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84句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论文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1-04 07:39:34 admin 阅读:59

导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内涵 (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内涵

(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2)、当然心学的这种思想,其根源则在孔子、孟子、乃至程子、朱子都已有体现,而到了阳明这里,则格外放大强调而已。

(3)、平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与一代大儒王阳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平乱之后,王阳明分析了漳南地区民众落草为寇、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添设平和县,这也是他“明德亲民”思想在闽粤交界山区的落地结果。

(4)、阳明所谓的“物”是人的意识涉着之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曰:“心外无物”,心如何,意识如何,就决定了你所看到的物是如何。

(5)、知的生产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知的原料生产,一类是知的加工生产。

(6)、除了这一更深层次的解释之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另外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也就是:嘴上知道的,也要身体力行的去做到,否则,他们的“知”与“行”便隔断了。正如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孔子在被匡人围困的时候,他是怎么来,当时到底能不能活着出去,这个时候孔子是怎么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的?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果上天不打算把这个文化摧毁的话,那么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孔子在最危险的时候,几乎绝望的时候,他仍然抱持着一种希望,其实这种希望就是信仰,就是对文化的信仰,对理想的坚守。儒家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非常明确的,非常强烈的,信仰的诉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仁人志士他们价值观的底色几乎都是儒家学说,原因就在于此。孟子说的“天降大任于斯人”,这个实际上也是表达的仍然是这个信仰,就是在最艰难最可能将近绝望的时候仍然要抱持着一种这个理想抱持一种信仰。

(8)、吾子谓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清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12)

(9)、漳南战役之后,王阳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教化不及,民众罔知法度”,于是就有了“设立学校,以移风易俗”之想,开始着眼于破心中贼,由此萌发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观点主张。可以说阳明“二贼”理论萌发于漳南战役,提及于横水,书写于龙南,而终得破心中贼之策“诞敷文德”,则成于广西。

(10)、“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11)、然而,在解说《大学》工夫系统时,王阳明首先就否定了修身作为功夫的独立意义:“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接着,又取消了正心作为功夫的地位:“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工?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16)这样,一层层推到诚意:“心之发动不能无不(17)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18)既然如此,致知格物作为工夫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大学》本文明确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阳明不能像对待修身、正心那样处理致知格物。他对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在格物的疏通颇堪玩味。

(12)、在他看来,自己是如此,别人自然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阳明之灵丹,他人之泥丸也。对气质差者而言,只说致良知三字,而无朋友乃至社会制度之力辅助,便只是空谈。

(13)、    王阳明的知行说的主旨究竟是什么?......那就是: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

(14)、所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真行即所以为知,不知不足以谓之行,行即是知,知行合一。

(15)、后来,王阳明在创立心学时,强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16)、意识即是行。就算是学习知识,了解一件事物时,虽然还没开始实际动作,但是已经有意识活动在其中了,这种活动也是行。

(17)、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并非原创,而是对《易经》、《德道经》的洗稿,当然王阳明的认知和实践要高于常人,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18)、据《王阳明全集》实录,王阳明最初向朝廷奏请设置平和县时,所起的县名并不是“平和”,而是“清平”。到了第二年,依“县名须因土俗”之律,才将县名起为“平和”。“平和”县名的起名之意是因为县治所在地“平河”的谐音而得。有专家分析,之所以不直接用“平河”,是因为王阳明精通儒、释、道,深知其精髓,了解中国的儒、释、道思想中都含有“和”,以“和”取代“河”就顺理成章。

(19)、知行合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知道了就要行动。

(20)、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

2、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论文

(1)、当我们把“知”和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区分开来看的时候,所说的知的生产多是指对汇总来的间接经验进一步思考加工的过程。这种情况,为简便起见,也可以直接说是知的加工。

(2)、“一友问功夫不切。先生曰:‘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著根?’对曰:‘致良知盖闻教矣,然亦须讲明。’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曰:‘正求讲明致之之功。’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麈尾提起。一日,其徒将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麈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少间,又一友请问功夫切要。先生旁顾曰:‘我麈尾安在?’一时在坐者皆跃然。”

