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拒绝爱情的ID的各种写法(如果一个女生拒绝了你,你该把她的微信删了吗?)

发布时间:2023-12-02 11:00:36 admin 阅读:59

导读如果一个女生拒绝了你,你该把她的微信删了吗? (我是Jan,默默为你作答) 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被一个女生拒绝了,她的微信还留到现在呢! 如果你是单着身,还没有喜欢的人,删不删...

如果一个女生拒绝了你,你该把她的微信删了吗?

(我是Jan,默默为你作答)

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被一个女生拒绝了,她的微信还留到现在呢!

如果你是单着身,还没有喜欢的人,删不删都没有关系。其实,只要我们对表白过的女生没有了感情,不管删或者不删,都毫无影响,留在好友列表,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而已。那女生在我心里已经没有任何分量与地位,我比较懒,会直接忽略,懒得动手清除,最多只会屏蔽,只会等到好友列表满了才会处理。毕竟,表白被拒绝,我删了微信,感觉有点失风度。留着微信,再次遇到那位女生,我们四目相对时,至少不会那么尴尬。

当然,如果你还是在意,你删掉也没有关系,毕竟,她是给过你伤害的人。如果你放不下,这也是正常的。留着,免得你看着痛心,索性删了。那么,就删了吧!告诉自己,删了就是忘了,好不好?

如果你已经遇到另一个自己喜欢的女生,建议你还是删了吧!要不然哪天你脱单了,你的女朋友可能会翻阅你的微信,她发现微信里有这个女生的名字,就会询问她与你的关系,然后,追问你的表白失败史。这可能会对你的新感情造成不良影响。虽然,你心里没有鬼,但你的女友可能会觉得你没有抹除内心的痕迹,没有全身心投入到你们的感情,没有打算好好的爱她。所以,在你打算去爱一个女生前,请记得把她的微信删掉。然后,认认真真地去追求一份新的感情。

删掉,不删掉,题主,你的内心有答案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电视剧《内在美》如有侵权,请在评论区留言,本人会及时删除,谢谢)

谁能帮我设计个ID“拒绝爱情”要好看点的文字、和符号、、谢谢!

-距、love=远·

求一个男生用的非主流ID,关于拒绝爱情,不相信爱情这方面的,越多越好

韩式、先生[默不作声]浮生如斯哥、兜裏有烟丿野狼、领街主演ElevEn·男囚奢求丶不求舍__葑茚丶誋忆Enter�ゝ荒漠、孤狼亚麻色的讪笑何必、委屈求全"脆弱制次╰狐狸的悲伤.脆弱的心、╃ノ╲,男λ╯Stay、天空酒醉三分醒。花落,泪无声1ぜ受宠.?独占1朶花//其实、沵不懂绚烂不完一夏⒉o1○、残酷悲怆的狼嗥◇°烂醉如泥彩妆丶垂泪苟不言笑、バ释怀牵强的扯著笑财大气粗、如果没有遗憾流离的、双眸╰彼岸寻花。夜深、忧伤袭来半个脸的笑、流浪我的心暴食Gluttony何必守望那些不存在的。摆布Manipula向日葵般的爱恋ζ仰望幸福的角欠我一个微笑孟婆。来碗豆浆卑微的承诺。沩沵_¢侕萿愚昧覆盖无知⒎罪づ伤情═一浅阁╮单纯、的我☆下一站、幸福夜未央丶灵魂依旧长青寻找沵旳身影。他和他的感情。悲伤の回忆蕜剧の往亊只能ゝ忆从前渺小而又癫狂。对窗叹秋凉、年轻就要对味浓墨淡雅情°挣脱那、枷锁哭泣的无声‘虚伪的面具·羁绊爱」无法归类、陌歌现在的回忆如何忘记寄托发光的简讯走不回你身边华尔兹的支离破碎洛肆、梨花泪╮寂寞时吸烟,冷眼看伱演ゝ空有回忆。许久的过去已是回忆。嘴角上扬、这无言的结局婲开、终须落悲剧式,结束午夜阳光·MidnighBersˉ俺命,浮华、已易冷

