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0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消极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0:41 admin 阅读:59

导读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1、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作文 (1)、在日前由82名来自北京、西安、广州等10个城市的儿童调研员发布的《2018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中,调研结果显示,六成儿童经...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1、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作文

(1)、在日前由82名来自北京、西安、广州等10个城市的儿童调研员发布的《2018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中,调研结果显示,六成儿童经常使用网络语言,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好玩又方便沟通。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有传统的谐音类、英文简写和数字等,比如“酱紫”代表“这样子”“神马”替代“什么”,比如CU是“seeyou”,886替代“拜拜咯”等。

(2)、形象传神。网络交流中可以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3)、网络语言违背了传统的语言理论,与现代汉语规范的冲突明显。

(4)、网络流行语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针对其功能与影响研究者有以下代表性观点。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甘露在《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一文中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和语言文化的影响,认为其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在语言文化方面,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盛若菁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反映了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对个体社会化存在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5)、(2)联想考点:狂欢理论、模因、娱乐至死、能指所指、公共领域等(欢迎补充联想考点)

(6)、土味情话:指那些听起来腻人、带着土气、冷幽默式的情话,多采用转折、夸张的表达方式。

(7)、确认过眼神:某网友发布了一张内容为“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的图片,借以吐槽广东人的过年红包面额很小,引发网友对各地红包数额的讨论,从而使该语爆红网络。

(8)、语文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以及汉语工具。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交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9)、虽然网络用语的弊大于利,但是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流行语,但是一味的拒绝也是不行的,这样会和他人有距离,被孤立,因此还是要适当地了解新词,但要清楚使用的场合和对象。

(10)、异化语言样态。由于网络流行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网民的个性化表达,与正统的语言样态存在差异。而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往往会对传统文化中的语言形式产生冲击。尤其对于语言学习还未成型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异化的语言形式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表达习惯,甚至会弱化儿童和青少年对主流文化中语言的规范使用。

(11)、我们表达“赞美”、“支持”,有那么多的方式与种类,可是现在的语言习惯,让孩子脱口而出的,只有“点赞”、“打CAll”

(12)、从“佛系青年”到“沙雕青年”,从“锦鲤”到“转发这个杨超越”,背后是“丧文化”的流行与“娱乐至死”的心态的转换,是期待天降好运与“小确丧”的矛盾。“真香”是对“嘴上说着不要,下一秒就行动”的自嘲,是吃瓜群众最为期待的事件反转,也是对网络权威的不满和嘲讽。

(13)、当今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渠道不断拓展,随着传统媒体传播的赋权和官方话语体系的接受,网络流行语在新旧平台上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话语狂欢。

(14)、有些网络热词反映出某些人的信仰缺失,传递出一种不良的价值观。便以“小鲜肉”、“颜值”等词为例,这些靠“颜值”吃饭的“小鲜肉”的盛行,破坏了市场规则,降低了作品质量,引导了某种偏颇的影视消费潮流。

(15)、4叶虎,《微传播环境下我国网络流行语论析》,《现代传播》

(16)、我认为,专家们说的,也实在不假。身边很多同学,每天嘴里说出来的都是一些甚至我也不明白的流行语,但是听写语文词语的时候,也写不出什么来。我想,人们用这种方式说话,对于一些肚子里有些墨水的人来说,这些人的言辞可能有些粗鄙,没有修养。这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浅层看法。但是,现在公众媒体也开始变得活泼,也会用一些流行语,这又提醒我们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词语都只是工具而已,关键在于用的人。有文学修养的人用起流行语,你也会觉得他说话很有修养,而“文盲”说流行语,你都会想:他也只能说得出这些了。

(17)、网络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娱乐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在表达上简洁、多产、可复制性强,一般情况下会经历“预设—衍生—模糊”这一过程,网络流行语出现初期,往往是网友通过谐音、说明、比拟、双音、简缩等方式创造出简单、易懂、恰当的语言符号;随着这一用语被网友进一步传播与熟悉,网民的自主性就会进一步在其中发酵,衍生出具有相同模因的二次创作;而网络流行语的最终形成往往会进一步符号化,其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所指内容形成流行符号的不同意指。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内容上的模糊性。

