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悼念去世人的ID

发布时间:2023-12-05 08:40:56 admin 阅读:59

导读悼念去世人的ID 黄泉路-深情祭奠的死魂灵 悼念去世的祖母的诗句? 1、《登府城望祖母陈太妃》茔明代:朱诚泳乐游原近少陵原,芳草萋萋接远天。惆怅慈颜无复见,不禁双泪一潸然...

悼念去世人的ID

黄泉路-深情祭奠的死魂灵

悼念去世的祖母的诗句?

1、《登府城望祖母陈太妃》茔明代:朱诚泳乐游原近少陵原,芳草萋萋接远天。惆怅慈颜无复见,不禁双泪一潸然。译文:高兴的游览园林,到达少陵苑附近,草长得满地都是。忧郁和蔼的脸再也看不见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2、《题外祖母夫人李氏墓陟屺亭》宋代:许及之陟屺哀哀八十亲,渭阳念母我伤情。等为孝子终身慕,最惨婴儿半路声。已把山光占塾教,底须宅相写亭名。登亭更望芙蓉顶,吹棘风前泪并倾。译文:我很难过,在渭阳想念我的母亲。你们这些孝顺得人是我终生的羡慕的,最悲惨的半途婴儿。在这座房子的地基上,人们教过商光,并写上了这座亭子的名字。展馆看得更清楚了,木槿树的顶部在风吹荆棘之前哭了。3、《二月一日候朝是日予祖母寿辰》明代:边贡灯火春城漏下迟,薄罗寒透五更时。莺迁上谷声初转,花隔东风信未知。仕汉恩深惭壮业,报刘心远滞还期。天街望处无端喜,南极光连北斗垂。译文:春城的光线漏得很晚,博罗的寒冷渗透到了第五个小时。英向山谷走去,声音先转。东风未知。史汉恩对自己的成长深感羞愧,并报告刘新元延迟还款。4、《除夕哭祖母三首其一》明代:边贡千里重闱罢倚门,此生宁复侍晨昏。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萱吐北堂空被雪,婺沈东海忽无垠。数回欲办屠苏酒,谁向泉台致一尊。译文:千里之外,更不用说靠在门上,为今生的早晚服务了。叶某还远没有为他的子女和孙子孙女做计划。他对父母不太好。玄土北塘空雪,吴沈东海突然茫茫。好几次,谁愿意杀掉苏维埃的酒,向泉台倒一杯酒吧。5、《除夕哭祖母三首其二》明代:边贡抱孙曾许继弓裘,百药恩深岁月悠。嘉树绿阴三亩宅,紫芸香业万书楼。归耕尚想夸重庆,死别那知是远游。却对画阑如梦里,海山何日更添筹。译文:保顺徐继公秋、白药恩历史悠久。嘉树绿荫三亩楼,紫瑞香万书店。回去种田还想赞美重庆。告别死者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但这就像一幅梦中的画,什么时候海山会更有帮助呢?

金庸逝世:日本网友真诚悼念,原来这些二次元梗都是先生玩过的…

(本文作者:耿耿,Yissa亦有贡献)

《神雕侠侣》的结尾,只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

从此世间再无大侠,先生,就此别过。

金庸先生仙逝的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一时之间,整个华人世界都在怀念。有人说,金庸一个人养活了几代人。我觉得这个说法不为过,毕竟他的武侠小说作品曾是一代人青春时期的精神食粮,那些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又陪伴了多少人长大,直到现在还被拿出来屡屡翻拍——如果没有这些好故事,华语影视界该有多寂寞啊。

一番感慨后,今天小编想说的是金庸和二次元的关系。细细想来,原来许多二次元动漫梗都是先生玩剩下的!

 

相信喜欢日本文化的小伙伴对日本知名动漫编剧虚渊玄应该并不陌生吧(代表作品《魔法少女小圆》、《Fate/Zero》等),虽然看似他和金庸先生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他非常痴迷武侠小说,是金庸的铁杆粉丝,家中书架上都是金庸先生的书籍,虚渊玄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在创作时受金庸的影响非常大。

而另一位轻小说家柳野かなた更是《射雕英雄传》的超级读者,在推特上更是疯狂安利,他认为早在过去的60年前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就已经有了很多现在流行的二次元套路了,这一观点更是引发了热议。甚至还有人把金庸先生小说中的角色按照设定分了类,傲娇的赵敏、木婉清,病娇的阿紫,走萝莉风的天山童姥,这样一讲还真是别有一番画面感。当然我们还可以把《鹿鼎记》归为后宫类,《神雕侠侣》归为养成类。更有网友表示阿朱这一角色是金庸先生作品中最强的“二次元”人物,她集合了cosplay达人,裁缝达人,仿妆达人,声优达人于一身……这么想来,金庸先生简直可以说是二次元“先锋”!

