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个性网名 > >正文

把一个人记在心里的ID(求一个心里一只有一个人的ID)

发布时间:2023-12-09 11:05:29 admin 阅读:59

导读求一个心里一只有一个人的ID 可以这样的,既然人家有男朋友,你把爱放在名字上,可以叫守护加上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这样就哦了,女的会很感动 一个女生把你备注改成TA什么意思...

求一个心里一只有一个人的ID

可以这样的,既然人家有男朋友,你把爱放在名字上,可以叫守护加上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这样就哦了,女的会很感动

一个女生把你备注改成TA什么意思?

如果备注从名字改成TA就说明你在她心中有特殊地位,要用不同的标记来注明,正如我们会给关系一般的人备注姓名来识别,但是对于朋友可能会备注他的绰号,对于爱人会标注一些能体现双方感情的称呼,对于暗恋的人又想标注特别一点,又害怕太特别过于显眼,所以会使用一些类似男神女神之类的备注

、一个人回忆谁可以把这个加一个情侣的ID啊,谢谢!

一个人回忆两个人憧憬

心里始终想着一个人怎么取ID好?

可以起带谐音的ID,比如对方名叫“红”,你可以叫“思红”,“念红”,“恋红”,可以把关键词换成谐音即可。

心里住着人的ID有什么?

心里住着人的ID:

1、念,是淡淡的幸福。

2、念往昔、思念在发烫。

3、想念褪不去的回忆。

4、怀恋如初。

5、长相思。

6、思念如絮。

7、表达想念一个人的ID。

8、空城念旧人。

9、入骨相思。

扩展资料;

1、天马行空法

跳跃性好,思路开阔,一些漠不相关的突然被想起。

2、套信手拈来法

从歌词、小说、诗词中找自己看顺眼的字词。“疑似银河落九天”“银河”不错,“九天”有气魄,加起来吧,“银河九天”,还差点,倒一下,“九天银河”,OK!

3、性格描述法

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来进行好听的描述形成ID。

对一个人失望的女生ID

我真的受伤了

寂寞寂寞就好

我的城

你就不要想起我

我离开我自己

孤独患者

孤单心事

人在雨中

你还要我怎样

化身孤岛的鲸

等下一个他

了不起寂寞

你要的不是我

他还是不懂

自我催眠

忘了我也不错

走在冷风中

听着听着就哭了

爱与通的边缘

让一切随风

习惯失恋

杀死我的温柔

半句再见

淡淡思绪

伤感人类回收站

我不再想你

关闭自己

我也不想丧

抽干我灵魂

失眠专家

酣睡躯壳

把失眠寫成日誌

非常想念一个人的ID2017

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一切都不是幻觉,好想让我想得都成为现实。而我只为等不确定的你。下面是我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非常想念一个人的ID2017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非常想念一个人的ID2017精选

1.冰の回忆

2.霸气的猖狂先森

3.美丽的轻狂小姐

4.我的生命从此少了你

5.清风拂面

6.静水微澜

7.一纸红颜

8.﹏ˋ你学不来的猖狂

9.夜、落下的帷幕

10.心心念念的都是你ヾ

11.紫梦忧馨

12.人生如茶

13.你的暧昧侮辱了我的身体ら

14.〆我终是倾不了你的城ゝ

15.岁月的变迁

16.心、已冷却ぢ.

17.&诲の涙蓅吥烬

18.〆遇见我何必把她的手放开

19.╰つ豆儿挚爱的男人

20.细品岁月

21.大漠祥云

22.滴水穿石

23.沁水百合

24.闲云野鹤

25.上善若水

26.梦里梦到的也是你ヾ

27.〆给你无微不至的宠溺

28.淡墨青衫

29.追忆似水年华

30.云淡风轻

非常想念一个人的ID2017推荐

1.此情已成追忆

2.独看夕阳

3.逝佉の羙

4.把一切都放在伱心里.

