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三人闺蜜ID简短可爱符号表情(锦州市文联举办李英梅散文集《我心安处》作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12-05 19:06:27 admin 阅读:59

导读锦州市文联举办李英梅散文集《我心安处》作品研讨会 近日,由锦州市文联主办、锦州市作家协会和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李英梅散文集《我心安处》作品研讨会成功举办。 李...

锦州市文联举办李英梅散文集《我心安处》作品研讨会

近日,由锦州市文联主办、锦州市作家协会和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李英梅散文集《我心安处》作品研讨会成功举办。

李英梅,锦州市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副高级职称,先后从事护理、纪检、宣传、党务等工作,曾负责医院宣传工作10年。自2004年开始在《锦州日报》《锦州晚报》等报刊及网络发表文学作品,并创作多部关于医务人员的微电影、情景剧,入选“学习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级媒体平台,情景剧《在路上》荣获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戏剧展演三等奖。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义勇军研究会会员。

散文集《我心安处》精选散文93篇,分为“市井山河”“口欲度日”“半读时光”“笔墨从医”“我心安处”5章。

王新华代表锦州市中心医院对市文联及市作协、市评协给予李英梅的支持与帮助表示了感谢,表达了参加研讨会感受到的浓厚文化氛围,对各位作家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她谈到李英梅是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通过她的笔宣传了很多医院优秀的医生故事,加深了人们对医院的理解。今天,她的散文集《我心安处》付梓,是多年来她对生活及生命的感悟,语言朴实,情真意切,其中“笔墨从医”一章更是记载了很多医院里发生的故事,读后给人很大的心灵震撼,希望她继续笔耕,不断提升境界和视野,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会议由锦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锦州师专文学院院长张翠主持,李铁、林喦、李见心、安勇、王继雷、曹忠林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研讨会上,作家、评论家们各抒己见,研讨氛围热烈,学术气息浓郁。发言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文学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有对作家作品的剖析,还有对散文语言和形式的微观研究以及宏观的扫描与概括等。大家纷纷从作品的时代意义、体裁特色、结构方式、语言艺术、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交流探讨。既是一次文学作品研讨会,又是一次创作思想交流会,对提升新时代锦州文学创作水平、汇聚锦州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为抒写锦州新时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不久,锦州组织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之后召开的作品研讨会,意义更加深远。

发言选登

李铁,男,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在全国各大期刊发表了《乔师傅的手艺》《杜一民的复辟阴谋》《冰雪荔枝》等大量中短篇小说,出版过小说集《冰雪荔枝》《点灯》等,多次入选多种年度文学选本,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北京文学中国最新文学作品排行榜等。曾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上海文学奖、辽宁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窥见时光的对话

《窥见时光的对话》,这个标题是我从英梅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中摘取来的,这个富有诗意的标题正好契合了我读这部书稿的感受。英梅文中的往事如一张张老照片,黑白分明,明暗分明,有着很强的立体感,笼罩着理想和憧憬的青春时光。许多她的往事,还有读者的往事,在阅读中穿越时光,一个个纷至沓来。这是一个奇妙的感受,完全可以定位为一种精神享受。

这部书稿是由一篇篇散文汇聚而成,枝繁叶茂,很有一棵大树的样子。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片叶子,每一个文字也都是一片叶子,大大小小的叶子郁郁葱葱,遮成一大片绿荫。英梅的散文有家长里短,有相夫教子,有工作感悟,有缅怀和追忆,有小猫小狗,也有好人好事……她的文字充溢着对善的褒奖和渴望,温情脉脉,徐徐道来,读过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流动的朝气蓬勃的生活图景,《市场风波》《卖鱼人的手》《独爱榴莲》《女儿的运动鞋》等鲜活的场景和细节,构成了李英梅的“美好时光”。

英梅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年轻女性,既有女强人的英姿飒爽,把本职工作干得虎虎生风,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又有着小女子的温柔与善解人意,家庭和社会双认可。她天性聪慧,工作之余热爱读书,喜欢文学,写了许多文章,这样一来,她也就成为了市作家协会里的骨干会员,我们也就有了交流的机会。在我们这些文友眼里,她是一个有才情的,真正能够享受写作与生活的女子,也正因为此,她才会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写出这么多文章。她的文字流畅、鲜活、日常、朴素、通俗易懂,通篇看不到忧郁、悲观、伤感和无病呻吟这些女作者常有的情绪,看到的更多的是阳光、雨露、亲情、友情、热忱、和关爱,就是担心、挂念、缅怀、怜悯这样的情绪,也带有一种明显的积极乐观的格调。她的文字多从小事小感小场景落笔,一个个人物和一段段情感镜头一样扑面而来,个人感悟与并不浅薄的思想意蕴相伴而生。英梅的散文是描绘,描绘一幅幅画面,也是抒情,抒发自己的生命感悟,她用一种类似白描的手法写自己,写别人,娓娓道来,均是切身感受,不见批判的硝烟,不见顾影自怜。庸常生活成为了一种美好,一种梦幻,一种合理,一种憧憬,一种享受上天赐予的心安理得的享受。

这部书稿分五个章节,分得错落有致。市井体验、日常美食、读书时光、医务工作、心灵感悟各成章节,让读者一目了然。英梅书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家乡,自成一统,在自己的散文里安放身体、抚慰心灵,构建精神世界。她用平等、和谐、关爱的目光对待自然中的一切存在,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不管是同事还是患者,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美食,不管是有生命的人、动物、植物还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他一律深情对待。她的情感细腻敏锐,爱字当头,仁爱之心以细节的形式贯穿每一篇文章。也许是在医院工作的缘故,她的生命意识十分强烈,笔下的每一个个体生命都以积极乐观的姿态生长,像《岁月的前方》里的一老一少、《明与暗的若隐若现》里的年轻理发师、《倾听吧,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里的女儿、青海医事小记》里的医生们等等这些篇章里的人物,都是理想主义光芒照耀下的乐观豁达的鲜活个体。

阅读这部书稿,给我印象颇深的是英梅描写细节的能力。文学写作靠叙述,更靠细节的描写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走走停停”,叙述是走,细节描述就是停。只会走不会停不行,只会停不会走也不行。英梅走走停停的技巧掌握得还是到位的,相对于她的走,我更喜欢她的停,她的细节描写简洁朴实,一段描写之后,一个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比如《小康蓝图进古村,山水画卷绘新篇》里的描写:“继续向村落深处走,一个院落的大门敞开着,径直是一排窗明几净的平房,高且金黄的玉米垛,在阳光下闪耀着丰硕,园子里浓绿入骨的大白菜一颗挤着一颗,长得太过肆意张扬,半米多长的十数个南瓜与一筐葡萄、苹果就那样散落在菜地一边,同样也是矮墙围着,一位五旬左右的男人翘着二郎腿坐在墙上,嘴里抽着烟,吐出一小缕一小缕的烟雾,眼睛看着院子外面。”《医者之应所为与欲所为》里的描写:“内分泌科主任,一个幽默风趣、学识渊博、亲切友善的大姐,她正站在自己的诊桌前,旁边坐着一位年纪应该过九旬的老人家,病应该是看完了,老人家正在讲自己的女儿也是学医的,在中国医大一院工作。”《已是曲中人》里的描写:“母亲经常带着我去公共浴池洗澡,我总是不好意思抬头看别人,羞涩腼腆,也牵连到动作上的扭捏,母亲拿着洗浴之物,麻利快速,洗干净身体,那时候还可以洗洗简单的衣物,然后见我冲泡的时间可以了,便开始帮助我搓洗,现在的我还可以回忆起那‘笨丫头’别扭的样子,还有龇牙咧嘴喊疼的情景。”等等,正是这些描写,使文章里有了鲜活的人物,有了灵魂和文学气质。

英梅善于把普通的事物引深,使其上升到精神层面。文学就是精神产品,作者的精神高度决定作品的高度。一个作者的精神力薄弱,写出的作品也会是苍白无力的。英梅的“引深”自然流畅,不光是人是事,就是动物、植物,她也能巧妙引深,赋予其思想。并且不吝赞美,把美好的语言慷慨地送给它。比如《独爱榴莲》里的:“榴莲,外表是丑的,硬的,很难让人接近的样子,天生带着拒人千里的姿态;榴莲,味道是臭的,越是好的榴莲,那股味道越是浓烈,很多人无法接受,而我认为那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伪装;榴莲,它的果肉,完全另一种画风,不但充实丰盈,细腻绵软,而且它把凝聚于全身的营养,都会贡献给食用的人们……很有趣的外表与内在,只要你能够容忍它粗陋的外表,接纳它丰富的内涵,收获,是由心到身的满足。我喜欢榴莲,它朴实无华、安之若素,不像其他水果那般美艳,不像其他水果那般把香气都涂在了表面,更不像其他水果那样张扬喧闹,它把美丽的修养藏在‘心’里,只有懂得的人,才会获得它全心全意的付出和奉献。”《五月槐花香》里的:“看到槐树叶,就会想起小时候的记忆,那时候对于一件事情的结果,往往要以牺牲槐树叶为代价,‘成功’‘失败’‘成功’‘失败’……嘴里念叨着,手上摘下一个个叶片,以最后一个落到的语言作为一种预测结果。甚至还听到过‘她喜欢我’‘她不喜欢我’……”等,都是具有精神气质的文字。

