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9句刘裕灭司马家满门 正史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2-02 14:39:28 admin 阅读:59

导读刘裕灭司马家满门 1、刘裕灭司马家满门事件是什么 (1)、这些南逃世族主要有林、陈、黄、郑等等八个姓氏,由于他们习惯峨冠博带的装束,所以史称这次大规模的迁徙为衣冠南渡。...

刘裕灭司马家满门

1、刘裕灭司马家满门事件是什么

(1)、这些南逃世族主要有林、陈、黄、郑等等八个姓氏,由于他们习惯峨冠博带的装束,所以史称这次大规模的迁徙为衣冠南渡。

(2)、朝中支持曹魏的人基本都被司马家杀光,曹髦几乎是孤军奋战,独自驾着战车,挥舞着剑做最后的抗争。

(3)、刘裕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当时还是封了司马德文个零陵王,同样也表示了他在封地的制度一切照旧。

(4)、“我终身事魏,人人都疑我有异心,我死后,你二人要辅佐皇帝,善理朝政。”

(5)、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时,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去自己的封地平安地度过了后半生。享年54岁,在封地度过了14年安稳时光。

(6)、虽然曹氏没落了,但是大魏统一天下的雄心没有就此熄灭。此时的司马昭已经有了先灭蜀汉,后灭东吴的计划,想以此来结束三分天下的格局。

(7)、多年来,司马懿阴险毒辣,窃国篡逆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透过历史,回看司马懿的一生,他侍奉四代君主,虽南征北战,军功卓著,却被君王忌惮,常有卸磨杀驴之心。

(8)、刘裕起初是东晋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司马,协助刘牢之平定了孙恩的叛乱,之后刘裕联合北府兵旧将打败并斩杀自立为帝的桓玄,恢复晋安帝的帝位,刘裕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为东晋新进的军功阶层,同时凭借军功进入朝廷执掌大权。

(9)、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于洛阳,享年73岁。临终前,司马懿对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嘱咐道:

(10)、这么一来辽东就没人管理了,除了老人和孩子,基本看不到任何成年人。司马懿拍拍屁股走人了,也没交代一下辽东接下来该咋整。因此更北方的胡人,忽然发现这么温暖的地方居然没什么人住,他们果断拿下了辽东。这为他们后来南下打下了基础。

(11)、司马篡曹后,两晋南北朝期间的篡位层出不穷,手段越来越残酷,也越来越无耻,越来越没有底线。这都是司马家开的“好头”!

(12)、假如刘裕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去屠杀司马家族,这个理由似乎比较充分。古代的枭雄心中,皇帝是一个至尊的地位。能够登上皇位就拥有了无限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个皇帝对前朝有影响力的家族赶尽杀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排除异己的一种残忍的行为,刘裕为了维护自己的帝王事业杀司马家族,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没有什么问题。

(13)、曹奂禅让给司马炎时,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享年58岁,在封地安然地又活了36年。

(14)、在位期间,司马炎励精图治,革新政治,推行法治,振兴经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呈现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其为“太康之治”。十四年后,司马炎调集水陆大军20余万,一举攻灭了吴国,三足鼎立的乱世,就此宣告结束。

(15)、而这些打着司马家族起义的人,也成了刘裕的杀鸡儆猴之辈,而在面对这些起义的人时,不论他们真的是不是司马家族的人,全力的镇压他们,以及镇压这种势力背后的人,既然他们打着司马家族的旗号,那他们很大概率是司马家族的人,因此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司马家族也受牵连。刘裕颠覆的是司马家族的统治,斩草必定要除根作为一个当权者,自己反对的是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当自己真正问鼎权力巅峰的时候,更要考虑曾经的仇家会不会反扑,刘裕的权利来自于司马家族,在他还会站稳脚跟之时,司马家族必定会疯狂反扑。而要想司马家族的人不再蠢蠢欲动,必须先下手为强,而本着斩草必须除根的精神,司马家族遭到了残忍的捕杀。

