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6句苏格拉底灵魂三问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19 13:13:31 admin 阅读:59

导读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苏格拉底之死过程 (1)、西米亚斯问道:「所以哲学家准备死亡,是为了脱离身体的挟制啰?」 (2)、众人立刻就安静了。苏格拉底开始站起来行走,一阵子之...

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苏格拉底之死过程

(1)、西米亚斯问道:「所以哲学家准备死亡,是为了脱离身体的挟制啰?」

(2)、众人立刻就安静了。苏格拉底开始站起来行走,一阵子之后,他表示双腿发沉。监刑官扶他躺了下来,检查他的脚是否僵硬了。苏格拉底的下半身渐渐僵硬,药力只要发作到心脏,苏格拉底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3)、苏格拉底道:「不过在我死以前,我有些重要的事想与各位分享。你们先看我的样子,像是恐惧、忧愁或是伤心吗?」

(4)、伯利克里之后的时代,平民领袖多是公民阶层,亦或是城邦的新型手工业者,而这个阶层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却掌握财富与卓越的修辞技能来取悦民众。虽然雅典从梭伦改革以来一直致力于民众全面的民主参与保障了,但是业已被破坏的城邦精神就使得民众变得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对于寡头派更加敏感,更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所以直接民主的暴力机器却更加可怕的多。

(5)、这就是我对于《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的粗浅的梳理和解读,苏格拉底是支撑我生命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之我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受到他的精神的感召和激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生活。

(6)、「有形的剑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可以改变剑柄部分的长度,或在剑柄尾端加上一个护身符。可见之物的部分结构的调整就是其变化。」

(7)、在他的时代,苏格拉底是在极端保守派和极端自由派之间掌握裁决权的调解者。他自称上天赐给雅典的礼物,雅典城邦这匹驽马身上的牛虻,并在雅典的大街小巷游走,沉思,对过路的雅典人展开道德与知识上的诘问。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所以他期待用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如同助产士那般,催生、唤醒人内心的知识与智慧,。他声称,有一个神圣的声音在耳边驱使他做他所做的一切,“神谕要他借询问别人来考察自己”。于是他用近乎无知的姿态,运用他的智慧,在谈笑风生间戳穿了他的时代的江湖骗子空虚的老底。

(8)、苏格拉底道:「附加于乐器上的乐音,无法影响乐器本身,但灵魂能影响身体,能控制身体,甚至能抵抗身体。因此灵魂与身体之间的独立是很明显的。灵魂既然与身体独立,又是无形的、单一的存有,那么其不朽也呼之欲出了。把这些结合起来,就能了解哲学家不畏惧死亡的原因。」

(9)、如果不死的是不可消灭的,灵魂在死亡来临时就不可能消失(106BC)。

(10)、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11)、同样的问题,西尔贝克在《西方哲学史》导论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不过我们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对它多一些了解!”。如果把句子中的“精神行装”换成“灵魂”就会有点儿柏拉图的意思,至少在我看来会比较好懂一些。

(12)、事实上,在雅典,并不存在一个由城邦确认的“国家宗教”,没有哪些神被规定为雅典人必须崇拜的排他的神,所以引进新神在雅典城邦并不是什么大事,不会意味着破坏城邦旧有的宗教秩序,比如雅典人崇拜的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狩猎神本狄斯等,都是从外邦引进的神。说到底,只有无神论是不允许的,所以在辩论中,苏格拉底也主要从他并非无神论者进行辩驳。他的基本推论是,我一直信仰和教授精灵的事情,精灵也经常对我传达神的命令和启示,精灵是神的孩子,没有没有父亲的孩子,既然我相信精灵,所以我就相信存在神,所以我不是无神论者。

(13)、(1)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吴文藻等译.世界史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05:1

(14)、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提供的是一个向上攀登的工具,但也是一个无法束缚住阿尔西比亚德的锁链。他被称为“助产术式”的“困惑式问答”通过启发与探索,并不能强行将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塑造为他理想的形态,而是提供一种让受教育者塑造自我与认识世界的途径。

(15)、感谢李昀星同学赠送的杨绛先生译本的《斐多篇》,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本哲学书。本文基于此书撰写。

(16)、苏格拉底顺着裴洞的这个说法,展开了最后的论述:

(17)、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跟早前的自然哲学家不同,苏格拉底对自然与物理兴趣寥寥,声称“在这些问题上伤脑筋是演滑稽戏”,而把视角从自然转移到人文,将哲学从天上请到人间;同时,他与同时期的智者也不同,他反对智者道德观里的怀疑论与不可知论,坚信道德具有普遍性,并试图为道德建立一个唯理的基础,为是非制定一个衡量标准。