英梅质朴的文字使她具有了真正进入文学的可能与潜力。一些爱使用华丽辞藻,而内容空洞无物的写作者,是进入不了文学的。人们好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字,应当就是这个人的写照。欣赏这些文字,一个朴实无华,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作者形象也在我们的阅读中慢慢耸立起来,越来越高大。这部书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对作者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一次文学生成,这使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有了引人深思的阅读撞击和反思。《惊喜,在风中暴走之后》《致青春年少的你》《生命和旋,爱与婚姻》等,都是从小事入手,在小情小感中逐步升华,一步步接近艺术真实。而《母亲,那些腊月里的仪式感》《悼念赵玉芬女士》等则以母亲生前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小见大,温情脉脉,不动声色地构固起母爱的大爱无疆,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读者。伟大的母爱,高贵的亲情,生存状态与生命意识等,都深陷在深深浅浅的笔触之中。

英梅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潜心耕耘,以脚下的厚土为根,以人为情,用善良和爱心,铸就了这部沉甸甸的书稿。英梅是业余写作,这使她更有机会接近真实的生活,文学不应该是一种职业,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在辛勤耕作时,偶尔停一停手里的活儿,平心静气,侧耳倾听一下自然中万物生长的声音。这声音微妙而动听,这就是文学,愿我们共勉,愿英梅在文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林喦,渤海大学教授,博士,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皆文章 

2024年11月2日的午后,锦州文友李英梅送来一部装帧雅致的其个人散文集——《我心安处》,并嘱我给撰写一篇评论。说实话,这几年确实也给几位朋友的书稿写过评论或者写过序言,每每接到这样的“指令”内心总是有些惶恐,总怕写不好辜负了朋友的诚意和期待。

阅读《我心安处》的时间正好赶上11月6—7日的辽西地区的暴雪,常俗上讲,北方人在冬季里是期待下雪的,下雪及雪后的自然之景是大自然赋予东北极具典型并被人们叹为观止的曼妙景观,而踏雪寻梅、雪中嬉戏、风雪炉火、家酒新熟、雪后留影等诸多的“雪与人”的景观又给人们的常态生活中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但同时,雪大成为暴雪之后,也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而引起人们的“极度反感”。暴雪除了上班工作、参加几次扫雪之余,终于腾出了一段安静且比较集中的时间了,这时候,温一壶香茗,安静的看看书,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检索一下读书的经历和感受,我们会发现,一本好书就是一条线她总是以无限的魅力在牵引着不同的人,包括不同时代的人,甚至是隔着时空让读者与作者走到一起、让读者与读者走到一起,然后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思想甚至是灵魂的碰撞,我们在书中体验着别人的人生,享受着别人的喜怒哀乐,进而愉悦着自己,这种体验、享受,或者说由体验和享受而生成的是自由自在的愉悦。

翻阅李英梅的散文集《我心安处》,不觉间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和宋代诗人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句,想想,李英梅用“我心安处”作为散文集的书名,想必也是有这样的用意的。事实上,常常穿行在钢筋水泥所构建的城市人海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期待着能够寻找到一处让自己的身心得以慰藉的心安之处,而对于有些人而言,这也是真的是一种期许。尤其是在快节奏的时间里,人们过度地追求和享受了流连忘返的物质性的生活,不停歇的奔跑了好些年,跑得太快了,回头看看,灵魂都不知抛到了何处,连脚印也没有看到,还能期待“我心安处”,实在是难能可贵和弥足珍贵的了,在这一点上可以为李英梅点赞。

李英梅的散文集《我心安处》分为五章,共计93篇文章,作者分别用“市井山河”“口欲度日”“半读时光”“笔墨从医”“我心安处”为题把这些文章进行了归类分章。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每一个章节处做了简短的“引子”,在解析每一章所展现的内容,如第一章“市井山河”中写道:“生活的烟火气,弥漫于市井;壮美的锦绣,孕育于山河;人间至味清欢,存在于小小的市井山河……”简约而明了地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绪、认知和对市井“山河”性的“高位”理解。

如第二章“口欲度日”中写道:“日子,无论繁忙与闲适,口腹之欲必先满足,而从中体会到乐趣,便不乏对生活的热爱。寥寥几篇,皆是来自于一个纯正吃货的口欲之欢”。

古语云,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先,喜欢吃,成为吃货,首先就是一个人的正常的口腔快感的健康欲望表达,且能在食之有味中感受到生活的滋味和快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平常人平常心的生活态度。

通读李英梅的《我心安处》,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善于在日常“琐碎”的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的真实感受、实际体验中发现写作的素材,进而激发出作者“一气呵成”的写作情愫,并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为读者,我可以坦诚地说,李英梅的每一篇作品不能说都是散文的精品,但它确实是李英梅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个人化人生记录。全书的每一篇文章、或者说她大多数文章,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她是借用散文这种文体撰写的个人日记,暂且称其为散文体日记吧。李英梅在一篇题为《生活的苟且》里也说:“一路走一路看,想到了萧红,想到了鲁迅,自己都在心里笑,受他们的影响,好像有点微微的深。他们都是写时代,写生活,只是更加尖刻,更加刺痛人的心。我呢,也写身边的生活,只是短浅和狭隘。”

我相信,这是李英梅很真诚的自我表达,也看出她自己是喜欢和阅读过鲁迅、萧红等作品的,也深受这些作家影响,但作者写作的初衷和作者的态度,只是写“身边的生活”,“短浅和狭隘”虽然是作者的自谦,但也真实的表达出作者个人的行文标准和写作态度,即记录日常生活,表达个人想法。从学理上讲,日记体文章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但从李英梅的93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把她自己每一天或者是每一次的个人行迹、个人行迹中对生活周边的观察,对人与物、景与情的描摹和抒怀,都用散文的形式极尽能事地进行了记事、写人、状物、写景、记述活动,可以这样说、凡是她自己在一天里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成为她写作的内容,从这一点上看,她完全遵循着日记体的写作规则,也许李英梅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用散文体的形式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已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使她创造了散文化日记体的文体模式。

“三月廿八,上午发薪,逛琉璃厂,购书三册,一元整,拓片十张,二元三角,元砖研一方,一元三角,茶饮一角……”

如此想来,李英梅的散文化日记体是成立的,在这一点上也可以为李英梅点赞。

作家王蒙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人的纪念就是时间的记忆,就是生命的见证。

李英梅的散文集《我心安处》,也是一种纪念,是她对时间记忆的纪念,是她对自己生命见证的纪念。她的文章除了“口欲度日”章节中的《烤地瓜》、“笔墨从医”章节中的《曾经的呼吸内科》《医者之应所为与欲所为》《义县行记》《青海医事小记》和“我心安处”章节中的《悼念赵玉芬女士》的六篇文章算是全书的长文了,其余的文章篇幅大都不长,行文有条不紊波澜不惊,章法结构基本遵循作者的行迹而铺设,即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不过分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也不过分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过分地进行无中生有的渲染。

比如说《我心安处》“市井山河”章节中的《锦州的风》一文,单从这篇文章的题目而言,如果你在锦州生活过,一定会感受到“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的“锦州的风”的超强特色,就因为“锦州的风”有这样的特色,我们可以把“锦州的风”写的“张牙舞爪”“轰轰烈烈”,也可以写得“呼啦啦”的“暴土扬长”,但在李英梅笔下,《锦州的风》并没有让其产生过分的“厌恶”之感,作者很平心静气的写道:“……我就静静地躺着,窗外,呼呼的风声,拍打窗棱,偶尔砂砾敲打在玻璃上,发出哒哒的、微弱的响动,在这样的夜里,撩拨着我的思绪。”因为“风”引起了作者的思绪,勾连起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角度开始谈“风”:“初春的风,喧嚣、活泼,带着生命,也许在城市,感觉不到初春的风的好,是不是它们那样的吹过旷野,会唤醒沉睡的生灵?蛰伏的小动物们能够听到这样的春的呼唤?又或者,当它们在林间、树梢走过的时候,那蠢蠢欲动的萌芽,也被催促着长大?但是,我感觉,在大地上,那埋在地下的草儿的身躯,定不敢先露出头来,顶多隔着土被子听听风的声音,酝酿着怎样的破土。”

“等到五六月份的时候,风更加的暖了,暖得我觉得有点失去了个性,可能是因为花草树木都已经萌发出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婀娜了整个世界……”

