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0句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01 09:41:36 admin 阅读:59
朱可夫
1、朱可夫传简历
(1)、搞笑的是,赫鲁晓夫却对朱可夫有了怀疑。他觉得为什么莫洛托夫等人会去收买朱可夫,而不是收买别人?这客观说明他不可靠。
(2)、1939年9月,日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紧张。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以阵亡失踪9000人的较小代价,歼敌5万余人。
(3)、希特勒原以为他可以留在柏林,鼓舞士气,以图东山再起。可是朱可夫部队的迅猛进攻彻底粉碎了他最后的美梦。
(4)、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到任后,马上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开辟野战军用机场与日军争夺制空权,经空战后,苏军完胜,取得战场制空权,并与斯大林联系,迅速增加兵力兵器。
(5)、朱可夫领导苏军成功守住列宁格勒,使得德军不得不改进攻为围困,从而牵制了德北方集团军群,粉碎了德国快速灭亡苏联的打算。
(6)、▲朱可夫查看被缴获的日军火炮(九六式150mm榴弹炮)
(7)、于是,两人顿时势成水火。朱可夫曾两次动用军队帮助赫鲁晓夫巩固政权,这无疑是他的功劳。但是在战胜了敌手之后,赫鲁晓夫也感到了恐惧。因为赫鲁晓夫也明白,朱可夫也有可能帮别人打垮自己,因为他有这个实力。就这样,赫鲁晓夫对威望日增、权倾一方的朱可夫开始不放心了,这是他要解除朱可夫国防部长职务的根本原因。
(8)、那么,朱可夫在家庭经营方面是否也同样辉煌呢?其实也有一点点的悲剧影子。在朱可夫二十八岁时,他与一位叫做阿基耶夫纳的女孩结了婚。
(9)、每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有一个不平凡的经历。朱可夫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元帅,如果没有战争,他很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是什么样的经历,激励着他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
(10)、对于朱可夫来说,奠定他地位的主要是三场战役,第一场是诺门罕战役,这一仗奠定了朱可夫在斯大林心中的地位,和拖泥带水的苏芬战争不同,诺门罕战役比较干净利落,虽说苏军的伤亡人数要大于日本人,但是苏联人达到了自己的战争目的,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的远东地区能够保持平静,就是朱可夫让日本人明白,日本人认为一个日军师团可以顶三个苏军步兵师这种比例是荒谬的,日本人经过诺门罕明智的把这个比例降低到1:也就是日军的一个步兵师团和苏军的一个步兵师相当,也就是说日军想要进攻苏联,必须兵力上占有优势,而苏军在远东始终保持100万人的兵力,虽说装备不如欧洲的苏军,但是和当面的日军差不多,所以日军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没有朱可夫让日本人明白苏军不是1905年的沙俄军队,日本人是敢于进行冒险的。
(11)、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12)、但朱可夫说服了斯大林,留守莫斯科,与苏军,苏联人民,同仇敌忾,共同保卫首都。此时,老天也好像眷顾苏联,连续下起了绵绵秋雨。
(13)、第二次世朱可夫界大战期间,他先后指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等战役,成功地粉碎了德国的侵略,并率领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朱可夫为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正如苏联二战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所言,朱可夫已成为战场上胜利的永恒象征,为后人所敬仰。
(14)、诺门罕战役由于远离欧洲,当时不被人注意,但实际上意义重大。挨了朱可夫痛打的日本从此放弃了“北进”,使得苏联在二战中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局面,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进程。在这一仗中,朱可夫表现出高超的指挥和组织能力。他善于协调各兵种,大胆实施迂回包围,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论也在实战中受到印证。朱可夫因此役成为了“苏联英雄”,1940年朱可夫又晋升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这时国际局势已趋紧张,朱可夫主要任务进行改编工作,加强对德备战。
(15)、“当时我们大家都担心一个问题,苏联军人在小地能否经受住考验。关于这一点,我们想向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征求意见,但他偏偏远在小地,那里正在进行激战。”
(16)、1945年4月5日,朱可夫向所有的集团军司令等各级军队的指挥员宣布了斯大林的命令:从1945年4月16日凌晨发动总攻,包围法西斯德国的老巢——柏林,粉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柏林上空升起胜利的旗帜。
