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38句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简介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27 07:04:30 admin 阅读:59

导读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1、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豆瓣 (1)、在这场以失败告终的爱情追逐里,先前许多(有些并未在电影里出现过)人和事都胡乱地涌上来。所有这些象征都指向一个爱情故事的圆...

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1、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豆瓣

(1)、在这场以失败告终的爱情追逐里,先前许多(有些并未在电影里出现过)人和事都胡乱地涌上来。所有这些象征都指向一个爱情故事的圆满结局,而眼前却只离别,甚至或许是再不能重逢的离别。只留下一句,“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原著里写道,小裁缝变成一只小鸟飞走了,这样的描绘总让我想起《百年孤独》里蕾梅黛丝升天的景象——在此刻,她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2)、虽说作品名称强调的是巴尔扎克,但其他法国作家的作品也并未缺席。其中,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是故事后半部分尤其重要的元素。对《基督山伯爵》有过了解的观众不难发现,叙事者马剑铃把自己、罗明、小裁缝分别带入了书中。对于马剑铃和罗明而言,小裁缝就像梅尔塞苔丝,是黑暗世界里的一束光。而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唐泰斯和费尔南,即是友人,也是情敌。

(3)、小编不喜欢这种状态,像人生正被什么东西裹挟住了一样。

(4)、所以,我偶尔会故意地放慢脚步,即使眼前工作堆积如山,这一刻也要走得慢慢悠悠。

(5)、情系北大荒 主演 朱亚文

(6)、因为慢下来以后,才有心情去读那些很多的书;

(7)、该片以清新、别致见长,虽然表现了那个疯狂的年代,但却从另一种角度切入,令沉重的历史成了善意戏谑的对象,几近玩笑的细节把些许轻松的幽默连同苦涩的回味一起带给观众。

(8)、从四眼那里偷来的皮箱是三个人的精神家园,罗明曾经高呼”我要用这些书改变小裁缝“,马剑铃在看完《于絮尔·弥罗埃》之后感叹整个世界都变了,老裁缝可以晚上听《基督山伯爵》白天做衣服,医生可以为了一部外国小说冒险为小裁缝堕胎,一切一切的原因都是来自于文学的魅力。

(9)、当小裁缝离开凤凰山时,罗明问了她这样一句话。对于小裁缝来说,罗明和马剑铃就是她的巴尔扎克,可最终,她却也没能成为他们两人的包法利夫人。

(10)、北风那个吹 主演闫妮夏雨

(11)、对于我而言,可能更会被马剑铃式的爱所感动,尤其是他奋不顾身的投身河中,去找寻写有小裁缝名字的船的时候,那种奋不顾身无条件的爱就像金岳霖之于林徽因一样,把爱变成了一生的守候。

(12)、在千禧年前夕,趁着最后一波花岗岩热度冷却下来的时候,县城里的乡村道路已经修到了天池旁。哪怕是破旧的二手桑塔纳,也能在这条蜿蜒曲折的碎石盘山路上艰难攀爬,最终停靠在天池旁的一小块空地上。

(13)、我曾听到过很多为这种艺术工具主义者开脱的言辞,无非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云云。在我听来,这些话都是狗屁。生存不是难事,人要维持生命,需要的东西本就不多,轮不到仅仅是为了活着就要糟践艺术。况且,他们那样,算是为了生存吗?不是,是谄媚,是为了向既得利益者靠拢。

(14)、这部小说由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出版社Gallimard于2000年出版,一夜成名,畅销一时,并先后5次获奖,版权也迅速售到20多个国家。其中,法文版销售量超过100万册,英文版销售量超过50万册。

(15)、 两种不同方式的爱——热烈与内敛。从四眼那里偷来的外国文学,唤醒了他们对欲望、冲动、激情、爱情的感受,两个知青都爱上了小裁缝,但他们爱的方式不同,一个热烈,一个内敛。热烈的罗明好像比内敛的马剑铃更先一步捕获了小裁缝的芳心。罗明是直接的,是热烈的,是立即行动的,甚至是不计后果的,他给小裁缝读书,一遍一遍,想要改变小裁缝的愚昧无知。他要离开,一遍一遍地叮嘱马剑铃要照看好小裁缝。但是,面对小裁缝欲言又止的重要事情,他还是离开了。在罗明离开的日子里,马剑铃充当了罗明的角色,他给小裁缝读书,小心照看着小裁缝的生活,不让村里的其他男人打小裁缝的主意。得知小裁缝怀孕后,马剑铃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一名妇产科大夫,帮助小裁缝做了流产手术。做手术时,马剑铃站在窗外对着老黄牛拉小提琴,希望琴声可以盖过小裁缝的喊叫,生怕其他村民发现。马剑铃是内隐的深藏的,但,也是深爱的。

(16)、老磨工是无产阶级中的无产阶级,穷得一塌糊涂,连无产阶级都要嫌他穷。在我看来,他却是这群人里最具小资情调的人,也从来不和“劳动人民”这样的词沾边。

(17)、石子泡盐水的法子绝对不是杜撰。不只在荥经山区,在重庆码头地区,一些老头也有这个习惯。可见,这个穷苦的解馋方法,在巴蜀穷人的亚文化圈里是有广泛流传的。据我猜测,这可能是晚晴闹盐荒时候传下来的秘法。很多人都不了解近代四川闹盐荒的事。这是对当代四川民风影响深远的大事件,甚至影响了现代川菜的成型。

