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6句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及主要作品4000字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2-17 15:07:34 admin 阅读:59

导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及主要作品 1、陀思妥耶夫斯基资料 (1)、为了赢得这场豪赌,他很不情愿地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与小自己25岁的速记员安娜·斯尼特金娜合作。这位坚韧、宽...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及主要作品

1、陀思妥耶夫斯基资料

(1)、为了赢得这场豪赌,他很不情愿地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与小自己25岁的速记员安娜·斯尼特金娜合作。这位坚韧、宽容、温顺的年轻女性,是作家一生中的另一大贵人。在她的帮助下,陀氏高质量地及时完成了《赌徒》,而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还萌生了依恋与感情,最终爱情修成正果,两人结为夫妻。这段爱情佳话已经被许多作家、文人写过,苏联甚至还围绕这段经历拍过一部电影《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二十六天》。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1931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被广泛传诵。“百草园"作为鲁迅回忆空间的专有名词,具有不可移动的经典地位。本书将“百草园”由现代中国人童年的精神“乐园”,还原为一个包含了家族史、阅读史、文学史等多重意蕴的历史空间。“百草园”的诞生是周氏兄弟诗文对话的产物,二人围绕“园”展开的系列写作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百草园”也由绍兴周家新台门的后园,升华为一个具有追索五四新文学起点意义的文学空间。

(3)、第一点,因为安娜生活在外省,她对圣彼得堡的新思想很感兴趣,一个从圣彼得堡回来的大学生对她讲了流行的思想,比如人是从猿猴变来的,既然人是生物性的存在,所以人是没有灵魂的。在弗兰克看来,这其实就是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弗兰克写安娜在外省的这段经历,是想告诉我们,虚无主义思想在俄国已经渗透到许多角落。

(4)、弗兰克在第三卷想要表达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在1860-1865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和他编辑《时代》《时事》两本杂志有关,和他参与俄国当时的争论有关:关于俄国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关于艺术,关于一些重要的文学及社会事件。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最终完成了他的思想根本性的转变,同时这五年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让他成为《罪与罚》的作者,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伟大作家。弗兰克在我们认为不重要的这一段时间里,找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神秘的突变的时期。

(5)、1865年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一对姐妹相识,这对姐妹是安娜·科尔温-克鲁科夫斯卡雅和妹妹索菲娅。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这对姐妹的交往,格罗斯曼写得很详细。我读格罗斯曼的传记时,感到了阅读传统传记的快感。格罗斯曼对这姐妹俩的生平做了相对比较完整的梳理,可以说是“传记中的传记”。

(6)、中译者介绍原书名使用了romanzo一词,意为“故事”,作者希望本书不仅面向研究者,更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祈请读者诸君不要被“故事”二字迷惑,本书学术分量满满,详细(甚至略嫌繁琐地)考察了但丁的生平和时代,特别是后者,对当时意大利半岛的政治斗争不吝笔墨,详述原委,毕竟但丁“放而作”《神曲》,他在诗文中酣畅漓淋地报偿了人生中的爱恨恩仇。不理清彼时亚平宁错综复杂的政局,就无法充分破译《神曲》的密码。此外正文后所附的100余页文献说明,不仅交待了资料出处,更是对但丁一生行迹的补充考证。总之,学术性决定了价值,这是一本值得购藏的权威但丁传记。

(7)、俄罗斯文学的两大丰碑之一 ,如果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氏 就是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8)、还有,他对生平节点的理解。生平的节点,就是影响传主命运和思想发展的重要事件。对鲁迅先生来说,去日本留学、弃医从文等是他生平当中的节点。传记关注这些节点,因为它们预示着作家未来的重要变化。从目前已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前四卷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流放西伯利亚,十年受难。弗兰克用一卷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西伯利亚是对的,因为这是作家生平的一个节点。但从传统生平节点的角度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三卷《自由的苏醒》,就有些困惑了。弗兰克自己也说,人们阅读这一卷时都“希望迅速越过这一时期”,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60-1865年的生活不如他写《罪与罚》《白痴》的那段时期更吸引读者。

(9)、185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1858年他升为少尉,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10)、第一卷主要是针对弗洛伊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癫痫起源的论述,驳斥弗洛伊德的假说。后半部分讲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样成名的。他卷入当时的社会思潮,导致他被逮捕,也就是第二卷的开始。第二卷讲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十年受难。弗兰克解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怎样完成了“信仰的重生”,这五个字也是第二卷的核心观念。到了第三卷时,他集中描述《地下室手记》,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怎样在1860-1865年之间发生创作裂变的。之前的小说是传统的叙事,像处女作《穷人》延续感伤小说的传统,到《地下室手记》时焕然一新,变得似乎不可理解。在第三卷中,弗兰克主要处理对《地下室手记》的解读。这是长篇的解读,这样的解读到第四卷就很常见了。《罪与罚》讲了三章,光第七章的解读具体文本就整整五万字。可想而知,弗兰克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对于《罪与罚》的思想来源和创作动机的追溯,从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式,到小说文本的演变,再到详实地解读文本。

(11)、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

(12)、还有,比如说对于巴赫金的评价。巴赫金是过去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绝对绕不开的名字,任何陀学研究如果不提“对话”“狂欢”,恐怕首先就过不了同行评审那一关。但近几年来,无论俄罗斯陀学界,还是英美陀学界,都开始对巴赫金理论框架的普适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如果回看弗兰克的陀传,就会发现他在整个第四卷中只引用了两次巴赫金,这或许也能说明弗兰克在当时就已经对巴赫金热有了一定程度的警觉。