(17)、对于每一个苏军士兵来说,此时在德国只剩下了一个目标——柏林。夺取德国首都的愿望部分是感情上的因素,占领它将被视为对德军在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以及上千座苏联城镇造成巨大破坏行为的一种报复;同时,占领柏林将会突出苏联在大战中对德作战的中心地位,而且还会使东欧和中欧作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合法化。
(18)、随后赫鲁晓夫论功行赏,朱可夫自然居于首功,晋升为主席团正式委员,进入了苏共中央的最高决策圈,这是朱可夫政治生涯的顶峰。
(19)、朱元璋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人,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他会展现出不同的面孔。面对功臣,他既重用又防备,既可以重赏他们又可以对他们痛下杀手。面对百姓,他会将仁慈与怜悯之心慷慨的赠予他们,而面对官员,又会表现出他的冷酷无情,官员稍微犯一点错轻则受些皮肉之苦牢狱之灾,重则丢了身家性命。
(20)、当然很多人都会说啦,功高震主嘛,这个题小学生都会,但事实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功高震主,那这不可能,为什么?斯大林在前苏联搞的就是个人崇拜,有谁功劳能打过他,前苏联拿到多少功劳全部算在斯大林的头像,斯大林可以说是所有功劳的代表。
2、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1)、苦难的童年,塑造了朱可夫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性格。1896年,朱可夫出生在沙俄时期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二婚,但没有孩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比朱可夫大2岁,名叫玛莎。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年代,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每天过着日升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
(2)、由于家境贫穷,朱可夫的父亲干皮匠活挣钱又很少,母亲不得不另外找些活干。每年春天、夏天和早秋,她在地里干活;晚秋,她就到县城——马洛亚罗斯拉维茨去,替别人把食品杂货送到乌戈德厂村的商人那里。
(3)、1973年底,朱可夫的妻子加林娜(第二任妻子)因病逝,这对朱可夫的打击巨大。爱妻死后不到8个月,朱可夫的病情恶化,先是心肌梗复发,随后是心脏停跳,被注入特殊药剂后,心脏恢复跳动,但脑供血却没有恢复,他戴着人工呼吸器,毫无知觉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5天。1974年6月18日,一代名将朱可夫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朱可夫元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获平反,不仅如此,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都没有给朱可夫平反。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人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他的大型青铜塑像被竖立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俄罗斯政府为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颁发朱可夫勋章,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塑像揭幕仪式剪彩。
(4)、没过多久朱可夫就被送去了一战战场,他冲在最前线与德国士兵交涉了两年。因为战绩突出,他又从普通士兵被提拔为下士,还获得了两枚勋章。
(5)、1920年,朱可夫和亚历山德拉成婚。作为军人的朱可夫经常调动,亚历山德拉不管去哪里都跟着丈夫,因为常年颠簸,他们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因为身体太过虚弱,医生建议不要孩子了。但亚历山德拉并没有听从劝告。1928年,在朱可夫已经32岁的时候,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艾拉,意为“开创时代”。不久以后,有着极大抱负的朱可夫,便开创了自己的时代。
(6)、原来,著名的“二月革命”,进行得并不彻底,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一个是俄国临时政府,另一个是苏维埃政权,局势依然很乱。朱可夫的境遇也不容客观,连队解散后,投靠到乌克兰的一些军官们开始追捕他,他躲藏了好几个星期,才历经磨难地回到了家。
(7)、著有《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
(8)、1915年,朱可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荣获乔治十字勋章2枚。1923年4月,年轻的朱可夫被晋升为骑兵第39团团长。1924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学习期间,不管是对室内学习,还是野外战术训练,他总是兢兢业业,刻苦钻研。
