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98句黑格尔哲学属于文化人类学吗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2-18 10:09:34 admin 阅读:59
黑格尔哲学属于
1、黑格尔哲学属于什么
(1)、信仰的排他性同样存在哲学、历史、政治等领域中,一旦我们坚信了某个观点,并持续很长时间,就很容易使这个观点变得偏执和片面。如果某种学说被人奉为官方哲学,它也会很快沦为教条和戒律,进而僵化并腐朽。信仰是有d派性的,谁不拥护基督,谁就是反基督;谁不拥护我,谁就是反对我;信仰的排他性是人类思想进步的一大阻碍,需要理性的怀疑来补救。
(2)、黑格尔不把东方的哲学归进他的哲学史。这意味着东方的哲学不符合黑格尔对于哲学的定义。那么,黑格尔具体如何看待哲学呢?
(3)、原来“思辨哲学”只是神学的伪装,它是为了调和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当启蒙运动在法国打破教会的权威后,神学便流离失所,直至从德国图宾根神学院毕业的谢林与黑格尔出现后,它才找到了自己的避难所。黑格尔与谢林用伪装的神学来冒充哲学,说真正的哲学就是思辨哲学。为了坚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认为有必要撕开思辨哲学的伪装,对哲学进行改革,把哲学的对象从逻辑、天国移回人间,重新强调人的价值。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他认为这种新哲学就是人本学。人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一切形而上学、逻辑学、批判哲学等都可以化为人学,甚至连宗教都是关于人的学问——神学无非就是人的心理、病理学,他的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完成了这个任务。
(4)、自由意味着意志具有普遍性。只能欲求特殊的对象,比如只有我能这样做、别人不能这样做,这不是自由的表现。
(5)、照黑格尔讲,过程对理解结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辩证法的每个在后的阶段仿佛在溶液里似的包含着在前的所有阶段;这些阶段没有一个被完全取代,而是作为全体中的一个因素而赋予它适当的位置。所以不历经辩证法的所有阶段,便不可能到达真理。
(6)、黑格尔说:“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同时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
(7)、大学的生活使费尔巴哈感到愉悦,他在精神上同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康德与黑格尔交上了朋友,决定放弃普通神学,转向黑格尔的思辨哲学。1826年他写道:
(8)、辩证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需的,不可跨越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认识到真理。
(9)、黑格尔又以为,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人们有了足以把它同其他所有事物分开的充足知识,那么这个事物的一切性质都能够借逻辑推导出来。但黑格尔的这个见解是错误的。也就是凭借这样一个错误的见解,黑格尔建立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不过,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一个真理:逻辑越糟糕,由它得出的结论就越有趣。
(10)、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8期: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以及洛克、霍布斯
(11)、比如,他认为自由不是主观的任性,而是意味着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在西方人那里,法律的制定以及法律条文体系中包含着道德;在传统中国人这里,道德本身就是法律,然而,中国人如此重视的道德义务,其实却只是遵照君臣、父子等从形式上实践,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
(12)、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13)、费尔巴哈说“信仰是爱的反面”,确实如此,爱、道德是与理性一体的,而信仰从来就是排斥它们。发明地狱的是信仰,而不是爱和理性。对爱来说,地狱太过恐怖;对理性来说,地狱又太过荒谬;对道德来说地狱是一种残忍。而在信徒看来,地狱却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地狱,用什么来责罚不信者和作恶者呢?所以有信仰的人多是有野心的独夫,必然要迫害他人。
(14)、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遍的理念。而理念是内在的根本,是无所不包的和永恒不变的。“揭示出理念各种形态的推演和各种范畴在思想中的、被认识了的必然性,这就是哲学自身的课题和任务。”
(15)、宗教信仰是什么呢?费尔巴哈说:“信仰不外意味着坚定不移地确信主观的东西——跟限制、也即跟本性与理性相对抗的主观的东西。”简单的说,信仰就是对某种主观的东西无条件的确信,这种确信是排斥理性的。
(16)、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0期:从赫拉克利特到得谟克里特
(17)、对于启蒙学者尊重的孔子及其学说,黑格尔投以鄙薄的态度。他说:“孔子的教训在莱布尼兹的时代曾轰动一时”,但实际上,在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孔子所讲的只是道德常识,“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儒家经典《论语》也没有多大价值。从内容上看,孔子要求臣对君、子对父以及兄弟之间尽义务,“这种义务的实际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从表达形式上看,《论语》充满警句箴言,反复申述,“毫无出色之点”。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18)、现实的自由也与自由的意识相联系着。只有当个人自知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具有普遍性、具有本质性也具有无限价值的时候,现实的自由才会开始。
(19)、因此,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上的概念,看起来是在历史长河中依次出现的,但它们同时也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在时间中的展开。
