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4句孔子孔子名言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18 08:55:38 admin 阅读:59
孔子名言语录
1、孔子名言名语
(1)、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用不仁义获得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4)、⊙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6)、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8)、(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9)、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学习知识后经常用实践来检验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3)、孔子说:只阐述以前的文化而不从事创作,信从并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将自己与我那老彭相比。
(14)、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7)、孔子杏坛设教,首开民间私学之风,走民间道路重建儒教。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
(18)、(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9)、(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20)、⊙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孔子孔子名言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出处:论语
(2)、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对于普通百姓,只能让他们听从而去做,不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6)、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论语》
(7)、(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这十句是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及翻译。适用于“学习”的常考作文主题。
(1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5)、释义: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好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6)、⊙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7)、是春秋时期儒家文化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1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9)、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2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3、孔子名言精选精讲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3)、(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4)、·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7)、(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1)、·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处)《论语·八佾篇第三》(译文)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
(12)、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13)、翻译:不谋划与现实变化的位次不符的政事、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等。
(14)、(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6)、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20)、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名言语录大全
(1)、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3)、孔子说:只要是带点薄礼来主动求见的,我从没有不对他给予教诲的。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6)、翻译: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7)、(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8)、(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9)、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www.oh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
(10)、(出处)《列子·说符第八》(译文)最高的语言是不用语言,最高的作为是无所作为。
(11)、(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看见利益要能想到是否合乎道义,见到危难要敢于献身。
(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1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翻译: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垮了。
(19)、·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经,如果把易经搞通,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孔子名言语录句子
(1)、“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4)、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安顿父母的方法。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12)、(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3)、⊙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烦恼忧愁。
(16)、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19)、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0)、这十句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及其翻译。适合用于“君子”的常考作文主题中。
(1)、·当仁,不让于师。(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如果是行仁义的事,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2)、(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4)、(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5)、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6)、孔子语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8)、(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出自:孔子《论语》
(9)、(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0)、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1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1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出处)《庄子·知北游》(译文)生的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了,它的生不是为了死;死的自然而然地死去了,它的死不是为了生。死和生是相辅相成的吗?生和死实际上都存在于同一体中。
(15)、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20)、·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俟;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
(1)、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哪里还会简陋呢?
(3)、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2)
(7)、·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有才能的人,结交士人中有仁德的人。
(8)、(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9)、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孔子自我评价)他这个人,发愤用功时忘记吃饭,快乐时忘记忧虑,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品质多于文采,就会粗野;文采多于品质,就流于虚浮。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有所建树;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规矩。
(14)、(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7)、(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
(18)、⊙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3)、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