓早有劝曹丕广选后宫,以丰子嗣的建议,就算是因为失宠发几句牢骚,也断不至于遭受如此虐待。

(7)、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曹丕对于甄宓、郭氏、曹叡等的处理,非常迷,确实弄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8)、另外根据《三国志常林传》记载,吉茂在建安二十三年转为武德侯庶子(属官),而曹叡封武德侯是十五岁,以此前推,曹叡也应该是建安九年出生。

(9)、甄皇后,又称作甄夫人,中山无极(今属河北无极)人,原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

(10)、到了晚年的曹丕似乎认为自己对甄宓太过分了,所以对曹叡尤为同情,认为这个孩子确实挺可怜的。当年袁熙一直在外征战,甄宓是没有机会怀孕的,所以曹丕咬了咬牙,认定了曹叡就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索性就将皇位传给了他。登基以后的曹叡果然没有辜负曹丕的厚望,将曹魏大权牢牢掌握在手里,成为了一代明君。

(11)、所以曹丕在位期间,数次伐吴之举,实际都是为了安定国内的政局。

(12)、曹叡就更弱,寿命只有三十六岁,只有三个儿子,全部早夭。

(13)、曹丕本人的身体一直就不好,他儿子也一个接一个的生病死去,所以曹丕压根就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只能选择曹叡继位。

(14)、后面可能是曹丕有些后悔,过了半年就将曹叡又提升为平原王,同时将他过继给郭皇后为子,确立了他嫡长子的地位。

(15)、曹叡生于建安九年(204年),母亲是文昭甄皇后,甄氏初为幽州刺史袁熙妻子,曹操打败袁绍后,被魏文帝曹丕所纳,甚为得宠,生有曹叡和东乡公主。

(16)、一方面他仍是嫡长子,另一方面他又背有污点。

(17)、其中盘踞于青州、徐州的臧霸、孙观、吴敦、昌豨等地方豪强,就是曹操着力拉拢的对象。

(18)、进而推之,曹丕必须在16岁之前娶了曹叡的生母甄宓,否则曹叡就是别人的孩子。

(19)、曹丕在位七年,但围绕其后宫嫔妃及子嗣,却仍有激烈的斗争。

(20)、后来曹操去世,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正式登基称帝,建立曹魏政权。曹丕当了皇帝后,第一件事当然是封后。他本打算立郭女王为后,可是众臣都以郭女王出身低微而提出反对。然而曹丕依然不想立甄宓,于是先将郭女王封归地位仅次于皇后的贵嫔,掌管六宫。

5、曹丕的儿子曹睿当了几年皇上

(1)、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曹叡其实是曹操的儿子,这个说法的确让人大跌眼镜。大家都知道,曹操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人妻控",曹操每打下一个地方,都会收编一批别人的老婆,这个癖好也总是被后人诟病。

(2)、曹叡失去母亲的庇护,虽然仍是嫡长子,但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3)、曹叡从小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而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曹操曾经评价道:“我的家族基业有了你就可以继承三代了。”曹叡好学多识,尤其留意研究律法。

(4)、曹蕤(ruí)(?―233年),魏文帝曹丕之子,母为潘淑媛。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立为阳平县王。

(5)、曹休军虽然南渡,摆出进攻态势,但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攻击。

(6)、武庙供奉的72位名将中,三国武将一共八位,没有吕布更没有赵云

(7)、第二点,曹睿是一个主观意识非常强的君主。在国家大事上面,他有着明确的判断力,不会随着司马懿的思想走。曹睿控制着军权,还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只要司马懿稍微有点小动作,那么等待他的就可能是死亡。所以,笔者认为这才是司马懿惧怕曹睿的根本原因。毕竟“伴君如伴虎”,只要你的君主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且掌握着军权的人,那么你就只能顺从他。因为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

(8)、反正史书中有矛盾,而且哪个记载都不像是笔误,应该是陈寿有意留下矛盾处。

(9)、曹睿得知消息,就开始恭敬小心地侍奉郭皇后,像亲生儿子一样孝敬郭皇后,郭皇后对这个养子非常满意。

(10)、如果赵云替代关羽守荆州,能守住吗?易中天:那三国大势将改变!

(11)、据说,在攻下邺城之后,曹操最先霸占了甄姬,后来,是曹操把甄姬赏给了儿子曹丕,而曹丕也是光荣的接了父亲的盘,最终"喜当爹"。这个说法的确有点荒谬。试想,曹操这么做的意义何在,把大魏传给大儿子,然后再让大儿子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当然,历史就是这样,也不能完全说他不可能。

(12)、卓文君、柳如是、仓央嘉措、高渐离。。。古人的名字实在是太美了!是不是很羡慕呢?

(13)、曹叡继位的时候已经22岁,对朝政掌控的能力很强,为了朝局的稳定,曹丕也只能选择这个能力强岁数大身体还不错的儿子了。

(14)、还有两个儿子三年后夭折,曹蕤也在七年后去世,想必都是体弱多病的身子骨。

(15)、尽量与嫡母郭皇后搞好关系,在曹丕面前谨言慎行,只和公认的品行正直的朝臣交往,对父亲给选择的后妃宠爱有加。

(16)、从这个时期开始,群雄逐鹿的英雄时代也开始渐行渐远。

(17)、这下就坏了:曹操辛辛苦苦开创的基业被老朋友也是老对头袁绍的后人拿去了,“曹魏”岂不应该叫“袁魏”?

