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表达想找另一半的ID
发布时间:2023-12-05 09:03:33 admin 阅读:59
表达想找另一半的ID
在凝眸中约定
单身想找对象的ID男生单身ID大全
单身想找对象的ID,一定要直白,让人一看就懂,例如:等一个爱的人,孤独的守望者,需要你的爱。除了好的ID还要有一张帅气有个性的头像,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眼球。
网络的确提高了很多认识的机会,但是想要成功,关键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接触,网上说的天花乱坠的,总是要见面的,所以一定要真诚,切合实际,提高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把握住对方,才能获得自己的爱情。
表达想找另一半的ID
找对象“愿得一人心”,找到对象,让他用“白首不相离“
【黑板报】想加入豆瓣吗?探究豆瓣的二三事儿
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
关于校招
既然是“求职黑板”,小编当然不能一心讲故事,先聊点实在的,你懂得~
豆瓣常年招聘上图四类岗位,如果有兴趣加入的话,可进入豆瓣点击网页最下方的“在豆瓣工作”了解详情并申请,也可通过关注豆瓣招聘的小站或微博实时问询。
作为互联网“最文艺”的公司之一,豆瓣可是经常有歌手专辑提前试听等福利哦~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了解一下豆瓣吧~
豆瓣虽然没有改变世界
但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豆瓣十年,同你一起回顾成长的过程。
2005年,一场关于“标签”的争论
“豆瓣是个通用的东西。”
在创立豆瓣网十年后,阿北(杨勃)坐在已经有200多名员工的公司会议室,解释他对豆瓣的理解。“通用”是他一直在强调的词,指的是你在豆瓣上用到的功能,无论是小组、标签,还是豆列,都可以看到来自各个领域的内容,而不只是最初的书影音,这是豆瓣最大的变化。
这个最终的变化经历过2005年与用户的一次争论,2007年与产品经理的一次探索,2010年与阿尔法城的一次实验,以及用户们时不时会碰上的改版。
正如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那个故事一样,阿北从2004年开始,在北京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独自写代码,一开始想做的是“驴宗”,一个自助旅游相关的网站,但后来意识到读书是一个更加宽广的领域,于是就有了豆瓣。
但是更多的人没有听说过的故事,是他和豆瓣上一名早期用户Xuer关于标签的争论。2005年的豆瓣只有阿北一个人,后来网站的第一批员工,以及当时对网站方向的发展和讨论,都诞生在当时已经注册了豆瓣的用户身上。
那场重要的争论是这样的,豆瓣在那个时候有标签体系,你标记一本书或者电影,就可以在上面打上一个标签,比如说给图书打上“科幻”,或者“鲁迅”,或者“旅行”,阿北主张将标签分开,图书的归图书,电影的归电影,“因为我觉得更纯粹,所以科幻的书和科幻的电影是分开的。”阿北如是说。
豆瓣上的Xuer是受到当时的中文心得集(cnblog.org)发起人毛向辉的邮件之邀,2005年3月24日加入豆瓣的,豆瓣刚刚上线不久。他并不赞同这种标签的划分方式,认为标签应该可以在两个类别上通用,放在一起。两人争执不下,Xuer一气之下就将自己在豆瓣的东西全部删掉,当时他标记了大概几百本书。
2005年,标签对他来说是一件新鲜又令人兴奋的事情,他在博客这样表达:“我本能地感到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机枢就是这个标签tag,实在草根,实在自由。”他在用的博客,以及当时兴起的社交网络Flickr和Delicious都出现了这样的标签形式。
“驳杂的信息在人身上其实是统一的,”这是Xuer坚持的观点,人们喜欢的不同类别的东西其实都有一个相通的主题,查找起来也容易。打标签的更大价值在于发现臭味相投者,通过冷门标签可以发现有意思的同好。但是在他看来,阿北当时只将标签当作一种分类,“没有在这条路走下去”,这让他感到非常遗憾。
不过十年后推出的豆瓣App2.0版本,就是一种把标签整合起来,将豆瓣变成一个“通用”网站的体现。“就比如有一个减肥的标签,豆瓣所有和减肥有关的书、电影、音乐、小组、日记和相册,都在这个页面下,这是第一步。”阿北说。
其实这也是阿北在星巴克写代码的时候就想做的事情,帮助用户去发现。豆列与最初的标签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把所有领域的东西放到同一个标签下面,供用户订阅和查看,这十年间,豆瓣的多次尝试和改版,也都是在通过不同途径来实现这一点。
2006年,此时此刻,谁在与你同看一本书
