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8句荀子是什么学派的集大成者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14 12:23:38 admin 阅读:59
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1、老子是什么学派的
(1)、吴稼祥:2013年,《公天下》,广西师大出版社,第129页。
(2)、融合的结果就产生了宋明理学。于是宋代二程和朱熹就掀起了孟子升格运动,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官方也将《孟子》钦定为儒家经典著作,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其实,此时的儒学已经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融合了佛道的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以佛家辩禅的方式来解决自己问题的思路。尤其是陆王心学追求内心的反省,倡言心外无物的思想,无疑就是受到佛家的影响。所以说,宋明理学是佛学化的儒学,儒学化的佛学。
(3)、虽然在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各国国君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尚不及于思考国家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单纯崇尚功利的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很快就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灭亡了。进入汉代之后,汉儒受到荀子的深刻影响,将儒家思想与政治稳定的需要结合起来,很快就受到了尊崇,成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国家的指导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因此,清代阎若璩指出:“尝谓三代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卿治之。”
(4)、荀子在稷下学宫德高望重,他吸收了诸子百家中的合理思想,也有统一学术,为天下大一统奠定基础的雄心壮志。以统一学术的立场,他对诸子百家思想做出了批判。不过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建立前面所论述的思想体系上,对诸子的批判是次要的,只是一笔带过。而且他在批判的时候,主要不是针对某个学派,而是针对某些人的某种言论就事论事的批判。荀子认为,像禽兽一样不遵循礼仪,以它嚣和魏牟这两个人为代表。压抑人的本性,故意显得清高脱俗的,以陈仲和史鰌这两个人为代表。推崇功利和节俭少欲,反对礼仪和音乐,而让人伦和等级制度消亡的,以墨子和宋钘这两个人为代表。口头上推崇法度,而实际上不遵循法度,以慎到和田骈为代表。不遵循先王之道,反对礼义,喜欢用异端邪说来辩论的,以惠施和邓析为代表。古代的圣王已经确定了名学,让每件事物都有正确的名称与之相应,而当时的名学家是扰乱了圣王制定的名学,制造了徒劳无益的争辩。荀子还说庄子只明白天道,却不明白人道。老子只看到天道柔弱的一面,却看不到人强健有为的一面。以上这些批判,有的合理,有的不一定正确。除此之外,荀子作为儒家思想家,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儒家其他学派的批判。他说子张、子夏、子游这几派的儒学都是贱儒。这倒罢了,更让人奇怪的是,荀子把子思和孟子这一个儒家学派与墨子、惠施、邓析这些人并列起来批判,简直视之为异端邪说了。他是怎么批判子思和孟子的呢?他认为,子思和孟子虽然稍稍遵循了先王之道,自认为很有才能,志向远大,知识渊博,但实际上并不明白先王流传下来的制度和礼法。他们标新立异,创造了所谓的“五行”学说,而实际上这种学说晦涩难懂,已经违背了圣人的本意。什么是“五行”学说呢?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以及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都有“五行篇”,根据上面的记载,所谓的“五行”指的是仁、义、礼、智、圣这五种德行。荀子认为,周公和孔子等圣人从来没有把这五种德行放在一起讨论,子思和孟子把它们组成理论体系,是师心自用。荀子注重师法,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的真正传人。他最推崇的儒家学派是子弓这一派,把子弓看成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圣人,可能荀子也是出自这一派吧。子弓是谁呢?有人说就是仲弓,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冉雍。还有人说,子弓不是冉雍,而是《汉书》中所记载的孔子易学的第三代传人馯(hàn)臂子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子弓并没有什么名声,荀子把他抬得这么高,把其他儒家学派贬得这么低,有自我抬高门户的嫌疑。
(5)、但是,具体到每个思想家个人的生命历程,又有着形形色色的差异。
(6)、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d,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駮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强国》)
