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5句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及翻译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1-05 10:09:54 admin 阅读:59

导读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 1、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

1、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5)、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6)、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0)、“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11)、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过于质朴直率,就会显得粗野,但是太在意繁文缛节、文辞修饰,又显得华而不实。文与质相得益彰方显君子本色。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最后,林如月老师给我们讲了,做教师首先要自信,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责任重大。还要做快乐的教师,向学生传递快乐,让他们拥抱快乐,就是要让他们的心灵绽放最美的花,这也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今天的讲座使我的思想和认识得到很大的启发,在今后教学中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4)、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1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1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7)、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9)、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0)、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及翻译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8)、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13)、(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丘《论语》

(16)、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17)、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0)、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

3、论语里关于教育的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孔子对学生观察很细致,对学生的特点清清楚楚。所以他跟学生说话,往往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样一个话题,面对不同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说法。这就是小班化教学的好处了。同时对于人多复杂的情况还可以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老师无法具体指导每一个孩子,但深入一个小组还是可行的。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7)、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孔子一辈子追求人生之完善完美,追求自己健全之人格,并且每十年,就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到了七十岁时终于达到了人生道德修炼的最高境界,成为千古一人的万世师表。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1)、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2)、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1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15)、译文:不要愁得不到职位,该愁自己拿什么来立在这位上。不要愁没人知道我,该求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

(16)、我们企业内训中心一直以“企业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核心,坚持用正确的教育,指引企业的发展!让人才成为企业资本!企业发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教育当先!我们企业内训中心将以教育的方式,以帮企业解决个人心态、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为本质!助企业实现愿景、企业目标为目的!

(1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9)、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20)、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4、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要适当地拔高一些,将一些稍有难度、有一定灵活性的题目;对于中等一下的学生可以降低一些要求,可以实行分层教学。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孔子曾以自己为例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思而不学则殆”。回到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真的就会陷于这种学与思脱节的困境,怎么办呢?个人的体会就是要学会在行动中反思,有许多工作,不能够仅仅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边工作边学习边反思,在行动中不断提升对该工作该领域的认知,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

(8)、译文: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10)、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2)、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4)、《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论语》名言,其中意思多数人都能说出大体。但此言的深意和内蕴的道理,还需真切地体悟“学而时习”的快乐。

(16)、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7)、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9)、“这反映了中央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常年从事教育研究的项贤明表示,社会在经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较易实现,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20)、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5、论语关于教育的名言及注释

(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孔子说过:“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来乐学才是学好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要良好的教学方法外,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精”“气”“神”。教师精神振作,讲课充满自信、激情飞扬,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打动学生。

(4)、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5)、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就领会了其老师思想之精髓,一生尽心尽力做事,将每一件事能做得圆满,做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真诚地对待和自己交往的朋友;及时温习、领会老师所授的知识,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9)、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志存高远,乐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简朴,又有何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格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1)、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3)、在教学方法上,《论语》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如愚”。笔者认为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像这样的话,像启发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都是无法实施的。而孔子检测其学力的方法便是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所以一个学生课堂活跃与否并不能说明其教学效益的高低,能否迁移灵活运用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鲁莽的子路,上课从来就喜欢抢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这样一个例子: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学”为“學”简体,又为“斆”简体,秦以来去“攵”作“學”。《说文解字》:“斆,觉悟也。”“学”、“觉”二字有相同的部首,其上半部分相同,金文的象形中是左右两只手揭开蒙在“子”(蒙昧孩童)或“见”上面的“冖”,进而见到“爻”。那么这个“爻”字又代表什么呢?这个“爻”就是道与理,心与性的表征。《论语集注》云:“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此中可见学、觉之关系,学是一个从蒙昧到觉悟的过程,觉为学之目的,学为觉之道路。《易经》中的蒙卦对教育提出“蒙以养正”的见解,也是基于以上对“学”的认知,教育要从童蒙抓起,启蒙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这里谈到的“学”,不仅是学知识、学文化、学做事方法,更重要的是学做人道理、学人生智慧、学生命精神。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走向复杂、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社会如此,一个人的发展亦如此。一个人个体生命人格不断完善、心智不断成长、智慧不断生成,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

(1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8)、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在教育方面,什么学制、备课、训导纲要、教科书籍,比起教师来,都居于次要地位。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好奇心驱使孩子们干这干那,努力在尝试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

(1)、[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2)、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6)、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特别聪明和特别智力低下的学生是无法改变的,对于学习语数外、数理化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孩子的智力特点,该学其他的专业。在教学中,老师只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适时疏导,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教育。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方面,更是体现在‘人的现代化’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之中”。学习10九大报告后,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对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记者表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要体现人的现代化。

(15)、所以真正的喜悦乃是通达于灵魂,通明于道德,可参赞天地之化育,可为生民而立命,修己而达人,可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此为真乐也!凡此种种,皆从“学而时习”中来。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8)、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20)、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5)、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79句千百度许嵩入语文课本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