豆瓣的第一批早期用户,除了像Xuer那样受到互联网业内人士邀请,更多的是从《读书》、《万象》、《南方周末》这样的读物上看到的广告。从2005年7月到11月,豆瓣在《读书》杂志上连续做了五期广告,“此时此刻,谁在与你看同一本书”,这句广告语从2005年的豆瓣首页右侧,变成了2006年的豆瓣首页左侧,这是更加显眼的位置。豆瓣在这些读物的广告上对自己的介绍是一个以“收藏、推荐、评价、发表书评、以书会友”为宗旨的网站。
“花了300块钱,《读书》杂志是豆瓣第一个广告啊。”阿北如此回忆。
通过这些渠道过来的豆瓣用户在2006年初已经有了8万,张阅也在这一年加入豆瓣,她习惯性地在网上搜索某一个书影音的资料,就找到了豆瓣。“当时豆瓣是个我还不大能看得明白用途的网站,也没有意识到它还是个交友网站。”
豆瓣令人感到新鲜的地方首先在于标记,比如用户可以在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的页面上标记“读过”(目前有11264人评价该书),给这本书写一篇书评,有人发现你在跟他看同一本书,就有可能会点进你的评论向你表示赞同或者跟你争论,你们有可能会成为友邻,开始发豆邮,甚至开始约着出来喝杯咖啡,或者有了工作上的联系。2006年,豆瓣强调了“发现”的价值,跟当时正在开放给所有互联网用户的Facebook不一样,豆瓣的交友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上,书之外,还有电影和音乐。
张阅也是这样使用豆瓣的。她在豆瓣上的名字叫做九命猫@victor-eyes,写过88篇评论,创建过22个相册,标记过226本读过的书,1479部看过的电影,1179张听过的专辑,加入了107个小组,以及创建过47个豆列。“豆瓣对我来说很像一个资料库,工作必须。”几年前她从一家公司辞职,专心写作和翻译,用户的标记和评论行为产生了交集,她也是这样认识了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工作的张维军,“我当时写豆邮问了他,结果他很快就回复了我。”张阅后来成为了《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的译者之一。
2007年,三个产品经理的尝试
豆瓣用户在这一年已经达到了100万。书影音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人群的所有趣味,阿北觉得有必要慢慢从一些小众人群扩展到大众人群中去。他把这个任务分给了三个产品经理,数码产品、化妆品,以及游戏。这是一次尝试,它最终的目标是汇聚更多的类别,然后用“兴趣”这个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通用的平台。但是当时一个二十几人的小团队并不能完成如此庞杂的事情,所以就没有继续开展下去。不过小组最后成了豆瓣的一个惊喜,也是集结各种兴趣爱好的一个切入口。
现在打开豆瓣,你可以看到超过30万个小组,名字有的很奇怪,但是阿北想要的东西在小组里慢慢地实现了,除了书影音,聚在一起的用户形成不同的主题的小组,比如“我们爱讲冷笑话”,“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背包客的人文地理”,还有“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傻逼”。它们也延展到了线下,比如“上海租房”和“二手书交换”。
在当时看来,做长时间的社区才是最必要的。2007年九点上线,“九点”字样移到到了“首页”二字的旁边,在读书、电影、音乐之前,用户形成自己的九点页面的方法是抓取博客内容,在豆瓣上会有清新版的博客页面呈现,供用户订阅。豆瓣的九点主页可以看到编辑推荐的内容――跟小组的相似地方在于,这个通过培养阅读习惯来形成粘性的地方,也在根据博客风格的不同来划分或者聚集有相同兴趣的人群。
阿北强调的“通用”概念经历了九点和小组之后的近几年才逐渐凸显,不过在2007年,它仅仅是显示出雏形,以及未来的方向。如今阿北面对队伍更加庞大的产品经理,“我们现在有十几人这样一个产品经理的团队,在负责各样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决定是一起做的。”阿北把自己一半的时间投入到与产品经理的探讨之中,“现在就是豆瓣App,专注豆瓣App,多数产品是合并到豆瓣里面的。”
2008年,功能强大的相亲网站
如果一个网站具有“兴趣小组”的功能,那么它很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相亲这事儿变得容易很多。的确有不少人通过豆瓣找到了另一半,今年的3月6日,也就是豆瓣上线十周年的时候,阿北还转播了豆瓣用户的一条广播“深深觉得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相亲网站,成功率极高,今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
不过豆瓣日后展现出来的相亲功能在这一年还仅仅体现在首页变化上,这里出现了竖排版的“发现、推荐、结识同好”。一开始就强调的“发现”范围开始扩大,2008年,豆瓣广场上线,你可以看到时光码头、中央公园、后街、城市广场,这是将豆瓣上开始变得丰富的兴趣类别划分,方便“结识同好”。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后来阿尔法城的影子,以及它最终变成以豆列为基础的App2.0。