(18)、由此可见,曹丕对于立谁为继承人,是一直犹犹豫豫的。

(19)、曹睿是一个主观意识非常强的君主。在国家大事上面,他有着明确的判断力,不会随着司马懿的思想走。自己控制着军权,还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只要司马懿稍微有点小动作,那么等待他的就可能是死亡。

(20)、曹睿因为母亲不得善终,对父亲曹丕十分不满。

(1)、到了三分归晋时,天下人口已恢复至3000万以上,从大乱世走向相对安定的三国对峙局面。

(2)、曹叡很清楚母亲是怎么死的,所以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知道自己要获得权力,才可以报仇,于是对郭女王百般讨好,也努力上进。曹丕也认为曹叡是继承曹魏江山的绝佳人选,便将他立为太子。

(3)、曹睿统治时期,他选贤举能,任用忠良,轻徭薄税,不仅取得了民心,还稳固了自己的江山,但因为后期他大兴土木,骄奢淫逸,不仅给世人留下了负面印象,还让魏国一点点的孱弱下去,当然了,这也给后来司马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4)、第甄宓是抢来的女人,所生的长子曹叡,毕竟身份存疑,曹丕心里早就对甄宓不爽了,这回算是找到突破口了。

(5)、曹魏自曹操起兵,东征西讨,至曹丕继位时,已建立了一个西起西域,东至大海,北至长城一线,南至江淮的帝国。

(6)、甚至连皇帝都捎带上了,好像立了郭皇后,曹丕就成了亡国之君。

(7)、曹丕对甄宓的死是很后悔的,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将甄宓“披发覆面,以糠塞口”。这是民间的一种迷信,据说这样做的话,死者到了地府就没脸见人,也不能开口说话。曹丕是不想甄宓在阴间,还要控诉自己的冤苦,说他的坏话。

(8)、曹协,赞哀王(早逝)(母:李贵人),子曹寻。

(9)、根据《三国志明帝纪》记载,曹叡三十六岁死。

(10)、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曹睿这个人。

(11)、公元226年,登基为帝仅仅7年的曹丕生命走到了终点。他回首一生,曾生养了9位儿子,这9个儿子,大多夭折,如赞哀王曹协、东武阳怀王曹鉴、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曹喈等人早夭,只剩下平原王曹叡、东海定王曹霖、城哀王曹礼、邯郸怀王曹邕少数几个儿子,看着顺眼的曹礼、曹邕身体也欠佳,于三年后去世。当时只有曹叡健健康康地成大成人,是最佳选择。曹丕也是没有办法,只能选曹叡。其魏文帝曹丕传位给曹叡,是为了朝政稳定,只能选择曹叡。魏文帝曹丕临终时,年仅40岁,正值壮年,放到现在,那是青年干部,刚刚受到领导重用,进入单位核心圈,事业才刚刚起步,准备大干二十年。而40岁的曹丕,生命走到了终点,此时的曹魏帝国,外有蜀汉和东吴虎视眈眈,内有门阀士族及曹魏宗亲大权在握。曹丕为了江山稳固,只能选择最年长的曹叡,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托孤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大将军,共同辅佐曹叡。《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12)、长坂坡赵云杀曹营50位名将,他们叫什么?武艺属于几流?

(13)、一个宠妃,却遭遇如此横祸,实在是匪夷所思。

(14)、曹丕夺嫡之路上,曹植一派也可能会拿这事出来兴风作浪。

(15)、甄宓本身是非常受宠的,毕竟年轻貌美,为曹丕生下了曹叡和东乡公主,这个东乡公主铁定就是曹丕的女儿了,所以两个人也算是有爱情的结晶的。而曹丕做了皇帝以后,不仅疯狂纳妾,而且把曹操在铜雀台上的美女也都给接手了,这下子美女如云的后宫,哪里还有甄宓什么事儿呢?所以甄宓就在暗地里说了几句怨言,随后就被曹丕赐死了。我是不相信仅仅因为几句失宠的怨言就会赐死甄宓,我认为甄宓被赐死,有这么几个主要原因。

(16)、但这也反映了曹魏政权内部的一个隐患,即青徐之间尚存在半独立势力。

(17)、第曹丕并不想立曹叡为太子,他喜欢的是曹礼。当时曹丕还身强力壮,而且曹礼还活着,所以曹丕有意改立曹礼为太子,赐死甄宓,其实就是让曹叡失去强有力的后盾。

(18)、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崩逝,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19)、东吴平定扬州,击败关于夺回荆州,并抵挡住刘备的反扑。

(20)、陈寿要么是笔误,要么就是“高级黑”,不露声色地来一笔,就像曹嵩“莫伸其本末”一样,故意造成疑案。

(1)、曹霖,东海定王(?—249年)(母:仇昭仪),子曹启、曹髦。

(2)、曹鉴(?―224),魏文帝曹丕的儿子,母亲是朱淑媛,祖父是魏武帝曹操,祖母为卞皇后,黄初六年(224年),立为东武阳王。当年薨逝。

(3)、公元221年,曹叡其母甄氏因为怨言而被曹丕赐死,曹叡因为母亲获罪,被废为平原侯。曹叡一次随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母鹿,命令曹叡再射杀子鹿,曹叡说:“陛下已杀掉母鹿,我实在不忍再杀它的孩子。”曹丕惊奇,最后立曹叡为太子。

(4)、但因为甄宓死前即被冷落,死后还被追究,一时激情杀人之说也比较牵强。

(5)、郭皇后,姓郭,字女王,也是比较早就入了曹丕的后宫,她比曹丕大三岁。

(6)、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此解释说:“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

(7)、南面蜀、吴两国互相征战,夷陵之后,元气大伤。

(8)、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即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

(9)、洛阳则居于许、邺之间,曹操晚年已有将都城重建于洛阳之意,因此曹操也崩于洛阳。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9句一二年级好词好句积累摘抄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