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左手和右手的繁体字ID(百年人生)

发布时间:2023-12-07 09:30:02 admin 阅读:59

导读百年人生 文/于大勇 姥爷走了,享年95岁。  老人家生命之火从容熄灭,长眠在另一个世界。这样的高龄寿终正寝,带走了百年人生中多少悲欢离合?湮没了多少前尘往事?这一切,都...

百年人生

文/于大勇

姥爷走了,享年95岁。   

老人家生命之火从容熄灭,长眠在另一个世界。这样的高龄寿终正寝,带走了百年人生中多少悲欢离合?湮没了多少前尘往事?这一切,都归于故乡的青天黄土了。 

姥爷不识字,没念过一天书。可他的人生却是一部内容厚重曲折的书,让我肃然起敬。   

1906年,姥爷出生于山东维坊胶济铁路南边的小村子“太堡庄”。他的家族很大很传统,鼎盛时期五世同堂,姥爷的父亲自然权威更大,这才能显出“老太爷”的“谱儿”。姥爷兄妹5人,只有一个哥哥。老太爷深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不惜血本供应大儿子读书,却让小儿子专心务农。 

姥爷七八十岁时,常不愠不火地谈这些清官难断的家族公案:他8岁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哥哥穿新衣带好饭上学念书,对他说,兄弟,咱俩谁上学都一样,你帮爹干好家里的活,我上好了学咱倆有福同享。姥爷对父亲这样的安排深信不疑,为有这样的好哥哥热血沸腾。到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哥哥已经在当时的协和医院任职,月薪是白花花的现大洋,可姥爷还在庄稼地里穷折腾。再后来,姥爷看到妹妹都上学了,他心里也着急。有一天,在大街上遇到父亲下地回来,就试探着商议上学的事儿,询问父亲能不能在农闲时让自己也读几天书?可谈了没几句,不知怎么就冒犯了老太爷,不由分说,老头子当场一锄头把儿子打得头破血流,姥爷的上学梦就这样彻底破灭了。   

是姥爷天资驽钝弱智,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姥爷小时侯不讨人喜欢?都不是,他吃苦耐劳,聪明能干。没进过一天校门,加减算帐论数分毫不差;自己纺织、印染的土布到现在还被我妻子当文物收藏;他至今在村里保持着一天耕种田地的农家记录。至于父亲为何那样不公平,姥爷思考了大半辈子最后不了了之。我小时候,一直认为姥爷的父亲就是“黄世仁”——我从小在姥姥家生活过几年,看见这位名号绕口的“老姥爷”就象鼠见猫,从来没有敢与老太爷说过一句话,他也象对待小狗一样对待我这样第四辈的外甥:看到了,也可能喜欢,但没有必要理睬。他独自住在一间屋里,他有时不吃家里为他做的饭。冬天,自己支起砂锅——耗半天功夫炖只鸡,烫壶酒,守着砂锅独酌独享。我们小孩子趴在门框边儿看他吃饭,就象看老虎捕食,除了好奇,不敢有别的想法。如果老人高兴,撕块肉让我们去拿,大家竟然一哄而散。这老头儿实在太可怕了——我妈妈年轻时心悸心慌,常吃杜仲、朱砂等中药,妈妈说被自己爷爷吓的:老太爷当着孙女的面打儿媳妇——妈妈只能眼看着母亲遭难,揪心痛哭五内俱焚却手足无措,连劝阻的勇气都没有,虽然妈妈那时已经快20岁。类似的倒行逆施不胜枚举,现在说起来都让人扼腕长叹。在那个家里,只有顺从,没有人敢于反抗。当然,这个“黄世仁”还须姥爷养老送终,功成名就的读书儿没照料他几天。 

70多岁的姥爷早问安、晚侍奉,夏天凉床铺,冬天热炕头,无微不至。最终老太爷活到了90多岁——姥爷是村里有口皆碑的孝子,人们就简单评论:“没有那样的爹,更没有那样的儿。”我不知道老太爷临终什么心情,姥爷又是什么心态?逆来顺受的孝顺?身为人子的责任?不得而知,对于姥爷的心胸和人格,除了震撼和尊敬,作为晚辈,我没有资格枉加评论,甚至,都很难理解。   

姥爷年轻时,正是兵连祸结的年代。抗战完了是内战,村子在铁路边上,什么鬼子兵、游击队、还乡团,坐着火车来去方便,沿着铁路线争夺势力范围,只把老百姓当飞禽走兽。从姥爷的记忆中,我了解到家乡那段历史,姥爷的叙述真实公允没有倾向,都是珍贵的亲身经历。 

当年,日本人控制着铁道线,经常地上鬼子火车跑,天上美国飞机炸,为躲避轰炸,日军在铁路上间隔一定距离修一段“之”字形分支,两边用土夯成又高又厚的围墙,再种上树木作为保护和伪装。遇到空袭,火车头马上放弃后面的车厢,单独躲进围墙内龟缩起来,与飞机玩“捉迷藏”。这也是战争中的闹剧和幽默,日本人象鸵鸟——管头不顾腚,美军不管那一套: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瞄准主要矛盾解决火车头,不怕小鬼子推着火车跑。姥爷讲,飞机飞几个来回就找到火车头了,炸弹机枪齐开火,只要听见—哧—哧——巨响,火车锅炉被毁,飞机看见地上火车头长时间冒白汽,就心满意足飞走了。原来日本鬼子这么窝囊,怪不得无条件投降!   

按姥爷印象,在当时各种势力中,国民党军并不是只抓壮丁、抢民财,他们到了村里,如果征用民房,往往会送些大米、白面或白糖作为补偿给户主,对百姓还算客气;最坏的是还乡团,无恶不作,村里有一夜之间惨遭灭门的人家,据说是还乡团干的,但始终不知道凶手是谁。 

我想,姥爷的记忆和叙述是对的,因为政府军补给充足保障有力,不会无缘无故骚扰百姓。反之,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没有番号没有建制,消耗补给没有着落,要靠枪杆子生存,只有强取豪夺,反正老百姓遭殃。   

姥爷最惊心动魄的历险在1949年夏天。当时内战正酣,一方攻占了岞山火车站,为了防止敌人反扑,把铁路破坏殆尽,许多设施需要运走,于是从邻近的村子里征集马车和车夫,姥爷和他家的马、车都未能幸免,拉了两根火车轮轴,也不说去哪里,反正浩浩荡荡几十辆车,姥爷就赶着车跟着走,风餐露宿好几天,到了平度地界一个兵工厂,据说这里能加工迫击炮。姥爷以为完成任务就能回家了,但队伍上的长官“热情”,就是不让走。这还不算,最后每人塞给一条枪,发了几个子弹,教了教怎么放,竟让他们上战场。没有办法,姥爷想,那年头无老百姓活路,打仗就打仗,起码手里有了枪,没人敢欺负。可第一仗下来,邻村的一个人就躺在一块破门板上被人抬出去埋了,眼看活蹦乱跳的同伴这样稀里糊涂丢了命,姥爷确实害怕,想想自己才30来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不知道他到了哪里,“打仗”这活儿高低不能干!三十六计走为上,第二次战斗刚开始,姥爷趁着硝烟弥漫的空儿,闪身滚到深沟草丛里,不光彩又很精彩地当了“逃兵”,马和车也不要了,好歹保住了身家性命。 

