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心情说说 > >正文

初中生必背优美句子(抄写优美的好词好句初中)

发布时间:2023-11-14 13:23:35 admin 阅读:59

导读抄写优美的好词好句初中 初中生必背好词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

抄写优美的好词好句初中

初中生必背好词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描写人物神情、情绪: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无动于衷勃然大怒心旷神怡心平气和描写人的口才: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经典好句摘抄1.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2.信任,是人生一笔弥足珍贵的储蓄。这储蓄,是流言袭来时投向你的善意的目光,是前进道路上给你的坚定的陪伴,是遇到困难时的全力以赴的支持,是遭受诬蔑时驱赶痛苦一盏心灯。3.有的人生活得富有充实,是因为他具有驾驭生活的能力;有的人生活得平庸无奇,是因为他缺乏战胜生活的勇气。4.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5.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名句100句

此处整理收集的古诗词名句分五大类:

一、写景类

1.鸟 2.水 3.花 4.月 5.山

6.云  7.春 8.夏 9.秋 10.冬

二、抒情类

1.友情 2.亲情 3.爱情 4.乡情

5.爱国 6.忧民 7.愁乐 8、立志

三、哲理类

四、修辞类

1.夸张 2.比喻 3.拟人

五、综合类

1.写作 2.读书 3.节日 4.惜时

 

一、写景类

(一)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二)花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三)水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四)月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五)云

1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六)山

2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七)春

2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八)夏

2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九)秋

3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3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3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十)冬

3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

3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

4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 

 

二、抒情类

(一)友情

4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二)亲情

4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爱情

4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四)乡情

5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5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五)爱国

5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54.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5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六)忧民

5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5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七)愁苦

5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6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立志

6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三、哲理类

6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6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6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

6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7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7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7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7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6.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7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7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四、修辞类

(一)夸张

7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8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8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二)比喻

8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8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拟人

8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8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五、综合类

(一)写作

8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9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9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二)读书

9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9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三)节日

9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9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9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四)惜时

9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99.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关汉卿《窦娥冤》)

10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初中生必背好句摘抄

同学们在平时多阅读积累一些好句好段,对我们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初中生的好句好段摘抄,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初中生好句好段摘抄1.夜幕降临,幽静的江面上映着弯弯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那弯弯的月亮就像一只弯弯的小船;而那明亮的星星仿佛无数只眼睛一眨一眨的,像在对你说话。皎洁的月光笼罩着韩江,朦朦胧胧的,美丽极了!2.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略激越,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让你明白雄健。3.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是为你担心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4.既当“博士”,又当“搏士”,这样才能既博学多才,又勇猛直前!5.认认真真学习,清清静静思考,踏踏实实做事,勤勤勉勉工作,淡淡泊泊生活,真真诚诚交友,悠悠闲闲散步,清清白白做人。6.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红日,把它的温暖传递到严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初中生好段摘抄大全7.喜欢某人,并不一定要成为恋人,有时候,能做朋友就已足够。朋友是一辈子的事。8.原来有些你自以为很重要的人,你不联系他,他就真的永远不会联系你。9.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10.曾经以为属于自己的那颗星不会陨落,但等到它真的掉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世上真的没有永恒。11.没有什么是永远,也没有什么会很久。找个借口,谁都可以先走

初中语文:34首必背古诗+赏析,建议初中生收藏(非常经典)

初中生语文必备古诗词34篇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夜雨寄北》

《泊秦淮》

《浣溪沙》

《望岳》

《春望》

《使至塞上 》

《游山西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己亥杂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

