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33句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三个层面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15 09:56:57 admin 阅读:59
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
1、狂人日记经典语录
(1)、 “狂人”常指在生理和心理都与普通人有异,看世界的视角和出发点也不同的人,常有惊世之语。而这“惊世之语”正是道破了某些我们想说又不敢说的真相,它使清醒者惊觉,使麻木者害怕。
(2)、中国文学最好的作品是什么?虽然后来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但是《国风》和《离骚》是中国文学无可替代的高峰。
(3)、“历来惯了,不以为非”、“从来如此”,这正是“吃人”生态之普遍、平常与隐蔽性所在,“吃人”者习惯之,悲剧的是,“被吃”者也习以为常,不以为非,安之若素。不仅如此,如果有人揭示真相,不仅不受“被吃”者的欢迎,而且还会招致他们的怨恨。小说刚开始,面对周围人仇视的眼光,“狂人”曾大惑不解:
(4)、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4)
(5)、封建礼教吃人恐怕是如今最为大众所认可而广为流传的说法了,其实封建礼教“吃人”的含义来源于周作人,周作人曾经解释说:鲁迅是通过阅读中国古书,获知吃人史实,并归结为“礼教吃人”。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那么,撇开这层政治上的目的来说,我们是从哪里看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呢?
(6)、审讯完毕,按照惯例要拍一张照片。徐锡麟面对镜头,毫无惧色,还说:脸上没有笑容,怎么留给后代?再拍一张。
(7)、被奴役状态、尤其是为顺从奴役亦即为顺从自身“被吃”辩护,以至于人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处于这状态中,并且去“吃人”。这构成了中国文化“吃人”本质的最深层结构。
(8)、鲁迅作品中,因为书中人物的原因说错经典或是历史的还有不少。但这并不是鲁迅的学问不扎实,而是作品中人物的原因。比如大家都学过的《从北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种情况。在写到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鲁迅说: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这里的“上九潜龙勿用”就是错的。“潜龙勿用”是《五经》之一的《易经乾卦》的卦辞,这句是初九的爻辞,而不是上上九的爻辞是“亢龙有悔”。小学生们初学的时候,难免搞混,在老师的大声喝斥之后,有人读错,也就很正常了。正因为读错,更显示出小学生上学时有口无心的情态。
(9)、但换个角度看,他又是一个斗士,挑战旧礼教,世人皆醉我独醒。小说巧妙地利用了“疯”和“狂”的语意上的含糊。新批评理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语意的含糊不是错,而是文学的魅力。如果说得很清楚,就不是文学性;意思模糊,左可以理解,右也可以理解,这才是文学性。各种各样的暧昧、歧义、朦胧,都是文学的魅力。“狂人”这个题目,本身就很暧昧。
(10)、这难道不是对“吃人”生态的最经典描述?争存于“吃人”生态的人们,一方面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一方面相互怀疑,胆战心惊。
(11)、(3)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5页。
(12)、《狂人日记》里,很多人都觉得主人公是傻瓜,可实际上他是对的,只有他才看到了历史的潮流。当然,他最后也自我否定。但是,在群体与个人对立的情况下,《狂人日记》站在了“个人”的立场上,是个人向庸众宣战,这是鲁迅早期的思想。
(13)、所以,鲁迅一方面振臂高呼“救救孩子”,这是一个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很难救。后来他更发现,孩子们也可以很坏。这个悲观的结局,鲁迅在《狂人日记》开篇就用文言交代了,除了在技术上让习惯文言的读者有一个过渡外,更深的意思是预先交代失败的结果。
(14)、现在有很多话语,具有不证自明的正能量。比如说“前进”,往哪里前进?向未来前进。未来一定会更好,这就是进化论。为什么?物竞天择啊,留下来的都是好东西。世界是竞争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当,反动势力终将灭亡,正义终将胜利—把一切都归结到这样一个线性时间的发展上来。
(15)、小说的发表,源于“金心异”(钱玄同1887-1939)的拉稿,当钱玄同不满于鲁迅的抄古书、校古碑,说出“你可以做点文章”时,鲁迅首先是断然拒绝,用的是“铁屋子”比喻:
(16)、《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