帮我找一个关于爱情的ID,好听点的

和男友分手一个月了,可心里还是喜欢他爱他,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

拒绝爱情的ID的各种写法

じ☆ve餹餹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作爱情丨《故事的终结》分享会实录

在美国,莉迪亚·戴维斯属于小众作者,但在作家圈里,她早就得到了很高的认可:2013荣获布克国际奖,并曾获得知名文学奖项古根海姆奖学金、极具声望的“麦克阿瑟奖”和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07年由FSG出版的《困扰种种》还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乔纳森·弗兰岑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作家都是她作品的喜爱者,被称为“作家们的偶像”。《故事的终结》是她目前唯一的一部长篇。在戴维斯一贯的冷静笔法下,这是一个并不煽情的爱情故事:她是老师,他是学生。二人相差12岁。故事从记忆中的怦然心动开始到相互折磨结束,仅仅维持了一年。为了终结思念,她试图写下他们的故事。她不得不一次次回忆——他的皮肤、头发和衣服,他的魅力和缺陷,他的沉默与谎言。令人惊喜地是,这样一部小众的纯文学作品,却在上市两个月内三次加印。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一部口碑和销量双丰收的佳作。这次,我们邀请了止庵、春树、btr、本书译者小二,和我们聊了聊关于戴维斯,关于《故事的终结》,关于爱情、记忆和写作。

以下为分享会实录整理。

btr:我们今天的嘉宾,止庵老师、春树老师,在北京的同学应该都非常熟悉这两位,止庵老师是非常著名的书评人、作家,还是张爱玲和周作人的研究者,春树是80后著名的女作家,她也是诗人,她写过的一些作品也可以用来描述我们今天的活动,比如有一个作品叫《长达半天的欢乐》。这个长篇小说蛮适合今天的,我们也差不多是半天,祝大家都有长达半天的欢乐。

小二老师,他最近成了楚尘的御用译者,翻译了这本《故事的终结》,非常了不起,对这么一本看起来好像里面每个单词都非常简单的书来说,如果把它翻译出来却是非常困难的过程,我自己最初读原版的时候脑子一直在想如果翻成中文我好像做不到,因为这里面含有非常具有欺骗性的简洁,其实是非常复杂和非常难的,所以当我拿到中译本的时候很兴奋,也感谢小二老师能够那么完美地翻出很难翻译的书。

 

莉迪亚·戴维斯是谁:

保罗·奥斯特的前妻,但写得比他更好

 

btr:首先讲一下莉迪亚·戴维斯是怎样的作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致的生平,然后请各位嘉宾谈他们自身的印象。

莉迪亚·戴维斯如果了解她有几种途径,有一种是像我,我是保罗·奥斯特的译者,她是他的前妻,因为你喜欢的作者的前妻,有了这么一个爱屋及乌的热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对他老婆的热爱超过对他的热爱,他前妻写的比他更好、更有意思。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开始查各种资料,看他为什么有这么厉害的前妻还要离婚,真是不可理喻。查了一下,他们是同年生的,都是1947年,奥斯特生在2月份,莉迪亚·戴维斯生在7月15日,我讲的这些东西大家都可以在维基百科上查到,但是为什么重新讲一遍?因为有些东西是错的,比如维基说他们77年离婚,实际上他们78年11月才离婚。他们是1974年10月6日结婚,因为我作为变态的粉丝就是研究这些东西,所以给大家讲一讲。我们知道他们结婚也并不能了解这样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究竟应该怎么了解也挺难的,我们可以介绍一下她的家庭背景。