(18)、「这就对了。但如果你不接受,我还有灵魂不灭的第二个理由。灵魂不灭的第二个理由是灵魂是简单的实体,简单的实体不会变化,也不会朽坏。事物的变化来自于组成部分的改变,事物的毁坏是因为组成部分没办法继续配合运作。但无形的灵魂是简单的因此无法产生变化或分解。」

(19)、苏格拉底的父亲是石匠,蕴含着他后来对思想不断打磨雕琢的诘问求知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意味着他后来自愿承担启发别人,充当他人思想助产士的角色。苏格拉底的妻子虽然是个泼妇,却深爱丈夫和家人,苏格拉底说,我和妻子之间就是在实践一种伟大的哲学。可以说,苏格拉底从他最亲近的人中汲取了哲学生命的最丰厚的养料。

(20)、苏:(气息微弱地说)司马,我大概要死了,我坚信灵魂不死,现在快到验证的时候了。

2、苏格拉底灵魂三问

(1)、他的理由是:我已经被国家定罪,如果我逃跑,法律就会失去它的效力和权威。法律失去了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试图解释法律真正含义的生活——法律只有在被遵守时才具有权威性。只有法律确立了权威,才有国家秩序和社会正义。

(2)、“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

(3)、姚博严,男,哲学院一般学生。兴趣是游戏,理性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读书不多,思考不深,但读书确实是在尽力地读,思考确实是在切实地思,因此终究有所得,多少有些浅薄的想法,愿与人交流。

(4)、黎陆昕:其实,直到这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拥趸,尤其是克里同还不是那么绝望,因为他早就为苏格拉底想好了最后一招,那就是:逃跑。为什么跑、怎么跑、跑到哪里去、跑了以后怎么生活、孩子和老婆怎么办等等、等等,克里同全都考虑的非常细致,但是苏格拉底还是拒绝了。关于这一点,柏拉图在《克里同篇》中有太详细的描述,我都无需在赘言,克里同诚恳的提议与苏格拉底耐心的拒绝,是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过程中演绎完成的,可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5)、看起来苏格拉底的第一次论述(70C-72E)针对的是1),第二次论述(72E-78B)针对的是2)。

(6)、苏:常理中确实有蕴含真理的,可那些都要小心地思考求证。而且人的出生之前与死亡就是人事,对于每个人都相当重要,这是所有人无一例外地要独自去面对的东西,每一个懂得思考的人都会去思索它,去练习死亡。另外,我认为,死亡是可以思考得到的,因为知识其实就是回忆,我们的知识其实早已存在于灵魂之中。 

(7)、从第一条原则出发,苏格拉底认为既然法律是完全正确的,那违反法律逃走就是错误的,就是作恶。而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恶,即使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的情况下也不能“以恶对恶”,因此即使被错误地判处了死刑也不能逃走,不能选择生。只有选择留下来接受判决,也就是选择死,才是合乎“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恶”这一条道德原则的。

(8)、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9)、接下来,苏格拉底应格贝的要求,为灵魂的存在做了哲学意义上的论证。从科学实证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论证只是带有辩证法意味的哲理推导,不具有科学价值,但其教导一个人如何坦然面对死亡的哲学观却引入深思。

(10)、从人口哲学的角度看,苏格拉底死于人口的抽样偏差。苏格拉底自谦为“无知”,所以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到处找人对话,穷根究底,把雅典的每一个所谓“名人”和“智者”问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颜面尽失。许多人因此恼羞成怒,决定报复他、控告他。在公民大会上,苏格拉底进行了申辩,最后公民大会以281票赞同、220票反对,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这些参与投票的人口对于雅典社会是一个有偏的抽样。

(11)、司马:苏先生,恕我直言,你不过是在胡言乱语。如你所说,生死相存,无生则无所谓死,无死则无所谓生,然而你所言貌似有理,却有违于世间常理,生者自然要死,死者又何以复生?人之亡也,或归九泉之下,或升苍天之上,或居泰山之中、蒿里之间,于斯长存。或有人曰,死者魂魄可附于活人之身,然而止于依附而已。死者已往,何来死者复生之理?何况死者的魂魄再得新生又有何意义?即便我死后魂魄再次得到生命,我的记忆也不会存在,我的《史记》依然未成,吾道仍未得以传。

(12)、苏:是的,否则它从哪里来呢?我们从未看见过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所以这个知识不是我们从外界得到的。既然它不是从外界来,那么它只能源于我们的内部,来自于我们的灵魂。如果不相信生死轮回的说法,又能怎样解释呢?

