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文案短句 > >正文
危言耸听(危言耸听什么意思?举个例子)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admin 阅读:59
危言耸听什么意思?举个例子
危言耸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ēiyánsǒngtīng,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郭小川《论“听话”》:“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夸大事实吓唬人。
扩展资料:
危言耸听的近义词:
1、骇人听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réntīngwén,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峻青《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和日寇的血腥蹂躏的同时,也发生了几件骇人听闻的奇事。”
2、耸人听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ǒngréntīngwén,意思是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我可弄不清楚,现在才了解一贯道的丑恶内幕,真是耸人听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言耸听
危言耸听
[成语解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典故出处]郭小川《论“听话”》:“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近义词]耸人听闻、骇人听闻[成语举例]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郭小川《论“听话”》)[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耸,不能读作“cónɡ”。[成语辨形]危,不能写作“微”。[成语辨析]危言耸听和“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但危言耸听指的是歪曲、捏造无中生有的事;可用于目的、动机;“骇人听闻”指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英文翻译]exaggeratejusttoscarepeople[成语谜面]惊险小说
危言耸听
最近H1N1肆意流行,大家不要危言耸听,其实它并不可怕,我们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行了。
AI末日论是危言耸听吗?从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的论战说开去
AlphaGo战胜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高手柯洁刚过去三个月,人工智能在全球发展势头正盛,当普通民众还在观望下一个震惊世人的人工智能产品会是什么时,科技圈的大佬们已经就“AI末日论到底是不是危言耸听”打起了嘴仗。
7月23号下午,扎克伯格在自家后院与网友直播闲聊的过程中,一位网友提到埃隆·马斯克的“AI末日论”并询问扎克伯格对此观点的看法。扎克伯格表示他对AI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无法理解那些宣扬AI将导致世界末日的人,他认为这些观点非常消极并且实际上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他还指出未来AI将能够提供一些挽救生命的服务,比如诊断疾病和自动驾驶。
紧接着马斯克迅速做出回应,他在推特上转发了一篇名为《扎克伯格炮轰埃隆·马斯克,指责他鼓吹人们警惕人工智能“非常不负责任”》的文章,并表示“我已经与马克聊过这事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限”(有趣的是,马斯克也曾被现代机器人之父罗德尼·布鲁克斯评价为“并不懂AI”)。并且随后又转发了一篇TimUrban发表于2015年的文章,标题为《AI革命:通往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再次宣告他的末日论立场坚定不动摇。
其实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产生分歧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科技圈对于人工智能的观点一直以来都分为两派,一方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将远超预期,放任其发展迟早要把人类全部玩完,呼吁大众警惕人工智能并对人工智能进行管制,埃隆·马斯克就是这一方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AI末日论”并一直在各种场合积极宣扬他的观点,这次正面互怼的起因也正是他在美国全国州长协会上的一番发言;而另一方则汇集了众多在AI领域一线进行科研工作和开发产品的专家,他们的观点更接近扎克伯格,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前阶段应该更关注如何优化和提高AI技术,而不是无谓地恐惧甚至尝试约束一些尚未出现的东西,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将为人类带来更多好的改变。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诸位大咖发表过的一些重要观点。
担忧“人类可能会被AI玩死”的悲观派代表人物:埃隆·马斯克(SpaceX公司CEO兼CTO、Tesla公司CEO)、比尔·盖茨(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等。
马斯克:
2014年10月,在MIT的一次研讨会上,马斯克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如同在召唤恶魔。”
2014年11月,马斯克在Edge上发表观点,称人工智能机器可能在短短五年之内、最多十年之内就会引发“一些非常危险的事件”,但随后立即删除了这篇文章。