“深秋的之后,气候开始转凉,风也鲜明了,不再与其他的混为一谈,喜欢刚刚入秋的风,带着清新,远离聒噪,带着明媚,远离烦忧,路边的白杨最是配合,当我抬头看他们的时候,都是被初秋的风,吹得翻飞,发出啪啪啦啪啦的声响,愉悦着秋的开始。”

“冬季的时候,风好像又换了副模样,变得很严肃,俊朗,忽然想到‘高冷’这个词,往往,它又是和雪相伴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风雪交加的声音,有时候让思乡心切的人,心生烦躁。于我,只喜欢皑皑白雪,风不要夹杂的便好,那样显得更加安静。”

李英梅是在一种恬静的状态下把“锦州的风”写的如此平心静气,是因为作者本身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平心静气和恬静安逸的,她充分地享受着她自创的生活时空的一切,她也充分地享受着当下她生活的环境氛围,因为乐在其中,所以享受快乐。从这一点上看,她的每一篇作品都在遵循着“时间的纪念和生命的见证”。因此,才有了她平心静气的创作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尤其是在这个极尽利己主义盛行的时代里,在这个极尽借势某种依托或者噱头出名的现实中,能安安静静地把自己喜欢的写作爱好坚持下来实在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因为有了平心静气,才有了李英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揣摩、思考和用笔化成的细腻文字。比如《烤地瓜》中,从什么时候选择购买地瓜,挑选地瓜,地瓜的品种,烤地瓜的过程等等都描摹的很实在和细腻,然人感觉眼前仿佛就出现了烤熟了的地瓜,让人味蕾发痒,搅动了对烤地瓜的垂涎三尺。比如《春日的中午,晒晒太阳》一文中,描写火墙下猫咪悠然睡觉的小镜头:“猫咪会非常悠然地趴在那里,放松四肢,蜷着身体,歪着头,闭着眼,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文字不多,但猫咪睡觉状貌却跃然纸上。李英梅文章中相关的例子比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李英梅的大多文章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书写很大的事件,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了自我感觉到的细节,为自己留下了属于自己感知的私人记录,文章中记录的人与事,物与景、情与理都是很个人化的,都是她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但这种她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记录形成文章之后,你读了,仿佛也是你的生活的一部分,仿佛也让你感觉到也你经历了这部分的生活。而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皆来自于李英梅撰写文章时的真诚和对生活细节处的捕捉与描摹。在这一点上,我也为她点赞。

李英梅的散文集叫《我心安处》,是选择了全书中一篇名为《我心安处》的文章题目,也是全书的第五章的题目。就这篇文章而言,其写作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了纪念逝去的亲人——怀念母亲的文章。如果仅仅从文章的角度上,文章不长,开头部分还比较繁琐和多余,但一句“时光不会因为母亲的离世而停止,反而更似上了发条,飞快地跑着……”,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逝去的母亲,作为女儿而言,本应是要怀着沉痛的“泪如雨下”的样子去思念和祭扫亲人的。但李英梅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平心静气,去为母亲扫墓,去给母亲献上鲜花。文中写道:“今年母亲节,就让我送您一束鲜花吧,咱也浪漫一次。”

“三炷香,点燃着,我轻轻拍着妈妈坟茔上的黄土,就像摸着妈妈的手,尽管粗粝,但却温暖……忽然,我感觉到莫名的心安,不再烦躁。”

“原来,我心安处,就是能够来看看妈妈,哪怕只是擦擦墓碑,摸摸黄土……”

从这三段的文字上,我们能看到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也能感觉到作者在对待“一呼一吸”之间,在“生与逝”之间的超境界的生死观,对待生死,不过度悲喜,不患得患失,与文章的第一段里的“时光不会因为母亲的离世而停止,反而更似上了发条,飞快地跑着……”前后呼应,把“逝”当作是自然进程的一部分,坦然面对生死,顺应自然,珍视生命,注重从思想和精神层次提高了“生”的长度,这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境界”。在这一点上也是要为李英梅点赞的。

我在这里补上上一段,是因为李英梅送我《我心安处》的时候,特别嘱咐我——这是要送给母亲的书,这让我有了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为《我心安处》写点什么的想法,不管写的好与不好,必须写,这是一份有情有义的使命,愿李英梅的母亲在天堂里能看到其女儿的“我心安处”,一定能看到的……

《我心安处》写到这儿,我心也安处了,就写到这吧!

李见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供职于锦州市作家协会。

天使是怎么炼成的?

英梅,就像她的名字,有英姿飒爽侠骨丹心的风采,也有梅花飘飘入魂香的柔软情怀。正所谓“十分春色,一半枝头一半市井”。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她都是不折不扣的天使,肯定的天使,元气满满地出场。让所到之处充满了阳光,真善美随之旋舞。

我曾说我不羡慕奇绝的天才,我羡慕那些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能把日常生活点化成文的人。因为发生的不是真实,只有写出的才是真实。写作是一种权利,甚至是一种暴力为凡人的手复仇。

正如孙犁先生多年前倡导的那样:“返璞归真,用崇实的精神写文章。”

写作多年的人都知道,越平淡,离你越近的事物越难写,日记体更见功力。一般人连流畅都做不到,而英梅在此从没有阻碍,涓涓细流终汇成今天令人澎湃又心安的大海。

“比阳光还要热烈,比流水还要执着,比旷野还要苍茫。”

“黑暗也睁开了眼睛,迎接紧实的雪。”

语言结构看似随意,英梅还是藏有技巧的,真正做到了散文的大实小虚。虚实转换,“明与暗若隐若现”,似电影中的空镜头在自然万物中找到提练和升华,空灵得以起飞。

即使写日记,其实也是有一个隐含的读者的,哪怕那个读者是自己。念头一旦上升为文字,就要索取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荣格说:“作为一个人,他可以有一定的心情、意志和个人目的,可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一个更高意义上的人——他是一个‘集体的人’,一个具有人类无意识心理生活并使之具体化的人。”

只有当作家的“自我”带有集体性、时代性、社会性的时候,它的被表现才可能具有文学艺术的意义。纯粹的“自我表现”,是个人的事情,不需要艺术形式。如果作家的“自我”有意义的话,那是因为读者的共鸣!我不知道什么是好诗文的标准,能刺激我写出好诗文和联想的就是好诗文。

我的共鸣一,医院。给一个逝去的白血病男孩写贺年片:你好吗?我很好。

共鸣二,母亲。第一本诗集也祭献给母亲。当火焰的笔从纸上走过,就接通了天地。天堂总有阅读的眼睛,因为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天使就是这样一字一句,一粥一饭,一心一意炼成的。

安勇,一九七一年生,毕业于地质学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锦州。国家一级作家。辽宁作家协会理事。近年来有小说发表在《上海文学》《山花》《天涯》《芙蓉》《福建文学》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曾获辽宁文学奖等奖项。短篇小说《铁屑》进入2024年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

有感

李英梅的《我心安处》是一本有文学品质的书,书里有丰富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不加雕琢朴实无华地实现了文学性。这也是一本告诉人们如何活在当下的书。英梅用手中的笔,从日常小事,从一片冬雪、一丝春雨、一缕春风、一块地瓜、一餐普通的便饭,通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亲情爱情,父亲母亲,女儿老师,医者患者,七情六欲,这些真实真诚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如何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读英梅这本书,让人由衷地感叹,这烟火人间真的太美好了。

曹忠林,锦州市文化演艺集团(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艺生产工作部部长,国家二级演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曹禺杯”戏剧小戏小品优秀表演奖、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表演奖。

在李英梅散文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能够参加李英梅散文集《我心安处》作品研讨会,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一是为英梅高兴,早就听她说起过,有出书这样的一个梦想,这也是梦想成真啊,祝贺英梅;二是今天能够和在座各位文学界的大咖、学者、老师,齐聚一堂,聆听各位对文学的见解,很受益,感谢文联及作协、评协创造了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

英梅,可以说我们最初是单纯的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而到今天,大约也有三四年时间了,我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她具有那种亲和、谦虚、果断,做事认真、雷厉风行这样的人格特质,我比较欣赏。

大约三四年前,也是朋友介绍让我去亚东眼科医院帮忙编排一个节目,那时候正好英梅管医院宣传工作,虽然亚东只是市中心医院的一个分支,但英梅对于节目的细节、人员的安排事无巨细,无论是周六日还是晚上排练,都协调得特别顺畅,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一直陪着训练,那次节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第一次合作,非常愉快。

近几年来,从党中央到各级各类媒体,都在倡导“把宣传触角深入到最基层,围绕身边人身边事,讲好中国故事。”英梅担任宣传部长的时候,就把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讲得特别好,我们也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磨合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24年,由市委宣传部策划,由我们演艺集团具体排演了一场文化党课,其中市中心医院准备了一个节目——情景剧《在路上》,这就是我和英梅合作的特别成功的一个情景剧,是以市中心医院王凤娴主任的事迹写成的剧本,当时我们请了一位专业编剧,但初稿不理想,最后还是英梅带着主创团队完成了剧本的写作。《在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人现场观看都潸然泪下,我们也把这个剧搬到了“学习强国”平台,登上了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戏剧展演的舞台,并获了奖。在合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英梅的敬业、严谨、直率,我们也有过意见和观点上的激烈交锋,但友谊却也越来越深厚。