(7)、在《富国》篇中,荀子还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这里,荀子提出人类社会种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所爱和所恨的都是同样的东西。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人喜欢征服别人,而另一个人则喜欢被征服,这两人和睦共处便不成问题。再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十分丰富,如同空气那么多,那也就不成问题。或者,人们在生活中隔得很远,互不相干,彼此之间的问题也会简单得多。但是,世间不是那样理想的地方,人们必须住在一起,又无法避免竞争,于是对每个人的欲望都不能不加以节制。“礼”的作用就是规定应有的节制。凡建立起“礼”的地方,就形成“道德”;按“礼”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违反“礼”的人就是没有道德的人。
(8)、近人蒙文通先生曾从中国古代民族历史与学术流变的角度,断言春秋以降所形成的东方儒家与晋、秦等北方法家之不相容(蒙文通,第151页),并对荀卿之学作了如下评论:
(9)、按孟子的看法,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可以成圣。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10)、王国维:2008年,《殷周制度论》,载周锡山编《王国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显然,萧公权一方面肯定荀学符合孔孟之神髓,但是,面对于现实政治的史实,他又不免发出了深深的疑问。不仅荀子时代符合他治人理想的君主寥若晨星,倒是后世之昏君暴君往往以荀学为自我粉饰和欺骗天下的工具。他不仅疑惑这是否由于荀子之说存在“未安之处”?说荀子本来是想将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治法结合起来,从而兼得其美,可是,实际情况是既丧失了德治之功用,又丧失了制约君权的手段,由治人与治法两“两兼之”变成了“两害之”,他因此推断荀学有“未安”之处,那么,荀学之“未安”究竟何在?萧先生并未明言,笔者以为在于其儒家道德理想与法家极权体制的内在矛盾。
(12)、荀子试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儒家道德理想,其思想也显示了巨大的综合性和创造力。可是,荀子当初用儒家道德驯化法家体制的目标并未实现,荀学中儒法消长的结果,不是儒家驯服法家的专制,反而法家的专制导致了儒家自身的异化。因为法家政制是一种权力机制,它不可能通过道德理想主义加以驯服,能够驯服权力的只能是权力。因此,从学派属性看,难以将荀子列为传统意义上的儒家。但是,他与商鞅、韩非等法家的确有不同,他主观上是想综合儒法。综合衡量其思想体系,我们很难将他说成是儒家,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法家。从他的主观意图讲,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儒即法家化的儒家,因为他试图将法家政制纳入到儒家道德的规约之下;从客观效果上与学派归属上讲,我们却只能将他定位为儒法即儒家化的法家,它意图用儒家道德指导法家政制,但主观的道德意愿难以撼动刚性的法家政制,甚至儒家道德本身却不得为与法家政制相适应而发生某种变异。
(13)、荀子长则继续求学,但却不是当时任何诸子大家的学生,而是多方受教,游学成才的名士。此等大家战国多有,不足为奇。年五十而游学入齐,并立即名震齐国,说明荀子入齐之先,已经是一个学问有成的名士大家了。
(14)、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荀子批儒家,经常提到法家理念;荀子批法家,又经常提到儒家理念;最后,综合荀子自己的主张,则是法儒互补。最典型者,是荀子在《强国》篇中叙述自己的入秦见闻,大篇幅高度赞扬了秦政之后,荀子认为秦政最缺乏的,是“王制之道,儒家之教”。另外,对于墨家以及其余学派,荀子都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批评。
(15)、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在《礼论》中,探讨了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他说,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是说,先天和后天同等重要,在其中实际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6)、许多思想家,未必具有最充分的人格的独立自由,但在思想创造上却达到了真正的独立自由。譬如孙子,譬如吴起,譬如商鞅,譬如慎到,譬如韩非子等。他们被镶嵌在特定的权力框架中,在最需要人格独立自由的时候,却必须隐忍放弃诸多的独立自由;但是,他们的思想却突破了权力框架的镶嵌,达到了能够真实表现自己思想的独立自由品格的境界。
(17)、先来看荀子对道德的论述。什么是道?荀子说,道就像一杆秤一样,是万物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荀子没有对道做出更详细的描述。那么怎么才能认识和体会道呢?荀子认为,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蒙蔽,一般人是很难明白什么是道的。人生下来会具有上天赋予的好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叫做天情。上天又赋予人类认识万物的眼耳口鼻等感官,叫做天官,这些感官都是有各自的局限性的。用来统领各种感官的是心,叫做天君。情感有迷惑性,感官有局限性,那么它们对认识道是有阻碍的,人们总是被各种因素蒙蔽,比如喜欢的,厌恶的,开始的,结束的,远处的,近处的,古代的,今天的,知识的渊博,知识的浅薄,等等,这些都会蒙蔽人们对道的认识。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明白道呢?答案是放弃感官,要用心来认识。具体的方法,荀子给出了三条,第一是虚,第二是壹,第三是静。人的心中藏了很多知识和感觉,把它们都掏空抛弃掉,这就是虚。人的心会同时认识各种不同的事物,现在把它们都放弃,只一心一意地认识道,这就是壹。人的心无论是做梦还是闲暇的时候总是喜欢天马行空,浮躁好动,现在让心静下来不动,这就是静。