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7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翻译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09-30 08:19:52 admin 阅读:59

导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⒈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⒈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2)、赵襄子①攻瞿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泉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3)、观点:(1)逆境可以造就人才。(2)顺境也可以出人才。(3)顺境和逆境都可以出人才。

(4)、⒊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辅弼,辅佐

(5)、阐述理由:(1)树立远大志向。(2)不满足于现状而艰苦奋斗。

(6)、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畎亩之中”做“发”的状语,“于版筑之间”做“举”的状语,此句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还是被动句)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

(7)、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测的横逆。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实际作为上有所准确,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呀!

(8)、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去!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举动,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却帮助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

(9)、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⒏全文先后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1)、(18)而后作:这样之后才能有所作为。而,然,代这样。

(12)、人恒过然后能改(1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寓义: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的想法)在脸色上流露出来,在声音中抒发出来,这样以后才能被人们知晓。

(15)、只要你把人做好,这个世界都属于你。中国有一句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要有忧患意识!)用现代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  

(16)、答:磨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人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18)、⒋从行文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人”指上述六人及此相似的其他人,作者认为,对那些将要委以重任的人物,应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练,最终达到今天人们说的“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中的“成钢”、“成器”的境界。

(19)、本平台的碑林路人原创作品,转发或者采用请勿设置原创,请标注作者姓名及简介。为了弘扬朗诵艺术,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问题,联系我们,我们及时更正。

(20)、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则会灭亡。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翻译

(1)、⒊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⒋空乏其身 空乏:使……穷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练,才能“         ,          ”。

(4)、(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6)、⒋从行文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人”指上述六人及此相似的其他人,作者认为,对那些将要委以重任的人物,应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练,最终达到今天人们说的“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中的“成钢”、“成器”的境界。

(7)、(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8)、⒎然后知生于忧患 生:使……生存发展⒏而死于安乐也 死:使……萎靡死亡

(9)、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哩!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消弭,但却可把损害降低,为自己打造生路!

(10)、(2019北京)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8分)

(11)、本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名言。请你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12)、(4)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以任用。

(13)、⒌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后”,然后)

(14)、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担当“大任”之前,都曾饱经忧患,经历过坎坷艰难的人生历程。

(15)、A                   B                    C                            

(16)、⒉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阻塞,不顺畅

(17)、恶劣的环境可以激起人的忧患意识,使之为改变现状,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最终能得以发展,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易使人堕落,最终在安乐的环境中灭亡。

(18)、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17)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10字

(1)、⒈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增加

(2)、(10)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3)、⒌本文开头列举一系列的历史人物,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第三段第一句从正面讲人处困境才能奋发,第二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讲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段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4)、⒋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成的,文中能表现磨练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⒐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7)、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     ,          ,        ,           。

(8)、“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9)、伊索寓言里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这只野猪就是有(危机意识)!

(10)、诵者:方明,1941年出生,本名叫崔明德,北京人。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导,并任中国播音学研究会会长。1956年10月入中央广播事业感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无线电发射专业,1958年4月调至中央控制室录音科任录音员,1960年4月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61年,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肄业。历任中央台播音部副组长、副主任、主任播音员。曾被推荐为第五届全国青联特邀委员。1985年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1)、⒍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  使动用法

(12)、(3)必先苦其心志(               )

(13)、将被淘汰的八种人:不景气的社会,一定会淘汰不争气的人。如何不被淘汰,只要你不在这八种人之内。如果你在其中之内,那就赶紧提升来学习。

(14)、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

(15)、例:吴越之战后,越王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取得胜利;而吴王夫差却贪图享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16)、⒉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使动用法

(17)、开头一口气列举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发迹的例子。

(18)、⒊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经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为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19)、孟子曰:“舜发于畎亩(田间,田地)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0)、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敌对的(名词作形容词)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       ,        ”两句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但要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2)、(20昆明中考)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3)、(2018深圳中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8——30题。(9分)

(4)、⒑你能列举出一个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吗?

(5)、⒍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⒌本文开头列举一系列的历史人物,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第三段第一句从正面讲人处困境才能奋发,第二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讲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段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7)、⒐第四段独立成段,作用:强调,突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8)、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9)、(2)孔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

(10)、译文: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

(11)、⒎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在里面,指国内(名词)   今义:进入(动词)

(12)、(3)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14)、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15)、——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伙伴变心了,怎么办?

(16)、人恒(常常)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于色(脸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了解,如“不言而喻”“不能喻之于怀”)。入则无法家拂(bì,通“弼”,辅佐)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⒐人恒过     过:犯过失,犯错误(名词作动词)

(18)、⑵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舜(shùn)畎(quǎn)傅说(yuè)游说(shuì)胶鬲(ɡé)管夷吾(wú)

(20)、③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翻译和原文

(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⒎本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名言。请你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3)、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4)、⒎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在其中的“生于忧患”一句。

(5)、⒐第四段独立成段,作用:强调,突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子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但作为一条具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道德上。特别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这亦是千百年来,孟子此篇所以脍炙人口的原因。

(7)、(2)困于心,衡于虑(           )

(8)、⒋《孟子》是儒家经典之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9)、⒎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在其中的“生于忧患”一句。

(10)、为下文论述论点提供有力的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事实论证

(11)、(5)孙叔敖: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12)、⒋而后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说明,打比方

(1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累的句子是:“           ,            。”

(14)、很多人翻脸比翻书快。古人说:小不忍要乱大谋。脾气来了,福气走了。IQ是智商高可以找一个好工作,EQ是情商高可以有未来,AQ是逆境商可以变成登峰造极的人。世界上80%的人见了困难就躲避的人他一事无成。世界上15%的人见了困难能迎刃而解的人是成功人。世界上5%的人是打着灯笼找困难的人,这种高情商的人将成为登峰造极的人物。 

(15)、⒈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16)、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19)、写作应用,此素材可应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20)、——世上没有(永久)的事,万一失业了,怎么办?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3)、⒊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 违反,阻挠)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使……受饥饿)其体肤,空乏(使……资财缺乏)其身,行拂乱(使……颠倒错乱)其所为,所以(用这些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忍)性,曾(通“增”,增加)益其所不能。

(5)、事情发生的大小不重要,而你的想法看法很重要。事情本身不伤害人,而你的想法会伤害你。就象第四章中小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的故事一样,那个小和尚被自己的想法折磨的死去活来。百折不挠千锤百炼是中国人发明的词。

(6)、(20)入:名词用作状语,在国内。则:连词,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7)、⒈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被起用  今义:送出,发生

(8)、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又都有所作为。

(9)、——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的变化,我的日子将怎么过?要如何解决困难?

(10)、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

(11)、⒋而后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说明,打比方

(12)、(5)(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13)、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⑤(虞)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jí))战事终年不休。⑨(殒(yǔn))死亡。

(14)、⒉第一自然段,从议论的角度看,它的作用是:为下文论述论点提供有力的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15)、(1)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17)、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18)、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⒊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辅弼,辅佐

(20)、(2)玩物丧志:只顾欣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志气。

(1)、(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2)、投稿邮箱:1591045973@qq.com

(3)、(4)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⒍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使动用法)

(5)、(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⑤后患。驱天下以从⑥欲,罄⑦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⑧.遂以四海之尊,殒⑨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6)、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

(7)、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2句爱国名人故事50字左右点面结和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