(18)、网络语言的兼容性,突显了现代汉语的发展的方向。

(19)、过度盛行,影响空前。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汉语母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法结构,但现在互联网上一些语言的结构与原来的语法结构相反,造成了一些语法知识的混乱,影响了汉语母语的学习和传承。

(20)、 形成语言暴力。网络流行语的呈现形态各式各样,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所有言论因其匿名性而形成一种保护力。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言论表达往往不仅具有情绪化趋向,而且往往呈现低俗化的特点,在非理性情绪的影响下,语言暴力就会在群体之间发酵蔓延,使得网络社会价值观异化,形成恶性对抗。

2、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消极

(1)、有病乱投医是人们在接连打击中盲目探索的常见方式。

(2)、首先,为了省事,比如在网上说“再见”,通常只用数字“88”来代替,时间一长,就会成为一种惯例。其次,很多网络术语都有自己的含义,比如“菜鸟”、“恐龙”等等。如果你直接说你是“真糟糕的菜鸟”或者“这真是个丑女孩”,你会觉得它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

(3)、5姚必鲜,《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文化的僭越与消融》,《新闻爱好者》

(4)、对于4000多万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5)、根据对相关研究文章的梳理,笔者发现学术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积累,研究议题比较多元,涉及网络流行语的很多方面,但总体来说由于网络流行语更新快,动态性强,研究不够聚焦,重点不突出,还不够深入,不成体系,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童星关于网络社会交往研究、谢俊贵关于信息化转型中的社会分化研究、戚功关于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重塑和再造”研究等成果等网络流行语研究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杜尔克姆、马林诺斯基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和G.H.米德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等对网络流行语研究也可提供重要借鉴。

(6)、2018的网络用语终会过时,不知明年又会因何种网民心态和社会现象而造就新一波从小众到大众的流行语。

(7)、从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本身而言,有学者给出定义: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并被广泛使用的鲜活语言形式。相比于仅仅从网络流行语的某一特点入手来定义这一现象更为全面和直观。综合而言,网络流行语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空间,网民通过总结、谐音、符号、时效总结等方式来对某一事件、现象、概念等表达自身观点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其参与社会认知的建构,有其自身的内生规律,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8)、燃烧我的卡路里:此语为歌曲《卡路里》中的一句歌词。这首歌因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火遍全网,成为广场舞、健身房的火热神曲。

(9)、“一个符号的无限衍义,最后可能延及整个文化”、“同一个符号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项”。网络流行语所呈现出来大众文化的流行性和通俗性,是社会和文化无限衍义的产物。

(10)、从论文发表时间和文本数量特征上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1年,但在2008年以前,发表的论文很少,仅10篇,约占发表总量的4%,发表的刊物主要是《中国青年研究》(2篇)和《语文建设》(2篇)以及几本大学学报。从2008年开始,相关研究论文呈显著上升趋势,几乎每年成倍增长。这种数量的增长与2008年中国“正式成为Web0强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与网民对话,并提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及网络媒体在近几年系列重大事件中的突出能量密切相关。2008年以来,“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欺实马”、“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Hold住”等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迅速在互联网及现实社会传播并产生较大影响,也直接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11)、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期刊不计年限,共检索到文章252篇(剔除重复发表的1篇)。如下表。

(12)、网络流行语在演变中获得某种权力,被文化视为“正常”,其文化归属阶层发生翻转,成为带有大众文化特征的符号。

(13)、官宣:2018年10月,两位明星在微博上公布结婚喜讯时使用了“官宣”一词。因二人粉丝众多,该词的使用受到高度关注,并被广泛模仿使用。现表达广而告之的含义。

(14)、对网络热词,既不应全盘否定,也不应盲目使用,而应对其冷却思考并加强引导,这样,才有可能使网络热词成为推广先进文化的“助力器”,而不是成为不良价值观盛行的“幕后推手”。好的网络热词,自然有其蓬勃的生命力,而不好的网络热词,迟早会被碾碎在历史的车轮中。