5.三十不惑

6.落叶归根

7.绝版、寂寞情人

8.〆给你白头到老的爱情

9.其实我不多情

10.这个人,想爱不敢爱

11.我心依旧

12.一世两相依

13.指尖的岁月袅袅

14.带刺的玫瑰

15.桃花依旧笑春风

16.幸福是在一起

17.似水流年

18.仙灵儿

19.蓝梦琳

20.粉红の羽毛

21.静静乖乖

22.莪倁檤伱吥嗳莪

23.峩厢婄祢走梡这辈子

24.?{赈尛爹

25.縂湜茬兲嫃╮

26.咏远dě诺唁

27.非伱吥嗳

28.羙恏啲哪麽芣槇实ζ

29.他纒绕嗻俄黣根榊泾しovё

30.「辷挽长嗄」

31.…90逅“男人

32.记忆若次第回

33.ヤ⒄依纞╄→伱

34.☆闪现撞仧招→y

35.Sˋmall宝珼ヤ;

36.肆无忌惮的疯狂ノ

37.灬嗿恋丶仯囡

38.套蕗导师

39.喃鲂养喵亼= ̄ω ̄=

40.諪吥住锝思念‵

41.涐讨厌涐自己し

42.╰宬蒍鈛徃゛

43.痛并快乐著。

44.残缺的不茬完美

45.孤单荒凉了来时路。

46.心在颤抖。

47.白纸黑字续写过去

48.▏太阳,你只属於向日葵*

非常想念一个人的ID2017

1.晴栀菀歌

2.共度一场生死

3.低吟゛花非花的格调ら

4.戴上笑的面具

5.霸道萝莉

6.故巷旧人

7.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8.姐的心、禁止访问

9.姕孬

10.凉心暖男√

11.劳资就不淑女范儿

12.残梦〆

13.呐殇、狠庝

14.莣鈈了纳缎情

15.风易逝云易散

16.心碎了才知道

17.凉城梦境空人心

18.孤街凉巷

19.失她失心╮

20.有些话适合烂在心裏

21.梦缘

22.星梦の缘

23.忧蓝の羽

24.天使の泪

25.单翼の天使

26.原来梦的真实度更大些╮

27.站在幸福肩上

28.暴力**▍Yes

29.把一切都放在伱心口

有没有为了一个人大哭,伤心难过?

有没有为了一个人大哭,伤心难过?在人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感情的流露,有喜悦的也有伤心的。从家庭角度上来说,如果一个和自己朝日相处,同甘共苦的人突然去逝,那么自己就会感到伤心难过,比如突然失去父亲或母亲,突然失去妻子或儿女,突然失去兄弟姐妹或亲朋好友 ,自己都会感到伤心难过。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远回不来,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感情表露。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两袖清风的国家领导人去世,人们也会感到伤心难过。比如1976年9月9日,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去逝,全国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一听到这个 不幸消息都非常难过,都伤心流泪,不少人嚎啕大哭。还有那些为人民利益为国家安危奋不顾身英勇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牺牲也会使人们难过流泪。

把一个人记在心里的ID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一辈子不认识字的人过了怎样的一生?

中国青年报出了一篇文章《直播间里的“成人识字班”》。

看完以后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小镇青年说自己怎么可能有兴趣爱好,而北上广的孩子们说我的兴趣爱好很多但最擅长的是----

一个人

怎么可能一辈子不认识字呢

这样的人

又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其实,50后、40后的中国人当中,可能不识字的人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关键的关键是,很多不识字的人跟一个识字的人组成了家庭,于是,这样的家庭很有故事。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里说,一个女人因为不识字,一辈子也没摸过老公挣回家的钱。她在直播间里说到这个事情,直播间的“同学们”都在帮她出主意。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里说,一个90后的女孩,她母亲从小就说,“学不学(字)都一样,早晚要嫁人”。结果,就一直没识字。90后啊。

总之,很震撼。

感谢互联网科技,直播让这些爷爷奶奶级别的人重新“睁开眼睛”看世界!