(18)、当然,故事的发生地也不是在三峡附近。有人紧紧抓住电影结尾寻访小裁缝部分关于三峡水库移民的对话,却忽略掉了之前的所有线索。然而,事实是,原版法文小说《BalzacetlaPetiteTailleusechinoise》(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是没有这部分的。我不知道导演在电影里加上这段是何种用意,或许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虽然最后还是没过审),比起原著,电影已经删减太多细节了,又或许是导演心里有些话在小说里还没说完,需要一个这样的补充,这似乎也是他后来回访县城的初衷。我不清楚戴导回国的确切时间,因此,也不必对他做太多揣测。总之,在电影里,导演已经不顾上这段戏与先前有地理位置上的出入了。

(19)、从第一段台词可知,故事发生在四川省境内一个与天全县相隔两天路程的小村庄。很快,在电影算上片头都还不足10分钟时候,刘烨的旁白又给出了第二条线索。他说,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同性恋皇帝把这座山赏给了他的男宠开矿铸币。现在,我们打开搜索框,输入“汉朝同性恋皇帝男宠铸币”,立马就可以在搜索结果里读到汉文帝和邓通的故事。据《史记》记载,邓通因受汉文帝宠幸而得了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获得了铸币权,因而成了一方巨富。在此,我们又可以查到,蜀郡严道县,就是现今的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

(20)、在这一个月里,“我”充当了小裁缝的守卫者。有一天,小裁缝跟“我”说,她遇到了麻烦,她好像怀上了阿罗的孩子。“我”的心揪得紧紧的,失落和担心一时间让我痛苦万分。面对小裁缝的眼泪,“我”决定帮助她。

2、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简介

(1)、同名电影由作者本人担任编剧、导演,周迅、刘烨、陈坤饰演三位主角,影片围绕巴尔扎克的小说,讲述了70年代知青的故事。该片于2002年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上作为“一种注目”单元的闭幕电影首映,并获得2003年美国全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2)、阿罗还说,巴尔扎克的小说颠覆了小裁缝的认知世界,她彻底地被书中外面世界的神秘景象所吸引、所诱惑、所征服,她怔怔地张着嘴巴,一动也不动。或许是小裁缝的反应刺激了阿罗,从那以后,他便开始致力于改造小裁缝,每天给她读书,他想让她变得更精致,更有文化。

(3)、几个月过去了。一个周末的晚上,不少朋友来到我在巴黎蒙巴纳斯的小屋里喝酒,吃四川火锅。巴黎唯一的妙处,就是常常和来自各国的流浪艺术家们瞎闹,穷欢乐,某种程度上,有点像知青生活。半夜以后,大家都喝醉了,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一个作曲家,名叫让·玛丽·塞尼亚,在我放各种手稿的架子上随意抽了一本。他看了看说,这不是剧作。我说是小说,没人看得上。他看了几句后,乘着酒兴,竟站在椅子上,大声地朗诵了第一章,还博得了这群乌合之众一阵狂热的掌声。塞尼亚的定语是:亲切可爱。他说他认识伽利玛出版社的一个人,寄去试试。人生难测,我们写的东西也各有不同的命运,起伏跌宕,变幻无穷。于是,这本手稿很偶然地走进了书店,走到了素不相识的人家的书架上。

(4)、保持思想和精神的独立性。四眼已经被某些东西洗脑了,他看不到“实”。罗明和马剑铃冒着风险把采集到的民歌拿给四眼看时,四眼的脸一下子阴沉下来,“简直是瞎胡闹!你们记下来的,简直是一派胡言!我要的是有积极意义的歌词,带革命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你们怎么会这么傻的白白浪费时间,弄来这些个乌七八糟的东西呢!我可是没有什么回头路了!你们总还不至于愚蠢到这个地步!”马剑铃怎么也想不明白,对未来的一个小小的希望竟然会如此的改变一个人的头脑,直到他彻底的变得疯狂,狂妄自大,在他的口气中注入那么多的欲望,那么多的仇恨。随后四眼把这些歌词改成了他眼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歌词”,并自鸣得意地说“我的脑子转得比你们谁都快,我毫无疑问要更聪明。”一向沉稳内敛的马剑铃跳起来,打了四眼重重的一拳,这一拳或许是不满四眼糟蹋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许是痛心于知识分子对知识本身的不尊重、或许是对满是欲望之人的憎恨。

(5)、简介:周迅,中国内地女演员,1974年10月18日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

(6)、由于小裁缝出走并非电影的结局,在这里,戴导并未有太多着墨。但是,在小说里,这就是故事的终章,戴导花了相当多的笔墨描写两位青年追逐小裁缝的情形。有跌宕的心情,有崎岖的山路,有盘旋不已的红喙乌鸦,有遗失在风声里的告别。

(7)、这是我听到过的一个很悲哀的故事,一个让我震动的故事:他说法语时的声音,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的声音,连自己的母亲也无法辨认出来。

(8)、 “说不定我们会在这小屋里过一辈子,想起来我的背脊骨都发凉了。”当马剑铃说这话的时候,这两人或许都不会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大山里会有一场关于青春的遇见等着他们,在这场遇见里他们邂逅了那个让他们铭记一生的姑娘——小裁缝。在遇见之后,三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了一起,改变了各自的人生轨迹。

(9)、“她想去一个大城市,”他对我说,“她对我说到了巴尔扎克。”

(10)、他若是幸运些,哪怕只是出生在东欧,或许有机会成为山野里异军突起的摇滚乐手,在布拉格广场上竭力地用他的琴声和歌声与苏联的枪炮对抗。若是他倒霉些,出生在柬埔寨,很快便会因摇滚乐手的身份被砍头,被丢弃在历史积满灰尘的档案袋里,直到未来哪位白人游客打开这破旧的档案袋,找到他这首备注为“Whatabird!?”的传世名作。

(11)、对于马剑铃而言,我想他依然孑然一身,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去抹平这青春的…遗憾。