(17)、一直深处被“吃”恐惧中的“我”,最终发现自己也无意中“吃”过人,即使没“吃”过,也因共同的历史,具有“四千年吃人履历”!被吃者无意中也成为吃人者,本来几乎站在审判者位置的“狂人”,一下子落入被审判的位置。这是“狂人”的最终自觉,达到这一步,小说的深度才真正显示出来。
(18)、(ix)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19)、日本时期开始的一系列文学行动遭遇挫折后,鲁迅陷入长达十年的隐默,这就是其人生中的“第一次绝望”,(vi)北京绍兴会馆的六年达到顶点。《狂人日记》的写作,打破了十年的沉默,开启了鲁迅的第二次文学行动。
(20)、于是,鲁迅决定写点文章,所以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这样诞生了。
2、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三个层面
(1)、“吃”狂人者,不仅有权势者赵贵翁,而且,“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些人,不正是常处在“被吃”的位置而任人宰割的吗?但是,他们也有意无意参与“吃人”。“大哥”也加入了吃“我”的一伙,处于“被吃”恐惧中的“狂人”,最后发现自己也于无意中吃了妹子的肉。
(2)、《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xiii)
(3)、二十世纪初,在轰轰烈烈的《新青年》阵地,《狂人日记》带着周树人的隐默气息悄然出世,据茅盾(1896-1981)见证,它当年并未引起显著的风波,茅盾的解释是,因《新青年》中无篇不奇,读者见怪不怪。(iii)但我还觉得,平静之后也许还有惊愕后的失语,无法把握的困惑,太过超前的寂寞。
(4)、“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狂人”经过研究后的一大发现。历朝历代,字面上大多信奉“仁道”、“仁义”、“仁政”,实际上实行的却是基于武力的“霸道”和基于阴谋的“厚黑”之道。春秋时代,真诚笃信仁义礼信、将“仁义”绣上大旗的宋襄公((?―公元前637年),最后不是落得惨败的下场,为后人耻笑?
(5)、《狂人日记》的主角一开始发现,村里面的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异样,但又说不出那是什么感觉。后来听闻附近有吃人心肝的事,所以他马上明白,原来他们都是吃想自己。
(6)、弃医从文,以文学启蒙为人生的志业,写小说为何又藏着掖着?
(7)、这正道出“吃人”生态中一个公开的秘密:有些事可以做,但不可以说,“你说便是你错”。“吃人”见不得人,但可以心照不宣,不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使人所共知,只要不公开指出,就不会打破默契,伤了和气,虽然各自心知肚明,但仍然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人,还会被认为聪明、老练、识大体、好相处、能力强、会办事;如果有人把做的说出来,就会被视为搅局、坏事、不懂事、不识趣、不合作、不讲大局。错不在做,而是在说,“说”既坏了“吃人”者的大事,也会损害“被吃”者的利益,对于“被吃”者来说,被说的损失,比不说的更大,“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权其轻重,不如不说或不被说。被吃者的出发点,与吃人者一样,不在正义,而在私利。鲁迅曾感叹:“不厌事实而厌写出,实在是一件万分古怪的事。”(10)
(8)、又联想起小时候大哥讲书时说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事,就越发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的呐喊。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彻底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小说发表时,正值“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了。广大的农民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阶级依然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9)、在“吃人”生态中,吃人者对自己的“吃人”是不自觉的。
(10)、家丁陈老五拖狂人回家,狂人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呼吁:
(11)、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12)、何谓“吃人”?其意深切。鲁迅所揭示的“吃人”,极为抽象,也极为具体,极为宏深,也极为切近。“吃人”,不能由任何抽象名词来承担,“吃人”既在观念中,也在现实中,既在过去,也可能在现在。抽象的“吃人”,就在具体的日常经验中。
(13)、遥想五四时期的青年读者,面对《狂人日记》,大多将其读成搞笑或恐怖小说的吧。今天的读者,冲着“鲁迅”的鼎鼎大名,谁也不会产生这样的误读,“狂人正常”,这一判断是先验的存在,然而,我们就因此进入“狂人”的内心,理解“狂人”的闪烁言辞了吗?
