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qq空间ID后面的空间标识怎么设置(我的QQ空间设置了访问权限,我的好友动态其他人还能看见吗,)

发布时间:2023-11-30 16:59:50 admin 阅读:59

导读我的QQ空间设置了访问权限,我的好友动态其他人还能看见吗, QQ空间设置了访问权限,如果是设置的权限是“仅自己”,那么自己的动态所有人都是看不到的;如果是“QQ好友/自定义...

我的QQ空间设置了访问权限,我的好友动态其他人还能看见吗,

QQ空间设置了访问权限,如果是设置的权限是“仅自己”,那么自己的动态所有人都是看不到的;如果是“QQ好友/自定义”等,那么在允许访问自己空间的人则可以看到自己的动态。延伸阅读:设置QQ空间访问权限的方法/步骤:1:登录QQ空间。2:在QQ空间页面,将鼠标放在右上角ID旁的“小齿轮”图标上,再点击“权限设置”。3:在“设置”页面,点击左侧“权限设置”中的“谁能看我的空间”。4:在右边中,根据需要选择设置的权限类别即可。

【警民互动】关于县府巷单行道设置问题对网友提问的公开回复

为什么到在才发贴?我说用“废寝忘食”的态度对“县府巷单行道”问题你信吗?反正现在12点50了我没吃饭。慢的原因是习惯了,先要到现场看看,做些调查研究,查看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交警和公安发言人为什么没有回帖?我理解,从法律程序上没有过错,也没什么太多好解释的,更不是要研究什么对策,今天上班前一小时,我察看了县府巷单行道设置现场,结合自己从事交警的工作体会,不违背良心说话,不隐瞒自己的感受(作为车主,我对一个叫“罚单”的东西虽不能用“恨之入骨”来形容,是相当的不喜欢),综合网友们提出的疑问,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向广大网友报告供广大网友参考:

县府巷单行道路面导向标线

为什么要设单行道?

一、中大街整治工程加快实施(摘自海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5/1/14)

二、中大街内摊点较多,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不仅影响行人通行,而且造成车辆堵塞,群众呼声不断。(摘自网络2014-12-24)

三、海安的中大街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小区内发生亡人交通事故(摘自百姓民声)

….

众所周知,县政府办牵头召集公安,住建,工商,城管,卫生,海安镇中大街小区主委员会多次召集会议研究推进中大街整治。单行道设置前,交警县城中队发放征求意见单698份,超过500份同意,商铺85户中有18户不同意,不同意原因有:禁止汽车进入会影响生意,另外有车的商户认为自己停车不方便了。(2014年10月份征求意见情况),群众经常为车辆进不去出不来报警(来源:交警县城中队负责人)

中大街县府巷小区出口设置合理吗?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 道路沿线单位、居住区的机动车出入口,应当设置在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的路段上,并设置让行的交通标志或者标线。

县府巷小区出口是人民路,合不合理,请对照.

设置单行道依法公告了吗?

2015年1月,县府巷小区出入口,设置了单行标志标线,对出入的车辆公告以近三个月

2015年4月10日,海安县网上公安局公告公示栏http://ga.haian.gov.cn/

2015-04-11海安公安

海安(主城区)新增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公告

根据。。。详见附表。

附表:

海安县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登记表

路段

地点

路段

地点

中大街

中市后街全路段

新宁路

新宁路与海光路交叉路口

县府巷全路段

新宁路全段

人民巷全路段

曙光东路

曙光东路全路段

通榆路

通榆路长江路路口北侧段

江海支路

江海支路与曙光东路交叉路口

通榆路江海路路口北侧段

凤山路

江海路凤山路北侧

中坝路

中坝路人民路交叉口北侧路段

新华路

新华路宁海路西侧

高庄路至人民路全段

新华路与中坝路交叉口东侧路段

如意路

如意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南侧路段

人民路

人民路与中坝路交叉口西侧路段

安平路

安平中路全段

人民路永安路路口南侧路段

(来源:海安县网上公安局公告栏)

为什么隔了那么常时间才收到短信,也太慢了?

根据程序规定,交通违法记录在10个工作内录入完毕,输录完毕后三日内告知。

初步结论

一、代表700民警表个态(不同意代表的可找我)在交通违法处罚面前,我们和广大网友一样没有例外,交罚款的心情大家都懂的!

二、该不该设单行道,通行效率就摆在哪儿!您可以自己看看和体会。单行标志标线立在那很久了,有几人遵守?引用网友的话“罚款不是目的,但不罚款达不到目的”

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出不去进不来怎么办?”划设-中大街县府巷单行道--由南向北通行,缓解不通之“痛”是有效果和法律依据的。

四、方便了大多数人,自然就不方便了少部分人“两害相遇取其轻”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克服一下个人困难,方便他人,快乐自己!

五、“谁对群众服务接触多,谁就被质疑指责多”这句话谁说的有没有道理不去争论,但交通管理一罚款就是“抢钱”被群众骂,“不罚款”说了没人听,交通法规没人守这是事实。“出不去进不来”被群众骂,小区内伤亡事故群众不满意,路面上那么多电动自行车不上规距和交通伤亡事故“躺在床上,挂在墙上”的数量成正比这也是事实。交警需要改进的地方,加强警民沟通,宣传群众的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网友声音

网友:我很博爱

不错,说明交通管理确实在调研,确实在改善交通环境,顶一下!

网友:随缘hagj123

少校说交通,花费不少心血,点个zan!话说回来,整治交通,不单是靠交管部门划个线(咋看那个导向箭头标线像刚划的)、立个牌就能解决问题,城管、工商、社区居委会、临街商铺等“多兵种”也要参与其中,广大车主、业主积极配合才能达到交通畅行目的,现在只“堵”(禁)住了这个出口,那中大街的机非车辆乱停乱放造成通行不畅咋办?车辆进的去,难出来是个实际存在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强调综合治理,一纸禁令文件程序虽合法,但没有根本解决决策初衷,所以群众把矛盾焦点和怨言发泄到交警部门也就不奇怪了,相信少校所说的加强警民沟通的空间今后工作中会有大幅提升,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

网友:村级高官

此贴一出,争议无声为少校有理有据有图有调查有结论的认真态度说声好

网友:三月的小雨2008

好!少校解释的及时,也详细,赞一个!

原来都是按程序公示过的,只是网友没有注意到而已。标识也很清楚。

建议交警以后在增设类似违法抓拍的位置,公示时间内以比较醒目的方式做一个文字公告或提醒(如果现场有可以张贴告示的位置的话)。

少校辛苦了!谢谢!

网友:xinnong888

"言论自由不等于自由言论"精辟!友:大街武松同志如果海安警有违章行为该如何处理?...

我是少校

@大街武松

有违章行为该如何处理?

让警察也晒一下罚单,哂我的可以吗?

网友:八战八捷

中大街本来规划的是步行街,为什么那里停了那么多车?交通和城管哪里去了?少校说被罚款的心情可以理解,你自己凭良心说你没有违章过吗?你被罚款过吗?多为老百姓说话和办实事,你不可能当一辈子的警察,脱了警服可能还不如老百姓呢

网友:yangpazhi

少校同志,建议你去拍一拍中坝路曙光路限时禁止左拐(由南向北方向)的标志,请问你多远时能看清楚上面的时间?我是近视眼,你不要骗我哦其实这种现象海安很多,标志既然要起提示作用,为什么就不能大一点能让过往司机早点看清楚呢?

网友:闲话你听

少校!我们是后面的住户,本人本来就不怎么喜欢从人民路进来,因为觉得走那边人多麻烦,我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后面进来,可这样把我逼上人民路添堵你怎么看?

少校说方便多数人,为难少数人!你可知道外来的多数人多少天才来一次,住在这儿的少数人被逼上闹市每天几次?

我是少校

统一回复以上网友的提问:

瞎忙了一天和大家一样有点小累,高三孩子的家长起早摸黑家长们都懂的,交流的方式有多种,脱不脱警服和大家一样也是普通群众,或说是群众中的普通民警,说点大话,受党教育多年,穿了20年的军装,基本觉悟还是有点的,高人一等不属于真心为民服务的警察

网友:寂寞的芦苇

常少校很坦诚,也很真诚。

网友:cjm1305

交规不太懂,其实如果初次处以警告而不罚款(不知这样合不合法)相信不会有这么多人质疑。

我是少校

@田庄别墅的话:

13号的时候还没划标线,20号晚上画的箭头

普个法,20号晚上划线和13号的处罚之间没有关联,处罚的是不按交通标志标识行驶,不是地面的标线

恕我直言,维权是法律赋予公民有权利,依法维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出行安全是警察的职责,小区出入口是消防的生命通道这一事实也无可争议!

罚有人遵守但有异议,不罚生命通道形同虚设拥堵依旧,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争论和维权

网友:三月的小雨2008

少校很真诚。名符其实的网络达人,文字水平直追@江宁公安。

网友:明明1984

抓拍以后,中大街里面的路好走多了。少校解释的很详细,“不罚款”说了没人听,交通法规没人守这是事实。

网友:淡定看世界

从地下车库出来能看到单行标识吗?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出了超市车库一定要左拐?

我是少校

@yangpazhi的话:

少校同志,建议你去拍一拍中坝路曙光路限时禁止左拐(由南向北方向)的标志,请问你多远时能看清楚上面的时间?我是近视眼,你不要骗我哦...

一定会

网友:这日子确实有点猪狗不如

职能部门是否做的人性化一点:除了撞红灯一般性违章初次可以信息告知免于处罚第二次照罚不误谁还会再有怨言呢

我是少校

@淡定看世界的话:

从地下车库出来能看到单行标识吗?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出了超市车库一定要左拐?...