不止是虚渊玄这样的名人,实际上金庸武侠作品在日本多次出版,有很广的受众人群。今天先生逝世的消息一出来,推特上立马炸出一堆“真爱粉”书迷的悼念:

“跟圈外人解释‘金庸逝世’这件事的时候,跟ta说你就当成手冢治虫或者藤子不二雄级别的人物去世的大事件就好了。”

 

“诶?诶——!!新派御三家全员仙去了……我特别喜欢金庸笔下的令狐冲。”

注:这里御三家指的应该是金庸、古龙、梁羽生。

 

“从朋友那得知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的line朋友圈已经被这件事刷屏了,不愧是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去世了。我还曾经以《倚天屠龙记》中的角色殷梨亭用作我的ID,这是我在武侠小说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正好这个月重读《书剑恩仇录》,感谢先生写出跨时代现在读来也非常有趣的小说,敬祈冥福。”

 

“金庸先生,感谢您写出如此精彩的小说。您的作品今后也会被无数次重拍或再版,永远带给我们欢乐。”

 

“金庸先生去世了?麻吉?金庸先生写给我的信,是我一生的珍藏。敬祈冥福。”

 

“金庸先生去世了啊…我是从金庸作品开始了解到中国武侠的魅力,特别喜欢《射雕英雄传》…。”

 

“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可以同时品味到冒险、历史、武术、恋爱、推理等多种要素,非常厉害。很多情节完全感觉不到是半世纪前写出来的。实际上我也没能把他的书全部看完,光顾着重读自己喜欢的几本了,无论读几遍都不觉得腻。”

“江湖风波险恶,多多保重。”

【重要通知】

打滚卖萌请求大家星标苏曼日语

方法↓↓↓↓↓

【往期关键词】

?文化类?

樱吹雪 / 甲子园 / 沙林毒气 / 任天堂 / 

安全套 / 公厕 / 电车痴汉 / 怀石料理

?学习类?

留学 / 语言学校 / 京都大学/ 

京都购物 / 日式冷笑话

?人物类?

羽生结弦 / 川岛芳子 / 村上春树 / 川端康成

木村拓哉 / 绫濑遥 / 安室奈美惠 / 山崎贤人  

10月29日,0起点50音深秋班要开讲啦!

苏曼老师花了1000多个小时倾情备课

最终浓缩出12小时讲解+8小时朗读纠音课程

带你2星期完全突破零基础语音入门

积累100个简单的日语词汇

打下标准的日语语音基础,从此自信开口~

给父母立碑已故的儿子名字还写吗?

 给父母立碑己故的儿子名字还写吗?

给父母立碑时,已经去世的父母的儿子是要写在父母碑文上的, 因为不管父母生养的儿子或者是女儿是否去世,他们都是自己父母的亲生的孩子,父母他们也已经去世了,也就他们共同到了天堂了,他们在天堂团聚了,这个确实是要刻在墓碑上的,只不过去世的父母的儿子柯的名字上面是用括号或者虚线标注出来的,证明他这个儿子是已经去世了,父母的碑文也就是在世的儿女们给他立的,

人这一辈子,其实非常短暂,悼念我已仙逝的爷爷!

布衣公子系列原创PPT作品分享,PPT技能分享与互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实践的分享和探讨,工作与生活的感悟分享等。

▲2012年国庆我的爷爷

2024年11月末,我的二宝还未满月,老家里传来爷爷去世的消息。天气渐寒,二宝出生后几天就一直断断续续感冒,田先生一个人回去参加里葬礼,我在视频里看到那围放的花圈,哽咽的哥哥念悼词。

直至2024年五月回家,看到那空旷旷的堂屋,已经被整平的锅屋,才深切的感受,爷爷奶奶都已经不在了。

本次分享我的二哥布衣公子写的文章,关于爷爷的一些记忆。

人这一辈子,其实非常短暂,

悼念我已仙逝的爷爷!

◆ ◆ ◆

图文丨仝德志(布衣公子)

1

为什么一定要留下一些关于爷爷的文字

据说,一个人告别这个世界分三个阶段,墨西哥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第一个阶段是心脏停止跳动,生命体征没了。

第二个阶段是葬礼告别,被干干净净的从这个社会上,从生前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抹去。

第三个阶段,当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也离去了,关于他的残存记忆也随之而去,那他就算是被这个世界彻底遗忘了,这听起来有些伤感。这个世界,整个洪荒宇宙将再也找不到任何有关的人和事,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一个人来过这个世上的人,仿佛从没有来过。

这就是我要给爷爷留下一点文字的原因。我有这个能力,也就有这个责任去写点文字,不刻意去树碑立传,不去采访家族亲友,只写一点我的回忆,聊作纪念。当然,以后还是要采访父母、大伯和姑姑们,再多写点爷爷奶奶的故事。

实际上,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父母离去了,只有他们才保有的、关于你婴幼儿时期的记忆也就消逝了,你的一部分也就被他们带走了。

所以,计划中也很必要去采访一下父母,给自己的童年也留下一些珍贵的文字!