    一名建筑工人在宿舍练习写字 受访者供图

    王美玉刚开始学字时的作业 受访者供图

  巴掌大的屏幕也可以变成一块黑板,学生是一群不识字的成年人。52岁的李红每天要砌11个小时的墙、垒几百块砖,还儿子的大学贷款、给女儿攒嫁妆。但打开教成人识字的直播,她就放下活计,变成一名专心认字的“学生”。

  丁小花是在短视频平台最早教成人识字的主播之一。她习惯了直播间里没有飞舞的灯牌、礼物,右上角不断跳动的数字证明着观众的存在。学生们不会打字,很多人的ID只有一串数字,有的遗留着语音转文字没有删掉的逗号和句号。

  在这个大课堂,“毕业”标准是达到“小学五六年级水平”,这意味着识字量达到近3000个。在没有这3000字的人生中,大到做生意记账、给孩子办户口、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小到在线购物、去KTV唱一首歌,甚至公共厕所进哪一边,都能轻易难住这群人。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他们仅占全国人口2.67%,许多人从没跟工友、同事说过自己不识字的痛苦。一位50多岁的学生说,“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当过母亲、妻子、女儿,但我从来没有同学。”

  开始学字后,李红晚上心烦就练字,把头灯挂在上铺,趴在下铺写,写完一本扔一本,像是扔掉了几十年的“憋闷”。学生们都圆了不少心愿,比如第一次实现一个人坐火车、一个人去医院挂号缴费、一个人去银行存取款,有人感叹,“不亏来这世上一回”。

  “不认识两个字,真是寸步难行”

  直播间里夏天人最少,冬天人数则会成倍增长——农忙让直播间里的“学生”脱不开身,工厂的生产旺季还有人要加班。孩子放暑假,他们要在家带孩子。而到了冬天,务工的人开始返乡,地里也没活儿。学生来去如候鸟迁徙,每晚10点后,直播间才会热闹。

  老师上课也不像在学校一样规律。他们收入主要靠直播间里售卖识字书籍和线上课程,因为受众少、盈利不高,很多“老师”干了半年就不再更新。

  丁小花是仍在坚持的少数人之一。在直播间上课,丁小花总习惯性地把一句话重复三遍,声音拖得很长。弹幕流动也慢,学生们很少冒头,偶尔打出来的句子,也没头没脑的。他们说“老师晚上好,你饺子边”,可能因为课上正在教“绞丝旁”。

  学生连麦读拼音,经常要迟疑几秒才敢念。有人连上麦后太紧张,一个劲儿地笑,说,“算了算了,我读不出来,心里怦怦怦怦。”有人念第一遍,错了,被纠正,又错了。5分钟过去,丁小花问,要不咱们下次再说?但学员还是怯生生地说,要读。丁小花很少发火,会让学生念到正确为止。

  丁小花明白这种难以启齿的感觉。她是宁夏固原人,35岁,大专学历,西北口音浓重,总把“村”读成“聪”,“风”读成“分”。

  丁小花的父母都不识字,往上数三代也不识字,她是家族里学历最高的人。她在银川干会计,3年前,她辞去工作回家带孩子,时间变得宽裕。和远在固原的父母聊天多了,她开始想教他们识字。

  想到老家和父母一样的人有很多,大家一起学会更有劲头,她打开直播讲识字,同城的人都可以听。一开始只教单个字词,包括车站、银行和医院相关的日常用语。后来,全国各地的学生不断涌入直播间,她才开始系统教授拼音和大写字母。

  学员未能受教育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里孩子多,没钱上学。有些人是孤儿或事实孤儿,寄养在亲戚家。有些人身患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其中大部分人的年龄集中在40岁到70岁之间,也有少部分90后和00后。

  他们习惯了沉默,在被同事骂“脑子笨”的时候沉默,在被伴侣骂“废物”的时候沉默。在短视频平台刷视频、看直播,大部分人因为不会打字,从没发过评论。

  有位ID叫“紫菱”的脑瘫患者也是学生之一,她喜欢看偶像剧,喜欢《一帘幽梦》里“紫菱”的大胆和活泼。她从小就自己闷在家,有一肚子的话无处说。被母亲推着遛弯儿,认识了街头卖艺的残疾人朋友,加了QQ,但不认识人家打的字。

  许多人的隐私需求很难说出口。90后王美玉倔强地度过了自己的少女时期:想买牛奶味的沐浴露,不问导购,自己打开瓶盖凑上去闻;化妆水只买透明瓶子,不会和乳液搞混;卫生巾分不清日用还是夜用,买错了不少,别人问起,就说是囤货。

