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5句出自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09 07:57:17 admin 阅读:59
出自老子的名言
1、出自老子的名言警句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天”的大道,是利用万事万物,但是不要伤害它们的根基,跟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跟人争名夺利,这样才能真正的长久。
(3)、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 感悟: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 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 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 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 生活得更长久。
(8)、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9)、老祖宗留下的100个珍贵养生秘方,经典而实用
(1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6)、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7)、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8)、追求功名是人之常情,可是成就功名後不貪戀榮華富貴並能自行引退,才是真正符合天意的行為。反言之,大功告成後一味固執於權位則不僅與天意相悖還會招來大禍。因為老子深知:脆弱的人性在不受抑制的權力欲面前太容易被誘惑太容易被扭曲。這也是道家崇尚「清淨無為」的至理吧。
(19)、大意:让我们合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也是生长于细小的萌芽。而九层的高台,也是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也是从我们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好高骛远。
(2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2、出自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3)、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0)、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1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6)、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9)、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20)、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出自老子的诗句
(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5)、中国人不得不背的98个千古名句,你还差多少?
(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注:人应该懂得知足常乐,老子说,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5)、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7)、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人生是不可逆转的,世间万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一味的固执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18)、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9)、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道”的运动规律;事物的薄弱环节正是潜伏着发展生机之所在,这是“道”发挥作用的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强与弱之间总是相互转化的。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出自老子的至理名言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8)、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9)、我问海山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
(10)、大意: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以柔克刚的道理我们不难理解,但是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很难。
(1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6)、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17)、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
(18)、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六十六章》
(19)、出自《老子》。有和无是相互对立而产生的,难和易是相互对立而形成的。用来比喻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0)、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出自老子的名言及适用话题
(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8)、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9)、人到中年,手有三不插,钱有三不借,傻有三不犯。
(10)、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1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5)、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0)、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多少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最终不得善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功成名就之后,就该是时候隐退,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年轻人,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了,否则只会遭到别人的猜忌不满,没有好结局。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没有厚哪来的薄发?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9)、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了“道”的规律。
(10)、能了解、认识别人算得上智慧,但是有自知之明才是强大的。因为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到客观,要么自视甚高,要么妄自菲薄,这都是不对的。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才能越来越强大和优秀。
(11)、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2)、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13)、大意: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这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这样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多少次被困意给打到。
(14)、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6)、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8)、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6)、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9)、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1)、 感悟: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12)、大意: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可能大家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行不言之教,为善之人不讲己是善,而到处炫耀唯恐大家不知道这是善的,这样反而就不善了。
(13)、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5)、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20)、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3)、堵住欲望的出口,隐藏锐利的锋芒,消解纷扰的争论,和光同尘,大隐隐于市,有点“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的意思,这样才能做成大事。反之,高高在上,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过于锋芒毕露是很容易遇到挫折的,这是玄而又玄的道理。
(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