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不是作家就是一些研究者,她本身就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她的成长经历,她也热爱音乐,所以她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学过钢琴、小提琴,后来她写作。写作之后也做很多法国文学的翻译,之后她开始自己写短篇小说,是这样一个经历。大众知道她,可能是由于一个经历,一个作家如果获奖了我们突然知道一个人,比如石黑一雄获奖我们知道他,此前没有太多人知道石黑一雄,或者大家非常熟悉的村上春树,我们也知道春树,总之有些关联让我们突然认识一个人。莉迪亚·戴维斯突然认识她,是因为她得了曼布克国际奖,中国读者对她的了解,要归功于楚尘文化非常有眼光的引进,他们至今已经引进莉迪亚·戴维斯好几本书,《几乎没有记忆》是第一本,《困扰种种》是第二本,这两本包含莉迪亚·戴维斯几乎所有重要的短篇作品。还有一本是《不能和不愿》,大概明年出。今天要介绍的这本是非常特别的书《故事的终结》,她唯一的长篇。这是我对莉迪亚·戴维斯的一些看法,我们请在座的三位嘉宾各自谈谈你们最初怎么知道莉迪亚·戴维斯,你们对她又有怎样的印象。先请小二老师来谈一下。

 

    

止庵:对于美国文学,我的知识偏旧,特别新的东西要等着出版之后才知道,又没有什么途径。莉迪亚·戴维斯是因为《几乎没有记忆》的译者是我的一个朋友,但是当时不知道是跟保罗·奥斯特有关系,他的作品有一些我喜欢,有一些不喜欢。突然出来莉迪亚·戴维斯是他前妻,这个事对我来讲不是特别重要,后来又读了《困扰种种》,之后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好的短篇小说作家,而且是一个在人的情感方面完成很深的作家。这本书给我印象非常深,我花了比平常看一本书多两三倍的时间,因为我没什么事干,只是在家读书,大概前前后后一个多礼拜到十天才把这本书看完,其实这本书字没有很多,有很多空白,这个书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来读,但是这个时间是值得的。

 

春树:我看了一下她的《困扰种种》和《故事的终结》,我感觉到她确实是受过法国文学很大的影响,因为法国文学跟美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不太一样,它其实并不要求你也并不鼓励你写故事型的长篇小说,它会有很多创新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国内如果不是很有名的作者,出版社一定不会给你出,因为卖不动,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智力挑战。尤其是《困扰种种》里面有很多特别短的东西,包括她讲怎么看她们家孩子,我觉得这个跟我的题材有所重合,而且她写的特别真实,真实到很让人感觉到对这个世界有点沮丧,但这个可能比较先锋,她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本质在某一方面确实让人沮丧,并且你暂时也找不出什么办法来应付。保罗·奥斯特看的不多,但是肯定她比保罗·奥斯特要好,因为声名在外并不代表就好,他们俩离婚简直是必然的。你怎么不说她抛弃保罗·奥斯特呢?

 

止庵

福楼拜和普鲁斯特的译者

 

btr:谢谢三位嘉宾,各自谈到非常好的点。既然讲到这本书,我们接下来谈一下莉迪亚·戴维斯这本《故事的终结》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我想先介绍一下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和背景,这本书写于1994年,1994年是怎样的一个时候,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莉迪亚·戴维斯一共写过六部短篇小说集,第一部叫《13个女人和其他故事》,这本书没有人看过,因为是早期出的书,她想把它毁灭掉,所以我们没有人看见过也没有人读过这本书。真正第一个作品是《拆开来看》(1986年),楚尘出版的这本《几乎没有记忆》,其实是两部短篇集的合集,一个是《拆开来看》,然后是《几乎没有记忆》,一本写于1986年,一本写于1997年,《故事的终结》是莉迪亚·戴维斯相对比较早期的创作,她写了一段时间的短篇之后尝试能不能写长的,所以写了这个。在这之后她又出版两本短篇集,一本叫《塞缪尔·约翰逊很愤慨》,另外一本叫《困扰种种》,这两本合成第二个中文版《困扰种种》,所以这两个中文本涵盖她最重要的创作时期的四部短篇。接下来她在2011年左右写了四五十页的小小的短篇《奶牛》,2014年又出了最后一本《不能和不愿》收在最后一本里面,所以等到那个中文版出版之后我们就会读到她所有的作品。