(16)、叛人者,人终叛之,苍天好轮回,以阴谋血腥得位的司马一族成了中国历代朝代里评价最差、结局最惨的一个。

(17)、此时的贾南风见朝中大权仍然不能到自己手中,于是再次利用司马衷,颁发诏令,诬陷司马亮谋反,派司马玮杀了司马亮。

(18)、曹操死后不久,曹丕便代汉称帝,美名其曰禅让,其实也是篡位,但后世之人很少称之为篡权。因为,当时汉室气数已尽,曹丕只不过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反观司马家族,曹魏政权仅传数十年,司马炎便逼迫曹奂“禅让”,史学界并不认为这是禅让,而是名副其实的篡位。比如后来夺取司马天下的刘裕,他也是接受禅让,可没有人认为他是篡位;唐高祖李渊逼隋帝退位、灭东魏和西魏的宇文家族和高家,都是接受了名义上的“禅让”,可没有人认为他们是篡位。

(19)、刘裕出身平民,当时东晋是依靠豪门氏族来延续统治的,所以说那时皇帝并没有所谓的实权,而是依靠以王谢家族为首的这一些贵族世家同少数民族抗争,还有来镇压叛乱。刘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掌控了北府兵,之后回到京城直接就以雷霆之势控制了朝廷,并且对司马家族斩草除根。

(20)、为了避免和司马家族一样,受到士族大家的牵制,刘裕在各个藩镇中均以皇子坐镇,从而减弱了士族的武装力量。

2、刘裕灭司马家满门 正史

(1)、419年正月,司马德文下诏封刘裕为宋王,刘裕又推辞,半年之后才接受封号。刘裕经过几次谦让之后,7月5日,登皇帝位,改国号为“大宋”。

(2)、隋唐创立了科举制,给庶民百姓打通了一条上升通道,逐渐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畸形社会形态,更多出身寒门的子弟出将入相。

(3)、公元402年,司马元显发兵讨伐桓玄,此时的桓玄集结兵马,攻入建康,将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诛杀。

(4)、刘裕的身世或者连刘备都不如,刘备好歹照样中山靖王后裔,是正经的刘汉宗亲,而“人道寄奴曾住”的刘裕曾叫刘寄奴,听名字就知道身世很差。是以刘裕对世家富家一向有敌意,在即位后鼎力提升寒门后辈,打压那些世家富家。

(5)、而南方的东晋王朝,也非常不安分。内部的动乱太多,刘裕崛起的路上,就曾经荡平过荆州的桓玄、刘毅、司马休之等人,所以他太明白南方动乱的根源了,那就是有威望的人,在大家的拥护下,打算登基称帝了!

(6)、刘聪命令石勒进攻洛阳,晋军毫无悬念,又是大败。城破之后,前赵军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被杀害者多达三万。

(7)、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当时,国家陷入灾荒,百姓们无粮可吃,他竟问道:

(8)、尽管司马德文对待刘裕篡权之事并无太大不满,但刘裕清除隐患还是将司马德文一家陆续杀死,以绝后患。(《晋书·卷帝纪第十》:“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后兄叔度请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时年三十六。谥恭皇帝,葬冲平陵。”)扩展资料:刘裕一生共杀死了6位皇帝,分别是: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对外称王、对内称皇帝)、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9)、另外,刘裕是名正言顺的西汉皇室之后,其实从曹丕篡汉之后,魏晋南北朝的皇帝没几个名正言顺的,就连刘裕也是代晋自立。但人家身上有汉室的光环,就算干出点出格的事情也没什么压力。之前杀个大臣都是暴君,刘裕不但灭族还是前朝皇族。即便这样在当时也被称为明君,其实还是这层名正言顺的汉室宗亲起了作用。

(10)、公元249年,曹爽带着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司马懿趁此机会,秘密上奏太后,请求废黜曹爽兄弟,并派遣儿子司马师率兵控制京城。