(9)、各地都有布尔什维克组织的反对沙皇、争取自由的罢工运动。在沙俄军队中,也有许多士兵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并秘密建立了士兵委员会,朱可夫也是其中之并成为连队的士兵委员会主席。但不久,他宣布解散连队,各回各家。
(10)、朱可夫的母亲毫无怨言地干着。为了不饿死,村里及周围村庄的许多妇女也都是这样干。她们把年幼的孩子丢给步履艰难、年事已高的奶奶、爷爷照管,自己不顾道路泥泞,也不管天寒地冻,外出为别人从马洛亚罗斯拉维茨、谢尔普霍夫等地运货。
(11)、▲朱可夫一家,他身边就是大女儿“开创时代”
(12)、贝利亚将克格勃完整的掌控在手中,他随时可以调动这批秘密警察行事,对于贝利亚而言,他想要搞掉三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人都并非难事。
(13)、在4月16日至5月2日总共16天的战斗中,苏军付出了10万多人战死的代价。德国方面的死亡人数也大致相当,包括平民和士兵。
(14)、1939年5月,按捺不住的关东军决定首先发难,企图从诺门罕地区开始攻击,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6月18日,朱可夫被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到达战场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今乔巴山)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战斗机开始升空与日机周旋。
(15)、1974年7月18日,一代名帅朱可夫抱憾离世,享年78岁。直到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朱可夫才被彻底平反。
(16)、1957年10月4日,朱可夫离开莫斯科,先乘飞机去塞瓦斯托波尔港,然后,从那里坐苏联巡洋舰“古比雪夫号”赴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进行正式访问。
(17)、尽管暴躁的军士们吓坏了涉世不深的新兵,但朱可夫却很快适应了军营的生活,并且在各项训练课目考核中,成绩优秀,成为去教导队参加培训的30人之一。到了教导队,他遇到了更暴躁的军士,久而久之,朱可夫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粗暴地对待部下。
(18)、因为莫斯科被重重包围,他们无法通过情报获取的方式来了解自己西方面军的情况,也不知道敌军的进攻方向和具体兵力的投入情况,朱可夫无法及时作出应战决定。
(19)、朱可夫的父亲也是穷苦出身,仅3个月的时候就被母亲丢弃在孤儿院门口,身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儿子名叫康斯坦丁”。为什么这个妇女把自己的孩子丢给孤儿院,这是无法知道的。她这样做,不是因为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因处境艰难、走投无路的缘故。
(20)、不过,沙波什尼科夫同样看出了西南方面军部队所面临的危险,与他的副手华西列夫斯基(AleksandrMikhaylovich Vasilevsky)少将一起试图说服斯大林无论如何让西南方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东岸。
3、朱可夫元帅
(1)、后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的朱可夫,又遇到了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罗夫纳的女军医来照顾他。因为交流变多了,再加上朱可夫眼中的这个女孩,善良热情,体贴温暖。所以两人的感情也升温了。1950年,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
(2)、适时组织反冲击,稳住列宁格勒,破敌封锁,迫使德军将攻击莫斯科部队,提前投入战斗,取得预期作战目的,保住了列宁格勒。
(3)、朱可夫一动身,赫鲁晓夫马上中断了在克里米亚的休养,返回莫斯科。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基辅军区。在那里,赫鲁晓夫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向军人们暗示他准备罢免朱可夫。稳定了军队后,赫鲁晓夫从军区回到莫斯科,在1957年10月19日主持召开主席团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苏联陆、海军d的政治工作的决议》。然后,迅速在各军区、舰队,及各加盟共和国和地区召开的d的积极分子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决议》是冲着朱可夫而来的,这一点已不言自明。
(4)、11月中旬,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起大规模进攻。但德军由于补给线太长,人员装备供应不上,在严寒的气候下,部队大量减员,士气下降,十分被动,苏军转入反攻的条件日益成熟。1941年12月6日,朱可夫的西方面军开始反击,进攻发展顺利,德军遭受严重打击,希特勒被迫下令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全线转入防御。但是此时的德军连防御也不行了,被迫“一路向西”,狼狈逃窜。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苏联各报刊纷纷登载胜利的消息和苏军将领的照片,朱可夫被排在头版最显著的位置。莫斯科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朱可夫这个“救火队员”功不可没。