(13)、李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14)、黎陆昕:关于免刑我把它分为这样几个层面,首先是避免有罪,然后是避免重判,最后是避免死刑。我们先来说说避免有罪。苏格拉底是因为蛊惑青年和对神的不虔敬这两宗罪被指控而走向法庭的。但是,要想把这两件事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苏格拉底的口才辩解起来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不易,一个不难,这两方面的结合就很难判定苏格拉底的罪行成立。假如对苏格拉底连罪行都不能确认,那还有什么判刑的结果?但是法庭的审判走向完全出乎意料,而这一切都源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策略和风格,那就是:绝不示弱!

(15)、通过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所说的神其实就是人类理性外化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扩大化和崇高化,人类的理性可以很好地安排人的一切,而宇宙理性将控制宇宙间的万物。同时,人对宇宙理性的崇拜方式,就是应用自己的理性:通过用自己的理性理解有序的宇宙来洞察宇宙理性。对神虔敬,指的是对宇宙理性的虔敬,也就是要应用自己的理性来理解宇宙,来获得知识,来养成美德。而“灵异”则是宇宙理性与人的理性的沟通。也就是每个人灵魂中的理性的声音。

(16)、“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智库建设40人”发布,你认识多少位?

(17)、苏格拉底说,天鹅在临死的时候,知道自己就要见到主管自己的天神了,便快乐得引吭高歌,唱出了生平最响亮最动听的歌。求仁得仁的苏格拉底,死与生都同样高贵、可敬,《斐多篇》便是苏格拉底的天鹅之歌。

(18)、新华社、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中国政府网刊载于今院长在“中共十九大: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智库研讨会观点

(19)、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在此明确说出,但似乎隐含了这样的意思:我其实是想离开人世了,但又不能自绝,现在被判服毒,说明我这个想法已经获得了庇护神灵的允许。

(20)、黎陆昕:是的。出走、示弱、逃跑,揭示了苏格拉底有生存的极大可能性,但是没有回答,他为什么选择死亡?回答这个问题同样不那么令人轻松。

3、苏格拉底死亡的原因

(1)、从第二条原则出发,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在雅典城邦出生,得到抚养,受教育,长大成人,参加卫国战争,并且对城邦怀有深厚的感情,从未有过搬走到别的国家去居住的想法……这一切充分表明自己与城邦缔结了“最具体的”遵守法律的协议,而缔结了的协议是必须履行的,因此违法是错误的,逃走是错误的。

(2)、而苏格拉底确实有过对于当时民主政体的不满,他与柏拉图如出一辙地倡导贤能政治,评论过伯利克里津贴制度的弊端,拒绝过寡头政权的任命,这多少会有些令人不快。

(3)、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

(4)、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却与当局统治相向。1787年达维特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

(5)、「是的,在相对的事物中,现象常在两端来回变化,大的东西破碎变小,小东西聚集成大的,炙热的火熄灭后失温,冰冷的柴点火后升温,白天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

(6)、通过第二次论述,辛弥亚似乎被苏格拉底说服了,但他指出,这只能说明灵魂存在于一个人出世(生)之前。一个人死后灵魂还存在的说法依然有待证明(77B)

(7)、于今:是,你不是找死吗,好,那就成全你吧!在那个氛围下让“雅典的民主”充满理性,也实在是太难为它了!呵呵。但是,应该说明一点,起诉者虽然一致要给苏格拉底死刑的惩罚,但是他们的内心未必一致,特别是那个代表执政者参与起诉的人,他的目的在于给苏格拉底一点教训,给苏格拉底死刑无非是强加给苏格拉底更大的压力,使他能够屈服,然而他还是想错了,他低估了苏格拉底的人格。

(8)、人口哲学思考的队列问题,不仅是队列的数量问题,而且是代际均衡、代际正义问题。当我们谈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时候,到底是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呢,亦或是前浪回归大海,后浪与前浪并行不悖呢?这个隐喻包含了生育的规模问题、代际利益协调问题、老龄化等问题。中国古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中,特别详细讨论了“代际正义问题”。我们暂且称之为“罗尔斯人口问题”。中国人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反映的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贡献。西方历史上有一个皇帝说了一句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反映的是一种对后代不负责任的价值观。如何使我们每一代人都对下一代人负责,而不只是考虑自己一代人的利益,这不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能够回答的问题,也不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保证能够解决的问题。罗尔斯认为,“我们可以为后代做事,但后代不能为我们做事。这种状况不可改变。”如何解决这种单向利益流问题,他建议确立一个正义的储蓄原则:每一代都从前面的世代获得好处,而又为后面的世代尽其公平的一份职责。中国人过去常讲的“祖德流芳”,大概是这个原则的反映。