(20)、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6期:培根和波墨的哲学
2、黑格尔哲学属于文化人类学吗
(1)、这个实例或许也可以用来说明辩证法,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首先我们说:“实在是舅舅”。这是“正题”。但是存在舅舅就暗含着存在外甥。既然除“绝对”而外任何东西都不真存在,而我们当前又保证存在外甥,所以我们不得不断言“绝对是外甥”。这是“反题”。但是这和“绝对”是舅舅的看法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我们被迫采取这个看法:“绝对”是舅舅和外甥构成的全体。这是“合题”。但是这个合题仍旧不圆满,因为一个人必须有个姊妹作外甥的母亲,他才能当舅舅。因此,我们被迫扩大我们的宇宙,把姊妹连姊夫或妹夫都包括进去。据主张,照这种方式,仅凭逻辑力量就能不停地驱使我们从有关“绝对”提出的任何谓语达到辩证法的最后结论,那叫作“绝对理念”。在整个这过程当中,有一个基础假定,即任何事物若不是关于整体“实在”的,就不可能实际正确。
(2)、②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彻底的辩证法,其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他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一切结果具有绝对性质的看法,绝对真理是无法达到的,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完美.辩证法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的从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3)、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哲学发展就是从花蕾状态到花朵状态,再到结果状态,这个过程中,各种观点相互容纳、否定、推进。
(4)、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费尔巴哈逐渐对黑格尔哲学(思辨哲学)产生了怀疑,1939年出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标志着从怀疑走向了决裂。费尔巴哈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本质,他说“思辨哲学的秘密则是神学——思辨神学”,认为黑格尔的哲学实际上就是理性化、现代化了的神学。黑格尔的《哲学全书》结构为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实际上对应的就是天国——自然界——人。基督徒用信仰来解释上帝,黑格尔则把上帝化成了理性,因此费尔巴哈说:
(5)、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当时的东方还没有达到自由的原则。他说,在东方只有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在这个阶段,主导性的范畴不是自由,而是恐惧。意志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有限的、怕死的。思维不是自由的,而是依附性的。
(6)、第恩格斯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的思维方法,把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是恩格斯把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向前推进而得出的革命结论.
(7)、他的这一哲学思想就是指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是人际沟通,它存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中,如朋友关系、亲缘关系、分工合作关系,或竞争、压制、相互支持关系等。
(8)、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9期: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
(9)、为什么罗素可以这么全面地否定黑格尔的思想呢,而其实罗素早年还是黑格尔思想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为什么后来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呢。我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说起。
(10)、在黑格尔看来,中国语言的落后反映了中国人缺乏精神、思想贫乏。他认为语言是“精神的特定存在”,“语言好像是思想的躯体”。一个民族的语言与它的精神和思想是一致的。他把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区别看成是先进和落后的精神的区别。按照他的说法,在拼音文字中,一个名词由连续的语音表达出来,能够完整地表达一个独立概念,这是理智固有的最有价值的表现思想的方式。象形文字把名词分解成不同的图形,从而切断了名赐概念、语言和思想之间的连续性,把思想限制在图形的空间形式中,使精神丧失活力。他因此说,象形文字只适用于像中国这样精神处于停滞状态的民族。
(11)、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将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统统归为自己的哲学系统的环节,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主观创作。
(12)、黑格尔又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中国的道德学说是为专制的政治服务的。在中国,只有皇帝一个人有自由,其他人一律没有自由,一切政令都出自皇帝,“臣民都被看作还处在幼稚的状态”。君臣关系是家庭的放大。“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有人格的个人,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
(13)、第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东西.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是现实的,其中只有具有必然性即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才真正是现实的.因而也是合理的东西.