再后来,我们合作过几部抗疫情景剧,都是英梅写的剧本,我觉得她的文学水平还可以啊,但没想到她还是咱们作家协会的会员,没想到她今天能够出版散文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再次祝贺。

那天英梅把这本书给我送来,说实话我没有全看完,只看了几篇,英梅的文字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为赋新诗强说愁的矫揉造作,很朴实,很真实,把日常的小事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就像林喦教授在评论中所写的“你读了,仿佛也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仿佛让你感受到你也经历了这部分的生活……”让我体验到一种清新的文风。

在前几天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重要讲话,他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英梅从老百姓的小视野着眼,真实地反应了一些普通老百姓、普通农民、普通医务人员的生活,很接地气儿,希望她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进一步地拓宽视野,去感受时代,去讴歌时代,去为时代和人民再放歌。

作为好朋友,我也相信,在文联及-作协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在评协各位老师的指点下,英梅的创作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文学创作上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刘艳伟,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中铁九局工作。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多篇,先后出版4部长篇小说:《凄苦的爱河》《谁与我生死与共》《彩虹总在风雨后》《一个不屈的生命》。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武术协会会员。

《我心安处》研讨会发言稿

英梅是咱们作家圈里,我接触最多的人,因为接触多,所以更了解她的为人处事、彬彬有礼、温和大方。她拥有一颗美德的心,给人以高尚真实的快乐!正如她出版的新书《我心安处》,虽说是散文集,但更像是一部散文体的日记,就像林嵒主席所说,是“借用散文这种文体撰写的个人日记。”

该书充满了正能量,读着心中坦然,书中的一话一语,声调平淡,似闲话家常一般,却能丝丝入扣。对生活,她用全部的付出不断料理着自己的小家。对爱人,她说你若敢在我身上赌,我会拼命不让你输。对婚姻,她说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吧,相互搀扶,一起卧听潮声,看尽千帆。对工作,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对母亲,她爱到了骨髓,对亲人的情愫,甚至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爱,都在字里行间凸显。书中的桩桩情,件件事,虽说没有大的波澜起伏,但安然恬淡贯穿始终。善良美好一直都在,是当你把爱传给别人时,你的心也被阳光照亮的那种自然。英梅在叙述事件、描写景物,观察得都细致入微,小到去菜市场买菜都描写得惟妙惟肖,其中写道菠菜:“株不大,梗细,叶子圆圆且精巧,精神饱满,带着娇怯怯的清灵。”英梅把菠菜描写得生动而有活力,这是她观察事物的独到之处。还有无论她是下班走着回家,还是和朋友小聚之后走着回家,或是晚练,一路上的花花草草、一景一物,都成了她心中的快乐和完美。正如苏东坡与禅师的对话:“苏东坡问大师,你看我像什么?大师说,你像一尊佛。大师问,你看我像什么?东坡看了一眼盘坐在地上的大师说,我看你像一陀屎。”东坡高兴地回家告诉苏小妹,今天他终于赢了禅师。小妹说,哥你又输了,心中有佛的人,看谁都是佛,心中有屎的人看谁都像屎。这就是说,英梅心中装着生活的安然恬静和美好,她把万事万物都看成了她眼中的美丽。

康德说:“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会获得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高尚心灵,才能体会出来。”英梅就是这样的心灵。

《我心安处》我重点看了英梅写的母亲那几篇,因为我母亲去世的早,所以对母亲的思念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书中,有一次英梅无意识地说了想吃蒜茄子,可年迈的母亲早上天不亮就给女儿送来了她爱吃的那一口,带着腰疾和膝关节的疼痛,一步一爱。女儿说买的馒头糖少,母亲就自己蒸好了馒头,里面放了很多的甜,咬一口粘稠的糖便流了出来。腊月里母亲做的腊八粥,里面有糯米、大枣、桂圆、栗子、花生、莲子,那浓香的腊八粥,温暖了腊月的寒冷。生活就是爱,爱是生活中的阳光,带给我们幸福,那爱里有母亲的无私纯真,还有母亲的辛苦慈祥。母亲对女儿就是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惺惺相惜,是一辈子不忘的情。

都说母女就像姐妹,有闺蜜般的情深,其实,姐妹和闺蜜这两个词,远远没法与母女的渊缘相比,那是血浓于水的交融,是你心不好受、我心更疼的那种。

2024年11月28日,太冷的冬,空气战栗,身心紧缩,仿佛下一刻就要窒息,母亲去世。英梅没有掉一滴泪,怨一声息,这需要有多大的泪腺,多大的心脏啊?她一定是,早早流干了眼泪,竭尽磨砺了铁心。她爱妈妈,那种爱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是风雨中,妈妈手中的小伞,为女儿撑起的睛天。是满文军那首深情的《懂你》,母女是心连心的结合体。是镌刻在心中、一笔一划深深浅浅所描绘的最牵念的模样。

《我心安处》,到妈妈的坟前,捧一把黄土,摸一下墓碑,心都有可安放之处。那是爱,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还有诸多的遗憾。

英梅是个很阳光的女人,她把日子过成了诗,过成了让我们向往的模样,她眼底的平静与豁达,静若如兰,柔软如风。 

和她的交往,我只感觉她的宽容大气,正因为性格使然,才有这不平凡的文字呈献。愿她在写作的路上,一路高歌向前,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期待下一部大作早日问世。

杨越,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锦州市女诗人协会副会长,《河北小小说》首届签约作家,曾荣获全国“书香家庭”称号,诗歌入选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

温暖 温馨 温情

厚厚的一本散文集《我心安处》,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从拿到这本散文集起,每次翻阅,作者李英梅都能带给我新的感动,那是一种温暖、温馨、温情的弥漫。

聚焦自我情感的叙述模式

路遥曾经说过:“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认真阅读英梅女士的散文集,她没有用笔触去虚构那些能吸人眼球的故事,而是用日常生活中一个一个温暖的小片段叙述着她的自我情感轨迹,或市井生活、或人间烟火、或陪伴成长、或从业经历、或母女亲情……情感细腻,大写的“爱”字跃然纸上。有夫妻间的情爱,在《爱情褪去铅华时》她是这样写的:“我们没有豪宅别墅,没有百万豪车,也没有锦衣玉食,但就是这样,我们的日子,踏实安稳,就像中午的那几缕阳光,让我感到满足。我们之间,没有你侬我侬,没有甜言蜜语,也没有轰轰烈烈,但就是这样,我们的爱情,平淡真实,是褪去铅华的朴素淡然,让我赏心悦目。”有医护人员的仁爱,在《医者之应所为与欲所为》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饿了,他们也想吃饭;累了,他们也想躺一会;渴了,他们也想喝口水;困了,他们也想睡一觉……但是,他们率先做的是放弃这些,不顾一切的去抢救生命!保障安全!”还有亲昵的母女之爱,英梅女士让她的生活从文字中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品读《我心安处》,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那种温暖,让我们紧紧地跟随英梅女士的情感轨迹,或喜或悲……

氤氲人间烟火的确幸清欢

人间烟火,美味人生,蕴含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是英梅女士最温馨的记忆。熬粥、火锅、炖酸菜、烤地瓜、蒜茄子,还有南果梨、汉堡包……林林总总,是平常的生活,也是绵长的滋味,缭绕在柴米油盐中的诗意。英梅女士在《水煮白菜》中这样写道:“水煮白菜很简单,不能煮很长时间,否则会烂成一团,没了嚼头;水煮白菜,很清淡,用我家先生的话说,盘子太容易刷,都不用放洗洁精;水煮白菜,有味道,清香、甘甜、不油、不腻,最关键的,还清肠减肥。”我品味到了大道至简的清欢,果然,她笔锋一转,写道:“我只想说:生活,不管是像红烧肉一样肥得流油,还是像水煮白菜一样淡得如水,只要懂得珍惜,就不会腻。”这样的温馨让她的文字跳跃着,格外生动鲜活。

生活就是晨起暮落,日子就是柴米油盐,在时光匆匆中,英梅女士还能采撷到《是烟,是汽,是生活》的瞬间:“我更喜欢看到这样的水汽,少了油烟的刻薄和匆忙,多了几分热乎乎的家的气息。这是我今天看到的烟,看到的汽,它们以各自相似又不尽相同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充斥并折射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表情。我们无法要求和去改变它们存在的生命状态,只需要认真的去领会它们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升发,每一次消失……”这样的文字,精辟而有哲理,语言生动形象,温馨且又治愈,令人读后余香满口。