(13)、第八章俄罗斯爱国者............149

(14)、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上海贝贝特副标题: 文学的巅峰,1871-1881原作名:Dostoevsky:TheMantleoftheProphet,1871-1881译者: 戴大洪出版年: 2022-3

(15)、第十六章俄罗斯之心............311

(16)、我认为,从对生平内涵的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生平节点这三个方面来说,弗兰克都有自己的理解,是对传统的、常规传记的突破。

(17)、刚才说要比较格罗斯曼的传记和弗兰克的传记,能看出弗兰克的非常规作家传记的特别之处。绪洋博士讲到的一点特别好,弗兰克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时也经常和巨人对话;格罗斯曼的传记是很了不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我把这两部作品作比较,绝对不是比高下,好的文学作品和好的传记作品,很难说谁是第一。

(18)、《幻灭三部曲》是阿西斯最重要代表作,由先后出版的《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金卡斯·博尔巴》《堂卡斯穆罗》构成,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里约热内卢,围绕主人公的爱情生活、政治抱负展开,写法新颖,极富妙趣。这部作品是远超出版时代的前卫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毒舌睿智的品评,常被与塞万提斯、斯特恩、乔伊斯、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作品相比,启发了世界各地数代的作家。深刻影响了大导演伍迪·艾伦的世界观和创作。

(19)、第二个是传记学的转向,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他写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

(20)、作者: 丁文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标题: “百草园”研究出版年: 2022-2

2、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及主要作品4000字

(1)、罗扎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启示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总是能看见人性不堪的一面。屠格涅夫甚至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生平遇到的基督徒中最邪恶的一个”。

(3)、作者: (英)亨利•希金斯编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品方: 99读书人译者: 彭伦出版年: 2022-3

(4)、比较格罗斯曼的传记和弗兰克的传记,能看出弗兰克非常规作家传记的特别之处。绪洋博士讲到,弗兰克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时也经常和巨人对话。格罗斯曼的传记,也是很了不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我把这两部作品作比较,绝对不是比高下,好的文学作品和好的传记作品,很难说谁是第一。

(5)、很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专家认为,这几部小说达到了古希腊悲剧的艺术高度。虚无主义思想,或者说接受了虚无主义思想的主人公,是弗兰克在第四卷中分析文学作品时重点谈到的话题。这些和弗兰克所要揭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

(6)、假如我们认定人的真心能够完全和对方相通,那就大错了。无论是如何亲密的朋友、如何长年交往的朋友,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心思,还留有相互无法理解的部分。所以言辞就是维系之间的桥梁,若是这座桥只有渡行的设备,却没有栏杆、拟宝珠的话,就不能成为桥。

(7)、与安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交往相似,她的母亲一眼看中的也是一位年长的男人,两人初次见面时,“小老头儿”已经42岁(他生于1799年)。他们本来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安娜的父亲并不是具有强烈目的性的男人,和别的男人相比,他少了很多攻击性、多了一些可爱和仁慈,他年过面色依然红润、年轻,他们在相处后都不由自主地在意对方、偏爱对方。

(8)、《饕餮的巴黎》难道不是一首有关食物的诗歌吗?

(9)、梅氏的文学素养极高,一部理论著作如同一幅幅异彩纷呈的绘画,不断地呈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经历,从生平经历来看,也许从未出世时,两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将截然不同。托尔斯泰出身高贵,一生都在为寻找自我而思索,他不满于自己的贵族生活,向往融入普通老百姓;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在为生计而拼命写作,虽然他有一句名言叫“人不能只为面包活着。”但他现实生活之窘迫是不可回避现实。出身决定学识,学识和才华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追捧的,却入不了托尔斯泰的“法眼”。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二人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将通过他们作品中所秉持的宗教哲学观点呈现出来。

(10)、虽然,夫妇二人的性别观念乃至政治观念都并不一致,但他们仍相互扶持走过了14个年头。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安娜都是他最深爱的人,他也是安娜心中上帝赐予的礼物。他们经常斗嘴、磕磕绊绊,到头来还是重归于好、甜蜜如初。

(11)、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但相对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有较多的精神障碍出现 ,因而与精神科关系密切。据报道(3 )

(12)、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安娜是他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

(13)、二十世纪文学研究的转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学的转向,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另一个是文化研究的转向,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学。二十世纪以来,除了语言学的转向和文化的转向之外,在西方还有空间研究的转向,甚至情感的转向、传记学的转向。在这几个转向当中,弗兰克至少占了两个。从传记的角度来看待弗兰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有意义。

(14)、与此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他从年轻时的西化自由主义者,逐步转向为民族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者。沙皇解放农奴的行为,令他对俄国的君主政体产生了臣服之心。在国外的生活以及对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乃至极左派的厌恶,让他后半生坚定了“反虚无主义”和“反暴力革命”的思想底色。

(15)、苏珊·李·安德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华书局,2004年)