(12)、该片的题材构思别致而又巧妙,同时又诠释了永恒的启蒙主题,片中的爱情观是单纯而又神圣的,背景音乐也与显性音乐相得益彰,用自身出逃而又重新进入的过程把一个知识分子的中国还原给西方,从而瓦解了西方的"东方想象",发人深思。

(13)、《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就是这样的。同样是一个知青的故事,出自于一个真正当过知青的人之手。片子里面弥漫着大作家,弥漫着好风景,弥漫着不能回首的往昔岁月,弥漫着青春、爱情、欲望,潮湿,困惑,多情。

(14)、伏案数月,唯一的感受是写小说过瘾,比写剧本愉快多了。在这之前,我曾用法文写过一些电影剧本,主要是为自己的片子写,也给一些法国导演、日本导演写过,但从来没有体会到写小说时的随心所欲。(也许是因为那些故事离自己的经历稍远?或是写剧本时总免不了要去算计在黑洞洞的大厅里放映时的观众心理?或是电影工业和经济的压力?)

(15)、为了给小裁缝补身子,马剑铃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小提琴。我想,这个时候的小裁缝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马剑铃那深沉而又无言的爱。

(16)、如果有人告诉老磨工,他是个浪漫主义者,他的反应不过是一句“啥子浪漫哦?”这是他在电影里对“浪漫”的回答。对此,戴导借马剑铃之口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17)、Balzac et lapetitetailleusechinoise

(18)、最后一个镜头是当年他们曾经经历的小村庄因三峡工程而被淹没,在水中小裁缝的缝纫机上放着马剑铃从国外带回来的香水,水里倒影着三人在一起的画面。屋里是三人,他拉琴,他读书,她在听,好像一切都回到了过去,可是我们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19)、从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剑铃在犹犹豫豫地些许扮演着费尔南的角色。他试图在罗明因故回家时修改阅读计划,另选了福楼拜、鲁迅的作品。他试图用同样的模式建立自己与小裁缝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仅仅作为替代罗明来给小裁缝读书的朗读者。只是,他的计划似乎不成功。小裁缝坚持“我还是更喜欢巴尔扎克”算是做出了拒绝。而后,小裁缝的怀孕也进一步打断了马剑铃的计划。

(20)、现在,“我”该来描述一下这个故事的最后景象,也就是在人工流产手术的三个月之后。小裁缝出走了,她说要走出大山,去一个大城市。尽管阿罗和“我”都曾尽力想要挽留她,小裁缝还是走了,迈着坚定的步子。

3、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中的时间观念与时序模式

(1)、我看到很多人对此歌谣的意思有过争论。有人认为,歌谣已经讲明白了,鹞子、燕子、雁鹅、野鸡就是答案,不存在谜底。有人认为,“鸟”“天池”“青草”是对男女私处的隐晦描写,而“双刀”指的则是男女交合的场景。这两种说法都说得通。前者强调歌谣本身,后者强调歌谣的起源及艺术改编。接下来,我将理清两者的区分。

(2)、如果我没记错,阿姨在我家帮工时也有40多岁了,算下来,如今已是60多岁的人了。虽然人人都说她就是电影里的小裁缝,可她却没有小裁缝那么好的命。在电影最后,小裁缝离开了乡村,去了大城市,去寻找更多的可能。导演给了她一个好去处,说她去了深圳,又说她去了香港。可是,在现实里,在我所知的这30年里,阿姨仍是被困在这小小的县城里。

(3)、在我心里,拍电影肯定好玩,没想到后来却发生了很多事。

(4)、这一边,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而另一边,却落后贫瘠,一辈子没出过大山。

(5)、对了,我想起来了,她的笑非常特别。大多数人笑起来都会自然地半眯着眼睛,要是眼睛太小,笑起来就只剩一条缝了。她不一样,她笑起来时候也会睁大眼睛,脸上除了快乐,还有眼里的惊喜。相比起单纯的快乐,她似乎更享受这快乐带来的意外。

(6)、在罗明走后,山村中的小裁缝由马剑铃守候,他给她读起了《包法利夫人》。在这期间,马剑铃一会想象着自己变成了爱玛的丈夫,一会变成了他的情人,当然小裁缝也就变成了他的包法利夫人。

(7)、短短100多分钟的电影,把70年代的两个“资产阶级狗崽子”,在天眼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故事,演绎得生动又美丽。

(8)、很明显,故事不是发生在湘西的。如果有一部电影,乡民台词都用的是东北话,你们能相信它是描绘发生的西安的故事吗?那么,这部全程用四川话拍成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又怎能成为一些人所说的发生在“湘西”的故事?虽然电影是在张家界取的景,那导演煞有介事地让所有人都讲四川话又是何种用意?就因为电影里有凤凰山,就肯定是讲的湘西凤凰山?那贵州省境内的一大堆凤凰山作不作数?

(9)、我很少回故乡了,现在想起,也不清楚荥经县还有多少人知道“铜山”的出处。但我确实记得,似乎是在90年代,县里有修建过一座贴满了绿色玻璃的“铜山大厦”。在那些年的县城文艺界,还活跃着一位笔名为“铜山耕夫”的知识分子前辈,县城的很多地方也都留有他的笔墨。

(10)、这时的我在想,三个人的感情将走向何方?但事情的发展是所有人都无法预料到的,小裁缝走了,她离开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带着“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去找寻新生活去了。最终小裁缝的出走对于他们三个人而言,是一种感情的解脱;对于时代而言,象征着新中国女性成长与进步。

