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03句陶行知文集经典段和读后感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11 08:24:39 admin 阅读:59
陶行知文集摘抄及感悟
1、陶行知文集精彩内容摘抄
(1)、教育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面而完善的开展,教育是对生命个体人格与心灵的唤醒,教育倡导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习和生活。生命教育,最通俗地说,就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概念,是价值意义上的范畴。它首先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于“为何而教”的答复。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着。肖川教授所倡导的生命教育包含六大理念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成全生命,就是力图从个体生命的根基上确立起精神的脊梁,使我国国民形成健全、自由之人格。
(2)、学校是大海,孩子是鱼,大海里有了千姿百态的鱼,才充满了生命力。
(3)、教师没有爱,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4)、人是不断生成的,而非预成的。在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上,遗传只是人发展的生物前提,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与教育,而二者相比,教育又是起主导作用的。
(5)、受过教育的人,是这样一个人:他(她)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
(6)、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照正直为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7)、广大基层教师大多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理论修养不够,只知道“下位”的东西,而不知“上位”的东西,只知道“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8)、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9)、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适度教育更是要求我们对待后进生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10)、当前社会,无论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是主管、老板、政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形成与陶行知先生相类似的观点,他们希望孩子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能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懂得为人处事之道,能够完成各种工作内容,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只懂课本的书呆子。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却显得特别的无力,大部分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忙碌地参与各种兴趣班,然后是学业的提高班、补习班……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来接触生活、感受生活、学习生活,自然有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难以适应生活,难以满足老师、家长、或是用工单位的殷切希望。
(11)、一提到教育与爱,在小学的生活中我们就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教育与爱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教育”。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不断的给予孩子不同的爱,要时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权力的象征,教师没有权力禁止孩子做一些事,也没有权力收回你的爱或挖制其程度。在对待孩子们的同时,不要偏激地理解你的爱,不要认为爱孩子是规定,是任务,而是要从内心真正理解后再去爱,这样的爱才是最真的,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老师要反思自己一天工作中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最真的,有哪些不足,这样以便以后的工作顺利开展。
(1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13)、大自然是我们乡村幼儿园的宝库,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教育资源,是幼儿用来发现美、创造美的表现对象,也是引发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途径。从各式各样花草树木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从沙、石、泥土到四季的农作物,一个个有趣的艺术活动应运而生。例如:乡村的稻田就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园。在稻田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割稻子、尝试用各种工具打稻谷、运输到粮库、制作稻草玩具,孩子们用这些自制、自然的稻草作品创造出了舞草龙、拔河、跳长绳、草垛跳跃、踢草球等丰富的体育游戏;除了收割,孩子们在稻田里放飞自我:或自由奔跑、或结伴捉虫、或写生、或玩草房、或踢球、或和家长一起烤红薯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发孩子们对下一季的无限憧憬。教师们追随孩子的兴趣,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开展贴近自然的各类活动,培养孩子们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
(1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行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陶行知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他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以不倦的教诲,谆谆善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啊!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一个榜样,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15)、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任,一校之长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学习,还要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建设学习型学校,培育学习型教师。
(16)、假期我有幸阅读了《陶行知文集》,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17)、重视教育的“社会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康健的”生活。
(18)、有些书都配有诵读光盘,在家里、在车上听也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在车上听“书”,还解决了没时间读书的问题。
