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文案113句】

发布时间:2023-12-30 09:01:07 admin 阅读:59

导读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

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6)、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8)、《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11)、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描写儿童的古诗句有哪些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2)、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儿童的诗句《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3)、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14)、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15)、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jǐn)篱(lí)。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还家错:回家认错路。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16)、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17)、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代: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1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9)、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zhì,通假字。“知”通“智”聪明、智慧。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20)、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4)、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陂:池塘的岸。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水波。

(5)、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7)、——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8)、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10)、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1)、《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2)、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

(13)、《牧童词》唐代: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释义: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14)、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侧重描写牧童放牧的辛勤,诗人运用时空的转换扩大诗歌的内蕴。后四句着重描写放牧时的情趣:春雨绵绵,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闲暇,便吹响悠扬的芦笛,一会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这样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了。这种奇思漫想,生动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

(15)、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____李忱《吊白居易》

(16)、(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7)、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

(18)、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19)、这首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经典作品之全首诗通过菜花、儿童以及黄蝶等意象,以及运用了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全首诗的语言是非常清新,富有情趣的,值得一读。

(20)、(简析)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诗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诗人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3、

(1)、“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2)、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3)、《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5)、《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6)、《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7)、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徐渭《风鸢图诗》其一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8)、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9)、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0)、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于是,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在诗的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13)、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1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

(1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6)、(简析)一个小牧童拿着三尺长的竹鞭,骑在这头老牛背上,驾驭老牛,竟然把老牛都吓得颤抖。一边是小小的牧童,一边是庞大的老牛。可是小牧童威风凛凛,怡然自得,老牛却乖乖驯服,甚至瑟瑟发抖。诗人黄庭坚,下笔为之,写得多有趣味,多有姿态。

(17)、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18)、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2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4、

(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2)、《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简析)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掩着的柴门。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

(5)、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作品之是诗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为春天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喜悦心情,因为在这时候,诗人不仅见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也看到了孩子们放学归来后放风筝的情景。

(6)、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7)、相信大家看完后,肯定会觉得这些孩子们简直萌翻了。

(8)、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9)、——宣宗李忱《吊白居易》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

(10)、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之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语言虽然浅白,但是却充满了情趣,向我们展现的是两个小渔童充满天真童稚的行为,从中来展现出了儿童才有的聪明以及奇思妙想,体现了儿童的可爱天真。

(11)、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12)、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13)、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5)、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1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17)、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8)、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9)、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20)、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草》这首诗简单四句描写了小草一年四季的形态,小草的慢慢长大和枯萎,孩子也是知道的。

5、

(1)、巴女骑牛唱竹枝,藕(ǒu)丝菱叶傍(bàng)江时。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咏鹅》这首诗非常适合幼儿,这是骆宾王在7岁是所著,他以一个7岁儿童的角度描写出了鹅的姿态简单易懂,相当适合刚学古诗的孩子。

(3)、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决:决断,判定,判断。

(5)、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村居》(清)高鼎

(6)、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7)、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8)、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9)、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____白居易《观游鱼》

(12)、《牧牛图》 午后顺着小河走, 河水清清, 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 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 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 手里牵着老黄牛。

(13)、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

(14)、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7)、(简析)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18)、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19)、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20)、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1)、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宋杨万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2)、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3)、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牧牛图》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6)、——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7)、此诗语言浅显易懂。首句写得平易,“晴明风日雨干时”,点明一个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一雨一晴,风调雨顺,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动的。“草满花堤水满溪”,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这样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

(8)、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9)、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10)、白居易(唐代)-《池上》描写儿童的诗句有哪些《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11)、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1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13)、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93句感恩的作文1000字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