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经典语录 > >正文

孔子语录论语(100句)

发布时间:2024-01-22 23:01:13 admin 阅读:59

导读一、孔子语录论语 1、第八则:修身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

一、孔子语录论语

1、第八则:修身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词语解释: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刚强,勇毅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已:结束

2、有人会把智者和仁者对立起来,变成“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这样理解就错了。孔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5、·凡重外者拙内。(出处)《列子·黄帝第二》(译文)凡是看重身外之物的人,内在的素质一定很笨拙。

6、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7、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9、出自《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解读:有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仁义;而没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财利。

12、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16、论语,始于《学而》,终于《尧曰》,亦无形中对应了孔子由“内圣”至“外王”的道路。

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1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二、论语十二章名句

1、接受这些文化知识的正规教育,本来是当时贵族子弟的特权。但到春秋后期,平民出身的人士多有通过自学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孔子便是最杰出的代表。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做一种模仿大人摆设礼器的游戏,后来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物,以致身为鲁国三家大贵族之一的孟僖子都认为他将会显达,在临死前遗嘱两个儿子向他学礼,以便维护他们的地位。这表明,因为孔子对礼的讲求,上层贵族开始接纳他为自己的同类。

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九百小米,他不肯要。孔子说:别拒绝。分些给你的乡亲吧!

5、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6、·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君子可以献身,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糊里糊涂地被愚弄。

7、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8、·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11、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1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4、译文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5、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著名政治家孔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17、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8、“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见《论语雍也》)。

三、论语述而篇原文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众所周知: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每一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4、英都民警叶文超获批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6、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7、他的学生伯牛德行很高,却得了恶疾。孔子握着他的手说:亡之,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鲁国贵族公伯寮干扰孔子学生子路在鲁国推行改革,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8、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论语》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论语》十九则: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1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2、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论语》

1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用不仁义获得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16、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7、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8、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论语》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0、成都企业内训中心(www.58jtsy.com)

四、孔子语录论语初中课文

1、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最难改变。

3、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4、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

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译: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明白却不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例子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例子,就不再教他了。"

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9、引申为:做人一定要有美好的德行,其实这正是自古以来的做人之本。

10、志向与利益是每一个人心中必须面对的一组矛盾关系。中国自古就有志于道的传统,孔子对此也十分重视。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后世的假道学、伪君子们由此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观点,以致满口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现象比比皆是。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5、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一去不复返!日日夜夜没有停止过。

17、“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18、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名句

20、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五、孔子的论语有哪些语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3、·有教无类。(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不分族类。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1、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1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4、所谓知天命,在孔子那里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天、命是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一对信仰范畴。

15、孔子是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并不是天生的圣人。孔子和我们一样,也有各种的烦恼和痛苦,但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是孔子有聪明的睿智,他能超越个人的悲苦,并且为芸芸众生提供转苦为乐。转悲为喜的积极态度。

16、黄印级闽南俗语趣味连读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团结大多数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与少数人人勾结而不团结大众。

20、孔子可没这么迂腐,“父母在,不远游”之后还有半句——“游必有方”,方就是“确定的去处”。整句话孔子说的是:“父母在世,不离家远行,如果要外出也必须有确定的去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韩寒经典语录励志人生(100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