我开进去试过,你说到点子上了,下车库出入口设置朝南本身就不科学,从南从北进都有不方便都有视线盲目死角,都要调头!现地看禁向南,比禁向北安全系数要高些------拆除不该出现在哪儿的那面墙,是相当的能解决问题,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从哪儿摔死伤个人,谁来负责?谁敢担当?

网友:遇见琳

说明白了大家都理解。

网友:大街武松

少校:本来这个单行道就不合理,怎样设置都有问题,由北往南人民路上的车子进不来,商家不答应,由南往北,中大街的住户不答应,干脆将这单行道撤了!违停抓拍我们举手赞同,但设置单行道让太中大街的住户出行困难。

不过少校的分析很精辟,从乐天玛特超市出来的车子如何望北拐,将来肯定是个后患。

网友:红牛我不喝

交警设置单行道的初衷是方便群众,可是现在的结果是群众反映强烈,不能不说交警的这一做法在细节上有欠缺。

网友:陆仁高

谁对谁错,少校说句良心话,13,14号此道有多少逆向的,你觉得正常吗?有的说还不止一次,改个单行道是否应该告之一下,网络,电台,电视台,包括交警上路让百姓适应几天,换过角度想一想,不大的海安,有人发贴对交通不满,是交通部门做得欠妥,还是海安老百姓太刁蛮?

网友:殷羿

县府巷首先可以说历史遗留问题,中大街当初的规划没有想到此处商业繁华会导致车辆进出阻塞严重;其二乐天玛特超市解决了附近居民的购物,在人民路两侧繁华地段永远会车水马龙;其三整个人民路和中大街、中坝路成为海安商业黄金路段,除非恢复原先的单行道运作,否则无论是县府巷还是梅家巷,还是什么“八家巷”,在这儿随着经济和车辆的发展,永远会堵!所以,还是在于各人的行为素养,你该不该开车进入繁华的商业街地段?!

我是少校

@zgjshawzm:

您对一月份设置的单行标志立在路边大家都看到就是不遵守的事实认不认可?

您对处罚后有人遵守不再进不去出不来标志禁令不再形同虚设的事实认不认可?

您对单行道实施处罚以后没有车辆出不了小区,通行效率提高保留出消防通道的事实认不认可?

您对小区消防通道通畅是安全保障的法定要求和是群众最大的利益的事实认不认可?

我是少校

@qq4114的话:

小区进出口设置单行道设置不是问题,问题不是设置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争论

网友温柔的光头

首先声明:

1.这条路我一年都走不到一回,可以说与我无关,此回帖只是代表个人态度。

2.本人同意为了治堵分流而设置单行道,但对在此设置存不同意见。

3.虽然和少校是朋友,但对少校此回帖有几处不敢苟同。

我是少校

@温柔的光头:

一条一条的理出来给你回复,现在又到了接孩子时间

网友:闲话你听

这里以前的堵不是由于双向通行,而是违停太多了!

我是少校

@陆仁高的话:

哪里有群众反对的声音,哪里就有群众工作没做到位,交警需要改进的地方,加强警民沟通,宣传群众的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共88条跟贴交流有删减)

编审:杨林根

本期编辑:常永祥

qq空间ID后面的空间标识怎么设置

在qq空间右上角(设置)里设置一下就可以了。

怎么设置qq发说说空间动态ID后面的句子

目前仅限黄钻用户可以修改。Android与iPhone手机空间软件版设置方法相同,需4.1及以上版本才可以设置或修改手机标识。4.2版本:手机QQ空间->更多->我的黄钻->手机标识。4.5版本:手机QQ空间->我的空间->个性化->

qq空间ID后面的空间标识怎么设置

展开全部


如果你说的图标是QQ自带的那些表情,那就是在名字后面加入所要图标的缩写符.
一般都是:/XXX

手机QQ我的资料里面如何隐藏QQ空间的照片?

QQ资料卡中QQ空间更新摘要隐藏设置方法:一:在QQ面板,打开进入QQ空间。二:将鼠标放在“QQ空间”页面右上角“ID”后面的“齿轮”图标上,展示选项列表,点击“空间设置”。三:在“空间设置”页面,点击左侧的“通知和提醒”;在右侧的页面中,在“日志、照片和说说更新是否显示在QQ面板上”下面,点击选择“否”。四:点击“否”后,再点击底部的“保存设置”即可完成。五:等再更新日志、相册等则不会在QQ资料卡上显示。

qq空间ID后面的空间标识怎么设置

要在QQ空间里的空间设置,修改空间资料

为什么我加的QQ好友去我的空间后在最近访客中显示的名字却变了?

有下面这几种情况

1、若访问空间后,在自己空间个人中心【我看过谁】中删除了访问记录,那在空间最近访客中就不会显示该好友访问的记录,但总访客数量会增加。

2、若访客空间后未主动删除访问足迹,且空间的总访客数量也未增加,但实际有人访问过空间。此情况是由于访问者的QQ号近期有频繁操作访问他人空间或赞的行为,被我司系统检测到或被多名网友举报,核实属实后,导致该功能暂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先不要操作赞或访问他人空间,同时更新丰富其空间信息,7-15天后空间相关功能便可正常。

3、若设置了隐身访问后去对方空间查看,则不支持显示访客记录。

2024湖北新媒体文学联展||散文:骆勇《城市日常的文学与文学性》

夷陵评论

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4-079总第556期  编发:元辰

  骆勇,男,出版长篇小说《荷舞》、散文随笔集《左脚黑右脚白》、杂文评论集《左打叉右打勾》。《左脚黑右脚白》获首届西陵文艺创作奖、第八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奖文学作品二等奖。

元辰微评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城市化突飞猛进,人类发展从城市与乡村二元并存进入到城市统领乡村的新阶段。有了城市化的日常生活,就有了寻找“城市之心”的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重要作品、德华多•门多萨的《奇迹之城》,“以巴塞罗那城1888年度和1929年度两届世界博览会为背景,描述一个于连式的主人公奥诺夫雷•波乌维拉,处心积虑,竭力钻营,摆脱穷困潦倒的境地,成为权倾全城的最富有的资本家,全景式地展现了巴塞罗那城市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对城市与人间的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

     中国的城市文学起步较晚,理论界通常以1983年北戴河首届城市文学理论笔会的召开作为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发端的标志。2024年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学与文化”创新学科团队编选《中国城市文学研究读本》四卷出版,王进编选理论卷《城市文学:知识、问题与方法》、朱红、许蔚编选历史卷《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贾艳艳编选批评卷《城市文学与时代症候》、袁红涛编选地域卷《“文学城市”与主体建构》,梳理和汇集了30余年来相关研究的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农村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精神身份需要确认,灵魂需要安家,少不了优秀城市文学的哺育与喂养,同时很多打工者拿起笔自我书写。城市文学应该大有用武之地。

  宜昌文学界,骆勇是较早的城市文学关注者之一。并且已从情感、智慧、经历、心理上进入了角色。 他这篇城市文学随笔,表现出自我认知与研究认知两种身份。一方面认证自己的城市公民身份,一方面探究城市日常生活与城市文学的关系。

  “城市离我们很近,而我们离城市文学还很远。”我同意这种判断。很多作者乡村梦没醒,来不及投入到寻找和塑造“城市之心”的过程中来。但是,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屋檐下,没有一群追逐、寻找、塑造“城市之心”的文学家艺术家,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城市形象是耸立不起来的。这需要城市主管者和广大文艺家们、文艺爱好者共同关注与努力,让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心灵的家园、文化原动力的生产地。

    2024年6月2日

 

骆勇《城市日常的文学与文学性》

 

 

一、城市空间下的文学创作

 

这是一颗活着的魂灵。

我,端坐在仰望星空的窗口。

  无意识的黑洞,粒子翻滚,电荷溃流,瀑布式的眼液,瞬间撕裂,一场无声的革命,呈现:向上,刚刚抬头的东日,爆射傲骄的目帘,卷扫城市,笼成一条狭长的虫洞;东南风扬起长鞭的影子,驱赶着灰濛的山岚,竟是那样的柔软,无力,这刚出窍的魂灵,在狭长的鞭影里,飘荡,找不到回家的路;参差不齐的高楼,异化五颜六色的剪影,裁残长江,这丝带,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幻出时间流动下的空间。

向下,是无数正在奔涌而来寄存智慧生命(这类生命,正逐步称为城市居民,以下简称为我们)的城市空间:长江、渡口、塔、街道、高楼、公园、市场、天桥、地下通道、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来自各类社会组织的门牌标识……

我,与身边百米周围,每周相处五天,每天相处近10小时,必须面对,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快乐还是疾病,都必须显示出自己的意愿:儿童公园、云集天桥、云集路、过往的车辆、果园菜市场,市文联和农业银行的标识牌,能够给予空间感受的变幻流动的白云天、水泥地……

  城市街道,最好地呈现了我的日常生活。犹如一本打开的书,或者说一张三峡晚报:它有政治宣言、明星动态、陈谷子烂芝麻、奇谈怪论、广告。街道制造着日常生活,表达着日常生活。各类各样的人在街道上混在一起,对于许多训练有素的人来讲,社会差异并非看不见,许多指标和符号在街道上显而易见:高楼的标牌、衣服和包及车的品牌、面部表情,正在粗暴地划分阶层……有专业的分析人士在宣讲:这是社会科学,我们称之为符号学\解构学\人类地理学\文化学。

  在这里,穿着和身体语言显示了意愿、情感等。街道的景象,刺激着我们的欲望,带着欲望去看事物,形成看事物的方式。许多妇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这个微妙系统的一员,她们走进这个系统,简单扫一眼,根据哪些妇女的鞋子、袜子、发型、手和手指、首饰和一般装饰品,就可以对她们进行分类——她们成为城市的第一批无证的专业分析人士。