(11)、《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是根据法籍华人导演戴思杰在法国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戴是四川成都人,当年的下放知青,后入大学,改革开放几年后去了法国,写了几本书,执导过三部电影。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巴山区,后来湘西选景,改成了凤凰山某村,其实是戴的一段生活经历。后来见到戴导,是一个中等身材十分亲和的人,他讲了那一段知青生活,有很多感怀,他的作品既是寻根,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12)、在电影里,四眼母子就是坚定的艺术工具主义者。对于他们来说,在文革以前,巴尔扎克、大仲马、波德莱尔从来都不是文艺作品,而是进入某个圈子以谋生的工具;文革时候,它们又都是些不能被人发现的禁书。他们对禁书的保存,并非出于对文艺作品的爱护,仅仅是这片被反复凌虐的土地上人们谋生的本能——对保值物的青睐。

(13)、其实下乡知青与农村姑娘的爱情,作为文革时期屡见不鲜的故事,在多数文艺作品中都能见到。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个故事与知青抛弃农村姑娘的套路不同,故事最后是农村姑娘抛弃知青,独自一人进城闯荡。而姑娘离开亲人,离开故土的理由竟是一个大陆彼岸的已故老先生——巴尔扎克。

(14)、小说写完之后,就寄到六个规模不一的法国出版社,大中小各选了二家,都是以前工作时就认识,打过交道,曾经希望我把他们某一本了不起的杰作做成电影。手稿寄出好几个星期后被退回了。六封客气的拒绝信。法文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把很难堪的事说得娓娓动听。我的一个朋友的居留证到期了,收到警察局令人魂飞魄散的勒令出境书,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先生在某日之前离开法国国土。

(15)、以我看来,这是中国化的“浪漫”概念,缺少了原词“罗马式”的激情。不过,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解释看作一种概括。浪漫主义强调个人体验(情绪的、感官的),这些是无法被掩盖的真实,因而是真诚的。它是真实的、个体的,因此是反威权的、不可操弄的,它具备的独一性、真实性、存在性共同构成了它的美学价值,因而,可以说它是“美好的”。

(16)、在电影最后,戴导追加了回到天凤乡寻访小裁缝无果的部分,让往事都随三峡大坝淹没在水底。虽然这场后来新加的时代戏码将天凤乡迁到了三峡附近,可这场戏里的场景和人物,却仍像我故乡停留在90年代的人们。那些衣服,那些发型,那些农家胡乱堆砌的箱子和楼梯,都是那样熟悉。

(17)、简介:周迅,中国内地女演员,1974年10月18日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

(18)、虽然美若没有几分遗憾,又怎能来的那千般滋味。但我还是唯愿所有年轻人的热爱,年轻人的付出,年轻人的坚持,都能不留遗憾。

(19)、在当时,影片巧妙地融入了东西方美学和文化的精髓,不仅有着真实动人的真挚情感,同时片中镜头尺度之大,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非常大胆。

(20)、小裁缝(周迅饰),一个没有名字的美丽女孩,可能是任何一个女孩,带着与生俱来的淳朴和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她的青春也许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懵懂又苦涩,有挣扎也有梦想,梦想着自由、梦想着爱,梦想着外面的世界。

4、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1)、小裁缝的出走是我非常喜欢的部分。她用行动告诉了罗明、马剑铃——我的美、我的灵魂、我的爱情、我的自由,都应由我的力量来塑造和解释。此时,雅典娜和阿芙罗狄的力量在她身上觉醒,她终于成为了一个断然与山里姑娘不同的女人。

(2)、无数的影片简介、影评都犯了严重的地理错误,说故事是发生在湘西,让我怀疑这些信口胡说的人根本没仔细看过电影。

(3)、《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作为一部回忆文革的影片,那些本来是戕残人性的苦难经历,因为对女性的窥视与玩味而弥漫着一股异样浪漫的轻松情调,这种对苦难理性反思的放逐。

(4)、在天凤山,人们说长得最好看的姑娘有着椭圆的脸蛋,亮闪闪的眼睛,还有一条长长的辫子,有三四厘米粗,从她的后脑勺上垂下来,耷拉到背上,一直拖到她的胯部以下,发梢上扎着一条红红的头绳,她叫小裁缝。

(5)、电影里说,凤凰山(原著小说里的天凤山),就是铸币的铜山。或许是时代有变,地理名称有变,或许是戴导的艺术加工,在我记忆里,只有天凤乡,没有天凤山。文献里的铜山,就是现在的宝子山,山峦北边有一座天池,再往北走,就到了天凤乡,要是再往北些,就出了荥经县界,到了天全县。为了记述方便,无论是现实里的宝子山,还是作品里的凤凰山或者天凤山,我都统一把它称作铜山吧。

(6)、是啊!他们两个都爱她,罗明的爱情炽热,马剑鈴的爱情深沉,一个爱的直接,一个爱的遥远,只是爱她的方式刚好不一样而已。

(7)、原著小说出版后,作者戴思杰有回到过县城。当时,县城里的人们普遍不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加工”——就像故事里那些听知青讲电影的乡民们——他们认为小说、电影都是真实的,于是,县城里就有了很多关于这位裁缝阿姨的传言。戴导在这期间曾与县城宣传部的相关领导有过会面,据说,他在当时澄清过,“小裁缝的角色不是特指某人,而是艺术符号的集合。”我不知道这种澄清是否有用,我也不认为有向当事人追究事情原型的必要。那样太不礼貌了,既不尊重当事人,也不尊重文艺作品的创作价值。