这些故事,书上绝难看到。虽然基调未必符合主旋律,但这是历史中一位沧桑的旅人真实的感知,告诉我那个时代被人忽视的一些事实。 

姥爷还耳闻目睹过许多奇闻轶事, 是生活中的警世通言。他20多岁时有一年正月到亲戚家作客,主人院子里听见邻居吵吵嚷嚷,于是趴在墙头看热闹。原来西邻新姑爷过年走丈人,无意中发现天井旮旯有个黑不隆咚的怪东西,形状大小跟斑鸠鸟差不多,踢起来沉甸甸硌脚,问是什么?岳父答叫“铁斑鸠”,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姑爷一听来了劲:“原来是铁斑鸠!我知道——我懂!”姥爷头一次听说“铁斑鸠”,也想看个究竟,可自己这边酒席开始了,他进屋落座,心里还惦记着那个“铁鸟儿”。酒没喝两盅,猛然地动山摇一声巨响,回过神来到外面一看,好家伙!——西邻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新姑爷“找不着了”!那“铁鹁鸽”是个生锈的炸弹,过去老百姓谁认识?结果遇上个“识货”的宝贝姑爷显身手,大过年的自己丢了命还葬送了岳父一家——“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匪夷所思的见闻,最早让我想起夫子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装懂,争强逞能会招致轰天大祸。 

从小,姥爷家就是我们的乐园。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二,一大早,70多岁的姥爷就戴上老毡帽,不声不响出门去,日上三竿,我们十几个小孩子闹成一团,姥爷也回来了——高大硬朗的身板儿如他倔强的性格,背不弯,腰不弓,鹤发童颜、道骨仙风的神态,雪白的长须上还凝着呼吸形成的冰凌儿。左手反托着他的老毡帽,里面满满的糖果象丰收的粮囤;右手衣襟兜着一挂挂鞭炮。我们欢呼上前,每人一把儿糖果,一个几毛钱的红包。当然,男孩最关心的是鞭炮,那个年代,这是无上的奖赏和待遇,每年在这种惊喜中增长一岁。 

姥爷家人丁兴旺——光算男孩,姥爷有了八个孙子,八个外孙,到与世长辞,家里四世同堂几十年。很长时期内,家口多是沉重的负担,按说这么大一个家压在他身上,他怎么有心情关心我们小孩子?我们成群结队乱如飞蝗,不管大人心情好坏,所到之处鸡犬不宁。但姥爷却丝毫不嫌弃,虽然不能把我们每个人都抱在怀里逗乐儿,但会用这种一视同仁的方式让大家感受他的和蔼慈祥。这是老人家让人永生难忘的人格魅力。尽管我还年轻,可每次想起姥爷,我内心都会自问:等我年纪大了,能不能老成这样一个老头儿呢? 

姥爷一生烟、酒、茶不沾边。他知道除了忠厚老实,埋头苦干,庄稼人没有发家致富的诀窍。虽不识字,他却通情达理乐观开明,教导的一个大家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都有勤劳朴实扶老携幼的美德。在当地,提起姥爷名字,人人都竖大拇指。姥爷家大门口因为“光荣人家”、“五好家庭”等铭牌太多而无处容纳。八十多岁了,姥爷平静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为人处世只有别人对不起我,从来没有对不起别人”。一位老人不需要自我标榜,只有真正问心无愧的人才敢对自己的一生提前盖棺而定。我为有这样一位长辈而感到温暖而幸福。 

 每年姥爷做寿,家里客人总是特别多。许多并不是本家亲戚,他们以传颂姥爷善举为乐事,我有机会恭听其详:饥寒交迫、坐以待毙的孤儿寡母,因为姥爷送去的半袋高粱米度过难关,使一家姓氏的香火得以延续;撒手西归、死不瞑目的鳏寡孤独,由姥爷出面料理后事,让一个孤寂的灵魂入土为安。这些姥爷自己从没有说过,但大家却念念不忘。因为姥爷年轻时吃苦耐劳古道热心,晚年健康高寿子孙满堂,在村里早就成了“好人有好报”的经典,凡是训诫晚辈的“劝人方”,都可以在德高望重的姥爷身上找到让人心悦诚服的论据。姥爷的人生和事迹,是乡土文化和价值方面平凡不朽的亮点。 

母亲说没想到姥爷能活到90多岁。姥爷壮年时就患上了严重哮喘病。奇怪的是,平时身体很好,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可一到逢年过节就犯病。妈妈小时侯春节是这样过的:姥爷在炕上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好象很难坚持下去,家里气氛压抑凝重,十几口人各忙各的活儿,很少有欢声笑语。而等过完年,姥爷身体又奇迹般康复。后来过了几十年,妈妈才知道根本——“讳疾忌医”的心病:“姥爷竟然还有一个儿子!妈妈还有一个大哥!”而我,突然多了一个“大舅”?简直是小说的情节! 

真相,让我极其沉重。每谈到这个话题,姥爷总是这样开头:“唉!我终于可以开口了!”几乎可以听到老人心在颤抖。大舅,是姥爷最疼爱的长子,自幼家中生活清苦,他从小就是最得力的帮手,读书的天赋更为突出,三年念完了五年级的课程,姥爷非常欣慰。15岁时,大舅离开家乡到青岛谋生,进入了当时的铁路警察学校。1949年时局动荡,大舅失去音讯。建国后,这种交代不清的亲情背景属于大“罪过”,所以,姥爷说大儿已“死于战乱”,平时绝口不提。   随着时间的久远,不单外人,除了姥爷姥姥,就连家人都不知道还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亲人。可几十年来姥爷坚信:“大儿子一定活着!”这种呕心沥血的牵挂是多么残酷的一种折磨?!只能任凭思念在心中凌迟,血泪在心中奔流,近半个世纪,不能倾诉一个字,甚至连痛苦都不能表露。骨肉亲情被无情压抑、割离、禁锢了几十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说,现在才知道,姥爷当年犯病就是因为想念儿子,而姥姥晚年神智不清也是因为思念所致。 

姥爷近80岁时,收到从县上转来的一封信。信封字迹是精美绝伦的瘦金繁体字,收信人姥爷名讳——XXX(大人)亲启,地址落款中华台北,正是大舅手笔。几十年父子之情终于得续,这一句“父亲大人”姥爷足足等了三十多年, 历史与现实,谁之过?

1988年秋,大舅回到阔别了近四十年的家乡。他进门后拥着姥姥悲戚欲绝:“娘!娘!——我是你大儿!你的大儿啊!”姥姥喃喃自语:“大儿?”再也没有表情和话语,不认识也再想不起自己曾经日夜牵肠挂肚的儿子。我不知道杜鹃啼血有多么凄厉,大舅的哭诉让我不堪回首。次年,姥姥与世长辞。 

父子团圆后,姥爷安享天年,他的哮喘病也几乎自愈。大舅把老人郑重托付给二舅,提供经济款项保证老人生活安逸,并且每年回乡探望。二舅本来就是非常孝顺的人,姥姥去世后,二舅为照顾姥爷每晚都陪老人在一个炕上休息,姥爷赶都赶不走,村里老人都说,姥姥家的儿子一代比一代好。

天有不测风云。92年二舅62岁,是年10月,从不生病的二舅,夜晚起床意外摔倒,突发暴疾,去医院途中不治。晴天霹雳,家里顶梁柱瞬间崩塌。家人被迫对姥爷隐瞒真相,说二舅病情严重需长期住院治疗,连哄带骗把姥爷送到女儿家暂住。前脚姥爷出门,后脚二舅的灵柩进屋,白天送别了二舅,晚上还要强作欢言安抚姥爷,人间惨事,莫此为甚。 

之后,姥爷轮流在外地儿女家生活,再也没有回他休养生息的村庄,姥姥家也恢复不了往日的热闹。后来,姥爷感觉到了不祥,经常一个人叹气。次年大舅再回大陆,仲秋之夜,面对老人追问,无奈把真相和盘托出,姥爷伤心忧愤一度昏厥。他不停自哀自怨:“老天爷!——为什么不让我替孩子走?老天爷——让我看一眼老二也好啊------”从此,姥爷状态大不如前,生活热情信心与日俱逝。他开始怀疑——“到底好人有没有好报?老天爷到底有没有眼!”这是以往没有过的,这不能怪老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未老、天无情,姥爷却真的老了。人生在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于善良无助的大多数人,“天理公道”之说不一定唯心,却真正苍白无力。我甚至认为,如果二舅健在,姥爷活到100岁没有问题。他一生中所经历的天灾人祸的不公正,让他心力憔悴,姥爷累了,飘然仙逝,或许是解脱------安息吧,我的姥爷! 

