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68句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A.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1-23 22:52:34 admin 阅读:59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
1、心学王阳明最经典两句话
(1)、选项:A:人与人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自身的和谐D:天人合一答案:(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天人合一)
(2)、总之,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具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应该加以辨别。良知在其中发用的见闻意义上的有,在他看来是不可无的。有善有恶之有所刻意、执着意义上的有,在他看来则是不可有的,当然这是针对上根人或达到较高阶段的学者来说的。之所以不可有刻意、执着,不过是因为刻意、执着会妨碍良知本有的不断好善恶恶能力的发挥而已。
(3)、问题:实事求是原指( )选项:A:求是学风B:科学方法C:科学态度 D:经世致用答案:(求是学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
(4)、摘 要:与后世质疑和批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阳明自身坚信“四句教”是既具普遍性且无弊的工夫指点语。在他看来,“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不过是对“已发”之意识状态的描述,是不同条件下达致“好善恶恶”的不同进路。无善无恶指意念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没有且不必刻意和执着;有善有恶指受私欲牵累而必须有所刻意、执着。分别以两者为核心的“四无”和“四有”的为学进路并无高下之分,差异主要在入手处不同。四句教包含四无和四有两条为学进路;无善无恶的含义包含好善恶恶,并以其为根本。这两点分别保证了四句教的普遍性和无弊性。后世往往忽视这两点,质疑和批评也就由此而起。
(5)、在天泉证道中,阳明说的“有善有恶”,便是指好善恶恶却又不免有所刻意、执着。之所以只是“有所”,原因就在于良知虽然没有提供工夫的全部动力,但由于良知自知、自觉,因此良知无论如何都对工夫提供了指引和一定程度的推动。和无善无恶一样,有善有恶本是达致好善恶恶的一种进路,就如阳明所明确表示的:“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1)不过,这是在心体受到私欲牵累条件下的进路。阳明认为应该摆脱私欲的牵累,超越有善有恶而达致无善无恶的阶段。他对尚且停留在有善有恶阶段的钱德洪提出了批评:“有只是你自有,良知上原来无有。”(2)此处的“有”,即指有善有恶,意思是有所刻意、执着。“良知上原来无有”,不是说良知本体是空无一物,亦即全无好恶能力的,而是说由于良知自然有好善恶恶的能力,因而本无须借助刻意、执着。阳明其后说“一过而化”强调的是良知不留滞,亦即不执着的特点。至于不刻意的特点,则是由后一句“亦何费纤毫气力”(2)所表达。由于工夫完全出于良知的动力,因而不必刻意,所以说不费丝毫气力。阳明将这种工夫称为“合得本体功夫”更细致地说,这已经是完全出于本体之动力,且符合本体之准则(即好善恶恶)的工夫,亦即实现了本体与工夫的完全合而不仅仅是合于本体之准则的工夫。事实上,有善有恶的工夫便已是合于本体之准则,并且部分出于本体之动力的工夫。因而无善无恶是严格意义上的本体工夫,而有善有恶则可说是广义的本体工夫。
(6)、多选题:礼教的核心是:()选项:A:朋友有信B:夫妇有别C:父子有亲D:长幼有序E:君臣有义答案:(朋友有信;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君臣有义)
(7)、先生说:“如今,我将要远征,正想给你们来说破这一点。两位的
(8)、王畿将有无归结为动静的思路,也与阳明不同。阳明认为:“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全集》卷第202页)静与动的区别在是否合于本体的准则。有与无的区别则在是否包含刻意、执着。动静与有无所属问题领域本就不同,不可等同视之。阳明认为有善有恶是“有心之私”,因而属于动,是针对已达致道德境界之后,心体可以自然发用的较高阶段而言的。在初学阶段,有善有恶却是必要且有效的工夫,因而属于静。王畿将有善有恶完全归入动的范围,表明他没有看到其在初学阶段具有的积极作用。
(9)、单选题: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选项:A:推理B:分析C:实践D:认识答案:(实践)
(10)、选项:A:以仁为本B:个人主义C:以民为贵D:以人为尊答案:(以仁为本;以民为贵;以人为尊)
(11)、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