2017年7月15日的美国全国州长协会(NGA)上,他将AI描述为“人类文明存在的根本性风险”,并呼吁政府主动监管人工智能而不是被动管理,否则将为时晚矣。他表示“我一直在敲警钟,但只有当人们看到机器人冲上街杀人,他们才会知道该如何应对,因为这看上去太不真实了”。他还认为未来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一定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机器人将会处理一切工作”。
比尔·盖茨:
2015年在Reddit论坛上的问答活动中,盖茨称:“我站在对超级人工智能感到担忧的一方。一开始机器能够为我们完成很多工作,还远没有达到超级智能的水平。如果我们能够妥善地管理,人工智能应该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再过数十年,人工智能可能会强大到我们不得不担心。在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埃隆·马斯克和其他一些人的观点,我不理解为什么其他人对此并不担心。”
霍金:
2016年霍金曾表示:“我们现在面对的大部分威胁都源于我们在科技领域的进步,但我们不可能停下科技前行的脚步,更不会倒退。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其中的危险,并尽量对其进行控制。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在2017年的GMIC大会上,霍金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极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演讲,他表示“强大的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对人类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事也可能是最糟的事,我们并不知道事情将往哪个方向发展。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能有利。”其中智能性自主武器的使用是他最担心的一项。他相信,“生物大脑可以达到的和计算机可以达到的没有本质区别。”但同时他也表示,虽然他对人工智能有各种各样的担忧,但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仍秉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
认为现阶段“人类不要想太多”的务实派代表人物:罗德尼·布鲁克斯(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理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之父”)、迈克尔·乔丹(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的导师)、李开复(创新工场创始人)等。
罗德尼:
2017年1月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罗德尼表示“有一些人认为AI是确实存在的威胁,比如斯蒂芬·霍金、马丁·里斯爵士……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亲身在AI领域工作过。而对于那些在AI领域工作的人,我们明白要将任何技术真正转换为产品有多么困难。”对于马斯克提到的人工智能监管问题,罗德尼言辞犀利,“如果你现在要开始监管,要么这些规则能够适用于一些事物并能使其发生改变,要么就不适用于任何事物。如果监管都没有适用的对象,那监管到底有何意义?”
迈克尔·乔丹:
2017年1月澎湃新闻的专访中迈克尔·乔丹谈到了霍金的担忧,他表示“霍金并不是人工智能的研究者,他是一个外行。计算神经生物学近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大概几百年后才能有进展。”对于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他认为是大势所趋,同时对这些被取代的人之后的生活和工作如何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人类不可能被机器毁灭,人类只能被自己毁灭。”
李开复:
在量子位的采访中李开复明确反对马斯克“AI终将灭绝人类”的悲观论调。他指出目前AI只是工具,离“超级智能”还遥不可及,更不用提灭绝人类了,这些论调并没有切实的工程基础。另外,在过去几个月内,他与多位国内外AI专家、图灵奖得主就马斯克的“AI末日论”进行了一些讨论,AI领域的专家们(包括吴恩达、罗德尼)基本都认同扎克伯格和李开复的观点。他认为马斯克作为科技圈的意见领袖,在AI发展初期鼓吹末日论制造恐慌,“确实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可能会使大众因为恐惧而错过AI带来的巨大机会。同时,李开复也坦承AI的确会给人类带来失业问题,但他并不认同马斯克“机器人将会处理一切工作”的看法,他认为AI将取代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但人类仍然可以创造新的、AI无法胜任的工作,比如创造性工作(如理工科的发明、人文艺术的创意等)和以社交为核心的服务型工作。
争论一直存在,只不过这次扎克伯格与马斯克的论战将其推向了高潮。仔细研读他们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可以发现悲观派和务实派观点的差异主要源于着眼的发展阶段和人工智能的类型有所不同。
就如Reddit网友所说的,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所争论的AI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前者担忧和呼吁人们警惕的是AGI(generalAI,即在各个方面都等同甚至超越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和ASI(超级人工智能),但这种异常强大的人工智能到底何时会来临,尚不可知;而后者所讨论的也是当前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则是ANI(NarrowAI,即在特定专业领域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比如自动驾驶和诊断疾病其实都属于ANI范畴,而自动驾驶正是马斯克的公司Tesla的主营业务,扎克伯格对马斯克的消极观点所针对的对象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如今人工智能产品到底用到了哪里?