(15)、语义上的歧义,成千上万的解释。网络语言中同音异义替换、外国缩略语、图形符号、数字同音异义词的随意使用,导致表达牵强,理解上存在障碍。

(16)、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网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不懂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电脑初学者,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

(17)、在语文教育中,写作有利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考查文化积累,在一篇正式书面文章中如果过多的使用网络语言易使学生的书面表达呈现口语化特征,不利于学生严密逻辑思维的形成。

(18)、这类议题主要围绕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语见证了社会变迁,反映了变迁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心态。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网民的自我实现心理、从众心理、求新求异心理、质疑批判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宣泄释放心理等。王清杰在《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一文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在迎合颠覆传统、求新求奇、减压宣泄、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祖明远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表达———以“俯卧撑”、“躲猫猫”等为例》中提出,网络流行语往往与具体的社会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的特点都是官方的解释中另有隐情,信息公开的程度不高,网络流行语是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黄海波认为,以新颖性和幽默性为主要特征的娱乐心理、追求时尚的心理、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寻找刺激的求新心理、打破世俗的逆反心理是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心理动因。

(19)、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绝对不可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作用,而恰恰就是不少网民都成了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复制者和搬运工。正是如此,一些网民被某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所利用。

(20)、他的出现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气质,有些词语很生动,活泼,也很有意思,比如纳尼(什么)1314(一生一世)酱紫(这样子)喜大普奔,老司机,然并卵,等等吧,细细想来,每个词语都都来意,或谐音,或热门事件的衍生词,或缩写,或旧词新释。他充分反应了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动、形象的网络流行语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他的出现也契合了现在时代发展,求新求变的发展规律。而且,这些很词汇也多也是融合了世界的语音,而演变出来的,丰富了整体的汉语言文化,有些词语甚至被新华字典收录。

3、网络流行语影响语言规范

(1)、C位: “C位”一般指舞台中央或艺人在宣传海报的中间位置,后被引申为各种场合中最重要、最受关注的位置。

(2)、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看,每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都包含着两个方面:根据该社会现象影响的积极性来看,可以分为正面积极的影响和反面消极的影响,分别简称正功能和负功能;根据影响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即显在的已经表现出来的和潜在的未预知的功能。网络流行语对网络社会、现实社会的影响及对网民公民意识和行为的影响等客观社会后果,网络流行语在舆论监督、民意表达、推进民主、安全阀作用等方面的正功能以及对社会稳定影响方面的负功能,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协调,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如何比较全面地考察网络流行语的客观后果,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3)、语言是孩子获得概念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规范性只会导致孩子思维出现混乱不利于孩子的逻辑能力的发展。

(4)、孩子要有一套符他们合年龄的语言进行交流,才能与同伴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网络化的语言习惯会增加孩子与小伙伴进行有效沟通的难度影响孩子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甚至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5)、人类语言交际有相对固定的语用关系和逻辑性,但网络语言中,一些汉语拼音缩写构成字母词,有很强的歧义性与替代性。

(6)、2凯文凯利《失控:机器、社会和经济的新生物学》

(7)、它新鲜,使人们很容易记住,满足人们的新鲜感。

(8)、网络语言的这种特征给现代汉语的规范带来很大的问题。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运而生的,是主流语言之外的流行于青少年中的一种语言,虚拟的网络使人们得到放松身心的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人们追求语词输入的方便、快捷,因此网络上一些错字、同音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取代了规范的汉字。网络语言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其中的怪字、错字层出不穷。这不仅对日常用语的规范性造成一定伤害,而且对模仿力强、辨别力弱的青少年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

(9)、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这点基本形成共识,但这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就涉及两种逻辑方法:明确内涵的逻辑方法是定义,明确外延的逻辑方法是分类。笔者以为,按照“属加种差”的方法来下定义,如何在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表现形式等维度上找出“种差”非常关键。在分类上,语言学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作为分类基准,但社会学不能忽略“人”的存在不能忽略使用网络流行语族群的存在,言语共同体理论是分析界定网络流行语外延的重要工具。

