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99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怎么回事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24 16:17:09 admin 阅读:59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什么故事
(1)、就是发生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的岐山一带。岐山更是周代的发源地,这么重要的地区发生的大灾祸,就像现在中国的北京天崩地塌了!当时人可是很迷信的!整个王朝更是因这次史无前例的大地震一蹶不振,当时人称这是上天所弃,必定会在十年内亡国,结果十年之后申侯勾结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2)、大家可以想一下,一座孤零零的烽火台真的有用?被大军包围之下,烽火台的士兵基本无处可逃。日常的补给也是问题。所以目前来说,普遍认可的观点是烽火台是长城的附加物。而最早修筑的应该是齐国的长城,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周幽王可能见过烽火知道烽火,但是没有什么机会举起烽火。
(3)、等诸侯王都退走了以后,周幽王又让士兵再点燃烽火,诸侯们又急匆匆地带着军队赶来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见诸侯们又上当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就这样,周幽王反复点烽火,戏弄诸侯。最后,当烽火再点燃时,已经没有一位诸侯再上当了。
(4)、至于大臣们为什么不劝阻呢?因为劝阻没有用啊。大夫越叔带因为进谏被关在狱中,褒响因为给越叔带辩护也被关了三年,如果不是其子献出褒姒,估计就老死狱中了。所以诸侯们被戏弄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被费皇后申后父亲申侯联合西夷犬戎杀入京都,杀了周幽王,掳走褒姒,抢了金银珠宝。这次各路诸侯都没有来,只有京城里的郑伯友奋力抗敌,被乱箭射死。
(5)、对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一件事情上,在史书中就有不同的记载,《史记》上确实记载了这件事情。但在更早的《吕氏春秋》中却是这样记载着:周幽王为取悦于褒姒,命令士兵击鼓,鼓声传到各处,诸侯来援,结果却是一场儿戏。因为这场儿戏,褒姒哈哈哈大笑,经过几番之后,诸侯再也不听鼓令。最后,等到西戎和申国真正的攻打国都的时候,无一位诸侯前来救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6)、魏栋《清华简与携王之谜》,《文史知识》2013年06期
(7)、这是历史上“辉煌”的一夜,因为沉默已久的烽火重新点燃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很是好看。周围的诸侯看到烽火燃起,以为天子有难,连夜起兵赶赴京城。诸侯到了京城一看,什么事也没有,而且天子根本不在京城。问了一下才知道,幽王去了细山。诸侯顾不上休息,又统率大军奔赴细山。烽火戏诸侯的故事3西周时候,周幽王十分喜爱一个叫褒(bāo)姒(sì)的女子。褒姒容貌美丽,倾城倾国,但她不爱笑。
(8)、从以上史料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整个事情的发展经历:首先是周幽王废掉了原来的申后,改立褒姒。其后太子姬宜臼逃到了申国,周幽王则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再后来申候又联系了西戎和鄫国打算对抗周幽王,次二年春周幽王召集诸侯打算在秋天讨伐申候,没成想却被申候抢先攻入镐京,杀死了周幽王。
(9)、为什么《吕氏春秋》《竹书纪年》等书的记录是相互矛盾的?
