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心情说说 > >正文
关于读书的古诗四句(关于读书的古诗四首还有意思?)
发布时间:2023-11-14 15:09:53 admin 阅读:59
关于读书的古诗四首还有意思?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4首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古诗,千年后读来唇齿留香,赶紧背下来
大家好,我是真游泳的猫,你们的诗词好朋友。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众多好诗流传在人间。
关注我,一起来欣赏4首不出名却写得很好的古诗!
第1首,《题梦笔驿》:一宵短梦惊流俗,千载高名挂里闾。遂使晚生矜此意,痴眠不读一行书。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姚宏。
梦笔驿是古代的一个驿站,其中还有一段文学典故。很多人都知道“江郎才尽”这个成语,而江郎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江淹。
根据《南史·江淹传》的记载,当年江淹曾经在冶亭驿住了一个晚上,梦见一个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只笔在你那里很多年了,现在可以还给我了。”
江淹听了话有些吃惊,伸手向怀中摸索,居然真的发现一只五色笔,就把五色笔递给了郭璞。
从那以后,江淹写诗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佳句名篇。所以就有了“江郎才尽”的说法。
虽然五色笔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对古代文坛的影响力是很巨大的。比如大诗人李白就曾经被赋予了梦笔生花的美名。
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回到《题梦笔驿》这首诗来,诗人可谓反其道而行之,讽刺那些奢望梦笔生花的读书人。
“江淹有上天给予的五色笔,所以才高八斗。世人都羡慕这样的传奇,于是一个个都不读书了,都整天想着睡觉,希望也能梦到一个郭璞这样的人给予五色笔。”
可以说诗人语言含蓄,用意却很深刻。
对照当下,很多家长都想着给孩子找名师找学区房,但即便有了名师有了各种硬件条件,如果孩子不努力学习,那么一切也只是一场梦话而已。
所以说,这首不出名的诗在千年后读来依旧津津有味,值得记下来。
第2首,《题崇安分水驿》:江南三月已闻蝉,麦熟梅黄茧作绵。料得放园烟雨里,轻寒犹作养花天。
这首无名诗抒发了游子在江南的一种思乡愁绪。
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前两句写江南风光,蝉响麦熟;后两句写家乡景物,轻寒烟雨,令人油然而生惆怅。
第3首:驿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奈雪漫天。客情最苦夜难渡,宿处先寻无杜鹃。
这首不知名的诗同样是题在驿站的墙壁上,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寂寞感。
暮春三月,本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妙曼春景,但诗歌里却是无奈的大雪飘飞。
于是诗人只好找一个旁边杜鹃的客店住下,以免听到杜鹃哀啼而更添心中苦悲。
杜鹃在古诗中通常作为一种哀苦的意象,比如李商隐有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比如曾巩有诗句:“杜鹃花上杜鹃啼,自有归心似见机。”再比如辛弃疾有名句:“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而上面这首诗巧妙利用了杜鹃的意象,反其道而行之,一个“无杜鹃”已把千言万语融入不言中,真是让千年后的我们拍案叫绝,读来唇齿留香啊。
第4首,《咏蝴蝶二首》(名句摘录):“飞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其一)“江天春晚暧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其二)
如果在网上搜索,大家可能会看到有人把上面四句诗当成一首诗,写成:“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
但稍微懂点诗词平仄和意境的朋友,都知道是两首诗中的名句拼凑在一起,而非是一首诗。
只不过因为这两首诗不太出名,目前在古籍中也很难找到原诗句了,所以小编也爱莫能助,只能把这4句名句摘下来,以馈读者。
这些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谢逸。因为谢逸字无逸,所以也称谢无逸。
根据古籍记载,他一生十分喜欢蝴蝶,大概写了200多首有关蝴蝶的诗词,尤其以上面4句最被人称道。所以谢逸有个外号叫“谢蝴蝶”。
上面4句诗确实把蝴蝶那种灵动的模样描绘的如在眼前,让人仿佛就看一幅充满生机的魅力图卷。
可以说,这4句诗没有描绘蝴蝶的颜色和样貌,却能很自然的让我们浮想联翩,在千年后依然可以说是歌咏蝴蝶的一流诗句,读来真是唇齿留香。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不知名的好诗好词呢?欢迎留言哦。
关于读书的古诗四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开学季|这十首有关读书的古诗,每首都值得当座右铭!