(10)、(1)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呈现出不确定性、去单一化以及娱乐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共情与价值共振在网络上迅速形成复合、裂变式传播。同时,作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的演变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建构。

(11)、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雨女无瓜”。这是出自《巴啦啦小魔仙》中游乐娃子说的话,因其“智熄”的“摸仙堡”口音,和高冷的“亚子”而被网友所使用的。之所以难忘是因为那段时间特别流行“摸仙堡”口音,班上同学大多数也会使用,所以至今我的词库里它还占据这一席之地。

(12)、网络用语的产生、传播与流行则与大众寻求信息传播的直接便捷的求简心理、追求流行和彰显个性以博得关注的求新求异心理,以及寻求社会、文化认同感的模仿从众心理的相关。

(13)、对于超过4000万的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一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14)、 创造经济价值。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力往往是商业产品进行宣传公关的有效推力。例如,“陈欧体”“凡客体”的流行,这一形式虽然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品牌推广与品牌营销非常有效,网络流行语依赖于其自身简洁、轻松、诙谐的特征能在公众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品牌意识,而与直接的经济效益相比,网络流行语的这一作用无疑具有更为长效的经济价值。

(15)、标新立异,词汇五花八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没有现实社会那般受限制,于是,被各种条例束缚着地人们,在网络上大显身手,奇妙的构思想法,创造出了许多有趣的网络新词。

(16)、当然,那是鲁迅正值年轻,对国家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急的满嘴上火,愤慨之下提出的想法。

(17)、导致对词汇、语言可怕的审美疲劳,词汇一旦被泛滥使用,便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你可以说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审丑打败审美的时代。

(18)、在此背景下,网络流行语研究近年来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试图对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与评价,并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对未来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19)、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versuscollectivism):

(20)、网络媒介作为大众化、碎片化和交互性的传播渠道,将原本只在小范围传播的、归属于亚文化等的标出性的语言,经过模仿、再创造,其影响力、号召力要远远高于非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语言。

4、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英语作文

(1)、在如今的现代化生活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流行语,例如“真香”“锦鲤”。就连政府部门也加入了其中:“有伞必打”“扫黑除恶”。

(2)、同时网络语言还影响着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网络语言的口语化、简洁化特征比较显。

(3)、用字节俭,表达简洁明了。为了网民间的交流速度,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同时也是因为许多人没有耐心去打长串的语句,于是,将复杂句简略成短句短语甚至字母的现象也异常普遍。

(4)、这种“网络语汇”属于“副语言形态”范畴。应当承认,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语素大多是汉语中固有的,但是构词的生成规则绝大多数并不符合汉语的构词法规律,缺少理据性,新的生成规则的递归性也很差。所以说,语言的变异虽然带来了发展,但网络语言的自由性和不规范性,则破坏了文字语言系统的规范性。

(5)、经过时间的沉淀,好的自然留下,不好的自然淘汰。

(6)、粗俗泛滥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也是确实成为了一帮人的低级趣味。网络语言如此简单草率,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网络语言,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

(7)、这类研究主要从传统舆论学研究的视角,将网络流行语生成和传播中网民的意见情绪表达等同于社会舆论的表达,往往以个案为主,在对个案剖析的过程中分析网络舆论生成规律,但其中分析到的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姜胜洪以2009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认为网络流行语不仅描绘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权利焦虑”,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以及对关乎公共利益的真相的期盼和渴求。笔者在《理解网络文化》一书中提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深层社会原因,它是深层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情绪在网络上的反映,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不足、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缺失、释压渠道不足等问题。

(8)、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语言是人所看不懂的。

(9)、皮一下:该词源于方言,走红于游戏解说。“皮一下”用于吐槽对方很调皮,不按常理出牌,常用于微博上具有反转性的搞笑内容。

(10)、佛系:最早来源于日本某杂志介绍的“佛系男子”,指爱独处、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不想花时间与异性交往的男人。在国内社交平台流行后,该词泛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表达一种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生态度。

(11)、“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12)、锦鲤: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推出寻找“中国锦鲤”转发抽奖活动,中奖者即为“中国锦鲤”,引发网友疯狂转发。“锦鲤”成为“好运”的象征。

(13)、在网络流行语盛行的今天,我们不免要思考,这样另类的词语,是否会污染传统的现代汉语词汇?