  这种分析,用文本指称,是在非概念的或前概念的(情感的和感知的)方式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语义场,在列斐伏尔的意识里,这种分析被称为社会文本:信号(有权人士的指令,有时更多的被隐喻为权力,包括政治、阶层、资本或经济、公共关系或秩序)、象征(社会情境异化,或许指称文化能够更让人信服和理解)和符号(可带给信息的物事,因景观而寓出的意象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中标识记忆)诸要素的结合。

  我每天都不变地面对这种社会文本:翻阅、阅读、交流。社会文本作为整体的社会和自然,我不仅仅是读者,也是被阅读,被解码和被解释(或者相反)——我在社会文本中看我自己,从社会文本里解开我的密码,从里面阅读它……

  在这窗口所见的、所思的、所悟的,正是一条貌似纯正的数学公式:向上+向下=社会空间。然而,因为长时间端坐带来的饥饿,让他惊醒:这个社会空间不是他的,它包含着战略和侵略,我可能是制造者,但绝对不是战略者,更不是侵略者……

我突然发现,一个情感的和感知的城市居民,竟是那么脆弱,倾其所有、自命不凡制造出来的空间,不再像一个先在的、“真实的”外部空间,而像一个“地道的”精神空间覆盖自然空间——这个空间不再是地地道道或纯正的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空间,按照一般社会结构内某种特殊群体发展起来的一定模式(或许也可称为生产模式),生产这个空间。它必须按照一群专家、技术权威手中的操作指令制造出来,而这些专家、技术权威本身代表了特定的利益,同时代表了一种生产方式,正因为如此,我所制造出来的所谓的社会空间,不再是设想为一个完成的现实或一个抽象的整体,而是作为成为现实过程中的一组可能性。

或许,有了无数更多的可能性,才有了选择,我才品尝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是,我很快发现,在信息意识形态下,在社会文本的阅读者眼里,这种“酸甜苦辣”骤然演化成信息,被生产、消费、买卖,架构成一个世界信息市场,通过广告、鼓噪、实证知识的转换,积极地推动着其他市场。在这种构架里,世界——我的日常生活世界趋向于让世界同一化,同时趋向于把世界分割成碎片粒子,一个粒子一个情感、一种感知、一种制造,一个虫洞一种阅读、一种解码、一种解释……

二、城市秩序的日常生活化

 

居住地从东山迁往伍家岗。

从“山民”演变为“岗民”,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不过,“一同一异”格外清晰。“一同”,相对于“特大城市”宜昌的城市核心而言,都属城市边缘区。“一异”,相对于往返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的概率远远大于自驾车。

早上六点四十起床,七点准时出发,奔赴第一趟始发公交车——“通勤一号”。

日复一日。习惯,抑或也是日常。

直到有一天,阅读英国约翰·伦尼·肖特的《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内有插图3.3.2(来源:乔安妮·奥布赖恩):走下地铁的数名男士,西装革履,手提、挽、夹各色各式公文包,匆忙、紧张、焦虑、自信、忧郁……插图提示内容——伦敦的通勤者:工作日的清晨,他们从郊区来到市中区。

截止2016年,伦敦通勤带的人数达到1443.18万人。

我不知道“特大城市”的宜昌有无名片意义的通勤带?又有多少通勤人?但似乎真实地闯入“通勤”的意义——日复一日的固定的往返模式,已经浓缩成为文字符号:通勤——书写着从家中前往工作地点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都市化进程的缩影,工业化的激剧扩张,市郊的设立成为必然,市中心与边缘郊区之间往来上班的模式,衍生出了一个通勤地带……

“通勤一号”,改变着我的日常生活。与其它公交车类比,具备“压缩时空”的优势——因缩减停靠点而节省了一半的时间,特别是在炎炎的夏热里,我爱上了跨入公交车内的初始清凉体验感。我实在无法忍受曝晒在水泥广场地上的自驾车内的热能,尽管它可以让我这个文科生真实地体悟熵的含义。

郁郁葱葱的沿江绿色带上歌舞升平的印象,匆匆飘窗而过。尽管车内人影绰绰,但空气却也清凉,并无多少异味。思绪拉出2008年宜昌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时公交车内禁吃早餐的画面:每一个公交站台,固定地站有两名头戴小红帽、臂挽绣章的劝导志愿者,散发彩色宣传海报,遇有手提各色早餐的匆色男女,劝诫、阻拦、拉扯、推搡、争吵、报警……公交车厢内,各式宣传标语和有声广播……每当不服劝导的人手提早点挤上车时,亦如过街老鼠,遭受白眼、指责、讽骂甚至驱赶,仿佛置身在一场有声有色的人海战中,其声势,不亚于现如今如火如荼的歌舞升平景观。

日复一日。日常秩序,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习惯;生活习惯,艺术好了,也就成了文学;文学意象,批判好了,也就成了文明;文明行为,传承好了,也就成了文化。昼与夜、饥与饱、睡与醒,周期性循环更替存在,城市形象之一的公交车,帮助支撑着日常生活的连续性,“通勤一号”的直线,正在主导着我“上班-周末”的周期性循环。

生活,也因为其周期性循环而日常化,起来越多的行为过程抑或意识流动,逐渐浓缩成为特定意义的符号。宜昌市公交车的文明进程,浓缩了我进城二十年的通勤历程,亦或是宜昌市公交车秩序日常渐进的缩影,亦或是宜昌市交通秩序的文明渐进过程。

尼绒绳,儿时乡野跳绳欢快的道具,成为我2000年初进宜昌城区时的一道交通标识。山城的独特性在于,主干道上开叉的人行通道多如牛毛,在每个人行通道的两边,站立着头戴小红帽、手握尼绒绳头的少男少女或是老头老妪——交通管理志愿者们,天晴下雨、白天晚上,紧握绳头的手,一紧一松,左右着、干预着过往行人的日常通行。志愿者们的站姿、绳的松紧,犹如宗教信仰的过程仪式感,替代了交通秩序管制的无声的日常话语:绳松——请通行,绳紧——请止步……

在仪式感里,突然发现,我的日常生活借给了戏剧创作。这种借的感觉,让我忘记了很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它让历史的记忆陷入模糊性,掩盖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社会关系,而唯一清醒的,是戏剧区别于现实的诸多场境符号,亦如京剧,唯有唱腔、脸谱和砌末,与世不同,其唱词内容,却是翻版的日常生活现实。当我回到人行道的场境里的那一时刻,深刻地感受到:无论身份高低,无论财富多少,一根纤细的尼绒绳,刻印出了彰显秩序公平的符号……

曾几何时,交通秩序管制的日常道具——尼绒绳,一夜之间消失了,被红绿灯——电器化覆盖:道具的灭失是加速的,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的转换却是缓慢的,因为道具——尼绒绳蕴含着人的权力控制影子,而红绿灯则实实在在地成为秩序权力的冰冷的标识性符号,一个简单的日常异化,正在中断着日常生活的连续性,此时很难分清,我是机械奴还是秩序奴……交通秩序管理者蓦然发现,城市居民的眼里很难发现人行道两端和叉口中端的红绿灯变化,将没有尼绒绳阻碍的空间,默认为“绳松——请通行”,口哨执勤应运而生,口哨与红绿灯并行,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留存的记忆,似乎不是历史的细节画面,不是违反交通秩序而发生的流血事故、死亡频率,而是口哨这个词语,而且口哨本身仿佛没有口哨声的印象深刻。

似乎,当“红灯停、绿灯谨慎行”已经成为当下城市居民自觉行为时,延续的文明交通秩序,掩盖了曾经不规范承载的浓郁的感伤色彩,也掩盖了城市人通行秩序文明进步的过程,留下来的,似乎唯有行走的城市居民眼中秩序井然的道道风景,还有观察者手中分析报告、领导者口中总结的各项数据……

  也曾看过一篇分析报告,纽约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来衡量大型城市中居民的通勤便利性——即以高速公交(BRT,LRT、地铁等)站点为中心,周围一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人数。在加权人口密度相似的情况下,公交为王的伦敦通勤与北京相比,内伦敦和北京主城区的便利性分别为90.6%和59.8%。即便将范围扩大至大伦敦地区,其便利性也高达61.2%,远超北京市辖区的便利性45.7%。同样榜上有名的广州更为逊色,通勤便利性仅为39%。

诚然,数字、比率,仅是一个记忆符号,但城市公交的便利性、秩序的日常性,无时左右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日常情绪。英国英国统计署(以下简称“统计署”)抽取了全国31万通勤者询问他们的通勤时间和通勤方式,并向他们抛出了以上四个问题,希望受访者分别对自己的焦虑感、价值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打分(区间为0-10分)。然而,调研结果让伦敦人一时难以接受。普遍而言,伦敦通勤者的焦虑感更高、价值感更低,满意度也更差。而无论搭乘任何交通工具上班(包括走路),伦敦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都比其他英国人更低,焦虑感则更高。随着通勤时间增加,人们会有更强的焦虑感,并且对生活愈发产生不满。

勿需怀疑,作为城市秩序元素之一的城市通勤,不仅勾勒了城市日常生活的部分画卷,也注入了城市居民生活日常化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在场的,日常的,它弥漫了整个城市空间,也包括无法触及的城市盲域…… 

三、城市宜昌与城市文学

 

7月25日清晨,参加宜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闭幕式。

  在桃花岭饭店林荫道上,迎来一位清瘦却也精致的老头,灰褐色的礼帽,遮掩年轮与风华,颈挽一台价值不菲的照相机,笑问一位精雅的女士:“请问原英国领事馆和天主教堂怎么走?”