透视隽永亲情的阐释空间

在英梅女士《我心安处》的这本书中,写母女之情令人感触最深,是诗化了的优美散文,也是散文之中优美的日记,让人有些展卷不忍释手,如《七七》一文中,她先用凌厉的北风做渲染,这样写道:“北风的凌厉割破岁月的渡口,瑟瑟的枯枝在路灯的氤氲中抖落记忆中的纤尘,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七七四十九天。”把自己对于坏天气的情绪、对母亲的思念尽数倾诉在前理性的表象刻画中,然后进行回忆,妈妈买黄桃罐头、妈妈给做棉衣棉裤等等,在回忆里定格温情画面。

这种亲情、温情的画面无处不在,在《妈妈的大馒头》一文中,她用温情注视每一寸走过的炽热泥土:“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只能是在生活的细小中感受细小的生活,就像烤地瓜,就像脚手架,就像秋风与秋叶,还有妈妈的大馒头,我用心去聆听他们带给我内心的旋律,是低调的,但悠扬;是简谱,但生动;是羞涩,但丰腴……”像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温暖女子,把妈妈的爱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她的文字,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那种用朴实的语言于不动声色中把普通的生活进行阐释升华,由此可见英梅女士文字的功力深厚,是值得我们大力学习的。

李飞,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市直机关。

治愈心灵的礼物

这本书是我近5年来,第一次完整读过的书,从拿到手里到读完,整整用了3个星期。由于有阅读障碍,最后一周把书带到单位,才得以完整地看完。作者穷尽精力,把个人的生活、情感和感悟诉诸笔端,我们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对得起作者的信任和辛苦。看完书,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门,一扇属于朋友和亲人的门,登堂入室,走进英梅的生活,走进她内心的情感世界,享受亲人挚友一般的待遇,这是一种殊荣和幸运。

从表达方式和艺术特征上看,这本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情感色彩浓郁,强烈炽热的情怀贯穿全书的始终。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真挚热烈的情感,独特的心中历程,是这部散文集区别于其他作品最鲜明的特征。这种情感,包括对家乡风物、发展变化的热爱和憧憬,对生活细节的描摹和眷恋,对丈夫女儿的爱和期许,对医护事业、医者风采的体恤和珍爱,对母爱和家庭的无限向往和怀念。随着阅读的深入,也不知不觉走进了作者精心设定的情境中去,情到浓时不禁激动、感慨和落泪,尤其是篇末第五章写母亲和家庭这章,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有作者引以为荣的和谐团结的大家庭,4个姨、二姥爷的无私关怀,含辛茹苦、勤劳坚强、平凡伟大的母亲。其中有一段:“妈妈的大馒头,我小的时候,也常吃到,个子很大,发的有时过了劲,蒸出来的都开了花,那时没有油烟机,满厨房都弥漫着蒸汽,一揭开锅盖,那热乎的感觉扑脸。就像年轻时的妈妈,充满干劲,充满激情,充满生活的温度。”母亲做的馒头,满是蒸汽的厨房,充满爱意的场景,洋溢着家的温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到、都想回味的温馨画面。还有一段:“从那时候开始吧,我其实是喜欢发烧的,发烧妈妈就给我买黄桃罐头。”类似的话,我闺女小学时也对我说过,孩子不是喜欢生病,而是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透过这些炽热的情感,作者英梅的人格特点也跃然纸上,有血有肉、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是富有励志色彩,不流于事物的表象,贯穿着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一书中写道: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作者在描绘景物、描摹人物、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浅尝辄止,不满足于简单粗浅的表达描述,而是追求深刻,在感悟品味中引发思考,洞悉生活的本质,这样的感悟思考的章节在书中占60%的篇幅以上。在第三章《奔》的一文结尾处写道:“我相信,有了奔头,才会有行走下去的力量;有了奔头,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奔头,生活中才会照得进温暖的阳光。”在《理发》一文结尾处写道:“头发需要定期调整,就像路边的花草,那叫园艺;就像自然的环境,那叫治理;就像内心的情绪,那叫调整。”在《猫》一文中写道:“我佩服那只躺在我电动车上避雨的猫,它勇敢、自由、坚强,还有靠自己能力生存的坚韧,也许短暂,但精彩。”这些感悟和思考,源于对事物表象和规律的深刻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后抵达生活和事物的本质,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引导读者求真向善、追求幸福和美满。

三是语言清新自然,富于口语化的表达,更加接近生活的本真。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生活是语言的土壤和母体,朴实优美的语言,不着粉黛的笔墨,清新自然,生动传情,更加接近和还原生活。作者在《李子》一文中写道:“想着他的样子,我拿起一个大大的李子,再度掰开,咬上一口,甜上了心头。”在《19年青春不老》《生命之重》《信任与被信任都是一种能力》等文中,作者运用简洁、明快、质朴、生动的语言,直抒胸臆,使语言更加形象化,富有感染力。真的,善的,就是美的。这样的语言风格,有生活气息,有泥土味道,接近了生活,接近了本真,就接近了美。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阳光是大自然的礼物”。这本书,就是英梅送给我们的礼物。

感谢英梅,感谢这份礼物。

张忠,1968年生,汉族,中共党员,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退休部部长,医院文学爱好者协会会长。原锦州天使家园论坛坛主。

在文学的田地里大爱耕耘

虽然多年来混迹于文学的圈子里,和许多朋友也多有来往,但我仍然是文学的门外汉。我是站在文学的殿堂外,扒着门边向里面痴痴张望的人。偶尔自己也说喜欢文学,但其实还是牵强了些,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我喜欢的是人,是那些喜欢文学的人,很愿意与之为伍、融为一群,并引以为荣耀。

今天,就是我格外荣耀和高兴的时刻,与文学艺术界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相聚一堂是值得荣耀和高兴的,而我结识了19年的妹妹李英梅出书了,并且她的书里还提到了我,则格外使我感到荣耀和高兴。因为是文学的门外汉,在这里我不多谈文学,只浅说过往。

首先我要说,是对文学的爱使李英梅收获了今天的硕果。在19年前我与她初识还是在网上,最初是并未见面的网友,但是她的网文还是让我感到震撼,不是写得有多么成熟,而是那也太能写了,每天都在发表网文,甚至一天能写好几篇,她甚至还出炉了一部好长的网络小说《天使家园红楼梦》。可以说情之所至,敲键成文,才思敏捷,挥就激情文字。那时她的ID叫泡沫,对于没见面的网友们来说,泡沫是一个传奇,是一个值得热议的传说。网文嘛,当然文字时常有不够严谨的地方,推敲起来也会有瑕疵,但是,她所展现的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作品的多产,让我意识到她是一个可以在文学方面有长足发展的可塑之才。后来我们成为线下的朋友,我还推荐了她参加省文学院的新锐作家班的学习,也推荐了她从临床护士岗位进了机关,以发挥她文字方面的特长。在工作上她也是个工作狂,在担任中心医院宣传部长期间,她更多的是倾注在医院的宣传工作任务上。尽管很忙,她对文学的爱却从未有减少,一路走来,也留下了许多很好的作品。没有对文学之爱的坚守,就没有今天这本书啊。

再一点我要说,是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炽热的爱让她拥有不竭的创作源泉和写作激情。英梅是一个多情善感的人,内心柔软,常有涟漪,深情出作品,感动皆文章。就说我们在当年天使家园论坛里所缔结的友谊,她就曾从过去的许多文章里回顾,可见她此情的真挚。

这次她散文作品的结集出版,无疑是她过去一段文学历程的一次总结,更是为走向新的创作活跃期吹响的行进号角。我知道,她收获新的创作成果的时日一定不远,未来可期。谨期望英梅在未来的创作中虽从小处落笔,但更心怀家国大爱,用笔墨耕耘,为社会留下更多润及心灵、升华情怀的不朽文字。

 曲建华,为中国图纹石特约撰稿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市中国画研究会理事。

读李英梅《我心安处》有感

当收到英梅小妹送给我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相隔十多年未见了,但依然是那张清纯可爱的笑容和快人快语性格:“啊小草姐姐,见到你太高兴啦……”那一天的相见,我也是非常高兴,我们拥抱在一起,笑语把十几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我们都坐下来,她把《我心安处》双手递给我,抿着薄薄的嘴唇,弯弯的眼睛看着我说,希望姐姐能参加我的研讨会。翻开书的第一页看到英梅早已经准备好的签名,我心里暖暖的,再往下翻看到李铁主席、林喦教授的序,一下子震撼到我了,我们英梅已经绽放。看着妹妹灿烂的笑容,我都被融化啦,满口答应下来。