做到了这三点,就能明白什么是道了。这种能明道的状态叫做大清明的境界。如果人能明道,那么他就不再受到万物的蒙蔽了,叫做解蔽。不受蒙蔽,就能看清世间万物的真相。能明道,就能守道,禁止不符合道的东西。圣王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明道。我们很多人在学习道家思想后,仍然不太清楚怎样才能明道。荀子提供的方法,可以说非常切实可行了。荀子的方法,类似于一台电脑,减少磁盘中已经储存的内容,关闭掉其他多余的程序,减少它的运行内存,不要频繁地做多余的操作,那么它的性能就会好起来。在道家看来,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人的神,神足之后,人就可以掌控万物。说完了道,我们再看德。荀子没有直接谈论德,但从他对孔子言论的记录来看,他是理解和认同德的。什么是德呢?那就是虽然聪明智慧,但不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功劳遍天下,仍然谦虚退让;勇气盖世,仍然看起来胆怯而谨慎;富有天下,却不愿占有什么。总的精神就是不要太满,懂得自我减损。君子谦卑处下,就像大地一样,万物在上面生长,大地功劳至大,却从来不索取,也不停止施行恩德。荀子在书中还记录说,大禹看到两个并肩耕田的人,都会在车上向他们行礼;来到人户多的小镇,都会下车步行。孙叔敖官做得越大,就越谦虚。俸禄越高,他所施舍救济的人越多。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德的思想。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德”是比较接近的。从上面可以看出,荀子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真正能懂道和德的人。
(18)、孔孟的德治也属于人治,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君主本人的道德自觉上,原始儒家曾经构建过对于君权的三种制约形式:天命、道统和贵族制,天命的制约就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书·蔡仲之命》),道统的制约就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贵族的制约体现在孟子谈到贵戚之卿时说的:“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显然,孔孟对于君主是不放心的,更不主张绝对的君权。可是,这三种制约在荀子那里统统消失不见了。荀子首先通过完全否定天命思想而放弃了这种基于古代宗教的制约形式。至于道统制约,荀子尽管引用过“《传曰》从道不从君”(《臣道》)的话,可是荀子的道究竟又是什么呢?“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君道》)荀子似乎是被当时的社会乱局吓怕了,他将群居合一上升为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没有考虑为这一目标设定任何制约条件,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道本身蜕变为君道,君则成了道的化身。同时,他将礼义完全政治化,从理论上消解了道统的独立性,所谓的道统已经名存实亡,“从道不从君”又何从谈起呢?至于贵族的制约就更加无从谈起,因为荀子的郡县制中连贵族的影子都没有了。从周制到秦制的关键在于抑贵族而尊君权,在这一方面最为成功和彻底的是法家。孔子也尊君权并强调“礼乐征伐由天子出”(《论语·季氏》),但他要维系的是一个合多为一的大一统封建政体,贵族乃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而君主的权力无疑是受到贵族制约的。但是,法家自春秋以降就致力于废贵族和世卿世禄而强化君权,从而使得封建制度下约束君权的社会力量被扫荡一空。李斯曾称引申不害之言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史记·李斯传》)韩非亦称引申不害的话:“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可以为天下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申不害的君主集权理想,在荀子的政制中已经成为现实,在封建制下受到三种约束的君权,经由法家和荀子的共同努力,最终演变成“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的君主极权。(萧公权,2006年,第71页)
(19)、在儒家中间,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正好针锋相对。有人认为,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则代表儒家的右翼。这种说法虽能令人一新耳目,但不免过于简单化。孟子强调个人自由,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被看为是“左“的,但孟子重视超越道德的价值,与宗教比较接近。荀子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说是“右”的;但他重视自然主义,与任何宗教思想都不相容,就这一点说,又可以说是“左”的。
(20)、战国时期,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已经分化为诸多不同的派系,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思孟学派以心性之学为基础,提出“性善论”,推崇“王道”,言必称尧舜。他们趋向于以周朝礼乐制度为社会理想,以道德自律、道德教化为改造社会的手段,缺乏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现实的冷峻思考,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不为现实政治所接纳。
2、荀子是什么学派的集大成者
(1)、荀子的总体态度是:尊法,主张法治,但又认为必须以儒家教化与王道补充之。