(9)、在审判的过程中,苏格拉底申辩他一生都在从事哲学,追求知识、美德和灵魂的完善,苏格拉底称其申辩并不是为了避免使自己受到惩罚,而是为了避免议会的错误判决将一个无辜的人处死,从而给判处他死刑的法官带来伤害,也给雅典城邦和雅典城邦的法律本身带来伤害。苏格拉底说道:“法官并不是坐在那里把公正当作一种恩惠来分发,而是要决定公正在哪里,他们发誓不按个人好恶来定案,而是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10)、关于柏拉图是否出于追求戏剧化效果或是什么别的原因,刻意没有点出毒药是毒堇汁,存在一些争议。因为据说服用这种毒药,会让人非常痛苦,身体还会剧烈抽搐。不过,也有较真的学者,用现代医学知识证实了柏拉图的描述是准确的。(戈尔茨坦,P5注1)

(11)、以大和小为例,任何相反的对方不会变成或者是它自己的对方。它在变化中要么离开,要么失掉它的存在(103A)。对于具有相反性质、以此命名的事物来说,相反的生于相反的;但相反者本身绝不能彼此相生(103B)。

(12)、「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不断死亡,但死后并不会重生,那你觉得这样不断延续下去,最后世界的结局会是怎样?」

(13)、在政治角度而言,苏格拉底与这些寡头派关系密切,而其又对城邦的审判表示出来不屑的态度。所以,苏格拉底之死也有着某些必然因素在其中。

(14)、两个看起来相等的东西(由于回忆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并不相等(74B)。因此,“等”有时并不完全相等(74C)。正是这些相等的事物唤醒了一个人关于“等”的知识,虽然它们并不是“等”本身(74C-D)。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已经有“等”的知识(74E)。因为这“等”的知识,要通过感官感觉到后才能和它比较并发现大不及它,而感觉是在一个人出世后才获得的,所以“等”的知识,以及美、好、公正和虔诚等关于一切的绝对存在(thenameofabsolutebeing)是在一个人出世前就获得了(75A-D)。因此,灵魂在获得人形之前就已存在,还具有智能(76C-E)。

(15)、(4)何仁富.(1996).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8-

(16)、于今:你是不是也陷在戏剧的情节里出不来了?

(17)、在辛弥亚有点儿困惑的时候,苏格拉底借由回忆的本质引出了第二次论述。综合如下:

(18)、Alcibiades(son)ofCleiniasAthenian

(19)、但这个意思显然没有被格贝和辛弥亚体会出来,所以他们才会反问苏格拉底,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放弃为主宰他的神服务而感到不犹豫?(62D)

(20)、雅典的智者们只有专业知识,无法探究人的美好生活;雅典人不知道人与神的根本距离,在求知上没有一种必要的谦卑态度。知识开发了民智,但扰乱了社会;专业开阔了视野,但也培养了傲慢。难道让人了解云朵的形成,多认识几颗星星,就是对他好了么?一个人有可能知道某些具体知识,但并不理解真正的“好”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教给人们做人和做公民的道理。

4、苏格拉底名言经典十句话

(1)、在对话的一开头,苏格拉底便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在是否接受克里托的建议的问题上,也就是选择生还是死的问题上,苏格拉底将通过具体分析,应用自己的理智得到答案。苏格拉底说,他从不随便接受别人的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接下来,苏格拉底进一步论证逃走也就是选择“生”是否正当。在这部分论述中,苏格拉底表达了自己关于法律的观点并提出了两条道德原则。

(2)、苏格拉底道:「最后,就算自身完全准备好了,外在环境也不见得配合,战争与动乱将个人卷入,让我们再度必须在艰困中刻苦求生。我们终其一生因着身体的挟制无法追求真正的知识与美德,只有在死去以后,而非今生,我们才能获得心中想要的智慧。」

(3)、于今: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朋友的确为营救他做了最大的努力,他们甚至买通了狱卒,只要苏格拉底同意,逃跑的计划会很顺利的实施。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有不少被判处死刑的人都跑了,雅典法庭明知他们在哪也不去追拿,跑了就跑了。但是,苏格拉底没有跑,而是从容地留了下来。至此,免诉,逼苏格拉底出走离开;免刑,逼苏格拉底法庭示弱;免死,逼苏格拉底逃离雅典。统统被苏格拉底拒绝,他要坦然的走向死亡了。

(4)、这已经是在苏格拉底第三次论述之后,要是一般人的话,是不是会有厌恶继续讨论下去,转向沉默呢?但苏格拉底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并深深地打动了裴洞,以至于一向敬佩苏格拉底的裴洞也感叹“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佩服他”。

(5)、司马:人之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不成,我生不得有泰山之重,此为一大憾事。世间之事,多为人力可成,若有成《史记》之机,我当以全力成之;可若天命如此,我也无法违抗。死既不可免,我又何必哀叹?不如淡然接受。

