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5句老子说过的名言无诺必寡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27 07:28:40 admin 阅读:59

导读老子说过的名言 1、老子说过的名言两面性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江海...

老子说过的名言

1、老子说过的名言两面性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4)、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自己的心灵以清空,“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种功夫。

(5)、·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6)、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1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8)、老子从激烈的社会运动中感到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中认识到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间相互依存、彼此消长的状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乐相合,前后相院。”老子特别注重物极必反的现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1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老子说过的名言无诺必寡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 《道德经》

(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译文)这句有两个关键词“不仁”与“刍狗”,“不仁”不能理解成“不仁慈”,这里的“不仁”指的是无所偏爱;“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会扔掉,没人拿它当宝贝,所以天地、圣人对万事万物都一样看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第二种“宝”,叫克制。克制就是在明白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前提下,坚决不去做那些违反“道”的、不能做的事情。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1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5)、狂风骤雨往往都不会长久,做事、学习、修行都是这个道理,不能因为一时兴起而做事,结果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注定做不好事情,只有持续地努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6)、人有生老病死;花有盛开凋谢;月有阴晴圆缺,无不在道的规律中运行。

(17)、因此便有“揣而税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等三联引申的说法。

(18)、《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0)、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老子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4)、"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经》

(8)、与其趋炎附势地去谋取宠幸,不如自立自强地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9)、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道德经》贵柔。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1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4、老子说过的名言和翻译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的名言警句大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因贪欲过重,追逐名利,贪享过度,耗尽阳气,中途夭折者,十中有三。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0)、(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2)、这样的生活,也不难,就是不能太在乎别人的言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路遥都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1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4)、我为什么说这段语录道出了养生之道呢?一个人想要活得长一点,久一点,就要把自己各方面变得柔起来,脾气性格,都柔,如水一样活着,适应万物,却又不受万物的影响。又如镜子一样,能照任何东西,东西走后,镜子又会恢复原样,不会把刚才照镜子美女的相貌永远留在镜子中。

(15)、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1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8)、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老子语录

(1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0)、首先,关于老子其人和其思想的明确历史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用了很大篇幅写老子,并且关于老子有三个说法,第司马迁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接着司马迁记录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这些和这些人的尸骨都已经腐朽了,只是他们的言论还存在,就像在耳边刚刚说过一样。有德行的人得到时机就会出来掌控,没有机会就蓬头垢面游走江湖。我听说,老的商人,深藏不露富,装扮成穷苦的样子;有德行的人心怀大德,看上去很愚钝的样子。舍去你的骄气和追求的欲念,舍去得意的面相和长期坚持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于你没有什么益处的东西。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而已。”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5、老子说过的名言名句

(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2)、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3)、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5)、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在古代是十分可贵的,对于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他的辩证法思想还是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老子所讲的对立面的变动,也都只是指一些具体事物的暂时现象。老子提出了居弱守雌的方法,从而使自身在万物轮转之必然中立于不败不衰之地。老子主张不能忽视细节、小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 《道德经》

(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8)、树木长得好,就要被古代人拿去做兵器。而现代树木长得好,就要被人拿去做桌椅。我们再纵观古代很强的人,他们都愿意处下,跟水一样。就好比张良吧,功成身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0)、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11)、“道”不是现象,是不可以被感知的:“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这是说,“道”是不确定的,人们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因此把它叫“夷”、“希”、“微”。“道”不是感官的对象,表明了“道”的超越性。“道”本“无名”,有时可以用“一”、“朴”来表示。“昔之得一者:天下得一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以灵,谷得以盈,万物得一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又被形象化地比喻为“谷”、“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阳,冲气以为和。”这即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12)、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1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 《道德经》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6)、老子曾担任“周藏室友之史”,他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亦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而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9)、道德学说的十大特性: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

(2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9)、如果我们也静下心来,抛弃这些,过着圣人追求的简单生活,安定的生活,即便生活在农村,估计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有压力,因为穷有穷的生活方式,富有富的生活方式,都在于个人怎么去活而已。

(1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3)、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14)、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0句小学生美德格言怎么写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