通过这样的方式交到大概几百多个友邻,一个感到孤单的人可能会选择在豆瓣上发布征友日志,比如一位叫做鲜衣怒马的豆瓣网友。在2010年11月7日,她这样做了,在当天就收到了豆邮,大概8个月之后他们结了婚。这样的故事并不少,也有的人会选择在豆瓣小组吐露失恋后的心声,比如ID叫做大丽花的鲍鲸鲸,2009年5月17日在豆瓣的“我们是花粉小组”发布了直播贴《小说,或是指南》,后来出版成了书,以及拍成了你知道的那部电影《失恋33天》,票房3.5亿美元。她最新的编剧作品是《等风来》。
2009年,人们开始在线下认识友邻
打开这一年的豆瓣首页,你会看到右边出现了一列“热门活动”,尽管“同城”的字样在2005年首页上方栏已经出现(在我们采访阿北的时候,他回忆到此处时也略显吃惊),不过到了这一年,这些线下活动才渐渐变得“热门”起来,有了更多人的参与。如今北京的单向街、时尚廊书店、尤伦斯艺术中心,上海的科幻苹果核、思南公馆文学之家,都是城市青年热爱的去处。张阅在一个线下活动中认识了ID叫做“网络流”和Mulder的豆瓣网友,也通过他们的介绍参加了上海科幻苹果核的活动,最后也成为了他们某一期的主讲者。“我随便去一个上海影展、音乐会,都能碰到若干个豆瓣友邻,这些年,我的生活里都是豆瓣的朋友了。”张阅说。这些朋友里,也包括她在豆瓣找到的现任室友。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豆瓣在这一年上线的三个新产品,购书单、电影短评和豆瓣音乐人。购书单解决了一部分收入的问题――豆瓣与几家购书的电商网站合作,比如搜索其中一本书,会出现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商城,你可以进行比价,选择某一家购买,您点击某个图书链接并且购买之后,根据成交的金额和固定比例,豆瓣就会获得返利。
豆瓣短评的出现也在形成另一个社区,这一年饭否已经被关闭,新浪微博开始内测,Twitter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推出广告服务,写博客的人在减少,九点在去年已经不在首页显示。这一年推出的另一个现在还相对活跃的产品,还有音乐人。
2010年,移动互联的试验,从豆瓣FM开始
豆瓣FM是一个特殊的产品。用阿北的话说,这是他们最初的愿景和想法。“我们非常想做算法推荐,豆瓣算法能力也非常好,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品的样子,那我们在里面研究也非常充分,但这个事情很快就想到在音乐上面是充分的。”
使用豆瓣FM的过程是这样的,打开豆瓣FM,随机收听系统推荐给你的音乐,喜欢,那就听下去,或者标记一个红心,不喜欢,按下一首或垃圾桶。这对豆瓣想做的算法来说是一个完美的服务。后来为了给新用户提供数据来完善这种算法,从个性化电台又发展到了兆赫公共电台。在音乐上,这是豆瓣正在做的两件事情之一,另一件事情是豆瓣音乐人。
豆瓣音乐人在2008年上线,现在已经有3万余名驻站独立音乐人,诶姆是其中一位。上线当年,他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录了七八首歌,上传到豆瓣音乐人的平台,不久便在豆瓣走红,成为“首周流行音乐人”。“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心里有OS是我的照片选得好。”于是他收到了豆邮,“让我加油和求合作的都有。”
独立厂牌“蓝叔叔漫游”是他的合作方之一,当时诶姆给他们正在做的专辑《葵夏》唱了一首歌,他也开始参与了一个小型的粉丝见面会,来的大多是豆瓣的网友。
在那一年走红的还有一位叫朱光宇的歌手,他是因为张玮玮的介绍来到了豆瓣发布音乐。其中一首《该评论已关闭》在当年走红,如今他也在各地做一些小型的巡演。豆瓣音乐人最近在忙的事情包括那个跟披头士专辑《阿比路》名字很像的阿比鹿音乐奖,它在3月26日刚刚举办完线下颁奖典礼,这是豆瓣为数不多的官方线下活动之一。
2011年,那个莫名其妙的阿尔法城
这一年豆瓣完成了第三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豆瓣FM也推出了新版,但在现在看来,当年最重要的,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是逐渐为豆瓣网友们熟悉,又渐渐远离的阿尔法城。
现在打开阿尔法城,你会看到“阿尔法城即将在2015年4月30日关闭,请在此之前备份数据”的字样,但这也仅仅是豆瓣通向“通用”的一条大胆的道路而已。“阿尔法城也是想在一个平台上就是各种信息都放在一起。”那个时候阿北喜欢看城市规划的书,“我有个豆列,叫阿尔法城建城读物,基本上就是如果看完那些书,可以拿一个城市规划的本科学历应该没有问题。”
跟2006年的“此时此刻,谁在与你读同一本书”、2007年三个产品经理的尝试,以及2008年豆瓣广场的推出类似,阿尔法城背后的逻辑是不同兴趣的人关注各种东西,比如意大利球队的粉丝群占了一条街道,这样的存在,跟一个豆瓣小组,一个豆列很相似,尽管在结构和构思上仍然有所区别。
这是一次尝试。“阿尔法城不做的时候,确实是有人流泪的。”阿北说。
2012,做自出版电子书,然后呢?