搜索和推荐:从大量数据中寻找模式,被动或主动地寻找并呈现用户想要的东西,比如谷歌搜索、百度搜索、各家外卖的餐厅推荐。
图像识别:给一幅图像,识别这是若干种物体中的哪一种,用于金融领域的身份识别和智能支付、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医疗领域的医疗影像数据匹配等。
自然语言处理:各种翻译和语音识别,将声音转换为文字、将文字转换为声音、将英语转换为中文等,谷歌翻译、科大讯飞的实时翻译系统都是此类产品,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语言转换能帮不少忙。但对于没有学习和训练过的语言,这些产品也无能为力。
自动驾驶:在当今量产车型中特斯拉的辅助自动驾驶已经相当先进,而谷歌、苹果、Uber、百度等多家公司也都陆续开始在自动驾驶产品上发力。前段时间特斯拉在美国发生的一起疑似自动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发大量讨论,虽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经过详细调查后认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并无功能缺陷也非导致事故的罪魁祸首,但这次事故开始令人们意识到自动驾驶系统仍然存在局限性。报告中提到“特斯拉配备的自动刹车和自动驾驶系统都有限制条件,事发时的状况本来就超出了系统设计的适用范围。侧方出现的车辆在系统的盲区内。”
现在真正广泛应用于实际产品的AI基本上属于同一种类型: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即通过AI来确定从A到B的映射——输入A然后响应B。如今的AI还很初级,只是一种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工具。一如罗德尼的观点:“其实今天的AI,只是在某一个狭窄领域基于大数据优化,只能说是个很厉害的模式识别引擎。要做到通用的、无所不能的AI根本不知从何开始。”
AI领域的专家从短期发展的角度给我们吃了一剂定心丸,并对AI技术改变生活充满乐观的期待。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人工智能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会不会真的在整体上与人类的智力水平相睥睨甚至碾压人类,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几年、几十年还是几百年,这些问题还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但是诚如李开复所说,普罗大众本来就对AI所知有限,在现阶段一味地宣扬AI将毁灭人类,可能制造不必要的恐慌,影响公众舆论甚至政府决策,从促进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技术变革往往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更何况是AI这样可能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由于恐惧未来不可知的“危险”而停止技术前进的脚步大可不必。凡事皆有两面性,看好人工智能发展的扎克伯格也承认“技术总是能被用来行善或作恶,你需要小心地开发、小心地应用”,而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忧心忡忡的霍金也依然肯定AI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只不过“必须规避风险”。至于到底需不需要对AI进行“监管”、怎么“监管”,由几位非AI领域专业研究者的意见领袖(虽然他们也很聪明并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说了不算,真正的AI领域专家们研究后说了才算。毕竟专业的问题就应该交给专家去解决。
作为AI领域的从业者,如何更好地提升AI技术、如何应用AI使其为人类带来积极利益应该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产出真正的产品才是硬道理。
而作为普通人,生命不过短短数十载,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尽情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同时积极学习和转型以应对AI替代简单劳动力所带来的工作上的挑战,这可能是更为实际的选择。
这里以霍金在牛津联盟辩论社(OxfordUnionDebateSociety)上鼓励学生探索太空未解之谜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这段话换到探索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别有一番意味:“仰望星辰,不要只关注自己的脚下。尝试探究你所看见的一切,探索宇宙存在的理由。要保持好奇心。不论生活看上去多么困难,总有一些事是你能做且可以做成的,只要你不轻易放弃。”
推荐一个技术文章搜索引擎
危言耸听!卫计委专家:中国人口不会“雪崩”
中国人口不会遵循联合国低方案预计的路径。
如果中国人口雪崩,那么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将是超级大雪崩。
文| 周文超
分析
“未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只会随着政策宽松和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而保持在1.6或者更高的水平。因此,中国人口不会遵循联合国低方案预计的路径。”
“如果中国人口雪崩,那么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将是超级大雪崩。”
观点
“社会上少数人担心中国人口雪崩,担忧中华文明衰微,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嘉,但是仔细做一些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人的言论缺乏事实依据,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其实,中国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抽样测算数据,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公布的1786万少了63万,下降了3.5%。与此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公布了2017年全年住院分娩数为1758万,比2016年的1864万少了106万,下降了5.7%。
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出生人口数据均显下降趋势。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二年,出生人口数和住院分娩数出现下降态势,引发社会热议。一些人担心,中国人口在未来将出现“塌陷式的下滑”,甚至是“雪崩”。
中国人口真的会出现“雪崩”吗?记者专访了国家卫计委直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匡时。
黄匡时认为,少数人士片面使用联合国人口预测低方案的数据,在网络上散布本世纪中国人口雪崩式坍塌的言论,既不符合我国人口发展的事实,也不符合人口变动趋势,还夸大了未来我国人口可能面临的风险。
数据1
联合国“低方案”预计:中国人口或跌至6.13亿?这是小概率情景假设
记者:有一些文章引用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称,预计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出现倒“V”形反转,在低生育率状态下加速下滑跌破10亿至6.13亿。你怎么看?