(5)、但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被夺权不算,而他的家人们也卷入了政场漩涡中。即便是他去世之后,三个女儿都被他的上级领导下了一个长达17年的残忍命令,导致这三位无辜女性的人生故事都充满了悲剧。
(6)、这不单单是功高震主的问题,主要是朱可夫本人的政治素养的确不高,或者直白的说,他压根不懂政治。
(7)、如果一切平静,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许会多一个“皮匠大师”朱可夫,但是一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1915年7月,沙俄政府宣布征召1896年出生的青年入伍。8月7日,十九岁的朱可夫被选进骑兵部队,编进预备骑兵第5团的预备步兵第189营。1916年春,有三十名骑兵被选送去培养当军士,朱可夫便是其中之这是他第一次受到系统的军事培训。
(8)、1957年,马林科夫与莫洛托夫趁赫鲁晓夫出访芬兰制定了一个逼宫计划。
(9)、不过,悟性很好的朱可夫,一年就学会了皮毛匠的全部工艺,并当上了徒工的头。但好学的朱可夫,常在空余时间读书,并和舅舅的儿子一起看书,两人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最终,舅舅也同意他到相当于中学水平的夜校去学习。
(10)、苏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德军前沿部队完全被掩埋在一片炮火的海洋之中。在两军之间,掀起的烟尘就像一道厚厚的烟墙矗立在空中,有的地方连探照灯的强光也照射不透。
(11)、朱可夫的政治悲剧其实也正是因为他是苏联历史上的战神,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没有朱可夫的话,苏联几乎就被德国灭亡了。当时斯大林都准备放弃莫斯科,逃往西伯利亚了。正是由于朱可夫的指挥使得苏联不仅守住了莫斯科,并且成功反击了纳粹德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2)、你要说朱可夫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百战百胜,最后功高震主,这一点不可能,朱可夫拿到多少功劳,全部在斯大林的头上,换句话来说,历史和世人只记得斯大林如何在卫国战争时期如何努力,至于说朱可夫到底花了多少力气,花了多少心思,又有多少功劳,一句话略过足矣,只要是没有正确读过历史书或者是军事方面感兴趣的人就不会知道朱可夫究竟做了多大的功劳。
(13)、戴着人工呼吸器,朱可夫毫无知觉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5天。1974年6月18日,一代名将朱可夫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
(14)、迄今为止,苏军通过使用大规模炮火准备撕开敌军防守阵地的战术通常都是很奏效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希特勒坚持要在前线塞满部队所致。但是在德军奥得河西岸阵地,朱可夫遇到的却是德军最著名的防守专家一一海因里希。海因里希在苏军即将发动炮火准备前放弃了他的防守阵地,待炮火过后又迅速回到了阵地。
(15)、朱可夫认为赫鲁晓夫实力最强,选择支持他。在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试图逼宫发动政变时,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他说“军队反对(罢免赫鲁晓夫)的提议,没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不会动”。
(16)、朱可夫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朱可夫曾在莫斯科学徒,并于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朱可夫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十月革命后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
(17)、此次战役狠狠打击了纳粹德国,大涨了同盟国的士气,是二战中的几个转折点之同时也是朱可夫军事生涯中的辉煌之作。朱可夫以大胆的决策,犀利的进攻,再度为苏联力挽狂澜,也为自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8)、莫斯科保卫战最紧张的时候,斯大林打电话给朱可夫:“你坚信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吗?我怀着内心的痛苦在问你这个问题,希望你作为共产d员诚实地回答。”朱可夫答道:“毫无疑问,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
(19)、当赫鲁晓夫返回苏联的第一时间,就被告知要召开一个主席团会议,内容是“庆祝彼得格勒建城250周年”。匆忙赶到会场的赫鲁晓夫刚刚坐下,就迎来了马林科夫等人的轮番开炮,攻击赫鲁晓夫的内政外交各方各面的方针政策。随后,马林科夫提议罢免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位。