(11)、刘裕对于东晋来说,他确实是篡位者,他得考虑自己建立政权的稳定,先要消除来自东晋王朝复辟的可能性,就得杀掉那些有继承权的司马皇族,这一做法是从西晋就开始了,当年司马懿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统一天下,但是大肆分封司马诸王,后来西晋朝廷内乱,皇帝昏庸,贾南风乱政之时,西晋就开始了八王之乱,司马懿的子孙亲戚就开始自相残杀。

(12)、东晋的国主成为了世家大族手中的傀儡,在各族的牵制之下,东晋政权逐渐趋于稳定。宗室、外戚和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共同支配着王朝政局。

(13)、与此同时,晋朝各军事集团大量以胡人为兵。司马腾征鲜卑人入伍,司马颖则使用匈奴部众作战,这无异于养虎为患,与虎谋皮。

(14)、曹爽相信了司马懿的承诺,放弃抵抗,选择投降。可司马懿却出尔反尔,将曹爽以谋反罪论处,与其d羽一起被诛杀,一起被牵连的还有曹爽的三族,可谓是赶尽杀绝。

(15)、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高龄了,所以,他看到自己年幼的长子,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家交到自己的孩子手中,他不禁对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等刘裕皇位稳定后,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了,晋朝司马家族被屠杀殆尽!

(16)、当时的大将毌丘俭、文钦,因不满司马师废除曹芳,杀害好友,起兵叛乱。司马师得知后,率兵平叛,平定叛乱后,留在魏国的毌丘氏与文氏族人同被牵连,诛杀殆尽。

(17)、替儿子考虑。在刘裕称帝之时,他已经57岁了,在古代这个岁数已经非常大了。然则刘裕的长子才14岁。

(18)、得到消息的曹爽立刻扣押了曹芳,准备起兵反攻洛阳。曹爽的谋士桓范则劝说曹爽,挟持曹芳到许昌,再征集天下兵马,进京勤王,犹豫不决的曹爽没有接受建议。

(19)、而却是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后裔自居,所以刘裕杀司马一族这里面有泄寺恨的嫌疑,这样一来,他也安抚了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因此获得了刘氏的势力以及老百姓们的支持。

(20)、这么搞下去不是办法啊,于是刘裕投身刘牢之带领的北府兵,这才走上了戎马之路。此后建功立业,平定东晋内部各种乱七八糟的叛乱,诛杀桓玄叛逆,成为了东晋最牛的人物。

3、刘裕灭司马家满门百姓欢庆

(1)、终于,贾南风大权在握,志得意满,西晋王朝也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但是好景不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贾南风又将矛头指向了太子。

(2)、晋安帝去世之后,刘裕奉“遗诏”,立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恭帝。逼迫司马德文禅位让贤后,严格禁锢司马德文一家。当时司马德文的妻妾,只要生下了儿子,就会被溺死。等到后来,司马德文被刘裕的部下用被子捂住脸,窒息而亡。

(3)、公元316年,刘聪再次进攻长安,晋军依然不敌,晋愍帝只好投降,被前赵军俘虏,至此西晋灭亡。

(4)、再来看事件本身,刘裕屠尽司马家族确有其事,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流传的那样极端狠毒。最开始他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刘裕最先杀了晋安帝,后来将司马德文挟持起来,相当于曹操当时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候的刘裕对晋朝的皇帝还有一丝的敬畏存在。只是后来他的手段变得越来越毒辣。

(5)、其实,刘裕本来只想杀一个人,但是,最后变成了灭掉司马一族。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是因为道理很简单。首先一点,那就是上辈子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就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遗憾的是在刘备去世刘禅上位之后,却又被司马氏给击灭。汉室就此灭亡。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脑瓜子里,