2

人这个一辈子,其实很短暂

2024年11月26日入夜,爷爷在睡梦中离开了我们。父亲说,白天爷爷的精神还可以,吃饭也正常,晚上,爷爷就静默着离去了,没有留下任何言语。

爷爷去世的时候虚岁102,我不禁感叹,人这一辈子,其实很短暂,纵是百岁人生,也忽然就这么结束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作为孙子辈来说,这么说似乎有点矫情了,但恍然间发现,我都已经奔四了,我的哥哥们全部40+,大伯家的大哥和二哥,都已50+,父亲年近80,大伯已经80多了。

真是日月如梭啊!可叹“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该如何过这一辈子,我们将在身后留下点什么呢?

爷爷留下的是一大家子的孙男娣女,在家谱上开枝蔓叶。爷爷的后代几十口人,第五世子孙都接近十人了(含外嫁系),作为一个一字不识的农村老人来说,这也算是圆满的人生了!

如果说爷爷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奶奶因意外早于爷爷去世。奶奶的身体一直都比爷爷还硬朗,冬天也少有感冒和咳嗽,大约是2009年的初冬,奶奶牵羊时不慎被羊拽倒骨折,92岁高龄很难再康复,卧床半年后,于2010年4月在疼痛中去世。

奶奶去世时非常不舍得这个世界,哭着说“老天摁我头不让我活了,我还没有过够”,奶奶临走的时候,耐心的给爷爷安排生活的各种细节,我虽然没有在跟前,但每每听到父母亲说到此事,总是无比动容。

奶奶她万分不舍这个世界,不舍爷爷。

3

奶奶去世后,爷爷开始孤独

奶奶还在的时候,和爷爷虽然都已90高龄,却依然不依靠子女而独立生活。虽然大块的田地都已留给后辈耕种,但门前和村子周围还有一些菜园平时可以侍弄。家中还饲养着羊和鸡、鸭等家禽。

爷爷养的鸡和鸭基本都是圈起来的,鸡圈在大门里侧,里边有鸡们住宿用的木笼子,木笼子外面爷爷用买来的渔网围了起来;鸭圈在堂屋和东屋之间的狭缝里,鸭子飞不高好像并没有用渔网围起来,印象中只是放了一个木栅栏挡在鸭圈的门口。

羊白天拴在门外面的一颗老榆树下面,悠闲的吃着树叶子,晚上牵回家中的羊圈里休息。平时都是爷爷牵羊,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奶奶自己牵羊,然后就被羊给拽倒了!

奶奶去世以后,爷爷似乎一下子衰老了很多,已没有精力再去饲养家禽家畜。印象中,爷爷还曾经养过一只脏兮兮的长毛哈巴狗,但我已不记得那狗是什么时候消失在爷爷的生活当中。

起初,爷爷还能自己骑自行车去赶集,我们晚辈每一次回家都会给爷爷零花钱,所以,爷爷平时自己爱吃啥自己去买,也坚持自己做饭。

爷爷的小屋里,方桌子上堆满了大姑、小姑和其他各晚辈们买的牛奶、面包、蛋糕等食品。

一台山寨品牌的小电视摆在爷爷的床头书桌上,陪伴着爷爷打发了许多孤寂的黄昏和夜晚。

作为晚辈,实际上我们每年都是春节期间短暂的回家团圆几日,刚回到家,立即就带上礼物,一般是吃的东西,到爷爷的小屋看望爷爷,顺便给爷爷一点零花钱。

春节过后,离开家时,又来到爷爷的小院向爷爷告别。爷爷拄着拐杖坚持送我们到大门外面,然后目送我们渐行渐远。

后来,爷爷不再自己做饭,但坚持住在自己的院子里,父亲和大伯每十天轮流给爷爷送饭,大姑和小姑来的也更频繁了,给爷爷带来牛奶、面包和新鲜的馒头,帮爷爷洗洗衣服,晒晒被子。

每一次回家,都会看到爷爷比原来显得更加苍老,冬天的阳光暖洋洋,爷爷常常拄着拐杖坐在我家门前的石凳上晒太阳,母亲怕爷爷着凉,专门制作了一个麦草垫子铺在上面。

而我们一看到爷爷过来,都赶紧过去搀扶。门前有邻居走过,爷爷已经很难辨认了,当邻居们走近了,主动跟爷爷打招呼,爷爷才认出那人是谁,聊一会天,瞬间会感觉很好。

自从跨越了百岁的门槛,爷爷忽然加速衰老,特别是2024年,爷爷除了吃饭还正常,已经不太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屋了。

夏天的时候,我因舅舅去世回老家奔丧。那几日在家天天给爷爷送饭,帮爷爷接上拉断的开关线,将昏黄的灯泡换成明亮的节能灯。

爷爷说,辛苦了,你哥,你从北京坐高铁回来的啊?爷爷将我认成了我哥。而我也没有说破,我说是的呢,现在高铁可快了!