(10)、《竹书纪年》对于上述历史真相的记述更加直白:
(11)、後幽王得襃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12)、钱穆先生在写《国史大纲》的时候就曾对此提出质疑。钱先生认为:烽火台是汉朝防备匈奴入侵时的预警系统,西周时期的人没有这套制度。而且,诸侯国距离镐京有远有近,怎么可能同时看到烽火,又同时到达呢?另外,诸侯国援军到达后,发现没有战事,也会迅速撤兵,这本身也没什么好笑的。
(13)、因为这批出土竹简的证明,总算还一代美人褒姒一个清白。
(14)、可是,偏偏总有那么些个诸侯国占着自己的身份,对宗主国的君主甚是无礼。周幽王气不过,于是做了些出格的事情,以此来彰显自己宗主国的地位。
(15)、姜太公便说:“天数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
(16)、西周灭亡的原因是废太子宜臼以及宜臼的舅舅申侯勾结西方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翌年迁都洛邑。
(17)、 在联姻上,周幽王娶了(大概他爸周宣王包办的)申国国君申侯之女,立为王后(史称申后),并为他生了太子姬宜臼,在政治上,周幽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据说此人不太得人心)。
(18)、千百年来,这段故事都被认定为真实的历史,以至于写进历史教科书。然而近几年“清华简”的整理和研究成果显示,这一故事是虚构出来的,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9)、褒姒非常美貌,但是却是个冷美人,不爱笑,周幽王苦恼。
(20)、周宣王死了以后,儿子姬宫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有个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珦下了监狱。
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怎么回事
(1)、 终于,平王二十一年(前751),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消灭了弟弟周携王。周平王完成了对周形式上的统但是,从此以后周只能控制洛阳周围一二百里的地区,实力还不如一个中等诸侯;西部的镐京附近的故国区域没有能力恢复,只好正式封护卫自己东迁有功的“秦襄公”为诸侯,又赐封其歧山以西之地(其实就是给个政策和名分,这些土地都被犬戎占领着呢)但是,就是靠着这个政策,原本不过是在西边给国家养马看门的秦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周文王、武王和周公旦两代人辛苦开创的推行分封制度的周王朝,实质上宣告了灭亡。
(2)、两个不同国家的烽火台的信息是否公用也存在问题,烽火从镐京经过晋国传到齐国,齐国看的其实是晋国的烽火,那我如果是齐国的,我怎么判断是你晋国在搞事还是周天子出事了?关于战争的重大事件,在史料中并未提及。
(3)、在2012年,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学者在一组战国竹简(清华简)中发现了关于周幽王灭亡的古文字记载。据其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于是就联络戎族和周幽王开战,周幽王战败,西周因而灭亡。
(4)、攻打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褒姒非常美丽,迷得周幽王心神荡漾,但是这个褒姒就是不爱笑,无论周幽王怎么博褒姒的欢心,也无法让褒姒笑一次,这可愁坏了周幽王。
(5)、所谓“男人重后妇,女儿重前夫”,周幽王娶了褒姒以后,俩人天天腻歪在一起,很快,褒姒就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叫伯服。没有儿子还好,生了儿子,家庭伦理剧那一套情节就上演了。周幽王直接把原配夫人申后赶下了王后位置,又把两人儿子宜臼的太子之位废掉,准备给褒姒和褒姒的儿子腾地方。
(6)、后来,犬戎果然来攻,周幽王再度命人点燃烽火,却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前来。于是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褒姒和太子伯服全部被杀,西周灭亡。
(7)、此 后幽王为了讨好褒姒又干了件犯众怒的事,他把王后申氏和他的儿子宜臼给废了,立褒姒和她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被迫逃到他外公申侯处,申侯听说之后,怕幽王对自己下手,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和犬戎,于公元前771年向镐京发起了进攻。
(8)、申侯的军队一到,守卫镐京的周朝士兵勉强抵挡了一阵,就败得一塌糊涂。周幽王见大事不妙,带着褒姒要跑,但是刚刚逃到骊山,就被犬戎国的士兵追上了,周幽王、虢石父、伯服被杀了,褒姒也被掳走了。
(9)、“烽火戏诸侯”而亡国,其实比较符合后世文人所说的“红颜败国”。主旨是提醒国君不要沉湎于声色之中,要远离祸水,远小人,亲贤臣,如此才能治理好国家。当然,这是编这样故事的核心思想。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10)、但是幽王还不醒悟,只知道花天酒地。这时候,有个人看不过去了,他就是大夫越叔。越叔劝周幽王把在美女身上的心思转移到朝政上去,幽王就恼羞成怒,革了他的职,把他给赶出去了。大臣褒响心中不满,就向幽王提出了抗议。幽王本来就一肚子火,被他这么一抗议,更是火上浇油:“来人,把这个不知深浅的老头给我关起来!”