(6)、公元291年,贾南风与司马玮发动政变,假传司马衷诏令,诬陷杨骏谋反,杨氏一族数千人被诛杀。杨太后被废,囚禁于金墉城,同年被贾南风杀害。

(7)、说到底还是为了王权。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经历过秦汉两个朝代的发展,已经非常稳固。天下的百姓都以天子为尊,皇上的地位是很多百姓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刘裕能够从一个农民突然变成一个皇帝,能够把握实权,这种蜕变是会让一个人发疯的。而一个疯子如果屠杀了前朝的大臣,没有丝毫的礼节观念,似乎也是可以讲通的。

(8)、曹叡死后,小皇帝曹芳年仅8岁,主少而臣壮,司马懿顺理成章地成了辅政大臣,而后他发动“高平陵事变”,在与另一位辅政大臣宗室曹爽的斗争中胜出,司马一家彻底把控了曹魏政权。

(9)、其实并不是刘裕不想当皇帝,他又不是活雷锋,只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图谶“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晋孝武帝的字,晋安帝就是继承孝武帝的皇位,图谶的意思就是说在晋安帝之后理应还有一位皇帝。

(10)、在这种情况下,刘裕取代了司马家的天下,建立了刘宋王朝,所以我们会发现,刘裕是正儿八经的泥腿子出身。

(11)、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战争无休无止,暴君前赴后继,针对无辜百姓的大规模屠杀时有发生,同时给北方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2)、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的后代,刘邦开创的天下是被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给分割开,最后由司马家的人把分开的天下给合并起来,也可以间接的说是司马家把汉朝的天下夺过来。这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仇恨,让刘裕认为必须要将司马家族杀死。

(13)、刘裕身世寒门,对世家富家有敌意,就像昔时穷人身世的朱元璋对当官的对照憎恨一般。曹操称雄时,不少人冷笑他的身世,因为曹操的爷爷是寺人。哪怕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三公级其余官员也不成。可见连曹操都被人见笑,更别说底层人身世的刘裕了。

(14)、内乱时周边的少数民族趁机大举入侵,陆续建立起政权,天下彻底大乱,动荡分裂了近300年。

(15)、司马师一直有眼疾,是个独眼龙,废帝后南方发生叛乱,司马师在平叛中惊吓病重而死,他死后权力到了其弟司马昭的手里。

(16)、俗话说,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司马家族有一个人活着,他们就可能报仇雪恨,咸鱼翻身,进行复辟,所以刘裕必须要心狠手辣,诛灭司马家族。

(17)、公元317年,时任都督扬州军士的司马睿,在王导家族的帮助下,司马睿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元建武。

(18)、司马昭事后惺惺作态地将成济杀死以堵悠悠之口,但是他的手下成济之所以敢弑君还不是司马昭平时早已凌驾于皇帝之上的缘故?“弑君”后司马昭又大杀政治上的反对者,名士嵇康就在此时被杀。

(19)、更有意思的是,当初司马懿屠杀曹爽三族,作为谋士的桓范没有幸免于难。而他的子孙后裔,桓温与桓玄成为了推翻司马王朝的人。

(20)、下启南北朝。史学界对于晋朝的评价偏低,甚至称晋朝为存在感最低的王朝,实为大一统王朝,其实只不过是一副空架子。司马家族依靠士族官僚夺得天下,同时也毁于士族官僚。三国的乱世结束后,西晋开始了短暂的太康之治,国家开始稳定发展。可是没过多久,晋朝便开启了一个更大的乱世,西晋王朝内部腐败不堪,甚至连皇帝都变得昏庸无能。

4、刘裕灭司马家满门是听谁的进言

(1)、缘故有二:其彰显刘裕在东晋的统统职位,让朝臣百官发生怕惧;其其时民间撒布一句话叫“昌明以后有二帝”。昌明是晋安帝的上一任天子,刘裕觉得这是天意,他为了适应天意便杀了晋安帝。可见刘裕做人行事是多么当心。公元420年,晋恭帝把皇位禅让给刘裕,刘裕终究登位,确立了“宋”。晋恭帝名望上被“请”出了宫,封为零陵王,实则是被幽禁在宫外,全日不许出门。