(6)、苏:抱歉,司马,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迷途中的旅人。

(7)、哲学家所关切的不在肉体,而在灵魂;他们追求真理,而肉体提供的感官并不准确可靠,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所以肉体会对灵魂产生误导,让灵魂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误入歧途;肉体不仅无法为追求真理提供可靠的工具,反而会因为欲望、恐惧和疾病等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阻碍哲学家追求真理;而所谓真理,即绝对的真善美、绝对的公正,无法在人间用感官触及,只有让灵魂独自去到神圣的处所才能接触到。所以,一心追求哲学的人,终其一生都在练习让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本领。而死亡,正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一生的追求真正实现的时刻来临时,哲学家如果反而感到悲伤,就显得荒唐。

(8)、法治意味着依法而治。攸关的生死仅由会议投票数决定,这发生在雅典海军十将领和苏格拉底身上,也意味着在雅典法律被架空了,公民的权利随意受损。雅典名将阿里斯泰德以“公正者”著称,在公元前483年的公民大会上被投票放逐。

(9)、司马:苏先生既从路的那头来,不知可有出路?

(10)、   人是监狱里的囚犯,囚犯不得擅自打开牢门逃走。

(11)、很显然,格贝反问苏格拉底时指涉的神,是主宰生者的神,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辩解词里所说的神,是死后灵魂将去面对的神。两个世界里的神是不同的,而且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死后灵魂要见到的神是最为善良的。

(12)、游叙弗伦首先给虔敬下了一个定义:“神之喜者是虔敬,所不喜者是不虔敬”。苏格拉底反驳说,因为有许多神,而且其意见常常不一致,所以神之所好常常又是神之所恶。于是将虔敬的定义修正为:“神一致所恶者是亵慢,一致所好者是虔敬。”苏格拉底又问游叙弗伦:是从虔敬推出神所喜者,还是从神所喜者推出虔敬?游叙弗伦说应该是前面一种,即承认“神所喜者”的原因是“虔敬”。接着苏格拉底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苏格拉底首先肯定“神所喜者因其见喜于神而为神所喜者”,即“神所喜者”的原因是“见喜于神”,这样,“虔敬”就和“见喜于神”等同了,而不是和“神所喜者”等同,与定义“神一致所恶者是亵慢,一致所好者是虔敬”相矛盾。在被苏格拉底驳倒之后,游叙弗伦又给出新的定义:“正当的事之事神的部分是虔敬”,并且认为所谓“事”指的是“奴仆对主人的那种服事”。苏格拉底反驳说:“我们在服事时,总是想使对象获益和变得更好,而神能从我们这获得什么呢?我们又如何能使神变得更好?”游叙弗伦只得再改变定义,说“虔敬是对神乞和与的知识”,于是,苏格拉底据此得出结论,说“虔敬成了人和神互相交易的技术”,但游叙弗伦无法接受这个说法。最后游叙弗伦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之下只好逃走。

(13)、阿尔西比亚德热爱使用诡计,他的狡猾为他树立起了许多敌人,也让他许多次地背叛城邦。阿尔西比亚德的所谓堕落,有的人认为苏格拉底难辞其咎——事实上,苏格拉底同时是他的男友(erastes)与老师。阿尔西比亚德给予苏格拉底自己的美貌,并期望从他身上获得智慧。那么苏格拉底究竟是否应当为他日后的行为负责呢?缪辰同学讨论的便是这一问题。

(14)、如前文提及,阿尔西比亚德的理念与行为不能简单对应阶梯的某几阶,他从哲学教育中得到的只是思想观念,却用了不为人认可的方式去实践追求其理想。要归责的不是终点,而是途径。为他指出终极目标的哲学教育不应负责,即使终点是殊途同归:“爱也必然是奔赴不朽的”。最应该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的只是他本人。

(15)、(5)CaldwellJC.Population:ExplosionorImplosion?(J).AQ:AustralianQuarterly,1999,71(4):28-

(16)、首先是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冲突,这两种教育观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指控者莫勒图斯认为,教育不是多么神秘高深的东西,所有绅士都可以从事美德教育,并且可以使所有受教育者变得更好,进而言之,只要经过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高尚知识和德性的人,从而参与到城邦管理中来。莫勒图斯实际上是在迎合雅典的公民,认为他们都有能力教育人。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是关乎灵魂如何完善之事,本身是不可能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完成。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分三六九等,只有对于能够理解并愿意接受这种教育的人,它才会起到作用。尤其是德性这个东西,和别的专业技艺不一样,只可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苏格拉底有一个体现他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那就是知识即美德。拥有更高知识的人才拥有更高的美德,这种人需要教育,但更需要天资。