(20)、1957年10月25日,苏共中央主席团通过决议,准备在3天以后召开苏共中央全会,讨论如何加强苏联陆、海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接到通知的人都明白,这是准备罢免朱可夫。10月26日,朱可夫返回莫斯科参加了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后来的苏共中央全会对他提出了严厉批评。赫鲁晓夫发言称:“在对待朱可夫的问题上,应当采取坚决的措施。任何人,如果不服从d的利益,d是不会宽恕他的,不管他有多大的功绩。这应当成为d的生活中的一条法则。”最后,按照既定的程序,免除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4、朱可夫和曼因施坦
(1)、朱可夫认为,步兵,炮兵和坦克兵以及航空兵要大胆使用迂回术,就是要趁敌军出其不意之间,以突袭的方式围困在敌军身后将其歼灭。而对于大型武器的使用一定要集中化,就比如说坦克坚决不能分散对战。
(2)、莫斯科会战以后,希特勒被迫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企图夺取斯大林格勒,进而北取莫斯科。德军为此投入了“B”集团军群,共71个师。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是新组建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有9个集团军。战役开始时,德军攻势凶猛,很快突入城内,斯大林格勒告急。斯大林再次派出朱可夫“救火”,朱可夫在分析了战况后,认为单纯死守并非良策,他提出了绝地反击的“天王星”计划,主张将德军紧紧吸引在斯大林格勒,在其两翼实施强大突击,形成对德军的合围。此后的两个月,朱可夫高度紧张,亲自部署“天王星”的准备工作,同时指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
(3)、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朱可夫上将晋升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
(4)、嗜好精确统计的苏军后勤官员很快就指出,盟军的轰炸机在三年的时间里共向柏林投下了65000吨烈性炸弹,而苏军的大炮在短短12天里就向城内发射了40000吨炮弹。
(5)、叶捷缅科看不上朱可夫,但是自己也是黑历史一大堆,基辅大口袋,古德里安就是从叶捷缅科的中央方面军打开了缺口,而叶捷缅科一再向斯大林保证古德里安的攻势没事,这才让斯大林有了坚守基辅的勇气,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朱可夫非常清楚叶捷缅科的实力,所以极力建议从基辅撤退。
(6)、这个事情在当时成为全军的新闻,"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事情,但是有几件事情,会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
(7)、1953年朱可夫参与逮捕贝利亚的行动,因此成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6年朱可夫负责制定了入侵匈牙利的计划。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d中央全体会议。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从而巩固了赫鲁晓夫的位置。
(8)、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想要把刀刃插在心上,苏联只能仓促应战。但是由于来不及做好应战准备,也导致前期的伤亡非常惨重。各大城池也陆续失守,德军每战每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推进了600公里。
(9)、5月2日,新任柏林守军指挥官魏德林将军前往朱可夫设在柏林的指挥部投降时,他带来了一条令苏军懊悔无比的消息:希特勒已在两天前自杀身亡。二战中最亮眼的一颗胜利果实——俘虏希特勒,原本已紧握在朱可夫手里,现在却再也不可能获得了。相反,朱可夫要想尽一切办法向所有人证明:希特勒死了而不是逃了。事实也是如此,德国投降后,苏美英皆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确认希特勒是否真的死亡了。
(10)、迫使日本主动与苏签署停战协定,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进攻太平洋诸岛,偷袭珍珠港,最终导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灭。
(11)、1945年5月8日,德军元帅凯特尔代表纳粹德国在柏林以东卡尔斯霍斯特镇的一所军事学校的会议厅里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代表苏军,英国空军上将泰勒、美国斯巴茨将军和法国塔西尼代表盟国远征军,接受了德军的投降,纳粹德国就此灭亡。因柏林战役所建立的殊勋,朱可夫被授予“金星”奖章。苏联《红星报》在报道中写道:“德寇投降后,我们在柏林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朱可夫元帅……见到那些阿谀逢迎,服服贴贴的德国人时,元帅的目光流露出轻蔑……元帅参加了烈士们的葬礼,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为了祖国和自由与独立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他抓起一把泥土,撒进坟墓里,接着又朝军旗走去,吻了吻它的一角。”
