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6句司马昭之心下一句是什么意思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15 07:50:23 admin 阅读:59
司马昭之心下一句
1、司马昭之心下一句路人皆知
(1)、贾充恶狠狠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家如果失败了,我们这些人还会有好下场吗?还不出击!”他对周围的士兵高喊:“司马家养你们这些人,就是用在今天的。今日之事,没有什么可以迟疑的。”
(2)、众人看到杀气腾腾的曹髦走过来,所有人都被吓傻了,司马昭的心腹贾充见了这一幕,也不禁呆住了,而贾充养的武士成济却很淡定,他问贾充该怎么办,贾充脸一沉:"我平时养你们是干什么的,还问司马,直接动手啊!"于是成济二话不说,上去直接把曹髦砍死了,曹髦的计划直接破产。
(3)、那么当时成济,就真没别的办法吗?当然有!须知,曹髦率领的是乌合之众,你杀皇上干啥?把这些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干掉,用盾牌手等围困住曹髦等,总之别人随便杀,破其声势,想方设法困住皇上就成了!
(4)、解释:刘备、刘璋因为张松献图的事情有了矛盾,刘备让张飞带重兵沿长江而上,途中很多人投降,但是刘璋的巴郡太守严颜,严阵以待,誓与城池共存亡。严颜虽年近古稀,却非等闲之辈,有万夫不当之勇,张飞亲临前线,用计抓了严颜。
(5)、曹髦面无表情:“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碰了个软钉子,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比作泥鳅、黄鳝,是几个意思呢?”
(6)、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正好有事入宫,遇到震怒的曹髦和宫中的乌合之众,大吃一惊。曹髦左右大声呵斥他,司马伷一行慌忙躲避而走。曹髦可谓旗开得胜,对这次肉搏的前途更有信心了,于是他喊得更响了。随从们受到感染,旗帜和兵器也挥舞得更欢了。
(7)、二人见面开启互讽模式,张飞下令杀了严颜,又对严颜慷慨赴死的精神赞赏不已。于是亲自解开绑缚严颜的绳索,对着严颜纳头便拜,还当即决定聘请严颜当自己军中的幕宾。张飞一直被认为是粗人,但是这个举动却成为他细心一面的体现。
(8)、司马昭闻听自己的属下杀死了皇帝,也惊恐万分,立即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对于司马昭本人,这都是他自己一手策划的,但是他不能表现的过于高兴,应该让别人看到他的吃惊,悲伤,对下属的愤怒。所以司马昭一边假装悲痛,一边想着如何收拾残局。陈泰告诉司马昭,为今之计必须杀了贾充和成济,只有这样才能平民愤,才能让众大臣信服。司马昭听完这些话后,虽有不舍,但是为了成就大事,必须当断则断。以太后的名义下旨,贾充被贬为平民,成济被扣上弑君的罪名,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果,司马昭狠毒之心,也不忘把尚书王经等人一起处死,以绝后患。
(9)、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闻讯赶到。曹髦见三人到来,不等他们开口,大声诉起苦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我忍受不了他的羞辱了,不能坐等被他废黜。就让我们君臣在今天解决此事。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10)、就这样曹魏失去了最有希望翻盘的一次机会。面对汹汹大军和杀气腾腾的司马昭,曹髦只得把司马师享受的一切,都给了司马昭,再寻良机。但很可惜,经过这次较量后,司马昭也意识到了曹髦的可怕,开始压缩曹髦的活动空间。
(11)、有官员拦住曹髦,上奏说天降大雨,出师不利,请皇帝收回成命。曹髦一把将他推开。
(12)、一天一个成语22——一败涂地(秦)刘邦起家于沛县,也是为什么各种史书中常称他为“沛公”
(13)、一天一个成语28——狼狈不堪(晋)平时只喜欢用狼狈,把成语的不堪二字都几乎省略,狼狈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14)、司马昭知道,太后诏书这等官方通告远远不够,没几人信的。想要降低舆论影响,还得依靠民间的意见领袖、著名公知。
(15)、(成语释义)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6)、意思就是说:我已经决定了,就算死也要做,更何况还不至于死掉!
