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8句韩愈的代表作是什么名句是什么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29 01:27:35 admin 阅读:59

导读韩愈最著名的代表作 1、韩愈最好的二十首诗 (1)、韩愈为唐代文学家、诗人。其代表作散文《师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对后人影响颇大。 (2)、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

韩愈最著名的代表作

1、韩愈最好的二十首诗

(1)、韩愈为唐代文学家、诗人。其代表作散文《师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对后人影响颇大。

(2)、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3)、这是韩愈笔下的柳宗元,更是韩愈心中的柳宗元。

(4)、为神讵(jù)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cuàn)下馀(yú)。

(5)、韩愈也说到柳宗元会被“用事者”所“累”的原因。因为他年轻有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又因为他年少无畏,“谓功业可立就”。这两条正好符合“朝士有名而求速进”标准,而成为王叔文的“密结”对象。血气方刚、勇于为人的柳宗元,自也不满“贞元之末政事为人患者”,则更易为“借改革以营私”的“用事者”所用。韩愈写到柳宗元在被贬期间按照当地的风俗尽己所能施行惠民之政时,明白表示“子厚在台省时”不如日后为司马刺史能“自持其身”。

(6)、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7)、读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8)、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9)、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10)、现在看来,时人“罪俳”,大概不止一个裴度。像柳宗元那样肯定《毛颖传》这类作品者恐是不多的。柳宗元“甚奇其书”,不是无缘无故。因为,自从六朝以来,俳谐之文如张敏的《头责子羽文》、沈约的《修竹弹甘蕉文》等等,虽有寓意,并不深远。而《毛颖传》一篇,则与前此诸作不同。虽说所写不过一篇“兔传”,实际则写一个多才多能而终被废弃之人。文章写到最后,韩愈对毛颖之“以老见疏”无限同情。这里又一次流露了韩愈痛惜人材不尽其用的一贯的思想。这样的俳谐之文,前所未有。

(11)、韩愈是不信佛的,所以他看到皇上大张旗鼓地做这些法事,认为是不恰当的,是不对的,就写了一篇《谏佛骨表》给皇上,说佛教本来就是外国的东西,不应该过分地尊崇,反对迎接佛骨舍利。皇上看到之后,就又怒了,心想:“好你个韩愈啊,刚刚让你回来没多久,你又跟个苍蝇一样在老子耳朵边上嗡嗡嗡,干脆,你还是给我滚远点吧。”于是一声令下,韩愈就被贬官到潮州。

(12)、“林石家塾”,与区姓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石匾上的“林石”,指的是唐代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弟子区册。

(13)、胡仔: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

(1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

(15)、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古代文学”复习签到内容;

(16)、雨果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17)、赏析: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18)、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韩愈曾与客人共登华山,到达山巅后,发现四周险峻异常,估计没有办法迈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遗书,发狂大哭。华山所在的华阴县县令想尽办法,才将其救下。

(19)、千古名句: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20)、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2、韩愈的代表作是什么名句是什么

(1)、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2)、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

(3)、祠坐北向南,头门额曰:林石家塾,为清咸丰九年(1859年)已未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钦点探花李文田所书。

(4)、这首诗是韩愈在任吏部侍郎时候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此时,韩愈已经五十六岁了,但是他的心情却是很好,这是他这辈子当的最大的官了。虽然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但是仕途到今天才能让他有点满意吧!

(5)、  往事越千年,我们今天怎样看待韩愈排佛呢?