(14)、标新立异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

(15)、网络化的流行语大多是由字母、字符、汉字、数字混排,这样的语言不符合正常的规范也不具有生命力,大多昙花一现。语言大体由词语和语法构成网络化的语言虽然个性鲜明有一定的社会传播性但毕竟语法和语义都是模糊的这会严重冲击孩子的语言习惯。

(16)、网络语言也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 一些网语趣味低俗,许多就是现实生活中粗话脏话的翻版。它们主要来自游戏、聊天、网上论战等网络活动,而上网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较差,模仿能力较强的青少年为主。

(17)、以上分析的是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网络流行语研究的专著几乎没有,只是在少量专著中散见一些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内容。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一书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形式;汤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一书中用专章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产生及类型等问题。杜俊飞在《沸腾的冰点: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喻国明在《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李彪在《舆情:山雨欲来》(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等著作中也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研究所编的《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从2005年开始定期发布的《中国流行语》,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未从学理上进行研究。

(18)、猫小助温馨提示(2017年11月28日):

(19)、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紧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网络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新的时代精神需要一种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新的语言形态,而网络语言恰好折射出了网络时代中人们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反映了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表现了百姓丰富多彩的情感,发挥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重要动力和途径”。

(20)、于鹏亮. 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心态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18,v.2;No.025(13):227-2

5、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有什么

(1)、我国网络流行语的伴随文本语境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表现出了其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这一背景为网络流行语的商业性特征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

(2)、管静.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J). 东南传播,2018

(3)、譬如,网络中常出现的“酱紫”实际上的含义应该为“这样子”,我们也常常听到学生评价一件物品或者一个人时,往往会说“怎么辣么可爱啊!”但是“辣么”本身含义应该是“那么”。

(4)、或调侃或自嘲,或为有意设计,或为无心之语,抑或是有目的的营销,每一个网络用语的流行都有值得体味的内在逻辑,折射了大众心理和诉求。网民用活泼、风趣的语言或狂欢化的语言来达到放松、消除压力和消极情绪的目的,又或是将对于现实社会现象的嘲讽和不满释放在流行语的造句热潮中被消解,形成了一场全民语言游戏。

(5)、(1)本文主要从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与演变等进行梳理的。

(6)、3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

(7)、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由于一些词汇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在带给人们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

(8)、纾解群体情绪。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由于某一网络用语引发群体的集体认同,从而激化了公众原本隐藏的社会情绪,使之显化并借助网络空间表达出来。这种情绪表达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情绪本身对个体的压制与负效应,从而纾解社会情绪背后的非理性冲动,规避了更大规模的集体性对抗。

(9)、如“城会玩”就是“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简称,常用来讽刺某些人做的事情常人无法理解。

(10)、其实网络用语是会对现有的词汇污染的。长期的使用会使我们认为网络用语和原来的词语之间能划上等号。其实是不能的,它们之间不能随意替换,比如在报纸上就不能出现网络用语,因为接收报纸信息的人的年龄段不同,年长的理解和接收能力较差,且大多数网络用词都带有调侃的意味,而像在报纸上,媒体中使用的词汇大多为中性且严肃。

(11)、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词语的交流障碍,网络语言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奇的感觉,也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不便。

(12)、从论文的学科归属来看,先期的研究以语言学为主,主要从语言模因论、语言经济学、语音语义变异、语言规范等视角进行研究。随着网络流行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及传播及增值的特殊性,与此相应,有关网络流行语的社会科学研究,迅速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了教育学、传播学③、社会学④、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议题也从网络流行语的语境适应性、构词特征、语用翻译等扩展到了社会心理、使用行为、生成传播机制、流行机制、话语效应、网络舆论、价值取向、社会影响及效果等较为广泛的领域。