(8)、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是导演戴思杰本人的首部小说改编而成。

(9)、只是世事弄人,这时的小裁缝怀孕了,为了给小裁缝做手术,马剑铃将法国小说抄在羊皮袄上,作为贿赂医生的礼物。

(10)、如此朴实的一部影片,却将那个摧垮人性的荒诞年代、那些无法被摧毁的人性本源的共鸣、与那场欲语还休的清浅爱情,全都交织在一起。

(11)、在那个小村庄里,来自城市的两位知识分子,与身在朴素农村的小裁缝相遇了。

(12)、当小裁缝被蛇咬了之后,马剑铃吸她手指的毒,小裁缝不解的问道,“蛇又没咬你,你抖什么呀?”是啊!若不是心存爱意,他又何必抖呢!看着马剑铃那关切又逃避的眼神,我想我们都明白了,他又何尝不爱她呢!只是,这时的小裁缝还没有真切地感受到,这份深沉的爱。

(13)、从好些年前开始,如果你乘坐川航的航班来成都,到了就餐时间,就会看到有空姐拿着一罐“老干妈”辣椒酱,满场问人“要不要加辣椒?”这就是现代四川的境况,到底是文化如何贫瘠的地区才会拿着一罐来自外省的特产彰显自己无明且狭隘的文化地域主义情结呢?有机会的话,请千万记得告诉他们,“老干妈”,其实是贵州特产。

(14)、“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人世间的一切大抵如此。就在罗明和小裁缝的爱情浓烈之时,罗明的父亲生病了,他需要回家探亲。我想,这时的两人都是不舍的,只是一个选择了不牵绊,一个将自己的心爱之人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照顾。我想,他们对这短暂的分别是充满了担忧的。是啊!在那个被时代的大潮裹挟的年代,自己的命运尚且不能做主,又何况爱情呢,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尽随人愿的。

(15)、当电影里的马剑铃拉响小提琴时,我总会想起我的小提琴老师。他的年纪和戴导差不多,似乎是在“上山下乡”活动时听过哪位知青的演奏,由此便喜欢上了小提琴。我从未打探过老师的师承,但我可以确信,他不是荥经人,因此,他听到的琴声,不会是来自戴导或他的哪位朋友。而且,他们所处的年代也对不上。五六十年代的“上山下乡”更多是对苏联农场模式的效仿,和后来文革时期的“插队”不同。

(16)、当知识分子垄断了文字,他们也在试图垄断对爱情的解释。贯穿整个故事,马剑铃、罗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小裁缝灌输这种垄断的“文明”。可他们最终忘记了,爱与欲都先于文明存在,哪里由得了用文明去做出“最终解释”?

(17)、我家还开着农家乐的那几年,除了裁缝阿姨,先前在奶奶家做饭的小保姆也在夏天做过一段时间帮工。我还是先说明白吧,她便是这段故事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则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厨师。我不确信他们之间是不是旁人嘴里明确的“恋爱”,我隐约记得,后来听说厨师在老家还有相好,没多久就离开了。

(18)、我想,这就是关于知识、艺术、爱与美的启示,它们不能让人完全克服自身的毛病,但仍能给人面对生活的希望和力量。即便是在崇高里夹杂了私心的知识分子,也有足够伟大的仅属于自己的使命去完成。

(19)、“她不是有知识的人,至少对我来说,她还不够有知识!”

(20)、四眼母子也确实通过这样的附加能力获得了脱离乡村的机会,在成都的一个官方杂志社谋了份差事。只是,你不能指望他们通过阅读巴尔扎克或波德莱尔习得了创作伟大作品的能力。对他们而言,任务先于表达,政治先于艺术。

5、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完整版是多长

(1)、1971年初,十七岁的“我”、十八岁的阿罗,作为知青被分配到离荥经县二百里的天凤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天凤山下面有二十来个村庄,我们分配去的那个村高高地盘踞在山顶上,“我”和阿罗被安顿在山顶上的吊脚楼,跟村民一样下地或挖煤。

(2)、2000年这本书在法国出版后,获得了第二届意大利电影节“文学电影剧本创作奖”。

(3)、在当今现实世界里,山歌的“情欲”元素常常受人忽视。很多学者、政客为了职称、政绩纷纷举起“保护山歌民俗文化”的大旗,却对产生山歌的土壤避之唯恐不及。其实,“山歌”并不需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人们“庸俗”的权利和表达“情欲”的自由。当滋养山歌的土壤不复存在,我们所听到的被定义为“山歌”的事物则与档案里书写的数字无异,只是对表达的不高明模仿。

(4)、不要跌倒,不要用鼻子近距离感受撒落了粪水的山路,也不要在摔倒时惊到钻进干枯玉米杆准备冬眠的蛇——这是我从过来人那里听来的关于山野生活的忠告。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把这些忠告听进耳朵去,很快就摔倒在这光亮的石板上,被裤兜里的玩具在屁股上扎了个印,还有一只绿色的四脚蛇,飞快地从我手背上爬过。

(5)、但愿我用法文讲的故事,我自己的母亲还能听出她的儿子的声音。

(6)、我想,像四眼母子这样的人,是会在剧院为《啥鸟飞来节节高》鼓掌欢庆的。毕竟,他们是没有艺术鉴赏力的,他们需要的仅是装模作样进行虚假的表达,为职称和政绩欢庆。他们,是文明世界的鬣狗。

(7)、“小裁缝”的故事离我太远了,哪怕“她”或许也曾离我那么近。在我家那处农家乐,我曾切实地亲眼见证了一段山野里的爱情故事。如果在1971年的山野里真有过一段激烈的爱情故事,那我便见证了它的千禧版。当时我还小,只是隐约记得事情的一些经过。在这些见证者里,除了我家里的人,还有在这里帮工的裁缝阿姨。

(8)、“也许是吧……只不过,我们两个爱她的方式不一样吧。”