(17)、司马炎火速前往河北,将燕王曹宇的儿子曹奂,立为新君;
(18)、司马昭之心歇后语是什么,这个歇后语其实也是一个成语,也是由古代典故演化而来,具有深厚的意义。
(19)、司马懿的反叛之心,从他跟着曹操干革命时就有了,而曹操是个厉害角色,知道司马懿用狼顾之相,所以临终前叮嘱过曹丕,要他小心司马懿有不臣之心。
(20)、曹髦从怀中掏出诏书,狠狠地向地上一扔,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即便是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谁胜谁败还说不准呢!”然后,他跑去找太后商量。王沈、王业二人急忙出宫报告司马昭,司马昭听后立即作了相应的部署。
2、司马昭之心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1)、王沈、王业料定曹髦此举必败无疑,拉着王经想一块去向司马昭报信,王经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道:“就算死了,我也不能出卖主上啊”。
(2)、好在这仅是一个梦,司马懿很庆幸,不是真的。但司马懿却错了,从此后这种恶梦就缠上了他,两个月后司马懿就自感大限将至,于是交代完后事,把权力给了长子司马师后,司马懿死了!
(3)、也可以拨打:400-645-1230报名。
(4)、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但也就是一个傀儡罢了,这是司马氏的权利越来越大,同时又趁机灭掉了蜀国、跟着又灭掉东吴,即将一统天下,但司马昭跟他父亲一样,也能忍,在世时没有废曹自立。
(5)、在皇宫南阙下,得到消息的司马昭d羽已经在中护军贾充的率领下,集合军队,列阵迎战了。司马父子常年掌握军队,集合的军队战斗力自然不是曹髦的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贾充见到宫中缓缓出来一支不伦不类的军队,嗤之以鼻。他挥手示意主动反击,自己带兵自外而入,扑向曹髦军队。曹髦的军队见状就溃散后退了。
(6)、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7)、虽司马师意识到了曹髦是厉害角色,但他已经腾不出手来了,很快毌丘俭、文钦的叛乱就发生了,连司马师也死了。
(8)、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9)、实为傀儡皇帝的曹髦忍无可忍,于是召集亲信大臣密商对策.曹髦愤怒地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腾不能坐以待毙,今日和众卿共商大计,铲除这个逆贼!”魏甘露五年(260年)夏,曹髦亲自仗剑,率三百余人向司马昭发起进攻.由于事先有人告密,司马昭早有准备,所以曹髦的人马倾刻间被瓦解,曹髦也被杀死,年仅20岁.
(10)、曹髦毫无防守之力,被成济的长矛从胸中进去,于背部出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
(11)、但愿面对屈辱连个屁都不敢放的萧昭文,在九泉之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12)、雨点由疏转密,天空一片灰暗,间或有雷霆闪电。
(1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
(14)、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zhou,四声)上前阻拦,曹髦大呵:“我是皇帝,谁敢阻我?”司马伷部下一哄而散。
(15)、对司马师来言,什么三马同槽,分明是马化飞龙——没有我爹,你曹魏能扛得住诸葛亮吗?没有我爹,能平得了辽东吗?没有我爹……总之吧,没有我爹,你们曹魏早就完蛋了。
(16)、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此次行动却被司马昭知晓,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17)、当时,竹林七贤风头最劲。其中,以阮籍和嵇康最为知名。嵇康又臭又硬,还是曹家的女婿,应该请不动,那就从阮籍下手。
(18)、当时的皇帝是曹髦,说白了也就是个傀儡,也就是说,虽然当时的皇帝是曹髦,但是权力不在曹髦手上,在司马昭手上。
(19)、此前,司马昭已是大将军,现在又封相国,等于国防部长兼首相,如虎添翼,风光无二。一时有点得意,工作上懈怠了不少,有时候也翘班不去上朝。
(20)、话说这个司马昭,在专横跋扈这方面和他哥司马师有得一拼,他规定朝中一切大事必须由他抉择,其他人包括皇帝大人都没说话的份儿,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情何以堪?
3、司马昭之心 下一句
(1)、(成语拼音)sīmǎzhāozhīxīn,lùrénjiēzhī
(2)、司马昭杀死曹髦后,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也是魏国最后一位皇帝。曹奂仅为十五岁,完全被司马昭掌控,也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司马昭一直野心勃勃,为何没有去取而代之?为何还要如此麻烦的另立新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体现司马昭的遗憾和大智慧。
(3)、既然选择了做男人,就应该有一身硬骨头,即使被折断,也要发出响声!