(3)、但一般所说的知行合并不是这样来理解。而是有一些知,其能映射为某些行。比如某些情况下应该做某事,或者做某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其本身为知,但其内容所涉及的某事则是其对应的行。自己思考产生了这样的知或者通过读书上课具备了这样的知,这是知的生产或接收,这思考、读书、上课本身也是行。但这个行和这个知所指涉的某事显然不是一回事。按照这个知,实际做了这个事,然后才说知行合一。在没做之前,知和行是分开的,接收或产生这个知(读书思考)的行和这个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是不同的两码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和“行”是殊而非一。

(4)、举更现实的例子。物理学家有的擅长于理论,有的人擅长于实验。这种能力类型的差别是存在的,无视这种差别是不科学的。如杨振宁就坦诚他不会做实验,他动手做实验就有问题。假如硬要说某个理论物理学家,他自己不能做试验,所以他的理论一文不值;或者某个实验物理学家,他不能自己发明理论,所以他的实验一文不值,那显然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当然,理论上和试验上都有建树的科学家也有很多,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全才,否则结果只能是束缚限制科学的发展。科学是如此,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行关系也是如此,无视差别,无视分工,只能是一种高调空谈,在实践上也必然造成有害的后果

(5)、“诚意”可使完全被动的奴行变为自觉主动的“由行”,“正心”、“修身”可使“由行”变为“德行”,“德行”之后再进入知行合快乐系统本身达于和谐境界的“诚明”。

(6)、首先“知”和行当然是不同的两回事,更准确的说对知的接收、加工、传递的行为和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为往往是不同的两码事。不承认这个前提,我们就没办法继续讨论下去,实际上王阳明自己的论述也要承认这个前提。有时候他想否认这个前提,却难以为继。比如他说:

(7)、这个终点就是你在河里游来游去的很自在,突然给你冲大海里去了,我靠了,这么大,我咋总结人欲。

(8)、好处在于其不曰进化,不曰改造人。而曰:致良知(即发人本身固有之知),其不曰改造,而曰知行合一。此‘知’非外界灌输而得,而是自己体认得来,以我心之是非为是非。要求的不是外界强求一律,个性泯灭,而不过是每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的思想行为一致,表里一致,而非虚伪或自我否定。

(9)、总括以上知行既殊又一之论,即为“知行殊一”论:殊而不忘其一而正视其殊。以殊为立足之基点,以一为全局之趋向。对于道德修身而言,知行不一为现实之状态,知行合一为趋向之目标,勿忘勿助;对于职业分工而言,个体不必强求知行合各尽所长,整体合作自然能实现知行合一。

(10)、  所以在这个时候,“致良知”的思想它的内容更加地深厚,深刻和厚重,它的境界也就更加圆融无碍。王阳明说,他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致良知”事实上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在这个时候。平时你可以愤怒但是到这个时候你不能愤怒了,平时你可以这个忧惧失措,在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平静要安宁了。所以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所以王阳明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亡千难中得来的。“非是容易”就是当时他把朱宸濠平定之后,在这个时候他的盖世之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嘉奖,反倒遭到这个宦官在皇帝面前恶毒地诋毁,进谗言说他暗结宸濠,说他目无君上,说王阳明跟朱宸濠是有勾结的,说他也要造反。当时王阳明是受到了这样的一个屈辱,已经处于一个很可能上面有一把剑,随时都可能掉到他脑袋的情况之下,随时都有杀身灭们之祸的时候。他曾经在给他的学生的一封信里头讲到,他说“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切;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道发扬时,便翕然收敛得;愤怒嗜欲正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然之大勇者,不能也”。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是这种极其危险,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得以提出来的。“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良知事实上是一种人生的人格,心性达到最高程度最高境界时候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只要达到了良知境界的话,前面的所有的那些问题惶惑、惊恐、然后愤怒等等全部都已经消失了。是因为“缘此数病良知恩之所本无”,本来你只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你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只有在“良知昏昧蔽塞”的时候当你的良知被堵塞,被遮蔽的时候你就会有那些负面的东西。“若良知易提醒时,即如果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这是他给他的一个学生一封信里头他所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晚年的思想,事实上就是对他的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是他人生境界达到了最圆融无碍的一种状态的一个表述。

