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9句刮目相待作文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10 10:30:45 admin 阅读:59
刮目相待
1、刮目相待的典故、出处及寓意
(1)、吴下阿蒙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2)、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3)、释义: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Q:你还想了解哪个字的文化,别忘了给小编留言哦~
(5)、后来,孙权任命吕蒙为大都督,吕蒙也不负所托,从战略布局上执行了“白衣渡江”的计划,将关羽斩杀,扩大江东地盘,随后助力孙权成就了一代江东霸业。
(6)、总结:很多时候是安逸的环境限制了我们拼搏的动力。但与其说环境安逸倒不如说我们思想的安逸,习惯了“得过且过”、“随遇而安”。所以,要让人高看一眼的前提是自己的动力,主动追求的目标,哪怕是不得不为的环境造就!
(7)、juanzijianggushi@1com
(8)、刮目相待 (guāmùxiāngdài)
(9)、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
(10)、小饼干和围裙妈妈 | 恐龙| 不一样的卡梅拉
(11)、(释义)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2)、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待(我),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朋友然后离开。
(13)、(举例造句):君举亦甚别,皆应刮目相待。★宋·陈亮《与吴益恭安抚书》
(14)、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5)、1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么简单的道理,李成都是不懂,还是把他当做之前的许诺,真是愚蠢。
(16)、(例句) 小王经过日夜努力,成绩竟然排到第一名,真令人刮目相待。
(17)、一个假期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令我刮目相待。
(18)、(解释)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
(19)、(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选自司马光创作的一《孙权劝学》,原文是这样的:
2、刮目相待作文
(1)、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孙权劝吕蒙要多读书,可吕蒙说,每天军务缠身哪有时间读书呀!孙权说到“你再忙,还能有我忙,还能有那曹孟德忙吗?曹操每天无论处理政务还是带兵打仗都是手不释卷的。”并且告诉吕蒙“读书能开阔视野,你的战略战术就会更加完美。”于是,吕蒙开始专注读书,重视学习!
(3)、15)我真是得刮目相待了,几日不见,你的语文进步得这么快。
(4)、(例子)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5)、(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25)李宽有了兴趣,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赵鹏原先个泥腿子,现在说话层次分明,“哪三家?”。
(7)、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释义: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士别三日,当~。
(9)、(例子)我真是得刮目相待了,几日不见,你的语文进步得这么快。
(10)、这次考试,小涛竞然考了一百分,让全班同学刮目相待。
(11)、小明这次考试考了100分,我们都对他刮目相待。
(12)、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13)、在孙权执政东吴期间,特别重视军权的掌控和士兵的训练。有一次孙权下基层考察,考察到吕蒙的部队了。打眼一看士兵们个个身体倍儿棒,全副武装进行操练。孙权一眼望去:嗬!好家伙!这队伍有气势!厉害了,我的蒙!
(14)、歪歪兔 | 迪士尼电影 | 小乌龟富兰克林|麦兜
(15)、(故事):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16)、译文: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17)、小明小时侯学习很差,而现在他居然成为了一名科学家,真是应该刮目相待了!
(18)、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19)、在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一无所有,不得不担起家庭的重担。吕蒙带着母亲南渡长江,前往江东投靠姐夫邓当。从一个小兵做起,“想要存活必须改变自己”。
(20)、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
3、刮目相待的刮目什么意思
(1)、(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著成绩
(2)、(拼音)(lěngyǎnpángguān)
(3)、二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中国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定要让欧美各国刮目相待。
(4)、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5)、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6)、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也是鼓励和表扬的结果,士别三日需刮目相待!
(7)、吕蒙在孙权身边的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在多次战役中屡立战功。不过,没文化知识少一直是个问题。
(8)、没想到那么那的题目,你都做出来了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9)、(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0)、(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1)、7)莫师弟好身法,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呐!
(12)、(出处):出处一:《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肃拊蒙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15)、在每日签到页底部(个人中心)-(券码)中输入
(16)、2)蒋大春侃侃而谈,给李爽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大春哥,我怎么觉得你跟以前不一样了,说起来一道一道的。
(17)、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18)、小红学习一向很差的,最近语文考试居然考了96分,居全班第二名,真让人刮目相待。
(19)、小李出国留学三年归来,邻居对他都刮目相待,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吴下阿蒙,其个人风采及渊博知识与三年前迥乎不同。
(20)、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说出了很有道理的话,马上让别人刮目相待。
4、刮目相待出自史记吗
(1)、觉得她的文笔越来越好了,刮目相待啊!于是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2)、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吕蒙不仅是一个将才,而且是一个全才,文武兼备。不过吕蒙小时候却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的人。长大后,虽然有一身武艺,但却没有多少学识。鲁肃刚开始见到吕蒙时,觉得他就是一介莽夫,很瞧不起他。
(3)、(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英文):treatsomebodywithspecialesteem
(5)、但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最开始是形容谁的?是怎样三天蜕变的?