(14)、葛浩文认为,有两种吃人方式是我们特有的。一种就是“易子而食”,或是把儿子煮了给父母吃,这是一种道德的吃人。最有名的例子,是《左传》里晋文公重耳出逃时,一个大臣割了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他吃;而主君也照样能吃下去,感慨他对国家的贡献。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忠君爱国的、非常高尚的行为。
(15)、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6)、 所以,这一篇隐喻性小说,通过刻画一个病态的人物及其内心来抒发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并以此唤醒当时人民心中被压抑的人性。
(17)、按照文本的字面意思及惯常思路,对“吃人”大致可以归纳出这样两种理解思路:一是事实性吃人,即吃人肉,二是抽象吃人。
(18)、在第一阶段的写作材料收集锻炼与写作思维训练之后,王美芸老师带领农学202班的同学们对《狂人日记》进行重新解读,还原历史的现场,重塑作家的形象,在丰富历史的资料中,同学们重新结构了《狂人日记》的写作意义以及“狂人”形象的多重性。
(19)、“吃人”生态中,没有固定的“吃人者”与“被吃者”,只有固定的“吃”与“被吃”的位置,“被吃者”只要处在可以“吃人”的位置,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成为“吃人者”。
(20)、狂人“晚上总是睡不着”,“睡不着”隐喻着“觉醒”。反正“横竖睡不着”,狂人开始研究,他认为“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狂人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他在“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的历史书的每一页上,都看到了“仁义道德”’再“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个时候狂人是真的觉醒了。有没有年代不重要,因为每一页都一样,每一个朝代都是之前历史的重复和轮回。“吃人”是写在“仁义道德”的字缝里面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觉醒是伟大的,但抗争是更伟大的。两者的差距不啻云泥。对于这个,鲁迅是有过思考的。他在《呐喊》的自序里写过和老朋友金心异的一段对话。他问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朋友回答“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所以,鲁迅知道,觉醒者的最终目标是要毁坏旧制度的。但想要抗争,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狂人或许可以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向谁呐喊呢?狂人在日记的文末给出了选择,“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孩子”应该是还未被封建礼教荼毒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个选择和戊戌变法失败后年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精神遥相呼应。
3、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 人民日报
(1)、(16)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121页。
(2)、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xiv)
(3)、(9)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全集》第6卷,第370页。
(4)、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读者在阅读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
(5)、总揽“日记”,“狂人”经历了以下的心路历程:
(6)、 为什么这个患有被害妄想症的人不叫疯子,而被称为“狂人”?
(7)、《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8)、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9)、新军士兵回答:谁要你的钱。我们为汉人革命,就要你的人头。
(10)、下令砸碎革命者徐锡麟睾丸的总督端方:自己被人乱刀分尸
(11)、《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12)、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3)、这句话出自鲁迅的文集《呐喊》中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14)、 在小说的开头“狂人日记序”中写道:“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狂人病体痊愈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
(15)、端方先是想用钱买命,许诺军饷4万两银子马上就到,愿意全部赠送。
(16)、“吃人”生态何以会产生?它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17)、相比徐锡麟的慷慨赴义,端方魂飞魄散,苦苦哀求饶他一命。
(18)、“吃人”生态,就是人性的状态。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基于长期的文化传统与习俗而形成的人性,就是国民性,国民性劣根性,是“吃人”生态的基础。
(19)、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先生用他那短短几千字的笔墨刻画了一位有“被害妄想症”的狂人。
(20)、原来中国第一篇现代小说,是中国空前绝后的赎罪文学!这是鲁迅刚开始就为中国现代文学树立的高度,但我们继承了吗?连理解还谈不上,谈什么继承?