(16)、本书在哲学层面上试图读解陀氏及其思想,对后现代社会所面对的诸种困扰作出回应,质疑了现代社会得以建构的一些基本原则,从而试图还原人类的本真状态。

(17)、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

(18)、第八章两种浪漫主义............127

(19)、为了俄国的现在和将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主张从俄国东正教文化中寻求可以抗击异质文明和异己思想入侵的文化因素,主张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认为俄罗斯文化一定能理解并同化西方文化,并使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民族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20)、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小说《穷人》。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1849年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宣布于1849年11月16日执行死刑,但是在行刑之前的一刻被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

3、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作品年表

(1)、有时候,他们也会因为性别议题吵起来。安娜对女性承受的苦难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她常常为家庭主妇和底层女性的境遇而感到难过,这种难过不只是道德上的怜悯,也是因为同是女性和劳动妇女而拥有的感同身受。因为“妇女”一词,安娜就跟陀思妥耶夫斯基发生过争论,而对于是否该同情俄国的女性虚无主义者,他们的观点也并不一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性别观念更加保守,他同情饱受苦难的妇女,但对投身革命事业的女性却并不特别理解,他对于暴力革命和左翼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抵触,也让他对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女权主义运动不甚积极。

(2)、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服了4年苦役,1854年刑满后又罚为边防士兵。经历了近10年的非人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59年才获准回俄国中部的特维尔居住。但是,他的性情已大变,冷漠、孤僻、脾气暴躁易怒,且时常发作癫痫病。

(3)、这是一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享会。在1865-1871这六年时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三部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还有两部比较重要的中篇小说:《赌徒》和《永远的丈夫》。这六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发生了什么?8月7日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刘佳林教授和俄罗斯科学院文学所糜绪洋博士两位嘉宾做客建投书局的“狂想世界”系列活动,围绕美国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陀氏传记第四卷《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年代,1865-1871》,带领读者去了解约瑟夫·弗兰克是怎样写出一部经典传记的。活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资深编辑、“文学纪念碑”丛书主编魏东主持。下文为讲座内容整理,经作者审核发布。

(4)、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妈妈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

(5)、还有他对生平节点的理解。什么叫生平的节点?就是影响传主命运和思想发展的重要事件。大家知道,对鲁迅先生来说,去日本留学、弃医从文等等,是他生平当中的节点,传记关注这些节点,因为它们预示着作家未来的重要变化。我们看弗兰克的传记,从目前已出版的四卷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流放西伯利亚,十年受难。弗兰克用一卷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西伯利亚,这是对的。但从传统生平节点的角度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三卷《自由的苏醒》,我们就有些困惑了。弗兰克自己也说了一句话,人们看到这一卷的时候,都“希望迅速越过这一时期”,因为写1860-1865年的生活,不如写《罪与罚》、《白痴》等更吸引读者。

(6)、第二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娜交往时,安娜的谈话所表现出来的很多观念,其实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要反对的虚无主义的观念。安娜还说,普希金已经过时了,这是最触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因为他非常崇拜普希金。这几个因素导致他们俩没有走到最后。

(7)、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弗兰克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的肩膀就是俄苏陀学研究的摩天大楼——苏联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编辑的30卷《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苏联为经典作家编写全集在方法上继承的是德国在宗教改革时期注《圣经》,以及之后为大哲学家、大作家编“历史考证版”全集的传统。这三十卷的陀氏全集里远不仅仅是陀氏已发表的文字,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篇幅都是对作家手稿的整理,对文本历史演变的梳理,以及事无巨细的题解、注释。比如《罪与罚》就被分成了八两卷刊印,第七卷是正式文本,第八卷则是手稿和注释。十年前河北教育出版社出过一套22卷的《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就是以苏联科学院的30卷陀氏全集为母本,虽然篇目比起俄版全集而言仍远不算“全”,而且题解、注释也只是对原书的节译,其篇幅可能只有俄语版的十分之但依然是一代学人十数年的努力成果,是中文世界注释信息最丰富的陀氏文集版本。顺带一提,这两年普希金之家正在重编新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总共35卷,目前编到第八卷——相当于把过去的摩天大楼又重新翻修一下,待完成之后,我们汉语世界的陀氏文集想必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校正。

(8)、此书为俄国白银时代作家、批评家瓦•瓦•罗扎诺夫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俄罗斯文学的论文集。收入本书的十四篇论文,作于1892-1918年间,基本上反映了罗扎诺夫的思想历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创作面貌,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丰富性和预见性,陀氏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陀氏与别林斯基、索洛维约夫、托尔斯泰的关系等,对陀氏创作和思想作了独特的、富有想象力的解读。这些论文比较全面地表达了罗扎诺夫的文学思想,展示了他挥洒自如的批评方法,反映了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和俄国文学批评的巨大贡献。书末附有罗扎诺夫的同时代人所作的两篇回忆和论述罗扎诺夫生平和创作的文章,以期略窥罗扎诺夫的全貌。

(9)、安娜不但悉心处理家务,也跟丈夫一同筹措出版事业。在创作完长篇小说《群魔》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曾打算自产自销,自己出版这本书。他委托安娜假扮客人,打听不同出版商和印刷商的开销、折扣等计划,掌握与出版图书有关的种种细节。在准备就绪后,夫妇二人自行购买纸张,安排印刷和装订,一口气印了3500本《群魔》,为此还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安娜日后在回忆录中写道:

(10)、这本评传分为“远去的年月”、“世纪儿”、“未来的力量”、“复调独白”四个章节,通过对大量珍贵一手历史文档的解读,鲜活地还原了陀氏充满激情而又饱经坎坷的一生。作者将对经典文本的细读与对陀氏思想演进的分析,融会贯通。字字句句,饱含了对于那颗伟大心灵的敬意。

(11)、魏东揭示了第四卷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弗兰克解读文本的能力。弗兰克说过,吸引我们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因为喜欢他的作品才去看他的生平。因此,所有关于作家生平的叙事,应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家的作品。

(12)、回来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努力写作,因为他已耽误了10年。开始时,他的作品丝毫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已退出文坛10年,人们早已淡忘了他,而且他10年未摸笔,这支武器也有些生疏了。直到他发表了《舅舅的梦》、《斯捷潘契科沃及其居民们》、《死屋手记》等,才重新登上文坛,重新寻回了观众们热烈的目光。这一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他的绝世名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13)、弗洛伊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病历............477

(14)、作者: (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 / (澳大利亚)C.L.英尼斯编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原作名: AfricanShortStories译者: 查明建等出版年: 2022-2

(15)、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中非凡六年的大致轮廓。

(16)、《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卷到第四卷都有前言,弗兰克在前言中不停地说一句话,他写的不是传记,或者说不是“常规传记”。什么是常规传记呢?魏东先生把格罗斯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带过来了,这本书非常有影响力,下面我会简单比较一下格罗斯曼的传记和弗兰克自己说的非常规传记。

(17)、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的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

(18)、高尔基曾经说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出才华不仅表现在其小说创作中,也体现在哲学思想上。德国著名哲学家赖因哈德·劳特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叩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哲学大门。此书结合大量文学作品,从心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否定哲学、实定哲学五个方面引领我们进入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与精神的圣地。该作问世以后,受到全世学术界的就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文学与思想领域中别开生面的杰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是位诗人,而且是位哲学家。至于我们是否有权迈出这一步,只有读了本书之后才能作出判断。不管怎样,Bn,索洛维约夫、别尔佳耶夫、克洛代尔、纪德等都认为他是他们的哲学老师,作者与他们的观点一致,确信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位哲学家。

(19)、马克·斯洛宁的《灵与肉的炼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状态。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4、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1)、广西师大出版社“文学纪念碑”丛书中的陀氏相关传记类作品合辑

(2)、赖因哈德·劳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系统论述》(东方出版社,1996年)

(3)、第十二章别林斯基及其身边的文学贵族............205

(4)、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正埋首于《罪与罚》的创作,《罪与罚》中译本有42万字,我们就可想而知它的俄文体量。一般这么长的作品,很多作家两三年都不见得能写完,但陀氏不但要写它,还要被迫在一年内写出另一部长篇小说,否则他的所有著作就会被出版商据为己有,甚至,他可能因为违约而面临牢狱之灾!

(5)、非洲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者阿契贝和知名非洲文学研究学者英尼斯共同编选的两部汇聚20世纪下半叶非洲短篇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的选集合集的最新再版,囊括了古尔纳、戈迪默、提安哥等非洲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者。本书收录的这些短篇小说作品,以知识精英的视角,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呈现非洲大地上发生的种种变迁、动荡与苦难的真实样态、历史渊源与社会影响。这些作品,将民间传说、口头文学、宗教信仰跟学人反思、现代变革、日常叙事等交织在一起,充分体现出非洲各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踌躇、在族群冲突与国家融合之间的徘徊、在去国离散与乡土认同之间的纠结,既可以管窥非洲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精华,也是记述非洲现当代社会史、生活史与文化史的重要史料文本,值得细读和推荐。

(6)、第十七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310

(7)、还有比如说对于巴赫金的评价。巴赫金是过去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绝对绕不开的名字,任何陀学研究中如果不提“对话”、“狂欢”,恐怕首先就过不了同行评审那一关。但近几年来无论俄罗斯陀学界还是英美陀学界都开始对巴赫金理论框架的普适性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那么我们如果回看弗兰克的陀传,就会发现他在整个第四卷中只引用了两次巴赫金,这或许也能说明弗兰克在当时就已经对巴赫金热有了一定程度的警觉。

(8)、第十三章列兵陀思妥耶夫斯基............244

(9)、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小说《穷人》。

(10)、第一个是空间的转向。弗兰克有一部作品叫《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本书。后来人们在谈到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文学的时候,总是提到弗兰克的这本书。

(11)、埃里克·侯麦,国际电影大师、法国新浪潮电影旗手,多次荣膺国际电影大奖。他也是一名作家、电影评论家,曾任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主编。

(12)、弗兰克在第二卷《受难的年代》前言提到,他要关注的是从生活向艺术转化的创造过程中那种神秘突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握住了或者始终追求这部传记当中所展示的神秘突变,就能从弗兰克看似漫不经心的生平描述中看到与后面作品发生的有机联系;甚至在他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当中,也能看到他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过去生活的回望。在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传》时有没有阅读快感,就要看我们是否关注到、把握了弗兰克所展示的这种生活向艺术转化的神秘突变。这是弗兰克对作家传记的很大突破,也是弗兰克这部传记的精髓。