  自己撑不住的时候,只能求人。上银行取钱、存钱,王美玉会找人一起去,但专找同村的,万一人家偷钱跑了,也知道他家在哪。

  她母亲从小就说,“学不学(字)都一样,早晚要嫁人”。但王美玉不愿一辈子被困在农村,刚进入21世纪,14岁的她离开家,跟着农民工大潮南下。第一次跟着同村的朋友打工,下火车、进工厂、3个月后坐火车离开,她至今都不知道那个地方的名字。

  之后她辗转于各种工厂,发现“勤”补不了不识字的“拙”。在服装厂,把做完的工序记下来才有钱拿,王美玉不会写,总是做得多、拿钱少。拆解服装时,别人很快就能照着图纸找到对应的部位,她要用手扒半天样品,才能记住结构。

  同龄人中不识字的很少,工友们总说,王美玉是因为“不乖”“不听话”才没上学,一条流水线的人都躲着她,生怕被她拖了后腿。王美玉自此学会了喝酒,抽烟,一个人坐在女工宿舍的角落,把心事都绣进十字绣。

  近五六年,识字的渴望在她心底逐渐膨胀。写满字的屏幕出现在商店、医院、银行、车站,她越来越难隐藏自己的软肋。她因为态度认真,曾有望被提拔为抽检,只用坐在空调屋里,用电脑记录产品数据,但她不会用电脑。

  “我年龄这么大,还能学会吗?”

  很多“大龄学生”的学习目标不高,能记账做生意、学开车拉货,能考技能证书、进更大的工厂上班,就够了。

  但听同样的课程,有人半个月就能学会汉字结构,有人学了一年还在单韵母“aoe”里打转。程杰在私立学前班教了10年孩子,她认为,教成人比教小孩费劲太多。“小孩是一张白纸,你一挥手、一张嘴,他们就跟着你读。在直播间这些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想法。”

  一些成年人的发音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有的学生“ne”和“le”读不清,老师会让学生张大嘴,拍个视频发过来,看看他们舌头顶住的到底是前门牙还是上颚。

  更难扭转的是一些人的自卑心理。第一次进直播间的人总问,“老师,我年龄这么大,还能学会吗?”一遇到困难,过去几十年“低人一等”的痛苦就会涌上心头,“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笨的人”。

  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课程,程杰努力贴近生活。用“度”组词,她解释“浓度”,“就是你们打农药时候管子里的药”。讲“浮”的右半边结构,她提问,“爪子下面有孩子,农村常见的,想起来了吗?孵蛋嘛。” 读单韵母“u”,她教他们嘴型,“你家孩子生气时嘴巴怎么噘,你就怎么噘。”

  学生想购买可以回看的在线课程,老师要从打开软件开始教,告诉他们“购买”图标的颜色、位置。购买课程后,老师想寄书,学生不知道如何写地址,有人直接发来身份证照片,有人则跑到家门口拍门牌号和路牌。

  很多学生见惯了冷漠的目光,这是第一次被耐心对待。在直播间双击屏幕,就能点亮红心,增加主播的曝光度。学生们为了帮程杰增加人气,自发想出了不少顺口溜,没事就在直播间发语音宣传:“万水千山总是情,点点爱心行不行”“红心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红心飘一飘,知识长高高”。

  43岁的程杰常被六七十岁的大姐亲切地称为“小老师”,她收到过新疆的葡萄干、山东的苹果、宁夏的枸杞。有主播甚至收到过一面锦旗。丁小花的学生碰见育儿难题、创业办手续,都会先咨询她的意见。

  直播间也是学生们倾诉喜悦和悲伤的树洞。一位名叫“火狼女”的学员和程杰连麦,说自己孩子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程杰高兴坏了,“给咱们的火狼女大公子刷鲜花,师范大学呢,真出息!”弹幕活跃起来,一排排鲜花、爱心传递着无声的祝贺。

  一位学员诉苦,说自己从不知道老公收入多少,另一位学员忍不住发了一条不太通顺的弹幕,教她在家里要掌握财政大权,“我要的是老爷们儿挣的钱你不会存。那可咋整啊。这一辈子摸不着钱,太遗憾。”

  “真正的独立”