英梅小妹是用文字记录了生活点滴,把生活写成文字,是让生活更加丰盈。

我喜欢她用这种方式记录生活,我们都有老的一天,那时我们再翻开岁月的曾经,该是多么地欣慰和幸福。

人的灵感不是凭空而出的,灵感跳跃的那一刻犹如灵魂邂逅了知音,有的是闪念欣喜,有的是初恋一生。

人生如果是一条线,组成这条线就是无数的点,在这无数的点之中,总有那么几颗闪闪发光,亮透一段旅程。

人生最难得的一个“懂”字,我想我读懂了英梅,这个“懂”不一定是滔滔不绝的讲述,反而更体会在我们相视无言的莞尔中。

大多数人把生活的常态分成了优雅和世俗,我倒觉得这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分别或者说是界限,故弄的优雅到没有真实的世俗优雅,这里我看到了《我心安处》真实市井里所表现出的初心,我觉得这才是优雅。

英梅的文字里写出了生活的四季,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四季轮回让我们拥有不同的风景,喜欢它们的不同,也算不得不专心,冬的雪花,夏的炽烈,秋的万种,春的萌生……

英梅笔下的四季真实、温暖,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春天的感觉是苏醒和希望,或许是有无道理的感性认知,四季的起点,我们在自然界中踏青,暮然间就会错觉地感到徜徉在文字的春天里,就像书中最后一句话:“从此开始,我会走自己想走的路,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心安处,一定幸福。”

就让我们的沧桑扮成识途的羔羊,吸允生活酿就的丰祥吧。

《我心安处》从名字上,就蔻动了我的一个点,这个点落在一片久违的湖面,弄出的涟漪搅动了我岁月间凝视的心,思考伫足,且行且远,你在城市的另一头,我在你书的这一边……见字如面。

赵冬梅,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中心医院外科门诊护士长,医院文学协会秘书长,多次承担院文艺汇演小品诗歌的创作,作为编剧之一的情景剧《在路上》获辽宁戏曲艺术节小戏展演三等奖。

生命是一场遇见

英梅给我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欣喜,对于一个喜爱文字的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文字以书的形式呈现更让人高兴啦!这个风一样的女子,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她的认知。因为是在上班时间不能成篇累牍,更是不想读书过程被干扰,略略几眼后压着兴致盎然的心绪不再深入,急三火四找来纸张,包一个精致的书皮,一定要牛皮纸的才有感觉,然后怀着一种即将要与心仪之人约会的雀跃等待着下班的时刻。不得不说这书来的真是时候,一直喜欢酒吧的我当时正心血来潮把自家的餐厅改成了工业风的风格,水泥文的墙纸,潮酷的挂饰,自许:“梅雨小筑,慢时光。”欣欣然收工的时候来了这一本《我心安处》,是的,在我心安处品读《我心安处》,未读其文已醉三分……

品着咖啡,轻展书页,开始了市井山河之旅。立春的初雪、春雨的初见、宝石广场的秋、半程烟雨一程吴楚正让我想到释绍昙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时候,理发店前犹疑的自己、市场里吵架的青年、卖鱼人的双手、歌厅门前花枝招展的姑娘一下子闯进了我的视野,一幅幅市井小像呼之欲出。芸芸众生,生活在自然的环境里,赏花,看雪,听诗,作画赋予自然之物以人情,便多了这些许感慨,但芸芸众生也正是生活在这同样的环境里,高山流水伴着柴米油盐演绎着生活的常态样子,市井小民于靓丽山河中演绎着高雅与世俗的和谐共生。我喜欢市井山河,服了这立意,无论是风花雪月的情事还是饮食男女的日子最后都飘散在锦州的风里,化于锦州的风里,妙哉妙哉!

时刻纠结在美食和减肥之间的我,当然禁不起第二章节的诱惑,烤地瓜,蒜茄子,咖喱饭,小细节,小情趣,小感悟,不乏水煮白菜里姚先生涓涓细流的爱意,话说我现在依旧是对榴莲望而却步的,憋口气走过榴莲摊是常态,但心却已经跃跃欲试了,如果有一天我也加入榴莲军团,一定是李姓女子惹的祸!

我对林喦老师“散文化日记体”的描述深感赞同,伴读时光就是这样一个节段,触摸时光隧道,聆听人间故事,感受云卷云舒,回味陪伴女儿读书的一段岁月,爱情褪去铅华时就剩下了亲情的陪伴,感动于姚先生实实在在的爱,看到电动车的防寒小外衣想到了自己情人节收到代替玫瑰的秋衣秋裤,会过日子的男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晨曦中的朝天辫:最可爱的是她扎着一个朝天辫,短小的,也就十厘米那样高,一个蝴蝶结的小发夹卡在小辫的前面。她的头发细细且柔软,因为我看到有风吹过的时候,那小辫梳起的头发,会轻轻被吹散,弱不禁风的样子,还好皮套绑的紧。她是如此快乐,手里牵着老人,背着心爱的小书包,在路上蹦蹦跳跳,快乐得像只雏鸟,风便吹过来,那朝天小辫摇摇晃晃,一会倒向一边,一会被吹得张开,像一把小扇儿。快乐不?开心不?反正我是已经唇角翘起了,好一个可爱的小朋友,没有成长的烦恼,只有快乐的世界,看到了只会给人希望和憧憬……蓓蕾倾听细雨的呢喃,待到雨住了的时候,花儿便会绽放,那滴滴晶莹的水珠,便是倾听的痕迹;生命的旅程,一程有一程的温暖,一程有一程的风景,在秋与冬的拐角处,落雪听风是绝佳的风景;我站在楼下的阳光里,抬头痴痴的看天空,云朵仍旧在走,变幻着姿态,云卷云舒之间,成就了自然独一无二且不复回还的巨幅画卷,一切随意,一切淡然,一切毫无预谋,惊艳了这四月的天。爱极了这些优美的文字,每个字都在你心尖不轻不重挠着,让人从里往外地透着舒服,陶醉在其中……

共情,我心安处。母亲的突然离世怕是这几年时光里英梅最难以应对的,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件小事儿,甚或一句歌词都可能会牵扯出无边的回忆,引发整颗心的颤栗,疼痛得无以复加,这种感觉不经历过是无法体验的,只有时间才能治愈,但好在这本我心安处出现了,完成了英梅的夙愿,弥补了老母亲的遗憾,也让这思母之痛有了一份寄托,何其所幸,今生有这一份母女情缘,何其所幸,今生有这一场生命遇见……

生命是一场遇见,遇见山河美景,遇见四时风月,遇见花开花落,遇见云卷云舒,遇见父母,遇见亲朋,遇见挚爱,遇见子女,遇见平常邻里,遇见陌生路人,遇见同道知己,遇到伯牙知音,遇到的一切皆为风景,领略的种种汇成多彩人生,感谢你和我的遇见,感谢这一场相知,感谢这一段与你同行的时光,愿我心中最好的你,继续在文字间寄情山水,慢书诗情画意,挥洒壮志豪情……

王超,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渤海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感悟

我是渤海大学文学院张强老师的学生王超,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张强老师今天不能亲临现场对李英梅女士的力作《我心安处》付梓表示祝贺,特委托我代为发言。首先我转述张强老师对于这部书的整体评价:《我心安处》这部作品是在文学泛市场化背景下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纯文学作品,其文本叙述脱离了意识形态的固有设定,以近乎生活实录的文本形式,书写个体感受,情感真诚、文字干净。尽管这部作品跟余秋雨的散文相比,文学语言风格和表现技巧没有余的华艳谙熟,但是从文本叙述者的角度来看,作者也绝没有以道德教化者自居,在情感面纱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宏大说教。相反,整部作品的叙述始终将文本受众置于一个平等地位,以分享的方式为读者提供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体验。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这部作品比许多故作高深、流于说教的作品更为真实有力,暗合着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现代文学审美理想。

首先,从语言风格上来看,这部作品语言平实浅白,极具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语言表征。众所周知,散文叙述对于语言的依赖程度小于诗歌却大于叙事文学,而这本书中的语言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样的叙述尺度。尽管其整体语言风格更接近叙事作品的语言风格,但是也正因如此,才使整部作品显得诚恳而又真实。

其次从叙述结构上来看,这部著作中大多数作品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形散神不散”的结构标准绝不是结构松散没有结构,而是说其结构隐藏于文本叙述之中,不易被人察觉。这部著作中大多数作品正是在充满意识流色彩的情感叙述中,形成了一个貌似游离却中心聚焦的文本结构。

再次,这部作品从意象选取上更具人间烟火气,体现了作家以文学观照人主体自身的人文主义情怀。作品中没有气势恢弘的政治理念,没有道貌岸然的道德宣讲,有的是立春雪霁、静待春雨的生活情趣,有的是亲情如糖、牛肉咖喱的人文感悟。这些极具人间烟火气的文学意象,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作家从生活小处着眼,对以人为主体的现存世界的人文主义关怀:人不是冰冷的数字,不是符号,不是世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是有情感有血肉有温度的主体实存,是这个被描绘得如何伟大的世界的目的和终点。