(14)、《哲学史讲演录》是黑格尔以自己的哲学总结的哲学史,可以称之为黑格尔版本的《西方哲学史》,是目前最好的哲学史之一。
(15)、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也就是说,哲学是文化的灵光,没有哲学,整个文化庙堂缺少了应有的神圣。
(16)、在理性的指导下,我们正确的生活态度乃是安生乐死,接受自然的赠予和约束,实事求是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和感情;可是在信仰的指引下,信徒们却过上了另一种生活,他们折磨自己的肉身,疏远于世界,沉迷于幻想。他们在等待尘世的没落,生活于天国之令人欣喜若狂的远景和想象里,他们自以为心灵摆脱了自然的客观约束,却受到欲望的主观束缚,当欲望变得持久时,就换了个名字,叫做“信仰”。
(1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8)、黑格尔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哲学中提出了辩证发展的理论。他的发展和变化的学说对于辩证法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整个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就是说,是在不断的地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和改造着的。同时过程内部的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和发展的源泉。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到关于概念,判断的学说上,应用到认识的逻辑上。
(19)、黑格尔说:“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总在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中发展。否定与否定之否定构成了整个思想发展史,也构成了整个哲学。新时代的哲学必然要通过对旧时代哲学的批判而获得统治地位,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厮杀的战场”。整部哲学史充满着哲学家们互相批判、互相推翻、互相取代的斗争。
(20)、黑格尔说,思想必须独立,必须达到自由的意识,从而能把握住绝对的理念,能使存在者以普遍的方式被把握或思想。这种普遍的规定,这种自己建立自己的思想,是哲学的起始。
3、黑格尔哲学属于什么唯心主义
(1)、黑格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哲学的偏见,有文化差异的原因,也有语言隔阂的原因。不过,其中也有一些真知灼见,值得汲取和反思。
(2)、当然啦,我们知无知的会员依旧免费,包括现场参与+线上音频回听哦!
(3)、黑格尔的哲学建树基于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他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4)、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建立了世界哲学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体系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
(5)、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0期:伊壁鸠鲁学派和新学园派
(6)、理性是人的思维能力,意志是人的欲望,心使人拥有爱。人活着,无时不在思考求知,无刻不想要随心所欲,始终渴望爱与被爱。但现实的社会生活窒息了这三种意识。无休止的肉体劳作剥夺了人们思考的时间,物质的困乏令人感到四处受阻,仇恨和嫉妒阻断人们之间的爱与被爱。
(7)、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的那些偏见、盲点、矛盾和疏忽之处,对于我们而言,才弥足珍贵。哲学思考不需要提供唯一正确的答案,却必须具有激发我们冒险穿越思想丛林的勇气。
(8)、黑格尔的学说在后代很长时间内一直引起争论,他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几乎任何学派都对他的学说给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9)、黑格尔反对将哲学视为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他认为这种错误观念无异于主张“在没有学会游泳以前勿先下水游泳”,就像“在没有知道食物的化学的、植物学的或动物学的性质以前,我们就不能饮食;而且要等到我们完成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之后,才能进行消化。”不懂哲学的人也一样会思考,只是说哲学会让人更明智地思考。
(10)、在黑格尔之前,有人通过中西哲学的相似之处肯定中国哲学的存在和价值。黑格尔指责这种比较方式“纯属形式上观点”。比如,中国哲学以“一”为基础,与爱利亚派和斯宾诺莎以“一”为基础根本不同;中国哲学的象数与毕达哥拉斯以“数”为本源根本不同,不能把两者之间的差别看成是不重要,非本质的。
(11)、在黑格尔的观念中,哲学发展的历史秩序也同时是思想展开的逻辑秩序。在历史上,哲学家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推动哲学向前发展,这就相当于哲学思想中的一个环节。后面的哲学家也是如此。最后,这些概念作为精神运动的过程同时构建起了哲学思想的体系。
(12)、信仰使人气量狭窄,再也容不下怀疑和不同的意见。如果遇到怀疑者,信徒就立即产生恨意,进而过渡到迫害。不信者之间却没有这种意识,从来都是教徒之间的迫害,却很少有不信教者对信徒的迫害。信徒不爱活生生的人,他只爱上帝,只爱他自己的欲望,他厌恶所有干预他欲望的人,他甚至还要布道,还要所有人产生跟他一样的欲望。——信仰者从肉体到精神上都埋藏着作恶的种子!
(13)、黑格尔认为,“逻辑”的起点是概念;冥顽不灵的理智、无意识的理智,是展开了的概念;自然是逻辑观念演化成精神所经过的转化阶段;然后,体现或外在化于自然中的观念,复归于自身而变成为精神——在精神中观念向自己显示自己。
(14)、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5期:柏拉图(下)
(15)、听黑格尔版本的《西方哲学史》,原价900元,四月读书月福利价只要299元!