《相见欢》

《登飞来峰》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观刈麦》

《关雎》

《蒹葭》

《雁门太守行》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一、深思1、阅读要伴以问题思考阅读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浏览,其实质是通过展开思维,调动原有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文章进行最充分的感知、领悟和鉴赏,并借助联想、想象内化积淀为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有读有思,边读边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由于现代中学生阅读内容十分广泛,文章意蕴理解多元化,再加上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如果没有问题引导、点拨,学生阅读时就会天马行空,或暗中摸索,阅读的作用、语文的教育功能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设置出最佳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将作品内容与社会生活连接,让作者的情感渲泄与自己的心灵体验碰撞,那么,学生就会展开思维,凝神思索,进而披文入境,由事见情,就会慢慢感受到文章的文学气息和人文精神。如,我组织学生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时,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①作者对这间陋室是怎样看待的?②据此,你认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③画出作者知足常乐、生活乐观的句子。这三个问题既有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点拨,又有细节体味、注重积累的提示。2、思考勿搞成语训练。民族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多样性及文章阅读中许多东西“可意会而难言传”的特点决定了阅读中的思考应是历史的、情感的、审美的,思考题的设计也就必须是深层的、情感的、审美的,思考题的设计也就必须是深层的、感性的、整体的。因为这种思考重在过程而不是终结,追求的是主观状态而不是客观答案。试想每一篇文章或一个语段后都跟着这样的分析题:这个词和哪个词呼应,哪句是中心句、过渡句,中心思想是什么,段落大意是什么,文章分成几部分,段落又有几个层次……那么,文章内容结构被肢解成一组组毫无血色的语言零件,文章和谐浑然的意境被割裂、被浅化,学生根本无法去进行整体理解和审美感悟。这样的阅读完全成了以前盛行的“语段训练”,理性分析,死记硬背,既耗时费力,又严重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二、畅想想,这里指想象、联想。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很重要。因为一切作品的语言无论它的形象性多么强,在书面上总是平面的毫无生气的,只有进入读者眼中,通过读者心灵的感受和想象才能被激活,进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读者头脑中的鲜明度、丰富性和持久性,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自身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在阅读中,教师要煽动起学生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尽情纵意地去勾画、涂抹各种艺术形象。这就需要教师给以方法上的诱导:1、可对课文略写部分进行扩充想象。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就可让学生继续想象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生活情景。2、可随文章内容发展摸透作者情感去塑造形象;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新形象。如读完《孔乙己》后,我就以“孔乙己拖着一条断腿走出酒店后的生活情形将会怎样”的问题来诱导学生创造新的“孔乙己”。3、可以在阅读中保持想象,让艺术形象像过电影一样始终呈现在学生心中、眼前;也可以在阅读后回忆想象,将艺术形象置于生活中,使其与现实对照,从而完成形象的再造。如读完《安塞腰鼓》一文后,假设有机会让学生看看现场的情景,或让学生看看有关录像资料,那学生对原文所塑造的形象就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阅读中想象,想象中阅读,这是一阅读技巧,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学生开始可能不习惯,顾此失彼,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强化,使之慢慢形成。三、硬背背诵是阅读的延伸和强化,作用不可低估。梁衡曾说:“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由此说,“死记硬背”也不失为一条学好语文、增加底蕴的终南捷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阅读中背诵要做到如下几点:1、选准章段。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大纲中推荐背诵的古诗词,必背不疑,一字一词不差毫厘,标点符号也不例外。写景状物文辞优美的、人性文气久揣不透的、富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语段也要背下来。2、背书如吞。理解的要背,不理解的也要背,要尽可能多地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性篇章和优秀时文,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吃下去,沉积到他们的记忆中去。至于意境主题之类的东西,学生大致了解即可,尽管学生对此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这是必然的,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那些东西就会像堆积的冰块一样渐渐融化,形成汩汩小溪,源远流长。3、背诵结合。如果说背是为将来积累财富,那么,诵则是及时行“乐”,即时享用。当背则背,当诵则诵。有些精美语段或文章如当时就有所理解或感悟,不妨“摇头晃脑”地吟诵一番,只有如此吟诵,含英咀华,方能领略文章的各种精妙。自我感觉已“诵”出滋味的,也就不必非背不可。阅读时套用这些,比较快.语文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结果。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结果。

好词好句摘抄大全初中加题目?