(2)、荀子本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今河北、山西南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荀子五十岁到齐国。当时齐国国君为广揽学人,修建稷下学宫。荀子大概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位大思想家。《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许多篇论述详赅,逻辑周密,大概出自他自己笔下。
(3)、这种惊世骇俗的思想,独出于战国,独出于荀子,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4)、荀子,本名荀况,字卿,因此又称荀卿,他本是赵国人,在齐国稷下学宫担任祭酒,后来死在了楚国。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并且广收门徒,影响深远。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所以欲在政治思想上实行统必须统一文字。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的说法,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除各国古文,推行由李斯等人根据大篆改定的秦篆(小篆)。后来的隶书和楷书虽然在字形方面有很大发展变化,但字体结构基本承袭秦篆。
(7)、段玉裁:1998年,《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8)、开研究班,选什么经典来讲呢?我的基本原则:第容易的不讲,你自己可以去看,比如《论语》,外面各种各样的讲稿读本多得很。所以我要讲就讲难的,一般人讲不了的。确实《中庸》是四书里最难的。《荀子》和《管子》一样是子部最难的。难在什么地方呢?一是内容广泛,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教育、文学、逻辑各个领域的东西都有。如果知识面不广就不容易读懂。你上网查一查目录,研究《荀子》的论著也不少,但大多只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很少有人能把整部书打通了,来解读荀子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和我们现时的学术训练方法有关,只培养专家,鄙薄通才,所以就通不起来。结果就造成瞎子摸象,各说各话。
(9)、钱 穆: 1996年,《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10)、此等态度,一定使当时与后世的儒家们大为不满。
(11)、在先秦大师中,荀子是自成理论体系的大家之一。但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荀家”一说。后世儒家说,荀子是儒家,但又很有些勉强。在儒学大盛的宋代,甚至发生了“灭荀”风潮,连荀族后裔也不得不隐匿逃亡。后世法家说,荀子是法家,但也很勉强。荀子的尊儒尊礼言论多而又多,很使“新法家”们有些尴尬。
(12)、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显然,礼主要是教化手段而非政治措施,所以如此,因为礼的内在根据则是仁,“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所以孔子摄礼归仁,使儒家道德成为《中庸》所说的“合内外之道”。由于荀子主性恶,礼在人本身缺乏性情的基础,荀子在《性恶》篇说:“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他因此隆礼义而杀诗书,导致了礼的外在化、形式化和政治化,使其从教化性的措施变成了强制性的行政措施,荀子尽管重视礼的作用,却因为礼的政治化,通过表面上的“齐之以礼”,走向了实际上的“齐之以刑”,因为礼一旦被诠释为强制性的政治规范,就必定演变为法。因此,儒家的道德思想被植入到法家的政体之中,便不能不发生一系列的异变,乃是出于适应秦制的必要。吕思勉说:“荀子专论礼,而精神颇近法家”(吕思勉,第84页),其原因正在于此。综合荀学大体,荀子否定天命、主张性恶、重视刑罚、强调功利、国家至上、君权至尊等等思想都与法家相一致,加以他将礼异变为与法相近似的政治措施,荀学在性质上应更近于法家。
(13)、上述四方面,即或法家名士,也未必人人皆能如荀子这般深邃彻底。
(14)、荀子说,人类生来有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争夺,社会就会混乱,所以圣人制定了礼来防止混乱。人类就力量来说,比不上牛。奔跑的速度,比不上马。为什么反而能让牛马为人类服务呢?就是因为人类可以组成社会,团结起来互相协作,就有了强大的力量。人类社会本来不该因为争夺而产生混乱,所以人世间存在一个“义”。那么“义”要怎样才能得到实现呢?答案是“分”。所谓的“分”就是区分、辨别的意思。按照伦理关系,把人分成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等角色;按照职业,把人分成士、农、工、商等群体。每个角色和群体区分开来之后,每个被区分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义务和权利,这样就不会产生争夺和混乱了,这就是“和”。社会的混乱,让大部分人都受到伤害。社会的和谐让大部分人都得到安宁。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天子,天下的财富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天子的权利,这便是“分”的重要性。要把这么多人区分开来,必须通过“礼”来实现,礼在本质上是为了养人和爱人。总而言之,先有“义”,再有“分”,然后有“礼”,然后就会产生“和”的效果。