(6)、你知道这韩湘是谁吗?据说,就是八仙过海里的那个韩湘子。

(7)、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

(8)、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县)人。韩家曾是昌黎(在今属辽宁义县)地方的望族,所以他又自称昌黎人,后人则称他为韩昌黎。韩愈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长兄韩会抚养。可不久韩会又去世了,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小名十二郎。韩愈叔侄是由寡嫂郑氏抚养长大的,他们过着颠沛流离、含辛茹苦的生活。

(9)、赏析: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10)、屈原为战国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1)、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年韩愈19岁。韩愈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砥砺志节,蕴育了宏伟远大的胸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世人画韩愈像,脸小且美髯,戴纱帽。这其实是南唐的韩熙载,在北宋时还有当时所画的韩熙载像保存,题词非常明确。韩熙载谥号文靖,江南人称之为韩文公,因此世人便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身体肥胖而少胡须。此后,韩愈配享孔子,各州县孔庙所画的都是韩熙载。后世无法辨别,便一直认为韩熙载的画像为韩愈。

(13)、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14)、  韩愈身上呈现出与佛教的复杂关系,发人深思。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要离开他那个时代。一个人不能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人生活在哪个时代必然受当时政治制度、文化潮流、经济地位、社会风俗等等的制约。

(15)、这就是位于豪贤路上区家子弟学习的地方,现在还完整得保留着。

(16)、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17)、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不仅表现于他在君主面前敢说真话,而且还表现于他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敢讲违背旧说的话,甚至说了同自己别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话。例如《读墨子》一文曾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这样的言论显然同他尊崇孔孟之道有所牴牾。对于这样的言论,前人指为“刺谬”,其实这正是韩愈虽然尊儒却不墨守的表现。

(18)、从汉朝末年开始,有一种文体逐渐形成,到南北朝的时候,逐渐成熟,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这种文体,就是骈文piánwén。

(19)、韩愈在年少之时曾有一梦,梦中有一个人和一卷丹篆,自己被迫强行吞下丹篆,旁边还有一人在拊掌大笑,顿时觉得惊恐不已,随即便醒来了。

(20)、  韩愈到潮州后和当地著名禅师大颠交往,《五灯会元》卷五记载了这段公案:韩愈向大颠三次问道,不悟,最后在侍者处“得个入处”。对此,从当时到后世都有人指责,有的甚至认为是佛家生编出来的。如果说韩愈从此改变排佛立场,恐怕不确,但韩愈对大颠等的尊敬,也不是佛门造出来的,留存下来的大量诗文足以证明他态度的微妙变化。首先,从遭贬到潮州与大颠交往后,就没有出现过排佛文章。更有力的证据是给大颠的三封书简,用词的谦卑,除给皇帝上书外,别的书信中极为少见。如“切思”、“参谒”、“垂见”、“伫瞻”、“驰望”,等等。之后,韩愈调袁州时还向大颠赠送衣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从韩愈说,他一生排佛,年过五旬,为排佛而受到重处,他会反思,为什么600年来佛教日益昌盛,深入人心。到潮州后“远地无与语者”,听说当地有高僧,难免会有了解佛教的念头,遂有意结交。《祖堂集》载:韩愈三次召请大颠,大颠不应,后来听说新来刺史是排佛的韩愈,大颠主动下山来见,盘桓了十几天。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对大颠的评价是:“颇聪明,识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因与来往。”

3、韩愈的代表作品

(1)、                                 ——《祭鳄鱼文》

(2)、以上三篇短文写的都是贞元末年的弊政以及永贞元年对此类弊政的改革,韩愈对这种改革的赞赏,从“人情大悦”“市里欢呼”之类的字里行间烁然可见。对贞元末年的弊政,韩愈自有切肤之痛,因为上书揭示京兆地区“天旱人饥”之实情,请求赦免当年税赋,得罪李实而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令。所不同的是,在韩愈笔下,这种德政是唐顺宗主导的,没有挂在王叔文的那个“永贞革新”派的名下。韩愈之所以称王叔文、王伾为“用事者”,就是因为柳宗元被贬,并非因为他参与了这些使“人情大悦”“市里欢呼”的“贞元之末政事为人患者”的改革,而是他卷入“二王用事”的朋d圈子中去了。

(3)、李氏子蟠,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4)、王夫之:穆宗在位四年耳,以君子,则裴度也、李绅也、韩愈也。