这一年豆瓣阅读上线,对于豆瓣上潜伏的大批作者和译者来说,豆瓣阅读的上线跟前两年作者和译者小站一样,是令人兴奋又值得怀疑的东西。兴奋之处在于,在豆瓣音乐人做起来之后,写字的人也看到了一条出路。豆瓣阅读采取的自出版方式是根据字数设置不同定价,按照“每篇”(而不是每本)来卖书,最后的销售额按照每个月三七分成,作者七分,豆瓣阅读三分。就像亚马逊所做的那样,跨过了出版社、印刷厂、零售商的环节,作者和读者直接见面,比起跟出版社直接合作,作者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对文字的自由度也更高。
然而就像豆瓣阅读的产品总监戴钦在豆瓣阅读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有些作者吐槽每月的收入只够交水电费。”作者和译者们刚开始怀疑的东西也是它的可持续性,以及豆瓣可以将这个产品引到哪个方向去。从刚刚举办完的豆瓣阅读颁奖典礼来看,它可能刚刚完成了第一步。放在作品商店销售的图书除了会让作者每月带来一定收入之外,也会给他们带来出版社、话剧和电影版权的机会。第一届征文大赛的首奖《严晓丽我最亲爱的人》售出了电影改编权,《女孩们在那年夏天干了什么》和《风月大师》则售出了舞台剧改编权,明年秋会在人艺剧场首演。
豆瓣举办了征文大赛来维持豆瓣阅读的活跃度,“每到了截止时间12点的时候,投稿就会出现井喷现象,一秒钟三篇地出现。”每年会确立一个主题,上一届是“讲个好故事”。几位获奖者大多是出版社编辑和记者,这也是在豆瓣上占了大部分的人群,首奖获得者沈书枝是出版社编辑,对她来说,这种自我表达的成就会更大。
“这些我是不太过问的,有些是几个月过问一次。”阿北提到豆瓣阅读的时候说。豆瓣阅读围绕电子书,跟豆瓣的读书和评论不一样。豆瓣阅读、包括音乐人的线下活动,如今已经交给独立团队去做,而豆瓣音乐已经拆分成子公司。在我们参观豆瓣公司的时候会发现,豆瓣阅读和豆瓣音乐与豆瓣公司的办公室是分开的。
2013年,东西上线,看起来还是像一个试验
到了这一年,九点从首页消失,而“东西”出现了。
“东西”让人联想到“小豆”。小豆是2010年发布的功能,跟现在微博出现的打赏有几分相似。系统会自动发给你几颗小豆,如果你点开别人的日记觉得不错,你可以点击文章末尾的感谢按钮赠送小豆,得到小豆一多,就可以去与豆瓣合作的不同商城里换优惠券。无论是那个时候的小豆,还是这个时候上线的“东西”,都是豆瓣十周年里为数不多在考虑线下交易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豆瓣电影购票,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豆瓣很多事情都比别人做得早,但是却让别人先做成了。如今你想买张电影票,会打开格瓦拉或者猫眼,而不是豆瓣。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很大的生意,但电影购票在豆瓣做了其实不到半年的时间,“那个不是作为产品来做,而是作为商业模式来做的。”阿北说,发现它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模式之后,他们就决定不做下去。
“如果你再问为什么事先有很多尝试,很多地方都没有继续往下去努力的话,可能这个事情最大的原因就是之前缺乏专注吧。我们身边的线太多,核心是不清楚的。”阿北说。但是现在这个核心越来越清晰了。
2014年,十年前那件事情
“十年前那件事情,现在看起来你是对的。”在电影院里看完《星际穿越》走出来之后,Xuer在豆瓣App上收到了阿北给他的豆邮。“恍若隔世”。他这样形容。
在这之后的几年内,他和阿北也在北京和上海见过几次,讨论网站的发展方向。他也意识到了阿北当年对标签的考虑,“他会担心失序,以免显得太乱,”他这样说。豆瓣也经历了最初的争执,途中的几次试验,到如今选择一种规则来统领所有领域的方式。
十年前阿北一个人在做豆瓣,他从用户里找来了第一批员工。“最早的其实有个叫Brant的用户,他现在还是我们的员工,现在是我们的一个设计师。”最开始,豆瓣有一个开放的论坛,用户有什么问题,阿北会去回答,后来人一多,阿北没有时间回复的时候,熟悉一点的用户就会上去给别的用户回答,“后来Brant就变成了固定的一个回答问题的用户了。”
Brant在2006年3月就从武汉到了北京,学校刚毕业,豆瓣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一直到现在。在豆瓣早期Brant已经拥有不少友邻,并且跟他们的关系不错,大家知道他是因为他时常在豆瓣的开放论坛上解答问题。Xuer去北京豆瓣拜访的时候,他还曾带他去逛公司附近的798艺术区,这是他们第一次线下交流豆瓣往事。
阿北如今已经不会参加每一个产品的决策,他刚刚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会将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上面,豆瓣App2.0的气质将是这个网站此后的方向。不过在此过程中,他也承认过不完美和失败。
每次决定关一个产品的时候,阿北都会去当面解释和道歉,“有一些同事会说在公司里面,后来人多的时候,他可能常年没有机会跟我当面说话。然后我会当面去,所有人都在,解释为什么不做了,为什么不上线,或者关掉。”阿北说。
求职黑板
求职黑板
覆盖北京、上海、大连等热门城市高校精英大学生10000+
16校招,求职黑板与你一起奋斗在青春的道路上。
求职黑板
覆盖北京、上海、大连等热门城市高校精英大学生10000+
想 找 对象 得 起 个 什么样 的 ID
建议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另一半,还从未听说能用ID来娶人的ID只能说增加神秘感和吸引力,引起异性的好奇心,以此来增加认识交流的机会所以要取一些清新自然,或者神秘奇怪的ID,如:唯此间少年(清新)、羽扇(古风)卷饿饿(奇怪中带点萌)都是举例切记不要非主流,火星文,很俗!不要太多特殊符号
九千七的另一半情侣ID有哪些?