姥爷长眠在了自己亲切熟悉的土地上,身边有姥姥和二舅陪伴。他一生与土地为伴,如今返客为主适得其所。姥爷不是高官显贵,却让这片土地默然生辉,家乡土地养育的,就是这样朴实正直的儿子。逝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觉得,姥爷的灵魂,就是大地的精神。 

姥爷葬礼,我未参加。彻夜不眠,思虑万千,不成祭文,权我之手,为姥爷人生的宏篇巨著作回顾总结,虽断章取义挂一漏万,想来宽容的姥爷会原谅外甥的唐突。我想,历史是一条船,英雄豪杰或独夫民贼在上面同舟共济,风光无限,这样呼风唤雨的角色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水,默默无闻风平浪静可载舟,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可覆舟。 

“沉舟侧畔千帆过,船头变换大王旗”。只有水是永恒的,只有这大多数人是历史的主体,承载历史发展的力量。姥爷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平淡无奇,但一生不改清澈的本质。 

这些话,老人不一定懂,可如让他选择,他也会永远和绝大多数人在一起,这样他才不会迷茫,不会孤独,心安理得,含笑九泉。

作者简介:于大勇,青岛港集团油港公司工作。曾以ID默雷混迹论坛结交朋友。好传统乐谈兵,读奇书访高人。偶为散漫文。崇尚: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Z1535654123(杨柳依依)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台湾行

                           上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是1962年于右任先生写的一首诗《望大陆》,不久他在台北谢世。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

  国共三年战争,蒋介石败走台湾,从此,一湾海峡隔绝两岸,这边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那边是“我们一定要反攻大陆”。这边福建是前线,那边金门是前线,鸿沟阻隔,同时一轮月,留在百万去台老兵心里只是夜夜的乡愁。

  上月的下旬我去了台湾。

  车行进在台东的乡路上,路过一个“荣村”,看到已经暮年的老兵坐在矮屋的门口冲我们招手,我们在车上隔着窗也向他们挥手……大陆的陪团叶导游告诉我们,这样,已成一道风景,老兵们孤苦伶仃地每日守望在路旁的家门前,希望见到大陆来的乡亲……我看见,他们已经老的那也去不了,虽然,新世纪始,在08年以后,两岸关系解冻融冰回暖,已经开始了往来。先是通邮再是通商后来通航,开通了旅游。我们大陆的人们有了机会去台湾看看。我们的车倏忽而过……老兵们的身影一个一个向后掠去,消失在了车尘的后头。他们的身影却定格在我的眼睛里。台湾文者龙应台曾写道,“我要怎么向他叙述一个时代呢?……他们会以石头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忆来对付你。”

  地陪导游阿民,就是兵二代,他一路上给我们说老蒋小蒋和去台的老兵们曾经的苦日子和后来台湾经济的腾飞……从由衷的微笑里你可以感受到阿民对大陆来客的热情。蒋介石去世了,毛泽东也去世了,他们曾是对手。蒋经国也走了,邓小平也走了,他们曾是同学。六十年,两代人,历史远去,我走进台湾。

  台湾很近,却很遥远。小时候,曾在课文里读到——哦,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过去我知道的台湾是炮轰金门、逮台湾特务、驾机来“弃暗投明”台湾军官的报道,是报纸上的那些被政治漫画的一个岛上,站着趾高气扬的端着枪的美国大兵和铁丝网后端着破碗瘦骨嶙峋的饥饿的台湾人民;后来有了邓丽君的好听的“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的软绵绵的歌声……;再后来,我读三毛琼瑶林清玄的清新而从容的文字;再后来,大陆的市场上可以见到台湾来的水果了……从小到老,我好奇地窥探着台湾,如同隔着铁丝网窥探敌方的阵地。在我心中,台湾总是朦胧得如遥远的一个故事。因为,我经历过,一个时代,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在大陆“涉台关系”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考学参军入党升职会遭到打压,“涉台关系”似乎是一宗不可饶恕不可救赎的原罪。那边,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一生,这边,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也在文革中死于迫害……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台湾近了。

  在台湾,我见到在一些观光点或购物点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在一起飘扬,雕塑里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一起喝茶言欢,画像上蒋经国与邓小平在一起谈论改革发展——一个说“不论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个说“今天不做,明天会后悔。”画像的背景是台湾岛图,标着蒋经国主政时期振兴台湾经济的十大基本建设的项目。台湾人民对亲民的小蒋还是很怀念的。

  国民党退守台湾,经过早期的血腥统治到了蒋经国时代,蒋经国说:我知道我是专制者,但我会是最后一位。我会以专制來結束专制。

  两岸的专制都结束了,过往的一切成为现在旅游台湾一路上轻松的笑谈,成为一种新潮的“萌”。台湾朋友也同我们一样称呼着现在的两岸领导人“习大大”“小马哥”。历史以悲剧开始,却以喜剧结束。

  八日游,从台北到台南再到台东,环岛一周,看看接待我们的台湾导游阿民举的接待牌子,上面写着“欢迎您,阿民的家人。”阿民告诉我们自08年开放以来每年来台湾旅游的大陆客有数百万。

  有人说,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去了台湾,看看台湾什么样子,去寻找阿里山,去寻找晚风吹拂的澎湖湾,去探寻罗大佑心里那处没有霓虹灯的鹿港小镇。椰树下,去聆听林清玄笔下的那有生命的风铃声……

                        中篇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孟庭苇,台湾高雄的一个女歌手唱的。

  我是在雨中到达的台北。初夏,闷热潮湿,天时雨时晴,一路汗水伴随着我。

  去了台北的故宫,看到那棵翡翠雕做的白菜和那块惟妙惟肖的石头做的五花肉,“白菜”和“肉”都拳头大小,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蒋介石从大陆运过来的文物,陈设很多,令人目不暇接。可惜没见到心慕已久的那半幅元代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它的另半幅在大陆的故宫博物馆,却见到了毛公鼎。鼎内镌刻着499字的蝌蚪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记载了西周时文王之子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这鼎是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的。在台北故宫如此镇馆之宝也见了四五个,真是不枉此行。四九年,仓促辞庙,蒋介石从大陆带走了300万两黄金、60余万件文物(其中23万件是大陆故宫文物)和200余万名军政人员。釜底抽薪,另起炉灶,来台建了一座新的故宫。

  去了台北的士林官邸,据说这里曾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故居。一片大的园林,绿荫间几处灰楼几处红亭,行道两旁巨大的苍木和百草园内的纤细的花草,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这里辞世,同年9月,宋美龄搭机远赴美国纽约,从此生死天涯。于此,我知道,宋美龄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皮肤病,荨麻疹,几乎折磨了她一生。士林官邸背靠阳明山,其实这山原来叫“草山”。落草为寇啊,蒋入住后嫌其名不吉,遂更名为“阳明”。蒋一生崇拜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他们都是儒,剿匪的英雄。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昔日的士林官邸,曾戒备森严。导游阿民为我们讲起了非常具有人情味的一件事:说在老蒋占山之前,这处园林曾有一坟,老蒋闻知说:“噢,就不要迁它了,让他们每年进来扫墓可以啦。”

  游览了台北的孙中山纪念堂,也叫“国父纪念堂”。孙中山坐像前卫兵的换岗仪式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白色制服锃亮的钢枪木偶般的踢腿和摆臂姿势,很响的踱步和枪托撴在花岗石地板上的震撼……才知道,刚才还以为岗台上持枪笔立纹丝不动的卫兵只是蜡像,原来我错了。

  天空中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和随处可见的中华民国纪年,以及充斥于街市的繁体汉字都提醒着你,你是在隔海的另一边,那里是“国统区”或叫“白区”。在野柳镇遇到渔民在祭神,锣鼓开道,彩妆游行,鞭炮声声,烟雾缭绕,街市两旁的大小商铺在门前摆出供桌,焚香恭迎……迎神。