(17)、这么弯弯绕的论述,的确容易把人给搞晕了。格贝看起来是被说服,但辛弥亚看起来还是有些不确定。

(18)、苏格拉底正色道:「关于刑罚这件事,我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们在世唯一应该关心的是正义与美德,然而不正义的人不可能用刑罚伤害正义的人,因为不公平的刑罚不但无法伤害人的正义,反而是让判刑者自身的正义受到伤害。」

(19)、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20)、“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5、苏格拉底之死原因以及意义

(1)、不过,要说柏拉图/苏格拉底提出的向死而生研究哲学的思想是否已经在两千多年漫长的思想史进程中被遗忘了也并不准确。在最近读完的《谷歌时代的柏拉图》一书里,我就发现戈尔茨坦重新回忆起了《裴洞篇》中的这个知识,指出“做哲学探讨就是在为死亡做准备”(tophilosophizeistopreparetodie),并以调侃的语气说,“奇怪的是,哲学系竟然没把这话改成招生宣传的口号”。(p14)

(2)、苏格拉底也确实进行了这样的实践,他声称自己“成了唯一一个对你(阿尔西比亚德)不离不弃的” ,并且对阿尔西比亚德进行了多方面的劝导,而不愿让他“贪恋并且想要享受生活直到终老”。可是,阿尔西比亚德自身并非求而不得,而是有所退避,“他逼我承认自己还有许多缺点,由于关心雅典的事务,却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因此我强迫自己躲开他。”

(3)、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4)、博严同学的文章,末尾有一句:“二人停止了呼吸。”真神来之笔也!苏格拉底与司马迁,在“停止呼吸”之前,居然神奇邀逅,司马氏向苏氏讲“人固有一死”,苏氏向司马氏讲“灵魂不死”,这种“关公战秦琼”式的对话虽然纯属杜撰,但给读者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对话,既是跨时空也是跨语言的。所谓思考死亡,无问西东。(文学院教授李建中)

(5)、苏格拉底关于法律的思想有两个要点:第法律是完全正义的。如果发生“误判”,不是法律的错,而是使用法律的人的错。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成为一个牺牲品,“不是我们(法律)所犯错误的牺牲品,而是其同胞所犯错误的牺牲品”。第一个人在城邦里出生,得到抚养,受教育,长大成人后也没有要迁移到别的国家去居住,那就是与城邦缔结了要遵守城邦法律的协议。

(6)、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7)、(7)辜朝明著,喻海祥译.大衰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1

(8)、苏格拉底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逃避死亡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9)、于他而言,对哲学的求索只是一场为满足自己渴望而进行的交易。他试图用物质的美去换取苏格拉底的教导,但并未成功,因而有了“我相信自己只有一样东西能制服他,他却逃脱了我的掌心”的抱怨。他称“我是一个被蝮蛇咬了一口的人……我在那里被爱智的言论咬伤了”,可见促使他尝试这种交易的并不仅是对于美的本能渴望,也是哲学能够为他所用的诱惑,一种使他感到痛苦(受伤)的欲望。而这欲望最终引导他做出难以理喻的行为。

(10)、难道在那时候,印度和希腊就有通商人员往来,原始佛教的教义就有了传播?这只是个猜想,也很难找到文献依据。不管是不是,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这种生死观和佛陀的教义如此相似,还是挺让人惊讶的。

(11)、西米亚斯道:「这理由的说服力有限,因为和谐的音乐也有不同的风格,只是我们没有像分类人那样细分罢了。而且我们大可设想,灵魂这台乐器的复杂度远超过一般的乐器,以至于它能够弹出各种不同样态的乐曲。」

(12)、苏格拉底主要探访了三种类型的人,这三种人在他心目中都是最有智慧的。他先访问政治家,发现声名显赫的人原来才是最无能的,最爱强不知以为知,指点别人什么是善和美好;接着他又拜访诗人,发现作诗并不是靠智慧,而是靠某种自然灵感,但诗人们因为会写诗,就认为自己在别的事情上也最智慧。最后苏格拉底拜访手工艺人,当时的手工艺人还包括画家和雕刻家等。苏格拉底承认这些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比他有智慧,但他们自以为在别的事情上也无所不能。

(13)、「灵魂与观念相似,我们透过理智认识到观念,我们也透过理智反省到自身的灵魂。如果人死了,身体的朽坏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身体是物质的,但睡着失去意识却是一瞬间的事,因为意识是灵魂的,灵魂是全有全无的。灵魂与无形的、单一的、理智的、神圣的、不可分解的特性相近;身体与有形的、复合的、变化的、可朽的这些特性相近。无形的简单的灵魂是不会朽坏的。」

(14)、在人类历史上,有两次最为著名的审判,一次是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一次是耶稣的审判,耶稣被钉十字架。两个人的死亡,标志着两种伟大传统的诞生,一个是希腊理性哲学的传统,一个是基督教宗教信仰的传统。这两大传统的交汇融合,为整个西方文明打下了基本的底色。