(19)、名校长应有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笔者以为,目前的校长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人治”校长、“法治”校长、“文治”校长。
(20)、不要沉醉于别人的赞赏之中,只有不停地充实自己,才能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2、陶行知文集经典段和读后感
(1)、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
(2)、在“我的课程列表”点击“读书笔记评选活动”按钮,线上缴费后在线提交相应资料(个人信息、作品封面、书籍梗概、笔记正文),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发布。
(3)、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4)、陶行知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啊!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一个榜样,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学生的语文学习仅仅靠阅读课本中的文章,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我始终在不断摸索、尝试:
(5)、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探知能力,深入而实际地生活,勇于积极地发现美、追寻美、并且创造美。同时,老师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把美引入课堂,引入学生的心灵。”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7)、 张楠楠 仝 静 郭 岩
(8)、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9)、 陶行知先生提出师范生首先变成孙悟空,因为孙悟空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虽然做了美猴王,但依然烦恼,烦恼自己没有学会长生不老,故而跋山涉水坚持拜师,学得长生不老之术。第二个“他抱着目的去访师”;目的明确,不仅为个人长生不老,更谋求全猴类的幸福。第三个“他抱着目的求学”;道子门中的三百六十旁门一概不学,只学长生不老,目的明确。
(10)、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范文3《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11)、是呀,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与我们的理想不一致的时候,与其抱怨,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态,通过自己的行动努力去改变。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2今年学校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本《陶行知文集》,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陶行知先生,此前我只零零星星地接触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系统不全面。拿到这本书,我便开始读起来,但自觉并不深入,直到一件事情的出现让我深深折服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
(12)、鲁迅曾言:“教育根植于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这是每个教育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
(13)、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14)、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15)、二是将思想物化为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或激发教师合乎期望的教育行为;
(16)、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美)爱因斯坦
(17)、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18)、名校长应有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视野”即视力所及的范围。
(19)、爱岗、敬业、肯于奉献是职业道德观的三个层位,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
(20)、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青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3、陶行知著作摘录及心得
(1)、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2)、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3)、“不可忽视小孩子的情感”,当此句跃入眼帘时,我陷入了沉思,思绪也不由千回百转,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脑海中回荡:每当下课后,孩子总爱围在身边,顶着那一张张无与伦比的灿烂笑脸,连太阳都为之失色。他爱说笑话给你听,希望换得你的一笑;他爱为你捏肩捶背,换得一句轻声的“谢谢”,然后再欢呼雀跃般的回句“不用谢”;他爱兴奋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点滴的成果,希望听到你的一句赞美:“你真是了不起!”;他爱向你报告同学们之间发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赋予他神圣的职责;他爱将自己带来的水果与你分享,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爱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着家庭成员最近的动向,以期你对他有更深层的了解。他爱,在他犯了错被批评后,滴落下悔恨的眼泪,再伴上一句深切的忏悔:“老师,我知道错了。”以期得到你的原谅,然后转身,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4)、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也是教师应该认真研读的,因为“课标”是教师学科教学的“宪法”,是“指南针”,是方向。
(5)、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是我还没有达到的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是瞬息万变的,所以生活也就无时不在显示出教育的作用。我们的一切知识和经验来源于生活,教育也应该贯穿在生活的始终。教育也不该脱离生活,空空而谈,那样就是把教育机械化、教条化。
(6)、将我的血与汗,用作文明的甘露,浇灌鲜嫩的花朵;将我的灵与肉,化作知识的养分,肥沃强国的土地。
(7)、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8)、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9)、笔者读书的习惯是一边读、一边抄,抄经典片段、精美语句。这些片段和语句常常拿出来赏析,久而久之便能诵记。
(10)、对美好人生充满向往,对“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需要”充满信心,无限相信良好教育的力量,这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的精神修养。好教育来自教育者的好人生,而教育者的好人生既取决于好社会,也取决于教育者的自我求取。