  在南投游日月潭,看邵族歌舞品高山茶,游中台禅寺。那天,大雨,倾盆的雨水在脚下流成了湍溪,雨停,青山幽幽,白雾茫茫。雨中游台禅寺,台湾唯一不供奉香火的寺庙。中台禅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由惟觉和尚住持,于1994年创建,并且定期举办禅修活动。2005年5月,导师惟觉和尚将住持责任交予弟子见灯和尚。禅寺门前“般若”、“法身”、“解脱”六字印刻在正上方,这里是静心和修行的地方,导游在下车前对我们说,我们来寺庙为的是什么?拜佛吗?也对,其实在神明的面前,是让你放下,是让你看到你自己……两扇黄铜大门高耸,进得门是迎面是四天王殿,拾阶而上,大雄宝殿就位于主体建筑的二楼。大雄宝殿即是佛教丛林道场中供奉佛像的正殿,一尊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镇坐于殿堂中央。佛具大智力,能降服魔怨、威德高尚,佛法无穷,故称“大雄”。侍立“佛”两旁的是多闻的阿难和苦行的迦叶,他们是释迦摩尼最得意的两个弟子。这寺,另类的建造,不再是传统的红墙黄瓦飞檐大殿,而是白墙金顶,高廊方柱,寺顶高耸壮观,却如罗马的神殿也有清真大寺的感觉。依山而建,标新立异,宏伟巨光,简洁明快。完全应了禅语“用了此心,直了成佛”,于红尘之外,这里并不烧高香不收请愿的钱财。

  在台南看到竖在小镇上的民进党蔡英文的竞选台湾总统的宣传像。多年了,我熟悉那首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唉……”,我们是唱着这歌走进阿里山的,我们并没有看见阿里山的姑娘,多遇到卖山果和木雕的女人,山里土著人的长相却黑瘦,她们坐在摊前一脸的茫然得看着我们……在阿里山看被日本人砍伐桧树后留下的满山疮痍。桧木有香气木材桃红色,日本人把30万棵巨大的桧木运回国内修建了皇宫庙宇和靖国神社。在阿里山的峰顶,30万棵的残桩的身边留下了一柱“树灵塔”和一截铁轨,述说着当年的日本人的浩劫和中国人的耻辱。“跃上葱茏四百旋”,阿里山就是这样,海拔2000多米,崇山峻岭,公路盘山而上,上500盘,下500盘。一整天,我在车里,车在山里,山在云雾里。

  在高雄游览了爱河,也知道了这条河原先叫“打狗川”。“打狗”原著民称高雄港为“takao”。1947年有一名少女失恋投了打狗川,有报纸报道此消息题为“爱河殉情”。从此,爱河这一温馨浪漫的名字留在了高雄。高雄是座钢铁工业城,我以为,有一条大河穿过的城市是旖旎而妩媚的,何况这河叫“爱河”。在高雄市里,我去了邓丽君的纪念馆,其实,就是个小的院落,几间平房,屋里陈列着她生前的一些日用品和她的唱片以及演出的照片,很简陋很糟乱。据说,这是邓丽君他哥哥在邓丽君旧居私人开办的。

  台南这个地方出水果。品尝热带水果:荔枝、香蕉、芒果、菠萝、释迦果。菠萝,台湾人叫凤梨。释迦,绿皮,一皮的疙瘩,又称番鬼荔枝、佛头果。我去时是五月,释迦还未成熟。

  其实,台湾地形似乎就是个隆起的龟背,中亘连绵起伏的中央山脉、玉山、阿里山及台东山,四圈环海,八日游我们都是在贴海走、绕山行,今天,旅台的最后一天,我们要从台南穿山回台北。车进了山洞……在花莲为了提防着悬崖落石,我带了安全帽,小心翼翼地徒步走过了一段中横公路。公路邻渊凿壁而成,且隧涵桥梁相连。高峡峻谷九曲盘肠,交通东西,横贯南北,蜿蜒近300公里。这条路是在1956年一万多去台老兵在蒋经国的领导下开凿的,在这样险峻的大山里老兵们硬是一钎一镐掘出一条汽车用的石路来,据说为此死了好多人。此乃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台湾是个岛,这岛的面积只是陕西的五分之一。一脉山峦横亘南北,四面环海,巡岛一周,始终是左手高山云雾缭绕,右手大海涛声澎拜。在蔚蓝浩瀚的太平洋西岸,太鲁阁珊瑚馆,给女儿买回一串红珊瑚手链,5800元,台币,合人民币1200元。这手链,纤细有型红的亮丽,是深海的稀罕物,也是女孩子的喜爱的饰品,又不十分昂贵,便买了,送给女儿做礼物。

  6月1日,晨,台北桃园机场,辞别导游阿民,按陪团叶导的告诫,说是规矩,我恭敬地递给阿民一张100元的台币小费,以示对他和司机师傅的感谢,乘机离开了美丽的宝岛台湾。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下篇

  飞机落在了西安机场,女儿来接我。见面,她问:“老爸,台湾怎样?”

  怎样?很难回答。人文?景色?物产?还是气候?

  我只是说:“好,很干净,景色也很美。有机会你们去看看吧。”

  台湾,一个孤岛,台湾虽然不是非常美丽的地方,但是台湾是很特别的地方。比如,垃圾不落地,街面清洁如洗,却很少见到环卫工人;比如,没有占道停车没有占道的小摊小贩,旅游景点没有追着你纠缠你推销土特产的女人们,也并不见城管人员……

  台湾行处规矩很多,公共场所禁烟,包括你入住的酒店房间。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要闯红灯。矿泉水喝完,把瓶子捏扁卷起并用盖封紧丢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排队,站在一米线外……

  一时,我似乎不适应,台湾导游阿民也偶尔善意地提醒大家:“这不是在大陆。”我们耐着性子,忍着,照着台湾人的样子去做……笨拙得似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这里,商品“不二价”,不短斤缺两。这里没有假冒伪劣,没有钓鱼拉托敲竹杠,没有宰客黑你不商量。

  台湾没有那么多私家车,街上摩托车却成群结队风驰电掣,可是,我发现,店门前廊檐下道路边停放着的摩托车几乎都不上锁,虽然,我在高雄入住的饭店的电视里也看到过当日台北小学女生被一男子尾随割喉案的新闻,在当地报纸上也读到过因赌债纠纷的枪杀案的发生……

  我以为,几点墨黑毁不了一幅画板的暖色调,因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不说每日清晨出发前导游和司机向大家鞠躬问好的殷勤,就是在偏远的乡镇的小店里,只要你走进他们,老板都会微笑地问候“你好”,你离开时他们都会说声“谢谢”,无论你买或者不买。我屡试不爽。

  我和一个游客说到台湾的人情味,他说:在台北的一家医院,我们去购买了一些特产药品,当队员返回大巴车时,药店的老板和店员们居然排成一排,整齐地向我们挥手再见,在这在大陆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我们的导游阿民口边常有一句话:你们来,我们才有饭吃,谢谢大家!

  在台湾旅游常被当地人问到一句话:你看我们这里的人怎么样?不等你回答,他们会自豪地说来台看风景,最美的风景是人。

  这里的人超然而且包容,我把它称为“平和”。是的,没有奢华,没有浮躁,没有欺诈,有的只是敬业,礼让、守规矩和感恩。政府可以出丑,议会可以斗殴,蓝绿可以党争……民众平和无争地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日子。虽然,几乎,在我去的旅游点都有着零零散散的人着着雨衣举着牌子拉着标语挂着画版对大陆人宣示着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反共的也有反反共的。但,他们都是静静地立着,并不喧哗并不围堵不骚扰游客。

  台湾有2000万人口,密度排世界第九,台湾农业发达,经济增长缓慢,可,民众却有着平和安分的心态。我以为,这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什么?