(15)、「不像。」克贝想了一下后道:「我了解你的意思了。这是对前一个理由的补充。」

(16)、苏格拉底回道:「这说法相当有趣,谢谢您的响应。但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灵魂的特质,就会发现灵魂与身体是两相独立的。第音乐是单一的,灵魂的样态却是多样的。乐音必定是和谐的,但灵魂却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聪明有愚拙,有贪婪有平静。」

(17)、在接受审判的法庭上,苏格拉底像平时与朋友们探讨哲学问题那样,有理有据地为自己辩护,完全是一副大义凛然、对死亡毫无畏惧的模样。同时我们可以从柏拉图的对话录《申辩篇》中找到许多苏格拉底关于死亡的言论:“我以为我碰上的这件事是一种福气,而我们极为错误地认为死亡是一种恶。”其实,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表现和面对死亡时的勇气,是与他对死亡及灵魂的学说有关的。

(18)、但这并不意味着苏格拉底对于阿尔西比亚德就没有施加力所能及的教导。苏格拉底有此举的合理动机与实践。苏格拉底承认爱的目的是在美的事物中繁衍,而他作为哲学家,曾经与阿尔西比亚德的爱恋关系也就具有这一目的。由此可以认为,并不贪求美的外在的苏格拉底同样承认阿尔西比亚德也具有美的本性,并尝试做精神上的教育。

(19)、监刑官将布盖在他头上。苏格拉底揭开了遮盖他头的布,说出了他最后的话语,他对克里托说:「克理托,你要记得,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比厄斯献一只公鸡。」

(20)、不管怎样,苏格拉底是认定“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用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实之类灵魂自身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114E)。他所讲的神话,虽然不能断言其真实与否,但确有强化对真正的哲人应该怎么做的认识作用。向死而生的哲学研究,意味着要时刻关照自己的灵魂,在追寻美德和智慧的过程中,让它不断得到净化。

(1)、「因逃避现实的痛苦而自杀更是有害的。因为现世的每一次快乐与痛苦都像根钉子般把身体与灵魂牢牢地钉在一起,让灵魂无法纯净地解脱。不管是过度留恋身体,或过度害怕痛苦的灵魂都会被现世玷污,无法完全从身体中解脱出来,成为流连世间的恶灵鬼魂。自杀与怕死都是被世俗的苦乐囚禁,不是真正灵魂的解脱。」

(2)、“多么奇怪啊,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60B)

(3)、辛弥亚的观点:灵魂是一种和合而成的和谐(86);格贝的观点:灵魂在穿坏很多身体后依然有可能会消失(88AB)。

(4)、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然而灵魂指的是什么,必须对苏格拉底关于人的灵魂的论述作一些了解。苏格拉底将人分为三个东西:灵魂、肉体以及由这二者结合成的整体。他说肉体不能是统治原则,它不能统治肉体自身,它只能是被统治的对象。灵魂和肉体结合起来的东西也不能是统治的原则,因为其中之一是被统治的对象。只有灵魂是统治的原则,所以当说“人”的时候,指的就是“灵魂”。“认识你自己”,也是认识自己的“灵魂”。而灵魂的美德(arete)也就是“智慧”所在的地方,那就是理智(phronesis)。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所谓“人”就是其“灵魂”,而“灵魂”就是其“理智”。

(5)、最终我们还是回到苏格拉底生命的核心,那就是“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是个充满魅力的思想市场,希腊各地教师纷至沓来,参与这种文化哲学的繁荣当中。伯里克利称赞雅典是“希腊的学校”,其中就是因为有苏格拉底这样的哲人在一直省察、批判和提醒我们。他滔滔不绝地说,“我私下到你们每个人那里去,做对你们最大的好事,劝你们不要关心自己的,而要关心自己;不要关心城邦的,而要关心城邦。”;“我将以我通常的方式继续说,我的好朋友,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

(6)、苏格拉底道:「那如果试图描述我的心情的话,你会用什么字?」

(7)、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他的眼与口都永远地关上了,再也没张开过。

(8)、柏拉图:《阿尔喀比亚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9)、司马:苏先生,死非我所畏,我所畏者不过是在《史记》一书未完成罢了。

(10)、追本溯源,看来还真有必要全面回忆一下柏拉图的这个名篇。

(11)、苏:死不是我们这些活人可以经验的,但是我们可以运用理智尝试去认识它,你觉得呢?