1、蜻蜓点水 春风和煦 迷迷糊糊

2、心猿意马 点点灯光 按图索骥

3、马到功成 排除异己 满腹狐疑

4、平白无故 漫天华彩 人无完人

5、暮春风光 泰而不骄 水落石出

6、七零八落 典雅素净 日就月将

7、尖酸刻薄 补己之短 滴水不漏

8、人人皆知 山清水秀 手足无助

9、皓月千里 万木凋零 细嚼慢咽

10、万山丛中 躲躲闪闪 难以捉摸

初中生必背优美句子

学而时习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名言。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名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名言。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名言。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名言。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名言。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名言。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孔子名言。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名言。民无信不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君子成人之美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在其位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6386134,不谋其政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名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名言。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如何运用教学资源,提高作文的实效性

2我就指导学生以某个或某几个重要人物为索引,跳读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感受鲜明的人物性格,至于全书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我就告诉学生不必钻研太深,只要能有自己的想法就行了。古往今来,历代传承下来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而确实不少,对于那些作文写作水平较高,平时又有比较好的阅读习惯的同学,我又介绍《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给他们阅读,从他们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的阅读效果已经从中得到了体现,他们的作品的文化气息变得浓厚了。其次,我还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选,并引导学生多去创造性模仿。不可否认,优秀文学作品的内涵更丰富,可供吸收的文学营养更多,但它也存在着因为过于凝练而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吸收运用的特点,而优秀作文选的作品由于是学生们的同龄人所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它更容易在作文的形式、选材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即学即用的方便。再者,能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往往平时有主动阅读优秀作品并积极模仿创新的习惯,他们的成功可以给其他人树立榜样,指明同龄人努力的方向;他们从前辈们那里吸收的营养又可供同龄人借鉴和模仿。新课标提倡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心”,是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觉,写出自己的个性,但实际上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光着眼于自己的直接生活体验已不能满足自己作文写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下,引导学生多读同龄人的作文,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间接生活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可以更顺手。从实践效果来看,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多看作文选可以使他们作文的结构形式得到更新、写作角度更趋新颖,而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多看作文选可以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米之炊”的窘境,他们写出的文章的中心也更为明确。二、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建立写作材料库。张志公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这句话中肯地点出了积累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我们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课外阅读,其目的也在于此。我认为,在具体实践中,3我们不能把希望只倾注到课外读物这个“外来和尚”的身上,而要使课本这个“本地和尚”的价值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我们的教材是经过精心选编而成,它也可以说是中外文化的一个小的缩影,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积累教材中那些经过时间证明了的优美典范的语言,积累前辈们的高尚情感,积累典型的人物事迹。对于像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春》等类型的文章,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我就要求学生背诵,以备写作时化用或模仿,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我们都知道语言不仅仅是文章的材料,要使文章深入人心,还需要文章富有情感魅力。《语文标准》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觉和真切体验”,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让学生自由表达。“但这并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教师不需正确引导。”(《解读》P68)因为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还需要学习才能形成完善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所以我就引导他们去感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感受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感受李白身处逆境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让他们感觉积极向上、永不言弃、胸怀天下等人类共赏的美好情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的思想发展方向,使他们作文的语言和情感结合得更好。引导学生对高尚美好的情感进行积累,这是学生“为文”的需要,更是学生“为人”的需要。平时,我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优秀人物事迹进行搜集整理,使学生们的材料库得到充实,写出的文章也显得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多了。三、利用课本中典型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具体写作技巧的指导。新课标教材在课本的编排上作了改革,其中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原有教材中每单元一篇的侧写训练,而代之以每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不可否认,综合性学习提供给了学生更多的感受生活和积累生活素材的机会,增强了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但在写法技巧上,它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而在学生学写作文的初中阶段,适当的技巧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提醒我们,对于处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要4有“具体写作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急急于开辟“第二战场”,而要先着眼于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优秀技法,引导学生在感觉具体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供学习的技巧,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如七年级下册的《安塞腰鼓》,为了突出主题,强调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文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我就借此指导学生在写作时运用反复这种修辞手法来点题,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七年级下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八年级下册的《与朱元思书》,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非常有序、细腻、优美,我就以此为范本指导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来写景状物的方法。九年级上册的《孤独之旅》和《智取生辰纲》中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或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我就借此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适当穿插环境描写,使文章有更好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已》在叙述故事时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自己所见及所感觉的一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叙事角度,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作者浓厚的主观意识。我就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写法,注意选取新的视角来处理一些常见的题材,使作品“陌生化”,从而优化文章的表达效果。此外,八年级上册的《老王》《台阶》中有着很多传神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写,我就以它们为模仿对象,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去细化语言,从而使自己所介绍的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更为突出。当然,初中六册书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导写材料远远不止上述篇目,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发现,去整理。从实际的操作效果来看,趁热打铁作模拟的片断练习,学生确实能够活学活用,但如果要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也要用上这些技艺,光靠某一次课的尝试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把学过的技巧变成学生的能力,教师也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反复训练才行。认识到这一点后,在每次的作文写作中,我都会要求学生用上之前运用过的某种技艺方法,长期坚持之后,很多学生都改变了以往写文章随心所欲的状态,而显现出了精心创作的样子,写出的文章也就更具有亮点。四、坚持学生作文互评互改、教师面批、学生反复修改相结合的做法。