黄匡时:少数人引用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低方案测算结果来论证中国人口将雪崩或坍塌。其实,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总共有九套预测方案,中方案通常被认为是最可能方案,而低方案是人口预测中的小概率情景,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情景。
记者:低方案是人口预测中的小概率情景怎么理解?
黄匡时:低方案假设从2015年到本世纪末总和生育率均为1.3的水平。而中国目前生育率并不是处于1.3左右的极低水平。尽管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直接汇总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18和1.05,但是这个总和生育率是存在严重漏报情况下的总和生育率,国家统计局官方也作了说明。即使按照这个总和生育率来推算,两年出生人口仅为1289万和1126万,与2016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1752万相差甚远。国家统计局在公布年度出生人数时分别修正为1655万和1704万,对应的总和生育分别为1.55和1.62。因此,总和生育率并非如这些人所渲染得那样低。
数据2
“中方案”更符合趋势,本世纪末或降到10.2亿?仍是人口第二多国家
记者:如果万一,我说是万一,中国的人口遵循了联合国的低方案路径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黄匡时:未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只会随着政策宽松和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而保持在1.6或者更高的水平。因此,中国人口不会遵循联合国低方案预计的路径。
即使不幸中国遵循了联合国低方案路径,中国人口也不会雪崩。按照联合国低方案,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下降为6.2亿,依然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口(3.02亿)的2倍,欧洲人口的1.44倍,占整个东亚人口的85%,而彼时,日本(5431万)、韩国(2476万)、德国(4728万)、法国(4949万)、俄罗斯(7718万)、英国(5471万)的总人口与中国相比更低。如果中国人口雪崩,那么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将是超级大雪崩。
记者:对中国人口长远而言比较合理的预期是什么?
黄匡时: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中方案更符合中国未来人口变动趋势。中方案预计中国未来总和生育率将介于1.6到1.8之间,到本世纪末,中国总人口下降到10.2亿,依然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美国人口(4.5亿)的2.3倍,欧洲人口的1.6倍,占整个东亚人口的85%。而按照中方案,到时日本和韩国分别只有8453万和3871万。
澄清
所谓“倒V形反转”是横向压缩后的视觉误导
记者:你怎么看这些“中国人口面临雪崩”的声音?
黄匡时:社会上少数人担心中国人口雪崩,担忧中华文明衰微,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嘉,但是仔细做一些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人的言论缺乏事实依据,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其实,中国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
少数人采用横向压缩后的联合国低方案预测结果图来反映人口“倒V形反转”。其实,这是一种视觉上的误导。同样一张中国人口变动趋势图,只要横向压缩到一定程度,看上去都会是(呈现)断崖式或者雪崩式下降。
如果考察世界上人口转向负增长的国家,其人口负增长曲线和正增长曲线并不严格对称,而且因为平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通常负增长曲线会比正增长曲线更加平缓一些。所以,担忧人口断崖式或雪崩式下降是杞人忧天。
从数据上来看,低方案认为中国人口会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从2022年到2100年中国人口处于负增长。整个负增长期间年均下降1008万,下降规模最大的年份是2062年,下降规模为1347万,而此时中国总人口规模为10.76亿。对于10.76亿的人口大国而言,下降1347万,只占总人口的1.2%,如果说这是雪崩,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从2022年到2100年整个负增长期,下降人口规模占比均没有超过1.6%。
与1950年到2021年的正增长相比,负增长期间的下降速度更是平缓。整个正增长期间年均增长1209万,比负增长平均数多201万。增长规模最大的年份是1969年,增长规模为2157万,增长率为2.8%,远高于负增长期的最大下降幅度1.6%。因此,说中国人口雪崩简直是笑话。
认知
年度出生人口波动不会影响我国人口总体安全
记者:那么应该如何认识中国人口未来面对的下降态势?