在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下我们回过头来看1994年这样一个长篇可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可以做各种比较,比如说莉迪亚·戴维斯的长篇和别人的长篇究竟有什么异同,莉迪亚·戴维斯的长篇跟她自己的短篇究竟有什么异同,正是在这样的比较当中,包括刚刚几位嘉宾提到的,她身上的某种反驳性,因为她自己除了写这些短篇之外,她是几名非常重要的法国作家的译者,一个是福楼拜,她翻译的《包法利夫人》被视为英译本当中最接近原著的也是最好的版本,大家如果非常喜欢《包法利夫人》,就像我非常喜欢《包法利夫人》,我拿她的英译和中国老翻译家李健吾的中译本以及原版做比较,她的翻译真是非常贴近福楼拜,她是非常好的法语译者。她也翻译了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分,所以她身上的法国性也是可以探讨的问题。在座几位嘉宾可以谈谈看她的长篇跟看她的短篇或者其他人的长篇是不是有非常不一样的感觉,你们对这一点有什么想法?

 

春树

她是一个文体家,把小说写成一首诗

 

春树:她的长篇小说你可以从中间看,也不用从第一页看,她的故事性也是非常缺乏的,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肯定不像咱们写的长篇,要么就是写人物的小说,要么就是叙事的小说,我们非常强调它的故事性、它的可读性。但是她的这本书,很多都是内心的意识流的东西,还有一些像日记一样,或者是一些评论,我已经有点读混了,我把她的长篇和《困扰种种》弄混了。94年她写的这本书,还是很厉害,因为我没有读到过类似中国的作家,即使先锋派写作的作家也不是这样写的,只是我们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是先锋的,可能我们落笔的时候还是比较老旧,但是她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在美国已经有人这么写了,可能就像口语诗歌一样,原来你已经突破你的形式的一些问题。

    

 btr:春树讲了两个非常好的点,一个是对诗歌的提及,莉迪亚·戴维斯的写作,早期如果有故事的话,到了最新一本短篇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诗来读。另外,春树也提到对于观念和形式的关系,她说中国先锋派有这样的观念,但是一下笔就不一样,这个提的非常好,因为莉迪亚·戴维斯有很多评论家把她认为是文体家,什么是文体家?就是对一个词怎么样,对它的形式,对一个标点怎么用,更加关注,他甚至觉得一个标点可以改变所有东西,所以这一点是她的重要特色,她不但能够有一个观念在,她可以把这个观念落实到具有先锋性的形式上,所以非常好。

 

止庵: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爱情  

 

止庵:咱们一般读的小说里面主人公是一个人,她的主人公如果是人的话,她的行动或者她的作为,她和别人的关系,中间得靠一些事件把它连接起来,我们叫做情节,咱们读的一般的书都是这样。这本书跟这些书都不一样,这本书的主人公叫作爱情,爱情本身是主人公,不是处于爱情中的人,比如包法利夫人是恋爱中的女人,或者安娜•卡列尼娜是恋爱中的人。所以我们以前用情节、结构那套看法完全用不上,这样的小说在法国是有的,比如我读莉迪亚·戴维斯特别想到杜拉斯,比如像《情人》这样的书,主人公也不是“我”,是过去“我”的记忆或者曾经的生活,这都不是拿人作为主人公的书。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看这本书的话,就不能用传统小说的要求去要求它。她就是实实在在写一个人看自己,她描述自己那个爱情,这个爱情对她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她讲这个东西怎么生、怎么成长,最后怎么死,这个东西本身的一个演变过程。我是这样读这本书的,所以向各位推荐这本书也是由于这一点。

 

btr

人的记忆是会欺骗的,

不可靠的叙述反而更可靠

 

小二:刚才春树说这个小说故事性不强,我也是这样想,如果大家想看比较戏剧性的、情节比较紧张精彩的,这个小说可能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但是她确实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我个人觉得,我对这个小说最大的感受,她就是在对人的记忆,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因为传统小说写法都是很确定的,而你看戴维斯的时候她明显说这个我好像弄错了,或者跟哪个搞混了,她到处在怀疑自己,在写的时候也反复强调说可能这样写更好,或者说应该怎么样写,这就是所谓的元叙述。