(12)、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13)、阳明后学中的一些学者在解释无善无恶之际,对阳明在发用上说无善无恶的思路,有明确的认识。如北方王门的杨东明,便认为阳明提出的无善无恶,指的是已发之感应上的善:“文成所云‘无善无恶’者,正指感动之善而言”(《明儒学案》卷第760页)。东明看到了阳明所说无善无恶是指“感动之善”,这一点在晚明时代学者纷纷从未发之性或本体角度理解四句教之无善无恶的氛围中可谓独树一帜。5又如素有“江有何、黄”之称的另一人何廷仁,也是从已发之感应角度解释四句教前两句内涵的。他说:“师称无善无恶者,指心之应感无迹,过而不留,天然至善之体也。心之应感谓之意,有善有恶,物而不化,著于有矣,故曰‘意之动’。”(《明儒学案》卷第523页)廷仁对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的解释,都立足于心的感应作用来谈,并进而认为“应感无迹,过而不留”,就是“天然至善之体”,亦即心体。
(14)、选项:A:普遍和谐B:以和为贵C:中庸之道 D:天人合一答案:(普遍和谐;以和为贵;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
(15)、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三十而立,四十(),五十知天命,六十而(),七十()
(16)、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选项:A:伦理精神B:道德准则C:礼教传统D:法治精神答案:(伦理精神,道德准则,礼教传统)
(17)、多选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选项: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以民为贵答案:(以仁为本;以人为尊;以民为贵)
(18)、就目前的讨论而言,王畿很好地把握了阳明的主张。不过,在四句教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考察王畿看法与阳明的异同,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反观阳明的主张,尤其是就现有材料来看,四句教中蕴含的“四有”和“四无”两条为学进路,首先是由王畿在与钱德洪论学时揭示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阳明意旨在其后学中是如何发生偏离的。
(19)、钱德洪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钱德洪的话沿用宋儒天命之性、习心等说法,可以理解为:“无善无恶是天性,有善有恶是习心。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复性。”
(20)、问题: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选项: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答案:(实践)
2、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A.
(1)、问题: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选项:A:民为邦本B:重视民意C:敬天爱民D:革命思想答案:(民为邦本,重视民意,敬天爱民,革命思想)
(2)、王畿对有善有恶内涵的理解,与阳明存在差异。如前所述,有善有恶工夫不仅遵循了本体的准则,而且获得了本体的推动,只是来自本体的动力不构成工夫的全部动力而已。亦即在阳明看来,初学阶段(亦即尚未达到道德境界的阶段)的有善有恶工夫,可以说并非完全的“自然之流行”,而不是像王畿那样直接说成“非自然之流行”。王畿之所以认为有善有恶只是权法,主要原因便在于他认为有善有恶作为工夫是没有本体推动的,亦即完全不是本体工夫。
(3)、在他看来,人的主观意识“心”主管天下万事万物,万事万物。
(4)、选项:A:道德准则B:法治精神C:礼教传统D:伦理精神答案:(道德准则;礼教传统;伦理精神)
(5)、阳明夫子之学,以良知为宗,每与门人论学,提四句为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学者循此用功,各有所得。绪山钱子谓:“此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先生谓:“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著于有矣。自性流行者,动而无动;著于有者,动而动也。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绪山子谓:“若是,是坏师门教法,非善学也。”先生谓:“学须自证自悟,不从人脚跟转。若执著师门权法以为定本,未免滞于言诠,亦非善学也。”
(6)、龙溪曰:“人之根器不同,原有此两种。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便从无处立根基,意与知物皆从无生,无意之意是为诚意,无知之知是为致知,无物之物是为格物,即本体便是功夫,只从无处一了百当,易简直截,更无剩欠,顿悟之学也。下根之人未曾悟得心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心与知物皆从有生,一切是有,未免随处对治,须用为善去恶的工夫,使之渐渐入悟,从有以归于无,以求复本体,及其成功一也。上根之人绝少,此等悟处,颜子、明道所不敢言,先师亦未尝轻以语人。楚侗子既已悟见心体,工夫自是省力。只缘吾人凡心未了,不妨时时用渐修工夫,不如此不足以超凡入圣,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其接引人亦须量人根器,有此二法,不使从心体上悟入则上根无从而接,不使从意念上修省则下根无从而接。成己成物,原非两事,此圣门教法也。”(5)(P721)