(11)、《吕氏春秋》、《史记》、《烈女传》是较系统记载“烽火戏诸侯”故事的。因为周幽王宠姬褒姒不笑,周幽王大伤脑筋,最终用点燃烽火,各诸侯紧急勤王,却发现是假情报,于是乱哄哄聚集在城下,狼狈不堪。褒姒见状,终于笑了……
(12)、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集结部队作战,但在骊山下兵败身死。(关于到底谁先动的手,还是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周幽王先讨伐申侯,但不排除是申侯后来推卸责任的托词。)
(13)、周幽王对他们说:“大家辛苦了,这儿没什么事,是我带着王后点烟火玩儿呢。你们回去吧。”
(14)、这烽火台本来是古代时候非常重要的传递军事情报的信号塔,西周为了防止别国攻击而不知消息,就每隔几里设置一个烽火台。
(15)、幽王听了大喜:“虢总理,你不愧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啊!这么有创意的方法都能想出来,不枉本王这么多年来优待你。好,就交给你办了。”
(16)、那么这个故事的始作俑者有可能是谁呢?非此人莫属——周太史伯阳,自己在周史中插言说“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太史公尊重周史,把这位哥编排的怪诞与谗害之词录用,同时也在各世家中采用了各国的史料,以示这事的可能性不大啊。
(17)、 这个时候周朝立国已经几百年,就像普通百姓家亲戚出了“五服”也就不太亲了一样,各个姬姓诸侯对王室也不是那么恭敬了,就不要说那些非姬姓的诸侯了,更何况老爹周宣王在位几十年,为了加强对天下的统治一直在打仗,王室统治区域的军事、经济实力都不太行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也开始不稳固。不过虽然自己的军事实力不太行了,但是没关系,经济军事力量都还可以慢慢恢复;对周幽王来说,想要统治无忧还有一个天然的利器,就是几百年来以周公旦推行的《周礼》为核心的一整套社会生活、统治秩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几百年来诸侯和天下百姓心中形成的对周王室统治权威的天然认可。
(18)、在2012年,烽火戏诸侯再一次被推翻。清华历史教授在整理战国竹简时发现: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国在不敌的情况下联合了西戎,这才打败了周幽王,周幽王在战场中死亡,之后,他的儿子周平王才能够在国都镐京继位,秦襄公才有时间去镐京支援周平王。
(19)、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
(20)、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只在史记写道,是因为这个故事离《史记》成书时间最近。烽火戏诸侯讲述的差不多是临近三国时期的时候,而史记的描绘,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间段,所以就把它收录其中了,但是《史记》是一个非常具有权威的历史性史书,所以他所描绘的史实应该都是真实的。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是谁
(1)、 (犬戎对周的仇恨不满,大概在周武王时期就有了,当年犬戎和楚等小国在灭商过程里也是给周出过力的,结果会盟的时候因为其力量小,周天子让犬戎和楚国俩酋长一起在殿外院子里看管火堆,所以人心里一直有气;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周王室的不公正对待,而且在周宣王时期,王室和诸侯的军队还把人家一顿爆锤,怨恨就更深了)
(2)、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後宫。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於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於道,而见乡者後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於襃。襃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弃女子出於襃,是为襃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後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3)、后来,就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周王室最大的敌人,犬戎真的来了!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
(4)、这件事虽然感觉很儿戏,但是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史实记载和传播,直到2012年,这个是出现了变化。
(5)、孔二哥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褒姒这个女人的来历实在是怪诞中的怪诞啊。《史记-周本纪》载“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後宫。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於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於道,而见乡者後宫童妾所弃妖子出於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饹於襃。襃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於王以赎罪。弃女子出於襃,是为襃姒”。后世编排女人恶心之来历者,恐怕也比不上这位可怜的女人了。
(6)、此故事存在巨大漏洞,且新发现史料与《史记》记载不同
(7)、“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二十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8)、看到诸侯们灰溜溜的样子,褒姒果真大笑起来。
(9)、关于这两个烽火戏诸侯的史载版本,史学家提出质疑。一代史学大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首先对权威史学著作《史记》的记载“烽火戏诸侯”提出质疑,他认为:“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10)、“烽火戏诸侯”真相是这样的:申国是夏朝诸侯国,炎帝后裔,侯爵,世称申侯。因为源出姜姓,得到周天子信任,被委任守护边境的重任。周幽王娶申侯女为王后,宠爱美女褒姒后,就废掉申后、太子宜臼(后来的周平王),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
(11)、因为没有经历过挫折,天然就有继承的优势,所以不知道珍惜。
(12)、姬昌力大无比,拉着车朝西边一口气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
(13)、周幽王之死,其实是与申侯密切相关,正是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导致西周的灭亡。随后继位东周首任天子的周平王,是申侯等大臣拥立的,而且周平王的母亲正是申侯的女儿。为掩盖申侯弑主之举,编出这样的故事用以说明周幽王实在该死。
(14)、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
(15)、再说烽火台,当时可还没有修筑长城,即便是最近的诸侯国也隔着上百公里,不大可能瞅见骊山烽火台上燃起的火警,更不用说其他诸侯国了。实际上,骊山上的烽火台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子,是用来让诸侯国前来勤王的。它只不过是王畿以内的战警,如同三国时关羽在长江沿岸设立的烽火台一样,只能对内起到敌情预告的作用。
(16)、当时西周首都丰、镐二京,靠近犬戎,所以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高大的土堡,其上设置非常大的鼓,敲击鼓声,远近可闻,若犬戎入侵,就击鼓为号。一次犬戎入侵,周幽王就击鼓,诸侯军队如约而至,击退犬戎,褒姒很喜欢周幽王这个做法,就很高兴。
(17)、那事实究竟如何呢?笔者猜想了一下,只是个人的一个猜想。
(18)、虽然就此断定烽火戏诸侯是假的还不够有力,但是在《竹书记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似乎也在说明着真实的历史。
(19)、于是也没过太久,附近的诸侯见到烽火都来到了骊山脚下,但是,李团长这也没有迫击炮啊(划掉)这也没有敌人啊,还是周幽王诸葛亮穿越附体空城计把人吓跑了?