(4)、这句歇后语的由来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 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 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
(5)、相关:成语,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其d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6)、(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7)、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8)、一天一个成语27——乘风破浪(南北朝)因为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而出名的成语,原来是有雄才大略的古人的一句豪言壮语
(9)、公元260年,曹髦觉得司马昭迟早是当逼自己退位的,就像当年曹丕逼退汉献帝一样,他不能忍了,于是召集了身边的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为了鼓励他们跟着自己一起杀掉司马昭,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这句话一直传到今天,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
(10)、司马师同意了,一个14岁的小屁孩有啥可怕。同时他更明白,郭太后之所以强推曹髦,也是为了自己着想,你让“八竿子打不着”曹据当皇上,她这太后还怎么玩?就这样曹髦登基!
(11)、堂堂一个皇帝,想吃蒸鱼都做不到,真是让人无语!那么这个皇上,能做什么呢?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应前者的要求给其加官进爵。
(12)、在司马昭一边的太子舍人成济跑过去问贾充:“事情紧急了!中护军,怎么办?”
(13)、终于,时机成熟了,萧鸾连伪善也不要了,以不称职为由,“应该让位于我萧鸾”,以皇太后的名义,称萧昭文“嗣主幼冲,庶政多昧,且早婴尪疾,弗克负荷,所以宗正内侮,戚藩外叛,觇天视地,人各有心。虽三祖之德在民,而七庙之危行及。自非树以长君,镇以渊器,未允天人之望,宁息奸宄之谋”,废了萧昭文,封为海陵王。一个月后,萧鸾“称王有疾,数遣御师占视,乃殒之”(《南齐书·海陵王本纪》)——你海陵王有病,我派人去看你吧。看了几次,就把萧昭文看死了。萧昭文死时,年仅十五岁。
(14)、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版令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于是入白太后,沈、业奔走告文王,文王为之备。帝遂帅僮仆数百,鼓噪而出。
(15)、而这句话的典故是这么来的: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孩子,司马懿在曹丕死后其实就掌管了朝中大权了。
(16)、手下人也都立刻马上行动起来,成济和其兄成倅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破口大骂,被军士乱箭射了下来。
(17)、分明是“逼”曹髦表态,曹髦却紧闭嘴唇,一声不吭。
(18)、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19)、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
(20)、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司马昭之心后面一句怎么说
(1)、曹髦和关羽一样,去杀人之前都说了一句霸气的话,关羽是真的温酒斩杀了华雄,可惜曹髦却没能斩杀司马昭,因为王沈等人听了,立马劝曹髦不要冲动,可曹髦已经写好了讨贼诏书,他把诏书丢在大地上,恶狠狠的说:"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意思是就算是死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更何况又不一定真死,慌个锤子啊!
(2)、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máo),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3)、公元260年四月,曹髦被迫再度下诏加封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只接受相国之职,其余全部推掉。
(4)、显然曹髦的这个结论,是另有目的!当然你也可视为,他是在逼群臣站队!因为曹髦是以少康自比,故而潜台词就是,支持我这结论,你就是我的人,那就跟着我光复曹魏!
(5)、傀儡皇帝历来被人瞧不起,这位傀儡皇帝却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他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竟获如此“待遇”?
(6)、曹髦没有听从王经的规劝,从怀中拿出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我意已决,都不要再劝了。”说完就进内宫禀告太后。
(7)、这还得了!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哟呵,来者不善嘛。曹髦见了司马昭那样子,心下明白,但他并不害怕,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
(8)、司马昭摇了摇头说:“我也很佩服王经是个正直的人,无奈却不忠于我,只好把他杀掉了。”
(9)、释义:司马昭的心思,人人都知道。我不能呆在这里受他侮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
(10)、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也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但他并不想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祖宗是谁呀?一代枭雄曹操!虽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并非铁律,但是一般情况下,枭雄后代的血液里,基本上没有甘为人下的基因。
(11)、青年皇帝曹髦眼见权力威势日渐削弱,不胜愤恨,谋划除掉权臣司马昭。
(12)、司马懿掌权不到两年便病逝而去,其子司马师执掌了魏国大权,曹芳非常憎恨司马师的横行霸道,知道司马师有篡位之心,就想夺回军权,铲除祸乱。曹芳集合亲信商讨对策,还没有来得及发动,司马师要挟太后,废除了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周边将士听到此事,纷纷发动暴动,一起讨伐司马师,但是势单力薄均被打败。司马师在前线战乱中受伤,大将军印一直紧握手中,等到司马昭赶到军中,司马师已经奄奄一息,只说出一定要守住将军印便吐血身亡。
(13)、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14)、王经吓坏了,连忙劝阻。但曹髦却随后道:“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
(15)、王经死后,有人对司马昭说:“王尚书在治理国家上是个难得的人才,你不该杀掉他啊。”
(16)、一天一个成语26——倾国倾城(西汉)美人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17)、 -----------------------------------------------------
(18)、曹髦不怕死,可王沈等人怕死,他们连忙去报告司马昭,但曹髦就一个人,手提三尺之剑,像一位侠客直冲司马府,虽然司马伷调兵来阻止曹髦,但曹髦毕竟是皇帝,血统摆在那里,士兵们不敢动他,纷纷退避,就这样曹髦杀入了司马府,他打算直接找司马昭,一剑把他杀了再说。
(19)、司马师疯了,我还没捏你呢,你却先要我断子绝孙。于是司马师强力反扑,诛杀了李丰和张缉三族,至于张皇后也被废掉,改立了王皇后。同时逼迫郭太后:废掉曹芳,让曹冲的弟弟曹据为新帝!