  那女士茫然地摇摇头,抱歉一笑。

  恍惚之下,才知道这老头是一位游客。

  所幸,我每天步行上班时,要从这老头所到的地方经过。

原英领事馆,那座"亚"字型的1892年兴建的欧氏风格的房子,曾因开酒店在2008年被举报被文物部门调查,现巳被“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法院”查封,一楼走廊处,堆放着废梯、废砖等零乱杂物,正面外墙斑驳,露出砖块,后院楼梯杂草丛生,书写文物沧桑,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与其查封,不如建一个“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然而,一念随风,又奈何哉?往西前行200米处,是1883年兴建后历经一次改建一次复建的方济各天主教堂的侧院,院门左边钳入一块黑色大理石牌,上刻“宜昌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侧院正门顶立着“花果牛魔王烧烤店”的名牌;金褐色的厚重木门,也叠印出了烧烤底色印记。但在青砖墙角处,有座矮小的黑色台碑,碑面刻记着“天主教堂”字样,飘逸出宜昌老城文化的魂灵,在阳光下,在星空里……

  倘若不是因为工作单位的原因,单单我这个城市的闯入者——刻记着童年乡村意义和象征的外来者,也会如那位女士,倍感迷茫。

  如此迷茫!让我想起卡夫卡。用他生命体验和哲学思想的总结之作——那部尚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城堡》,构建着艺术的迷宫,个人式的、忧郁的、独孤的情绪,漫延在大城小市的上空。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在村落的招待所,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它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其中有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还有一些闲杂人员。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我在这52年的生命旅程里,除却真实的12年童年乡村生活,余下的40年时光,抛洒在小乡镇、县城和至今口号宣传“特大”的宜昌城区。40年来,虽然没有小K那样筋疲力竭甚至实施违背本愿的手段,但多多少少拥有疲惫感,如k那般一辈子都无法走进城堡的“旅客”感,仍然浸淫着许许多多的日日夜夜,只能用那乡土气息浓厚的古典诗词慰藉。

  这种感觉不独我有。

  梳理“宜昌市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骄人荣誉的作家成果,大抵分为三大类别:乡土及故乡情节、历史及史诗情怀、魔幻及浪漫情境,而真正展示宜昌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的却是鲜少。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大宜昌元素不少,譬如长江三峡、屈原昭君、嫘祖巴人、三国土家……但对社区、街道、工厂、市场、经济、消费、资本等城市密码的解读,鲜有提及。在我已知里,宋离人的《我们到红旗厂看王二盛》,还有最近在《中国作家》头条刊载的陈刚(ID“城市农民”)的长篇小说《卧槽马》,尽管都有工业题材的底蕴,但离日常真实的城市生活、城市意象,还有一定的距离。

  亦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平教授所说:城市离我们很近,而我们离城市文学还很远。所幸的是,在宜昌城区,还有城市文学的思考者。2024年5月,省作协和《长江文艺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了第四期“东湖青年批评家沙龙”,围绕着“城市文学的精神底色和现实境遇”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波做了题为《城市文学如何更新与超越》的发言,以“城市精神”为支撑,他认为:“城市精神,不只是限于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它一定还有下层社会的冷暖自知。”在这种场景下,“新感受、新思绪、新鲜经验”,寻找未来城市的审美可能,将成为书写城市文学作家的挑战和动力。

  这种动力,似乎有了一些端倪:2017年,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特主办的第三届城市文学论坛召开;由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扶贫专业委员会、国际城市文学学会、中国城市文学学会、国际城市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暨首届中国城市文学优秀诗歌颁奖盛典和首届中国城市文学优秀诗歌大型朗诵会”在京举行,国际城市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馆原书记副馆长刘泽林强调:城市文学的背景是城市,表现城市生活,反映城市人心态,挖掘人与城市的复杂关系,传达新的社会文化转型与现代城市之人情世态的巨大变迁;2024年底,由青年文学杂志社发起、22家杂志社和媒体平台共同支持的2024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发布,专家和读者各自推荐了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各12篇……

  城市与文学特别是现代文学究竟有多大关系?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需要千万读者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加速城市化的当下。宜昌市文联周立荣主席在第一组作协团座谈时强调:“我们身处一个大好时代,因为们正在感受和体验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变化,而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变化中的成果。”

  “世界十大名著”更能体现这种变化特别是工业文明进程变化中的成果。曾记得在2000年,《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联合组织一个调查,通过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投票,精选出了十部经典长篇名著。前不久,我对这“世界十大名著”进行了一次简单清理统计,发现有9部的叙述背景是在都市及郊区,或者是小城镇。《战争与和平》以莫斯科为主线,《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以巴黎为中心,《童年》以外祖父的家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为线索,《大卫·科波菲尔》抒写英国英格兰东南部汉普郡,《红与黑》穿梭在法国与瑞士接壤的维立叶尔城和巴黎,《安娜·卡列尼娜》呈现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飘》紧紧围绕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场境。虽然《呼啸山庄》的背景是英国北部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庄,但却是虚构的,犹如《百年孤独》的马孔多。

  英国约翰·伦尼·尚特在《城市秩序》写道: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作为个人,我们将意义和象征附加到特定的地方。比如:我们的童年,它不仅是一段时间,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当我们回忆过去时不断重访的地方,它能魔法般召回我们最早的记忆,复活我们最初的体验。

以意义和象征存在的文学作品,“特定的地方”呈现本原,在“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国度,美学让这个“特定的地方”沾染乡野气息,唐诗、宋词、元曲让中国辽阔广褒的大自然唤发出蓬勃生机,也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学在世界上特有并享有与众不同的地位。文学作品的视域及思域范围如何从“人与自然”向“人与城”转型,越来越丰硕的“人与城”密码如何解构,诸如梦想、规划、改革、财富、平等、边缘、恐惧等,任重而道远。

中国文艺评论网转发了光明日报刊发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袁瑾的文章《城市更新,别丢了文脉》,以城市学家芒德福的“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切入,感伤原生文化、老街区的流失,探讨城市更新与传统文化的并存关系。然而,城市的文脉岂止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缺席城市文学的城市文脉,是没有精气神的文脉,诚如加拿大作家贝淡宁和以色列人艾维纳•德夏里特联合编著的《城市的精神》序言所说:“大城市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城市不仅要人们的生存空间,更要担负起安顿人们心灵的重任……”无疑,城市文学正是担负这个重任、阐释城市精神、牢固城市文脉、安顿城市人的心灵、激活城市文化容器引擎的起博器。城市文学,是现代世界文明的显示器,是城市文脉、城市文化容器的心脏。

  当然,我们也有起点!如果研讨与世界文学对接的小说,我们会发现,虽然四大名著侵淫在农耕文化基因传承里,仍然能够寻找到与“世界十大名著”共同的元素:《红楼梦》以京城和金陵为背景,特别是“金陵王气黯然收”的浓郁感伤色彩,成为曹雪芹书写人生哀歌,进行具有历史深度的社会批判的艺术符号;《西游记》取经的始发地是京城长安,终点是那烂陀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的大寺院,而且孙悟空的求救场所是天宫;《水浒传》虽然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但小说主要人物在齐聚梁山之前的始发地多是京城或城镇,多次对象征“历史天空”的东京进行全景式描写;《三国演义》尽管再现了史诗般的宏大时空,但却是一场城市的争夺战争,巧用长安、洛阳在政治文化场域中的轴心地位构建全局的叙事框架……

  四大名著刻画的“特定的地方”,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相关。虽然《说文解字》阐解“城,所以盛民也。”但四大名著所展示的“城”,却是权力的高庙之堂。19世纪初期,也出现了郁达夫、茅盾和“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上海都市风景和老舍笔下的北平风貌,展现“都市男女”主题,但多以小说形式创新为主,不足以彰显都市生活形态,特别是城市空间、生态、景观、符号、住房、权力、经济、投资、劳动、生产、迁移、阶层、身份、文化、秩序、精神、历史、断层、冲突……无法从日常生活中体悟经验的城市,正如刘波在《城市文学如何更新与超越》所说:“这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书写,并不能代表中国现代城市文学的全貌。”

  从这个层面讲,面对会议讨论中多数代表提及的“宜昌文学何处去”思考,我深深地体悟到:其实,我们的城市文学尚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四.被异化的城市日常

——《朗读者》:我的城市日常就是一个赎罪的教堂空间

 

城市,是一部呈现日常生活的社会文本。国家、法律、伦理、道德和秩序,通过时间和空间分割,对其规划、设计、生产和控制,同时借用制度、科技、机械,把城市的日常生活封闭起来,用软弱的人性掩盖严酷和残忍的制度关系,因为人们会说:“生活还要继续。”生活一定真的在延续:家庭、工作场所和企业,办公室,乃至从“信息”中获知的整个社会(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

我们活在信息之中。

我们活在社会文本里。

我们同时也在信息里朗读我们自己。

仔细分析,十年前的印记,优先于日常、时尚呈现,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更重要的是,莫里茨•盖格尔在《艺术的意味》中提及的“震颤效果”。是的,因为小说《朗读者》的“震颤效果”在那里。记得当时我在《别给〈朗读者〉套上政治枷锁》的阅读体会里,写下过这样一句话:“心灵的震颤,源于细节的刻画和无数次的自责。”