“九千七”的另一半ID是:星河襟。星河襟寓意为:襟是衣服胸前的部分,代表衣服上最中心的地方,星河襟表示整个星河中最中心的地方,表示你在他心中是最重要的地方。九千七的意思是:在这个世间有一万种巧合可以让我动心,而你就占了九千七,剩下的三百我也不想要。类似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表达了只对一个人动心的钟情。其他情侣ID1、久爱不弃、深爱不腻。2、朝思暮想、日思夜梦。3、守护一生的承诺、守护一生的约定。4、今生的最爱、今世的挚爱。5、余生一个你、所以我珍惜。
互推涨粉术空手套白狼3个月打造年入50万的副业IP!
我是战劲
这是我第 95 次为你鼓劲
文章不小心写了8000字,共有5节内容,主要操盘套路在第4大节,建议大家全文阅读,重点在第3和4节,对于空手套白狼做IP,你定能收获很多。
引言:
to高:你可以开启民智,领着粉丝接触一些短视频,微营销,直播,私域流量等互联网最前沿的资讯和玩法,真正让他们get到属于自己的技能。
to低:你可以浑水摸鱼,领着粉丝整天薅羊毛,没事搞点收费项目培训一波,以粉丝为提款机而富饶自己。
说真的,我没有瞧不起薅羊毛的意思,我以前发过薅羊毛的高阶打法:羊毛项目的高维打法:用羊毛来做一个年赚10万的个人IP!
我对短平快的项目态度一向是正面的,我一直灌输的理念是短平快的项目只是一个工具,只是你更进一步的垫脚石,可事实上我见到了太多了好多年还是一直原地踏步。至于如何运用这些短平快,参见上面蓝字文章。
所以我说我们这种IP很尴尬,至于你要把粉丝带向何方,完全看IP主的做法了。
(一)小纵辍学记
本文章以小纵同学为纪实,详细给你罗列罗列怎么快速打造一个副业IP。
小纵同学作为一个调皮捣蛋鬼,深受老师讨厌,老师对他也超级无奈,于是劝他退学,小纵一听这好啊,老子本来就不想上学了,苦于找不到退学理由的小纵终于在老师的的“协助”下退学了。
脱离了校园,小纵年级轻轻还不到15岁,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连中学都没上完,没技术,没资金,没学历,也没颜值,走到社会上能干啥?只能去工厂流水线出力了。
小纵同学初入社会信心满满,发誓要出人头地,大有一副老子不念书也一样比你们混得好的架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经历了工厂流水线上班前几月的新鲜期之后,小纵同学开始厌倦这种反复机械的生活,好像又怀念校园的生活了,可是小纵同学很要面子,打死不会在回到校园了。
虽然年龄小,但是小纵义气十足,很快结实了工厂一些老大哥们,于是在这些大哥们的带领下,小纵年纪轻轻就学会了赌博,洗澡,抽烟喝酒,常常风流一夜在回工厂上班。
这样风流倜傥的生活小纵一个月2000多的工资显然不能满足他,不仅是满足不了,小纵还需要背负网贷来维持生计。
终于,小纵崩了,初入社会半年,钱没赚到,还落下了几万外债,小纵终于想明白了,不能在跟这些人鬼混在一起,而且必须要离开工厂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了。
辞职以后,被社会打击的小纵常常闭门思过,无脸面对整日以忧洗面的母亲。但是谁让小纵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作为母亲,儿子在外面床下的祸,也只能狠狠心帮儿子给背锅了。
看到家人这样,小纵终于愤懑难平,跟家人道歉,一定要重新做人,好好赚钱。
恰好,小纵的发小也是他基友,一直在互联网上淘金,15年之前各种短平快项目数不胜数,每天小几百轻轻松松。
小纵于是跟他发下上了贼船,从那一刻起(16年)进入了互联网圈子...
前两年顺风顺水,小纵凭借手脑灵活加勤快迅速摸清了这个行业的规则和套路,那小钱赚的是滋润。
时间来到了18年下半年,野心更大的小纵已经不满足自己赚这点钱了,他打算成立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这个时候的小纵也不屑做那些短平快项目了,他选择了小说cps项目作为自己工作室创业的起点。
可惜现实又给年轻的小纵上了一课,在经历了缴纳各种培训费,技术费,买设备,买账号,招员工一顿瞎折腾后,行业变天了...
小说cps项目的结局相信大家今年也略有耳闻,我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小纵折腾了半年多以后,非但没有赚到钱,又把之前赚到的钱赔了进去。
小纵又迷茫了,这跟他3年前进入圈子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项目死的死,烂的烂,不甘堕落的小纵于是向他这几年混互联网圈子认识的几个感觉做不还算ok的人去请教,而小纵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
想时时刻刻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必须打造IP!