她的中心点,有一种写作方法是不可靠叙述,比如用第一人称写跟用第三人称写,第一人称写的不可靠,如果主人公是他怎么怎么样,我作为旁观者看的很清楚,要是我,大家怀疑你自己说你自己,而她更近一步,不光是说我,她不停地否定我,有一件事情她从好几个角度写,前后写,不是说她写错或者我翻译错,她是故意的,她是说人的记忆是会欺骗的,是会忘记的,当你回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把好的事情记住了,难受的不想。当然更进一步,其实人把它写下来的时候,这又经过一次变形,你并不是故意的,不知不觉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她通过这个事情,实际上是在说,比如一个爱情过去了,你的记忆就这么可靠吗?人能不能够通过回忆写作完全复原过去的事情?你眼睛很清楚地看见一件事,实际上你的大脑已经把它做了一次变化。她通过这个故事做某个策略,但是有一个奇妙的感觉,这种不可靠叙事,有时候比可靠性反而更让读者觉得可靠,因为她在跟你商量是不是这样?反复跟你一遍一遍地说,这样比很明确给你讲故事的更可靠,你会觉得这个作者很诚实。

但是这类小说对读者的要求更高,如果你单纯看一个爱情故事,是能够看到一点,但是更重要的是,我老跟他们开玩笑,我说卡弗也是用省略、空缺、开放式结尾,让人跟他一起参与,这是主动式阅读,被动式是作者引着你告诉这个地方悲伤,然后你也跟着流眼泪。她不是这样的,她给你在这个地方挖坑,把你带进去,你不知不觉介入到里面,好像参与到创作一样,你们共同把这个角色情绪或者下一步的动作做出来,这个应是主动式的阅读,但是这个主动式的阅读给读者带来愉快,因为你不光读故事,你的脑子也在里面运动,花一份钱买书达到两个效果,我翻好多美国的书,包括卡弗都特别好翻,而这本书确实有点难翻,她是一个文体家,我一边翻译一边赞叹一边庆幸有机会翻译这本书。

 

btr:我最初读的是原版的,上礼拜开始把这个中译本看了一下,真的翻得非常好,很不容易,因为当时有些难以翻译的东西都被处理得很巧妙,我们也有幸有这么一个中译本,所以要感谢小二老师。小二老师谈到很有趣的点,比如说不可靠的反而更可靠。

小二

小说的时间切换如音乐跳动

 

小二:其实这个小说有几个时间的切换,首先这个小说里面没有对话,人物也没有名字,地点也很模糊,东海岸、西海岸,简简单单。但是有几个切换,她在写小说的时候已经和那个男的分开,她已经和一个叫文森特的男的住在一起,还有他爸爸,他爸爸是需要人照顾的。后来她在这几个时间的切换上非常自然,所以她是通过时态,就像音乐一样,如果总是一种节奏或者一种色彩会枯燥,她这个切换非常强,有一会儿写跟文森特,文森特问她写什么东西,因为她过去年轻时也是新潮的女生,总觉得她过去好像不是特别好的生活,想打听打听。有一段是她在回忆,其中有一段是她写这个小说,还有她跟他不好的时候,她也在写。她回忆这个男的走了,她去找他,某些时段又回忆她跟这个男的好的时候。你们仔细看,时间在几个地方切来切去非常自然,而且像音乐一样搭配很随机,在阅读上一会儿比较急,一会儿比较缓,有一种内在的节奏,通过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之间的拼凑,有的时候你觉得一会儿前面,一会儿后面,我个人感觉它像音乐一样有起有伏。

好多人说这本书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莉迪亚·戴维斯是一个文体家,但是她不用什么大词,你翻译成中文也不能弄四个字的成语。有些作家喜欢用隐喻,用一个借物表达这时候的心情或者想法,她几乎不怎么用,我在后记里面写了,《巴黎评论》采访的时候问为什么不用隐喻,她说如果用隐喻立刻分心,读者看到隐喻立刻会问我什么意思,我本来想讲清楚的,你突然冒出一个隐喻,就像我们跑出来一个四字成语,你一定会考虑半天它代表什么,就会把你的专注度分散掉。