(9)、在以后的日子里,罗明和马剑铃给小裁缝讲起了巴尔扎克,其实巴尔扎克只不过是他们偷的众多禁书里的代表,代表了自由与解放,在那个思想被禁锢的年代,在那座落后闭塞的大山里,就像一股清风吹进了心里。不仅影响了小裁缝,也影响了老裁缝,影响了凤凰山里的许许多多的淳朴村民。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老裁缝在夜里听罗明和马剑铃讲故事,他那挂满了斑驳皱纹的眼睛里充满了光芒,那是对新鲜世界的渴望,是对自由的向往。

(10)、我似乎是98年时候在天池边玩耍过。那时的天池已经并不清澈了,不像有人会在里边游泳的样子。有农家把土豆装在竹筐里,荡在池边,据说这样就可以筐到鱼。在天池周围,还有一丛又一丛的竹林。差不多十株一丛,围着池子靠山的一侧散落着。在这些竹林间,又穿插着用石板铺成的路。这些石板像是页岩,宽大又扁平,一阶一阶地把重量压在彼此身上。

(11)、阿罗和“我”第一次见到小裁缝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因为“她的脸部线条中,有着一种美,一下子就能让人感觉到,令人敬畏,使得我们无法抵抗心中的欲望,只想留在那里,看着她踩着那台上海产的缝纫机。”

(12)、而在小保姆身上,她的魅力更像是海伦,你在她身上能明确感受到人与神的交汇,还有两种力量的拉扯。她的所有外在特征都在表明,这是一个完全世俗的人类,可你却总能在一些瞬间从她身上察觉到神的惊喜。

(13)、最后奉上及其珍贵的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拍摄花絮视频:

(14)、随着医生一字一句的念着,马剑铃悬而潸然泪下。从中我看到的是青年人对人性枷锁的反抗,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这两位青年人用以拯救小裁缝的东西,一开始是情感,后来是思想。

(15)、《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成功,并不在于它讲述了一个山野里的爱情故事,而是在于,它没有止步于山野里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含混的故事,它以爱情的惨败收场,而这爱情的惨败却正是浪漫主义凯旋的号角,当这号角响起时,你却听见的是现实的声音。

(16)、影片中,马剑玲看完《于絮尔·弥罗埃》后兴奋地讲着,“我觉得一切都变了,天空,星星,声音,光线,连猪圈的气味都变了!”进而又向着群山大喊:“于絮尔·弥罗埃!”在群山的回声中,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却也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奈。一个青年在文明缺失的高山之巅,发出了一声呐喊,而远方,群山叠叠、迷雾蒙蒙。

(17)、电影开头提到过一位米歇尔神父,并引用神父的记载,讲出了汉文帝和邓通的故事,只是,略过了小说里提及的“鸦片种植”。小说里写到,这些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村民,很可能以前就是种鸦片的。没错,有这个可能。民国时期,四川、西康(含今康定、雅安、马尔康地区)都是贩烟大省。《让子弹飞》改编的原著《盗官记》讲的也是这段时期的事。我曾听县城里的老人讲过,当年,似乎是刘湘军队还来抢过鸦片,被县里的“袍哥会“(四川地方武装组织)打跑了。后来,当地的袍哥会又在解放西康时出了力,并借此入了编制,不过,在接踵而来的的三反五反、三年饥荒、十年文里革,熬到寿终正寝的袍哥似乎不多见。按照电影里的时间计算,如果村长在1971年是60岁,那么,在鸦片黄金期,他确实正是合用的青壮劳动力了。

(18)、那些年里,老师每周都在雅安各个区县奔波,每个地方只待上一两天。回想起来,当我们这些学生和学生家长盘算着他回到县城的日子,心情就像电影里等待着罗明讲电影的乡民们一样,等待着他带来关于外面世界的新消息。

(19)、小矿洞选择在三岔乡石灰窑后面,前临公路,也很方便。拍摄的时候我也去了,洞内拍摄不让看,自然洞内发生的故事无从知晓。

(20)、小裁缝出走之后,我们才在记忆中搜索到这一突然事件之前的一些蛛丝马迹:小裁缝照着《包法利夫人》的描述给自己做了一个胸罩,小裁缝的长辫子剪成了齐耳短发,小裁缝买了一双白色网球鞋……

(1)、小裁缝的离开,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一段话,“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2)、在这段满地捡钱的日子里,再没有人愿意好好上班了,况且,县城单位总是没太多事可做的。有些人胆子大,能空手套白狼;还有的人胆小些,但稍微精明些,也能靠借贷把资金链盘活;剩下的老实人,只得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在这段时间里,县城总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连街头的无名服装店也能把普通的polo衫卖到300块,很多工薪家庭的小孩也有机会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在我小学的时候,50人的班级里,连我在内就有3人在学习小提琴,除了我,另两位后来都去了川音附中,直到念完川音本科、研究生。

(3)、乡下贫乏的生活让人厌倦。有一天,我们从一个叫四眼的知青那里偷偷借来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于絮尔·弥罗埃》。“这本小小的书,就像一个擅自闯进家门的人,唤醒了我们对欲望、冲动、激情、爱情的感受,而所有那些东西,对我来说,还始终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4)、很多关于《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电影、小说的简介都说,这是一个山野里的浪漫爱情故事,似乎默认了“山野”和“浪漫”总是捆绑出现的美好事物。不,不是这样。在很多乡野地区,就像在电影里的天凤乡一样,“浪漫”是一种稀缺物。在这里,《莫扎特奏鸣曲》必须假以“莫扎特怀念毛主席”之名才能够被演奏、被聆听。人们看重“名义”甚于“本质”太多,用“名义”划分人群、书籍、艺术,制造了太多的隔阂,而忽视了同为人类所共同经受的欲望、诱惑。看看这群同是被时代摒弃的人们吧,他们甚至拒绝相互的慰藉。