点击“蓝色”关注
以诗会友
秋光正好,微风不燥!九月,迎来了开学季!
人的一生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努力?总是把道理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能把劝学说得如此饱含意蕴,能把读书描述得这么美,也就只有我们的古诗词啦!不如在新学期选一首这样的诗,做座右铭吧!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赏析: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赏析: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柏学士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赏析: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赏析: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劝学诗》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赏析: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赏析: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赏析: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四时读书乐·春》
宋·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赏析:
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赏析:
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图片by微博石家小鬼
后会
推荐阅读
《诗词会意》
周汝昌评点最美古诗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墨香书》
袖珍国学藏书
装帧精美 书香玉坠 精致礼盒
《中国诗词大会》上下册
第二批火热销售中
王阳明作过很多篇吟咏良知的诗,如何理解具有代表性的那四首?
谢谢邀请!王阳明所作四首诗也是头回在各位网友回答中看到,其诗前两首提到“良知”二字,后两首提到“自有、自家”两点,其大意就是见性明心,发扬人的爱物之情,应该都出自《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唯心主义思想,与孔子在《礼记》中的“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及《荀子》的性本恶不同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从大自然中进化而来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地自然法则带有无法抹杀的原始生存本能即“性本恶”为了私利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哪里有“自有良知”?其诗水平不及太极拳真义:
“无形无象,全身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更无法与《庄子·逍遥游》的恢宏气势相媲美;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学识也只是半瓶水晃荡,徒有虚名罢了!
冬夜读书示子聿古诗注音版?
观书有感其一全文拼音版: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wè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翻译: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关于读书的古诗大全四句?
读书的古诗:〔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叶嘉莹古诗词课:千古常新的古诗十九首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古诗十九首》所写的内容涉及很多人生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写出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普遍也最深刻的几种感情的基本类型。这些感情来源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没有经历过。然而,《古诗十九首》却独能把这些感情表现得如此低回反复,温厚缠绵,动人心弦。这也正是《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千古常新的根本原因。
第三课 古诗十九首
文|叶嘉莹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十分奇怪的一组诗,它们非常易懂却又相当难解,艺术成就极高却又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人人读了心中都觉得有所触动,却又很难说清受到触动的缘由。这一组诗,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编者为它们加了一个总题——《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时期一些无名氏的作品,但与一般的汉乐府又有所不同。它们是社会中下层文人所作,作者年代相近却并非一人,各诗所咏的内容也没有一定的次序或关联。然而,这十九首诗实在是代表着五言古诗早期的最高成就,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历代诗论家经常将之与《诗经》《楚辞》相提并论。《古诗十九首》在写作态度上十分真挚诚恳,语言也相当平易浅近,丝毫没有后世诗人那种争新立异、逞强好胜的用心,但其意蕴之深微丰美,却经受住了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反复挖掘,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所得或有所感。清人陈祚明在其《采菽堂古诗选》中说: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这段话说得极好。《古诗十九首》所写的内容涉及很多人生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写出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普遍也最深刻的几种感情的基本类型。这些感情来源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没有经历过。然而,《古诗十九首》却独能把这些感情表现得如此低回反复,温厚缠绵,动人心弦。