(13)、总体来看,目前对网络流行语定义的基础研究还不多,研究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和关注视角得出了对网络流行语某些特征强化的相关定义,较粗略地描述了网络流行语特征,但总体看还没有分清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网络热词的区别,存在定义模糊、界定不清等缺点,还存在一些分歧亟待厘清。

(14)、在年末形形色色的年度盘点中,网络用语的盘点或许是最具代表性之它见证了流行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也反映着网民的生活百态和大众文化心理。

(15)、同时,也会带来大量错别字。这种错别字的产生一种是在用电脑键盘打字时无意识错打的,另一种情况则是网民们认为有意思故意错用。例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这样子”写成“酱紫”,就是人们故意而为之。青少年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体(有资料显示,网民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的人群,占网民总人数的9%,是第一大网民群体),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长此以往不加强调和引导,他们极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青少年一旦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不利。”(张红镝《谈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年第2期(总第60期)。

(16)、1王仕勇《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17)、这让我想起了近代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汉字简化运动。

(18)、与其去白费力气遏制流行语的发展,不如加大力度培养年轻人的文学品味,肚子里多存点墨水。去消灭一种兴趣是很傻的,而培养另一种兴趣,不也是一种“曲线救国”。这,也正是文学家们希望看到的。

(19)、也有研究者基于传播学视角根据来源把网络流行语划分为源于方言词语、外来词语、影视文学作品、网民个性创造和新闻事件等几种类型。杨萍认为主要有三种类型:一般网络用语,网民自创流行甚广的网络俏皮话及与社会公共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还有研究者根据流行语意义指向的不同,把其分为利益诉求类流行语、情绪宣泄类流行语、价值追求类流行语

(20)、网络语言生动、活泼、形象、简约,许多网络语词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美眉”、“恐龙”便把漂亮和丑陋这一对抽象概念具体化了,而“菜鸟”、“网虫”等词比起规范汉语“差劲的网络助手”、“整天泡在因特网上不肯下来的人”的表达形式相比,不仅简约生动,节约了网络用户的时间,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而且更含蓄、幽默,避免了规范汉语表达中的生硬和尴尬。

(1)、网络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在公众社会意识建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作为社会主体借助网络空间的开放性所自建的一种个性化表达,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亚文化从线上到线下的主要形式,也是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概念、观点的意见集合,既是一种社会情绪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形态的外显。

(2)、  网络流行语最开始只是网上一种简化交流方式,由于传播途径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触到网络流行语,并因此忘记了汉语言文学。有些网络流行语因谐音或其他原因而使词语简化、易牢记,比如说“嫑”就是“不要”,“奏凯”就是“走开”等。有些也赋予了一个词新的形象表达含义。比如说“哦”还有“呵呵”就不再是简单的语气词,而是多几分敷衍的表情和态度含在其中。网络流行语确实因为简便和幽默增加了聊天的风趣,可以化解尴尬,所以受到大家喜欢,十分流行,但也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忘记了词语最基本的意思,写错别字,不会写正确的词语,将流行语写进作文中,令家长老师担忧。

(3)、网络语言的幽默特点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幽默感。

(4)、 网络亚文化的动态衍生。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空间辅助公众建立的公共话语空间。而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所催生的网络亚文化不再单纯地呈现于传统主流文化的对抗性表达。与传统文化相同,网络亚文化的内容及其特点,取决于网民自身的组成特点和文化结构特点。当下,网民年龄的年轻化往往决定了网络亚文化中网络流行语的低俗化、个性化和情绪化趋向。而作为符号的网络流行语,同样具备符号演化的特征,其始终处于动态的衍生过程之中,网络亚文化的最终呈现形态也成为对一个动态过程的期待。

(5)、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这类人以抬杠为己任,往往并不关注客观事实,经常为反对而反对。

(6)、幽默诙谐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

(7)、其实这并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现代人对于流行语的态度,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依赖。流行语有其独特的优点,它能精准地表达人们某些难以描述的感觉、心情、行为。流行语可以很好地帮助社交恐惧者面对社交场合,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抛出一句流行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总是个不坏的选择。