(2)、几个月后,刘裕被封为宋王,随即逼晋恭帝禅让帝位,于是刘裕称帝,建立南朝宋,也叫刘宋,而晋恭帝司马德文则被刘裕派人杀死,晋安帝与晋恭帝两人的男性后裔都被杀害。

(3)、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西晋王朝存世五十一年,仅有十年的太平盛世。此后的四十年,分裂、割据、混战,从无间断,大片文明被毁,人口急剧减少。

(4)、晋安帝、晋恭帝,刘裕只不过杀了俩皇帝,没有灭皇族的。看看晋书和南北朝历史演义都知道的。司马懿没想到,他的后代在一百七八十年后,被新王朝斩尽杀绝。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也杀人无数。所以,一千多年后的现在,姓司马的人没见多少。后代繁衍也很少。做皇上,该仁慈的还是要仁慈,不可妄杀无辜。否则,总有回报的。

(5)、然而,司马家族集几代人心血铸就的西晋政权,并没有永传后世。随着司马炎的去世,稳固的西晋王朝再次陷入了皇族动乱之中。

(6)、五胡乱华造成的结局实在是太惨了,除了能逃到南方的那部分人以外,中原地区的汉人基本被屠戮殆尽,此外汉文化也损毁严重。刘裕本身作为汉室后裔,他自然为中原汉人和汉文化出口气了!

(7)、彼时,司马懿已经掌握魏国军权30余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士族大臣更是云集麾下,他的儿子司马师更是豢养了三千死士,只待一朝集结,便可直上云霄。

(8)、做什么可以震慑住这帮士族呢?总不能把士族们都给灭了吧?要真这样,老刘家的江山也甭治理了。为此刘裕只好拿司马家做榜样,给那帮不安分的士族们提个醒,只要他们不老实,随时可以灭他们的族。

(9)、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东安王司马繇入朝掌握大权。司马亮继任太傅之位后,嗜权的本性也暴露出来,开始以权谋私,安插亲信,作威作福,还将司马繇贬黜。

(10)、然而此战中,司马师也因旧疾复发,病死于许昌,享年48岁。

(11)、晋安帝的父亲司马曜字昌明,刘裕篡位之前,为了应称卜卦里面所说的:“昌明之后还有二帝”的谶语,立司马德宗做皇帝,这就是晋安帝。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知道刘裕的野心,他与哥哥形影不离,照顾哥哥一切饮食起居,使刘裕不得下手。尽管如此小心,还是让刘裕钻了空子。一天刘裕派人秘密地把司马德宗勒死,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就是晋恭帝。

(12)、据说,贾皇后是一位又黑又丑的女人,但是善于弄权,利欲熏心。

(13)、刘裕敢于屠尽司马家族,这其中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从整个历史背景以及刘裕自身的经历来看,他似乎也有动机屠杀司马家族。要知道刘裕早年是农民出身(卖过草鞋),政治觉悟其实并不高。他的思维可能受到了农民阶级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影响,但凡有人对自己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很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屠杀前朝家族未必是不可能的。而且刘裕同时也是军人出身,长期在外征战,本身不怕血腥,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个人,也不怕杀人。

(14)、为啥?因为士族集团的力量盘根错节,实在是太强大了。都说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帝。这种事情,基本上从汉朝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15)、公元306年,司马越的手下攻入长安,烧杀抢掠,长安城内被洗劫一空,死伤两万多人。同年九月,司马颖被俘,被司马越下令处死。

(16)、就在这时,为了稳住曹爽,司马懿命人传信于曹爽,只要肯交还皇帝,诚心认错,便保其性命,并且以洛水为誓,只要曹爽肯交出手中权力,保他一生爵位不减,荣华富贵。