这也正是《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千古常新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看一看它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一作“中带”,但一般认为“巾带”较胜),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凡是好诗,在它的文字之中都含有一种感发的力量,“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两句就是如此。“东城 ”,指的是东汉首都洛阳城的东城,这很可能是作者来到京城洛阳后的第一个印象。你看他的口气:那东城的城墙不但 “高且长 ”,而且 “自相属 ”。“属”是连接的意思,他说那城墙之间相互连接,没有一个终端,没有一个缺口,连绵不断,一望无边。这个形象给人一种什么联想呢?一般来说,“城墙 ”对人起着一个隔绝和限制的作用;而都城,不但是一个国家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也是大家追求功名利禄的中心。读书人到京城是来 “求仕 ”的:要想实现政治理想,首先必须为自己在朝廷中找到一个位置。可是,你打得进去吗?《古诗十九首》中的另一首《青青陵上柏》中说,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然而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洛阳城中繁华富丽,到处都是高车驷马和达官贵人,他们自相往来,互相利用,结成了一个官场的圈子,对外来的寒门之士是排斥的,不接纳的。你看,这“自相索 ”和“自相属 ”的口气多么相似!在这十九首诗中,有很多地方表现了这种人生不能得志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拿来互相印证。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是诗人感情上的一个跳动和变化。带有象喻性的形象也由城墙转变为 “回风 ”和“秋草 ”。“回风 ”,是一种从地面盘旋而起的迅疾的风,它带着那么强大的摧伤力量远远地席卷而来,整个大地立刻就被笼罩上一片肃杀之气。但“秋草萋已绿”的形象就有些不好理解 ——碧绿茂盛的草本来应该是美好生命的象征,为什么在这里也带有一种悲伤凄楚的气氛?一般认为,草木枯黄才能引起人的悲哀,其实并不一定。杜甫有一首《秋雨叹》说:“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但下边接着说:“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诗人落泪,是因为担心那美好芬芳的生命不久就要受到摧残。李商隐有一首咏蝉诗说:“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诗人悲哀,是因为草木无情,在蝉悲痛欲绝的鸣声中居然还是这么碧绿茂盛。诗人的感情都是敏锐的,他们的悲伤,有时是因为对未来的联想,有时是因为当时情景的对比和反衬,有时甚至并无道理可讲,纯属一种直感。“秋草萋已绿 ”——你不必考虑任何理性的解释,那就是诗人看到碧绿茂盛的秋草在回风中摆动,而引起内心的一阵动荡,即所谓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南唐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这是一个诗人自己也无法正面回答的问题!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是说四季更迭轮换得这么快,眼看着冬天就要来到,一年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完了。这是诗人对光阴消逝的感慨。在中国诗歌中有一个传统的习惯:一提到光阴的消逝,往往接着就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无常。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紧接着就是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所以你看,这首诗在感情和形象上虽然不断地跳跃,但诗人的感发在进行中其实是很有层次的。他从城墙、回风、秋草,直到大自然四时的变化,正在一步一步地把读者的感发引向他心中真正的情意。
对“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两句,读者可以有深浅两个层次的理解。从浅的层次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寒冷的晨风使我进一步意识到暮秋已经来临,从而心中感到一阵悲苦;蟋蟀已经叫不了多久了,这使我联想到人的生命不也是如此短暂吗?如果仅仅做这样的理解,这两句诗也能够给你一种感动,而且这种感动与诗的主题是相合的。然而,有一件事情实在是很奇妙:在一个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民族中,有些语言的符号经过长久的使用往往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联想,而且只有属于这一文化传统之内的人,才熟悉这种联想。西方语言学的符号学家把这一类语汇称作 “语码 ”。中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中国的诗歌中 “语码 ”也特别丰富。这里的 “晨风 ”和“蟋蟀”,恰好就是两个语码。而且,它们又恰好是中国儒家经典《诗经》中两首诗的篇名。《晨风》见于《诗经》中的《秦风》,开头四句是: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晨风 ”是一种鹞鹰类的猛禽,这首诗从晨风起兴,由此想起了心中所思念的一个人。诗中并没有说明这是一个什么人。《毛诗序》认为,这是秦国人讽刺秦康公不能继承秦穆公的事业,不能任用贤臣的一首诗。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穆公时代是秦国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时代。联想到这个背景,“晨风怀苦心 ”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一个才智之士生不逢时的感慨!《蟋蟀》见于《唐风》,开头四句是:“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意思是说,蟋蟀已经躲进屋子里来叫了,说明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暮秋,如果现在还不及时行乐,一年的光阴很快就要白白过去了。《毛诗序》说这是讽刺晋僖公 “俭不中礼 ”,认为应该 “及时以礼自虞乐 ”的一首诗。那么,后面 “蟋蟀伤局促 ”这一句除了感叹生命的短暂之外,就又包含了一层何必如此自苦、不妨及时行乐的意思在内。这就是中国的古诗!它把对时代与政治的感慨、与个人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而表达得又是如此温厚含蓄,不露锋芒!