小说《朗读者》,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简约(仅13.3万字)而庄重(曹文轩评语)的故事: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米夏,因得黄疸病得到了36岁左右的汉娜帮助,米夏按照母亲旨意到汉娜家里表示感谢,米夏被汉娜在家里舒缓又专注的熨衣动作、离家在厨房换衣的姿态深深迷住,并主动幻想情欲。当米夏不由自主地再次出现在汉娜家里时,一次意外,圆满了米夏与汉娜的梦中灵肉际会,米夏爱上了汉娜。米夏和汉娜的日常生活里,充满了诗意和欲望的味道:朗读、沐浴、做爱和并排,也充满了日常和冲突的味道:创造电车上的奇遇、外出旅游、邀请汉娜到米夏家中、汉娜因米夏逃课或在旅馆不打招呼离开而震怒及恐惧、米夏的反叛、汉娜的不辞而别……米夏因参加一次涉嫌纳粹集中营罪行的审判的讨论班,再次遇到了汉娜,汉娜的身份因纳粹党卫队、集中营的女看守而变为罪犯,在审判庭上,米夏基本了解到汉娜的过去:汉娜在集中营挑选纤弱、年轻、细嫩的人去她那儿过夜,奥斯维辛的外围死亡营的大轰炸,因轰炸造成一个乡间教堂失火致使教堂的妇女全部烧死,汉娜因其他被告指控她撰写了教堂失火情况的报告而被判定为主犯……米夏也因此分析推理汉娜隐藏着一个决定她是否入狱的巨大秘密。米夏因为未能在法庭上说出这个秘密而忏悔,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结婚、离婚、育儿,米夏开始反思:汉娜总是左右着他……米夏重新给汉娜朗读,通过录音带寄给汉娜……四年后,汉娜给米夏寄问候纸条,故事开始向着美好转化,十八年后,汉娜因赦免申请通过提前出狱,米夏开始为汉娜进行各项出狱前的准备工作,在出狱前的一周,米夏去监狱里探监,与汉娜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我把她拥进怀抱,可是,她摸上去不对劲。”最终,汉娜悲剧离场,也就在出狱前的凌晨,自杀了……

《朗读者》的框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在《文学面向事实本身》中描述的“二八定律”,即:80%的悲剧小说主人公的结局,难逃“时代、命运、道德”三大悲剧。除此之外,小说《朗读者》实实在在地让我把日常生活中与朗读有关的信息呈现出了异化的倾向。我把小说《朗读者》呈现的文学文本和居住城市呈现的社会文本同化了:“朗读者”,隐喻着爱情、背叛、忏悔。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怀玉在《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中指出,“异化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异化现象无处不在。异化概念已经成为我们时代哲学与文学的核心概念。它能使我们发现人如何陷入幻觉,且自身以为发现与拥有了自身。异化的戏剧是一部辩证法,人通过自身创造了一个他者,一个另外的世界,又通过他者与异己者发现了自身,丰富与延长了自身。”

我知觉,我生活在“幻觉”之中;我生活在具有辩证潜质的社会戏剧文本中,我成了一名被小说《朗读者》异化的角色……

“她(那位作家女儿)笑了一笑‘您喜欢过她,不是吗?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沉吟了好一会儿。‘我是她的一名朗读者。这从我十五岁就开始了,一直到她坐牢也没有间断过’。”

我突然发现,如果悬搁上述隐喻元素和直观现象,小说主人公米夏其实也就是一个朗读者,一个与聆听他朗读的女主人公有过性关系的朗读者。米夏的朗读历史,就是用两个文本解释两个阶段的历史:两个相互递进的文本:准备过程、正在朗读;两个朗读阶段:做爱时的朗读,监狱中的朗读。相对于米夏而言,从黄疸病相识抵达小煤山倒塌后的做爱,是边做爱边为汉娜朗读的“准备过程”,而“正在朗读”则采用细节叠加的叙述风格进行解释,如:汉娜对米夏旷课的暴怒、汉娜拒绝由售票员转岗为司机、一次外出旅游在旅馆的纸条风波、汉娜在米夏父亲书房的写照、同学苏菲的置入……而这些因素又成为第二个朗读阶段“监狱中的朗读”的“准备过程”之一。“监狱中的朗读”的另一个“准备过程”,则是小说的第二部分:米夏全程参与纳粹集中营火灾死亡的审判过程,催生了整个小说的核心元素,背叛和忏悔:米夏分析推理发现汉娜不会写字的秘密,却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没有为让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法国《世界报》文学主编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致使审判长认定汉娜因撰写一份报告而被定为主犯,并判定终身监禁……这份重要的报告是在党卫队档案里发现的,叙述了事关集中营火灾基本情况,展示了一个事关案件定性的焦点:监狱留守人员“眼睁睁地看着教堂在焚烧”,而不是“阻止火势蔓延”,其它被告为了摆脱自己的责任,一致认定那份报告是汉娜写的,这与汉娜“一起讨论”的辩护不对称:

“‘那么,您说你们一起讨论过。是谁执笔写的?’

还没等汉娜回答,其他被告一齐指向汉娜。‘是你!’

‘没有!我没有写。是谁写的真那么重要吗?’

一名检察官提议,请一名笔记专家来检验,把报告上的笔迹和被告汉娜的真实笔迹比较一下,汉娜一听,就急煎煎地问道:

‘我的笔迹?您是说要我的笑谈?……’

审判长、检察官和汉娜的辩护律师讨论起来不:时间都过了十五年以上,一个人的笔迹是不是还会保留往日的特征,还能辨别出来。汉娜倾听着,几次想要说什么话,或者问什么话,愈来愈坐立不安。最后,她说:

‘你们用不着请什么笔迹专家了,我承认,报告是我写的。’”

我不得不回归,面向小说《朗读者》本身:汉娜会不会写字?这是一个秘密,整部小说都在为这个秘密感知、描述、体验和传播,也是米夏朗读这段历史里的一个能够还原汉娜在纳粹集中营、与米夏交往的一些真相的碎片。然而,历史与真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现实感消失”模糊性,它因异化而消解,也因记忆文本的时空压缩程度而决定异化的程度。事实上,这个“消解”与“决定”,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只不过这个劳动,是人的意识运动。列斐伏尔在此基础上抽象化,对异化给出了哲学的定义:“一个对象化和外在化的、实现的和现实感消失的双重运动……异化常常被看成一个统一体,被看成一个实体:人的异化。”与此同时,列斐伏尔提出了五个命题,第一个命题就是必须完全具体化、“历史化”和相对化异化的概念。他解释到:“在一个(社会的)参照系中,以及在一个既是实在的又是概念的整体中,才能觉察到和确定异化。”

小说《朗读者》和电视节目《朗读者》之间,也是一个相对化异化的概念。对我而言,所不同的是,电视节目《朗读者》这个生活日常,被小说《朗读者》异化,抽离了日常,把我自己变成了“其他”。电视节日《朗读者》这个现实的“他性”的生活观念,活生生地在我的个体真相里,被“历史化”的“内在”的小说《朗读者》的意识活动占领、澄清……

伯特尔·奥尔曼曾经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异化,他立足内在关系哲学,试图重构马克思的人性观念,把这种异化解读为“一种‘远离’或‘达不到’的非异化的人类存在状态。”并产生三种影响:让人产生毁灭性、影响他们的肉体和精神状况、影响社会进程。

我不得不承认,施林克是一名勾连人性的异化高手。他的异化,建立在悬疑、法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其作品《快刀斩乱麻》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葛劳斯奖”,而《朗读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异化产品,因为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斐伏尔,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研究异化的目的之一,也在于至少可以澄清“生活的”模糊性,而这就需要一个“分析——推理——消解”过程,无疑这是施林克的强项,他将“汉娜的秘密”成功地置入人性,创造了一个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融入的世界或空间,以致于成功地异化了我的日常,也就是说,当作为抽象物的异化融入了人性,所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小说《朗读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个章节,描述米夏和汉娜的灵肉际会,直到汉娜的无声离开;第二部分17个章节,描述米夏与汉娜再次相会在法庭上,直到审判过程结束后汉娜判决终身监禁;第三部分12个章节,描述汉娜对米夏的影响,米夏参加工作、结婚、离婚,米夏再次为汉娜朗读,汉娜学习文字并与米夏沟通交流,直到汉娜获得赦免减刑并在出狱前夜自杀……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巧妙地将身份、身体两个现实空间与叙述这个文本空间融合,并运用人性内在关系的一个基本密码——“个体秘密——文盲”,创设了一个永恒的与异化相关的辩证运动:异化(悬疑细节)——去异化(拷问分析)——新异化(破密忏悔)。

1、施林克对身体的异化技巧传统、老化。虽然米夏在与汉娜的第二次见面时,就已经被汉娜这个异性身体的姿态和熨衣动作迷住了,第三次见面就出现了性爱镜头并依此“从那天夜里起,我已经爱上了她。”但从小说架构看,这仍然是渐进式的,花费了第一部分的三分之一篇章。这个老化的手法,勾勒的是传统的身体空间性:一个女人和男人身体的性爱、一个童年和成年的欲望重叠与心智冲突、一对男女性爱姿势转换的身体图式……

为了消解传统元素给予读者的阻滞,施林克采用了细节叠加的描述技法,将一些敏感且关键的细节或元素图谱式地不停地播放,强化记忆,譬如关于汉娜的年龄和姿态,施林克在第一部分第3节描写熨衣举止的美感:

“她把熨斗一会儿拿起来,一会儿平移,一会儿又放下去;她把洗涤好的衣物一会儿拿起来,一会儿归拢好,一会儿又叠叠好。那动作是既舒缓又专注;她本人一忽儿弯腰,一忽儿直身,动作也是既舒缓又专注。渐渐地,在我的回忆中她那时的脸蛋上,覆盖重叠上了她后来的脸盘……”

在第一部分第4节描写汉娜换衣服的姿态:

“她用一只手抓起一只袜子,另一只手伸进去把它捅成圆筒状。她金鸡独立似的用一条腿平衡自己,另外一只脚跟搁在这条腿的膝盖上,接着弯下身把袜子套上。然后,脚尖踮在椅子上,把圆筒状的袜子卷上来。袜子卷过膝盖,提上大腿。最后,她身子弯向一边去,把袜子扣在吊袜带上。她站直身子,把这条腿从椅子上放下,接着去穿另外一只袜子。”