(15)、虽然,吾人不禁有感焉。孔孟重君主之道德而不重其权势,申商重君主之权势而不求其道德。荀子乃兼重之。集成其美,其说似臻尽善。然而一考其实,则当世之君或为其所及见者,齐则威、宣、湣,燕则子喻,楚则顷襄,赵则孝成,秦则昭襄。凡此诸君之中,无一可为荀子治人理想之根据者。及至秦汉以后,曲学之儒,窃取荀子尊君之义,赋以治人之说,阿君之好,极尽推崇。流风所播,遂之昏庸淫暴之主,不仅操九有之大权,亦得被重华之美号。以实乱名,贻害匪浅。此虽荀子所不能逆睹,而其立说之有未安,亦由此可依推见。尚不如孔孟专重君德,或可补封建之阙,申商倚任治法,或可防专制之弊。此后两千年间欲求荀子入秦所见之治,已不可多得,则荀子所图兼者或竞两害之欤?(萧公权,1998年,第109页)
(16)、荀子将秦“四世有胜”的原因联系到其民风,他赞扬了秦国国民的淳朴畏法,百吏的恭俭忠信,士大夫的明通而公,朝廷的行政效率,他将秦治视为古代理想政治一般的典范,赞叹为“治之至也”。秦国不同阶层的人格风范在荀子书中多次出现,说明秦国治道在其思想中的印象之深刻,并在客观上成为他设计理想治道的的重要参照。但是,荀子是敏锐的,他同时发现了秦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无儒”,缺乏仁义而纯任法术,于是,当李斯说秦国之兵加海内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因为“以便从事”时,立即遭到了老师的斥责:“非女所知也。”荀子又说:
(17)、荀子,是这类思想家中唯一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理论家。无论其生存方式还是其精神创造,都不能不与特定的权力框架相联系。在这种社会条件下,既要保持独立自由的人格,又要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实中的荀子,却做得极为出色——不受制于权力制约,不受制于生存艰辛,不受制于学派桎梏,不受制于关系周旋,始终坚实地立足于社会现实,始终研究着最尖锐的现实问题,始终保持着人格的独立自由与思想的独立自由。
(18)、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而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期臭味,曼而馈,代皋而食,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诸侯趋走乎堂下;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睾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以养耳,三公奉軶持纳,诸侯持轮挟舆先马,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夹道,庶人隐窜,莫敢视望;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於是者与不?(《正论》)
(19)、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这自然证明了华夏文明非凡的生命力,但从维系华夏文明的制度形态看,秦以前是八百年的周王朝封建制,秦以后是二千多年的郡县制度,而秦制是一种典型的君主专制政体,因此,所谓的历史悠久同时也就意味着华夏民族遭受君主专制的时间之漫长,以及由于巨大历史惯性而来的现代政治转型的困境。五四以降,学界多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难以变革的原因追溯到孔子身上,但孔子仰慕周文而曰“吾从周”,他明显倾向于分权型的周制而非集权形的秦制。从先秦政治思想史上看,真正为汉以后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荀子,在他的政治思想中遗存着中国式君主专制的思想密码,也潜含着中华民族政治转型步履维艰的思想动因。
(20)、过去人们一般将荀子的政体称之为“大一统”,但是,就其内涵而言,荀子所建构的大一统,与西周以及孔子的大一统具有重要的差异。“大一统”系《公羊传》对于《春秋》“王正月”的解释,《公羊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之“大”,是“重”的意思(马卫东,第119页),大一统即是重一统。至于“一统”之“统”字,《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统者,始也,总系之辞。”(何休,第2196页)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统,纪也。”又说:“纪,别丝也。”段玉裁注曰:“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段玉裁,第645页)段氏以“众丝皆得其首”释“统”,甚是传神,它清楚地表明,大一统之不是单一之而是合多为由众多整合为一统,但一统并没有消灭其间的多,而是使它们统之有宗而会之有元。刘家和先生进一步分析《公羊传》“一统”之内涵,认为“一统”“不是化多为而是合多(多仍旧在)为一。……但此‘一’又非简单地合多为而是要从‘头’、从‘始’或从根就合多为一。”(转引自马卫东:第119页)那么这里的“头”、“始”或者“根”是什么?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周礼。
3、庄子是什么学派的
(1)、但是,“大儒”们的社会理念究竟是什么,荀子却从来没有申述过。尊“大儒”,只尊精神,而不涉政治主张,这是很清楚的一种总体态度:不赞成孔子的复辟主张,但是尊崇孔子的人生精神与做事风格,同时尊崇儒家的礼治教化思想。
(2)、荀子《儒效》篇认为,真正的“大儒”是仲尼(孔子),“彼大儒者……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3)、司马迁的《史记》,将荀子与孟子并列作传,却仅仅只有两百余字的篇幅。长于而且喜好引用当事人言论与著作的司马迁,经常能将一个寻常人物的说辞,记录下长长一篇。其典型如赵良说商鞅,如全文引用贾谊的《过秦论》等。但是,司马迁却对荀子的惊人思想,没有罗列一句,对其“数万言”著作,也没有列举任何篇目。从总体上说,《史记》对荀子的态度,淡漠中包含着批评。虽然,司马迁对孟子的事迹也记载得同样简单,态度却大不一样。写孟子,司马迁开首便是一段“太史公曰”,写下了自己对孟子“罕言利”的感叹。
(4)、(申论人物)申论写作6大经典人物素材合集!高分论据赶紧背!