(16)、西方哲学都有这个传统,喜欢用火、光明、太阳来打比喻。火的哲学体现一种自我燃烧,自由的自我否定,同时烧向外部世界,灵魂的自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能动性的特点,主要就是突出能动性的作用。
(17)、难怪哲学家马克思后来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8)、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期:哲学史是连续不断的觉醒
(19)、第黑格尔所说的“现实性”,并不是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具有的属性.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这就是说,现实的东西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丧失必然性.
(20)、这样的逻辑有什么根本的问题呢?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统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而核心是“对立统一”,因为黑格尔思想太注重“对立统一”了,或者说太注重事物的“矛盾”了,“矛盾”并不等于“不同”,比如“对和错”是相互对立的,但“对”和“没有错”,它们就并非是对立的,而只是“不同”。
4、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内核
(1)、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8期:毕达哥拉斯派与塞诺芬尼
(2)、他说黑格尔认为:跟其他别的事物相比,如果一个事物有一组别的事物都没有的性质,那么这个事物的定义就可以是“具有这样的性质的事物”。如果仅仅是根据这些性质,单凭纯逻辑是推导不出有这些性质的其他事物的。
(3)、他声称,宇宙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目标或目的,即宇宙理性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是一切生命和运动的根源。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矛盾的原则统治世界——这就是黑格尔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4)、罗素略带幽默地质疑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逻辑学”,这一段其实并不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试图给大家解释一下。
(5)、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1期:阿那克萨戈拉
(6)、可是虚荣的信仰怎么能容得下怀疑呢?信者总是自以为优越于不信者,就像仆人在自己主人的显赫中感到自豪一样,信徒在上帝、脑残粉在偶像的形象中得到了虚幻的荣誉感,并且不准任何人对这个虚幻的形象提出质疑——对于信仰来说,怀疑乃是最大的敌人!
(7)、举几个黑格尔的辩证方法的实例,也许可以使这方法容易理解一些。他在他的逻辑的议论开头先假定“绝对是纯有”;我们假定它就是纯有,而不加给它任何质。但是不具有任何质的纯有是无;于是我们达到反题:“绝对即是无”。从这种正题和反题转入合题:“有”与“非有”的合一是“变易”,所以说“绝对是变易”。这当然也不行,因为变易必得有什么东西变易。这样,我们对“实在”的见解通过不断改正以前的错误而发展,所有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把有限的或有界限的某物当成好像可以是全体,从这种不适当的抽象化产生的。“有限物的界限不单是从外界来的;它自身的本性就是它被扬弃的原因,它借本身的作用转变成它的对立面。”
(8)、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1期:怀疑论哲学
(9)、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哲学发展就是从花蕾状态到花朵状态,再到结果状态,这个过程中,各种观点相互容纳、否定、推进。
(10)、张三和李四性格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矛盾,对张三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就能认知李四。用专门术语来说,黑格尔不仅为他的辩证法赋予了认识论地位,而且还赋予了本体论地位,而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黑格尔进而辩证地解释了整个世界,建立了他庞大的哲学体系。
(11)、这个作为基础的假定有一个传统逻辑上的根据,传统逻辑假定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按照这种看法,一切事实都是说某物具有某性质。所以可见“关系”不会是实在的,因为关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两·件事物。“舅舅”是一个关系,一个人可以当了舅舅而不知道这回事。
(12)、宗教不是什么东西,它只是我们意识的一面镜子,所谓的神学不过是歪曲了的心理学而已。
(13)、西方自古以来强调能动性的哲学家不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的也不少,他的能动性与其他哲学家都不同,他强调的是把它纳入纯粹理性和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14)、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也就是说,哲学是文化的灵光,没有哲学,整个文化庙堂缺少了应有的神圣。
(15)、精神经历辩证的演化阶段,显示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最根本发展源泉——他的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黑格尔简介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校长任内。
(16)、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3期:中世纪哲学之引论和经院哲学
(17)、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斯图加特,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18)、黑格尔的整体观和伟大的历史感,均体现在这部意识发展史中。《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
(19)、“自然哲学”提出了关于物质和运动的统事物的可变性和可转化性等合理思想。