(17)、那么刘裕究竟为何要打破昔日善待禅让者的习惯,非要把司马家赶尽杀绝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18)、此时的司马懿,已然成了曹魏的实际掌权人,他的太傅府,也成了魏国的政治中心,隐隐有了取代曹魏的势头。可司马懿有生之年并未篡夺政权,王凌之乱也成为了他的谢幕演出。

(19)、另外,刘裕是名正言顺的西汉皇室之后,其实从曹丕篡汉之后,魏晋南北朝的皇帝没几个名正言顺的,就连刘裕也是代晋自立。但人家身上有汉室的光环,就算干出点出格的事情也没什么压力。之前杀个大臣都是暴君,刘裕不但灭族还是前朝皇族。即便这样在当时也被称为明君,其实还是这层名正言顺的汉室宗亲起了作用。

(20)、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王。刘裕的祖籍在彭城县绥舆里 ,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刘裕的小时候家里是非常贫困的,长大后成为了北府军一名将领,大大小小的战役他都参加过,一步步慢慢的爬到了朝廷中重要的位置。

5、刘裕灭司马家满门 以讹传讹

(1)、况且刘裕也没有真正对司马家族灭族,至少保留了司马宝这一系,主要是司马宝对刘裕没有威胁,而且一直对刘裕表现忠心,所以就活了下来,这是政治因素,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杀人和不杀人都是有政治原因,刘裕作为刘宋开国皇帝,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政权稳定。

(2)、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记载“宋公裕以谶云"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乃使中书侍郎王韶之与帝左右密谋鸩帝而立琅邪王德文。德文常在帝左右,饮食寝处,未尝暂离;韶之伺之经时,不得间。会德文有疾,出居于外。戊寅,韶之以散衣缢帝于东堂。”

(3)、东汉末年,由于皇权旁落,中央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导致地方割据。经过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孙权、曹操共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之地,实力最为强大。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无数名将和顶级谋士,强国与强国之间碰撞的火花,迸发出格外精彩的历史片段。在读三国史的前部分,或许大多数人认为最终一统天下的将会是曹魏政权,可是最终三国纷争,却是司马懿得天下。

(4)、司马炎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他并没有太过于重视窃取来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开国皇帝大多都是能人,少有腐败无能之人。而司马炎却是一个“另类”,晋朝的开国皇帝最终却成为了昏君,实在是少见。或许是因为窃取而来的天下不太珍惜,得到的太过于容易,便不会太珍惜眼前的一切。西晋王朝终结了一个乱世,却开启了更大的乱世。

(5)、如今,司马一族被灭,其惨烈程度与其当年篡夺曹魏政权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族的皇室,最终只留下耻辱二字。

(6)、但传到晋安帝司马德宗这一代时,平衡之策就玩不转了,因为他是个傻子。

(7)、在刘裕称帝之后,曾大力推行改革,史料记载其曾多次派人访民间疾苦。重用寒门子弟,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要知道这是很不容易的,历朝历代纵使皇帝再想要中央集权,都不得不借助氏族阶级的力量。而刘裕由于自己本身出身寒门,手中又有足够的权利,真的做出了这样的改革,杀前朝皇族可以说是一个起点和信号。

(8)、不过传到刘裕这一代时,刘氏家属曾经沦为了通俗老庶民,刘裕身上的皇室血脉也稀释得差未几了。但就像刘备同样,刘裕孤芳自赏,他刻意要重振刘氏家属。刘裕成年后便抉择了入伍。刘裕进入了谢玄的队列。这是一支勇猛善战的戎行,汗青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这支戎行实现的。刘裕靠着本人的一股拼劲,渐渐在戎行中闯出了名望,几年以后便控制了这支队列的实权。