 

爱情是热烈的,但是这个小说很冷

 

止庵:刚才有一点没有说完,这个小说如果用冷热来衡量的话很有意思,刚才讲它是写爱情的小说,按理说应该是很热烈的小说,而实际上这个小说是很冷的,这跟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它是一个人来追忆自己曾经发生过的感情,所以整个的注意点都在自己这一方。我们读这个小说感觉到里面很有意思的很隔膜的东西,就是她和曾经的男友之间,即使描述他们如何好的时候还是有一种很冷的感觉,这种调子使得这个小说变成很有力也是很结实的作品,用这样的写法写很多缠绵的就完全没有这个东西,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如果拿冷热来说的话它是偏冷的,光和暗它是偏暗的作品。

刚才小二老师提到不可靠叙述,我也有同感。莉迪亚·戴维斯不可靠叙述把我们可能发生的质疑实现剥夺掉,因为我告诉你就是我不能确定的东西,所以你没有必要质疑我是不是确定。甚至也有一种可能性,读这个小说有一个最大的可能性,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他”,都是这个女人想的一件事情,甚至她写出来就是让文森特来看。刚才我们提到洛丽塔,其实《洛丽塔》这个书很有意思,大多是亨伯特说的话,也许根本不存在洛丽塔这个人,可能是亨伯特这个人疯了,在一个监狱里面编的故事。

如果这样来看小说的话,这本小说可以这样来读,很可能是一个人在创造一个东西,她创造一个爱情的对象,然后不断地让它完满,可能完全是一个关于写作的书,如果这样的话更有意思了。所以这个书可以当真事来看,也可以当虚构来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现代文学随着文学的演变越来越拒绝一种看法、一种角度看事情。巴尔扎克那个时代所有小说都说法国哪有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有一家人,他好像是上帝一样对这个世界一切都特别确定,问题是这个世界是不是我们的?是不是真的是我们知道的世界,就像我们想的这样?其实也不一定。这个小说可以有很多读法,它是一个变化无穷的一本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书。   

 

春树:

莉迪亚·戴维斯帮我解决写作上的一个困扰

 

春树:这本书我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看的,我拿到石家庄两个写诗的朋友家,正好写诗的那个哥们教法语,他买了《困扰种种》,我想可能确实写的好吧。我现在在写小说上面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我很难像以前的那些作家那样虚构,我不会虚构。但是如果写自己的事,虽然都是真的,但写下来确实就不是真的,这个跟一般读者又很难解释,因为他们会觉得你写的是真的这个就是真的,每一条他都觉得这个就是你,就是当时的你。最可怕的是有时候把现在的你和当时的你认为是一体的,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很大的困扰,但是自从认识莉迪亚·戴维斯,她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包括石黑一雄他也帮我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拒绝像以前那种方法来写作,我们甚至可以拒绝想看我们那样写作的读者,因为我们最终还是要诚实。

 

btr: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各位读者,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编辑|李X

阅读,让一切有所不同

欢 迎 关 注

楚尘文化

这7条关于人生、工作和爱情的感悟,我把它们写在29岁生日这天

是的,Boy今天29岁了。

感谢这一年时间来大家的支持和喜爱。今天的文章就分享7条我关于人生、工作和爱情的思考,算是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一点启示。

下面进入正文。

1.成熟而不世故

去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每一个20多岁的男人,都有一个叫“大叔”的敌人》。里面谈到大多数男生在20多岁的年纪,渴望变地更加成熟和强大。可等到自己也快到了被人叫“大叔”的年纪,却觉得这并不像过去我想的那么简单。

成熟并不是一个以年龄增长为标志的概念,而是以心态的变化为界定。我更愿意把“成熟”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

它是全神贯注,是淡定豁达,是看透本质,是不轻易为情绪左右的思想和行动。

但成熟并不等于世故。世故是阅人无数后的经验,是懂得“见人下菜”的圆滑,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诚然现在这个社会懂得世故的人更容易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但与此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东西,以至于“我们最终都变成了当初那个自己所讨厌的人”。