小纵混圈子几年好歹是有些经验,仔细一想这多年来干的全是毫无积累一阵风的项目,风吹过了又要从0开始。他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了,必须要做出改变。
小纵坚信打造IP是唯一出路,他行动能力很强,很快便开始策划了怎么打造自己的个人IP。(时间:2024年5月)
二:去你的踏踏实实做流量
小纵同学便开始向他认识的各位大哥们请教如何打造IP!
大哥们的给小纵的答案无论那种指点江山的语气还是盛气凌人的态度都出奇一致,像极了跟国足前锋射门不进一样,那接下来的动作必定是国足前锋两手掐腰,仰天长啸猛吐一口痰,然后缓过劲来向给他助攻的队友伸出大拇指!
小纵回过头来把大哥们的答案整理了一遍,发现打造IP的方法就那几个:坚持写文章,坚持每天加XX好友,坚持每天混XX圈子,坚持每天更新XX条朋友圈,坚持XXX,方法之前必定是“坚持”咋样...
这让小纵很苦恼,但是又不敢不听大哥们的话,于是小纵听话照做一个月积累了几百个流量越来越发现不对劲...
怎么效果就那么慢呢?大佬们互推一下子几百流量来了,我辛辛苦苦一个月埋头苦都顶不上他们互推一次。
这让小纵很苦恼,曾想过无数次的放弃,虽说是每天自己搞10个流量,一年也能搞3650流量,我们都喜欢用累计数据说话,但是现实大部分情况是我们计划赶不上变化...
面对动不动几万垂直领域行业粉丝的大哥们,小纵心灰意冷,我得多长时间才能跟大哥们看齐啊...
小纵打算改变策略,不能这么玩下去了,天天养着一帮大爷也不是事啊,经过自己对这个行业的分析和认识,小纵终于打磨出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打造IP的方法论。
三:2024之副业IP常规玩法
(1)那句废话:坚持
大哥给小弟们讲话从来都是,你要坚持,你要坚持,你要坚持...但是坚持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
就拿做IP来说,每次我被问到个人IP怎么打造,我除了说坚持打造IP再也憋不出其他话了,这样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打造IP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而且涉及的领域又很多,最关键的是每个人的定位和自身水平也不一样。
打造IP的问题根本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别人对你的领域也未必了解,所以他的建议也未必是真。
(2)对于副业IP,今年的常规玩法
我在被问到打造IP的问题中,怎么做一个创业或者副业IP,是被问的最多的。
其实对于类似教别人赚钱的IP,我是一直挺回避的,在互联网上教别人赚钱,这种名声是不好的,比如一提:网zhuan,大部分人的感觉都是坑蒙拐骗,我觉得大家对于互联网副业的认知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上升一个新的台阶,实际上现在大家的认知也已经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对于副业IP,按照2024年的逻辑来看,如果是从0起步,我觉得大部分渠道都已经被封死了,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比如超级细分的垂直领域:电商培训,短视频培训,微商培训,这些超细分的领域你只要稍微积累一下这个行业的人脉资源,稍微包装下自己,搞个收费培训报名的依然络绎不绝。
而我今天要重点说得是范领域的副业IP,比如微商或者淘客招募代理,他们都想找一些副业人群,都属于这部分人群了。
我们看之前的渠道,知乎发帖,自媒体引流,贴吧引流,实际上这些玩法早已经过时,对于一个新人去尝试这些渠道,我觉得是九死一生。
可能很多人知道我要说抖音了,其实对于抖音我觉得小白也不要轻易去入行了,小白在抖音做IP没有优质的根本就是毫无机会的,我对小白能做出优质内容毫无信心,过去在抖音快手引流副业人群的IP人设只有一种模式成功了,那就是炫富或者讲鸡汤段子的。
但是现在无论是炫富还是鸡汤段子都属于重点打击对象,所以对于引流副业人群,今年的短视频风口我觉得还是要谨慎去尝试了。
头条的核心算法是近类似推荐,一旦某个人刷到这些讲副业的,头条整天就会给你推这些内容,所以流量还是非常大的。
大家看我整理的几个图片,标题内容大概就是那样,我在这里只是随意刷到的几个视频,并没有针对特定个人的意思。
当然了,做vlog也是有一定门槛,对于那些不想真人出镜的或者肚子里没点内容的可以直接被淘汰了。