爷爷没有等到那一年的春节,就驾鹤西去了。

4

关于爷爷的零散记忆

关于爷爷最后的记忆,是爷爷特有的音色所回应的应答声,很难找到具体的汉字与之对应,大约是介于“啊”和“嗯”之间的发音吧。

这是自我童年时起,每当我喊爷爷,爷爷都会是这样的应答声,只是以前洪亮和干脆,而以后则显得苍老和悠远。

爷爷去世半年多了,此刻让我再从脑海中搜寻关于爷爷的记忆,大多竟是儿时的回忆。这也难怪吧,自从18岁开始,离开家乡求学或工作,每年都是像候鸟一般例行往返,如今已整整二十年。 

相聚总是短暂,一年又一年,我们仿佛在不同的时空跳跃着生活,而过年回家就是这跳跃的节点。所以,似乎只有童年的回忆才最为真切。

关于我对爷爷最初的记忆,是爷爷拿着鱼叉,瞄准田头水沟里一团黑鱼雾,猛刺过去,然后,射中了一条一斤多重的大黑鱼。

那黑鱼身边的“黑雾”,就是黑鱼生的崽,黑鱼要一直护着崽,所以,一般发现了黑鱼雾,就能找到大黑鱼。

那时候,我大约3岁,爷爷和奶奶住在打麦场边上,紧挨着稻田。

农忙时,哥哥、姐姐跟着父母亲在打麦场上忙活着,我在边上玩耍,一会儿嚷嚷饿了,父亲说,去奶奶家要一块馒头吃吧。

我就跑到奶奶家,奶奶就会拿一块馒头递给我。

小时候,我家大多吃的是粗粮做的煎饼,而爷爷和奶奶吃的则是细粮做的馒头。并不是生活水平问题,80年代,农村已经温饱了。所以,母亲常说我是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人。

主要是因为爷爷奶奶的牙口不好,馒头才能咬的动。特别是爷爷,据说年轻时满口牙都掉光了。所以,我从没有见过爷爷的牙齿,哪怕是一颗。

后来,爷爷和奶奶又搬到我家门前的一片空地上居住。房子是爷爷自己盖的,虽然有点矮小,但堂屋、偏屋、厨房、鸡舍、鸭圈、院子、门楼,一应俱全。

村东大约有三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农村的小集市,叫做“三闸街”,俗称“大渠”。位于梁集、刘圩和高作的交界处。为什么称之为“三闸”或“大渠”呢?

此处应该是三个方向的引水渠交汇处,有三道水闸吧。这水渠早已废弃不用了,所以,后来,四邻八乡把这里当作集市直至今日。

每逢赶集,那道东西走向的废弃大渠上,总有一群人或蹲或坐、或站或靠着大树,围着一位说书先生,聚精会神听戏,那一群人里必有爷爷。爷爷不识字,看不了书,就靠听书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后来,有了收音机,爷爷可以从收音机里听书。再后来,大伯家最先买了电视机。每天晚上,总是我和爷爷结伴去大伯家看电视,那时候,我读小学。

“孩蛋儿,过来哦”。每当爷爷在大门外喊我时,母亲总说,“快去,你爷爷可能赶集又买什么好吃的东西了,喊你吃呢!”

“孩蛋儿”是小时候爷爷对我的ID,别人不这么叫。童年时,有无数次爷爷会在我家大门外喊我去吃好吃的。

啥好吃的呢?大多都不记得了。唯一留有深刻印象的,是糖拌番茄。爷爷会把熟透了的、红通通的番茄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剥去外面薄薄的一层皮。切成小块、伴上糖,就是成了儿时最喜爱的美味。

后来,我上了中学,爷爷再叫我时,还会给我倒上一杯酒,让我习练着吃点酒。

再后来,上了大学,又外出工作,每年大约只是春节才回老家,对爷爷和奶奶的记忆,却日渐模糊,只感觉到他们在一天天的变老。

爷爷奶奶平时都是自己做饭,而春节时,则在两个儿子家过年。一般三十在大伯家吃大菜,初一在我们家吃饺子。

▲2005年春节爷爷奶奶在我家的合影

2010年奶奶去世,没有等到她这个小孙子结婚,只是大约听说我正在谈女朋友。而这个事情,自从我2003年参加工作以后,奶奶就一直念叨,实在是遗憾!

2013年5月,我结婚了,爷爷的身体还非常硬朗,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前脚后脚的跟着、看着大伙忙活。

▲婚礼前一天,爷爷看大伯家四哥干活

▲婚礼当天,我和媳妇给爷爷行磕头礼

我想,如果奶奶也能经历我结婚的场景,见到我如花似玉的媳妇和两个可爱的宝宝,那该多好!