(11)、但是这个道还是有个终点,人就是有终点的,千万别忘记人会死,这样也会快乐。

(12)、《归藏易》把坤卦列为第一卦,可见坤卦的地位是异常重要的。

(13)、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阳明的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王阳明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比如说康有为就从王阳明思想里头他吸取了“六经皆我注脚”。刚才我讲了,王阳明的思想他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所以他吸取了,“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的气概。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他说斥数百年这个旧入学为无用之学,乃教之以陆王心学”也就是他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的时候,也是很推崇这个王阳明的心学的。其演讲内容汇编成《南海康先生口说》一文,其中讲到王阳明达到17次。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也对王阳明的思想非常推崇,他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因为受到知行合一的思想的影响,所以改名为陶行知。郭沫若也是王阳明的崇拜者,他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和《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等文章。1905年的孙中山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指出,“50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孙中山是讲日本维新运动的思想来源,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颜复对王阳明也是推崇非常高的。这个章太炎等等都是对王阳明非常推崇。根据具研究日本德川幕府后期,维新运动就受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章太炎就说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幕府末期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就是吉田松阴,他认为王阳明的《传习录》“皆言会当心”学术培养了伊藤博文等大批倒幕维新的志士。据说他的门下有80多位弟子中,竟半数为明治维新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西乡隆盛。王阳明曾经说过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做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王阳明说知行要合一。西乡隆盛说“空说圣贤之书,如同官人剑术,无丝毫自得于心,若不自得于心,一旦较量格斗,则唯败逃而已”。在这里西乡隆盛说的意思也是一样,你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如果不去实践的话,仍然是没有用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倒幕派的志士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大家都很崇拜他。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上面刻着七个字,这七个字是“一生俯首拜阳明”。日本还有一个著名的财政经济的改革家,这个人叫山田方谷,他把从孔孟一直到阳明心学的这种思想运用于当时藩政改革之中,成为当时日本财经的一个著名改革者。山田方谷的一个弟子,团腾崇光他在战后主要从事的就是修订新宪法中的刑事法。他说之所以能够支撑自己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就是从就是山田方谷以来的阳明学。他说正是阳明学,才支撑了日本近现代阳明学,将日本推向世界顶级万家的原动力。他说“因为有了阳明学,了解本质和知行合一的方法,通过自己实证,有了这种战斗精神,才会有近现代日本文化的繁荣”。

(14)、第一个问题王阳明他的这个生平和他的这个悟道历程我们就介绍到这。

(15)、对某些人来说知易行难,对另一些人知难行易。某类事情知易行难,另一类事情知难行易。对个人来说,知易行难,对群体大众来说,知难行易。当然所谓难易,也并非绝对区分,不过是从概率分布,统计角度而言罢了

(16)、徐爱说:“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做不到孝顺、友爱,这样看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17)、他在这个时候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所发,良知即是中节之和,此和之后更无已发”。这句话就是“四书”里头《中庸》的一段段话。王阳明到了晚年的时候他把自己顿悟直觉获得的儒家的思想和《中庸》做了一个对比之后,说出了上面那句话。《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感情,如果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这个叫“中”。就是还处于一种没有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处于你内心的状态,“发而皆中节,所谓之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和”。然后你表现出来以后然后又表达得特别地得体,这个叫“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处于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状态,还处于萌发状态的时候,这是天下之大本。这种思想是从道家来的。道家说,道生所谓的中其实就是道,就是还没有表现为具体事物的时候那个就是叫道。就是一种太极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展示为具体事物的状态那也就是太极,也就是无极。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就是它的非常通达的一个做法。“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如果能达到中和和的状态的话,那么整个世界的运转就能够非常良性,这个世界的发展就非常地顺畅。我们对比王阳明刚才说的话和《中庸》里头这段话,明显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话,事实上是对《中庸》这段话他在心学创立了心学之后的一种心得体会,王阳明这段话其实强调的仍然是知行合只不过它是一个升级版的知行合一。