既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而人的青春又是如此短暂,那么该当怎么办才好呢?诗人说:“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荡涤 ”,是冲洗的意思。冲洗什么?冲洗那一切加在你身上的限制和拘束。人生如此短暂,你为什么总是要说的不敢说,要做的不敢做,要追求的不敢追求?你何苦又给自己加上这么多自我的约束?应该注意的是:这两句之中其实存在着一种矛盾和挣扎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正是《古诗十九首》所涉及人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青青河畔草》一首,描写了一个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的女子,结尾两句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所谓 “难独守 ”,说明她现在还是在 “守”,只不过心中正在进行着 “守”与“不守 ”的矛盾与挣扎。另一首《今日良宴会》说:“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意思是: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多的理想和追求,可是有谁能够真正如愿以偿?人生一世也不过就像大风卷起的尘土那样无足轻重,为什么你不寻找手段先去占住一个高官厚禄的地位?为什么你老是让自己过这种坎坷贫贱的生活?这也是一种 “守”与“不守 ”的矛盾。中国读书人很讲究操守,儒家主张一个人必须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够有所为。可是,当整个社会都在堕落的时候,当你的理想和志意全部落空的时候,当你沦于贫穷与痛苦之中的时候,你还能够保持你的操守吗?你是否也该不择手段地去追名逐利?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这个矛盾面前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和抉择。
南宋词人辛弃疾,一个志在为国家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豪杰,当他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排挤,所有的理想与志意都不能实现的时候,他说什么?他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这又是中国古人的一个传统:当他们在事业上失意的时候,往往就去向美酒和美人之中寻求安慰。好,现在我们的诗人也要放荡自己的情志,去追求一位美人了。可是你看,他写放荡的情志依然写得这么美,这么富于象喻性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中,提到美人,往往暗喻君子;提到衣饰的美好,往往暗喻品德的美好。你看诗人所追求的这位美人,既有“颜如玉 ”的本质美,又有 “罗裳衣 ”的服饰美,更有 “理清曲 ”的才能美。而且还不止如此,她与诗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内心感发的交流。何以见得?古人认为,音乐的声音是可以传达内心情意的,但只有知音才能听懂。“音响一何悲 ”的“悲”字,说明诗人已经听懂了乐曲声中所传达的情意。“弦急知柱促 ”,表面上是说琴弦绷得很紧,所以琴声十分高亢急促,但在实质上,这一句是在强调弹者和听者之间心灵上所产生的那种相互感应有多么紧张、强烈。——这话真的很难说清,也许只有直觉的感受才能够体会。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两句写得也很妙。马的奔跑叫 “驰”,而内心在不停地思量,也是一种 “驰”,当你的心在 “驰”的时候,手却在下意识地把头巾和衣带整理好,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此时你的心里所产生的是一种尊敬而严肃的感情。清末诗人龚定庵曾写过一首小诗:“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赋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道寻春为汝归。”王国维批评了这首诗,因为它字面虽然高雅,感情却十分轻佻。《古诗十九首》与此相反,它的语言虽然大多很浅近,但感情却极其真挚而深厚。诗人沉吟的结果是 “聊踯躅 ”——没有冒昧地向前,这同样表现了一种感情上的尊重与严肃。那么,诗人现在心中所想说又不敢说的是什么呢?是“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这两句仔细想来有点儿不合逻辑,但却正合诗人现在急于想把话说出来的心情。其实他是想说两个愿望:第一个是,我愿意和你化为一对燕子,永远双飞双栖;第二个是,如果我变成了一只燕子,而你还是你的话,我就愿意衔泥做巢在你的屋檐下,永远陪伴着你。由于诗人心中的感情还在 “驰”,而奔驰的感情是很难在语言上节制反省的。所以他就把两个愿望急忙地并成了一个。这在理性上固然不合逻辑,但从感情上却比较容易明白。
这就是《东城高且长》!它包含着丰富的象喻、多方的感慨、人生问题的沉思、历史文化的传统 ……诗中所蕴蓄的,比说出来的实在要多得多!对这样的诗,你很难用语言做出确切的解释,也无法摘取它的某一字某一句来说明它的好处。它外表浅明易懂,内涵深远幽微;它感发的生命丰富活泼,在千百年后仍然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
不过,在这一课结束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要想真正读懂《古诗十九首》,只了解这一首是不够的。这十九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虽有一致性,但实际上又各有各的特点。你只有做到 “涵泳其间 ”——整个儿地被它们的情调、气氛包围起来,才能得到那种温厚缠绵的味道,才能明白历代诗论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给予它们那么高的评价。但由于篇幅所限,本课作品选注只选了十九首中的六首供大家参考,其中有三首做了一些欣赏重点的提示。