  生于台湾长于台湾,曾经担任过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龙应台说过: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

  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龙应台她最后得出结论是“文化是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文,文明也。化,化为风气。

  当我们还在为老人跌倒在街头我们扶还是不扶而纠结的时候,当我们为每日还能吃什么而苦恼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警方提醒而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怎么啦?环境污染、诚信缺失、道德沦落,我们富裕了,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这次去台,我品味着人文的细处,寻找着文化的差异,思考着造成这种差异的答案。

  有人说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因为那里有唐代的建筑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礼仪。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因为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礼乐制度,据说曲阜孔庙曾派专人赴韩国学习中国早已失传的“文庙祭礼乐”。要看民国时的中国,就去台湾,那里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

  大陆和台湾,不是同文同种同根吗?分手了六十年,怎会有着如此的差异?《三字经》中有句话: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似乎给出了答案。

  当大陆进行“文化大革命”横扫四旧的时候,蒋介石却在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全力推动文化复兴。1949年以来。台湾学校一直延续“国文”的称谓,使用沿用几千年的繁体字。目前台湾高中生大概一周35堂课,其中语文课4堂必修、3堂选修,孔孟思想包含在选修课中。对于台湾四五十岁的人来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的内容基本上是烂熟于胸,因为当时岛内语文考试,细到连这些著作的标点符号都考。比如台北市区从北往南排列着几条主干道,路名依次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可以说,“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已经成为台湾人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处世立命待人接物的一种习惯。

  再就是台湾人多信佛。

  台湾寺庙特别多,香火鼎盛。与大陆相比,其一大特点就是进庙不需要买门票,这使寺庙真正发挥了承载民众信仰的功能。目前台湾信仰佛教的人口为550万,占台湾总人口的24%,掺杂佛教信仰的人口占全岛总人口的比例则高达80%。佛教在台湾主要有四大宗派:星云法师创立的佛光山、圣严法师创立的法鼓山、证严法师创立的慈济功德会、惟觉和尚创立的中台禅寺。(参见信立建《看完台湾传统文化方知大陆“四不像”》)

  我游中台禅寺,就于厅堂之上读到“中台佛学院校训”: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从台北到台南从台东到台西,八天,我走了一圈,我相信,台湾一定有穷人有弱势群体有失业或残障的人群,可一路走来却未见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沿街卖唱的乞丐。佛教慈悲为怀,台湾民众多乐善好施也就顺理成章了。台湾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有一种从容、大度和有条不紊的气度,也就自然而然了。

  敬畏和感恩,克己而利人,是一种信仰的精神结果。

  台湾民众没有主义,却有信仰。

  在大陆,这种信仰我们失去的太久了,太遥远了,以至于我们都忘我们是从哪里来。物欲横流,以邻为壑,浮躁戾气,因为,“道”没有了,只剩下了“术”。

  2015年6月4日至6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胡明仁,1952年出生,西安人,退休公务员。自2007年起在新浪博客和江山文学网业余写作,十年发表小说、散文、杂文、诗歌两千余篇,约三百万字。文笔多识多思睿智幽默,屡有佳作。在腾讯“话题圈”平台创有自己的“类猿人911”文学圈。ID“类猿人911”“老秦人”。

带燕字的qq繁体ID

丶灬尛破孩|丶灬儍吖吖任光希╮|梁慕程╮我们的故事|华丽谢幕不可一世的男人ヽ|玩世不恭的女人ヽ‘微笑持续、|‘微笑待续、对不起|没关系╯小孩一帮╰|╰老婆一个╯ゞ泛滥先生|ゞ滥情小姐盲点xx.|明视xx.烟、有毒|酒、易醉我就是晴天。|等待一个晴天佐、耳钅丁|佑、耳钅丁巳、为込夫.|巳、为込妻.www.***.comcnloin.傀|cnloin.儡√牵、迩左手|√牵、迩右手_smíleヽ燕|_smíleヽ广褐瞳|。|眉黛|。未来囿伱作伴╮|未来囿伱陪伴╮り莪、做迩爹|り你、做莪娘ˉ、你恴依赖|ˉ、我恴最爱静静静╮夜思|明明明╮夜光寂与寞冇染|宿与命冇有関你是,我的命|你是,我的根意乱@|情迷@温瞳(▲)2ou1|魅眸(▲)2ou1丶小怪兽╮|丶奥特曼╮如花。|。似玉

《新文學》詩歌·六人展(總第321期)

《新文學》詩歌·六人展

 王傳忠、胡慶軍、魯道明、劉祥先、唐政安、靖培生

泥土裡的母親 (外三首)

 

   作者:王傳忠 (中國 山東)

                                    

母親用身上的痛

探尋   明天的生死

勞動是她   在這世上

唯一的延續   和出路

氣喘吁吁

是她對腳下的泥土

做最後的陳述

 

汗水  這些廉價的糧食

在母親的手指間

揮灑自如

還有身後的日月

一步步   卻

離母親遠去   遠得

看不清年青時的樣子

 

母親的出路

就是腳下的那一杯黃土

在村莊不遠處

等待     並餵養自己

等待天空的那一聲嘶鳴

在大地上

裂開一個口子

 

把自己當作了一粒種子

母親

種在泥土

 

 

懷揣夢想的石頭

                                   

它壓彎了我的生活

如頭頂的那輪彎月

折疊

反復折疊我的目光

千紙鶴一樣

投向遠方

 

我的遠方

懷揣石頭的夢想

飛翔

 

 

鏡子

                       

鏡子裡的小子是我

或者說我就是鏡子裡的小子

 

多虧有了鏡子

多虧有了鏡子

 

一個人有兩個我

 

一個在鏡子外死去

一個在鏡子內活著

 

 

播種自己

                             

我已中毒太深

詩如泥土

能種下波浪洶湧的情感

與靈魂

 

同時種下

陽光   星星    月亮

種下莊稼    綠色    希望

種下春天   種下鳥語   種下花香

種下未來與自己

在前方的某個路口

以一個嶄新的姿勢

閃亮登場

 

【作者簡介】王傳忠,筆名江雪,王戈。山東滕州人。系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棗莊市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中國詩歌網,中國作家網註冊詩人作家。作品散見於《星星詩刊》,《時代文學》,《華星晨報》,《作家報》,《散文詩》,《海外詩刊),《秋水詩刊》,《葡萄園詩刊》,《休士頓》詩刊等海內外期刊與網路平臺,及《世界漢詩年鑒》,《山東詩歌年鑒》等選本多部。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外二首)

 

      作者:胡慶軍 (中國 天津)

 

所有的日子都已離我遠去

所有的記憶都呈現空白

牆角裡已經結滿蜘蛛網

窗臺上已經落滿灰塵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來自異鄉的兄弟

一起喝酒打牌的兄弟

善良而多情的兄弟

 

我們曾經一起飛揚青春

在宿舍的牆壁上寫下豪言壯語

我們把打油詩刻在課桌上任人評說

路燈下數著一對對親密的戀人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輾轉反側的兄弟

愛說夢話的兄弟

渴望愛情的兄弟

 

在小城裡灑下足跡

在鄉村裡採摘雨水

在高高的山峰俯瞰大地

讓江水沖洗每顆失意的心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陪伴我多年的兄弟

每個月明星稀的夜晚

清晰地聽見你歌唱的聲音

 

 

我們一起走進春天

 

寒風中最後的一片樹葉

輕盈地飄落在冬天的畫卷裡

久閉的門扉迎著清新的黎明

悠然開啟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

早醒的心靈都在愉快地歌唱

春天,是走向希望的起點

春天,是播種收穫的季節

春天,是放飛浪漫的日子

 

記憶中的小路漸漸清晰

走出門去

沿著熟悉的痕跡

在月光下的花園裡

尋覓春風的芳香

 