(5)、想把这事写出来,我与电影《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6)、知青的到来让这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充满了活力,山顶的吊脚楼一时间成为村民会聚的中心,因为阿罗有一只鸡啄米的闹钟,“我”带来一把可以弹奏《莫扎特想念毛主席》的小提琴。更重要的是,阿罗和“我”有讲故事的本领。村里大都是文盲,又兼穷乡僻壤,没人看过电影,知青口述电影,成了大多数村民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

(7)、在这个国家,把艺术当做工具的人比比皆是。成绩不行,那就去艺考,把艺术当作生存保命的工具。在这里,他们不需要艺术表达,只是按照圈子的既定模式“努力地”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便有了上一节所写的东北农民版《啥鸟飞来节节高》。

(8)、根据资料显示,三峡第三期工程是在2003年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居民的迁徙和安置在此前已经完成。据此可知,马剑铃应是在千禧年左右回去寻找小裁缝的。当我们回到现实,正是在2000年时,法国伽利玛出版社(ÉditionsGallimard)出版了法文小说《BalzacetlaPetiteTailleusechinoise》。到了2002年,这部名为《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电影则成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开幕电影。

(9)、“长得很漂亮,却没有文化。”这是阿罗和“我”对小裁缝最初的印象。

(10)、他继续走他的路,低着脑袋,没有马上回答我。

(11)、当我看到电影里周迅饰演的“小裁缝”时,我总会想起我在那个夏天看到的一切,总会想起那个小保姆。她当时年纪和“小裁缝”差不多,也就十七八岁吧。但和小裁缝不同,她长得,就像知识分子笔下农村女孩的范本:黝黑的皮肤,铮亮的大眼睛,乌黑的长发编成一股麻花辫。

(12)、这一切赋予了她一种奇特的性感,一种优雅的姿态,宣告了一个略带笨拙的漂亮村姑的消亡。而那个时候,阿罗还经常在“我”耳边喃喃道:“咱们这几个月的阅读终于没有白费。”当时的阿罗沉浸在一种幸福和成就感中。

(13)、常有人说,川人嗜辣,是因为四川盆地湿气重,要多吃辛辣食物除湿。都他妈是放屁!看看闽粤,湿气都已成了瘴毒,照样坚持不吃辣椒。况且,从有据可考的地方志看来,近代以前,四川人是不吃辣的。唐宋时,四川是蔗糖大省,川人嗜甜,来历不明的“东坡肘子”便是受这一时期的影响。明末清初,四川是盐产地,川人嗜咸,此时,辣椒是作为观赏植物而受士大夫喜爱,看它红绿相间,讨人喜欢。到清朝中后期,食盐在官营体制下已经溢价了八九倍,再遇上南北漕运的水路被太平天国截断,朝廷只得强征四川产出的食盐调往京师。至此,川人再吃不上盐了,只得学苗人用辣椒调味佐餐。是的,你们没看错,最嗜辣的其实是贵州苗人,因为穷,没多少调味料能吃。

(14)、 当电影的帷幕拉开的时候,便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上世纪70年代,在上山下乡的历史洪流中,两位知青马剑铃(刘烨饰)和罗明(陈坤饰)来到了凤凰山插队。与沈从文在《边城》对湘西景色的描写相似,影片中的凤凰山景色秀丽,山路蜿蜒。这喻示着淳朴的民风和人性的美,也暗示着山村的闭塞和知识的贫乏。

(15)、可惜,这些观众抓住了歌谣本身,却忽视了电影。也就是说,当一些元素出现在电影里,它们便不再是生活里的“本身”,它们是为电影表达技艺而服务的工具。当歌谣作为工具时,它与这段剪辑的关系共同构成了这个“谜语”。基于电影艺术,谜底是存在的。

(16)、这部片子,是由华裔导演戴思杰自编自导完成的。

(17)、而在旅法30年之久的导演戴思杰眼中,这部充满法式浪漫的中国电影,是给美,给女性,给艺术,都赋予了全然独到的诠释。

(18)、正是小裁缝的出走,这个原本用浪漫主义笔墨描绘了许久的画卷终于定下了现实主义的基调。而且这样令人难过的现实主义结局留给人的却不仅仅是面对现实的伤感和悲痛。小裁缝走了,让两位知识青年显得那样渺小又无能,连一个人也留不住。小裁缝走了,也让他们显得那样伟大而有力,他们终究改变了她。

(19)、“我罗明,就用这箱外国小说,彻底地改变小裁缝,让她不再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山村姑娘。”罗明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会想到这箱外国小说在改变小裁缝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更不会想到小裁缝会改变的如此彻底,以致于自己的爱情也随着小裁缝的离去而只能长存心里。

(20)、这种苏联式美声与样板戏结合而成的产物让我感到恶心,与这样的怪胎比起来,任何一个抖音、快手播主都显得读过几年书、受过点艺术熏陶。

(1)、戏是拍完了,至今国内没见播出来,在百度上一搜,还有这样的视频,画面唯美,艺术性很强,但有很多镜头没有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影响过很多人,包括那年那月那个深山里美丽动人的小裁缝。后来小裁缝把爱上她的知青罗明甩了,走出了大山。影片在讲述中结束,主要人物不知所终。也许,不是结局的结局才是结局。

(2)、不意外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部电影,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上作为“注目单元”的开幕电影首映,还提名了第61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3)、剧中的一个情节是马剑铃在屋里透过破旧窗户看见外面的好友罗明和自己心仪的小裁缝接吻亲热时失落哀伤的神情,在二胡婉转凄凉的配乐下,个中滋味也许只有马剑铃能够体会。

(4)、这一地区的半山上,常有这样的一处坝子,将山脉划为两段,再往上走,垫脚的石板越来越少,直到只剩散落了一些脚印的羊肠小道淹没在密林里,要是不带上开荒的镰刀,很容易把路跟丢。

(5)、原稿是用法文写的。我想到一个希腊裔的法国名作家的故事:他几年前回到故乡,他的母亲是一个希腊的话剧演员,会法语,演过莫里哀的戏。有一天,他母亲在厨房里做菜,他拿着录音机进去了,给母亲放了一段他在法国的一个广播电台上所做的采访录音。放了半个小时以后,母亲说,这家伙有点意思,但他什么时候才说完,什么时候才轮到你讲呢?