讲真的,今年除了vlog,对于副业IP的引流我还看不到什么新方向,今年闲鱼引流也不错,但是引流的质量是跟vlog没办法比的。
以上就是今年比较常规的做副业IP做法吧,老实说渠道不是很多,如果让我从0开始去操盘一个副业IP,我考虑的方向也会仅限于以下2点:
1:在头条拍vlog,这几天我没事在朋友圈更新个自己的露脸视频就代表了我明年的方向了,很多人都觉得我要去做短视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抖音只有1分钟的时间给我讲内容,老实说对于我这种说话特别啰嗦的人1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抖音副业IP成功的模板只有那些讲创业鸡汤段子的可以参照,而讲鸡汤我是实在讲不出来,所以对于短视频只能是敬而远之了。
四:空手套白狼 互推暴力涨粉术
讲真的,小白去起盘一个IP,前12个月都是听话照做,苦苦坚持,最后直到做到想吐,也发现收获并不大,累死累活才搞来几百粉丝,连口肉不够。
而大部分人的结果就是看不到希望去放弃了,28定律就是如此,起盘一个IP并不容易,注定了只有少数人能成功。
如果你要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那是脑子不会转悠的人才会这么干!而正确的做法是要及时调整,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不断的放大的自己的IP。
比如你刚开始0粉丝,你要做的当然是不惜一切代价搞几百个粉丝作为启动粉,有了几百个粉虽然也不多,但是也不至于被人唾弃。
我刚才也说了,大部分人刚熬出了一点启动流量就放弃了,而小部分则就地调整因地制宜,你会发现那一小部分人调整的方向无一例外就是:混圈子然后抱团取暖
以前看到这种大咖云集的聚会感觉挺唬人的,本来我是我只对某一个嘉宾有关注,结果开完大会你发现你把所有的嘉宾都关注了,而推波助澜让你关注所有嘉宾的,就是你之前关注的嘉宾。
你环顾一下这两年的各种你参加的线下大会还是线上大咖云集的培训课,无一例外都是玩这些。
这是什么?典型的报团取暖,典型的互推1.0。迅速把粉丝关注量提升N倍,虽然我也付出自己粉丝关注别人的代价,但是掐指一算,还是对我关注N倍的提升比较划算,便决定把互推进行到底。
其实今年圈子的分水岭已经很明确了,这一点战劲看的明明白白,底层从业者生存空间不断被平台挤压而备受煎熬,上游从业者则互相报团取暖,无论是互推还是站台,都进行的非常彻底。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了,那就是想要快速起盘一个IP,必须要学会混圈子报团取暖,然后在这个过程抓住套白狼的机会。
干货:具体做法:
看一个IP做的牛不牛我们到底怎么判断?我觉得大部分人跟战劲一样,主要看以下几个维度:
3:朋友圈内容质量
说实话,你第一眼了解一个IP,主要是以上3点判断一个IP质量。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圈子抓住空手套白狼的机会,包装好以上3点足矣,那下面战劲就教教你具体怎么做。(以副业IP为例)
对于文章质量:
先去各大网zuan论坛或者同行那里去抄袭20篇内容(ps:这个网站是我随便百度某个论坛的截图,我觉得博主大概率可能会认识,此举并无其他意思,只是供大家学习参考)
然后复制下来打开百度翻译:把中文复制进去,选择翻译日语
然后复制日语再翻译成中文,你会发现这样跟你之前复制的中文已经大部分语句不一样了,其实这是最简单的伪原创方法,至于为啥用日语,我也不清楚,反正自媒体圈子的人洗稿都是这么干的。
把日语翻译成中文以后你会发现有些语句不通,这很正常,这个时候就不要借助任何的工具修改了,你自己直接修改通顺就可以了,这个工作花费不了多长时间,一篇文章最多十几分钟改好。
这样,文章和阅读都有了,你混圈子的装B资本就有了,这是装B1.0版本。
(2):朋友圈定期晒清理僵尸粉截图,然后晒个好友数量截图。
这一点我真的没办法拿图举例了,是真怕得罪人,你们自己脑补下这个场景就ok了。
大体步骤是这样:
文案:清理清理僵尸粉....
我知道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多好友,反正是要套白狼,直接找人做呗,哪怕你只有45个好友,也能给你搞成4500好友。
(给自己洗白白哈哈哈哈)
3:朋友圈内容质量
对于一个IP来讲,朋友圈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把朋友圈当做一个IP的一张脸。而对于IP人设的朋友圈来讲,就是严禁过多的广告!