  程杰常对受挫的学员说,“你更应该改变,家人不支持,说明你没有地位。为什么没有地位?因为你不识字,什么都做不了。爱是相互的,哪有单方给爱,一辈子不求回报的?” 她推荐学生们让家属帮忙分担一些家务。

  老师们发现,这些不识字的学生中女性占大多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版)》统计,中国文盲群体中女性占75%。

  在教这些女人识字的过程中,刘嘉不断看见母亲和奶奶的影子。奶奶出生于民国,裹小脚、不识字,为了等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人,坚持不嫁人,30岁才嫁给刘嘉的爷爷当填房。嫁过去十多年,爷爷去世,奶奶一个人拉扯4个儿子,培养出3个大学生。

  但奶奶始终没有自己的名字,别人都叫她“老董家的妮儿”。奶奶总喜欢让上小学的刘嘉给自己起名、教自己识字,见到喜欢的字,就加在名字里。

  刘嘉的母亲更是“围着家转”。刘嘉和哥哥小时候从来不带钥匙,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推开家门,母亲都在。冬天的黑龙江,全家人不用怎么买衣服,母亲会整整齐齐织一套围脖、帽子、手套,做好棉鞋、棉衣棉裤。

  只有在和父亲吵架时,母亲才会说出心里话。刘嘉记得有一次母亲流着泪说,“我就是没有文化,我要是有文化,我就走了!”母亲因为不认识字,每次想回娘家,都是忍着。

  让一双儿女有文化,成了母亲最大的心愿。刘嘉记得,母亲不懂作业,不管自己字写成什么样,母亲都夸好看;只要看见红色的对号,母亲就会开心。她从来不让刘嘉插手家务,就算刘嘉说作业写完了,母亲仍会条件反射般重复,“放学了要写作业啊”。

  刘嘉的哥哥初中辍学那天,这个身体硬朗的女人罕见地病了一个月。

  但母亲从没把这种执着放在自己身上。开始直播教学后,刘嘉曾经问过母亲,愿不愿意学识字。母亲拒绝了,她的依靠先是丈夫,后是儿子,现在是刚上大学的孙女,刘嘉觉得,她已无法扔掉“拐棍”。“她永远能找到拐棍”。

  为了帮助她们重拾对学习的热情,程杰给这些只认识柴米油盐的中年女人讲“三代人培养一个状元”,告诉她们,教育如何带来视野的改变。她讲自己为了孩子的教育,如何带着孩子一个人从村里跑出来,跑到北京,一待就是15年。

  程杰也会讲女性如何紧跟社会步伐。比如讲“将”,她知道很多人通过收音机听过《杨家将》,就使劲夸穆桂英,“这是我们女人的骄傲,咱们也要有做‘厉害角色’的思想。”

  这些学生中也不乏“厉害角色”。在别人眼里,52岁的孙凤虽然不识字,但绝对算“独立”。

  她开一间三层楼的推拿馆,带着十几个店员,20多岁就一个人养活两个儿子。平时她喜欢在直播间和人聊天,妆容精致、假睫毛硬挺,亮晶晶的美甲两厘米长。她总大骂那些叫她“老女人”的网友,骂完大口喝1升装的冰红茶。

  但在盔甲之下,孙凤渴望的是“真正的独立”“不费力气的独立”。她生于甘肃农村,家里穷,奶奶不让丫头上学,她从小干力气活,从山坡上拉煤、去砖厂浇水泥板。17岁碰上男友,跟着他到新疆“淘金”,没想到男友赌博、家暴,花光了他们所有积蓄。

  她要强,带着孩子离开男友后,从没跟亲戚朋友借过一分钱。最穷的时候,兜里只有5毛钱,揣了整整一周。因为没文化,她连银行都不信任,把赚来的钱塞进烂鞋、藏在床底。

  她在足浴店工作,每天和几十双脚较劲。足浴店女人多,是非也多,她很少参与吵架。但如果有人故意挑衅,她会抓着她的脑袋往桌上磕。

  她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自己开店后,她带着在足浴店认识了十几年的朋友,帮她算账、办营业执照、签合同。她认识“男”和“女”,认识数字,按照“女1”“男1”的格式存顾客的号码。每个月给员工发工资,她带着上初中的儿子去银行取钱、存钱。