黄匡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正在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发生改变,生育水平下降,乃至人口出现负增长并不奇怪。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是人口发展规律使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既不是黑天鹅事件,也不是灰犀牛事件。
尽管我国存在人口稳定发展的压力很大,但是,通过取消生育限制,将限制型计划生育转向鼓励型计划生育转变,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我国生育水平提升并非不可能。
我国人口已经进入14亿的新时代,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将伴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随着人口素质提升,科技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口承载力和抚养能力会不断提升,相对目前1700万出生人口规模,年度出生人口波动或减少50万、60万乃至100万,都是正常的,都不会影响我国的人口总体安全。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李逸博
编务:谢芳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集团为库叔提供30本《有效学习》赠予库友们。6大策略,18项学习工具锦囊,32道随机测试题,提供一整套系统化的学习技能,回答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系统学习。
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当然,评论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
不是我危言耸听,不懂得控制规模的农业只有死路一条
中国式的农业滞销悲剧,从来不会因为政府关注、媒体报道或者公益售卖而停止。
只有自救。
人性是贪的,而且国人喜欢走捷径,别人能赚钱的跟着做就得了。很多产业梦都是被一拥而上的人群挤碎,尤其是从业者众多、文化水平还不够高的农业。
云南玛卡
2月23日,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里,玛卡商贩制作玛卡干片。在过去数年内,玛卡曾经一度疯狂,优质的玛卡干片价格上万,鲜果价格也冲过百元。如今玛卡鲜果每公斤只要7至10元就可以买到。这和去年3月中旬每公斤100多元的鲜果价格相比,跌幅近9成。
▼昆明交易市场中的玛卡
中国红枣
年前曾传出,山西大枣滞销,挂在树上无人问津,变成了当地山羊的口粮。这个还好理解,红枣产业正在从原来的河南、河北、山西,往新疆、陕西转移,相对来说西北的枣品质更好,能卖的价格更高。
但是,一晃眼几年过去了,新疆的枣又好到哪里去了?!
曾经的新疆枣农喜欢囤货,囤到红枣价格涨到一个自己心理预期的水平的时候,再出手。但是这几年,他们发现价格越囤越低,去年的枣子还没卖掉,今年的枣子就要上市了,有的甚至存着前年的枣子。苦不堪言!
▼山西一地的红枣
▼新疆一地的红枣
在滞销产区中的企业,就更难受。枣子在库里换不成现金,银行催着还款,无奈只能从民间借高利贷来做过桥,本来就不高的利润,几乎都被高利贷赚走了。如果银行借贷一旦收紧,公司借不出下一笔资金,那就是雪上加霜了。
这样的例子全中国遍地都是,传统产区在滞销,新型优质产区也滞销!请问: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农产品的最后一道防线——规模!
首先,我们来看农产品的消费。在一定的区间内,它是有一定的弹性的。比如现在的红枣便宜了,一般家庭购买食物的时候会多买点红枣,少买点其他,这就扩大了消费。
但是农产品的消费弹性是有限的。很简单,再穷的家庭,也不能天天吃红枣,顿顿吃红枣吧。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农产品的消费量是固定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供应端。一般的枣树5年就可以进入产果期,8年进入盛果期,而如今就是当年新疆政府大力鼓励种下去的红枣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大量的红枣像洪水一般的涌来,谁也挡不住价格滑铁卢,政府也绝对挡不住。
任你再鼓吹一天三颗枣,任你再9块9包邮,哪怕你把刀架在消费者脖子上,他们也吃不下这么多枣啊!
▼江西一地的柑橘
▼陕西一地的油桃
不顾市场端,盲目引导农民种植
反观国外,一个产业都由一个行业协会来统一协调,一边通过市场宣传扩大产品需求,或者导入深加工,形成产品输出的组合,一边有克制有计划地引导生产,两头循序渐进、相辅相成。体系内,需要扩产,需要严格的申报审核,根据来年预期的市场容量来指导生产。
通过品种、地理气候、文化,形成农产品的独特性;通过统一的公共品牌建设,形成消费者的认知,从而拥有产品定价权;再通过规范产品标准、制定生产计划,把这种定价权能力传导到农民和经营主体手上。
单纯靠补贴去引导生产,拿种了多少亩,产了多少吨做政绩,以为这个就是三农政绩,无疑等于拿农民的未来开玩笑。
无奈,国内的行业协会都抓在zf手上,但少有人尽得其这个责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一旦出现大面积滞销,媒体不是该大肆渲染人文关怀,而是第一时间质问职能缺位!