一个大的IP去推广某个项目的时候,一般能发动整个IP10%的资源,另外90%的用户其实对你推的项目没啥兴趣。
过去我见过最悲哀的事就是一个IP为了推广某项目,朋友圈发的全是关于这个项目的广告信息,而结果就是当你回过头来需要再去整合资源或者去推广其他项目时候,你所能发动的资源仅限于之前跟你一块干事的群内团队成员,而另外90%对你项目毫无兴趣的用户其实早就已经被你朋友圈的各种硬广打的七零八碎毫无粘性了。
朋友圈是一个人对外的一张脸,我对朋友圈的经营是绝对重视。当一个朋友圈全是充斥着某一个广告信息的时候,对于粉丝是一种粘性下降和损失,粉丝更多的是想通过你的输出学习进步,而并不是因为你是一个稍有影响力的IP而每天观摩你的广告。一个IP,对于粉丝的价值输出是需要时时刻刻进行的,稍有不慎,粉丝粘性立马一泻千里。
绝大多数的IP其实发广告代价挺大的,为了推一个项目,哪怕你一直在做这个项目,然后朋友圈全是关于这个项目的推广,其实让谁看了都会厌倦。
我的建议:
对于普通人我建议不用改变策略,因为你没有做IP的需要,所以你完全可以走大众微商路线,
但是作为一个IP,我建议项目号和普通私人号要进行分离,把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去集中到另外一个素材号,而你的私人号还是继续你之前的价值输出路线,私人号可以定期发广告,但是发广告以后要及时做好相应补救措施回馈粉丝。
很多人会说,我不会发朋友圈,我没有内容,没有素材,不知道发什么,我上文说了,朋友圈是个人的一张脸,对于打造IP非常重要,朋友圈的打造核心就是:让粉丝感觉你是一个有品味,专业知识素养足够的人,关于朋友圈素材,其实非常简单。
朋友圈的打造你是没办法去抄袭同行的,所以你就去抄袭一些大V,直接在头条和微博搜:互联网,创业,副业,然后搜用户,关注他们这些大V,然后每天朋友圈去搬运3条即可。
以上这些难吗?我觉得比大部分项目要简单多了吧?无非就是洗稿几篇文章然后关注几个同行而已,玩的无非是人性的套路罢了。实际上根本花不了多长时间来做这些工作。
把这些提升逼格的准备工作做到位以后,你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去混圈子了拉同行组织互推了。注意,加同行一定要加大号,因为小号他们根本不看...
混圈子更简单,原则就是:不要脸,脸皮厚,积极主动,把这几个原则运用到极致后,你绝对可以白嫖你同行的流量...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具体的混圈子的具体做法:
作为想空手套白狼的你,你一定要建立一个同行交流群,而你最好要做这个群的群主,这样就算你是刚刚出道,而仅凭你把这些兄弟们聚在一起,他们也会敬你三分。
然后在群里多积极主动帮群友对接资源,分享各种资料,让别人感觉你是一个特别靠谱热情的一个人。
这样,你便具备了互推的基础,因为信任隔阂打通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约互推了。
而你想长期混在互推圈,你就不要指望太贪婪了,互推圈子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双方约互推一定是上粉量差不多相等,并且必要的时候,主动提出互推的上粉量要多一些。
互推最大忌讳就是别人给你上了几百粉,你却给别人上了几十粉,这种超级不对等的上粉是非常伤害感情的。
所以,在一个人刚开始互推的时候,你一定要从小鱼抓起,不要刚上来就找大咖,前期多找一些跟你粉丝量上粉量差不多对等的人去互推,然后再去找水平比较高的人。
除了上粉量相匹配,我也总结了坚决不互推的几类人(互相割韭菜的除外)
1:朋友圈广告太多,毫无人设感。
2:朋友圈经常三天两头弄个收费项目搞个培训收费一波或者经常推一些拉人头的项目。
其实空手套白狼的核心在于先学会逼格包装,把自身工作做好了再去寻求同行互推,这样同行的流量就是你的流量,只有这么玩你的IP才能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互推是报团取暖的一种表现形式,说实话除了互推我还真找不到有比互推更简单粗暴的来粉方法了...
五:凡事都有捷径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都是做事要踏踏实实,要埋头苦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什么事情想要成功,没有捷径...
于是很多人都相信了这个定律,苦苦坚持了很长时间没有啥效果便无奈放弃了。他们也信命,我失败了确实是我水平不行,殊不知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思路,他就可以通往胜利的大门了。
我以前也觉得做事没有捷径,要坚持,要努力,要踏实,但是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如果让我去接触一个新的行业,我可能还会按以前的老路子,前2年踏踏实实学习这个行业的知识,规则而毫无突破,长期混迹于这个行业的最底层。
但是我相信,一旦我的知识积累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你将会轻松游刃有余通过比常人更有效率捷径的方法来解决一些行业难题。
我一直深耕互联网行业,至于已经有好几年了,这几年我每天都要至少花费1到2个小时学习这个行业的各种技能知识,生怕自己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趋势。
记住,做事一定是有捷径的,但是你想获取这个捷径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在这个行业专注了很长时间,所以大家前期都很平等,没有什么方法,让你刚开始就对一个陌生行业掌握了捷径这一说,如果这样,那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
六:声明
小纵成功了,像极了今年一个圈子的名人:纵横
引用了圈内纵横的一些方法,此文另一半内容都是本人总结的小白起盘IP混圈子的常用套路做法。
(全文完)
当专注跟多元化发展矛盾时,互联网创业者该如何选择? (战劲94)
写给网络小白和韭菜 (战劲93)
原创文章皆为战劲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依据,不喜勿喷。坚持搬砖原创码字,纯属爱好还有热爱分享的态度,偶尔接个广告还望见谅。
起个男生想找对象的ID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墨染青衣颜ヽ夜未央心未凉。一曲离殇丶笑看人世繁华ゝ陌颜〆情丝斩不断ギ笙箫凌乱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あ希望能够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表达想找另一半的ID
无名指的等待、我的织女在哪里、找线的风筝、心房等你来落户、单身男或男单身(这个直接一点)望采纳!
表达想找另一半的ID
惜缘,我感觉不错,自己加点特别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