如此精致而具体的细节描写,在整篇小说中是鲜有的,即便是小说最引人入胜的做爱、冲突及离别等环节,也没有如此详尽而优美,有关汉娜身体的姿态和举止,是小说中支撑米夏有关“爱”的理念的基石,以致于米夏在以后的章节中,经常会出现有关汉娜姿态和举止的迷恋,以致于米夏“”它消亡了米夏和汉娜的年龄差异,而这一点,施林克也是在小说中多次提及,

在第一部分第4节:“她远比我梦想的姑娘要老得多。有三十好几了吧?要猜年龄可不容易,除非你已经是过来人,或者年龄问题就摆在眼前……至今还记得,要说起她的身段、姿态和举止,有时倒是以一种沉稳厚重之感取胜。”

第一部分第9节:“如果今天我看见一个三十六岁的女人,我会觉得她很年轻;如果我看见的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我会认为那是儿童。汉娜带给了我这么多自信,我自己也惊奇万分。”

第一部分第12节:“每当回首往事我就会觉得,我的父母居然把自己十五岁的儿子留在家里,真了不起。”

如果说,施林克仅仅依靠这类传统甚至老套的异化来打动读者,远远是不够的。毕竟身体的空间性释放更多的仅仅是私人生活,可以明显地看出,小说《朗读者》第一部分描写的场景也就是说物理性的生存空间非常狭窄,几乎没有城市所应有的宏阔和琐碎对比,唯一舍得的笔墨就是车站路,大部分是与身体相倚的秘密空间,譬如多次提及汉娜居住的环境——算是施林克非常乐意想起及谈及的描述。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强调:“日常生活的异化表现为私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分裂。”因此,施林克有必要发掘一个新的场景和节奏来丰满成长他的异化,而这必然是与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相勾连的,于是,米夏长大了,呼之欲出。

2、施林克对身份的异化手段给人的感觉便是直接、突兀。他直接将汉娜展示身份的空间性纳入小说的第二个部分,与第一部分割裂开来。施林克让汉娜背上了一个“纳粹”身份,犹如一个踏空而来的闯入者,犹如汉娜当年到米夏家中的感觉一样:

“我原来想和她就在我的床上睡觉,可是她不肯。她感觉到在我家是个闯入者。她并没有用多少话语指明这一点。但是,从她在厨房里和双扇门边站着,或者从一个房间穿到另一个房间,直到审视我父亲的书,甚至是在餐桌旁吃甜点等等,从她这些行动举止都可以看出苗头来。”

“纳粹”身份,不是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的个人挣扎,不是男女爱情冲突,不是群体内部阶级阶层抗衡,不是民族政党斗争,不是国家打击,而是上升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同全人类的矛盾,相对于自然世界而言,无异于人与鬼、正道与魔道的对抗,在日常生活世界而言,无异于恶与善的对抗,汉娜的身份已经异化到恶的极端。

事实上,第一部分米夏与汉娜的相遇,也是汉娜的一种无意识的闯入,这也为汉娜的身份公开埋下了伏笔:正因为汉娜的“纳粹”身份和文盲的秘密,所以才不断地更换工作地点、居住地址,也才有了汉娜与米夏的巧遇……

就在米夏的“记忆包袱很小很小”时候,已因“纳粹”身份而成为一名罪犯的突兀而来:“一直到听见叫她的名字,她应声站立起来,向前走上去,我才认出她来……我认出了她!我感觉却一片虚空,什么也没有的虚空……”施林克在这一部分成功地把私人意识、私人生活——个体情感与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群体情感融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社会空间里,必然牵涉到汉娜个人和纳粹集体的历史、真相,牵涉到以汉娜为代表的上一代人的整体罪恶与以米夏为代表的下一代人赎罪,牵涉到以审判长为代表的国家机器掌控话语权的霸道、以汉娜为代表的正在隐去的历史记忆的无可奈何和孱弱、以米夏为代表的日常空间模糊性和惯性传导的麻木不仁,也正如施林克在回答译林出版社编辑袁楠有关“共鸣点”的回答:

“在这个人化和德国化的题材上,人们看到了包含在其中的某些共同的东西:人并不因为曾经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于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这一切当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很显然,施林克并没有将这一主题认知置于米夏的个人意识中,让米夏成为一个大能、万全的主人公,而让米夏“在审判的几个礼拜里,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的知觉已经完全麻木。”即便偶尔刺激一下,让米夏足够清醒地分析推理出整部小说隐藏的最大秘密:汉娜是一个文盲!但因个人化的牵绊因素即便是进入到了“从哲学角度与父亲探讨是否说出秘密好让汉娜解脱判刑”这个环节,也进入到了与审判长沟通这个私人意识与社会意识共震的环节,米夏仍然没有将这个秘密公开化,因而在背叛、忏悔的基础上,衍生了“尊严”的话题,在整部小说中,“尊严”虽然隐藏在文本之中,但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个罪犯的尊严,而这个话题在第一部分反应微弱,只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即:男女、儿童和成年人的交替、互换之间,此时的汉娜,在“儿童”米夏面前,掌控着部分话语权,就连做爱的姿势也是汉娜占居主动,随着剧情的发展,米夏和汉娜开始因为这份主动发生冲突;及至第二部分,有关尊严的话题的视域拓宽,上升至个人与集体之间,涉及到时代、政治、民族、哲学等领域,那是一个人的尊严与集体秩序的尊严的对抗,尽管形式上,集体胜利了,但个人有关尊严尚未丢失,反而更加突出:

“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而在第三部分,有关尊严的冲突达到极致:汉娜离开监狱的凌晨自杀。这种自杀与其它悲剧性的自杀似有不同,汉娜自杀不等于绝望,相反她的前景是迎来世俗的新生。汉娜不同于《战争与和平》的安娜•卡列尼娜,因不堪忍受虚伪邪恶的上流社会而自杀,也有别于特蕾莎,因无法忍受托马斯的不爱甚至轻视致使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而自杀。汉娜的自杀原因,是施林克分析推理文本不断解密基础上留下的另一个未解之密:个人释放尊严与集体施舍自由的搏杀?或敏感米夏内心深处的远离?或曾经罪恶的觉醒自赎?这需要读者自己求解。事实上,某种程度上讲,施林克最终是以去异化的方式,用自杀丢掉“纳粹”的极端身份,获求人性的回归——羽化成仙:在汉娜看来,“纳粹”的身份、差异的年龄都在世俗的身体之上,毁灭生机得以灵魂的觉醒和重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米夏的灵魂抵达一致性的日常生活世界:身份的空间性、身体的时间性消失……

3、施林克的叙述风格异化让城市日常魅力无限。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指出:

“性、劳动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一定的模糊性和特权。某些瞬间,性、劳动和信息似乎正在寻求打碎陷入一般交换中的日常状态,渴望打破日常生活,去别的地方,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际地去做:旅行、旅游、野营、逃避、吸毒、助人、瞧不起那些认为通过蔑视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所以,无休止地讨论那些被认为超越了日常生活的人——奥运冠军、明星、百万富翁、权力者的生活,有人痴迷于此道。”

施林克为了突出身份的极端异化,适当消弥了身体的异化差异,让上辈与下辈同登一个情感舞台,将历史信息置于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历史信息的挖掘和观点争议,必然将米夏置于法理或历史探讨的行业领域之中,这种画面的真实,不是简单的赎罪和救赎呈现,不是单纯的背叛和忏悔,不是轻松的欲望和情感,不是沉重的反思和拷问……我们的真实特别是城市的真实,本就是历史与现实、记忆与体验、惯性与日常同台的影像,这种影像里,要想打破,必须如伯特尔·奥尔曼所说的那样:“剥去这些覆盖物,异化的人变成了‘抽象物’。”这些覆盖物也就是与工作、物质世界和人分离的现实感。

第一部分第10节:“我却觉得自己与世隔绝了,被人从俗世尘寰里面抛出来,从那片世人在其中居住、在其中工作、在其中相爱的世界里面。我好像命中注定,要在这节空空如也的车厢里,既没目的、也无止境地乘车下去。”

施林克正是通过叙述风格的“异化——弃异化——新异化”的手段,让读者有一种消除现实感之后反而体味出现实感增强了的韵味。

①时空压缩。《朗读者》事关“纳粹”历史的沉重,采用了简约的篇幅叙述。有关“纳粹”的话题,不是由施林克创造的“他者”身临其境,而是由“他者”的耳听、眼见信息来叙述,倘若身临其境,必须需要拉近历史宏大的场景来支撑,既然来源于信息,便可任由施林克自由裁减,浓缩成米夏的记忆或意识卡片,即便是女主人公汉娜的所有日常生活世界,也任由这张卡片根据需要而呈现,小说的时空只不过是一片记忆,亦如第二部分第4节所说:“记忆也不过就是一卷笔录而已。我其实什么感觉也没有。”事实上,这种压缩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问题:历史的真相究竟在哪里?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汉娜被审判庭确定为主犯的细节给出答案。汉娜被指控“纳粹”集中营女看守的证据是一位作家女儿的证明材料,而被指挥为主犯的证据是其它女看守指认一份集中营失火报告由汉娜执笔……直到汉娜被判终身监禁,似乎读者还会认为:历史的罪恶只是在一卷笔录和他人口舌指证言语中。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第三部分中,施林克以米夏的视角,用大量笔墨叙述汉娜在监狱居住的房间场景,其中存在一些有关“纳粹”的语言描述:

“我走近书架,有莱维、魏泽尔、博洛夫斯基、阿美希等人描写集中营幸存者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和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处绞刑的报告,以及一些有关集中营的学术文献,全都摆在一起。‘这些书汉娜都读过吗?’“不管她读过没有,这些书都是她经过深思熟虑后订阅。多年前,我就同意她的要求,弄来一份关于集中营的一般性书目:一两年前,她又要求我给她提供关于集中营的女人、女囚犯和女看守的书名。自从施密茨女士学会读写之后,她马上就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了。””