(5)、荀子的君主“势至重而形至佚”(《正论》),他不仅位于那个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的顶点,全权负责“论德使能而官施之”(《王霸》),而且是作为治国纲领的礼义的创立者,所谓“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王制》),君主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礼论》中说的“君师者,治之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不仅如此,荀子政制中没有为君主设置任何约束,这与孔孟政治思想显然不同。
(6)、《战国策》与刘向《孙卿新书叙录》,也有片段的荀子记载,也很简单。
(7)、在荀子的门生中,最著名的是李斯和韩非子两人,他们两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巨大的影响。李斯后来成为秦朝始皇帝手下的宰相。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以武力统一了中国。李斯辅佐秦始皇,不仅在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企图在政治思想上也实行统一。这项方针的具体贯彻最后导致了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荀子的另一个著名学生韩非子,是法家的领袖,他的理论为秦始皇在政治和思想上统一中国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下一章就介绍这一学派的思想。
(8)、因此,从制度形态上看,他将以中和为精神特质的西周之多中心的大一统转变为以极权为精神气质的单中心治道下的大统他是八百年封建制度思想上的终结者。孔孟之政治上之所谓保守,要保守的其实正是周制中多元化的政治思想,而荀子之大统一也就意味着对于传统多元化政治格局的否定。历史总是在悖论中前行,以新军国的郡县制来统一六国,从结束战乱看自然是个进步,但从从分权和多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退步,退步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要理解它的性质,就不能不涉及荀子与儒家和法家的关系了。
(9)、其荀子名况,时人相尊为“卿”,故称荀卿,是赵国人。
(10)、冯友兰(1804~19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1949年,冯友兰获得“儒莲奖”。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11)、在儒家的思想史上,荀子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荀子本人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他弟子众多,其中韩非子和李斯都天下闻名。西汉的思想家陆贾、贾谊、董仲舒等人都深受荀子的影响。荀子的弟子鲍丘子传儒学于申公,申公弟子众多,有一千多人,其中不少都在汉朝做了大官。鲍丘子还有一个弟子是西汉皇室成员楚元王刘交,刘交的后人中刘向、刘歆都是著名的学问家。荀子的学术思想不论是在西汉皇室,还是官僚阶层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荀子对儒家五经的传承有着关键的作用。《诗经》中的毛诗、鲁诗、韩诗三派都是出自荀子。《春秋》中的《左传》和《谷梁传》也是出自荀子。大小戴编辑的《礼记》中有很多篇幅和《荀子》这本书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荀子学派对五经的传承至关重要。
(12)、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和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天论》中问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这是说,与其颂赞苍天,何若积聚财富、运用得当?他又接着说:“故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就是说,如果忽略人所当做的而去“思天”,就不可能懂得万物的情性。人忘记自己的职责去“思天”,就会冒充天履行天的职责。荀子称,这是“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人与天地合参,就应该恪尽职责,如果人不尽自己的职责,而想与天地合参,那只是空想。
(13)、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礼”非常重要。如果君主能完全达到“礼”的要求的话,那么他就能实现王道了。荀子把治国理政所达到的境界分为几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王道,其次是霸道,其次是仅存,再次是危亡。仅存也就是国家仅仅能存在而已,仅存和危亡都不足道,也就是说荀子能看得起的只有王道和霸道而已。
(14)、荀子认为,名家和后期墨家的思辨大都建立在逻辑诡辩上,因而是谬误的。他就运用逻辑上“名”与“实”的关系,把这些谬误分为三类。
(15)、到了齐襄王的时候,田骈去世。在稷下的学者当中,荀子是最资深的长者。不同于多以阴阳黄老之学为宗旨的稷下学者,荀子恪守儒家传统,擅长讲说《诗》《礼》《易》《春秋》。此时的齐国正好要补充大夫的缺额,荀子因此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然而,由于荀子的学说与当时齐国的风气格格不入,齐国便有人借此毁谤荀子。随后,荀子便离开了齐国。
(16)、荀子设计的儒法体制对于中国历史影响巨大而深远,如果说秦以前的制度由武王周公奠基,汉以后的制度实际上更近于荀子的规划。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汉书·元帝纪》),无意间透露了中国两千余年间君主专制度儒表法里之天机,这一制度的骨干与理路是由荀子确立的。因此,荀子才是秦以后两千余年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真正“教父”。谭嗣同说:“故常以为两千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利用大盗”(《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第350页),言辞虽有偏激,将荀学说成乡愿也过于简单化,但是,汉以后的中国政治基本是荀子蓝图的实施却是客观的事实。正是由于秦制和孔子道德思想的内在矛盾,使得秦以后“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熹:《答陈同甫》)”。萧公权先生的疑问即荀子意图中的两兼之变成了两害之,其原因正在于此。