(13)、以弗兰克关于《罪与罚》的见解为例,弗兰克很早就对《罪与罚》作了专题研究。《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世界》这篇文章收录在1960年的《文汇》杂志上,主要谈论主人公的杀人动机;另外,讨论《罪与罚》创作背景的文章收在弗兰克1991年的文集《俄罗斯棱镜》里。这两篇文章都是他关于《罪与罚》核心的解读,都被我收在去年推出的由曹国维老师主译的学术评论版《罪与罚》里:曹老师的译本,外加八篇经典解读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也可以阅读第四卷关于《罪与罚》的三个篇章。用两三章的篇幅解读一部作品,这也是第四卷的一个特色。

(14)、我很难讲出为什么,这本书读完让我有种落泪的冲动。鲁迅和周作人其实是心意相通的,在那个百草园,或者也应该叫做秋草园的地方,他们的灵魂第一次和世界接壤。他们看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秋天的肃杀,他们知道了女人失贞是一种模模糊糊的可怕的东西,知道了长毛,知道了台门子弟的落败,他们更彼此知道了什么是哥哥,什么是弟弟。我实在料想不到,丁文的研究可以将二周的精神世界探究得如此之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种精神自叙传,但同样这是一篇写给周作人的精神告白。二周都应该感到幸运,在那个科举和八股已经让江浙人感到困苦的时候,小园子给他们的精神注入了很多野性的、驳杂的、不驯服的东西,那是他们一生共通的精神。也许是因为我知道他们注定分裂,所以我会更加伤感吧。

(15)、1863年8月底的一天,苏斯洛娃对匆匆赶来巴黎的作家说:“你来得太晚了。”

(16)、他们的尝试大功告成,《群魔》首版3500本售罄,二人从中赚得4000卢布。当时的1卢布约等于今天的100元人民币。

(17)、《圣诞晚会上基督身旁的小男孩》 《拙劣的笑话》 《农夫马列伊》

(18)、各位都是文学爱好者,可能还有文学研究者,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学者,在谈到文学研究的时候,总喜欢说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有一些转向。大家可能经常听说,二十世纪文学研究的转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学的转向,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另一个是文化研究的转向,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学。二十世纪以来,除了语言的转向和文化的转向之外,在西方还有空间研究的转向,甚至情感的转向、传记的转向。在这几个转向当中,弗兰克至少占了两个。

(19)、但是,弗兰克在处理这个故事时,并不像格罗斯曼那样。他在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安娜交往的时候着重于几个点。第一点,因为安娜生活在外省,她对圣彼得堡的新思想很感兴趣,一个从圣彼得堡回来的大学生对她讲了流行的思想,比如人是从猿猴变来的,既然人是生物性的存在,所以人是没有灵魂的。在弗兰克看来,这其实就是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弗兰克写安娜在外省经历,是想告诉我们,虚无主义思想在俄国已经渗透到许多角落。

(20)、安德烈·纪德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陀思妥耶夫斯基巅峰之作

(1)、靡绪洋博士的导师是新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的重要编辑之一。

(2)、第五章谢苗诺夫校场事件............68

(3)、另一个例子是围绕着涅恰耶夫的《革命者教义问答》到底是否构成《群魔》中部分章节的灵感来源(或是不是唯一灵感来源)展开的论战,今年一场在线学术会议上几位领衔陀学家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而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弗兰克也在他对《群魔》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4)、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那一晚,陀思妥耶夫斯基再一次回想起被拒绝的时刻。可是几个月后,玛丽亚又写信对陀氏说:“自己最爱的人还是你。”一个人在恋爱的时候容易降智,哪怕是再成熟的人,恋爱也可以让他变成孩子。在这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例外。1857年2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顿涅斯克的一处教堂迎娶了伊萨耶娃,他希望能与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死去。但造化弄人,1864年4月15日,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伊萨耶娃在莫斯科去世。

(5)、别尔嘉耶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安德烈·纪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7)、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于之不屑的数学。与此同时,他还涉猎了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等人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上涉猎颇广的他考试成绩优秀,于1841接受委任。同年完成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影响的两部浪漫主义剧作,《玛丽·斯图亚特》、《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均失散。

(8)、第十八章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斯佩什涅夫............336

(9)、女儿的出生,进一步恶化了作家的财务状况;而她的夭折,又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打击。《白痴》,就是在这样的绝望境遇下写完的,无怪乎陀氏会一直在书信中眼红那些不必担忧生计、可以耐心打磨作品的贵族作家:“屠格涅夫如果知道我写作的条件恐怕会被吓死。”为生计写作、为截稿日期写作,塑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字的风格。弗兰克既分析了这种写作方式为作家创作带来的独特魅力,但也没有回避匆忙赶稿给其作品,尤其是《白痴》的质量带来的不稳定性。

(10)、对家务与其他琐事的操持,让安娜失去了很多自主创作的时间。每当家里来客人(此处指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她就“必须从早到晚‘款待’客人,给他们‘解闷儿’”,这种连续不断的周旋使她疲惫不堪。除此之外,她还需要料理家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焦虑或癫痫症发作的时候陪伴他,她就像是一个作家的“保姆”,照顾作家的衣食住行。

(11)、《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

(12)、西方学者认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都越来越多地采取传记学的方法。仅从文学的角度看,就有许多我们非常熟悉的大家,比如美国学者利昂·艾德尔,他是研究亨利·詹姆斯的,也是20世纪传记理论大家;还有理查德·艾尔曼,他写过叶芝、乔伊斯传,还有获得普利策传记奖的《奥斯卡·王尔德传》,这部传记也被魏东收入了“文学纪念碑”丛书。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或浓缩版都在1980年代出版,所以1980年代开始出现传记的转向,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弗兰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从1976年开始出版第一卷,到2002年出版最后一卷,无疑也是这种转向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品。