(6)、·关于“目”的成语还有很多,你可以列举一下
(7)、以前他并不怎么样,这次他一鸣惊人,真令我刮目相待。
(8)、贫贱的人在这个世道没办法存活,如果打仗立功能得富贵,为什么不呐?在那个战乱年代,多为麻木不仁的众生之中吕蒙比多数人都更加坦诚、更加有朝气,也更加有拼搏的精神。最终,吕蒙作战勇猛,屡立奇功,小小年纪就表现不凡。
(9)、史书上记载,在六岁的年纪,吕蒙私自随邓当作战。当时就说出心智不凡的一段话:“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10)、(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11)、总结:成功之前一定是有付出的代价,很多人会在机会面前望而却步,但只有拼过战过之后所得到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所以,让人高看一眼先要有敢拼、敢杀、敢战的勇气!
(12)、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13)、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孩子一起听床头小熊讲故事,既减轻了阅读压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无意识记忆。
(14)、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
(15)、(解释)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16)、(例子)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17)、(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8)、今天的互动话题是:小朋友,你有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吗?
(19)、3)刘动友善的朝他点了点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如果土狼敢来惹事的话,一定会让他付出承重的代价。
(20)、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
5、刮目相待造句
(1)、出处:《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
(2)、工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兵营里的士兵开始发现吕将军说话的水平提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说粗话,逐渐有了书生气。吴王孙权看到吕蒙进步很快,当众夸奖了他。
(3)、(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看待别人的成绩
(4)、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5)、(出处)鲁迅《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愿》:“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
(6)、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吕蒙出生在汝南富陂,今天的安徽阜南东南地区。这个地区在当时“多湖水洼地”,并且“靠近淮河支流的谷河”,经常发洪水。所以当地十分贫苦,而吕蒙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靠天吃饭”的贫苦家庭之中。
(8)、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死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9)、有一天,吴王孙权对吕蒙说道:“吕蒙啊,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光靠一点小聪明,没有学识是不行的,一定要进一步去学习充实自己啊!”
(10)、9)嗯,不错,你们就尽管期待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陈天都这次当真要一鸣惊人了!
(11)、出自: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12)、小王经过日夜努力,成绩竟然排到第一名,真令人刮目相待。
(13)、24)还不是后来那个让鲁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
(14)、(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5)、18)呵呵,看不起我的出身不要紧,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人刮目相待,只要不是嫌我长得怪就行,龙不凡在心里暗想。
(16)、吕蒙摸着头笑道:“是啊,我确实要学点东西了,可是我每天要训练士兵,处理军中事务,哪有时间学习!”
(17)、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18)、总结: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自己贵人点拨,但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改变才会有质的飞跃。读书学习同样是要发自内心的,学无止境,成长亦无止境。让人高看一眼,也是让自己满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19)、(近义词)隔岸观火、见死不救、隔山观虎斗、漠不关心、冷若冰霜、置身事外、缩手旁观、坐视不救、袖手旁观、坐观成败、作壁上观、漠然置之
(20)、(例子)我真是得刮目相待了,几日不见,你的语文进步得这么快。
(1)、白话文:我还说小兄弟你只是有武勇,现在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当年的阿蒙了。
(2)、吕(lǚ)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
(3)、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研讨论军事,鲁肃大吃一惊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学识尚浅的吕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眼光看待他,兄长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4)、吕蒙觉得孙权说得很对,于是开始学习。刚开始吕蒙觉得很不习惯,拿着书就打瞌睡,但是一想到自己确实知识太少,急需要“补课”,于是就坚持了下来。就这样,每天从军营回来,他就秉烛苦读,一直到深夜。
(5)、原以为小红只重视外表,今天她展示了将自己的才识,真令人刮目相待。
(6)、“目”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的“目”字就是人眼睛的形状,后来文字发展到小篆的时候把“目”字立了起来,再后来发展到隶书、楷书的时候又把圆形的轮廓改成接近现在的方形。所以,现在的“目”字怎么看都不像一只眼睛了。
(7)、原文节选: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被刮目相看的主人公: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南郡太守,东吴第三任军事统帅。
(9)、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不得不使其他国家对我们刮目相待。
(10)、2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再次出现之时,他已褪去懦弱的外衣,完成了一次华丽的逆袭。
(11)、(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2)、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少年时即随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死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败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
(13)、1)正如地球上的那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光之封护剑围困住布兰奇之后,陡然燃烧起了炽白色的光焰,并且三把光剑竟然盘旋着围拢起来。
(14)、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
(15)、意思是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称刮目相看,出于《资治通鉴》。
(16)、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有趣味的数学题,大家都在思考,可都不约而同的摇摇头,正在这时班长举手回答了问题,而且完全正确,令我刮目相待,不禁深刻的反思自己,为什么自己没想出来?
(17)、( 版权声明:东北一鸣所推送文章及选用图片,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
(18)、27)虽说古人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俚语,可唐监生却从来没想到过一个人三月不见居然会发生如此剧变,变得完全成了另一个人。
(19)、孙权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又不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去当教书先生。我只是觉得你应该广泛地学点知识充实你的头脑,开阔你的视野,把一些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用兵打仗上去,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难道你要处理的事务比我的还多么?我要掌管东吴子民,每天处理很多奏章,但是我常常感到知识的不足,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读书。日积月累,受益匪浅,你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