简简单单的一段话,涵盖了汉娜在十八年的监狱生活中对自己前生的反思,而此时汉娜有关罪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体的集中营失火案、一个简单的“纳粹”身份,而上升到一段“纳粹”历史和整个“纳粹”群体的反思和觉醒,这种阔远和宏大,也就在这不足200字的描述之中折射出了影像。我突然发现,历史,只是一个模拟轨迹和趋势的虫洞虚影,他活在时空压缩的记忆文本之中,他本无个体的真相,但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真相。真相,在场、现实、立体、全域,忠诚于个体感知和体验之中;历史,离场、过去、线形、碎片,存在于集体描述和传播之中。

基于这种发现,有关个体感知和集体描述似乎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包括我,也包括人类。诚如施林克在回答译林出版社编辑袁楠有关原型的提问时回答的那样:“在故事中除了放进所见、所闻和所幻想的东西,还有我某些个人的经历也融在了里面。”是的,施林克所要反映的一切内涵,都浓缩在米夏一个人的日常之中,而且是日常的记忆碎片之中。这也许就是施林克有关创作的存在状态。

②时间畸变。施林克把故事聚焦于米夏的记忆卡片之中,叙事和故事的时间序列也就出现了反复交错的现象,施林克在叙述中,通过米夏的记忆,只选择了那些允许读者知道的感觉和知觉。往往当施林克把读者放进故事延续的时序轨道时,突然又把读者拉架思考着的现实。如第一部分第4节叙述米夏到汉娜家表示感谢,离开时看见了汉娜换衣的姿态之后,马上把视觉拉回现实(当然,这是一种感觉),他写道:

“多年以后,我才想起,我不光是因为她的身材才目不转睛的,吸引我的还有她的姿态和举止。”

“此情可以追忆,只是当时惘然。但愿我现在清楚了点,不至于牵强附会。”

“多年以后”与“才想起”,再结合前段有关汉娜换衣的动作姿态,让这一章节涵盖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感知。而“当时”、“现在”更加明确的把叙事和故事的时间并列在文本上。

第二部分第15节:“那个地方我不久前又去了一次。”这单独的一句话构成一个段落,给予了读者一个错觉:仿佛就是作者施林克在不久前去了故事中的某一个地方。

第一部分第9节的开篇更是让读者感知到小说中的米夏就在我眼前轻声诉说,不,不仅仅是简单地以一个故事者的身份呈现在我眼前讲述,而是一个有关忏悔者的情景剧呈现在舞台上,或者此时的米夏更已经与我融合成一个人,成为我自己忏悔的即时场景,赋予了我一种在场感,这个场景仿佛让我置身于教堂之中、耶稣像前,仿佛就是我自己正在拷问灵魂,忏悔过去:“为什么当我回首往事时,总是这么感伤?这不是对昔日欢愉的强烈欲望,又是什么?”当然,这种把读者接入现场的感觉,还要配合其它叙述风格的变形方式,如:场景模糊、问句设置……

③场景模糊。施林克在《朗读者》里,没有托尔斯泰笔下波澜壮阔、恢宏气势、天高阔远的场景描述,也没有巴尔扎克笔下的那种细腻刻画;既不是传统圆圈式、链条式的空间场景,也不是现代的图像式场景。在施林克跨越多个城市、多段历史、多个叙事阶段的笔下,却没有非常清晰和明显的场景。这也许正是城市日常的一种发泄和出口,正如每天家庭、办公室、超市的惯性场景图像反复演练一样,我感觉施林克就是在演绎一场室内情景剧,他笔下的场景描写和绘画图景,仿佛能够在一个演播室里搞定。

故事全篇也就那么几个说得明白的地方:车站路的那栋老房子、米夏的家、汉娜的家、旅游途上的小旅馆、一个电车……这些还是两个主人公比较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第一部分,及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更加简单了,能够让读者有所也就只有审判庭、监狱……一切相关的场景,都因为时空的压缩一带而过……。在我看来,施林克带给读者的这种模糊性,仿佛就是要把读者置身于无限拷问的现实场景中,让读者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与此同时,施林克把这种场景的模糊性与“时间畸变”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一种到底是故事的场景还是现实的场景的疑问。

第二部分第15节开篇这样写道:

“那个地方我不久前又去了一次。

那是冬天,一个晴朗而寒冷的日子。过了施梅克,就看得见树木盖着凯凯白雪,树木撒满银粉,大地身着素装。集中营是一块长条形的场地,在一座山脉的坡地上,可以瞭望远远的佛格森山……那儿也少不了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门,上面悬挂着一块牌子,上写‘施图霍夫—纳茨外勒集中营’几个大字……集中营没有对外开放。我只好在周围雪地徘徊,一双鞋子都湿透了……”

这样的场景,配套时序倒错和问句设置,让读者瞬间无法判定到底是故事场景,还是施林克在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因而,场景是不是需要大书特写,场景与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有多大关联,场景是否常规地影响人物的情绪,似乎已经不太重要,或者说,施林克的重心不在场景。

④问句设置。撇开对话语言,在描述语言中设置问句,是令我震惊的行为。在46个章节之中,出现了242个问句,而且问句的设置,似乎伴随人物和事件的冲突,当人物冲突极端之时,文本中的问句最多,而当人物无冲突或冲突到冷漠之时,问句相应较少甚至没有。

第一部分第8节叙述汉娜得知米夏逃课而震怒:“滚出去,从我的床上滚出去!如果你不做好你的功课,就再也不回来。怎么?做功课就是白痴吗?白痴?那你认为卖车票、打洞眼算是什么呢?”

当米夏在做爱与做功课的选择上倾向于做爱时,米夏和汉娜的第一次冲突开始出现。因而,随着冲突的因素不断增多,施林克设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之后的第9节出现了14个问句,第10节出现了9个问句,第11节出现了13个问句,之后逐渐减少。

在第二部分也是一样,当第2节米夏在法庭上见到汉娜时,叙事的不是两人见面的场景和情景,而是一连串的9个问句。而在第17节,汉娜看透一切之后,归来的自然是平静的可怕,这个章节里没有设置一个问句。

施林克的问句设置,并非常说的边叙边议的叙事风格,他把问句设置与其他异化的叙事风格融合运用,给予了读者“一切尽在在场中”的体验感,这也是曹文轩在“庄重”感、法国《世界报》主编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我把它一夜读完”的缘故吧。

⑤细节叠加。施林克虽然不在乎场景或者环境的细节描绘,但涉及到米夏和汉娜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的细节却是不奢笔墨,更多的是一个细节反复出现,大有“复调”之音感。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几乎贯穿整个文本,就是汉娜的味儿、两人的沐浴……

第一部分第8节写道:

“我猴急得真想把洗澡也省略掉。她却是爱干净成了癖好,早上一起身就洗澡。我喜欢逆子那种香水味儿,新鲜的香汗味儿,还有她从工作里带回来的电车的味儿……”

第一部分第9节写道:

“她很顶真。我要先给她朗读半小时《爱米丽亚•迦洛蒂》,她才给我洗沐浴,然后带我上床。我已经喜欢上沐浴了……于是,朗读,沐浴,做爱和并排小睡,成了我们幽会的常规节目。”

汉娜的味儿,在第三部分似乎成为汉娜自杀的一个因素之一,因为米夏感受到了“不对”。甚至用汉娜曾经的味儿与自己结婚的妻子格特露德比较,精致地刻画汉娜对米夏一生的影响。施林克在第三部分第2节写道:

“跟格特露德一起生活,我一直无法克制自己,老是把这段日子同我跟汉娜的生活进行比较。每次我们拥抱在一起时,我老觉得这种感觉不是味儿,她不是味儿,她碰起来、摸起来不是味儿,她闻起来也不是味儿,味道总不对。”

及至第三部分第8节,则用了几乎一个半页面对汉娜的味儿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和对比:

“以前,我总是特别爱逆子她身上的气味。她闻起来是那么清新……回想那时候,我经常在她身上嗅来嗅去,就像一匹小动物似的……现在我坐在汉娜身旁,闻到的是一个老女人的体臭……”

与此同时,还在第三部分第10节通过监狱长的叙述,传达了汉娜在监狱里不再保持体形,很少洗澡,甚至暴饮暴食,“她变得肥胖臃肿,闻起来也有股味儿”,这个细节的变化处理,为汉娜最后自杀埋下了伏笔。

而四个“常规节目”则是在文本中多次出现。这样的细节在文本中还有很多,如汉娜的姿态和举止、汉娜的身段和肖像特写,与汉娜相关的场景如电车、车站路……

同时,施林克还运用细节对比的方式,感应时间的差异性,人物心态的差异性。如,在描写汉的肖像和身段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汉娜,除了穿着的衣物之外,很少有其它关联物,但在第三部分第8节米夏再次见到汉娜时,汉娜的身上已经多了一幅“老花镜”……

⑥悬疑递进。作为履职法律工作、精熟推理小说的施林克,悬疑是他的看家本领。《朗读者》也逃脱不了悬疑推理和法理分析。在悬疑推理上,施林克采用两条线递进,一是主线设疑解密,包括汉娜的“纳粹”、文盲、犯罪主犯……在大框架上,第二部分为第一部分的不辞而别进行解密,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文盲相关的特殊表现解密,同时第三部分也为第二部分指控为犯罪主犯解密,与此同时,第二部分还为小说异化的那段历史“纳粹”时代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密。二是采取细节回放的方式解密,施林克在前面的一些细节设疑然后在后面通过解密来阐释前面细节的合理性,非常核心的是有关文盲的细节反映,在第二部分第10节由米夏进行了解密:

“这也就是在我们骑车出游的那些天,碰到我写什么的事她就老是让我去做的原因。这也是那次在旅馆发现我的留条,她会勃然大怒的原因。她以我我一直认为她能读会写,她害怕暴露出来。这也是她拒绝被培养成最车司机的原因……这也是她要离开西门子公司,而去当一名看守的原因。这也是她会自己承认写了报告,而拒绝邀请专家来鉴定笔迹的原因……”

还有第一部分第14节中米夏和汉娜相互起小名的细节,米夏给汉娜起了一个“小马驹”的名字,汉娜却改变了以前的直接赞同和反对的表现,而是呈现出“惊讶的表情”,展示出了不是惯常的态度:“她仰面睡着,把两只手臂搁在脑后。我这时也支起身子来,一味看着她。她的目光却投向一片虚空。”这种反常态度的原因,在第二部分第8节给出了答案:“在另外一个集中营,作者又认识了一名叫‘母马’的女看守,也是年轻、美丽而又勤劳,可是又手段残忍,容易冲动。正是这名‘母马’,让作者回忆起了前面提到的那名女看守。那么,其他人也能引起这样的比照吗?汉娜自己晓得吗?她还想起来吗?当我讲她像一匹母马时,是不是因为她早有自知之明,才特别反感呢?”