(13)、《脆弱的心》 《诚实的小偷 》 《圣诞晚会与婚礼》

(14)、其实陀学界的许多前沿学术争论依旧跳不出苏联版30卷全集和弗兰克五卷传记的框架。比如在梳理《白痴》创作过程的时候,弗兰克就提到陀氏由于面对债务和截稿期而思绪繁乱,手稿中有相当多互相平行的构思,因此学界对这些手稿到底能否只算作《白痴》一部作品的雏形多有争论。去年夏天在波士顿召开的三年一度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大会上,一位俄罗斯顶级学者的定调发言就是在讲《白痴》的草稿其实是两部不同长篇小说的草稿,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仍是在延续弗兰克提到的那段争论。

(15)、作。不仅如此 ,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在 《白痴》 中描述了癫痫病人具有复杂症状的部分发作中的记忆障碍发作(Dysmnesic seizures) :出现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等。有学者指出,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时常有一种不自觉、 下意识的行为和处于近乎迷狂的精神状态 ,而正是这种异常的精

(16)、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苏斯洛娃扮演了不可动摇的重要角色,是他许多女性形象的现实来源。比如《白痴》里的娜斯塔霞、《群魔》里的丽莎、《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卡琳捷娜;《赌徒》的女主人公干脆就是作家对苏斯洛娃的称谓:波丽娜。

(17)、处女作《穷人》发表后,他在一次彼得堡评论家举办的文学聚会里迷上了评论家的妻子,此人名叫阿芙多季娅,在当时的陀氏眼中,“天下再没有比她更漂亮的女人”。阿芙多季娅貌美多姿,众人为之倾心,她虽然已婚,追求者倒是不少。与那些追求者相比,陀氏虽有才华,长相和性格却并不合她的心意。

(18)、第十四章有影响的朋友............257

(19)、与其说我不珍惜自己的生活,倒不如说我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想逼着自己去拥抱生命所能提供的一切。——玛姬·欧法洛

(20)、在西伯利亚,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癫痫症时常发作。1854年他终于得到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直到1858年升为少尉后他才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这十年的经历让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1)、本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希望将其放在20世纪末的语境中进行再定位。在陀氏宠大的思想资源中截取与女性问题相关联的要素,越过“女性主义”的视界,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讨论女性及其现代定位,同时涉及到性别的社会角色、性、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主义的退却,男性在变局状态下的内在紧张等话题。

(2)、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经历,以让了解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然后则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如《地下室手记》、《双重人格》、《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帮助我们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3)、第九章果戈理时代............143

(4)、第十一章悲苦中的恶魔............205

(5)、与安娜结婚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感情生活终于安定,他的写作之路也在稳步向上。但积压在他面前的,还有赌瘾、敌人、供养家庭,和巨额债务。

(6)、璀璨明珠。他们并行在两条不同的轨道,最终却殊途同归,二人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塑造了同样意义的伟大。

(7)、第十五章“穿女装的骑士”............280

(8)、然而,缺点在于常脱离具体的文本与创作背景,就仿佛面对一道数学难题直接报出答案,你若问他缘由,他只会告知你“1+1=2”这样的基础公理。而对作家创作的科学研究,并不是否认那个正确答案以及1+1=2的公理,而是一步一步地具体探索陀思妥耶夫斯基谜题的解题过程。格罗斯曼就是这一意义上陀学研究的开创者。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的关系非常好,做过非常多的访谈,比如陀氏夫人给他指了许多《罪与罚》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作家的许多手稿起初也在他那里,由他完成了初步的整理工作。

(9)、其实,陀学界的许多前沿学术争论,依旧跳不出三十卷全集和弗兰克五卷传记的框架。比如在梳理《白痴》创作过程的时候,弗兰克就提到陀氏由于面对债务和截稿期而思绪繁乱,手稿中有相当多互相平行的构思,因此学界对这些手稿到底能否只算作《白痴》一部作品的雏形多有争论。去年夏天,在波士顿召开的三年一度“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大会”上,一位俄国顶级学者的定调发言就是在讲《白痴》的草稿其实是两部不同长篇小说的草稿,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仍是在延续弗兰克提到的那段争论。

(10)、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11)、谢列兹尼奥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海燕出版社,200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摘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受难的年代,1850-1859》前言 

(13)、第二十一章彼得堡时期风格奇异的作品............406

(14)、罗伯特 伯德的《文学的深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

(15)、格罗斯曼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科学研究的开创者。在格罗斯曼之前,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们写下的文字或许是同时代人的文学批评,抑或是象征主义诗人以及宗教哲学家的“六经注我”。之前我们能读到的许多翻译成中文的陀氏评论文字都属于后一个类别,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文集《精神领袖》,再比如前不久再版的别尔嘉耶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宗教哲学家的分析文字鞭辟入里,往往能指出陀氏思想的最要害之处。

(16)、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17)、第六章工程专科学校............87