(18)、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9)、如上所述,“知”(实际指对知接收、加工、传递的行为)和“行”(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为)是不一样的,是不同的两回事情,“知”和“行”是殊而非一。

(20)、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3、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

(1)、既然提出了致良知这个由头,阳明对“格物”也做了自己的解释。良知已经在那里作为心理基础而存在,则人不是通过格物来获得知识,而是已经有了良知,再来格物。这个“物”也不是外在的客观独立之物,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衍生。格物的过程实质是矫正自身意识行为,使其符合良知的过程,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本身又实现了良知之深化和增长。

(2)、这基本上就是心学核心,后人不断把悟道过程用文字记录,导致分支五花八门,还内讧,这也算是人性的体现。最终目的,就是在无序的人类欲望碰撞中找到规律,这句话不好,要把人欲碰撞比喻成水,你就可以借水势做你想做的事儿了,切记,判断失误会淹死,逆流而上会淹死,你只能顺势往左往右,别撞石头上碰死。

(3)、王阳明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不得其解,反而思虑成疾。这一方面是他没弄明白朱子说的格物是什么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朱子的格物之说原未完备。以至于阳明弄不清楚为什么要去格物,外界之物与我究竟何关?要格究竟从何处下手?天下之物无穷无尽,轻重缓急又在哪里,哪个该先格?外物如此繁多,如果一一都要去格,岂非疲于奔命,枉费性命?

(4)、不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能引起许多困惑的,而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是因为王的理论本身并未做到自洽。

(5)、奢谈知行合一更有躐等之病,对气质毅力不足者尤其有害。长于知者废其知,长于行者废其行。为凑其所短,而废其所长。求的是知行合最后却弄成知不成知,行不成行。更糟糕的是推之至于极端,滋生出一种目空一切的戾气,养成一副偏狭心肠。自己之知,自己之行也不怎么样,但看不起他人之知,看不起他人之行。只有知行合一之圣人才入得眼。然世上圣人能有几个?阳明师生所谓满大街圣人也只好虚看也。

(6)、这句话,确切的说不是出自《易经》,而是出自《易传》的《文言》篇,前文已经考证过,楼宇烈先生认为《文言》反应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

(7)、以上是王阳明它的思想探索、心性修炼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我们说的,龙场悟道阶段。王阳明思想探索心性修炼的第四阶段是在他45岁以后,这个阶段是王阳明事业学问都已经达到了鼎盛,达到了圆融无碍的时候。从45岁起到50岁,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迁都御史,然后巡抚南赣汀漳等处。46岁到江西,平定当时的暴乱。48岁在江西然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49岁的时候遭遇了张中和许泰等等这些奸令的谗言,让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当时对他非常地怀疑,所以他当时的处境非常地艰难。在这五年之间,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当时平定朱宸濠的叛乱,而在军礼之中,王阳明仍然讲学不辍。在这个5年之中他一边讲学,一边建功立业。这是他的思想的完全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王阳明“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虑,出之自有天则”。这个意思就是,我到了这个阶段,我不用去打坐,我内心里头就已经非常地澄澈,非常地安宁,也没有什么这个特别思虑的东西,碰到任何这种很艰难的问题都能够化解,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孔子所说的70而随心所欲,不欲惧的状态,已经到了完全成熟的这个阶段。王阳明这个时候他就提出了他的致良知之说,他的致良知主要是在45岁之后所提出来的,而致良知之说,是他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是他最成熟阶段的学说。

(8)、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④

(9)、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

(10)、所以说阳明的致良知之说,虽强调知行合但很大程度上却只能流于嘴上空谈。对原本家教好、气质佳、力量足者,即便不说致良知,也差不到哪里去;说了致良知,自然也能锦上添花。对气禀差,力量不足者,你就把致良知当经念,每天念个一万遍都没什么用。