(17)、但是回过头来看,中国思想史上有没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传统呢?我认为还是有的,只是不要把它绝对化、教条化就好。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荀子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唯物主义的人。后面的人,柳宗元也好,刘禹锡也好,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也好,都是从他这个路子下来的,应该说还有一个唯物论传统的。我认为这个唯物论传统一直到张岱年,张岱年对历史上唯物论传统钟爱有加,其中他最喜爱的是张载。80年代中期我们思想史研究室的包遵信发表过一篇《唯心主义再评价》的文章,对唯心主义评价很高,却相对贬低了唯物论。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包遵信讲了他的观点,张岱年先生听后非常生气,坚决予以反驳。他认为绝不能抹杀唯物论哲学家的历史贡献。
(18)、现在回到正题。中唐时期,儒学和佛教发生激烈冲突,韩愈为对抗佛教,写了一篇文章叫《原道》。其中提出了儒家道统说,把周公、孔子和孟子视为儒家传道的正统。韩愈认为,孟子死后,道统中断,才使佛教学说乘虚而入。他以继承孟子自居,倡导恢复儒家道统。
(19)、联结如上足迹,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出这样一幅奋争的人生历程——
(20)、我认为,研究荀子,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经学史的方向,一个是哲学史的方向。以前中国没有哲学史,都是从经学、文化上看待荀子。刚才陈来教授谈了近年国内外关于荀子学术研究的动态,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很重要:荀子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其政治儒学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4、墨子是什么学派的
(1)、《中国哲学简史》全书28个章节,涵盖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以及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并论及中国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首先介绍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这是基于中西方哲学的气质、传统的不同来展开。该书最开始是为西方读者而写,因而有必要介绍中国哲学的精神及其产生的地理、经济背景。可以说,第一章、第二章是对中国哲学是什么以及为何如此的高度概括与阐明。第三章是冯友兰正式撰述简史的开始,冯友兰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为我们呈现了当时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景象。其后,又依据各学派的发展,向读者阐述各学派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以宏观的视野、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历程。正如冯友兰在作者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2)、从此,荀子开始了私人学馆的育人生涯。李斯、韩非,一定是这个时期的荀馆学生。后来,春申君死于权力争夺,荀子被免职了,学馆也被废止了。荀子没有被牵连处死,说明荀子与春申君只是社会情谊,而不是春申君的政治死d,兰陵令只是挂名领钱而已,并不是实际的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子一直没有停止对现实的研究,并整理出了数万言的文章流传,直至老死兰陵……
(3)、可见,周人将“不孝、不友”之类的家庭伦理也纳入了刑法的范围,用法律维系宗法道德基础,其重礼与重法同时并举。不仅《康诰》中要求对于不孝、不友者“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酒诰》曰:“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这篇诰辞要求对于参与群饮的殷民一律拘捕到京城处死,殷商旧臣参与群饮者可以先进行教育,教育不改者同样处死,亦可见周人刑罚之严格的程度。
(4)、所有的名称都是人的创造。在为万物命名时,何以这样命名,其实都是强加给它们的。称之为“狗”的动物,本来也可以称之为“猫”。但等到一个名字被大众所接受之后,这个“名”和这个“实”的关系便约定俗成了。这便是荀子在《正名》篇所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我为什么要挑《荀子》来讲呢?因为讲儒学不讲《荀子》,你了解的儒学就不是真儒学,或者说不是儒学的全貌。我过去在讲国学入门的时候就讲过,要分清什么叫孔学,什么叫儒学,什么叫经学。在做任何学问之前,先要把概念搞得很清楚,不能混在一起。“儒”作为一个学派起于孔子。孔子以六艺教育他的学生。他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孔子是站在平民儒生的立场上批评那些贵族不守礼,不按照礼去做,导致礼崩乐坏。所以他提出纠正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包括对财富、权力、享受的欲望,恢复到传统的礼制上面来。孔子的这些见解大都保存在《论语》一书中。研究孔子本人的思想学说,那是孔学。自从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立刻发生分化。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各立门户,互相攻讦。史书上有孔子死后“儒分为八”的记载。秦汉时代也有自称儒家的十五派。这些学派各执一端,行为也不相同,但都自命为儒学,因为他们都还是以“克己复礼”为宗旨的,还是延续了孔子思想这个路子走的。