最后,我想说的,也是这部作品真正带给我们最为重要的启示就是:作家必须书写人的感受和情感,以自身为主体去感受理解这个世界。公元前388年,柏拉图敦促雅典城长老们放逐所有的诗人,因为他认为作家是对社会的威胁,他担心的威胁不是来自于思想,而是来自于情感。那些权威人士永远不想让我们去感受,是因为思想可以被控制和操纵,但情感却是发自内心不可预料的。而我们面对一个被崇高和宏大异化的世界,抵挡社会机器无情碾压最有力的武器,便是描绘我们的情感。在《我心安处》这部作品中,这样的情感就是市井山河、口欲度日,就是母亲悉数给予我们,我们又加倍给予了孩子们的人间情爱。也正是这些不断从作家笔端汩汩流出的普通人的情欲与感受,成全了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全部意义,是我们曾经拥有这个世界并鲜活存在过的最有力的证明。

刁鹏柱,中国长城学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葫芦岛旅游摄影协会副主席,绥中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锦州诗词学会会员。

鸽子,在诗与远方中飞翔

我和英梅是文友,更确切地说是网友,我们很早相识在以文会友的网络论坛上,在她这本散文集中有篇文章《19年,青春不老》,记载了最初我们这群网友的难忘网缘。她写道:“我们在论坛上写文章,发照片,吟诗作赋,讨论书画,畅谈理想,在现实中我们郊游聚会,共创事业,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在她看来,那是她生命中既重要又闪耀的一段宝贵经历,而在我看来却更是一种诗与远方的浪漫岁月。

记得初次网友聚会,我期待己久,想来神采飞扬的女网友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我在初次聚会的网文中这样写道:“她洁白清纯,像一只活泼的鸽子向我们飞来,蹦蹦跳跳,灿烂的笑容,阳光地影响着每个人……”

的确,英梅的人生是阳光的,她从网缘中起飞,横溢着青春才华在诗和远方中飞翔。不久她加入了市作协,并由一名普通护士上升到医院宣传部长。

这以后我们网上分别十年有余,我离开家乡居住绥中长城脚下,她相夫教子,单位家庭两点一线,偶尔的几次问候和朋友聚会唠的都是生活琐事,没有了网上的激情,我以为文学也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因此,不久前,当她这本娟秀的散文集呈现在我面前时,着实给我震了一把,一向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她,是怎样的辛勤笔耕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对此,也是我的朋友、她的爱人最有发言权:这都是她的夜记,每天夜里点灯熬油的日记。于是在我脑海里,呈现出这么个形象,忙碌了一天,陪过女儿学习,深夜打开文案,开始辛勤笔耕……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崇拜的神来之笔么?不就是夜半三更、遨游网上的那个清纯的小女子么?事隔多年,她成熟了,翱翔了,在文学天地中为我们展现出她美好的诗和远方了。

打开《我心安处》细细阅读,如同走进她充满阳光的生活,文如其人,英梅本身就是充满阳光的人,她乐观向上,始终对人生抱有一种火热的炽情,在她的笔下,平凡的小事、枯燥的两点一线、辛勤的劳作、偶尔的风波,甚至锦州的风,都并不令人厌恶,她把生活当成艳丽的大花园,像美丽的蝴蝶舞动,寻觅。榴莲是丑的,粗陋的,她攫取的是内在的丰盈,锦州烦燥的风更成为她笔下春夏秋冬充满韵律的散文诗,这就是她对生活的态度。而她正是用她女子细腻的笔触、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把她身边的事娓娓道来,其中融进她对生活的感悟,来影响温暖读者。她的每篇作品都是生活的美丽风景,在我们走进她的生活、游逛风景中,不可避免地为她对生活的炽热所感染。读过英梅的这部散文集,合上书页,我闭目瑕想,有名人名言在我耳边回响: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最先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英梅的《我心安处》散文集里,我觉得她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她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她对生活的炽爱,实实在在地化作了一个情字,友情、爱情、亲情在她的笔下如美酒般浓烈。无论是对朋友、同事、患者,还是对女儿、爱人、父母、亲人,她都是心怀善美,质朴忠诚。读她的作品,更为她慧眼抓住的,生活的每一个情感画面所感动。大家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总要有高潮,我认为第五章《我心安处》则是英梅这部散文集的情感高潮。此章整整收集作品20篇。从她的大家庭讲起,五朵金花、年味、二姥爷、凌晨的蒜茄子、妈妈的大馒头,等等,以至于母亲离世、几回回缅怀等,每一篇都感人至深。温暖、鲜活的场景,真情实感的叙述,令我有几次不觉泪下。而感动之余,则是油然而升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珍惜。

实在地说,我对英梅的崇敬起初来源于多年前她的网文,她聪慧过人,以快见长,论坛上她的文章几乎每天都有翻新,现在看来那时的文章的确是随意了,虽然有清新,但也有小资的无病呻吟,再加上虚无的浪漫、讥讽的调侃,这些当然是终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这次她处女作的问世让我有种眼晴一亮的感觉。除了思想内容上的炙热阳光,还有写作观察的细腻和高度精致的提炼。无容置疑,作品的内容均是市井生活、身边琐事,甚至小花小朵,但都是有血有肉,读起来很生活,很享受,很感动。我觉得她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把劲,大有上升更高度的空间。

不用更多的勉励,李英梅本身就是一个蓬勃向上的人,她说,机会向来眷顾有准备的人,每一天的努力和积累都至关重要,放手去做,执着坚持,梦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我想这应该是她成功的秘诀。

在文学创作湛蓝的天空里,她真的就是一只鸽子,愿她在诗与远方的憧憬中尽情地翱翔。

宋万吉,男,1974年生人,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读《我心安处》有感

很荣幸能够参加英梅的作品研讨会,我是来自二高中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家和英梅家是20余年的友好家庭了,对英梅很是了解。我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经常读到英梅见诸于报端和自媒体的文学作品,今天我是以英梅忠实读者(粉丝)的身份参加这次研讨会的。

每次读到英梅的文章,品读之后或是赏心悦目或是悲伤流泪,总会同她相互交流。当听说英梅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六年的伴读时光、及对母亲去世的怀念整理成书《我心安处》出版时,很是为她高兴,为她骄傲。当英梅从出版社取书回家后,我和爱人第一时间到英梅家取书,回家后我利用休息时间逐篇阅读了93篇文章及2篇序和1篇后记,每篇文章都随记了阅读感言。有些文章以前读过,从新温故;有些文章是第一次读到,细细品来。先谈一下自己总的体会,通读了散文集之后,我对身边这位好友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只是感受到英梅精明强干,文字练达,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当我通读完全书,更能感受到英梅情感细腻,文风朴实,慈孝担当,勇于追求。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对朋友的真诚、对长辈的孝道、对子女的家教,尽付笔端。

当我走进《市井山河》,从“立春初雪霁”到“锦州的风”,我从英梅的眼中、心中、笔端,看到了一幅幅春雪秋风的写意画、美丽古村的油画、还有如卖鱼人的手一样的版画,读过文章后会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她描绘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她讲述着芸芸众生的生活百态,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市井,带着烟火气,读来给人以深思、给人以希望。

从《口欲度日》这章开始,阅读每一篇文章,都会触动我的味蕾,不停地分泌着口水。享受美食就是享受生活,品味有滋有味的生活才能写出有滋味的好文章,引用英梅文中的话:“生活,不管是像红烧肉一样肥的流油,还是像水煮白菜一样淡得如水,只要懂得珍惜,就会感觉满足和幸福,珍贵和稀罕。”

我的儿子和英梅的女儿同岁,在孩子们三、四岁的时候,通过孩子们我们两家成为了好朋友。“伴读时光”,是我们共同经历的,读起来深有感触,更为亲切。作为一名从事教育近30年的工作者我感触更深。我们这一代对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视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其次他们生活在补课乱象最为猖獗之时,为什么英梅为孩子初中租了一个陋室、高中又租一个陋室,而且每天父母甚至爷爷奶奶还在不停地奔波在学校、补课班、单位与家之间,都是想为孩子节省时间,多学一会儿,多休息一会儿。英梅的文章记录了这一代父母真实的写照,也许将来的人们看到这些会很不理解。因为国家今年就已经开始坚决地实行了三胎政策和双减政策,中小学相继开展了课后服务,独生子女和各式的补课机构都将成为历史。伴读的六年时光是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从文中看出英梅和她爱人给与了孩子最真挚的爱,最好的教育和陪伴。

《笔墨从医》,多么好听的名字。这一章,英梅从医院的一名护士成长为一名从事宣传的干部。我们从相识的那天开始,就能感受到她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英梅为医院的宣传工作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家庭聚会她经常因为工作加班而缺席。她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医生和护士的感人事迹,用自己的发声架设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人们说医生和护士都是天使的化身,那么她就是那个拿着笔为天使梳妆的人。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无论是自己或是家人患病都会想到英梅,英梅就是大家的保健医,每次找到英梅她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最后一章《我心安处》,是英梅对她所生活的大家庭的感恩,是她对母亲去世的怀念,是她对母亲在天之灵的告慰,是她想要出版这本书的初心。第一次读英梅在朋友圈里发的悼念母亲的文章,我甚至哽咽着不能读完,这次再读还是泪流满面。我们交朋友的第一准则都是必须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英梅忙于工作,忙于孩子,刚刚能够腾出时间陪伴母亲,母亲却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英梅的遗憾。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往往是最不可触碰的地方,母亲生前的愿望就是想看到自己女儿能够写一本书,当英梅把《我心安处》轻轻放在了母亲的坟前,她的内心经历了涅槃,得到了重生,她又找到了心安之处。