(11)、接下来,划重点了,王阳明还推行了“十家牌法”,这个方法厉害了。首先是将各家门面的小牌挨个审查真实,十个家庭编排完成后,按照制定的样式造册,等到遭遇拘捕传拿和差遣调用等项,按照造册处置分配,再没有躲藏逃脱漏网之人,一县的事,如视掌中。这个方法管理特别广泛,不仅盗贼可以平息,诉讼也可以减少。

(12)、笔者认为,王阳明的知行说的主旨究竟是什么,与其说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毋宁说是一个理解问题。对于理解问题,见仁见智,很难说有标准答案。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本文不拟置评,而打算讨论知行合一这个命题所包含的一个一般性的哲学问题,那就是: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

(13)、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14)、在《实践论》里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耳熟能详,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他说哑巴吃苦瓜他知道你不知道,所以你要想知道苦瓜的滋味你就自己尝一下,毛泽东只不过把苦瓜换成了梨子而已。毛泽东在这个实践当中还有一句话,他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与实践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王阳明说“又如知痛,须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己自寒了,知饥,必己自饥了”。实践论和王阳明的这些思想之中的这种深刻联系,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头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毛泽东对知行合一的继承的方面。

(15)、“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6)、别人反复问究竟如何致良知,阳明反复说“致良知”就已经道尽,还要问什么?如此反复,问的人郁闷,阳明答得也词穷,最后只能用一禅宗故事糊弄过去。此非阳明之藏私或矫情也,盖其学说本就是“致良知”三字道尽,除开致良知之外,再无其他可说。

(17)、▲记者曾雅碧采访朱子学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平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山梁

(18)、  下面我们再看,他晚年的重要思想叫“致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是源于两个两本书,一个是《四书》,一个是《大学》里的“致知”。我们前面讲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这是“大学”提出的,也就是一个读书人,他以循序渐进最后能够实现内圣外旺的理想。“致良知”一方面是源于《大学》的“致知”,另一方面是源于孟子的“良知”这一思想。王阳明又融汇了,道家和禅宗直觉顿悟思想,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在20多岁的时候,接触了儒家,接触了道家和禅宗思想并不是白接触的,他把禅宗和道家思想中直觉顿悟的这种思想方法有效地吸收到他的思想体系之中,这样他就使得心学思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一个境地。

(19)、以上,王阳明所说的“意”,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善意”(善良意志),因为好善与恶恶措辞虽不同,但说的其实都是正面的。然而,既然王阳明承认“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那也就不能排除有念头会发在不善上面。如果一念发在好恶恶善上面,那又怎么办?王阳明没有设想这种可能。另一方面,王阳明在解释致知时,说到“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他所陈述的现象是典型的“知而不行”。

(20)、在西方的心灵哲学(philosophyofmind)、哲学心理学(philosophicalpsychology)、行动理论(theoryofaction)以及法哲学(philosophyoflaw)等学术领域,关于意向与行动的关系问题已经被反复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安斯康姆(G.E.M.Anscombe)的《意向》(Intention,1957/1963),戴维森(D.Davidson)的一系列相关论文,收入其《行动与事件论文集》(EssaysonActionsandEvents,1980),塞尔(J.Searle)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AnEssayinthePhilosophyofMind,1983),布拉特曼(M.Bratman)的《意向、计划与实践理性》(Intention,Plans,andPracticalReason,1987)以及《意向面面观:意向与行为主体论文选集》(FacesofIntention:SelectedEssaysonIntentionandAgency,1999),谭普森(M.Thompson)的《生命与行动》(LifeandAction,2008),桑第斯(C.Sandis)编《行动解释新论》(NewEssaysontheExplanationofAction,2009)等②。自从安斯康姆对意向做了经典的三分,即:未来意向(intentionforthefuture)、用以行动的意向(intention-with-which)以及有意识的行动(intentionalaction),哲学家们围绕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提出了各种观点,广泛讨论了作为行动的意向、行动中的意向、作为计划的意向以及意向与心理状态、意向与欲望(desire)、意向与信念(belief)之间的关系。