如果

你曾疏遠了心中的愛人

就讓春風告訴她你的憂傷

如果你曾誤解了真誠的朋友

就讓春風請求他對你的原諒

 

亮出全部的歡樂吧

迎著寒風,讓我們一起走向盎然的春日

彼此饋贈心中的陽光

 

 

秋意

 

風涼了

葉枯了

雁翅擦過寒雲

那株老槐樹的傷

早已癒合

只留下幾道

頑固的疤痕

 

樹丫間

兩隻鳥兒

嘀哩嘀哩

是合唱還是吵嘴

秋水漸滯

睜眼閉眼

一個名字

漫天遍野地飛

 

【作者簡介】胡慶軍,1969年12月出生,河北省黃驊人,筆名北友。主任記者,有作品散見於《詩刊》、《星星詩刊》、《散文詩》、《綠風》等。

 

 

夢雪(外二首) 

 

作者:魯道明  (中國 武漢)

 

江南,這寒冬臘月的天

像一張乾裂的老臉 

亟待一場雨雪,粉飾

 

蘆葦已經等不及了 

晝夜拋撒花絮 

可是騙不了鷺鳥,

它們 每天都在湖邊輕歌曼舞 

絲毫沒有遷徙的意思

 

庭院內的臘梅也迫不及待 

紛紛摘下一兩朵蘆花戴在頭上 

我越發思慕和嫉妒北方了 

——多麼潔淨的天地啊

 

南方還有蚊蠅晃悠 

我有點著急了。她是否知道 

白色的夢 

在零度上下徘徊

 

 

望雪

 

這個城市是美麗的

東湖,磨山,大橋,江灘……充滿了誘惑 

黃鶴樓高高舉起桔色燈火 

為我引路 

可是萬家燈火闌珊了我的眼睛 

我不認識這個城市,這個城市

也不可能認識我 

我們都是不速之客。都想雪中送炭 

走近點,再走近點,我們

都需要擦亮眼睛,看清彼此的真相 

我試圖用紛紛揚揚4個字 

染白這個城市。這個城市 

也試圖彩繪我的容顏 

我聽見遊人呢喃 

她們也應當聽見我的腳步私語 

我們都在翹首以盼

或低頭不語

 

 

詠雪

 

她從千里之外趕來

只為掩埋凋謝

和點燃臘梅的夢想

哪怕帶給這個世界

一分溫暖的冷笑

她並不在乎被反復踐踏

和碾壓

也不懼怕被恣意玷污

她早已做好準備

靜靜的等待

等待太陽為她收屍

 

【作者簡介】魯道明,網名依然。曾任國企文員、中學教師。現為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偏愛現代詩和散文。文字散落於諸多中外報紙、雜誌和網路,數次在行業、省市和全國賽事中僥倖獲獎。我的詩觀:豐美精神,暢快生活。

 

 

牛半桶 (外二首)

 

  作者:牛半桶 (中國 貴州)

 

你不諳世事 

你不懂潛規則 

你不吃軟磨硬泡 

你甚至不管生與死 

一身臭皮囊,你要去哪裡 

奔向南方的岸 

去聆聽啼血的杜鵑 

去尋找遠古大宅的頑石 

去荒蕪的精神領地刀耕火種

最後 

你 

只留下了 

半桶水

 

 

戊戌春有感

 

數載春秋,幾個輪徊,數數甲子,你費了神,我過了年,他變了灋。如今才發現,城非我的根。耕讀世家,根子在鄕村。那裡有鄕愁,那裡有鄕韾。多少年,鄕韾未改;多少年,鄕愁依然,綿綿無絶。人在旅途,終會思歸。歸鄕心切,占得貳絶: 

 

憑籣望來路,

已是佰仗冰。

窮盡渾身數,

方可居客塵。

柳葉舞東風,

春雪上兩鬢。

他鄕留才俊, 

何時種桑梓?

 

 

仲冬

                                   

山象光禿禿的樹丫

撐起詩和逺方,鳥兒飛過

 

水墨濡濕的蒼穹

透出女媧的心事,灑下㸃點亮光

 

躱在烏雲後的太陽 

伸出似有若無的臂膀,搭在西西弗的肩上

 

誰有信鴿可否藉我  

將寒意寄去,聊表銜泥的渴望

 

換上黑色的舊服,抹掉時間的印跡

雲雀呼:歸去也!

 

 

【作者簡介】劉祥先,筆名牛半桶,男,1973年5月13日生,漢族,貴州福泉人,出生蓬門,貴州大學畢業,政府公職律師。奉職以降,若壹日,若貳日,若三日,若肆日,若伍日,若陸日,若柒日,終日乾乾,僅為半桶;半耕半讀,簞食瓢飲亦足矣。

 

 

鄉愁

       

作者:政安 (中國 )

 

鄉愁是那自然的石板路

春天的花香

夏天的蟬鳴

秋天的稻田

冬天的炊煙

還有小溪自然流水鳴潺潺

 

鄉愁是可以撒野

面對嫩綠的禾苗  河水 大山 天空

解開褲帶姿意放飛的地方

它是你知慧的啟蒙

收穫友情 朋友 團結 禮讓

奮發向上追逐山外有山的地方

 

鄉愁有春燕 海燕 翠蘭

過家家時不但有你的新娘

還有你的伴娘的地方

鄉愁給你明眸似水含秋望

讓你心情頓怡暢微笑

白裡透紅

血液在急流

初戀般的美好

 

鄉愁是可以掏出來比大小

說老表是蠢貨

罵妯娌是騷貨

然後一笑而過

 

鄉愁是去舅舅去姨媽家

得到外婆的寵愛

給了你寧靜 安祥 智慧與骨氣的地方

 

鄉愁是在外的遊子想家的一杯酒

把它喝入口

隨著自己的血液去奔流

 

【作者簡介】唐政安,惠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書法指導老師。做過記者,當過老師,幹過外企,經營企業,好讀文章,偶見報刊以抒己懷,癡于書法,多有作品在全市,全省,全國獲獎!

 

 

行走在大唐高地上的詩者(組章選四) 

                                                             

 作者:靖培生(中國山東) 

                                                  

詩仙李白

        

用一杯醉意測量酒的烈度,用一泓眼波濡潤大唐朝陰晴不定的天色,用一首古琴的高音調磨洗皎皎月華的霜韻——李白,你頭戴浪漫的桂冠,讓那些純粹、天真、雄豪、俊雅的詩歌,鑲嵌在歷史的星空。

       時光是一匹止不住的駿馬,李白的夢是天堂也是人間。

       青蓮居士就著他的詩歌飲酒,聽濤,賞月——在古道西風的蒼涼中舞劍,在陰雨連綿的日子裡修禪,在隱居廬山的清寂和頓悟中習練書法.......

        遊子的心總是天真爛漫。李白把天地山水風雲雪月鬼神獸鳥花葉蟲魚請進詩歌——他把詩歌當成它們的家,把自己當成它們的主人。

       李白在一條蜿蜒而迷蒙的長路上書寫不一樣的人生——他的夢,他的靈魂,“天然去雕飾”的氤氳著人間的溫情與善美,寄意于詩韻的山水與化境。

        他吟詠著《蜀道難》辭別蜀地的家鄉,一路遊歷長江、涪江、黃河、汴水、嘉陵江,衡山、廬山、太白、峨眉、敬亭山;赴燕齊勝地,曾長安夢斷——李太白遽然從他豪飲三百杯的酒意中醒來:他放下酒杯,俯視人間,發出一聲千年孤絕的長嘯——詩仙的江湖,是天高地闊,是輕舟放歌,是不肯彎腰事權貴的自由與放。  

      千年之後,我循著李白的詩歌依次拜謁過太白樓,青蓮祠和謫仙樓;在這裡我與“白髮三千丈”的詩仙合影留照。而在長安興慶宮的沉香亭畔,我看見李詩仙坦然醉臥的雕像,依舊朦朧著一股超凡脫俗的仙氣.......