(5)、韩愈是个苦孩子。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好在他有个叔伯哥哥,还能够抚养他。可惜啊,他的哥哥年纪轻轻(40多岁)也死了,年少的韩愈只好跟着嫂子相依为命。好在韩愈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努力学习,从来不让嫂子担心。24岁的时候,韩愈考中了进士,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6)、他关于:志同而气和,博爱之谓仁,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以为虽暂先别,终当久相与处,强学力行,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自知者为明,驾轻车,就熟路的论断,象瓦砾中的明珠,光彩夺目。

(7)、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8)、可是没多久,事情又来了。当时的皇上啊,很信佛,所以,他想迎接佛骨舍利来供养。什么是佛骨舍利呢?据说啊,佛祖释迦牟尼去世后,按照佛教的规定,进行了火化。等到烧完了之后,留下了很多东西,有的是五颜六色的珠子,人们叫他舍利子,还有洁白如玉的佛指骨,也有颜色有点黑的佛顶骨,也被叫做舍利。这些舍利,对佛教徒来讲,都是神圣的。当时的皇上想要迎接的,就是佛祖的佛指舍利。到现在,还供奉在法门寺里。

(9)、当然了,他是教育家: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业大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特的丰硕。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都出自《师说》。

(10)、韩愈的几篇“游戏”之文,也是新体。同前代的俳谐文字比较,是有新的特点的。例如《毛颖传》就是一篇奇文,不可以寻常俳谐之作视之。柳宗元《答杨诲之书》云:“足下所持韩生《毛颖传》来,仆甚奇其书,恐世人非之,今作数百言,知前圣不必罪俳也。”但与此同时,裴度却对这类俳谐之文很不满意。他在《寄李翱书》中,把韩愈的俳谐文字看作“以文为戏”,是很不赞成的。

(1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代表作《欧阳文忠公集》

(12)、韩愈文章之“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还不仅敢于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有时也敢于突破社会上的流俗之见。例如他写《讳辩》一文,是专为李贺不得应举而发表的意见。李贺之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为了避讳,李贺便不得举进士。对于这样的世俗之见,韩愈是不以为然的。于是他便“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写成了极有说服力的一篇《讳辩》。

(13)、对这种靡丽、不健康的文风,很多有识之士都很反感,提出改革文风。隋朝时,隋文帝甚至下诏要求匡正文风;初唐的魏徵等人,在编写《隋书》等史书时,都没有用骈文,相反还在著作中批评了六朝时期的文风。他们主张使用“古文”(指秦汉时所用的散体文),恢复秦汉以前那种自由、质朴、实用的文风。

(14)、千古名句: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5)、千古名句: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16)、这两部世界名著,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去读一读。

(17)、韩愈从小就学习刻苦,他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时他到京师应考,可考了三次都没考中,直到第四次才考中了进士,那年他已经二十五岁了。十年后,他才得到国子监四门博士(国家最高学府的讲官)这一职位,第二年又和柳宗元等人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可他上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奏本后,马上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18)、二是对柳宗元仕途得失的考量。韩愈认为,柳宗元被贬,一贬就是十几年,“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最后死于荒僻之地,这是其仕途受挫之失;但韩愈又说,柳宗元被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这是其仕途受挫之得。假如柳宗元被贬时间不长,穷困未到极点,或能出人头地甚至“为将相一时”,但“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文章千古事,权势转瞬间。“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仕途之上,韩愈也曾数次受挫,他说的这些,可谓发自肺腑,感同身受。

(19)、千古名句: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20)、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4、韩愈最著名的代表作有哪些

(1)、可是当人们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

(3)、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

(4)、但韩愈为诗的新的特点,还不是表现于这类作品,而在于他那“以文为诗”的一些篇什。如《山石》、《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对于这样的作品,前人多所评论,方东树《昭昧詹言》谓前篇乃“古文手笔”,后篇亦“古文笔法”。这样的“手笔”和“笔法”,和初唐、盛唐的前辈诗人相比,显然有不同者。因此,叶燮《原诗》认为“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所谓“大变”,正是韩愈之诗新的特点。