4、怎样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

(2)、当然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的问题不仅仅是过高过苛和过狭过浅,最要命的问题还是他给出的知行合一这两层含义之间本身就有内在矛盾。按照阳明说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要知道吸毒的危害,按照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怎么样才算知呢?听别人说吸毒如何有害,是不行的。只有自己亲自吸毒了,体验吸毒带来的种种折磨,对自己身体的摧残,对自己心理的摧残,然后才能算知。这样知才是真切,才是充分,才有资格叫知。但问题是按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第二层含义,这时候又吸毒成瘾了,无法戒除了,所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对毒品有强烈的依赖性,那又不能算是知了。

(3)、你若能洞察人性,无往而不利,但是到了这个境界,善恶只在一念间,但是无论你选择哪个,最后的结果还是趋于人类整体的欲望,你敢强行逆趋势而为,必败。所以这个道不会让你富的流油,奴役其他人,迟早会崩的,他会在你的能力增长过程中不断去能力,来维持整体的道的趋势,慈善就是一种方法。

(4)、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也只是要世人明白,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

(5)、我们不妨把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为无知,二为虚知,三为准知,四为真知

(6)、后者主要体现那些本身就属于分工的领域。科研、艺术、工程、娱乐、政治、经济等等。在这些本来就需要人类分工合作的活动领域,对个体来说,知行不必合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特长,有的人长于知而短于行,有的人长于行而短于知,应该让长于知者尽其知,长于行者尽其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而不能因其所短废其所长,使得短于行而废弃其知,短于知而废弃其行。空谈知行合结果往往是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徒然蹈空践虚而已。虽然对个体而言,知行不必合但从全局整体而言,因为不同人之分工合作,知行却自然实现了合一。

(7)、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15)

(8)、真知就是行。没有行的知,不是真知。比如开车,不管你了解多少驾驶知识,如果不能上路把车平稳地开起来,那都不叫知道怎么开车。

(9)、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10)、必须说,在日常语言中,王阳明这样的用法并不少见。比如,“想到明天就要回家,他开始高兴起来”,这句话中的“高兴”(喜)就给人一种行动的印象。还有,“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句话明显地是在描述一种行为方式。而这样说也不违背语法:“就在这一刻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两个人命运的事,那就是:她爱上他了。”我们固然可以说“爱”是一种心理情感,就像“好”、“恶”,但“爱上”是一件事,一个行为,如果不是一个行动的话。其实,“爱”这个词已经包含“爱上”的意思,同样,“好”/“恶”也已经包含“去好”/“去恶”的意思。加上“上”、“去”、“起来”、“开始”这样的词,不过使得“好”、“恶”、“喜”、“怒”、“爱”、“恨”的行为意味更明显而已。在内心做出一个决定算不算行动(或行动的一部分)?是不是必须出声或更明显的物理运动才能被认可为行动?王阳明对行的用法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知行的边界究竟是什么?如果存在这种边界的话。

(11)、那么最后我们来看第四个问题,就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哪些启发?首先第一个知行合一有三个方面是对我们现代生活是有启发的。第一个就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王阳明说的“良知”其实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就是你作为一个知识精英作为社会精英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良知”也好,“致良知”也好,它的所要追求的,全部都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要这个完成我们的人生理想,完成我们的人生的实现我们的人生志向。第二个方面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是高扬思想的自由创造的本性,使心灵对万物的感知、理解始终处于活泼生鲜的状态。第三个方面就是,知行合一告诉我们的就是要身体力行,死而后已。所以我们中国历代的志士仁人,比如说林则徐,比如说这个左宗棠比如说毛泽东,都是这样,他们都是身体力行,死而后已,比如说林则徐他就有这样的话,叫“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毛泽东也有“惟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他们不仅是说了而且身体力行,一直把自己的生命然后燃烧到最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明朝中后期的这个当时的社会的风气,影响了明朝中后期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都有很重要的启发作用。我们应该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把他的那些糟粕给去掉,对他的思想做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12)、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笔者认为,这需要从我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