作文5批改是语文教师常规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做法是语文教师在学生上交作文本子后,花大力气,用很长的时间全批全改,批改好之后再由教师把相关信息反馈给学生。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把全班的作文批改得全面、细腻、准确,对学生确实有指导作用,但那是很难做到的,“中心明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一用再用,对学生没能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就专门安排课内时间让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互改,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教师先大体浏览学生作文的整体情况,再结合写作前的要求确定某次作文的评改重点,然后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同学的作文作批改,要求有眉批和50字左右的总评性文字,完成这一步后,学生以就近四人为一小组,推选出大家认为比较典型的文章,交到大组长那里,大组长又对手头的四个小组送上来的作文进行挑选,选出典型的一本交到老师手中,最后,教师从四个大组长送上来的本子中挑选一两本进行讲评。在互评互改课堂上,学生比教师改得更仔细,评语写得更有针对性,更有个性,更有感情色彩。在自己作文与同学作文的对比中,学生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这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下,就算是教师的评语真的是很到位,学生也很少会根椐评语的提示主动认真地去修改,教师也没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踪。而作文互评互改,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的同时,还减轻了教师的改作压力,解放了教师的时间,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时间来抓学生的作文修改,使学生的收获能真正体现在他们的作文实践中。在每次作文互评互改后,我都会选一个小组的学生作文进行面批,与学生当面交流,提出具体的修改要求,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觉得很苦,但面对着修改前后表达效果大不相同的文稿时,我完全能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在我们的学生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男生,他们理科学得很好,可是语文成绩却不怎么样,他们虽有提高写作水平的愿望,但对于作文,常会消极应付,更没有主动请教并进行修改的习惯。对于这一类偏科生,我采用的办法就是每次作文都面批,提供“小切口”的修改意见,改不好再改,直到让他们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作文变好了为止。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选材、突出中心的能力,6在提高语言的感染力方面,他们也能取得一些进步。

初中生必背优美句子

hmd,

中学生必背的唐诗99句

有一种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基因叫作——唐诗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孩提时的回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是热恋时的情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成功后的喜悦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是浮华落尽后的苍凉

下面收集了99句经典唐诗

一起来看看,你会背多少吧。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5)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

8)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

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10)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1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1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1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2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2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23)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

2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

2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2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2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3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3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

3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3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3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江南好》

3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38)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3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4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4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孟浩然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4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4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夏日南亭怀辛大》

4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4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与诸子登岘山》

46)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终南》

4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48)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早寒有怀》

4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5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5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5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5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5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柴侍御》

55)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从军行七首·其六》

贾岛,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自号“碣石山人”。贾岛的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56)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57)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

5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59)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6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6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6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

6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6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6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6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6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6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7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7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7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

73)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寄令狐郎中》

74)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杜牧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7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7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7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78)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

79)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安登高》

8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8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其他诗人

8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8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8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8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8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

9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9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9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96)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97)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9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标签:方法指导 技能训练  升学辅导 志愿填报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优质内容,供读者免费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秋天的句子短句唯美(秋天的句子短句唯美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