(20)、甚至可以说,在日常的事实世界里并没有绝对的矛盾。罗素认为,无论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持什么看法,一个事实都不可能与另一个事实相矛盾。比如贫穷与富裕并不矛盾,而只是不同。黑格尔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而忽视了事物的多面性。
5、黑格尔哲学讲演录
(1)、宗教起源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生活,二是人的本质。只有人才有宗教,动物没有,因为人具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人的本质。
(2)、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辩证的,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相互联系的,具有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从而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对于黑格尔来说就是吸收了他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抛弃他的唯心主义思想。(首)
(3)、可是永恒的东西是超自然的和反自然的,因此信仰的对象必然要超出常规、不受现实规律的束缚——必然是奇迹。在所有的宗教中,神都能够创造反自然的奇迹:基督可以死而复生,佛陀可以躲过六道轮回,道祖能够羽化登仙等等。信徒们从来不会去迷信合理的东西,他们只愿意膜拜反常的奇迹,而这种奇迹其实源自于他们内心中的幻想。信徒渴望脱离现实的束缚、挣脱自然的规律——如果上帝是有死的,谁还会去信仰他呢?如果上帝无法让信徒觉得能够摆脱现实的枷锁,那么上帝就毫无意义。
(4)、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立论新奇,论述动人。他研讨每个命题,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反、和的三维形式,采用三段式解读法。他的哲学总是分三大部分,每部分论述三大命题,每个命题分三个论点,每个论点又分出三个步骤来进献解明。在解读和运用老子“三生万物”的方法论中,黑格尔可以说是在西方哲学领域中将它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人物。
(5)、历史学家将受到黑格尔影响的人分为两个敌对阵营,黑格尔右派和左派。黑格尔右派的代表是他在柏林洪堡大学时期的学生们,他们拥护福音正统的宗教观念,拥护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保守主义。
(6)、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期:哲学就是哲学史
(7)、“人或是在恐怖中,或是用恐怖来统治人;二者是处在同一阶段。”
(8)、https://mp.weixin.qq.com/s/mKwhFEo0cjUjgfS9iTVx8g
(9)、或者,我们来举另一个更粗浅的实例——过于粗浅了,远不是黑格尔会使用的。你可以说甲君是一个舅舅,这没有明显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讲甲君是舅舅,你就会陷入难局。所谓舅舅就是一个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与舅舅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会是“实在”全体。
(10)、黑格尔的哲学史充满鲜明的个性,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许多哲学史著作中那些貌似全面客观中立的哲学知识的罗列,扼杀了哲学本身。
(11)、黑格尔的辩证法逻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因为他用运动变化的辩证思维,解释了这个大自然、人类历史和人类认知的几乎所有领域,看似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但问题恰恰出在他们的基础逻辑上。
(12)、他的看法是:任何平常的谓语,如果把它认作是限定“实在”全体的,结果它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们不妨举巴门尼德的学说:唯一实在的“太一”是球状的,作为一个粗浅的实例。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边界便不会是球状的,而除非它外部有什么(至少有虚空间),它才可能有边界。因此,假定整个宇宙是球状的,便自相矛盾。(如果把非欧几里得几何抬出来,对这个议论未尝不可以有异议,但是这议论作为一个说明例子,也算可用。)
(13)、美好生活读书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4期:苏格拉底派
(14)、由于黑格尔对世界持一种精神的看法,所以他倾向于粗暴地对待这个重要区分。此外,根据这个观点很容易看到,为什么辩证法不仅被用知识论的工具,而且被直接用来描述世界。所以,罗素说:“黑格尔以为,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人们有了足以把它同其他所有事物分开的充足知识,那么这个事物的一切性质都能够借逻辑推导出来。”
(15)、在黑格尔看来,哲学的活动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自由思想的运动。哲学的目的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
(16)、黑格尔为什么会有如此论断呢?这要从他的哲学观念以及对东方的看法说起。
(17)、黑格尔认为,包括中国之内的东方“不属于哲学史”。但黑格尔不时用“中国哲学”这样的术语,那都是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并不表明黑格尔真的承认中国哲学的存在。在他的视野里,“哲学应从希腊开始”。通过希腊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黑格尔否定中国哲学的存在。爱利亚派首先提出了“纯有”的范畴,是哲学史的开端;与此相反,中国哲学以“无”为开端,“那就连手都不用转了,因为在转手之前,无已经转为有了”。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无”是继“有”之后的一个范畴,是通过对“有”的否定而来的,如果认为“无” 在“有”之前,那就变成“表面的抽象游戏”。
(18)、信仰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违背理性,其实就是心情的无限与感情的过度。人在内心深处总是渴望超脱外界的束缚,渴望暂时压服理性,以让想象力的翅膀自由驰骋。信徒渴望奇迹,就是渴望超脱于自然之外,因此费尔巴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