看透而不说透,深谙世故而不世故,始终保持一颗单纯善良的心。这是人生的大智若愚。

2.学会和孤独相处,它是你思考时最好的朋友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热衷于认识各类“朋友”、“大咖”,以期望提升自己的社交质量和资本。但最后我发现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浪费时间。牛逼的人并不会因为和你合影或者交换了名片寒暄几句,就和你成为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想要和厉害的人取得平等的对话,首先你自己要变成厉害的人。

后来几年我逐渐停止了这些无效的社交,把时间更多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中。换句话说,我开始学会和孤独做朋友,因为它让我更加专注。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任何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我都会在孤独的时候去思考。我尝试站在不同利益方的角度去思考,追寻问题的来龙去脉去思考,搜索相似的参考案例去思考,提出看似不着边际的假设去思考......

我用各种能够想到的方法和途径去分析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读书时学过的数理化知识和模型在我看来并不是只有你“买菜的时候才有用”,相反如果你会举一反三和类比,这些知识将让你受益无穷。

我在过去文章中经常提及的“逻辑演绎归纳法”,其实高中数学课本里就讲过。

孤独,为你创造了思考问题的绝佳环境和条件。这个时候没有外界的干扰让你更加专注于手上的问题,精力会更加集中。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会议室里是想不出答案的,孤独才是灵感的催化剂。它是洗澡时流淌过头顶的热水,是深夜里床头的一杯红酒,是车窗外极速掠过的山川,是天边一望无际的云海。

学会和孤独成为朋友,它会帮你开启思维的殿堂。

3.懂得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起父辈那一代而言,我们是幸运的。得益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个时代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方法论,而是决断心。当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时,当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多时,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如何去做取舍就变的尤其重要。

在我看来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需要勇气和决断。

时刻在心里保持一个清晰的价值观标杆,不要做出违背内心的抉择,不要为了获得利益而刻意伤害他人,不要践踏道德的底线而去做违背良知的事情,即使那样会成功得快一点。这些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

我见识过物质力量的强大,也见识过金钱是如何一步步摧毁人性。我体会过成功之后的酣畅淋漓,但同时也付出过惨痛代价。正因为这些经历,我才更感到人心善良的难能可贵。诚然现在整个社会大环境非常浮躁,媒体大量鼓吹“出名要趁早”,“金钱万能论”随处可见。但我仍然要说不忘初心的宝贵。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自己,懂得什么时候去争取,也懂得什么时候该放手。

这不是情怀,这是睿智。

4.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对我而言就是有能力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习惯把“成功”进行物化,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衡量方法。

但我认为成功并不是你在朋友圈晒限量的名牌包,也不是每天游走于各种高端私人聚会中的闪耀夺目,更不是豪宅名车黄袍加身。更多时候那是我们为了维持其他人的仰视而辛苦营造出来的泡沫幻影。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你能够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并且把它过得很好。

但这并不代表不追求物质,而是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物质,并且踏实努力地去追求。比如最近我看中一款新车,我就会努力工作攒钱去买。我知道更高价格的车目前负担不起,所以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一个最优选择。

财务自由这个词对于每个人的含义都不尽相同。对于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年薪七位数或是成为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对于某些人而言可能只是有一个自己的小窝或者开一间咖啡馆。如何平衡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和现实的满足感,是需要一生修炼的功课。

有梦想也要脚踏实地,有追求也要量力而行。“不信极限”这样的话是广告语言,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才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5.学会使用模版,然后丢掉模版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讲过,任何一项新工作,新情况,通常都有前人的经验或者“模版”可以借鉴,对于新人而言这是成长最快的捷径。比如我刚开始工作时候最喜欢去找各类PPT的模版去模仿它们的设计排版和写法,但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我发现“模版”的缺陷越来越突出。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它们会让你停止学习。而这绝对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人们天生对未知都会感到恐惧,都有拒绝新事物的惯性。因为新事物意味着需要花额外的时间精力成本去学习。所以当你用惯了一套模版(工作的方法,思维的定式,对事物的固有认知,这些都叫“模版”)时,很容易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我终于可以不用再去学习了”,“现在我可以享受一下安逸的人生了”。

