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9句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4句简单三年级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22 21:08:15 admin 阅读:59
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1、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三年级
(1)、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2)、四百年后,入大唐盛世,清明节逐渐演化为民俗节日,人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并提,以扫墓、祭拜祖先为主,辅以踏青、郊游风俗。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节的古诗2《喜迁莺·清明节》唐代:薛昭蕴
(5)、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6)、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
(9)、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10)、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11)、(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12)、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1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家族成员从天南海北回到老家,或在北方高旷的天空下,或在南方潮湿的天气中,扫墓祭祖。
(1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7)、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18)、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4句简单三年级
(1)、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此词上片展示了两幅场景:一是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客里思家;一是在落红处处的黄昏小院,家人忆我。下片抒发思家之情。末句宕开写景,于斜月角声之旷寂中蕴含无限悲凉,婉转曲折,情感真挚。
(4)、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5)、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6)、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7)、这首诗写唐末乱世初定后,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8)、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9)、《荆楚岁时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在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充溢着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过”“出”二字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人无限向往。
(10)、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11)、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1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3)、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1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5)、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时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庭贵族的宫里。
(16)、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17)、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18)、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9)、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20)、清明节的古诗大全?我们中国古代的`古诗词有很多,有表达心情的,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描写清明节的古诗都有哪些呢?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清明节的古诗大全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清明节的古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3、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1)、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2)、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4)、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5)、提起清明时的雨,大家都知“清明时节雨纷纷”,而在本词作者的笔下,清明时节的雨,清明时节的情又别具一格。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7)、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11)、赏析:这似是一首劝慰词,上阕固是写景,而实是喻人。下片则直向所爱之女子陈情,读此意如读现代青年人,吾叹古今情人都是一个情态一个语态。
(12)、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4)、有关清明节的古诗,你知道的有多少?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去祭拜祖先,古人对于清明节的描写也不少,通过描写清明节的.景物或者是人,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下面是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清明节的古诗1《清明》唐代:杜牧
(15)、由于清明扫墓要到郊外去,哀悼祖先和友朋之余,顺便在明媚春光里骋足原野,也算是一种心灵调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16)、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7)、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8)、在本诗中,作者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诗描绘出美丽的早春景象,交错着青春朝气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宁的闲适气息,充分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19)、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20)、(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4、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诗句
(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3)、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4)、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5)、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醉一作:劝)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6)、上片由今日而转入未来,再由未来转入昔日;下片写迟暮之年的作者对远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全词在忽此忽彼的时空转换中,吞吐复杂心绪;字句典雅,巧妙化用前人诗句而无雕琢之痕。
(7)、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8)、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洲上青蘋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9)、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10)、借清明节,抒发客居他乡,面临即将战乱环境的忧心忡忡。
(11)、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2)、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3)、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14)、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15)、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16)、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17)、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1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0)、自宋以后,词人的清明作品开始呈现出包容开阔的奔流气象,既有寄情山水,也有抒怀胸臆,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场景叙述,侧面反映出大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及宋人面对生死的乐观豁达。
5、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下册
(1)、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6)、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7)、唐代寒食节在清明节前,这天禁烟火,人们只吃冷食。这让作者倍感不适,从而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8)、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9)、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0)、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1)、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2)、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3)、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清明节气古诗3(篇一:《清明》)
(1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5)、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16)、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7)、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8)、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9)、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20)、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清明节的古诗句2《柳》唐·李商隐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2)、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上片写伤春怀人的愁思,下片写伤春怀人的痴想。全词风格质朴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不论写景写情、写现实写回忆,都委婉细腻,情真意切。
(3)、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4)、(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5)、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6)、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7)、《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节选)》宋·张炎
(8)、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9)、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0)、第一首,作者由清明景事兴感,叙写悲惨遭遇,最后以高洁自守的志向收束;第二首,着重写飘泊之感,情感挚切深痛而饱满。两首诗在整体结构上曲折变化,回环错落。
(11)、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以略显夸张的词句勾勒出浪漫色彩,反映出宋代清明踏青的盛况。
(12)、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3)、(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14)、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15)、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6)、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17)、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18)、此诗描绘了襄阳城的美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襄阳城四周环水,春来烟水朦胧,当艳阳高照,轻雾才退去,方现出参差人家。一个“见”字,十分生动。
(19)、前两句营造的是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先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20)、诗文用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对于独在异乡的游子,清明节更添孤寂、愁思,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欢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1)、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2)、桃杏依稀香暗度。谁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4)、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5)、清明时节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这首词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为再现对象,生动地描绘了旖旎春色和当时盛况。
(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8)、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9)、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13)、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14)、2| 第二就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15)、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16)、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7)、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18)、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0)、《淮南子·天文训》中讲:“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1)、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3)、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4)、上古时,家人去世,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依托。战国秦汉时期,墓祭之风浓厚。
(5)、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6)、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7)、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借助雨水的滋润而万物勃发莺飞草长,携家人踏青,何等惬意自在。
(8)、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