(18)、在这种境遇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写作《罪与罚》。他在人生中有一位贵人——《俄国导报》的主编米哈伊尔·卡特科夫。我们在第三卷《自由的苏醒》里,陀思妥耶夫斯基主办的杂志曾与卡特科夫进行过激烈的意识形态论战。鉴于卡特科夫臭名昭著的亲政府立场,为他写稿也势必会进一步损害陀氏在左派读者中的声誉。但事到如今,为了生存也别无他法。幸而,作为编辑的卡特科夫是个不计前嫌、慷慨大度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这样的大文豪都愿意为其供稿。

(19)、作者把巴赫金这位20世纪风靡一时、神话般的名字作为重新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文本的起点、框架和参照物,从认知范式与科学周期性危机的关系开始娓娓道来。对于作者而言,巴赫金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他所提出的新的认知范式,更在于《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作者把巴赫金的理论当做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也就是说,作者将诸多西方理论移植到巴赫金的身上,使这些理论成为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佐证之一。从而也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以超越理论的地位。使之处于一种连续对话和流动的状态中。《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的一个重点是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实现其幻想现实主义的策略:其复调小说的原理和文本中多重叙述声音的写作风格。除此之外。《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还从历史性的角度对双声话语进行了探讨,以寻找文本在历史性上的相互渗透和“家族相似”。

(20)、伊琳娜·帕佩尔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此外,无论是在这个阶段之前或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信都表明,他极不愿意失去与正在发展着的俄国文化的联系;因此,我将他生平的这一特征置于我全部描述的前景,甚至忽略了对手头文献进行更全面生动的调遣。我可以补充的是,这种努力带来了喜出望外的结果,使我能比以前更深入地探究某些宁可被忽略的材料(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阿列克谢·普列谢耶夫的通信,只有普列谢耶夫一方的信件留存下来)。这些文本对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五十年代中期俄国文化景象的反应明显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有助于廓清他生平的这段模糊图景。

(2)、正逢小区被封,于是上午刚拿到本书快递的我今夜就已读完,爱书人爱不释手的选题,疫情之下读来更别有滋味与慰藉之情,作家们深情书写的书店往事,虽来自不同国度,但是从中流露出不少共性的东西,比如都对二手书店一往情深,那些总能轻易分辨出真正的爱书人的店主,那充满人情味的旧梦,比如都哀叹电子书蚕食、故意排斥智识和网上书店的时代里的流亡者,那坑害流亡者的“又大又坏的网络书店”名字都不愿意多说!最喜欢《绿棕榈书店》一篇,店主不愧是帕索里尼的盆友!妙语如“书是有生命、书挑顾客、老鼠不会无缘无故吃书、书脾气烈,与它的头号仇敌放在一起它会不惜三次跳楼(书架)”好的我都记下了;想读《鬼和鬼的故事》《成吉思汗管理法》咳咳;也想向保护书免受灰尘和破坏的精灵祈愿,可不可以也一并护佑我们的“唯一的即是灯塔也是洞穴的地方”?

(3)、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症,严重的时候,他会在第一次发作后一个小时又重复一次,在已经苏醒过后,还会痛得大声叫喊两个多小时。而安娜对他悉心照顾,她在回忆录中说:

(4)、本书是杰出的俄国思想家罗赞诺夫对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关键一章“宗教大法官”的解读。

(5)、《白痴》 《罪与罚》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6)、作者:(意)马可•桑塔伽塔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启真馆译者: 李婧敬出版年: 2022-3

(7)、原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8)、这本书汇集了侯麦于1948—1979年间撰写的重要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包含了侯麦对电影美学的探讨,制作电影的经验,还有其对茂瑙、希区柯克、德莱叶等名导的作品评论等。展开了一幅20世纪电影艺术发展的生动图景,是现代电影美学研究的有力补充。此外,书中特别收录了让·纳尔博尼与侯麦在1983年的对谈,还原了侯麦作为“电影评论家”的又一面相。

(9)、作者:(日)三岛由纪夫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原作名: 新恋愛講座译者: 曹艺出版年: 2022-3

(10)、第二个突破,是弗兰克必须直接面对、认真对待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作家传记也写生活和创作,虽有大量关于作家生平和社会历史背景的描写,但这只是传主所活动的背景或是身后的布景;作家在这个布景上活动,而布景上的所有元素并不对在布景前活动的人发挥直接的影响。这是我们过去看作家传记经常碰到的情况,传记家写了生平和作品,可是作品和生平之间的有机性联系处理得不够。在弗兰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里,能强烈地体验到新式传记的阅读快感,尤其是生活如何转化为艺术这方面的处理。

(11)、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与知名非洲文学学者C.L.英尼斯联袂编选,甄选最具代表性的非洲现当代文学作品:从钦努阿·阿契贝、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纳丁·戈迪默、本·奥克瑞,到恩古吉·瓦·提安哥、米亚·科托……他们的作品一再让我们相信,文学不只是历史的镜像或视窗;它更是媒介,诠释与重塑了我们眼中的非洲,触发我们审视移民、身份、边界等议题。

(12)、侯麦不仅给自己的电影写剧本,也深入思考了电影的艺术本性。他集导演、艺术家、作家、评论家、思想者于一身。在侯麦的电影思考里,他将话语融入电影形式,打开电影的形式空间,拉近与事物的距离。他的电影思考中充盈着一种保守主义甚至古典主义,他认为美自然地存在,电影要去表达生命力的形态,去探寻灵魂的深处,现代电影需要对古典艺术做出创造性的发挥。他评论的电影丰富而广泛,风格各异,很多是我没看过的,但他的解读依然生机盎然。正像他心目中的英雄雷诺阿一样,侯麦通过电影谈论的不仅是自己的电影艺术,而且是整个世界。