(9)、两晋皇帝中非正常死亡占了近一半,而且还有被被子闷死的,真是毫无颜面可言。

(10)、这些人当中,最有可能办成这件事的,肯定是司马家的人,毕竟江山过去就是他们的。为此刘裕对司马家的人就更上头了。

(11)、刘裕第一个动手的是晋安帝司马德宗,在司马德宗生病之时,刘裕派自己的亲信王韶之偷偷跑了进去,把晋安帝勒死。

(12)、晋朝的奠基者是司马懿,他是司马卬的十二世孙,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凭借才智、权谋、资历逐渐登顶权力之峰。

(13)、刘裕所处的那个时代实在是太乱了,之前西晋王朝就有八王之乱,司马家的王爷们可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比一个会玩。

(14)、在寿春之战中,司马昭带着曹髦与郭太后,亲赴战场,经过长期鏖战,打败了诸葛诞军及吴军20万余人。寿春之战后,司马昭将拥护魏帝曹髦的势力连根拔起。

(15)、公元256年,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江山,但是他并没有将曹氏一族赶尽杀绝,而是食邑万户,可使用天子旌旗;但是,420年,刘裕篡夺了司马家族的江山,却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对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

(16)、刘裕敢于屠尽司马家族,这其中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从整个历史背景以及刘裕自身的经历来看,他似乎也有动机屠杀司马家族。要知道刘裕早年是农民出身(卖过草鞋),政治觉悟其实并不高。他的思维可能受到了农民阶级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影响,但凡有人对自己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很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屠杀前朝家族未必是不可能的。而且刘裕同时也是军人出身,长期在外征战,本身不怕血腥,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个人,也不怕杀人。

(17)、公元371年,桓温废晋废帝司马奕皇帝之位,改立司马昱为帝,次年简文帝去世,晋孝武帝继位。与此同时,桓温要求加九锡之礼,取而代之的意图明显。

(18)、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等人打算发动政变,废除司马师。但计划泄露,三人被司马师诛杀,夷灭三族。

(19)、刘裕一辈子都在为自己谋朝篡位做准备,在晚年的时候,他为了以绝后患,于是发动了政变。直接就将皇帝给搞死了,并且在创立了南朝之后,他终于成为了老大。那么为了自己的统治可以巩固,他自然要把司马家族给杀光。那么刘裕为什么把司马懿家族灭族?

(20)、刘裕是我国少数出身贫寒的开国皇帝,如果不是后来的朱元璋更强,或许刘裕能更有名。他一介草根从小兵做起,一步步逆袭成了东晋最大的势力,真就应了那句“时势造英雄”。

(1)、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再到孙辈司马炎,司马一家三代人相继“接力”,最终成功篡掉了曹家的位,建立起晋朝。在篡位的过程中司马家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到了毫不讲仁义道德的程度,败光了人品,得了天下而失尽了人心。

(2)、其余的四个是刘裕多年征战讨伐的国君。其中包括: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后秦姚泓。

(3)、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很低,还不到40岁,刘裕的年龄已经是高寿了,加上自己身体不好,已经去日不多,就非常担心去世之后政权的稳固。尤其是自己的接班人——太子刘义隆年方14岁,无论如何不会不考虑自己撒手人寰,儿子不能掌控全局,东晋的后裔更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心头大患。

(4)、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个白痴,白痴的程度比司马衷还厉害。司马衷还会说话,会走路,基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还是有的。司马德宗一辈子都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分不清春夏秋冬,饥寒温饱,一举一动都得有人照顾。

(5)、此后,朝廷成了司马氏的一言堂,士大夫们纷纷倒戈,拥护司马氏。

(6)、刘裕的祖先,虽然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可是传了几百年以后,到了刘裕这一代时,已经完全落寞了。就算汉朝还在,以推恩令那种玩法,刘裕他们家估计也就只剩下了村长能干干了。

(7)、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晋王位,继位后彻底摘下了“遮羞布”,逼魏元帝曹奂行禅让,让位给了自己,至此,司马家族终于篡位成功。

(8)、在刚刚提到的高平陵事变中,司马懿趁着曹芳与曹爽去拜谒魏明帝(曹叡)之墓之时,挟持太后矫诏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住京城。

(9)、为此他回家翻起老黄历,终于攀上了刘交这么一个祖先,但是心里还是没底。那么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立威!