(12)、朱可夫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军事“奇才”。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以闪击战法侵占了苏联大片领土,朱可夫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主张收缩兵力,于7月29日正式提出放弃基辅的建议,结果不仅被斯大林指责为“胡说八道”,而且半小时后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调任新组建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次日,朱可夫即到任,了解情况,着手准备在斯摩棱斯克东南的耶利尼亚地区发动一次进攻战役。这是朱可夫在苏德战争中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战略性战役。1941年8月30日至9月8日,他成功地实施了这次进攻战役,彻底铲除了德军在耶利尼亚的突出部,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为苏军统帅部在莫斯科方向上改善防御态势,赢得了时间。
(13)、朱可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作出需要撤退的判断是出于战场态势的考虑。1941年7月下旬,伦德施泰德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在乌曼包围苏联红军第6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虽然这两个集团军向东突围的过程中所发动的有组织攻势,给克莱斯特上将麾下的德国第1装甲集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最终未能摆脱被包围吃掉的悲惨命运,损失高达20万人。
(14)、1943年3月中旬,朱可夫来到库尔斯克,迅速查明了德军意欲夺占库尔斯克的企图。朱可夫向苏军最高统帅部建议:苏军先不要转入进攻,而以优势兵力进行防御,在阵地上疲惫和消耗敌人,然后投入精锐预备队,转入反攻,最后歼灭德军主力。
(15)、1943年7月5日凌晨,朱可夫当机立断,命令苏军炮兵提前对敌实施炮火反攻,迫使德军将发起冲击的时间推迟3小时。德军进攻进展缓慢,不久便转入防御。7月12日,苏军转入反攻,并于8月23日解放哈尔科夫,胜利结束了这次会战,这次会战堪称苏德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16)、几个小时后,斯大林就撤销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改由沙波什尼科夫(Boris MikhailovitchShaposhnikov)元帅接替出任总参谋长。朱可夫被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负责他自己提议的叶尔尼亚反攻。
(17)、朱可夫也于7月29日将此判断汇报给斯大林,强烈要求加强中央方向的防线,使其能够从北面策应基尔波诺斯(Mikhail Kirponos)上将的西南方面军。另外,他还要求斯大林允许基尔波诺斯将部队从基辅撤出,撤退到第聂伯河东岸构筑防线。但此时斯大林并没有完全意识到笼罩在基辅集群头上的危险。
(18)、朱可夫还以治军严格闻名,特别是对干部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在他戎马生涯的早期就开始表现出来。在他担任团长时,他禁止任何坦克兵穿工作服离开车间、车库和坦克停车场,外出必须穿规定的制服,穿着制服时,必须把铜扣、皮鞋擦得锃亮。野外训练归来,必须立即洗刷战斗车辆。
(19)、朱可夫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贫苦。1915年应征参加沙俄骑兵部队。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共产d。1939年在诺门坎战役指挥对日军作战,后参加苏芬战争。1940年任基辅军区司令员,同年升为大将。1941年任苏军总参谋长,同年10月任西方面军司令,指挥保卫莫斯科战役。1942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人民委员和副最高统帅,参与制订或执行苏联多数重大战役的计划。
(20)、当赫鲁晓夫在确定已然稳定了军方势力之后,就召开了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会,将朱可夫罢免撤职。朱可夫的政治生命由此彻底结束。
5、朱可夫
(1)、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贡献,使他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
(2)、但是,空运毕竟运力远远不够,原本两个标准“美械师”装备分给三个“美械师”,弹药也不够。国内装备了33个“美械师”,以及驻印军的6个“美械师”,也是装备最好的“美械师”:有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12门)和2个75毫米山炮营(24门),每个团有1个37毫米战防炮营(12门)。
(3)、朱可夫也被指责盗窃了战利品:17个金戒指、3颗宝石、15条金项链、超过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条从德国宫殿弄来的地毯、55幅名画和20把枪支。
(4)、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多彩的,朱可夫母亲乐观,坚韧,永不服输的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