(20)、结果成济过去就一矛刺死了曹髦,随后司马昭听闻消息后,立刻就吓瘫了!因为这种在光天化日之下,杀皇上的事太骇人听闻,司马昭根本承担不起这罪名和恶名。
5、司马昭之心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歇后语
(1)、他说道,楼主作为包子男的同伙,发如此肉麻的主贴为包子男进行吹捧,其用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寓意: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3)、一天一个成语你喜欢一个人,这个人也喜欢你,可是面对你的靠近,ta却会表现的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4)、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日子司马炎跟着继位称帝,把曹奂直接从皇位上赶下来,封他为陈留王,从此西晋政权正式建立,而西晋建立过程中,当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为传神。
(5)、五月初司马昭刚吃过早餐,正偎在塌上翻看内参。耳听得门外一阵嘈杂,正要发火。下人来报,王沈、王业疯一般的砸门。
(6)、曹髦开口就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王经劝说,司马昭势力庞大,不可操之过急。
(7)、曹髦从怀中拿出诏书扔在地上说:“这样就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内宫禀告郭太后。
(8)、五月初六夜,曹髦下令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一起谋划。
(9)、如果萧昭文有选择的权力,相信他一定不会选择做皇帝,因为这个皇帝有名无实,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什么都得听萧鸾的。即位后,萧鸾说皇帝大人,你现在有权了,封我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吧,萧昭文说好,朕照办就是;萧鸾又说,为了皇上您的江山社稷,把我的亲信、d羽都放到朝中重要岗位上吧,萧昭文说好,朕照办就是;萧鸾继续说,为了皇上您的身体健康等等着想,您的一切生活起居,必须先向我请示,经我同意后才能实行,否则没门,您看行不行?萧昭文说行。
(10)、王经诚恳地劝谏道:“昔日鲁昭公忍受不了专权的季氏,结果败走他方,失去国君之位,为天下取笑。现在国家大权操纵在司马家族已经很久了。朝廷四方都有司马家的亲信爪牙,人们不顾逆顺之理已非一日。皇上的宫廷宿卫兵甲寡弱,怎么能够作为成大事的依靠呢?兵势一旦发起,就好像病情可能非但没有祛除,反而会加深!甚至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灾祸。请皇上详加考虑啊。”
(11)、王沈、王业两人见此,决定去向司马昭汇报投诚。他俩招呼王经一起去告密:“事已至此,我等不能自取灭族之祸,应该前往司马公府自首,以免一死。王尚书同去否?”王经回答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你们俩去吧,我不去了。”王沈、王业见劝不动王经,快步出宫,抄小路报告司马昭去了。
(12)、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司马懿有个儿子叫司马昭。魏国在魏文帝曹丕死后,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家父子手里。司马家在魏国呼风唤雨,甚至能左右皇位更替。
(13)、事已至此,赶快开会讨论危机公关会议吧。会议非常高效,几番讨论后,形成如下决议:
(14)、因此钟会曾对司马师,如此评价曹髦: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就是说,曹髦文采如曹植,武略似曹操!当时吓得司马师黑着脸说:真太好了,这可是我大魏的福气啊!实则,此刻司马师已经后悔了!