(5)、  我们翻检韩愈诗文,所反映出他受佛教熏染,远不止陈寅格先生指出的以上内容。如反映韩愈哲学思想的文章以《原人》、《原道》、《原性》三篇为代表。这三篇文章讲道理最集中的是《原道》。他说的儒家之道很明显是为“治世”讲的,现代人未必会接受,我们不去评判。只从他的时代来看,两点值得探究。一是他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忙着撇清。为了强调儒家之道的渊源,他说《大学》里也讲“正心诚意”,不过和佛家不同,“正心诚意”是“有为”的,佛家讲“清净”是不管天下、国家、伦常而只“治其心”。他至少承认了他的道统是以“正心”为基础的。我们知道,儒家思想的基点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佛家禅学的基点是身与心、理与欲的关系。如果不能去“欲”,哪里谈得上“正心诚意”以及“有为”?

(6)、之一:你可以在《广州旧闻》的任何地方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和你保持联系!

(7)、他们埋没、摧残了人才却又哀叹世上没有人才。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已成为精辟的警句和名言

(8)、  反观韩愈言行,他幼年曾生活在南禅宗成熟地区,禅学正生机勃勃地弘传,佛教禅学给他打上了启蒙式的烙印。被贬潮州后与大颠等交往,又使他感受到了高僧“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的超脱世俗,从此没有了公开反佛的文章。除去怕皇帝不高兴外,他的思想也有了些变化。是否可以说,使韩愈对佛教了解和后来对僧人亲近以至尊敬,是由于他接触了佛教正法和高僧。历代高僧、名僧对佛法的弘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看来,敢不慎乎?

(9)、薛雪:韩昌黎学力正大,俯视群蒙;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恶太严,进不获用,而爱才若渴,退不独善,尝谓直接孔孟薪传,信不诬也。

(10)、他还借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了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1)、滚滚历史长河,浪花朵朵,精彩纷呈。描写晚春的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纯真稚态,寓意憨憨,跃然纸上。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兴起了“骈文”。这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和词藻的文体,全篇以上下对称的双句为主,每句四个字或六个字相间,所以也称“四六文”。骈文发展到后期,越来越讲究声韵对仗的工整,追求华丽的词藻,运用的典故晦涩难懂,而文章的内容却很空洞,有时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13)、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14)、韩愈的《师说》一文。也是一篇不同流俗的文章。柳宗元在《答韦中立书》中曾经说过:“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又《报严厚与书》说:“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不为人师。”由此可知,在那个时代,不顾流俗,不怕笑侮,抗颜而为师,是要有些勇气的;能够写出《师说》这样的文章,也是相当大胆的。

(15)、  那么,韩愈就是一位彻底的反佛斗士了?非也。

(16)、据说欧冶子也是区氏先祖,后世子孙单姓为区。

(17)、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18)、韩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这一方面使他在步入官场后的一次次政治旋涡中屡受打击,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审美情趣不可能淡泊平和,而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韩愈诗风向怪奇一路发展,大致始于贞元中后期,至元和中期已经定型。贞元、元和之际的阳山之贬,一方面是巨大的政治压力极大地加剧了韩愈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将荒僻险怪的南国景观推到诗人面前,二者交相作用,乃是造成韩愈诗风大变的重要条件。他在这一时期写的《宿龙宫滩》、《郴口又赠二首》、《龙移》、《岳阳楼别窦司直》、《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等诗中,使用最多的是那些激荡、惊怖、幽险、凶怪的词语,诸如“激电”、“惊雷”、“怒涛”、“大波”、出没的“蛟龙”、悲号的“猩鼯”、森然可怖的“妖怪”、“鬼物”,都辐凑笔端,构成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意象。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95句屈原最好的名句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