关于小说《朗读者》,回过头来,不管是千千万万个读者给出不同的悬疑解读,或者是施林克自己在回答译林出版社编辑袁楠问题时阐述的主题,但于我而言,真正需要在我脑海里厘清或摆正的,仍然是回归“朗读者”这三个实体字的真实意义。就小说《朗读者》自身而言,需要说明的是,施林克对城市日常进行“异化—弃异化—新异化”的艺术效果,远远比政治的教育意义更为宏远;他通过身份的极端异化,让一段称之为“罪”的历史,与在场的城市日常生活世界产生了共时性;他通过时空压缩、时序畸变、场景模糊、问句设置、细节叠加、悬疑递进等叙述技巧,将自己精熟的悬疑、法理、推理、分析发挥到极致,让读者身临其境,置身于即时的、在场的忏悔舞台和情境之中……

 

五、城市日常的文学性

 

本啥德•施林克在《朗读者》中,将汉娜的身份极端异化,无疑是在打碎“日常状态”,尤其是米夏对汉娜身份的不断掘进,增强了《朗读者》小说文本的模糊性,强化了施林克文学创作的悬疑性。这种打碎、模糊和悬疑,是现代性的,不同于“陌生化”,不同于“虚构”,不同于“白日梦”,不同于简单的“颠覆”,不同于“异质合成”……

也许,感觉,日常生活,正在玩笑:这是一个专业话题。但如果说:与众不同、别具一格……或许,更能强调一点:当亲历或遇见不同于正处平静或秩序的日常生活状况时,惊异、感动、激动、愤怒、悲伤……情绪的变化,也正发生在与众不同的对比过程之中。

此类对比,至今,有一个难于忘怀的镜像,它的参照对象,就是我的居住城市,它的参照系数,相关生活日常,以致于此时忍不住在心里默念:宜昌,我爱你!

四年前,亲友相伴,第二次去岳阳。途中,憧憬在范仲淹的艺术写照之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遗憾的是,尚未踏进岳阳城内,便被城区的交通秩序深深地震撼:在郊区,没有井然有序的红绿灯指向,横穿马路的行人,与进城的车辆遥相感应;市中心的街道两边,没有护拦,行人漫步在街道的任何一个点,随时可以转向,冲过马路……司机必须集中精力、眼盯四路、耳听八方,稍有不慎,便是急刹车,走走停停,仿佛是范老先生的遗魂在感招游客:慢一些,停一下,看此美景,“宠辱偕忘”于“一碧万倾”……

稍微熟悉了市内的交通状况,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乘坐当地的公交汽车,远比自驾汽车安全、快捷……穿行在林荫树下,人行道上,各种摊位横摆:水果、小吃、擦鞋、小百货……各类物什停靠:小货车、摩托车、自行车、牌桌、茶饮桌、大小各异各色的垃圾筒……各色流汁横溢:恣意泼酒的餐饮洗用水、洗头用水、空调滴水、前夜店主泼酒的茶水……好不容易挤上了前往岳阳楼的公交,一股刺激的包子面条混杂味扑面而来,更为紧张的是,公交广播不时地提醒:欢迎各位游客光临岳阳……请保护好你的财物……冥冥中,仿佛敏感到几双贼绿绿的眼光盯着你的背包、几只柔柔地长手爪捏住了你的钱包,惶惶恐恐、惊惊悸悸……及至岳阳楼下,仿佛一切感受都是自讨,疑惑多余,尽管如此,别样的心悸感觉,却是牢牢地溶入在记忆之中,当回归到宜昌这座秩序的城市日常之中,仍然会被眼前的不一样的参数之手,柔软地拉扯出来……

它,赋予我一种体验:打破日常,就必须实际地去做。虽然于我,似乎类似反面教材,但那曾经的心悸,却是固定成一个观念永存。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里这样解读:“性、劳动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一定的模糊性和特权。某些瞬间,性、劳动和信息似乎正在寻求打碎陷入一般交换中的日常状态,渴望打破日常生活,去别的地方,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际地去做:旅行、旅游、野营、逃避、吸毒、助人、瞧不起那些认为通过蔑视的态度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所以,无休止地讨论那些被认为超越了日常生活的人——奥运冠军、明星、百万富翁、权力者的生活,有人痴迷于此道……”

无意耿耿于怀于视域范围内的岳阳城市秩序:规划、交通、卫生、治安、环保……95年第一次去岳阳的时候,正处于GDP跃进时代,岳阳的GDP遥遥领先于宜昌,若论城市的日常秩序,似乎雷同,都与脏乱差相差不远。留存的记忆碎片,唯有一丝《岳阳楼记》的浩瀚之气,但若与雄伟大三峡一比,却是所剩无几了。

第二次的记忆,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覆盖掉了那丝浩瀚,书写出了一个略输于我居住城市的社会文本,而且,只要遇到类似的对比场合,这个文本便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它已经成为岳阳赋予我印象的名片,即便面对强有力的美好宣传片,只要是没有第三次亲历之前,这个文本将持续左右着观念。这就是“对比”赋予社会文本的魅力:美感和杂乱无序的碰撞。或许,还可以想到类似的词语,譬如:拈连、映衬、移就、通感、互文……似乎,这些词语,倘若用于书写城市日常,便自然而然地生出些许“文学性”来……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展示了哥特式建筑的“文学性”,詹姆斯•卡梅隆、张艺谋等导演展示电影的“文学性”,及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花样广告、旅游景点、城市规划与设计师采用多种方式彰显“文学性”……“文学性”,犹若自媒体、电子商务一样,疯狂地在城市日常中“信息爆炸”。城市日常的生存环境或日常语言艺术化的美感就能通达“文学性”吗?抑或运用语言艺术的语言修辞书写城市日常就是文学艺术吗?

清晨,匆匆忙忙地行走在上班途中,在无数交通路口,突然增加许许多多的维持秩序的“小红帽”,他们来自于各单位的任务分配:早上七点半至八点半,之后,由专职人员顶替: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抑或是交通部门聘请派发薪酬的临时工,也不排除心灵慰籍和安宁的志愿者。我突然感受到:这稳定的秩序背后,隐藏着组织权力和财富的分配。

我仿佛想起了20年前遭遇丢包诈骗的恐惧、刚调入宜昌时“晚上别到江边闲逛”的领导叮嘱……看到了长江河岸不时涌现的拾荒自愿者、在街道口身穿雨衣挥动双手挺拔的交警、深夜辛勤劳动的清洁工……看到了仿佛是约束一种任性般“自由”的表层画面:被劝诫阻拦的横穿马路者和公交车内早餐者、被城管劝离或驱散的菜农、拖走违规停放的汽车、旧城改造拆迁的纷争甚至血腥……

这些不是负面消息的抵触,而是带来“宜昌,我爱你”的美感享受和心情愉悦背后的回忆与思索,是“爱”这个字所背负的力量和沉重,是城市日常秩序和文明的负重前行。在城市日常秩序和文明背后的背后呢?哲学称为本质,科学称为黑洞,社会学称为盲域,历史学称为野史或碎片,影视学称为花絮,诠释学称为指向,文学称为意义或价值,亦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伤痕文学”的寻根……《城市的精神》序言这样说:“大城市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城市不仅要成为人们的生存空间,更要担负起安顿人们心灵的重任……”这种精神“不只是限于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它一定还有下层社会的冷暖自知。(刘波语)”就文学创作而言,他们是不是可以留给作家挖掘、发现、艺术加工升华成“文学性”呢?

罗曼·雅各布森在1921年提出“文学性”话题:“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自此,西方学者们趋之若鹜,不断提出不断推翻,总是渴望寻找出一个忠于“文学”且又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性”定义。但,终究是只隅片角,始终逃脱不掉“主义”或“流派”的枷琐。施林克对城市日常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仿佛看到了当前城市日常生活状态的“文学性”问题解决的曙光。

特别是网络、智能在城市的广泛运用,我感受到,所居住的城市空间信息,正在加紧社会文本化,我们更多地只能在文本中了解栖居城市的诗意: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以文本方式产生、共享和传递与城市空间相关的信息数据;相对应的,城市空间的秩序,正以飞快的速度日常生活化,你会突然发现:刚刚听到的或者说过的,与生活行为相关的,城市规划、交通、卫生、治安、环保的标准化语言,仿佛就在昨天晚上睡觉前读过的《都市风流》、《人世间》中呈现,刚开始时,这突兀而来的如梦、如玄、如魔幻般的感觉,会心生恐惧,及至几个月后,知觉渐渐瘫痪,偶尔提起久违的笔,你会感慨:很多正在发生的日常事项,完全超出了人性的想像极限;历史书写的“打破日常”、“异化”、“灵异”,已经进化出新的日常……

也或许,今天早晨的上班途中,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情侣网名不非主流73个网名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