当你进入了舒适区时机会成本就会被无限夸大,成为你继续学习路上的拦路石。但如今的世界每一天都在经历着变革。前几天大家还在热议的一个概念,过几天就被人做了出来;去年还在被热炒的话题,今年你会发现已经全部死光。知识的更新从未像现在这么极速过,如果固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你被淘汰的时间是以天为计量单位的。

本质上而言,模版带给我们的不是做事的方法,而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它不是形而下的工作执行,而是形而上的理论基础。知其一也要知其二,由表及里地探索“模版”背后的思路而非眼前的模型才是你需要去做的。

丢掉模版的那一天,你的思想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6.培养自己跨学科、跨行业的思维

2009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叫《未来是湿的》。书中前瞻性地描绘了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通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创造出无数商业机会的繁荣景象。同样的,互联网也消除了行业之间的隔阂。如果把世界比喻成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互联网和信息就是水。越来越多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模型被挖掘出来,我们的世界在不断被重塑。

而作为个体的我们更应该学会跨学科、跨行业的思维模式,jumpoutofthebox.从别的行业中汲取灵感,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它们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活跃甚至是跳跃。

举个例子,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喜欢弹钢琴。音乐是我从小到大接受的兴趣教育,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艺术的东西背后也有严丝合缝的逻辑理论蕴含其中。如果你把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看作一部电影,你会发现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有清晰的情绪主题贯穿其中。音乐和电影一样同样也有起承转合。如果你听过交响音乐会,你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指挥家站在舞台正中央。如果你愿意把思维再打开一点,你会发现这和你在老板面前做Presentation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或者说,把这样的经历跟你去逛宜家时的心理变化做一个类比,你会得出很多奇妙的结论。在这些领域,对受众的心理情绪把控和对内容展现的节奏掌控起了很大作用。这里面涉及到心理学,营销学,艺术表演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既定的规则里,你才能创造自己的规则。

7.喜欢一个人就认真去爱

作为最后一条,我想聊聊一直以来我都甚少提及的感情话题。我自己的恋爱经验不多,能分享的有限,所以只说一点:

如果喜欢一个人就认真去追去爱,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会逐渐改变你对爱情的看法。

这个时候的爱情在我看来最纯粹。如果在这个阶段你有幸遇到一个真心喜欢的人,好好去追去爱,不要计较得失,不要考虑以后会不会结婚。认真去爱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外界的信息干扰会越来越影响你对爱情的判断,“真心喜欢”这四个字的考量权重会不断下降。我们会越来越不确定和眼前的这个人在一起是因为什么。有可能是ta会给你的事业发展带来帮助,有可能是ta家在市中心有两套房,也有可能是ta很老实从不在外面搞暧昧......

当人们对爱情的要求开始变得更加实际,大家更加理性地去看待一个天然感性的东西时,就会失去很多原本美好的乐趣。诚然我们不能改变人生阶段的成长,但至少可以在自己还愿意付出心力去追求真爱的年龄,全心投入,把生命活到最大值。

有时候过程可能比结果更有意义。

以上。

.....最后Boy给自己打个广告.....

是的,Boy又要开课了。这次依然是在虎嗅旗下的怒马APP平台,本期分享的主题是:

《PPT快速上手指南》

这次的课件PPT抽出几页分享如下:

想要学习PPT制作技巧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噢~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时间=)

拒绝爱情的ID的各种写法

一个人的安全感

谁帮把情侣ID拒绝诱惑和拒绝勾引加点好看的符号?

﹎ヽ拒绝诱惑℡﹎ヽ拒绝勾引℡拒绝丶诱惑╮拒绝丶勾引╮↓拒绝诱惑ζ↓拒绝勾引ζ﹌拒纟色勾引扌巨绝勾引﹌

需要一个带汤字的ID,爱情的?

心灵鸡汤,你是我的迷魂汤,汤圆,汤是唯一,被汤淹没,爱上汤的味道,离不开汤,开心汤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拒绝爱情的ID男4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