(15)、司马师换皇帝,很快就引发了“汝南三叛”中的第二叛,毌丘俭、文钦起兵,司马师不顾患有眼疾,带兵平叛,却被文钦之子文鸳劫营时,吓的眼珠子掉出了眼眶,虽最终平叛了毌丘俭、文钦,却也一病不起。
(16)、司马昭仍不死心,阮籍也明白再不知好歹可能就要掉脑袋了,只好边喝酒边写下《劝进表》。一篇官样文章被写得有理有节、文情并茂,阅读量和点赞率都破了当时的记录。
(17)、一天一个成语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修炼一下自己说话的能力。有些人不喜欢的圆滑世故长袖善舞,在古代竟然还是一种美德
(18)、司马昭杀曹髦后,又立曹奂为帝.到司马昭儿子司马炎执政时,于咸熙二年(265年)废曹奂,自立为帝,建西晋.
(19)、回到后宫的曹髦觉得不能再忍了。是时候和司马昭干一仗了,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反正最终是个死,与其窝窝囊囊地死,不如壮壮烈烈地死,既然是男人,就要死得像个男人的样子!他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任他羞辱,羞辱朕,就是羞辱各位大臣,请三位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吓出一身冷汗:“使不得啊皇上,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而且,碰的还是花岗石!”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
(20)、再说曹髦,听闻司马师死后,立刻一道圣旨发给司马昭:命他镇守许昌,不得妄动。却命傅嘏率领大军回京!司马昭明白这道圣旨背后,藏着怎样的凶险,根本不听,亲自率大军回了洛阳,来见曹髦,这其实就等于是一次兵谏!
(1)、许多人相信,萧昭文是被萧鸾毒死的。这样也好,至少,他再也用不着天天蹲“监狱”了。
(2)、公元260年,20岁的曹髦写了首名叫《潜龙》的诗,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这条龙太悲催了,连黄鳝、泥鳅都敢欺负它!
(3)、但是后来司马懿也死了后,辅佐曹髦的便成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在曹髦13岁的时候,司马师也死了。
(4)、曹髦已经明白司马昭的用意了,得知自己的皇权是拿不回来了,想要跟司马昭拼个你死我活,从而对自己的群臣说便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
(5)、当时有个叫王经的尚书,是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王经出身平民,因为聪明好学,才学出众而得到同乡崔林的赏识,被提拔任官。先后历任江夏太守、雍州刺史、司隶校尉、尚书等职务。
(6)、那么曹髦判断的对吗?当然对!虽曹髦只带着宫中的仆从等“乌合之众”,但路上却没有一人,哪怕是司马伷率领的正规军,一见曹髦便都吓得退走,没人敢拦,任凭曹髦直扑司马昭府。
(7)、空城计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诸葛亮摆空城计,在城楼抚琴,吓退的就是当时魏国大将司马懿。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就落到了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继续专权跋扈,而且总想取皇帝之位而代之。魏国的第四代皇帝、曹丕之孙曹髦(máo)感到如此下去自己处境堪忧,就想先下手为强,铤而走险,除掉司马昭。
(8)、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见魏晋禅代)。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9)、公元260年,曹髦已成“困兽”,他清楚若再等下去,结局就只能如汉献帝,就这么拱手认输吗?一个疯狂大胆的计划,开始在曹髦脑海中形成。
(10)、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皇帝曹髦知道自己的威严日渐衰落,非常气愤。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已经很明显,连路人都非常清楚。我不能坐以待毙,今天就要带着你们一起去对付他。”王经劝道:“鲁昭公不堪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不成,被迫出逃,被天下人耻笑。如今司马氏专权已久,朝野内外都被其控制,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况且宫中防备空虚,人员和武器都严重匮乏。陛下凭什么取胜呢?一旦无法得手,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避免不测,此时应该慎重。”
(11)、司马家一边的军队慌乱躲避,形势开始不利于司马昭了。
(12)、出自于《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13)、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挥舞着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一边的将士见小皇帝赤膊上阵,不知所措,只好小心躲避,不敢进逼。宫中士兵和仆人们见状,又聚集起来,向宫外继续前进。两边军队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开始胶着。曹髦认为这是上天保佑曹家,自己身为天子,天下无敌,更加起劲地舞剑向前冲。
(14)、那时候,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屁颠屁颠地跑来对他说:“我说老大,您别伐蜀了,皇上开始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说您欺负他。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下您的烂药,对您不利。”
(15)、司马昭闻讯大惊,一下子瘫软在地,好一会儿才站起来,嘴里嘟囔着说:“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16)、司马师即刻来到郭太后宫中上奏,声称曹髦要杀太后,自己不得已动兵。如今误杀了皇帝,听凭后太后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