4、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用一个词
(1)、除了“疯”与“狂”之区别、“吃人”的写实与象征之外,《狂人日记》值得关注的第三点,就是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个人与群体的对立。
(2)、《狂人日记》被视为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在今人对“启蒙”的想象中,启蒙是一种以己之昭昭启人之昏昏的先觉者行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许,因而,今人对启蒙的指摘,直指启蒙者自身,谁比谁优越?谁要谁启蒙?
(3)、(5)鲁迅:《华盖集·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第22页。
(4)、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5)、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人,是鲁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小说中,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认为“有病”。狂人的怪异言行是彻底而纯粹的。狂人在日记中所叙述的环境缺乏写实性,却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本质。
(6)、徐锡麟是革命d领袖之同鲁迅都是光复会会员。该1904年成立于上海,核心成员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
(7)、鲁迅的《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的《新青年》月刊,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中国历史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8)、唯一能看破礼教吃人的人,最后怎么样了?投降了。他病好了又去做官了。没有悬念,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灰暗的。狂人的声音,非常积极,非常战斗,非常彻底,或者说,是最勇敢、最坚定的、最正确的——但鲁迅也深深地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有没有效。
(9)、疯子也有疯子的道理!他一再强调“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反复追问“吃人的事,对么?”狂人的认真与执着,为我们走进其内心从而理解他提供了可能。
(10)、(viii)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11)、“那你觉得什么叫有意义的事呢?”鲁迅反问。
(12)、期间,武昌起义爆发。端方麾下的新军,恰恰是从武昌拉走的,里面有大量革命d。很快,新军发生哗变,将端方和他的弟弟端锦抓住。
(13)、光绪年间,鲁迅因为自学德语,然后还翻译过几本德文小说,平时喜欢看时务报、各种文学小说,也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那时候就了解到西方医学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主要方向,所以这也是后来他留日学医的原因之一。
(14)、(v)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第238页。
(15)、端方既然自己开了杀戒,落到这样的下场,就中国来说也并不稀奇。
(16)、(14)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3页。
(17)、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
(18)、《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19)、封建礼教本就是一头吃人的猛兽,在它的荼毒下,不少人已经失去了自己鲜活的“生命”。而侥幸活下来的人们,更是转而作为它的犬牙,甘心受它奴役、驱使。不得不说,国人思想里有一种劣根性——奴性,而这一点让鲁迅最为深恶痛绝的。
(20)、在人类文明中,最高的智慧不是个人的智慧,而是群体生存的智慧。动物世界依从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尚未文明的民族依赖武力压制,文明的族群则将公正等超自然原则带入人类群体生存秩序和制度设计中。文明的制度设计,以个人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最终诉诸于超越个人私利的正义原则,落实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中。如果人们相信并奉守合理的秩序,则社会良性发展,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设计,或者即使有,却形同虚设,群体生存就会陷入无序状态,最终依赖的是变动无形的一己私利,形成以个人生存智慧为依赖的新的“丛林原则”——不是“食肉”,而是侵犯别人的利益,不是依靠体力,而是依靠阴谋。这一群体生态,就是“吃人”生态。
5、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后载录那本书
(1)、当读者站在第一个立场来看小说,《狂人日记》就是真正疯子的日记,日记本文显示的狂人恐惧、敏感、多疑的心理,强烈、执拗的强迫观念,幻觉、错觉和白日梦式的意识形式,简单、武断的判断方式,乖张、诡异的行为举止,以至“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行文特点,无不符合迫害狂的病理特征,无处不在的对“正常”世界的“不正常”理解,带来颇为搞笑的阅读趣味。同时,日记通过“嘴”、“怪眼睛”、“毒”、“刀”、“牙齿”、“白厉厉”、“心肝”、“人油”、“青面獠牙”、“食肉寝皮”、“通红斩新”、“狼子村”、“海乙那”、“呜呜咽咽的笑”等语象层面的渲染,展示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吃人氛围。在“搞笑”之外,“恐怖”,也许是站在第一立场的读者的另一个较为明显的阅读感受。
(2)、汪卫东,男,1968年9月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日本福井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与鲁迅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新华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专著《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现代转型之痛苦“肉身”:鲁迅思想与文学新论》、《探寻“诗心”:整体研究》、《人、现代、传统:近三十年人文视点及文学投影》、《鲁迅:现代转型的精神深度》等七部。在鲁迅研究方向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3)、连被救资格也丧失了,狂人怎么可能是拯救者?