(6)、被雨水浸润过的石板非常好看,却也像好看的蛇蝎美人一样,从来没按什么好心,轻易就能把人摔倒。它们太光滑了,光滑得连青苔都不容易长。人在山路上摔倒时,周围没有任何可抓的东西——左侧是一道灌溉用的水沟,隔开了高大的玉米林,右侧是稀疏的竹林,竹子太远,竹笋太矮,都抓不住。就像电影里罗明背粪的时候,摔倒了,就没有东西可依靠。还要祈祷自己不要顺着山路滚下山崖,也不要侧身滚进一旁的水沟,更不要被粪水洒一身。

(7)、就像马剑铃的闹钟改变了村里的作息一般,老师也为县城注入新的活力。无论是闹钟还是小提琴,都成了一种符号,这些被崎岖山路困在原地的人们,通过它们试图与外界产生些联系。人们每日照常过活,而又总要隔山差五地做些不一样的事情。似乎是在提醒外界,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我,不要忘记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生活。”

(8)、我还是不要再使用“小裁缝”这样的称呼了,这很别扭。在我的印象里,她是曾来我家做过帮工的裁缝阿姨。我从未想过,竟然有这样一天,我会在讨论一部电影时,从她的世界去看看县城女人们的人生,看看久不曾想起过的县城光景。

(9)、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描写,它们让马剑铃的状态变得非常微妙。一方面,他享受唐泰斯曾有过的爱情,同时,他与后来的唐泰斯(即基督山伯爵)共享某种对小裁缝、梅尔塞苔丝不可得的惋惜。另一方面,这种游戏只是他趁着友人(兼情敌)缺席时的诡计,他扮演着唐泰斯,心中却怀着如费尔南一般的对自身罪孽的担忧和惶恐。

(10)、我不认电影最终的安排是一种巧合,相反,我认为,正是这样刻意的安排,这个故事才真正落下了帷幕。哪怕它不是足够优秀的电影,它却披着艺术的外衣将人重新拉回了现实。

(11)、在电影里,铜山是天全县的辖区。我不知道是艺术处理还是这几十年来周边县界有更改。按理说,作为凤凰山原型的铜山从一开始就隶属蜀郡严道县,在10多年前,严道镇也仍旧是荥经县城的中心,这么说来,铜山是没有划归天全的可能。但我记得,在90年代末,确实又重新划过县界。当时,荥经、洪雅两县为了另一处可做旅游景点的瓦屋山争得不可开交。在当地小学生的传闻里,为了这场争斗,双方还出动了各自的黑社会势力,相约在瓦屋山脚下进行了一场对决。最终,荥经的地痞流氓不够洪雅凶狠,便输掉了瓦屋山。对此,我不知真假,这或许就是那几年《古惑仔》文化的影响吧。

(12)、独立人格的养成。那些禁书对罗明和马剑铃来说,更多的可能是升华,因为,出于家庭原因,他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外国文学,而对小裁缝来说,是三观的摧毁与重塑,是一个新的、独立人格的自我养成。这让我想起曾经读到的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一文。优秀的文学本身就有启发心灵的作用,让潜伏在心底的灵魂,意识,逐渐苏醒,就像微风徐徐,渐渐地将一种精神根植于人的内心。刚登场的小裁缝,淳朴、自然、善良。她得知罗明患严重疟疾时,慌慌张张地请巫婆来驱鬼,边驱鬼边忐忑地问:罗明的父亲,会不会生气于这种“不太科学的东西”。他们三人一起去戏水时,小裁缝对马剑铃说“我为啥喜欢再三再四地打捞他的钥匙圈?你一定觉得,我就像一条狗那样笨,会乖乖地跑去,把人家扔掉的骨头叼回来。我可不是巴尔扎克小说里那些年轻的法国姑娘。我是一个山里姑娘。我喜欢让阿罗感到高兴,就这些,没得别的。”这与结尾处小裁缝决然离开形成强大的冲击。罗明问“是谁改变了你?”“巴尔扎克!”先不说小裁缝的离开是对是错,但至少,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她不再依附于任何人,她的爷爷、马剑铃或是罗明。

(13)、“他对我说,巴尔扎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女人的美是一件无价之宝。”

(14)、后台回复“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即可获取资源

(15)、无论如何,仅仅从电影开篇,我们是能够把故事发生的地点确定到县一级的。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曾在山顶上看过雪,在天池边玩耍过,听过县城里的传言,你也会确信这是发生在天凤乡的故事。或者,当你打开一本中译版《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小说会告诉你确切地址的。

(16)、《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植物学家的女儿》和《夜孔雀》

(17)、多年之后,马剑铃成了蜚声中外的音乐家,罗明也成了国内著名的医生并且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在他们久别重逢之后,他们谈论着旧事,仍不禁有泪,个中滋味,唯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18)、他们不相信知识和艺术,他们只是单纯地相信书籍可以作为保值物,在未来可以兑换成金钱,或是用来换取别的提升物质条件的机会。文艺作品并未给他们的灵魂带来多少震颤,只是让他们多读了些字词,能借用别人的文字写一些阶级故事或社会主义打油诗——这就是保值物的附加值。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77句心累的句子说说心情图片 心情短语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