(7)、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讲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去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8)、古人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顺着自己的恶念去行动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样,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不可收拾;而顺着自己的善念去行动,就像登山那样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信心、毅力。
(9)、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10)、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11)、选项:A:实践B:分析C:认识D:推理答案:(实践)
(12)、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13)、《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14)、第一般人认为,就上根来说,“从本源上悟入”,便已经足以“一了百当”。然而,阳明认为这还不是完整工夫。“一悟本体即是工夫”,是说此悟道是工夫,虽然其所悟之内容已是究竟,但不是说工夫也已是究竟,仅此便已足够。阳明说上根“一悟本体”之后,“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意是说,此时上根已经可以突破人己之分、内外之别,不受有我之私(“自私”)和事上刻意(“用智”)这两个工夫主要障碍的牵绊,能够完全出于良知本体之动力以好善恶恶并为善去恶。可见,尽管工夫的动力源自对本体的彻悟而无刻意、执着,然而无论如何,“一悟本体”之后,上根仍然有必要做好善恶恶、为善去恶的工夫。这一要求也回应了德洪的担忧。他在与王畿论辩的过程中,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若见得本体如此,只说无功夫可用,恐只是见耳”。
(15)、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16)、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选项:A:天人合一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与人的和谐D:人与自身的和谐答案:(天人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17)、天泉证道大意,原是先师立教本旨,随人根器上下,有悟有修。良知是彻上下真种子,智虽顿悟,行则渐修。譬如善才在文殊会下得根本知,所谓顿也;在普贤行门参德云五十三善知识,尽差别智,以表所悟之实际,所谓渐也。此学全在悟,悟门不开,无以征学。然悟不可以言思期必而得。悟有顿渐,修亦有顿渐。著一渐字,固是放宽;著一顿字,亦是期必。放宽便近于忘,期必又近于助。要之,皆任识神作用,有作有止,有任有灭,未离生死窠臼。若真信良知,从一念入微承当,不落拣择商量,一念万年,方是变识为智,方是师门真血脉路。(5)(P311)
(18)、解析: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19)、单选题:“心外无物”的“物”是指:选项:A: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B:天C:原子D:事答案:(事)
(20)、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3、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什么
(1)、与前面三种文献相比,学术界对于《钱绪山行状》的关注度要低得多。这里,我们试图探讨:其《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并非王阳明的亲笔,亦难以确证就是另两位当事人王畿、钱德洪的亲笔;其《天泉证道纪》有可能是弟子据王畿之意所撰。有鉴于此,王畿为钱德洪亲笔写的此一《行状》,其史料价值理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2)、然而,且不论在本体上至善与无善这两个描述语所指的性质究竟如何并存,重要的是,如前所述,王畿对无善无恶之内涵的解释,虽然以未发之本体为依据,却又是落在已发之感应上来谈的。而在已发之感应上,当然有善恶可言,心既可以对事物施以好恶而作出善恶的评价,也可以对自身好恶是否循理或说合于本体作出善恶的判定。根据阳明体用一致、用上说体的思路,恰恰应该以感应之善来印证本体之善,而不是像王畿一样,由本体之至善推出无善,并反过来用本体上的无善支撑感应上的无善。因此,固然王畿对无善无恶内涵的解释符合阳明之意,然而他对无善无恶何以得名的原因的解释,却未免出于己见,且他把无善无恶之所以得名的根本原因放在未发之本体上,这便与无善无恶乃由已发之感应而得名之间,产生了龃龉。
(3)、 答:请确定您输入的内容与题目基本一致,只输入题干(题目)部分,不能有多余的字、特殊符号和错别字!!!