【作品选注】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1〕,与君生别离〔2〕。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4〕。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5〕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6〕勿复道,努力加餐饭〔7〕。
【注】〔1〕行行:越走越远的样子。〔2〕生别离:指与“死别”相对的“生离”。〔3〕这两句,有人认为是喻不忘本,有人认为是喻同类相求,也有人认为是喻南北暌隔之感。〔4〕人渐瘦,所以衣带渐宽。〔5〕顾:念及;反:同“返”。这两句,有人认为是比喻邪佞之谗毁忠良,有人认为是比喻游子在外有所惑因而负心不归。〔6〕弃捐:可以指被抛弃捐舍,也可以指把悲哀丢开不要再提起。〔7〕此句亦可作自劝与劝人两种理解。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它的感人之处在于:明明知道相见的日子无期,相待的年华有限,但依然不肯放弃希望。“努力加餐饭 ”的“努力”二字中,充满了在绝望中强自支持的苦心,好像是想用人力的加餐来战胜天命的无常,以坚持等来那一线的希望。所以,这首诗所表现的已不仅是一种极深刻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极高贵的德操。历代对这首诗所写的是居者还是行者,是逐臣还是思妇,一直有争论。但我以为,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深情和德操,无论对居者、行者、逐臣、思妇,或者是任何一个经历过离别痛苦,却仍然一心抱着重逢希望不甘放弃的人,都有着它永恒的真实性。另外,这首诗在语意和语法上具有含混模棱的特点,而又正是这个特点,造成了这首诗对读者多种解说与感受的高度适应性,使意念活动的范畴更加深广丰富起来。这一点是我们欣赏《古诗十九首》时所不可不知的。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1〕,阿阁〔2〕三重阶〔3〕。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4〕杞梁妻〔5〕。清商〔6〕随风发,中曲〔7〕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8〕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9〕稀。愿为双鸿鹄〔10〕,奋翅起高飞。
【注】〔1〕窗格子雕的都是玲珑剔透的花纹。〔2〕阿阁:四面有檐的高大的楼阁。〔3〕三重阶:高楼有多重平台。〔4〕无乃:莫非。〔5〕杞梁妻: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杞梁战死,其妻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亢声而哭,杞都城感之而崩,遂投水死。这里用“杞梁妻”,是强调楼中歌者的孤独悲哀。〔6〕清商:乐曲名。〔7〕中曲:曲子的中段。〔8〕慷慨:内心的感动激发。〔9〕知音:能听得懂曲中情意的人。〔10〕鸿鹄:据《史记 ·留侯世家》载,汉高祖作《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以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 ”
在这首诗里,美丽的高楼、始终未露面的女子、楼上传下来的弦歌声 ……很多形象都具有象喻的含义,能引起人丰富的联想。它与《行行重行行》的区别在于:《行行重行行》虽然也有很丰富的含义,但那些含义都是可以落实的,能够从语言文字上推求的,因而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而这一首诗丰富的含义完全在神不在貌,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对高飞远举的向往追求,也可以体会到一种甘于寂寞、处身高洁的感情和持守,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寂寞中对寻求一个知己的向往。这些丰富的感发联想,可以把你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1〕当窗牖。娥娥〔2〕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3〕,今为荡子〔4〕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注】〔1〕皎皎:明艳照人的样子。〔2〕娥娥:娇美貌。〔3〕倡家女:指歌妓。〔4〕荡子:在外乡漫游的人。
这首诗中这个不甘寂寞、擅自炫耀的 “倡家女 ”的形象,也未始不可以使人联想成是一个男子的象喻。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做学问也好,干事业也好,都需要有一种勤勤恳恳和甘于寂寞的精神。但有些人是耐不住寂寞的,为了早日成名或是为了其他一些目的,他们往往不择手段地去表现自己,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有时候就会造成 “一失足成千古恨 ”的悲剧结局 ……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1〕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2〕。洛中何郁郁,冠带〔3〕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4〕遥相望,双阙〔5〕百余尺。极宴〔6〕娱心意,戚戚〔7〕何所迫?