人生不能贪得无厌,哪能没有遗憾呢!

仅此碎语,以作纪念!

5

附:爷爷去世时,我哥写的悼词

祭百岁祖父驾鹤去

祖父已仙逝,悲痛不能言;

原本无征兆,消息太突然;

急停手中事,千里奔家园!

阴阳已相隔,长跪灵柩前;

慨叹我祖父,生逢乱世间;

幼年丧慈母,孤苦凄凉伴;

助父早当家,卓绝渡难关!

年少即顶梁,成家未弱冠;

为赚糊口粮,片刻不得闲!

徒步独轮车,贩运千斤石;

挖树卖木材,流尽血与汗!

先遭鬼子祸,又遇抓壮丁,

孤夜卧田埂,逃命山野间;

吃尽千般苦,受尽万般难;

往事言不尽,听者无不叹!

风水轮流转,盛世降人间;

丰收能吃饱,勤劳能穿暖;

瓦房遮风雪,不惧天地寒;

古稀享天伦,儿孙绕膝前。

院中养鸡鸭,庭前种菜园;

相伴观落日,岁月无波澜;

可怜天妒忌,祖母摔伤残;

卧床半年余,撒手绝人寰。

独自守夕阳,时光又八年;

逍遥驾鹤去,从此成神仙;

人生多少事,百岁一瞬间;

无奈相伴少,永无再相见;

言此泪沾襟,碎语话思念;

未来多珍重,恭谨把家传!

-END-

本文作者:

仝德志,ID布衣公子。

他是80后的工科男,他自学人力资源,他坚持知识管理和分享,他不仅是企业文化专家,而且是网络PPT达人,他的近百份免费PPT作品持续分享,惠及百万职场人士,他出身出身寒微,为改变命运,身体力行,潜心钻研,努力做好知识管理,形成个人知识管理成果近百万字,50余文档;而后,自2012年始,又将其知识管理成果以PPT的方式,在各类平台中予以分享,从未间断。数年时间,「布衣公子」声名鹊起,享誉人力资源、培训师及PPT圈内。

往期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探寻苏南乡村:千年古韵蒋山村丨No.339(附电台节目)

探寻苏南村庄:即将消失的城中村丁家丨No.332(附电台节目)

探寻苏南村庄:今非昔比落寞的石山村丨No.330(附电台节目)

ID:lanyinjiuer

在这里与你一起成长

回复“福利”二字

领取久儿为你精心准备的大餐

摄影、绘画、文学、文艺、

励志成长、美食、园艺花卉等海量电子书

思念逝去的亲人伤感ID?

零落回忆祭奠那年痴迷╮

经历ヽ停驻在虔诚的桑田

怀念和迩争吵。

触及不到你沧桑的容颜丶

歌尽繁华,谁为谁画地为牢

闭上眼、闻到雪花漫飞-

忧伤说笑。

ㄟ没有牙齿的那年

ヽ 唯美似夏天.心伤了

画面ヽ定格在年华的沧海

再耽误多一秒都不愿意

把你埋在心里、我的独家记忆

留着泪看你走%

可笑到想要你赔给我时间

风拂过丶凄凉了你我旳曾经

坚强到不再受伤,

雪花下我笑著回憶從前╯

悟空ヽ回到为师身边来扒つ

幸福如缕薄冰。

等不到天黑 烟花不会完美

人去世以后悼念期间放的那个音乐叫什么名字?

那是哀乐(《哀乐丧礼进行曲》)专门用于丧葬或追悼仪式的悲哀乐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哀乐的内容及演奏演唱方式是不同的中国现用的哀乐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改编自《风风岭》(粉红莲),第二种说法:为刘志丹而作,第三种说法:罗浪原创。

悼念去世人的ID

悠悠我心

《好久不见,武汉》:疫情下关于死亡和哀悼的反思

/1/

前情

看完了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之后,我开始复盘与反观自己2024年上半年与疫情有关的碎片化记忆。

 

纪录片里的所有采访,都是在吃的状态下进行。无论是哭还是笑,受访者要么坐在饭桌前,要么眼前摆着一堆吃的,是的,这就是烟火气的武汉。无论悲伤抑或喜悦,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2/

这里是武汉

纪录片中的受访者,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小龚,来自湖北随州。她说,刚开始来武汉,不喜欢这儿,因为大家说话大嗓门不温柔,但是现在觉得武汉挺好的,因为武汉人真的很热情。

作为一个湖北非武汉人,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一直是带着偏见看武汉的,和小龚对武汉的感觉一模一样。可是武汉的好,一定要你身处其中,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慢慢体味出来。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不是因为我是湖北人就要自夸。武汉的确是将江湖气、烟火味和市井文化糅杂在一起的非常特别的一座城市。你说它本土特色鲜明,但是它又在通往国际化的路上奔驰;你说它时尚高端有姿态,但是武汉人特有的大嗓门和直来直去的火爆脾气和万丈豪情,又让你感受到最接地气的本质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