(12)、由此,苏格拉底再次引出了自己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哲人的看法:“那些真正的哲人,也只有这些人,是经常极度热衷于使灵魂得到解放的;他们所从事研究的正是使灵魂摆脱和脱离肉体。”(67D)

(13)、综合以上三个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促使苏格拉底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做出最后决定的是他的哲学学说,是他认为理性必将在事实、价值和信仰三个层面上超越死亡的思想。而苏格拉底选择接受判决这一行为本身,似乎也正是在向人们证明自己的学说,至少可以证明:对于苏格拉底来说,理性在价值层面上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在信仰层面,也是至高无上的。至于在事实层面上的证明:理性是否能够脱离生命而存在,除了有待于新的检测技术的发明外,可能只能从——直到今天,在苏格拉底已经离开我们两千多年以后,仍然有无数崇尚理性的人沐浴在苏格拉底光辉的思想中——的事实里得到某种启示了。

(14)、“我一生曾经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力求置身哲人之列。至于我努力得是否正确,有没有成效,我想我一到那里就会明白的;现在我马上就要到了,如果神愿意的话。”(69D)

(15)、苏格拉底同时讲到,虽然哲学家一心求死,但是并没有自杀的权利。人是受天神管辖的,就如同牲口受人的管辖。人不应该自杀,就像牲口不应擅自毁灭自己。所以,人是不该自杀的,而应当等候天神的命令。

(16)、苏:你说的话听起来在理,但是——我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因为太简单而冒犯到你,希望你不要生气——你是否同意,我们如果只接受我们看见的事情,是不能得到真理的,因为我们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会是完全的?

(17)、比如生育问题,对个人而言是生育选择的自主决策,生育孩子数量的多少是自由的,但是生育具有外部性,既是家庭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大多数人都不愿生育或生育很少,可能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18)、辛弥亚和格贝的看法,是通常所说的“断见”,既相信人死如灯灭,肉体消亡后不会有什么东西会继续存在。这样的“断见”在当时的雅典显然是普遍流行的看法,所以格贝才会说“一般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对灵魂的看法(70A)。另外,格贝提出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灵魂的存在:1)一个人死后灵魂还继续存在;2)灵魂保有某种能动的力量和智能。(70B)

(19)、苏格拉底力求接近美本身,在他的阶梯上力求超越城邦法律以至于超越知识这些具体的美,高于包赛尼阿爱的境界。阿尔西比亚德则身体力行地超越了城邦法律的局限,选择了动摇城邦秩序的出格之举。在类似的观念指引下,更应该申辩的是阿尔西比亚德而不是苏格拉底。其选择的处事方式与上升路径并非哲学教育导致,他没有在苏格拉底的阶梯上亦步亦趋,也就不应推脱责任。

(20)、这就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声嘶力竭地谈论着神明、知识、灵魂不朽与永恒的福乐。没有知道他的灵魂最后去了哪里,但毫无疑问地,在当时的希腊,苏格拉底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勇敢,最聪明,也是最正直的。

(1)、黎陆昕:惯性,爱面子的惯性使然!这么说苏格拉底有点浅薄,但是苏格拉底刹不住车了,这也是客观因素。在那么一个苏格拉底自己造成的牛哄哄的局面下,你让他突然转而告饶,那不是简单的屈节,而是对自己人品的自我亵渎!苏格拉底是不会那么做的。其实,真的,只需要30个米纳,苏格拉底就可以坦然的交了钱走出法庭继续他原来的生活,这在柏拉图或者是克里同喊出这个数目的时候,我们都能够心领神会。但是,晚了!苏格拉底自我标榜、调侃陪审员、攻击起诉者、狂妄自大、拒不认罪等一系列的表现,已经不可能挽回死刑的结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这已经不是钱的事儿了!

(2)、苏格拉底初次申辩结束后,500人议会进行投票表决,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接下来,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当时苏格拉底可以提请用交纳罚款来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说道:“我从来没有过过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我不关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事,挣钱、有一个舒适的家、担任文武高官以及参与其他各种活动。……一个穷人成为公众的恩人,把时间花在对你们进行道德训诫上,怎样对待他才是恰当的?只能由国家出钱养他,此外没有更恰当的办法……”

(3)、「若想要从『这把剑A的观念』中切割下一部分来,有可能吗?」

(4)、(迷雾笼罩的山上,二人死去的身体被突然密集起来的雾气包裹住,雾气又在不久后散去,二人的身体却消失不见。远远的迷雾深处,又一道身影悄然浮现,他左顾右盼,徘徊不前,显然处于迷惑之中,但是他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他挥动着他的右手,似乎是在向某人打招呼……)

(5)、阿尔西比亚德的行为原因在于他接受了哲学教育的思维方式,而没有选择与苏格拉底的理想相似的路径去达到终极的追求。他的行为逻辑与终极追求可以被哲学教育所解释,但他选择的道路并不是哲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6)、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8句花枝招展 什么意思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