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1句佛经大全经典名句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10 09:32:19 admin 阅读:59
百句佛经经典名句
1、佛经的经典名句
(1)、20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出处:《念佛镜》
(2)、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朝来暮去走西东人生恰似采花蜂采尽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4)、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5)、不读佛经,不知正理,所起的念头多是依据自己的情知臆想,随顺自己的世俗之见,不能出离三界苦海。谁知道好点的关于佛语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6)、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楞严经》的另外一个名字,妙莲华王)
(7)、11)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己,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8)、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9)、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10)、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11)、2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12)、3)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13)、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
(14)、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5)、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16)、16)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
(17)、(2) 佛说:沙曼走为上道,没有什么比得上磨牛,虽然走为上道,但心不能。如果心道起作用,为什么要用实干家这个词?
(18)、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9)、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
(20)、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蕅益大师
2、佛经大全经典名句
(1)、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2阿弥陀佛是法界一切诸佛本名!一切诸佛的名号是他的别号,阿弥陀佛是他的本名,所以叫法界藏身。
(3)、2莲公净语果报相寻事可哀,谁从因地识轮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杀生一念来。
(4)、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6)、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7)、三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8)、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9)、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0)、※云何识自心?如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相貌,亦无方所,亦无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你的微笑也是佛性作用,行住坐卧不离汝性,忧悲苦恼不离汝性,乃至慈悲喜舍亦不离汝性,珍重!※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即心即佛,若离于心,更别无佛。
(1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12)、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13)、1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纵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14)、四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5)、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7)、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8)、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说:不读《楞严经》,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经》,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有道是,成佛的法华,开彗的楞严,富贵的华严,而被称之为经中之王的是《法华经》。
(19)、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20)、得宽心处且宽心,能饶人处饶几分。平生多少事,一切好商量,话语暖几度,送人多几站,花谢花还开,别离还相逢,抱一颗好心,好留下一回相见。
3、最经典的佛经句子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生活就是禅,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平凡去走出一条人生的轨迹,动也是好,静也是好,宠辱不惊。拿也好,放也好,去留无意。纷繁的喧闹中,活出一份内心的宁静、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详,让命运在平和中运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3)、四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4)、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5)、19)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6)、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7)、成长的路上,总是点缀着各种各样的离别,当时我们坚信,离别是为了重逢,所以说了再见。其实世界太大。
(8)、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9)、大乘佛教兴起以后,逐步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体。到了公元九世纪,大乘佛教进入了衰落阶段。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进入了密教发展阶段。所谓密教也叫密宗。指的是通过隐秘的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佛法的传承的宗派。原本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后来成为了大乘佛教的主体。密教的特点是吸收了大量的婆罗门教的内容。因此特别重视佛教的仪式仪轨。而密教的发展时期恰好又是藏区吸收佛教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就使得藏传佛教呈现了以密教为主的这样一种特点。藏文大藏经当中就保留了大量大乘佛教晚期密教经典。这是和汉文大藏经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密教经典当中的一些修行思想和方法与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冲突,因此在宋代时候设立的官方佛经译场当中,并不翻译此类经典。 汉文大藏经当中密教经典文献就远不如藏文大藏经丰富。但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的保存,汉文大藏经要优于藏文大藏经。
(10)、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1)、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2)、愿你有爱,浅喜深伴,舒阅流光,愿你有梦,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13)、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14)、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5)、10水流平地本无声,地有高低而有声;大道无言周法界,因贪瞋痴而有争。
(16)、回忆总喜欢添油加醋,它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修改,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真相,会将你惊醒。
(17)、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8)、11)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己,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19)、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0)、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菩萨问明品第十)--《大方广佛华严经》
4、佛经十大名句
(1)、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4)、当时他觉得自己像是被隔绝在某一个孤单的世界里,万籁聚集,自己的声音消失在宇宙的某一个洞穴里。
(5)、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6)、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8)、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大方广佛华严经》
(9)、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0)、《恨无常》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作品,出自《红楼梦》。这首曲子是说贾元春的。曲名“恨无常”,暗示元春早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
(11)、六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2)、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3)、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14)、年轻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扉。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
(15)、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6)、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17)、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18)、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千分不及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大方广佛华严经》
(19)、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0)、真心应物,不生分别。佛教经典语句电影中的经典语录这一辈子可以用两句话总结,一是阅尽人间春色,二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5、佛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2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4)、接下来谈大藏经的构成和三大体系的差别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哪个体系,都是按照经律论三藏的体系进行编著的。经指的是佛陀或者菩萨的教诲所形成的文字。律实际上就是戒律。论是后世僧侣对于佛经的理解认识和阐发所形成的著述。狭义的佛经指的就是大藏经当中的经藏部分。在这三部分当中论的后世著作身份是非常显著的。所以肯定就不需要讨论是不是有佛陀所写或者所著。至于律,内容最少中派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一般认为是从佛陀创立佛教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争论主要出在经藏部分。
(5)、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7)、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爱了,是续前世的故事,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没有那次相遇可以准备,没有那次重逢可以预演,生命就是一场情里之中的意外。
(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9)、3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10)、电话可以成习惯,照顾可以成习惯,关心可以成习惯,问候可以成习惯,可是爱情却永远无法成为习惯。
(11)、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12)、译文: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刘秀。公元6年汉朝被当时的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刘秀于公元22年起兵,第二年皇族刘玄称帝,刘玄派刘秀以大司马身份,巡行河北,除莽苛政,为中兴汉代奠定基础。孙策是三国时期吴郡人,吴郡的首领孙坚的长子,当时占据着一江一 东,孙策临死时,将事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孙权后来攻破荆州,做了皇帝。
(13)、给你介绍下仓央嘉措的情诗:我问佛: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14)、译文:上古帝舜又叫重华,他的母亲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所以孔子和孟子都称他为“大孝”的表率。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溢号是武穆一精一忠,他少年便立志抗金。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一精一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15)、背叛伴侣之前,一个人会露出多少马脚?就算这人再高明,新欢和旧爱之间往返的步履很熟练,也总会有跟不上节奏的一天。。
(16)、译文:卢杞是唐代人。为虢州刺史时,上疏称:虢州有官家野猪三千,是百姓生活的隐患。德宗说:“把他们赶往其他地方。”杞曰:“其他地方也有皇上的百姓啊,我的意思是这些猪吃了最方便。”皇帝说:“守着自己的城池,同时也考虑其他的人,他是个宰相的材料。”就下旨将猪送给当地百姓吃。但事实上卢杞为人极坏。所以新旧《唐书》皆列入奸臣传。彭一宠一 是东汉人,担任滏一陽一太守。当年光帝武伐讨王郎的时候,彭一宠一 负责为军队运粮,而且做的很好,他就自负有功,特别得意。大臣朱浮就写信给他说“辽东的猪,自古都是黑色的.一次居然产下一头白猪头,人们感到惊奇,就打算献给上面的官员。到了河东,才发现那里成群的猪全市白色的,于是人们又怀惭的回来了。如果以你的功劳与朝廷相比较,就好像辽东的白猪与成群的白猪比较。”
(17)、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1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19)、1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20)、2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