(11)、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12)、评审费:单人每部作品收取评审费120元,双人合作每部作品收取评审费170元。每一署名打印一张证书,证书标有唯一获奖编号。
(13)、《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上册》(读书摘抄)
(14)、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着终极的关怀。
(15)、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可接近学生:这就是他的信任。——(奥地利)布贝尔《品格教育》
(16)、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17)、很多教师搞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缺乏深度,实际上就是缺乏理论高度。因此,教师首先要读教育理论类著作,中外教育名家的都要读。
(18)、也许,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这样,但是陶行知的思想,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近几年,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在小学学段的课程中,加入了《科学》这门课程,当时很多家长和老师还不能理解,孩子小,知识积累少,怎么能学好这门课程呢?实际上,科学这门课程,虽说包含内容繁杂,但是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把教育真的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门课程不管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很容易的,并且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
(19)、《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读书摘抄)
(20)、首先,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传递给学生一份爱心。
4、陶行知教育文集读书笔记摘抄
(1)、作为一名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2)、“社会即学校”是对待统教育中的封闭性的一种挑战,是在批判杜威“学校即社会”基础上提出的。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应当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茶馆、戏院、破庙、茅棚等,都可以成为大众的课堂。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在这里教育不是少数贵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3)、 作者简介:李颖,新安县磁涧镇寒鸦小学教师。人生格言:用爱心呵护孩子的童心,用童心换取孩子的真心,以真心赢得教育的开心。
(4)、主办单位:幼芽早教APP、《好家长·幼教新天地》杂志社
(5)、 读了《陶行知文集》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陶行知先生不仅是思想派的大师,更是行动派的大师。在那个家贫国弱,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尊严尽失的年代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就像是一颗耀眼的光芒给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我这半路出家的教师指引了方向。
(6)、不由想到:“技艺”略逊却铁骨铮铮的老师,和“技艺”超群却奴颜婢膝的老师,谁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7)、《人间温柔:余生做一个温暖的人》(读书摘抄)
(8)、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英)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9)、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
(10)、丁婉婷,南李村镇第二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愿把自己的爱化作一缕阳光、一眼甘泉、一片沃土,让每一粒种子都生机勃勃地成长。
(11)、理想总是高于且先于现实而存在的。没有对于什么是良好教育的理想,没有某种关于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我们就无法从事教育。
(12)、二是要读学科教学类著作。学科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几乎每天都在从事学科教学工作。所以,关于学科教学类的书籍要多读,譬如学科知识类、学科教学方法类、学科专业发展类、学科教学指导类等。
(13)、“不可忽视小孩子的情感”,当此句跃入眼帘时,我陷入了沉思,思绪也不由千回百转,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脑海中回荡:每当下课后,孩子总爱围在身边,顶着那一张张无与伦比的灿烂笑脸,连太阳都为之失色。他爱说笑话给你听,希望换得你的一笑;他爱为你捏肩捶背,换得一句轻声的“谢谢”,然后再欢呼雀跃般的回句“不用谢”;他爱兴奋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点滴的成果,希望听到你的一句赞美:“你真是了不起!”;他爱向你报告同学们之间发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赋予他神圣的`职责;他爱将自己带来的水果与你分享,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爱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着家庭成员最近的动向,以期你对他有更深层的了解。他爱,在他犯了错被批评后,滴落下悔恨的眼泪,再伴上一句深切的忏悔:“老师,我知道错了。”以期得到你的原谅,然后转身,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14)、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15)、有个男生他叫李程雨,他是班上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弯着腰,不抬头,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老师写一举一动。作业马虎、少做甚至不做;下课吵吵闹闹,一刻也不停。怎么办?我不能让他在我的手下变成问题生。我的语文课上,我故意走到他的座位边,暖暖地看上他一眼。他显得更加羞涩了。我又轻轻地推一推他的脊背,他把腰挺直了。可是,过不了一会儿,背又塌了下来。我一次又一次不经意地走过的他的座位,一次又一次爱抚他的头颅,并投以鼓励的目光。他的背直了,眼睛睁开了,第一次把目光,属于他的感激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欣喜若狂,我给他示范汉字的书写,我帮他擦去错误的答案……他越来越认真,越来越努力,虽然比不上曹文奥的书写和成绩。相信,他会越来越棒。因为有爱的浇灌,小苗的成长会更加茁壮。
(16)、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权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7)、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18)、李红强: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读朱永新教授2020新年寄语有感
(19)、《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摘抄)
(20)、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5、陶行知文集经典段落
(1)、重视教育的“逐步成长性”特点,为学生营造“正确合理的”生活。