(4)、一句随意的“抬杠”,却使鲁迅幡然顿悟,又站到“希望”一边:
(5)、后来鲁迅与郭沫若等人一同留学日本,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就学,后毕业成绩能达到申请清政府给予的补助,所以他索性继续留在日本深造。
(6)、这一段可真谓鞭辟入里,直切中封建礼教的核心要害!“仁义道德”作为封建礼教的直接表现,在封建社会被诠释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兄悌友善”的面孔,然而撕去他们的伪装的面孔,内地里却都是要“吃人”!实则一个个都是食人血髓的恶魔,却偏偏要披上“仁义礼教”的外衣,装出一副仁德服人的表象。
(7)、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深受刺激,认为即使医好了人的身体,强健了体魄,依旧无法使得国家富强,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本质还是“吃人者”!于是转而弃医从文,从此走向了一条以笔为文以期唤醒国人思想的道路,可见中国人的思想愚昧麻木到了何等地步!而鲁迅也是期盼能通过文字来唤醒他们的良知!
(8)、按现实的情况,《药》里的坟大概是会被人踩掉,将来或成战场,或流转成高尔夫球场之类。有人纪念夏瑜,纪念秋瑾,这是鲁迅人为加上去的花环,光明的尾巴,他都告诉我们了。
(9)、《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10)、第一篇白话小说?若聚焦于“白话”二字,头把交椅恐怕难当,不说胡适(1891-1962)1906年开始在《竞业旬报》连载的《真如岛》,也不说陈衡哲女士(1890-1976)1917年的《一日》,白话在近代通俗小说中并非鲜见,纠缠于此,诚遗诸多“翻案”的契机;反封建战士?真狂人?有着成熟思想的狂人?抑或思想还不够成熟的狂人?围绕“狂人形象”的争议,曾是学术界的热点,(i)然而,“狂人形象”问题,或许是个假问题;“揭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此语来自鲁迅,(ii)自然拿来作为小说主题思想的权威阐释,众口一词,然何谓“家族制度”?何谓“礼教”?仍然不甚了了;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其实,鲁迅到底喊出了什么,是和盘托出,还是有所保留,远未成为定论。至于从各种“学”和“主义”出发的阐释,终嫌与鲁迅的“声音”有隔。
(11)、(i)围绕“狂人”形象问题,曾分为若干观点进行论争,如“反封建战士”(又分为有成熟思想和尚未具备成熟思想两种)、“真狂人”、“既是狂人又是革命者”等等。
(12)、对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的新发现,将中国近代危机放入进化论视野,突出的是中国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淘汰的危机及其紧迫性。因此“狂人”一再呼告:
(13)、“比如为那些新青年写点东西。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你怎么知道不能启发其中一些人呢?”