(20)、后来,犬戎真的来侵犯了,周幽王慌忙令人点燃烽火,但是由于之前的戏耍,诸侯们都没有前来救援,于是犬戎攻破了镐京,并杀死了周幽王,西周政权就此结束。
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1)、更为有趣的是,《吕氏春秋》在对“幽王逗褒姒”进行表述的时候,用的不是“烽火”,而是“大鼓”,权当一乐:
(2)、有个马屁鬼叫虢(音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骊音lì)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3)、正所谓恨屋及乌,周幽王对大舅哥不爽,于是开始冷淡起了申后,转而宠幸另一位嫔妃——褒姒,并且立褒姒的儿子做储君。
(4)、关于褒姒的出身,还有一个有些猎奇、情节曲折的传说故事。
(5)、这个家喻户晓的“狼来了”的故事,往往被看做周朝衰亡的开端。
(6)、这么重要的信号塔,周幽王说玩就玩,采纳了某位奸臣的提议之后,就带着褒姒去骊山烽火台,命将士们点燃,一时间烽火冲天。
(7)、最早记载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戏诸侯的文献是《吕氏春秋》:“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8)、 而后即位的年轻周平王,可想而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亲爹周幽王是姥爷直接带着外族军队整死的,即位就已经落入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境地;况且亲爹喜欢的是周携王,也就是褒姒生的孩子,如果讲孝道应该把帝位让给异母弟弟,但是姥爷和一众扶助他的诸侯会答应么?如果自己来当王,必然要杀掉弟弟,又会落入不悌的境地;怎么选择都是错……而平王本人又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谁让他赶上一个作死的爹呢?(宝宝心里苦啊,但是宝宝不能说)
(9)、以及,这个几乎漏洞百出的故事,为何又被司马迁当作“信史”记录在书中,这和他严谨的著书思路完全不相符。司马迁是故意为之?还是另有隐情呢?
(10)、“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11)、周幽王见援兵赶到,便派人告诉他们并无犬戎来犯,不过是大王和王妃在放烽火取乐而已,诸侯们这才得知被戏弄,只得心怀怨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有趣,便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见之大喜,重赏虢石父之后,此后又数次戏弄诸侯,诸侯们屡次被骗,便再也不愿上当了。
(12)、白国红,刘国忠《始于隐公新解———以清华简《系年》为切入点》,《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4期
(13)、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音jiù)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14)、 是谁制造了烽火戏诸侯这个美丽的传说
(15)、最后原太子宜臼迁镐京到洛阳,从此开始了东周春秋战国的乱世。
(16)、 (投稿说明)本平台原创版接受投稿。有意向投稿的文友,请您参看本平台主页下方的“联系我们”中“投稿须知”,根据相关要求予以投稿。
(17)、此举惹怒了申后的父亲申侯,申侯联合缯国和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再次点燃烽燧,但诸侯都不再相信幽王,不派兵增援,最后,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也因此灭亡。
(18)、简单来描述就是周幽王得到了一个冰山美人,高冷异常,就是不爱笑。周幽王也是好男人,没有逼迫人家顺从自己,反而想方设法逗褒姒开心。周幽王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突然想到,我可以举烽火。烽火代表着战争的到来,附近的诸侯一看,赶紧屁颠颠的过来。一看,啥也没有。褒姒看到了之后,笑的前仰后合。周幽王更开心了,又来了好几次。到最后诸侯都不信了,最后也就不来了。
(19)、周厉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下台后,年幼的周宣王即位。在四十六年的统治生涯里,周宣王向贵族们让渡了很多权力,以至于到了他晚年的时候,整个王朝陷入了十分混乱的局面。但是周朝并没有亡在他的手中,而是亡在了周幽王的手里。
(20)、当时周幽王手下有个卿士叫虢石父,这个人是虢国的国君,平时鬼点子很多,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还真他X的是个天才”,但是这个天才心思不正,所以出的点子也比较坑人。他想的啥点子呢?就是让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这样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真相
(1)、最后跌的爬下,五体投地,所以,就出现了“春秋五霸”。