【注】〔1〕斗酒:指数量不多的酒。《史记 ·滑稽列传》:“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2〕宛:指东汉南阳郡的宛县;洛:指东汉京都洛阳。〔3〕冠带:指顶冠束带的贵人。〔4〕两宫:洛阳城内有南北两宫,相去七里。〔5〕阙:宫门前的望楼。〔6〕极宴:穷奢极欲尽情宴乐。〔7〕戚戚:忧愁貌。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1〕。弹筝奋逸响〔2〕,新声妙入神。令德〔3〕唱高言〔4〕,识曲〔5〕听其真〔6〕。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7〕。人生寄一世,奄忽〔8〕若飙尘〔9〕。何不策高足〔10〕,先据要路津〔11〕!无为守穷贱,坎轲〔12〕长苦辛。
【注】〔1〕难具陈:难以一一述说。〔2〕逸响:不同凡俗的音响。〔3〕令德:指有美德的人。〔4〕高言:高妙之论。〔5〕识曲:知音的人。〔6〕真:指曲中真意。〔7〕俱未申:都没有说出来。〔8〕奄忽:急遽。〔9〕飙尘:暴风卷起的尘土。〔10〕高足:良马。〔11〕要路津:指重要的位置。〔12〕坎轲:车行不利,引申为人不得志。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1〕,遥望郭北墓〔2〕。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3〕,杳杳即长暮〔4〕。潜寐〔5〕黄泉下,千载永不寤〔6〕。浩浩阴阳移〔7〕,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8〕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9〕纨与素。
【注】〔1〕上东门:洛阳东城有三个门,最北头的叫上东门。〔2〕郭北墓:指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上的墓群,东汉王侯卿相多葬于此。〔3〕陈死人:死了很久的人。〔4〕长暮:长久的黑夜。〔5〕寐:睡去。〔6〕寤:醒来。〔7〕阴阳移:指四时运行。〔8〕服食:指道家服食长生之药。〔9〕被服:穿着。
《古诗词课》 叶嘉莹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01
ISBN:9787108060334定价:58.00
全书共三十六课:上编二十课,是关于诗的介绍,始于《诗》《骚》,终于晚唐之李商隐;下编十六课,是关于词的介绍,始于最早的花间词人温庭筠,终于南宋末之王沂孙。通过这三十六课,读者可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演进脉络,由此可以获得进一步一窥古典诗歌堂奥的钥匙,体悟到诗词中的兴发感动的生命和作用。每堂课后,均附有叶嘉莹亲自注释、简析的“诗词选注”,精解中国最重要的诗人和诗歌,带你进入古典诗歌美好、高洁的世界。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近期专题」
三联书讯|2017年11月
▲ 点击图片阅读
艺术即为谎言,但是这种谎言能让我们领悟真实。——毕加索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关于读书的古诗
杂诗》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唐代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明代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勤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惜时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钱泳《明日歌》)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乐趣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陆游《寒夜读书》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明代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四句?
1、《劝学诗》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