用英梅后记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这是英梅所愿也是我对英梅的希望:从此开始,我会走自己想走的路,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心安处,一定幸福。

文字统筹:蔡宝鑫

图    片:刁鹏柱、袁江、曹忠林

版式设计:涛声依旧   

责任编辑:晓衎

投稿邮箱:jzwl2024@126.com

出    品:锦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三人闺蜜ID最简洁比较好听的三人闺蜜ID

1、花陌、花沐、花颜2、被岁月埋没、被时光搁浅、被记忆流放3、如音、如梦、如月4、花开丿若相惜、花落丿亦莫离、花烬丿谁哭泣5、清酒、清欢、清辞6、不舍流年、不弃青春、不悔年华7、唱着爱情的空城计、看着泡沫剧的幸福、演着霸王别姬的戏8、奶茶、奶昔、奶糖9、笑着,看你们的扮演、笑着,看你们的对白、笑着,做你们的观众10、青春如此倡狂、青春如此疯狂、青春如此痴狂11、小可爱、小仙女、小公主12、我爱了一个曾经、我爱了一个过去、我爱了一个回忆

求闺蜜ID,可爱点,一个要有雨过天晴,一个要有细雪纷飞。符号漂亮的,格式非主流。

◇雨濄う兲啨◆细鳕う纷飞

在王者荣耀中你知道那些英雄的绰号?

1、鲁班七号;小卤蛋、小短腿、提款机。PS:换最可爱的皮肤挨最毒的打 2、成吉思汗;哈士奇、二哈 3、孙尚香;大小姐、香香 4、亚瑟;大保健、大宝剑 5、妲己安琪拉王昭君;草丛三姐妹 6、甄姬;弹弹弹 7、孙悟空;猴子、猴三棒 8、橘右京;橘子,橘子京 9、娜可露露;玛玛哈哈 10、韩信;韩跳跳 11、裴擒虎;赔钱虎、老虎 12、典韦;疯狗 13、钟无艳;锤子妈 14、蔡文姬;菜鸡、奶妈 15、东皇太一;黄鳝、皮皮鳝 16、扁鹊;毒奶 17、庄周;鱼、混分鱼、鲲 18、云中君;鸟人 19、上官婉儿;上官秀三柒三三游戏儿、秀儿 20、程咬金;小金金、团战搅屎棍 21、马超;插秧王、标枪选手 22、铠;铠爹、凯皇、西北砍王、6秒真男人 23、宫本武藏;超级兵 24、吕布;绿布 25、牛魔;牛牛 26、曹操;曹老板 27、明世隐;腿部挂件、小明 28、沈梦溪;炸弹猫 29、武则天;女帝、行走的人民币 30、孙策;船夫 31、干将莫邪;扔老婆 32、太乙真人;太二真人、煤气罐、炉子 33、小乔;乔妹 34、周瑜;大都督 35、梦奇;胖奇 36、公孙离;阿离

闺蜜ID三人简短

1、美过、我们一起笑过╮哭过、我们一起傻过╮闹过、我们一起疯过╮2、ら.月光下微微旳浅笑ら.日晖下浅浅旳微笑ら.夜幕下淡淡的傻笑3、彼此都那么的执着彼此都那么的倔强彼此都那么的偏激4、三寸旧城-mello#七寸往事-mello#五寸执念-mello#5、余温、浅爱淹没了苍白流年、浅爱迷离了半夏苦涩、浅爱倾伤了回忆6、时间瓦解我们的依靠ミ◥岁月瓦解我们的容颜ミ◥流年瓦解我们的记忆ミ◥7、°冷艳小女人°骨感小女人°妖娆小女人8、我爱了一个曾经我爱了一个过去我爱了一个回忆

三人闺蜜的ID。

以女王的姿势゛俯视全世界以公主的傲慢゛蔑视全世界以女皇的霸气゛统领全世界笑到全世界都流泪哭到全世界都憔悴疯到全世界都崩溃涐笑叻╮即使有点勉强涐哭叻╮即使那么幸福涐忘叻╮即使只是暂时白昼不知月亮的温柔花开不知凋谢的落寞染指不知流年的寂寞繁花青春§一夜落幕邂逅相遇§与子偕藏彼岸花火§此岸灯斑﹏蜡笔小新的放纵与坚持╮﹏哆啦唉梦的友谊与信任╮﹏海绵宝宝的坚强与勇敢╮曾经的那段青春如此潇洒丶曾经的那段青春如此猖狂丶曾经的那段青春如此放肆丶╰’撕撕扯扯碎了一地╰’拉拉扯扯散了一地╰’零零散散坠了一地Provence°巴黎左岸Provence°东京蓝调Provence°伦敦之恋爱情海、倾国倾城苏黎世、碧海蓝天安纳西、蝶夏优春罗马半夏°Provence✿巴黎左岸°Provence✿东京蓝调°Provence✿我们执手晴天╮我们走过悠然╮我们付出真情╮百度搜不到我对你的爱搜狗查不出我对你的情谷歌找不到我对你的柔我不是你想的清纯女子我不是你想的温柔女子我不是你想的善良女子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然后的然后,依旧微笑面对。懦弱,只会换来别人卑微的同情真诚,只会换来别人唏嘘的眼光坚持,只会换来别人距离的微笑向日葵告诉我的那些所谓坚定向日葵告诉我的那些所谓坚强向日葵告诉我的那些所谓灿烂不要游戏、我不是你的玩偶。不要无聊、我不是你的东西。不要杯具、我不是你的洗具。

三人闺蜜ID简短2个字有哪些?

1、晴天、雨天、雪天。2、草莓、雏菊、樱花。3、熊罴、熊虺、熊僚。4、美丽、高傲、神秘。5、落寞、寂寞、静寞。6、演员、绅士、怪咖。7、柯基、柴犬、法斗。8、妖媚、妩媚、绝魅。9、比至、弥至、至足。10、幸福、沉沦、悲伤。11、薄荷、荷花、花落。12、搁浅、永存、痕迹。13、张宇、悦颜、苏欣。14、曛暖、暖匣、弄暖。

求三人qq闺蜜ID,分开的,要小清新的,要带有符号,不要太幼稚,其中一个带有“点”,一个带有“豆”

我来正经一点1带点的就叫小句号2带豆的就叫小逗号3带丫的就叫小叹号创意又有个性,听起来还小清新诚意回答,望采纳

可爱带符号的闺蜜ID

Dance〃星光

Dance〃阳光

夜寐-sink°

深巷-depths°

Seek〃好丽友

Seek〃好朋友

Shesmine;

Hesmine;

-旧时光seven||

-旧流年seven||

明眸°Sunshine

浅笑°Sunshine

余存°d3sTiny-

温存°d3sTiny-

人情味Humane※

半颗心Broken※

温柔cc-yok1

柔情cc-yok1

ゆ、流苏Forget。

ゆ、褐瞳Cutey。

Parad1se-洛初

Kindn3ss-茶靡

ゝsummer-空心°

ゝExtreme-虐心°

dear、谁是谁的爱の

baby、you是我爱の

smile、其实很简单。

sweet、也许很可爱。

酪酥//酥软

璃安.//慕暖.

唇印°//吻痕°

酒妪//酒簏

亡鱼@//囚蝶@

羞涩@//纯真@

不虞//虞芮

ゝ落寞//ゝ寂寞

搁笑//静默

孤寂//凄惨

栀晴°//昔晴°

旧友。//故人。

_沉心//_落忆

明眸°//浅笑°

冷眸//魅眸

久在。//长伴。

煙、蒂//煙、熏

深碍//偏绊

稚川//籐川

沫兮//沫雪

喜欢点赞,在看哦

闺蜜四人ID简短霸气

1、旧余温、旧人梦、旧容颜、旧知己2、凉海、凉梦、凉忆、凉屿3、淡然凝香、淡然如水、淡然微笑、淡然无味4、SoUthGirl、StUdyGirl、StYleGirl、SuNnyGirl5、浅汐、浅忆、浅梦、浅沫6、橙色回忆、橙色记忆、橙色微光、橙色天空7、醉恋红尘、醉落红尘、醉梦红尘、醉念红尘8、三月春雨、三月旧梦、三月晴天、三月正暖、9、我闺蜜说我很霸气、我闺蜜说我很可爱、我闺蜜说我很淑女、我闺蜜说我很温柔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古风古韵凄美诗意ID6字(女生唯美ID文艺古风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