(8)、在网民的热情参与和集体智慧中,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网络流行语从最初只在小众文化群体中传播逐渐延伸至大众文化群体并衍生出许多大众文化的特征。

(9)、   青少年在使用流行语增加生活的乐趣的同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不仅可以使聊天简便,充满幽默感,也会使大家更好的区分正式场合用语和生活用语。诙谐活跃的语言更具亲和性,在打破原有障碍的同时拉近了人与人身份与处境的差距。只要合理使用流行语,流行语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10)、天南地北,地方特色浓郁浑厚。网络拉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距离,无论距离多远,交流都只在一瞬间。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语言交流,许多网络语言也出现了地方方言,让人惊喜吃惊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词。

(11)、可在下方留言,说出你印象最深或最常用的网络流行语

(12)、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主要为理论取向的研究和实证取向的研究。理论取向研究有两种基本视角,一种是将已有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中,对已有理论进行验证或补充。比如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对抗等。另一种是强调网络流行语与现实社会流行语、其他网络语言的特殊性,力图提出新的假设和新的问题,来分析和概括网络流行语这种新的社会现象。在实证取向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是案例实证研究,如以“躲猫猫”、“俯卧撑”、“杯具”、“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豆你玩”、“给力”等典型案例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编码规律、形成机制等,在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上显得比较薄弱。

(13)、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行为等是研究网络流行语传播范围、社会影响等的不可忽略的一个研究内容,但目前这类成果极少。杨明刚、陈韵超、顾明毅等研究者采用配额样本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上海13所高校1300位大学生,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流行语熟悉程度和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而持温和的包容态度,选择略有使用和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受访者达到9%,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娱乐性,认可网络流行语创造性的达到63%,有近半数大学生认同社会事件派生网络流行语的社会责任感。

(14)、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语言的形式也变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各种文字和符号交叉使用。这不仅为毫无生气的机械交流提供了幽默,而且也使交流更加的变简与快速。”(舒礼浩《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特点的影响》)例如,符号与汉字相结合。“/:D”表示很高兴,笑得很灿烂,“/:@”表示怒不可遏,极其生气,脸都气红了,“o—o”表示戴眼镜等。这样的结合不仅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能使交流者们更充分地表达自身当时的情感。汉字的数字化,如:“7456”表示气死我了,“555.表示哭声,“886”表示的拜拜了,“8147”表示不要生气,“233333”表示笑等。因此,简约经济、轻松自然又极具创造性的网络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使枯燥的文字交流变得丰富生动。

(15)、而网络语言由于其本身造成大量的等义词和同形同音词,在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明显是与语文课程标准相违背的。

(16)、但是,还有很多的年长的人和不太上网冲浪的人。对他们来说,这些词是陌生的,对交流是存在障碍的。例如,当有个人对他们说“XSWL”,他们是不理解的。

(17)、还有由于游戏和短视频App的流行而产生的流行语,比如皮皮虾、凉凉、小猪佩奇等,比如“吃鸡”代表绝地求生,“王者荣耀”被称为“王者农药”。这些词汇常常被身边人提起,如果这些词汇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会不会影响孩子语言的发展和习惯,进而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因为思维是被语言塑造出来的。当孩子表达对一个人的喜爱只能想出“为你点赞”,会不会是一个很可怕的后果?

(18)、在优胜劣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能指从单一逐渐衍义成多元化表达,其所指范围从网络交流语言衍义成网络亚文化,从网络亚文化再衍义成“一般人”的文化。

(19)、“C位”、“彩虹屁”、“走花路”、“skr”等词语最初只是特定圈子中的用语,而后通过爆款的综艺节目等各种渠道逐渐渗透到大众生活之中,甚至被主流媒体所接纳和使用。

(20)、当一个网络用语刚开始出现并处于传播初期时,早期使用者得到他人的关注,满足了自身个性表达。当这个流行语处于传播高峰期时,会吸引、带动甚至迫使周围更多人加入到话语传播和使用中去,并将这种话语狂欢带到顶峰。后期流行语使用者由于模仿和从众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挟裹进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1句网络句子经典霸气超短女生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