 

武汉夜景

去年夏天我带着女儿回湖北过暑假。在武汉的日子,我和女儿一起去看电影、逛书店、看话剧,会老友,住着住着,我竟然对这座城市心生眷念。我跟我妈说,从小到大,来过武汉无数次,年纪越增长才越能咂摸出这座城市的好。

 

位于武汉三镇之一汉阳的琴台大剧院,剧院内曲径通幽,剧院外是著名的汉江,水面上荷花朵朵,蝉鸣声声

 位于武汉三镇之一汉口市中心的中南剧场,在夏天会推出一系列优秀的儿童剧目

/3/

医院护士龚胜男:医护人员对新冠患者离世的情感反观

 

护士小龚对导演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她原本是要打算辞去工作的,因为她感觉找不到人生的一个方向。直到疫情爆发,让大家又重新关注医护人员这个群体,让她有机会对自己职业的价值有了重新的思考与评价。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这让我想到了今年年初疫情爆发前北京朝阳医院被患者砍成重伤的陶勇医生。从这起伤医事件发生起,我就一起follow有关他的新闻报道。陶勇医生说,如果以后做不了手术,他可以去做科学研究。躺在冰冷病床上时,浑身无法动弹,他是否有为自己的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局寒过心灰过意?除了内心充盈丰沛的信仰世界,还有什么可以支撑他,在生命刚刚被救过来的时刻,就说出:不能做手术,就去做科学研究。这是怎样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啊!

出院后,不能做手术的他,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者的热情与单纯,开始全力投身科研、公益与科普的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工作真的应该受到极大尊敬,他们骨子里是葆有理想主义者的一腔热血的。

刚一开始,小龚与导演见面后,一直表现出很开心爽朗心无烦忧的状态,带着剧组去过早吃热干面,也会细心观察并给予周围所有人关心与温暖。但真正回到她的住处继续接受采访时,卸下心防的她,提到因新冠离世的病人,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泪水夺眶而出,无法止住,让原本坐在她身旁感觉轻松自在的导演,瞬间产生不解与愕然的表情,但很快心领神会,神色也随着她的泪水,逐渐默然。死亡这个话题,是直抵人心的,无需太多言语,你我都能明白彼此的那种心痛与悲伤。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最近也刚刚读到了一篇学术文章,就是讲述医护人员在与晚期病人进行临终交谈时,所需要付出的情感劳动。如下图。

该文章的作者,于2017年对澳大利亚2所医院的23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想了解他们对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是如何展开的。按惯例,医护人员与晚期病人的交谈需要直接了当,直面死亡,这样有利于病人与家属提前做准备,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需求,尽可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离世。

但每个人对死亡的想法不一,需求不一,以往在临终关怀时不提倡的“委婉表达方式”如今又得到了医界的重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每位晚期病人与其家属的需求,来使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待病人的后事。

有些病人家庭希望医护人员直接了当、开诚布公地谈死亡,而有些病人家庭更偏爱委婉一点的交流方式。这个过程对医护人员的情感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医护人员能够体察到并走进病人与其家庭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死亡的情绪反应,是害怕恐惧还是坦然面对?然后再做出一个让病人与家属情感上都能接受的方案,让病人有一个善终。

 

/4/

医院前台庄园:对亲人因新冠离世的悼念与哀伤

当小庄被问到,为什么要报名参加这次的拍摄,她的情绪一下子就down下来。我猜,当下她脑海中一定立刻闪现了她外公离世的场景。尽管已经哽咽,但她忍住崩堤的情绪,说,就是怕自己忘了。

是的,对亲人离世最好的纪念与留存,就是把亲人离世的过程说出来,像进行一场仪式一样,把未完成事件变成已完成事件。只有这样,你就可以放下心中的所有疑问与未倾泄的情绪,带着对亡者的回忆,继续活着。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3月中旬以来,由于欧洲疫情爆发,瑞典的很多工作都转为线上。我以前定期参加的大学瑞典语口语练习小组,也搬到了zoom上。3月底按例上线,与小组成员汇合,练习口语。没想到一个很平常的线上口语练习,竟然听到了一个噩耗。

其中一位德国教授,他当时人在德国自己的家乡,与我们进行连线。他说,他是赶回来参加岳母葬礼的。我们小组成员都没有问,亡者是不是因为新冠突然离世的,但大概率是因此,他岳母已经非常大年岁了。

这位德国学友说,这次回德,正好在欧盟于3月19号全面封锁各国边境之后,于是他每天关注航班行情,赶上了最后一班开放的回德国的航班,抵达家乡,处理岳母的丧事。当时,这位德国学友的情绪非常低落,整个瑞典语练习过程,语无伦次,一直对老师说对不起,他完全没有办法投入。