(14)、 小说中用了大量象征的手法,书中到处都是隐喻、暗号,但却并不让人觉得晦涩难懂,恰恰相反,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可以很轻松的理解作者的意思。
(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由此诞生。
(16)、发现“吃人”,既然是小说的核心,“吃人”在小说中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17)、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18)、对于“被吃”者,“吃人”者往往首先加上某一罪名,或者逼其自尽。这样不仅使“吃人”者摆脱干系,长此以往,也真地以为与己无关,坦然自若。而对于“被吃者”,也被吃得不明不白,找不到凶手。
(19)、而这个含义一方面确实是文中所蕴含之意,另一方面,它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广,还有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关系:即当时的新文化运动。通过对于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阐释,来达到对于旧道德的批判,对新道德的提倡的目的。
(20)、(15)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第44页、第46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1)、而且,《狂人日记》最代表“五四”精神,一是借用了西方小说的形式,二是尝试了白话文,三是批判礼教,四是进化论的观点。这是《狂人日记》的基本特点,也是“五四”新文化的四个要点。
(2)、(iii)雁冰(茅盾):《读》,1923年10月8日《文学周报》第91期。
(3)、在学医的过程中,鲁迅发现医学大部分内容都是要死记硬背,而不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并且医学课程太繁重,导致自己没有剩余时间去做其它的事。
(4)、(vii)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5)、这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狂人见“月色”而发疯(觉醒),遂有对周围“吃人”现象的发现:赵家的狗、赵贵翁奇怪的“眼色”、人们甚至小孩子“交头接耳的议论”。由此,引发相信“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的狂人的探究,于是有进一步的发现:“女人”的指桑骂槐、村子里“大恶人”被杀之后心肝被“用油煎炒了吃”,及至这样的发现:
(6)、但洞见后的焦灼与绝望,依然托于“狂人”的“荒唐之言”,就像《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孩子,不合时宜地说出了真相,更像一个偶然发现杀人小屋的小孩,在大街上奔走相告,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7)、由此推出“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8)、今天对《狂人日记》的解读新见迭出,然终嫌以鲁迅套新理论,意在理论,不在鲁迅,盲人摸象,不知多云。或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然“一千个”解读中,肯定有更适于“莎士比亚”的解读,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不好动不动就以接受美学来说事,因为研究鲁迅的意义,不在于文学性的万花筒般的赏玩,更在于其精神内涵及其现实价值的呈现,除此,鲁迅宁愿自己“速朽”。删繁就简,追问小说创作的原初动机,不能不认为就是对“吃人”的发现,以及由此产生的危机感。《狂人日记》刚发表,无人问津,好友许寿裳来信探问真正作者,鲁迅在回信中谈到了写作的动机:
(9)、平均每170字出现一次,可以说,“吃人”作为核心语词支撑和统领了全文,成为解读这篇文章的关键。那么“吃人”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10)、对于一元秩序中的人们,唯一合理的秩序,就是当下的秩序,每个人首先选择的,就是适应这个秩序。争存于一元秩序中的人,视自己与秩序为唯故正常,如果说他们不正常,一定绝对无法相信,反过来说你不正常。在一元秩序中,觉醒者是痛苦的,一方面,他发现了自身的孤独,另一方面,又无法在一元秩序中找到拯救的资源,就如同《风筝》里的“我”,终于找到机会向“弟弟”道歉,希望得到宽恕,然而,对方却全然忘却!谁来拯救?在一元秩序中,不可能有拯救者,但无论如何,发现自己不正常,对自身有罪的自觉,才有可能打破“吃人”的循环。
(11)、我最早读鲁迅的小说时,非常震惊。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个人跟群众如有矛盾,一定是群众对。当然,有一个个人比群众更对,但是他说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们都相信群众。我从小就知道,凡一件事情,很多人说不对那就一定不对,一定是我错了。直到读鲁迅的小说才知道,有可能个人是对的。我也可能就是这个人。
(12)、为什么?因为,“吃人”生态的核心,是一己私利,在“吃人”生态中游刃有余的人,都是私欲中心的人,都是“阔人”和“聪明人”,他们是不会打破已经形成的与己有利的利益关系的。这就是——“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
(13)、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14)、小说里还说到“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这是我们特有的一种“道德的吃法”,就是符合礼教的吃人。还有一种,小说里也写了,抓到敌人时,可以把他的心肝炒了吃,来表达愤怒。
(15)、“吃人”往往隐藏在道德、伦理、大义、历史等冠冕堂皇的说辞之后。
(16)、明眼人都可以看到,一个女人即便是亲王的女儿,能够命令两江总督端方吗?