  但当儿子长大成家,她才发现自己处处欠人情。“我不可能让儿子永远跟着我,或者求着朋友跟着我。”跟着直播学了一年多字,她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回了趟甘肃老家。走下飞机的时候,她生平第一次感觉心里“有了底气”。

  “变才是命运”

  没人能说清楚达到什么标准算“毕业”,丁小花觉得是掌握所有生活常用字,程杰觉得是能自己通过网络搜索查生字、解决问题,“万事不求人”。刘嘉则希望他们能实现正常书写和独立阅读,虽然10个学生里,只有两三个能阅读完整的段落。

  他们日常接触的文字很少,阅读能帮他们复习巩固。所以除了识字和拼音课,她还开设了阅读班,带着学生们读小学课文。学生们都喜欢读《教蚂蚁认字》,断句磕磕绊绊:

  “蚂蚁/王国/的公民/都很/勤劳,可是/不识字,是/文盲。蚂蚁/国王/十分苦恼。没有/文化知识,就会/被/别人/瞧不起,还会/遭到/别人/的欺负呀。”

  一位54岁的农民,白天在蔬菜大棚里忙碌,晚上睡前一定要读书,出声地读。为此,她专门买了一个大灯泡,一把放大镜,每天晚上给孙子洗完澡,坐在纱账里,抑扬顿挫地读《夏夜多美》。

  对于那些生活早已“定型”的人来说,识字就是为了圆梦。一位60多岁的学生,从没走出过家外5里地。为了能一个人赶集,她把笔和纸条带在身上,在田间地头写,在厨房里写,在洗衣服时写。鼓起勇气自己出门的那天,她第一次敢抬头,把一条街的牌匾看了个遍。

  在“打字练习群”,学员们会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一位70多岁的女学员发来一段摘抄,“慢品人生细品茶,夕阳路上度年华。每日开心悠闲过,留着健康看晚霞”。有学员喜欢抄歌词,“看岁月晃悠悠,不紧不慢拉着我走,孤独把我骗到路口”。

  程杰看了,激动地在群里发语音,“谁说我们不行,你们都是被埋在土里的明珠。”

  很多人已经把课看了好几遍,仍没放弃每天学习、练字。王美玉在风扇厂工作,一天打几千个螺丝,风扇在头顶嗡鸣,汗流浃背。她在脑中一笔一画回忆新字,心就变得很静。每天晚上9点下班,她一回家就学新字,不学完不睡觉。

  她喜欢把之前的作业和现在的放在一起,拍给男朋友。原来一行字高高低低、有大有小,一个字散成好几部分,“特凌乱”。现在,她写的字听话地躺在格子中央,干净,整齐。每次出门,她喜欢让男友把电动车速度放慢,一个个念出路边的店名。

  52岁的建筑工人李红在短视频平台发路边的野花、废弃的工地、荒芜的田垄,但没有旁白,没有音乐。现在这些视频都有了标题,以及她简短的评价。

  学生们总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学字后,变得“话多”。脑瘫学生“紫菱”,在班里没人知道她身体残疾,同学们都夸她“学得真好”。她把一肚子的话敲进朋友圈,包括出门做核酸、逛超市、失眠等小事儿,一天“刷屏”好几条。

  一位45岁的男学员跟着老板去饭局,他只是闷着头喝酒,“都在酒里了”。他技术好、受老板器重,同事不服气,拿他“没文化”这件事下酒。以前他总默不作声,现在他也学会了巧妙应对,“要不是我没读书,你还赶不上我呢。”

  开推拿馆的女强人孙凤说,自己脾气也没那么冲了,“知道点到为止”。之前有些熟悉的头像总出现,她不会读名字,只能说,“你来了,谢谢你哦”。现在她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语气不自觉也柔和了。

  她好像终于能把心里的苦倾倒出来了。回顾自己的人生,孙凤写了一句话,当作短视频账号的个人简介,“真的很累吗?累就对了,苦才是人生,忍才是历练,变才是命运”。

  (应受访者要求,除丁小花、程杰外,其余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晶娴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24日06版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一听很有故事的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