2周以后,我们再次相聚在zoom。这位德国教授已安全回到了瑞典。他跟我们讲述,他和妻子还有孩子们,花了28个小时从德国,不停转机,回到瑞典的艰辛过程。疫情前,这样的短程欧洲国际飞行,只需要2小时。

当时,他正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他说,这2周他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情绪,不明白以往意气风发效率奇高的自己,究竟怎么了。他说,疫情可能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但不会如此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这2周,他一直在寻找答案。他说,现在他知道自己到底病在哪里了。原来,他没有处理好自己因亲人突然离世而产生的哀伤情绪。他说,他以前都不知道哀伤的情绪是需要面对与处理的。口语课结束后,他给我们大家群发了一篇文章,题名为《你承受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哀伤》。

文章和图片来源:HarvardBusinessReview

 

这让我想到3年前,当我的一位至亲骤然离世时,我所经历的哀伤过程。我记得是2017年8月。人在欧洲的我,8月21号还询问至亲住院就医的情况,得知病情已稳定,心安了许多。可是没想到,8月24号,至亲抢救无效,离开了。

那种悲伤的感觉,一直萦绕我很久,我试图通过阅读,去处理情绪。于是读到了这本关于死亡与哀伤的书,名叫《死亡的当下意义:关于临终和哀悼的批判性思考》。

书籍名称:《死亡的当下意义:关于临终和哀悼的批判性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该书讨论了有关死亡、临终、遗体、葬礼等话题。作者说到,亡者的配偶,子女及父母所经历的丧亲之痛,一定远超过其他亲属,朋友甚至同事。痛苦程度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不同。有些丧亲者会选择接受亡者已亡生活仍要继续的处理方式(即生者与亡者天各一方),而有些会选择伴随着与亡者的精神联结生活下去(即生者与亡者同在)。这两种方式没有对错,只要它能让丧亲者顺利渡过哀伤并重建生活。

作者最后总结说,死亡无处不在,即要接受那一天尽早到来,也要学习,除了死去的那一天,其他的日子是用来好好活着的。

 

/5/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拍摄过程中导演的情感反观

2024年6月1日纪录片拍摄的第一天,导演在南京南站,说马上要出发去武汉。那个时候的他,是带着局外人的内心与外在眼光和身份,想去疫情重灾之城武汉探个究竟的。在影片开始的头5分钟里,导演独白道:“其实我内心是非常不安的,不知道武汉现在是不是真的安全。”

坐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他的状态还是游离在外。在与头几位受访者的采访中,他对武汉的好奇点也都集中在吃上,比如吃到热干面会立马发出oishii的赞叹,看到小龙虾上桌两眼放光闪星星。当导演还没有真正走进受访者内心的时候,他的状态是对外在一切人事物的好奇与打探,他把自己当成一个观察者与身外之人。

直到他去当地一家生产医疗口罩和防护服的工厂拍摄。他自己试穿了一整套防护服,在车间走来走去,去感受疫情最胶着期间,援助武汉的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是如何穿着这一整套设备,开展抢救工作的。才几分钟而已,他已当场飙汗,感觉难以呼吸,那个时候,他切身体会到医护工作人员的不易,他当下极其自然地对医护工作者产生了深深的尊敬之情,在拍摄现场他对着镜头,鞠了一躬。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在他采访完另外一位受访者后,他的身体出现了突发状况,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最终确诊为尿路结石。借由这次突发医疗事件,他反观疫情当下成百上千等着被救治的病人,看病何等难的艰难处境。拍摄越往后,导演越来越自然地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受访者和受访地上。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这支纪录片里,他原本以局外人参与访谈与拍摄,一直在聆听与观察别人的故事与情绪。直到有了上述这2次亲身体验之后,他在情感上,与受访者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对受访者的关怀、尊重与共情,这一刻,很打动人。

/6/

后疫情时代,是放慢脚步?还是加速前进?:我的个人思考

疫情对我自己最大的冲击就是对死亡这个话题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活着的最大感知。

还算年轻的我,选择并一直坚持在做老年学研究。中人之材,资质浅薄,我不敢说我的研究对别人能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是对我自己而言,却是一种极有用的自我成长与疗愈。每过一天,我们都在朝老龄化的道路上迈进一步。借助老年学研究,我在慢慢学习,如何为自己老去和离开做心理建设与准备。

也许,对死亡了解得越多,才能越有勇气直面它,才能更好地渡过家人亲友离去所带来的哀伤过程,才能越发坦然接受自己某一天也会离去以及临终前要经历的种种病痛折磨,才能越发珍惜活着的时光,走好脚下的人生路,陪伴好身边爱的人。

疫情让很多人明白了生命在于放下,不要汲汲而生。而我却觉得,正因为生命太过脆弱了,未来一切都那么未知和不确定,只要还有一丝呼吸,我都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奔跑,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的确定里,拼尽全力过好每一天。

/7/

尾声

在拍摄的尾声,导演思考另一个问题,疫情是否给武汉这座城市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如果有,会是什么?