                                                                

                                                              

          詩骨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在歷史風來雨往的沉思中,一步步踏上煙雲浩漫的幽州台。

       該走的都走了,未來的還沒來。陳子昂懷抱自己孤獨的影子,一雙充滿血絲的眼眸凝視著八荒四野——前看是無始無終的滄桑,後看是無終無始的滄桑......

       ——眼前亂雲飛渡,耳畔鶴唳猿鳴;陳子昂信手一揮,將一束血色的詩草拋揚在唐朝灰暗的空中......

      似醉非醉的陳子昂抬起頭來,在他愴然的腮邊,滾下一滴名垂青史的淚水。

       陳子昂一邊寫詩,一邊彳亍在唐朝蜿蜒崎嶇的陌路上。他灼灼的目光,在蕭瑟秋風裡閃射著無言的孤憤。  

       但是陳子昂沒有傾僕,沒有萎頓——恰若一杆青竹,向天穹展示著磊落的骨節,展示著挺拔、孤傲與蒼勁。 

       陳子昂昂著頭顱寫詩,蘸著碧血寫詩——他把滄海明月寫進詩裡,把麗日錦霓寫進詩裡,把自己潔淨的靈魂、灑脫的情懷和峭峻的風骨,都寫進詩裡.......

      詩骨陳子昂獨自站在幽州臺上,他向前塵揮了揮手,向後世點了點頭,然後發出一聲空前絕後、發人深省的長鳴。

 

                                                                   

    詩佛王維

      

   天空明亮,山林寂靜,閑雲野鶴的王維夾著他的書卷和詩歌,漫步于山水田園的空曠與超凡脫俗的禪境。

       王維在他的輞川別業寫詩,作畫,彈奏音樂。

       詩是摩詰居士精神的家園,是他手中滿斟光風霽月的酒杯——從他清涼蘊藉的詩行裡,你信手就可以拈出花香、蝶飛、木葉、嵐影......南國的紅豆、大漠的孤煙、蒼茫的古風、靜肅的星月、竹裡館的幽篁、鳥鳴澗的鳥鳴甚至終南山悠悠飄逸的白雲與青靄......

        王維作畫——他把畫布鋪展在天堂與人間最適宜的角度,然後將水墨潑灑在心扉上方最清純、最和諧、最溫柔,同時也是靈魂最敏銳的部位。

        音樂是醉人的利器。善良溫和的王維微微一笑,左手的食指優雅一揮,右手的拇指順勢一撚,即將數根弦絲,彈撥出一曲蕩人心魂的天籟。

        中年的王維在他的五言詩裡長驅直入,在蕭瑟的竹林中彈琴歌吟。他以溫良散淡的天性走近一株菩提,走近佛,走近香積寺或明或暗的香火......

       世界美好,身心輕鬆;詩佛王維慢慢推開輞川院舍的柴扉,怡然逍遙地走向田園,走向山水,走向詩、畫、音樂以及禪夢的遠方......

                                                                                                   

 詩傑王勃

      

     青年王勃站在滕王閣上,站在歷史最醒目的一道風景——望空域之蒼茫,度天地之遼闊,他凝視天穹一片片悠悠徐徐的浮雲,像極一朵朵神秘而散淡的神話,飄逸著南來,飄逸著北去......

       滕王閣是詩傑王勃成名的制高點,一篇序一首詩,讓歷史在這裡繪製了一篇膾炙人口的佳話。

       詩傑王勃豪氣勃發,意氣風發——他站在滕王閣上,看著腳下滔滔贛江的碧波滄浪,飽筆酣墨,盡情地遣馭著那些最精美、最生動、最踴躍的文字——滕王閣,因此而名馳南北,垂揚千古。

       滕王閣聳立在唐朝的天空,浮想聯翩的詩傑意猶未盡——他讓自己血液中湧動的詩潮,匯同腳下的江水並攜帶三江五湖的濤聲以及衡山和廬山蒼茫的風塵,浩浩湯湯的向東方流去......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離別也無需傷感,王勃送走了好友杜少府,獨自回到他的詩中,深情的吟詠著友誼的真摯和不朽。

      王勃的生命是一團熊熊燃燒的詩的火焰——熊熊的燃燒——直到這一團熾烈的火焰在一片海水中溺滅!直到他在詩國的天空,砉然化作一顆耀眼的星星!

                                

 【作者簡介】 靖培生(男),山東省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星星》《綠風》《大詩歌》《山東文學》《散文詩》《散文詩世界》《香港散文詩》《中國散文詩人》《中國年度散文詩》《齊魯文學作品年展》《中國散文詩精品閱讀》等數十家報刊及選本。出版個人詩集三部。

新文學社

《新文學》雜誌編輯部

社長、主編  

林靜

本期責任編輯

蔡利華

《新文學》投稿郵箱及欄目編輯

詩歌:lihua255@163.com蔡利華

詩詞:13066040800@126.com秦溯之

文章:2065491159@qq.com 劉劍新

小說、劇本:943605225@qq.com程勰

書畫、音樂、藝術評論/理論:782344282@qq.com林靜

翻譯:edithyq@gmail.com楊青

編委團隊名單從略

法律顧問

李本教授 王傑律師 

《新文學》公示:文責自負,拒絕剽竊。本平臺所發佈之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遵從版權法,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文學》公眾平臺是創辦於2006年的新文學社旗下一份文學藝術類綜合性平臺雜誌,有八個欄目:

1、詩歌(包括散文詩)

2、詩詞(辭、賦、曲、楹聯等)

3、文章(散文、隨筆、雜文)、小說、劇本

4、畫廊(書法、國畫、油畫、篆刻、水粉畫等)

5、音樂 

6、藝術評論/理論 

7、翻譯

8、特刊

歡迎海內外作者慷慨賜稿。

投稿須知

《新文學》只刊發純藝術作品

一、《新文學》只刊發原創、首發作品。因稿件提供引起的任何版權爭議由作者本人承擔。

二、投稿需附個人簡介和個人頭像清晰的正式照片(免墨鏡、香煙、冠),以筆名發表者請在簡介中附本人名字。所有稿件文字請一律使用傳統正楷字體(俗稱繁體字),稿件文檔、圖片和音頻請以附件的方式發送。照片請用jpg格式。請作者本人仔細校對好稿件,包括字體。

三、評論稿件附所評作品及其作者簡介及照片。

四、詩詞欄目暫不接受新韻稿件。

找像左手边是你右手的嗳这中情侣ID要繁体字的

袏盐dē汨佑錑dēai

好听的繁体ID?

一 ⊙ ー赱ㄋ之

二 ⊙ ヾ`垨護着伱ゞ

三 ⊙ ゞ.℡败镓仔.

四 ⊙ 昨夜怎麽了。

五 ⊙ 最无力的控诉“

六 ⊙ 最奢侈的幸福是让你在乎.

七 ⊙ 嘴妳絯懂嘚綆

八 ⊙ 走路太騷會閃到腰

九 ⊙ 總有逗比挑釁本宮

一十 ⊙ 啭裑、遇笕伱

一十一 ⊙ 炷茬嬡凊隔壁

一十二 ⊙ 潴龚孖ヤ ヤ;

一十三 ⊙ 偅湁舊夢°

一十四 ⊙ 鐘意無拘無束.