(6)、最近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给“天”加上一点“敬畏”的内涵。古人非常聪明,“神道设教”,“神道”是为了“教化”而设置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智慧。从西周以来,天、天命一直具有神学的意义,到孔子之时“天”和“天命”也一直具有神学的意义。到了荀子之时,就排除了“天”和“天命”的神学意义。我们中国哲学史不能少了这个东西,不能没有对“天”的神学意义的反面的质疑,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真理出现。但是,“真”和“善”之间的关系,真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这是哲学家应该好好考虑的事,我想这个意义也很大。
(7)、提起荀子,很多人都忘不了他那篇“青出于蓝”的《劝学》,作为战国末年的学派宗师,荀子的成就远不止如此。
(8)、 2006年,《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第71页。
(9)、荀子的相关史料太少。《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只给了荀子两百余字的篇幅,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对于荀子的人生坎坷,我们只能凭借史料留下的阶段框架与结局,去合理推断其中蕴含的风浪坎坷。综合史料,荀子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一串坚实的足迹:
(10)、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设立了五经博土的官职,钦定这些人才能拥有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儒学变成国家意识形态后,儒学就向经学转化。什么叫经学?经学特指西汉以后,作为历朝历代国家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学说。因而,假如一种学术要称得上经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它曾经支配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第它以当时政府所承认并颁行标准解说的经典作为理论依据;第它具有国定宗教的特征,即在实践领域中,只许信仰,不许怀疑。因此,儒家学派尊崇的、孔子亲授的五经,且得到在位君主认可的解释就成为经学。其范畴较孔子本来的学说一一孔学为宽,但较儒学为窄。所以我们讲国学,不能孔学与儒学不分,或者儒学与经学不分,乃至把三者混为一谈。
(11)、“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荀子)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
(12)、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13)、中国文化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14)、临淄著名的稷下学宫,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舞台,汇聚了当时各个主要学派的重要学者,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慎到等人都在这里宣传他们的学说。齐宣王对这些学者的事业非常支持,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齐宣王将他们都封为大夫,允许他们不管理具体事务而自由议论。
(15)、关于“名”的逻辑功用,荀子在《正名》篇中说:给事物命名,“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实者莫不同名也”。这是说,万物各有赋予它们的名字。凡相近的事物,名称也相近;不同的事物,则名称也不同。这样可以使人知道,不同的现实有不同的名字,不致引起混淆。
(16)、大家都知道,荀子提出过“法先王”“法后王”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把“法先王”和“法后王”对立起来,认为荀子是“法后王”,其他人是“法先王”。“法先王”是复古的、倒退的、反动的。实际上,荀子是既“法先王”,也“法后王”。“法先王”就是讲“文化传承”,就是继承尧舜以来的文化传统,他讲过:“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他也曾批评惠施等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后王”就是立足于当时政治,讲“政治儒学”。我们从中国现代社会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是“法先王”。但这不意味要把现代社会倒退到古代,这只是文化上的传承。若从政治上讲,那还要以现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主,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法后王”。荀子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什么?是孟子一派过于强调“法先王”,“言必称尧舜”,什么事都按尧舜的方法办。荀子对孟子一派有所修正,“隆礼义而杀诗书”,“杀”是减少、降等的意思,就是要把《诗》《书》地位往下降,把“礼义”的地位往上抬,把当世的事情放在首位,我认为这是当时儒学策略的一个调整。
(17)、在儒家经典之中,有两部书专谈仪礼。一部是《仪礼》,叙述举行祭祀时的仪式细节。另一部书是《礼记》,内容是对仪礼的解释。据我看,《礼记》中的大部分是荀子门人所作。
(18)、有人会说,这种人为的区分是不是不公平?凭什么哥哥要比弟弟优先?做官的就要比耕田的享受更优厚的待遇?这其实是根据人的能力和资历来确定的标准。哥哥比弟弟大,如果不按照年龄来确定分配标准,两个人争起来就没完没了。做官的比耕田的需要更高的能力,所以待遇也更优厚。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待遇,你也可以好好学习,去做官。而且荀子认为,即使是贵族,如果没有能力,也要降级为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通过学习晋升为卿相士大夫。所以,在荀子的社会理论中,社会的阶层并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动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