(2)、对教育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这种爱包括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乃至爱人类。
(3)、排版合理美观、行文流畅、详略得当、有感而发。
(4)、要想成为骨干教师、名师,不断读书学习、终生读书学习是必然的途径。很多名师、名校长读书的故事、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5)、园所报送10份以上,为指导者颁发“优秀指导奖”证书,赠送幼芽早教APP园所800课程点卡。
(6)、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对人的热爱。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7)、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判断能力弱,不善于辨别,不懂得选择,在很多时候,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由成人主宰,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儿童的生活,是一面社会的镜子。”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论点当是最好的印证。这也告诫我们在实施开放教育、生活教育时,必须坚持“适合于学生、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加以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学生在毫无抵抗能力的时候受到社会上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其次是将关注的视野扩展到学校生活以外的范围,如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努力构建立体教育网络,让学生拥有一个相对纯净的、与他的认知水平相协调的人际交往空间。
(8)、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9)、重视教育的“社会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康健的”生活。
(10)、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英)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11)、写作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人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
(12)、从这一角度看,教师要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大家专著。
(13)、首先,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传递给学生一份爱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真挚的师爱。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也要像陶先生那样,用伟大的爱心去滋润无数颗童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
(14)、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陶行知文集》读后感(3)拿到《陶行知文集》这两本书的时候,有些犯难情绪。因为不知该从哪儿入手。于是就翻开了目录,立刻地,就被《师范生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这个题目所吸引。
(15)、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16)、教育不是单纯的精英教育,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因而,我们要接纳一切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学生进步的支柱,发展的希望。作为教师,不仅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鼓励,而是要能正确对待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的缺点。
(17)、《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读书摘抄)
(18)、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它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可见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19)、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魂、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这个活动不同于任何制造业的活动,也不是一个操作流程。
(20)、教师没有爱,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1)、乡村教师的优势在于立足土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例如我园某班,因为孩子吃午饭时对酷似肉圆的虎皮蛋的一句提问“今天吃的是虎皮蛋呀,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肉圆呢!”我园教师就开展了一次以“蛋”为出发点的班本课程。从家庭、社区、班级、户外四个方面出发,带领孩子开展一场关于“蛋”的奇妙旅程。乡村教师立足这片土地,清楚地了解当地乡镇有哪些资源,会根据孩子的需要,联合当地特有资源开展一系列朴实生动的课程活动,不浮于表面,用心观察幼儿、解读童心,从儿童感兴趣和需要的事物出发,寻找课程的内容,更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与需要,让孩子在玩耍中感受生活,从而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2)、红烛的风采在于燃烧中兑现自己的价值春蚕的意蕴在于羽化时超越重生的境界
(3)、想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需要对教育实情作出全面的调查与了解。陶行知先生当年提出理论,开展办学是在对中国教育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之后进行的,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论文是《中国教育哲学与新教育》,其中描述了中国当时的教育形势,包括教育人口的构成、比例,学校开办的数量、地域……。正是因为拥有了事实与数据,陶行知先生才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去坚持自己的教育观念,这些客观的东西会告诉他,也会告诉那些阻碍他的人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对的。如今,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形势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信息的爆发使得人们对于许多立场不同的观点难辨真伪。如果没有踏实的研究,那么我们的话语就会没有底气,我们的尝试就会容易放弃,我们的改革就会迷失方向,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展开调查,收集数据,仔细分析,耐心推理,提出方案,检验成果,不断调整。我们也应当借助许多学者的力量,阅览文献,甚至与一些学者合作开展研究,用事实说话。许多教师有时是有想法的,但担心自己的教学尝试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绩与升学,面对这样的疑虑,如果能给予这些老师一些相关的实践数据与结果,那么他们也许就能够更清楚自己的尝试是否是合理的,又是否有尝试的必要,鼓励这些教师勇于实验,也帮助这些教师规避风险,在不断地尝试与反馈中,相信我们就能逐渐找到最为合适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