一十五 ⊙ 稚|琦 ┕

一十六 ⊙ 智商余額不足請充值

一十七 ⊙ 執傘待亽歸

一十八 ⊙ 執筆訴情殤

一十九 ⊙ 只有回憶而已丶

二十 ⊙ 只是個小人物

二十二 ⊙ 珍贵旳、价值。

二十三 ⊙ 怎能用文字帶過

二十四 ⊙ 早已糾纏不清丶

二十五 ⊙ 洅回首ㄨ恍然如梦

二十六 ⊙ 約好婹貪桮

二十七 ⊙ 約啶♡涐吥↘後誨

二十八 ⊙ 遠赱┈肆方

二十九 ⊙ 遠客歸心

三十 ⊙ 慾朢失寵

三十一 ⊙ 慾朢變得荒傏

左手不离右手不弃设计成繁体字带符号的情侣ID

『为您起的文化ID』:—━╋图谋不轨ゝ『楚辞里的情侣ID』:╰-╮彼王纣之躬|孰使惑?『四书五经里的个性签名』:╰’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つ『诗句里的笔名』: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丶ㄣ___By:李白

左手和右手的繁体字ID



搜一下:牵你左手,右手敬礼繁体字ID

没事千万别点开QQ空间!不然你会发现自己曾是个╰+zんé翼的天使ベΔ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不过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么么哒~

【转载授权和合作咨询请发邮件至2848447305@qq.com联系小妹.】

 

小妹前两天刷到了一条热搜,瞬间就觉得扎心了……

 

“那些年QQ空间非主流的你”,不知道你们在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有木有想起自己当年的“青春”?

看了下网友们分享的qq空间装扮,我天!还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深邃的酷黑色背景,搭配上各种blingbiling的挂饰,浓重的大眼妆,配上可怕的猴屁股腮红,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非主流宣言和QQ号码……

  

当年的谜之角度,谜之发型,谜之自信……谁能想起这是当年的自己?

嗯不错,已经有人很有觉悟,觉得自己脑残了。

 

还说不认识以前的自己,大兄弟,装啥呢?

然而,高级黑的还在后面,不少评论都是:那都是你们90后老人玩的,我们00后才不完这些幼稚的东西呢!应该都是空巢老人了吧……

 

这算赤裸裸的被嘲笑了吗?作为一个老阿姨只能弱弱地表示,谁还没有个年轻想不开的时候呢。

QQ空间,可是当时大家上网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呢!不管是花样打扮QQ空间,还是充个尊贵的黄钻贵族,都能觉得自己“时尚时尚最时尚”。

逛好友的空间,一定要去留言板上留一句“踩过~”,“帮踩了!欢迎回踩”,

 

完了,小妹已经感觉打开了话匣子,要来一场故事会了。不过,这些故事应该很多小伙伴都有经历过吧,一提到你的QQ,你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

 

QQID要酷炫

QQ名字呢一定要足够有个(ling)性(luan),可爱的,装X的,忧郁的,都可以,下面这个“舞娘”真的是很暴露年龄啊,来源应该是蔡依林的这首歌

如果你实在是不会起名,下面这些名字,你们都可以拿去用哦!总之就是,要有空格,要有特殊符号,繁体字、异体字、日文混杂在一起,一下子让人看不懂最好!

如果这些不能满足你,还可以起个粉嫩嫩的ID哦,迪丽热巴说自己的第一个ID叫冰派甜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QQ头像要闪耀

最初的QQ头像,是这个画风的,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

想怀旧的小伙伴可以试一试这一波头像,感觉瞬间回到14岁呢~

 

小妹依稀记得,当时只有尊贵的QQ会员和QQ等级挂到太阳的用户,才能换自己喜欢的头像!

不过,大家会选择什么样的呢?浓重的厚刘海和嘟嘟嘴……

只露半张脸!

 

还别说,当时这样的发型,这样的style还是很多明星都有同款呢!毕竟这是当时最流行的款。

 

然而,在今天看来多少有种杀马特的气息,城乡结合部的感觉。

还有更夸张的,相信看这篇的很多小伙伴在当时还会充值黄钻吧?购买各种gif版的头像,闪瞎你的眼,哎呀妈,小妹写稿子都要被亮瞎了。

 

要是这些有gif头像的好友全在一个分组里,并且是上线状态,估计就会是闪屏的效果了喂,非常之可怕!

如果下线头像就是黑白的,如果是想一个人,看到头像亮起的一瞬间可是会各种心花怒放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等待过这样的瞬间?记得当时开通会员服务,还会通知你关注的人上线呢,多么适合暗恋啊~

QQ签名目的可能就是让你看不懂

被gif动图闪坏了眼睛?但是……最亮瞎眼的应该是个性签名吧?他们存在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让你看不懂。

“除了青春我们一无所有”这个小妹当年也用过也!(捂脸,实在是太羞耻了!)

 

天惹,今天看来真的太非主流了,简直不忍直视的哦。

好想问问那时候的自己,每天脑子里都在想啥着呢?哪里来那么多情啊爱啊,说好的学习呢?

说实话,那时候为了自己的QQ,真的真的想了很多,想着该换什么样的名字,该怎么抒发自己当下的心情,是不是该发表一篇日志了,还有,该怎么装扮自己的空间?

QQ空间是我第一次发挥装修天赋的地方

装扮空间真的是一件很费很费时间,也很费钱的事哦,想想当时为了让空间在好友中独领风骚,选了很多模板,暗黑系是当仁不让的好选择:

动不动就弄个伤口啊什么的,啧啧啧这个图上还有绷带和血迹。

 

除了暗黑系,还有这种清新型的,稍微明媚那么一点点

还记得QQ空间里面养花吗?还可以浇水,会记录下空间访客数量,留言数~

那时候会看到空间留言板上好多人留言都是:踩。

 

以及各种火星文飘过,

现在再看这些字,已经是老阿姨的小妹好想问一句:还能不能好好说话,能不能愉快聊天了?

当然,留言一般是一两句话,有些人会用火星文写长篇日志,还有满屏的五彩斑斓,那真的是看天书的感觉……

所以不少网友再看以前的QQ空间,会掩面哭泣……

也有人会是文艺风,会在空间里偶尔写那么一两篇日志,记录心情,然后就会有人在日志底下评论,那时候小妹不开心的时候总是会收到好多小伙伴的安慰呢。感觉QQ空间还是挺好的,可以发泄,和好朋友联络,也就更愿意花心思去装扮。那会除了空间,还有QQ秀要装扮。

 

QQ秀,我有我的装扮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每次打开聊天窗口,右边就会出现对方的形象,那时候一看就知道谁比较自恋哈哈哈,因为他们一般都会把自己打扮得很酷炫,很花枝招展的样子。

这样看来,那时候的QQ真的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名片一样啊,怎么美就怎么装饰~

QQ游戏,我的菜又被偷了!

后来,上QQ更多的不是为了聊天,而是为了玩各种小游戏,跑跑卡丁车,

 

炫舞,

 

农场,还记得那会好多人都在忙着“偷菜”、“收菜”,

 

不过也是挺感谢历史老师的,要不是她,小妹当年大概也不敢这么放心大胆地玩QQ,毕竟为人师表,每天都会自我催眠说:既然老师都玩,学生为什么不能玩呢?!

 

然而,现在连账号密码都快想不起来了,都是记住密码自动登录,偶尔因为工作需要登录qq,打开列表,也没有特别的组别名字了,太多的好友也显示不在线。回过头想想,这些黑历史可都记录着小妹的青春呢哈哈哈,不知道你们的青春里是不是也有这些记忆呢?

 

→お請妳不要在迷孌哥,哥隻是壹個傳説。℃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凤凰八卦精选

【利用镜子杀人?酒店内藏医院和牢房?看完这节目,你还敢一个人住宾馆吗】

【剁手攻略|月入2000的你,如何成为杨幂baby这样的女神?】

【左手一瓶增发剂,右手一杯枸杞茶!90后养生修炼手册,扎心了...】

【喝旺仔牛奶的李子明长大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广告还是连续剧啊?】

【一顿饭吻33次!不再被豪门梦拖累的梁洛施,带着仨孩子谈情也还是少女模样】

【多亏了中戏一言不合就开除,才能让我们见识到96明星班信念感的演技!】

 

 

倩侣ID,像牵左手不离、牵右手不弃,一类的。不要繁体的和火星的!

左手边、幸福——右手边、依赖………………花样少年、待娶——青春少女、未嫁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姓氏网名情侣网名71个网名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