(2)、当时在位的周宣王很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他正被一则谣言困惑着:“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大意就是说,周朝会因为山桑木弓和箕草箭囊而灭亡。于是,周宣王下令搜拿带着木弓和箭囊的人。一对夫妇因此逃亡的时候,在荒野里发现了那个孩子,并将其送到褒国,抚养成人。
(3)、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就连结犬戎进攻镐京。
(4)、四是烽火戏诸侯能否证伪。应该说很难,一是时间久远,在没有实物证据出土前,《竹书纪年》也好,《战国简》也罢,都无法给出确实的证据证明《史记》在这点上造假,对于现代史学家的提出的疑问,我觉得更说明了对《史记》的全盘相信。这部史学洪篇虽然大多数被证实,但在细节上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剃除烽火戏诸侯的部分细节,整个事件还是有其合理性的,毕竟《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史书,魏国源于三家分晋,而在平王东迁一事上,晋国获利颇大。通过对老东家发家史的编纂,强化自己的合法性,《竹书纪年》造伪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5)、幽王找人搜集全天下的笑话讲给褒姒听,褒姒好像没听见一样,嘴角动也不动。幽王找街头小丑来宫里表演,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可是褒姒就是不笑。
(6)、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7)、文王一听只有800多年,很是后悔,还想继续拉车,然而姜子牙说:“天数如此!兴衰存亡,自有定数,岂是儿戏!”所以“西周”有301年,而“东周”有507年,周朝江山共有808年历史。
(8)、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第二个出处来自《吕氏春秋》。其记载与《史记》有差别,《吕氏春秋》记载周幽王没有点烽火,而是击大鼓。
(9)、褒姒听了周幽王的话后,不相信在这样一个高土堆上点把火,就能召来千里之外的救兵。为了讨得褒姒的欢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让士兵点燃烽火。烽火在一个接一个的烽火台上点燃,各地的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为国都受到进攻,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
(10)、正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所说,根据《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的记载,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
(11)、司马迁《史记》记载的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中,据说是周幽王时期的史官史伯讲述的,史伯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幽王八年,正是褒姒受宠的时候,距离幽王战死,西周灭亡还有三年。
(12)、这时候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乱作一团,如同儿戏一般,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周幽王为此数次戏弄诸侯们,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
(13)、随后的几年里,小姑娘和平人一样,没什么不同,可等到她十五岁的时候,居然“无夫而受孕”。怀孕了就得生出来,可这孩子可以说是龙的血脉,在当时人眼中是不祥之物,生出来也没办法“上户口”,怎么办呢?小姑娘就把这个孩子扔到了路边。
(14)、“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於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丽山之下,为天下笑。”——《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15)、因此,我以为烽火戏诸侯不可否认其合理性,在没有新的证据出土前,我对此持谨慎态度。
(16)、烽火示警直到汉朝才产生,确定周幽王是点的狼烟而不是烧烤?
(17)、可是为什么后来当上王后的却是申后而不是褒姒呢?原来,当时的申伯是周幽王父亲周宣王的娘舅,他在朝中势力很大,经常干预朝政。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提出要把女儿嫁与太子宫。宣王对申侯唯唯诺诺,自然一口答应了,于是太子宫只好在父亲的压力下违心娶妻,他同申后这个蛮横的侯门女关系一直不佳,结婚后许多年才生下了儿子宜臼。
(18)、如此看来,周幽王死前已众叛亲离。再给你编段故事又算得了什么。最后要说一句:正史说美姬褒姒被掳往胡地,野史则说褒姒被申侯所杀……
(19)、褒姒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