▼福建一地的荔枝
▼海南一地的西瓜
农产品不是工业品,不是规模越大、品质越高、成本越低
商业的利润,来自于垄断,或者相对垄断。简单理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
工业企业的垄断,靠技术,靠规模,靠大规模形成的成本优势,把小企业挤出市场,从而形成自身垄断;而农业企业却不是如此。
农业有一个天然的大背景:
你的身边有一群农民,他们搞农业生产根本不计自己的人力成本,他们的违法成本很低,他们还受政府保障。所以在成本这件事面前,你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从品质的角度来看——
精致的农产品一定是有一个适中的规模,因为它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动植物毕竟是个活物,它们不像机器,你只要给电添油,它就给你没日没夜地干。
只要是活物,就有生老病死。考察农企这些年,我发现能把产品做好的基地,都是把农作物当孩子来照料的,懂他们的规律,甚至懂他们的脾气。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优质产品基地不可能规模无限大。
从风险的角度上来看——
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弱。
当下国内的农业,除极个别品类意外,大部分还是靠天吃饭的。一旦有个异常天气,就像去年冬天的寒潮,规模小的农场还能搞点措施补救一下,规模大的话,你就等着哭吧!
说句更要命的:你就是找得到办法,也找不到足够多给你来干活的人!
把什么都揽在手里面的农企,抗风险能力是极弱的,没有保险公司保护你,更没有政府保护你,一旦市场有个风吹草动,量小的大不来放血离场,量大的估计只能割肉跳楼。
▼滞销的葡萄▼滞销的辣椒
在轻模式和重模式之间,农企必须收收心
细心的朋友,或许观察到:温氏,大北农,新希望在养殖上进行尝试的,是一种与农户捆绑的轻模式生产模式。
企业提供种苗,控制产品所有权,包括土地、地上作物,还有投入品、产品标准、技术投入;农户作为种养殖劳动力进行承包,并制定相应方式激励;产出后,企业按照标准筛选,然后统一出售。
这种模式说重也很重,说轻也轻。但至少它让企业与农户进行了风险分摊。
忘了说,大家熟知的褚橙基地,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管理。一对夫妻,管理几十亩,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抗风险能力是最高的。
做农业必须认清的一些事实!
做农业企业的,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站在一个8亿农民的大背景下,从事商业活动。
你不是孤立存在的!
适度的规模是产业前期的准备,为的是形成初期优质产品,以及产品背后的标准。
但我从不认为,新农堂的在座,你们的企业的未来,在于你流转来的那一亩三分地。如果仅仅是那样,劝你趁早别干了,因为帐可以算得很清楚,你不可能掌握定价权,你也不可能挣到什么钱。
中国传统农业的落后,落后在散乱小,没有秩序,没有标准,这是问题也是机会;中国农业的前景,在于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集合而成的不同原产地的潜在定价权,不用你拼死老命、无休止地研发技术,这种垄断性天然在那里。形成了定价权,那就是躺着挣钱的事,可以把事业做得很长久。
但是在你掌握定价权之前,产地该滞销的还是会滞销,而控制规模就是控制你的自救底线。
(本文内容仅为堂主观察思考,为企业做决策参考,不针对任何产业任何公司,请勿对号入座。转载须经过授权)
危言耸听
成语:危言耸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解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出处】: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示例】:郭小川《论“听话”》:“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 【近义词】: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危言耸听的典故?
危言耸听wēi yán sǒng tīng[释义]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语出]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桓玄说:“矛头秫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剑的尖头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年过百岁的老头悬挂在枯萎的树枝上;顾恺之说:“井上轱辘卧婴儿。”井上的轱辘容易滚动,婴儿躺在上面非常危险。后人就把这种夸大形式吓唬人叫做危言耸听。
危言耸听的意思是什么?
危言耸听【解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出处】郭小川《论“听话”》:“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近义词】耸人听闻、骇人听闻【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危言耸听和耸人听闻的区别?
危言耸听是故意说吓人的话让别人听了害怕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到了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