(13)、类似利欲、色欲一样,亨欲同样需要节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及或者过分都会产生有害之结果。如果亨欲过低,则枯寂闭塞,变成与人群和时代脱节之人。亨欲过炽,则完全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之独立性,沉溺于信息海洋,迷失而难以自拔。比如人见一新闻,便思观众人如何评价,见一事件,便思众人如何议论,此皆迷炫忘己之过。当须跟脚立定,涵养己心,而不可惑于众议。

(14)、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吃饭,人人都自动自发的吃,美色,人人都发自真诚的去喜欢,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

(15)、文化方面。王阳明以兴建平和县城为契机,同步建设奉祀孔子的文庙和奉祀唐代诗人王维的城隍庙,大兴文风教化。城隍庙建设,因王维和王守仁同为王姓的“族姓相亲”有关。平和文庙和城隍庙都严格按照府制规格建造,黄道周曾赞其“美轮美奂,冠于他邑”。

(16)、儒学不仅仅只是一套伦理政治学说,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伦理政治信仰系统。这一点特别重要,他要求所有的士大夫不仅要从知识上去了解它,还要喜欢它,还要身体力行于每日每时的这个言谈举止之中,这个是儒家学说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儒家之所以特别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所以特别提出要知行合都是基于此而言的。上个世纪著名的儒家学者像唐君毅,牟仲山,钱穆,杜维明,刘述先等一批学者,都认为入学是人文的宗教,或者认为入学是道德的宗教。而著名的哲学家李泽厚也认为,入学它不是宗教,但是在历史上起到准宗教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下。

(17)、三欲基础上的五心是五行之端,也可谓泛性之端,算是更高层次的格物动机。尤其是其中的好奇之心,有了好奇之心,则那些看似与人眼前利益无关,也与人之品格修行无关的天地万物皆可格,只要外物激发了你的好奇心,你就可以探究这个外物之理,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获得的这个知识,哪怕看上去眼前无用,但终究有一天会有用。

(18)、“盖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闢,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民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千条万绪,纷纭胶轕,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

(19)、知可描述为人所能意识到的信息集合,这些信息集合中的一部分是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并指导人类的行为。人类关于知的活动则可以概括为:知的生产、知的传递、知的接收。在一定的语境下,关于知的活动也被称作“知”。比如王阳明所谓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里的“知”实际指的就是知的接收或知的生产。

(20)、即便现代人之格物,也未必完全脱离利欲之作用,比如各种家用电器之发明,减轻家务劳动之繁重,让人有更多安逸,此亦可谓利欲引发之格物也。

5、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内涵

(1)、要说他最突出的贡献,那便是将宋朝时期的“心学”发扬至顶峰,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一下“半圣”。而“知行合一”是他所提出的著名思想理论之一。

(2)、如果用数学知识作为例子,对某个数学分支的概念和定理完全不了解,可谓无知。通过上课或看书知道了一些概念和定理存在,但对这些概念的意义,定理的证明没弄通,可谓虚知。经过深入的独立思考,完全理解了概念的意义和定理的证明,可独立推导,可谓准知。真正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其他科学分支,可谓真知。

(3)、▲昔日漳南战役长富村山寨遗址(今平和县长乐乡)

(4)、他一生文武双全,功德圆满,诸如剿灭南赣土匪、平定宁王叛乱、夷平广西边乱,又奏请朝廷新设平和、和平、崇义三县。他讲学南北,创立了以良知为德性本体,致良知为修养方法,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明德亲民为政治应用的良知心学。明朝皇帝封他为新建伯,追封为新建侯,褒扬他“竭忠尽瘁”,为“宇宙人豪”。今人誉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是谓“真三不朽”。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89句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简写50字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