(17)、 小说的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在狂人看来,现实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
(18)、 在众人眼中,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病人,在狂人眼中,其他人才是吃人的人。这样的不同角度和立场,深刻的揭示了病态社会的悲哀。
(19)、更为隐秘的是,“吃人”是普遍的生态,吃与被吃是一个网络,每个人都有可能吃你一口。鲁迅小说写了那么多被吃者,孔乙己死了,阿Q死了,魏连殳死了,陈士成死了,被谁吃了?祥林嫂死了,凶手是谁?是鲁四老爷?柳妈?甚或就是“我”?吃人,往往是以“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方式,使被吃者不知凶手是谁,甚至吃人者也不知自己是凶手,在这里,人人不仅可能被吃,而且同时又去吃人,悲剧在发生着,却都是“无事的悲剧”,(9)“杀人如草不闻声”。
(20)、有两个强大的力量一直都在支持群众,一个是主流意识形态,人民群众总归是正确的。现在被称为主旋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真的是主流。另一个是市场经济,讲销量,讲读者,讲点击率。流量是靠群众来的,少数人讲得再好也没有用,几十万点击量就是厉害。可是偏偏鲁迅支持个人。
(1)、刚才讲的这些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其实已渗透到每个人的脑子里,不仅在中国内地,也在香港和台湾。同学们看今天在香港的街上,新鸿基、新地、新时代、新世纪、新光、新世界、新同乐……一大堆“新”,很少有哪家店以“旧”命名的。“老”还有一些,“旧”非常罕见。香港虽然很重视文物保留,愿意保护旧建筑,但在语言上改得非常彻底。
(2)、端锦被杀时,倒是还有几根硬骨头,开口骂了几句,不愿意下跪。端方则早就魂飞魄散,被带入处决的小屋时已经不能走动。
(3)、我们是勃艮第bois,热爱分享观点的学生群体,
(4)、在狂人一走出家门时,街上的人们无不是“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表现的十分古怪。再看赵贵翁,狂人的大哥,老头子,年轻人,街上的女人,都是神色古怪的看着他,似乎想害他,又似乎怕他。他们想要吃人,可又不敢光明正大的直接杀人;他们想要吃人,可又怕别人吃掉自己,所以终日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的。他们是“吃人”这一风气的延续者,可同样也是“吃人”的被迫害者。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吃人的丑恶与野蛮,也是吃人对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摧残。
(5)、鲁迅这样写有很多妙处。首先,这话是文中的主人公“狂人”说的。狂人就是疯子之意。既然是疯子,当然就要说疯话。张冠李戴,胡言乱语,不合逻辑也就是正常的了。如果说起话来事实准确条理清晰,那还算是疯子吗?
(6)、 我读完《狂人日记》后,觉得这篇小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7)、在“吃人”生态中,有些事可以做,但不可以说。
(8)、但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3)
(9)、最早的“狂人”是企图“看人”(救人),其实也“被看”(被救)。后来的《阿Q正传》和《示众》,更多只是“被看”。(我在本书前言中说过,本想看人家教书,结果却是“被看”。)如果说鲁迅自己也是半个“狂人”,那是病中反抗“看人”的半个,而非最后被招安的半个(至少到一九三六年是这样,倘若鲁迅很长寿,后面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10)、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ix)
(11)、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人,是鲁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小说中,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认为“有病”。狂人的怪异言行是彻底而纯粹的。狂人在日记中所叙述的环境缺乏写实性,却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本质。
(12)、《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作品,是总纲。这种情况很少见,某个作家的第一篇作品,变成了后来百年文学的提纲。
(13)、无语的惊愕与困惑业已消散,《狂人日记》已成为现代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文本,随着“鲁迅”的名字逐渐被人熟悉,并成为二十世纪最显赫的文学符号,一个世纪以来,这个被冠以“第一篇”的名篇,渐渐被包裹上各式各样的话语。当初的陌生感消失了,今天的读者面对课本中的《狂人日记》,脑中首先充斥的是诸如此类的“前理解”:“第一篇白话小说”、“第一声呐喊”、“揭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救救孩子”、“吃人的旧社会”、“反封建的战士”……虽然不至于像五四时代的读者,有可能将其误读为一篇真的、搞笑的疯子的日记,或者二十世纪第一篇恐怖小说,但带着麻木的阅读心态和败坏了的阅读胃口,首先就丧失了读进去的可能性,大多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断章起意、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