(5)、德军一发炮弹都没有打,只有几挺机枪响了一阵儿,朱可夫当机立断,命令地面部队进攻。
(6)、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防方面军合并为西方方面军。
(7)、十月革命爆发以后,朱可夫参加了红军,1919年3月1日,参加联共(布)d。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战斗的年代里,朱可夫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他和哥萨克白军作战过,和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白军作战过,他参加过消灭安东诺夫匪帮的战斗。他曾在察里津战役和捷普娜娅火车站一战中受过重伤。国内战争结束时,朱可夫已被升为骑兵连连长。
(8)、由于德军攻势强大,在苏军内部一片悲观,开始探讨失守后的方案时,朱可夫力主死守列宁格勒,并临危受命接任列宁格勒战区司令官。他刚一到任,就立即整顿怯战思想,定下守城基调——不要考虑失守了怎么办,只要还有一兵一卒,列宁格勒就不会失守!朱可夫善于利用多兵种协同作战,他将舰炮、大炮、高射炮甚至是迫击炮都集中起来,构成有效的炮火屏障以配合步兵作战,将德国的“闪电大军”阻滞在了列宁格勒城下长达900天,德军最终也没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9)、无论说谎者是谁,这次搜查都令朱可夫一家感到极为气愤。
(10)、因为二战的杰出贡献,朱可夫不仅被国人称之为苏联英雄,朱可夫在国际上也成为了知名军事家和战略家。英国军事家西顿在《莫斯科会战》中称赞朱可夫是天赋极高的将军。
(11)、1957年10月25日,苏共中央主席团通过决议,准备在3天以后召开苏共中央全会,讨论如何加强苏联陆、海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接到通知的人都明白,这是准备罢免朱可夫。10月26日,朱可夫返回莫斯科参加了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后来的苏共中央全会对他提出了严厉批评。赫鲁晓夫发言称:“在对待朱可夫的问题上,应当采取坚决的措施。任何人,如果不服从d的利益,d是不会宽恕他的,不管他有多大的功绩。这应当成为d的生活中的一条法则。”最后,按照既定的程序,免除了朱可夫的一切职务。
(12)、朱可夫的父亲2岁时,被一位名叫安努什卡·朱可娃的寡妇领回家。她无儿无女,孑然一身。为了弥补生活的孤寂,她就从孤儿院领养了朱可夫的父亲。养母去世以后,朱可夫的父亲刚满8岁,他到乌戈德厂村去跟一位皮匠学手艺。学徒期间,他主要是干家务活、给老板看孩子、放牛放马等等。就这样,他当了大约3年的学徒。“出师”以后,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活干。他步行到莫斯科,终于在维伊斯制鞋厂找到了工作。1905年事变后,朱可夫的父亲和许多工人一道,由于参加示威游行被工厂开除了,并被逐出莫斯科。从那时起直到1921年去世,他就再也没有离开斯特烈尔科夫卡村,一直在村子里干皮匠活和农活。
(13)、朱可夫的母亲叫乌斯季妮娅·阿尔捷米耶芙娜。她出生于邻村——乔尔纳亚河附近的格里亚齐村一个很穷的人家。她也是在那里长大的。朱可夫的父亲和母亲结婚时,母亲35岁,父亲已经50岁了。他们两人都是第二次结婚,都是在第一次结婚后不久就丧偶的。
(14)、然而会议上,多名重要人物的反对而作罢,但是以“反社会主义煽动”逮捕朱可夫身边的将领的行动从1947年底进行到1949年。
(15)、本身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常胜将军,打一两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一个将军来说,都是能找出来几次败仗,包括二战中美军的那些名将也是这样,包括想巴顿,也是在德军的齐格飞防线前撞的头破血流。
(16)、朱可夫调集了周边可以动用的高炮部队,将高炮集中调到乌里茨克附近。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势比较高,通过高炮去打德军的坦克,优势比较大。
(17)、在斯大林看来,朱可夫的脾气十分糟糕。在二战中,朱可夫就多次顶撞上司斯大林。不过斯大林看出了朱可夫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再加上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对他比较宽厚。可是二战结束后,朱可夫就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朱可夫“功高震主”!
(18)、1908年夏天,朱可夫小学毕业了。为了谋生,他告别了父母,离开家乡去莫斯科,到他舅舅米哈依尔•皮利开的毛皮作坊里当了一名学徒工。
(19)、首先炮兵开火,万炮齐鸣,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在战役的第一天,就向敌人阵地发射了80多万发炮弹和追击炮弹,其中50万发是在头25分钟发射的。朱可夫精心策划了这种前所未有的猛烈的短促的炮火准备。使敌人惊慌失措,德军为此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调集到前沿阵地的德军处于毁灭性打击之下。
(20)、1945年6月24日为了庆祝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上午10点,骑兵出身的朱可夫元帅再次跨上白马,代表苏联最高统帅检阅部队,这也成为了朱可夫永远的经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