(13)、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

(14)、本书对比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中的思想与尼采哲学作品中的思想,中间还穿插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作品的诊断。作者的思想倾向,就是突出和强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存在主义思想中的非理性的、绝对信仰与绝对抗争的要素。陀思妥耶夫斯基强调生活就是一场伟大的最后的斗争,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不是救赎就是堕落,不是抗争就是沉沦。而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同时也强调了人要在这个已经失去了根基的现代生活中,自我决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个超人式的战斗的生活。而这一切,无不揭示着人的一种对于绝对信仰和终极救赎的渴望与投奔。舍斯托夫自己也告诉读者,伟大的最后的斗争在等待着我们。尽管我们并不能够清楚舍斯托夫的伟大的最后的斗争该怎样去进行,但是我们的确能够从舍斯托夫的文字中感受到与理智主义和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非理性号召及非理性号角。庸常与琐碎被打破,作者在提醒我们听命最后的救赎的召唤。这样一种主题,之所以被舍斯托夫反复吟唱,就是因为作者认为,自苏格拉底尤其是柏拉图以来,西方人的精神生活被带入到了歧途。他们实际的生活是因为信仰才得以确立的,他们的理智与观念却鄙视乃至抛弃其立身的基础。作者需要通过强化该主题,唤醒读者认识到人的生活的一个特殊的维度,一个只凭借信仰便可以安顿世界的生活维度。

(15)、第三章“丰富的生活”............26

(16)、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视野中,自杀往往用来对生命价值作黑色注解的。本书想把这一表述置于俄国同时代的语境下考量。藉以剥离出陀思胺耶夫斯基对人类存在之本真形态的思考,以及在现代条件下,人类对生命意义肯定与否定方式。显然,本书并不是希望作出某种判断,但它却开了内省之门,并努力把人们引进一种深度的自我状态。

(17)、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中的“非凡六年”。

(18)、因此,与早先的做法相比,我需要从更为孤立的状态(当然不是社会的,而是文化的)来描绘他,这给了我许多麻烦。我很难根据我选择的视角来谋划那些涉及劳役营生活的章节,尤其很难根据这些方法去解释这些岁月中那个最关键的事件——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之为“我信仰的重生”。大多数早先的作者只是满足于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寻章摘句,却什么也解释不了;要么就照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尽管明显无能),根据各种仔细的检查加以推断,试图切合事实(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示的只是针对人民而不是沙皇父亲的罪恶感)。因此我得重新探究问题;这让我关注到那些多少被忽略的方面,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波兰狱友关系的催化作用等。我的叙述始终留意于这些经验对他所具有的意义,它们在导致他放弃过去某些东西、为未来思想观念及艺术演进准备道路方面的决定作用。

(19)、某种意义上,是安娜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专心写作,而不必为家务等事情烦心。尽管安娜在家务上的付出是出于自愿的心态,但这种自愿的背后,也跟社会潜移默化对男性和女性分工的偏见有关。

(20)、她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每一步都步履维艰,一再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屡次转危为安。这些经历在她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促使她进行深刻的反省与思考,继而将这些生命中常人难以承受的瞬间与片段化为文字。

(1)、可是这么大数字的预支稿酬仍无法满足作家的需求,因为除了偿还巨额债务外,他还需要供养一个游手好闲的继子,以及哥哥托付给他的忘恩负义的一家人。为此他不得不两面开弓,在写作、连载《罪与罚》的同时,再写一部中篇小说《赌徒》。这是作家一生中最勇敢的豪赌——与奸商出版人斯捷洛夫斯基签订中篇小说的出版协议,稿酬3000卢布,但作家如不能在三个月内交稿,那么他所有作品的版权都将归斯捷洛夫斯基所有。

(2)、弗里德连杰尔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在临刑前最高检察署对他最后的判决是: “服苦役四年 ,尔后充当列兵” 。随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送往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要塞服苦役 ,服役期满后遂被派到西伯利亚边防军步兵第 7 团当兵。这种戏剧性的“死里逃生” 以及服苦役对陀思妥耶夫斯来说 ,既让他体验到人生痛苦的特殊经历 ,又让他再次经历了重大的应激。36 岁他与寡妇玛丽亚 ·德米特里耶夫娜 · 伊萨耶娃结婚。38 岁退伍。45 岁(1866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俄罗斯公报》 上连载长篇小说 《罪与罚》,这部富于社会历史涵义的社会心理小说给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声誉。之后 ,他又发表了 《白痴》 、《卡拉马佐夫兄弟》 等长篇小说。1881 年 2 月 9 日陀

(4)、多年以后,安娜与心目中认定的人相遇,宛如朝拜宗教一般献身爱情。在某些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一个德行良好的丈夫,他挥霍钱财,与人出轨,脾气说好听点叫真性情,说不好听就是难相处。

(5)、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的沮丧和悲观成分加重,从而使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6)、糜绪洋:刚才刘老师特别提到格罗斯曼的陀传,格罗斯曼和弗兰克的两部传记恰好构成了一个有趣的闭环。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7句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