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0句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整首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12 12:50:43 admin 阅读:59
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一首
1、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大全
(1)、(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2)、(赏析)这首《春雪》诗,构思新巧。新年紧挨着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但这一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3)、“莺啼”,是诗人所写江南春景的第一个意象。古人很喜欢将“莺啼”经常和“燕语”,“蝶舞”这两个意象连用,它们都是古代诗人写春天景色最容易写到的、最喜欢写到的意象。
(4)、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5)、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7)、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描写春天美景的经典古诗(篇二)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11)、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今天,我们搜罗了50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建议收藏。
(13)、(赏析)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诗人抓住了柳的特色,将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14)、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15)、大家三五成群,有说有笑,轻快的步子踩在落花之上,踩在柔软的土地之上,踩在布满绿色气息的草地上。每个人尽情的释放着春天独有的魅力,呼吸着春天独有的芬芳。让自己的心灵伴随着暖风阵阵,落花悠扬,在沁人心脾的花的芳香当中释放出最真实的自我。告别曾经禁锢过自己的笨重的冬天。
(16)、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17)、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8)、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19)、诗人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把整个千里江南的美景给写尽写透了。
(20)、(赏析)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
2、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整首
(1)、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2)、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3)、(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4)、(赏析)三四两句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周,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5)、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6)、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7)、此诗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8)、东风不管琵琶怨。——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9)、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10)、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11)、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12)、(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13)、(赏析)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1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15)、(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戌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16)、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20)、十二阑干闲倚遍。——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3、描写春天美景古诗(10首)
(1)、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2)、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4)、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5)、第三首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这首诗收录在了《全唐诗》,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传诵。这首诗开头便说明四月的桃花仍然在开放,而后几句说明了诗人的意图,诗人为何要“使春风偏”?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目来看,这首诗是投卷之作,上礼部李侍郎的。然后诗歌的末句“过时君未赏”也表明如果君未看到此番美景,虽然这美景也会绽放,但没有人去看它,也是一场空。
(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7)、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2)、(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13)、依然一笑作春温。——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4)、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晏几道《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15)、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春词》
(16)、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17)、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18)、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他的七绝写得非常好,在他所写的七绝中最有名的当属他的咏怀诗。他的文章也写得非常漂亮,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9)、春天是一个如诗如歌的季节,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地上散发着生机,世间万物都带着慵懒的睡意从冬日里出走,睁开迷蒙的双眼,揉揉眼睛,开始扬起悦耳的歌声,春天里的歌一首比一首美妙,一首比一首动听,一首比一首精湛。
(20)、(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片,是一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4、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一首四年级
(1)、(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旅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2)、(赏析)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
(3)、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吴融《途中见杏花》
(4)、(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戌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5)、(赏析)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可以看成是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美丽的春色实在是太美,虽然春天短暂,虽然大家也都非常清楚,春天的保鲜期非常的短,但是却并不妨碍大家外出踏青的兴致。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春光欲暮》
(10)、将第一句与第二句对比,你会发现第一句的诗人描写的那个景色是春天独有的景色。而第二句虽然也是写的江南的景色,但它并非是春天独有的。
(11)、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12)、其实,诗人除了看到春天独有的景色之外,他还看到了江南的另外一个意象——酒旗。诗人对那随风飘荡的酒旗特别敏感,且十分关注,故此他把酒旗写到了江南春景之中。
(13)、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于武陵《赠卖松人》
(1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5)、(赏析)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地情绪,以及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16)、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17)、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诗人观察细致, 表达新巧,语言自然 ,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8)、的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1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天美景的经典古诗描写春天美景的经典古诗(篇一)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0)、天将离恨恼疏狂。——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5、描绘春天美景的一首古诗
(1)、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2)、(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4)、春衫著破谁针线。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5)、(赏析)此词追昔抚今,在对生机盎然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
(6)、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7)、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描写春天美景的经典古诗(篇三)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9)、(赏析)此词抒发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
(10)、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赏析)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的点染,巧笔对比,着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制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创为佳构。
(1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3)、(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14)、(赏析)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15)、这是一首节令诗。作者描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现出对欣欣向荣之景的渴望。首句写立春时刻冰雪消融,次句以拟人手法写树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诗的四句,诗人借立春来阐发自己的人生哲理,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注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融情人景,十分形象。末句描绘了春水春风的生动景象,使全诗增色不少,读来如沐春风,有身临其境之感。
(16)、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7)、(赏析)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18)、(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19)、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20)、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王维《春中田园作》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张敬忠《边词》
(3)、(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4)、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三四句一问一答,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6)、(赏析)诗句写暮色春色,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7)、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绿映红”,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江南之美,写出了江南春景最独特的一个特点——色彩斑斓。
(10)、(赏析)“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诗人借助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