(4)、(4)《王阳明全集》,2014年,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5)、学术界论四句教及天泉证道,《传习录下》、《(阳明)年谱三》、《天泉证道纪》三种文献的被引频次最高。陈来指出:“这三个材料是我们讨论四句教的基本依据。在这三种当事人的记录中,记录者各自强调了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观点,虽然三种记录互有差别,个别问题上差异很大,但大体上说都真实地反映了阳明思想的不同侧面。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接近天泉证道的全部真实情形。”(3)(P198)
(6)、徐爱又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吧。”
(7)、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8)、选项:A:“心气一体”B:“致良知“C:“知行合一”D:“心即理”答案:(“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
(9)、限于篇幅,这里只看维护者的做法。四有句以“无善无恶心之体”起首,四无句以“心是无善无恶之心”起首,足见“无善无恶”在四句教中的核心地位。顾宪成(1550—1612)的《与管东溟书》指出:“吾儒曰性善,释氏曰性无善无恶。两者各自为一宗,其究竟亦各自成一局,不须较量,不须牵合。”“阳明谓佛氏倚于无善无恶,不可以治天下。”(《证性编》卷5《质疑上》)(21)(P4461)日本江户时代著名阳明学者佐藤一斋(1772—1859)有云:“然文成之无善无恶,即所谓至善,而与禅家之无善无恶不同。学者宜潜心以领会其旨,而不猜于语可也。”(1)(P364)在维护者看来,以“至善”释“无善无恶”,四句教就将撇开与禅宗的干系,四有句尤其将成为纯正的儒门宗旨。周汝登(1547—1629)的《九解》其一就说:“维世范俗,以为善去恶为隄防;而尽性知天,必无善无恶为究竟。无善无恶,即为善去恶而无迹;而为善去恶,悟无善无恶而始真。教本相通不相悖,语可相济难相非,此天泉证道之大较也。”“经传中言善字,固多善恶对待之善。至于发心性处,善率不与恶对。如中心安仁之仁,不与忍对;主静立极之静,不与动对。《大学》善上加一至字,尤自可见。荡荡难名为至治,无得而称为至德,他若至仁至礼等,皆因不可名言拟议,而以至名之。至善之善,亦犹是耳。”(《东越证学录》卷1《南都会语》)(15)(P429—4430)
(10)、问题:儒家的核心概念是:选项:A:知B:义C:礼D:仁答案:(仁)
(11)、单选题: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选项:A:性有善有恶论B:性相近C:性恶论D:性善论答案:(性相近)
(12)、《王阳明全集》卷3《语录三》为《传习录下》,其辞云:
(13)、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14)、单选题:儒家的核心概念是:选项:A:仁B:知C:礼D:义答案:(仁)
(15)、问题: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选项:A:对B:错答案:(错)
(16)、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17)、日本东北大学现藏封面题为“阳明先生遗言录二卷稽山承语一卷”的手抄本一册,实为《阳明先生遗言录》、《稽山承语》两书。据陈来介绍,《稽山承语》篇首题“虚生子朱得之述”,凡45条,“当皆为阳明晚年语录”(13)(P616)。其第25条为:
(18)、单选题: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选项:A:认识之心B:羞恶之心C:审美之心D:是非之心答案:(是非之心)
(19)、 如果仍然没有搜到,那么等待一阵子就会有了,因为丫丫搜题有很多兼职的同学给大家专门做题并录题的哦!
(20)、《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总之,在阳明直接针对良知的论述中,“有”具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应该加以辨别。良知在其中发用的见闻意义上的有,在他看来是不可无的。有善有恶之有所刻意、执着意义上的有,在他看来则是不可有的,当然这是针对上根人或达到较高阶段的学者来说的。之所以不可有刻意、执着,不过是因为刻意、执着会妨碍良知本有的不断好善恶恶能力的发挥而已。
(2)、选项:A:原子B:天C:事D: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答案:(事)
(3)、选项:A:《论语》B:《大学》C:《传习录》D:《孟子》答案:(《孟子》)
(4)、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5)、④许孚远著有《敬和堂集八卷(存四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6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497—548页),集中未见《九谛》。
(6)、问题: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选项: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答案:(性相近)
(7)、4由此也可看出,儒家对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并非没有明确区分。只不过,两者的差异不仅在于是否有为。阳明说:“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全集》卷第23页)修德过程是一个日进无疆的过程。天地境界不仅在方式上做到了无为,而且在内容上也对道德境界进行了拓展和深化。
(8)、不过,尽管良知离不开见闻,良知必体现于见闻之中,然而见闻不能留滞良知,良知本可超越见闻之牵绊,当机发出新的好善恶恶的意念。阳明将具备这一能力的良知和太虚(即天道)相提并论。良知运用见闻,犹如太虚运化万物。良知不受见闻的留滞,能当机发出好善恶恶的念头,就像太虚不受万物的阻碍,能自然、恰当地让万物生息。就太虚的这一特点,以及良知与其的同质性,阳明说:“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又何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2)此处的“有”,指太虚中的万物。正因为良知不受见闻留滞,所以阳明说:“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全集》卷第121页)这句话等同于良知“不滞于见闻”(《全集》卷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