(10)、谈完这些细枝末节,再来聊一聊重点,细心地读者会发现,上文数次把"屠杀王公贵族"和"屠杀皇族"混用,其实这就是笔者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11)、刘裕手里文臣武将的确不少,可这些人大多数也都是泥腿子出身,家族根基非常浅。这帮人背后,没有一系列强大的家族做支撑。一旦这帮人去世以后,他们的权势地位很难得到保全。

(12)、在司马德文赶赴封地之时,大将刘遵考早已带兵到了他的封地上,目的就是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13)、比如说刘裕讨伐刘毅的时候,司马休之就占据了荆州拥兵自重。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文思,更是不满刘裕专权,打算设计杀掉刘裕,好在被刘裕提前给发现了。

(14)、曹操好歹是自己打下的天下,黄巾起义后东汉早已名存实亡了,可以说曹操凭一己之力还给东汉续了几年“命”。司马氏呢?无非是借着曹家几代人都短命才钻了空子。而且,曹家篡汉并没有大杀皇族,对汉献帝也算给了面子,该装的也都算装的过得过去。到了司马家篡曹,真的是脸都不要了,毫无羞耻仁义可言。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马氏当魏室未衰,乘机窃权,废一帝、弑一帝而夺其位,比之于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语矣!

(15)、综上所诉,刘裕这个出身贫寒的皇室后裔,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他灭掉司马家族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似乎每个都可以讲通,放在一起又有些矛盾。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些原因相辅相成环环相扣。霸业加上改革的外衣,灭掉司马家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16)、说司马家族对中国无贡献,我认为大错特错。中华古籍得以回归,多是魏晋时的学者的作为,他们的功德远胜任何帝王,这一切是司马家族引导了意识形态的结果,并影响到隋唐宋。刘裕,不过是匹夫之勇,不值称道。

(17)、因此刘裕掌权时,非常没有安全感。他迟迟不肯篡位,其实也是这么个原因。甚至从骨子里就有一个声音在嘲讽他:小刘,你不配!

(18)、刘裕如果仅仅为了篡位,何必在登基之后还要北伐?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关于刘裕北伐只为篡位的说法只是一些史家附会王买德的话,不合逻辑,缺乏凭证。他认为刘裕北伐后秦前的功绩和威望足以代晋称帝,如果刘裕真的急于篡位,在平定司马休之后完全可以称帝,没必要再北伐。他以“攘外者必先安内”,认为刘裕攻下长安后南归,是基于当时迫不得已的情形,刘穆之的突然离世,等于刘裕的后路无托。后来史实也表明,刘裕南返后并没有急于篡位,而是直到两年之后才称帝。《魏书》以北朝鲜卑族为正统,称刘裕等汉族帝王为岛夷 ,极尽诋毁,其对南朝史实记载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根据唐朝李延寿《南史》记载,刘裕攻下长安后是想要留在长安经略西北,继续发兵北征,无奈朝中最重要的心腹刘穆之突然病逝,刘裕后方空虚且子嗣尚幼,为防有变,只得率领主力南返。司马光《资治通鉴》在《南史》的基础上,认为刘裕开始确实是想留在长安,经略西北,但他身边的文武将佐大多都有思归之心,加上刘穆之突然逝世,使刘裕感到后方空虚,于是东还彭城 。

(19)、帝王虽然有杀前臣的想法,可是都没有像刘裕这样将司马家族屠尽,这种残忍的程度是历史上的帝王所没有的。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封建的仁义道德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帝王虽然永远有无上权力,可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轻易屠尽前代的臣子,反而多有厚待。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1句刘基庙研学作文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