导演找到了一位ID叫脏辫熊的初中英语老师。在疫情期间,她一直坚持使用无人机拍摄记录武汉的风景,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她喜欢拍视频,也喜欢自创rap。在与导演见面的那一天,是早晨,于是她拍了一段武汉街头早餐铺的rap视频。啊!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早餐味道!

图片来源: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出于对家乡美食的无限思念,我也使出混身解数,尝试做了几个小吃,以解乡愁。

我自己尝试做的红糖米糕

小时候,在老家吃的是一种用木器蒸出来的红糖米糕,我们叫它为顶糕(此处你必须拥有姓名!)。经常是老师傅挑着竹篮,沿街叫卖,现做现吃,一毛钱5个,后来变成一块钱5个,再后来,你花大价钱也不见得吃得到了。这是我味蕾上记忆最深的儿时美味。

我自己尝试做的欢喜坨

从小吃到大的欢喜坨,在异国他乡也经常想念。我就简单使用了糯米粉,用芝麻一裹,就成了炸汤圆,口感与欢喜坨差不多。这个小吃操作极为简单,特别容易上手,也不费时。

老公从湖北回到瑞典家中的第二天早上,立刻用从武汉带回来的热干面面底,在家自制了热干面,我们一家三口过了一个完美的早。

在家自制热干面

最近湖北和长江沿岸的各大城市又遭遇洪灾。

1998年的夏天,湖北发大洪水,我和家人从18线小县城老家,躲到了武汉亲戚家里。在出发去武汉之前,我妈把家里所有的行李都打包收好,左塞右塞,堆放在了衣柜上的高处,以防洪水涨上来,衣什行囊都给淹了。

一晃22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只要看到与发洪水有关的新闻,那种恐惧不安的心情,就会立刻闪回重现。

但,受到疫情与洪灾双重重创的武汉,依然向阳而生。

祝愿武汉一切安好。祝愿我们大家,一切安好。

 

 

(完)

仁中乾坤||悼念母亲逝世一周年诵读/翟利娟

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扫码关注

欣然有约

作者/仁中乾坤诵读/翟利娟

思念的洪水已达临界

往昔的记忆汇成洪峰肆溢

过往的岁月匍匐脑海汹涌澎湃

温润的时光烙印神经

让我们永难忘怀

缕缕思念

集聚胸腔层层升腾

逝去的光阴历时一年

再聚光影

 

我的母亲

今天是您的祭日

去年的痛别

已成永久的分离

岁月的时光匆匆飞逝

阴阳相隔

生生的让我们已不能亲切话语

亲情的感触

丝丝缕缕仍旧牵系着

您和我们的血脉气息

墓地的草色青青

时时表达着我们深深的思念

想您的泪珠涟涟

常常洒溅在衣襟枕席

去年的情景历历犹在

往昔的片断只能化成悲戚声声

时光飞驰

又是一年秋月悲

无可奈何祭英魂

 

今日是您周年

家人祭拜墓前

手捧白菊向您问好

焚烧纸币为您请安

引燃三柱檀香恭请母亲团聚

声声鞭炮祝愿我们共欢一堂

家中的一切都可安好

不用牵挂

不用操劳

日子的美好在一天天灿烂向好

 

亲爱的母亲

愿你保重

珍爱自己

卸下那往昔的沉重和操劳

在那里在那边

放下一切

自在乐陶

欢欢乐乐过好每一天

宁静致远把生活怡然

 

今日是您祭日

家人再度把您纪念

青松肃穆

苍山寂然

一叩首

愿您从此无烦恼

二叩首

愿您珍重别再操劳

三叩首

儿孙努力兴家承业好

岁月无情

家人有情

我们一定牢记您的嘱托和期望

不懈努力

兴家立业

勤奋向上

追寻更高更优的新生活

励志精彩人生的每个章节

 

尊敬的母亲

唤一声

我的至亲

愿您的英灵永在

永垂不朽

喊二声

亲亲的妈妈

愿您的教诲常闻

引道拓新

铭记慈恩勇奋进

一代一代常履新

亲爱的母亲

我的至尊

我的至尊

我的至尊

愿您光辉永在

温暖永存

慈恩沐浴励后人

 

作者简介:肖念仁  笔名、微名:仁中乾坤 河南洛阳人,自幼喜爱文学诗歌,作品曾在多个平台发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洛阳市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以“念亲至孝,有爱乃仁”的生活理念写意生活,抒发诗情。

朗诵嘉宾:翟利娟,ID:心若兰兮,洛阳人,一位爱好文学的中学英语教师,愿用声音传情,温暖你我的心灵。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最流行女生网名70个网名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