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35句言必信 行必果是什么意思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01 09:31:24 admin 阅读:59

导读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言必信行必果什么意思啊 (1)、·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2)、杨绛:孔子是一位可敬可...

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言必信行必果什么意思啊

(1)、·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2)、杨绛: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3)、然而,孔子这句话真意却被误解了几千年,是想当然断章取义的结果。

(4)、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5)、孔子很无奈地道:“唉!他们都是一些器量极小的人,算什么东西呢?”

(6)、孔子又回答:“那些说了话务必切实做到,而且,行动一定要坚决完成的人,这是不问黑白,只管执行自己意见的小人呀!这就是又次一等的士了。”

(7)、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8)、出处:唐·李延寿《北史·周本纪》:“背惠怨邻;弃信忘义。”

(9)、相对应社会地位较高之人,小人就是指地位不高的普通人,后世,小人才演化成多种含义。

(10)、正确理解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涉及到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判别逻辑,以及之所以做出这种结论的道德观念依据。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在内在联系上加以贯通,才能准确理解孔子的真实意图。

(11)、白话释义: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2)、精神:自己与整个世界其他系统的关系。(人生的意义)

(13)、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14)、网上流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名著解读。很多像于丹一样装腔作势,一惊一乍。最常见的如:

(15)、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6)、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朱子语类》卷十四)

(17)、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18)、孔子名言“言必信,行必果”,风行当代,不少公众场合都挂着这句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19)、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广泛传播,其正确含义竟不知所踪了。

(20)、孔子回答说:“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奉命出使各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人就可以叫作‘士’了。”

2、言必信 行必果是什么意思

(1)、当然,以上例子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但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可能都做过或做着这样类似的事,信口开河,轻易许下承诺,事后才醒悟是不对的,但又纠结于自己应该做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不想落得一个背信弃义的评价,所以就勉强自己去做了,结果当然是害人害己。

(2)、叶公说:“符合仁爱叫诚信,遵循道义叫勇敢。听说胜这个人务求实践诺言,而又遍求不怕死的人,应该是有私心吧?不管什么话都要实践,这不是诚信,不管什么事情都不怕死,这不是勇敢。您一定会后悔的。”

(3)、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4)、可见,“小人信”与“君子信”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小人士”的“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5)、所以,不管是知错不改还是知错就改的“言必信,行必果”都是不可取的,这句话的约束力应该体现在言和行之前要深思熟虑,确认之后言了、行了就要向着言必信,行必果的目标前进,不消费自己的信任度,也不让他人失望。

(6)、“必”是一种在思想和观念两方面都必须屏弃的先天性缺点(我们在往期《记载了孔子进行宗教修行的六大证据》一文中,在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句的正义中,已经指出了“必”的弊端)。不仅在宗教修行这种最高层次上需要去“必”,即使是在社会生活层面,同样也需要去“必”,所以,孔子只认为“不辱君命”的士才是第一等的,这样的士一定“不必”,而且知道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并能够根据情势而灵活变通地完成使命。

(7)、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8)、能力:我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掌握了什么技能?(如何做,懂不懂)

(9)、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10)、但是,由于这种理解毕竟只是“理解”而不是孔子“亲口所说”的原话,所以就如实地记录下来,“以资(后人,读《论语》者)参考”。

(11)、子贡又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12)、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13)、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4)、子西不听叶公所说,还是坚持把胜召回来,结果后来,子西就被胜所杀。

(15)、第可不可以用泛指所有人的“人”代替“大人”?

(16)、环境,行为,能力属于下三层,信念,身份,精神属于上三层。

(17)、发生了这种事,最应该做的就是知错就改、悬崖勒马,即使有那么一些不开眼的人责怪你是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也好过傻乎乎地做着不该做的事。

(18)、这是孔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呢?我们可以到他的继承者孟子那里看看。

(19)、这样的人,很容易受到别人,或者听命于上面的指令,或道听途说不加澄清,不会明辨是非,只是浅薄固执的寻求“任务”、命令的达成,用现在的话来说,很容易变成一傻冒。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是非。

(20)、环境: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地,其它人,其它事物)

3、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解释

(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孔子评论说:“这班见识短浅的人算得了什么!”

(3)、孔子这句“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

(4)、我们认为,孟子关于“言信行果”逻辑的论证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不但没有意义,反而造成了逻辑上的“进一步”的“混乱”。

(5)、出处: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6)、子贡不解,问道:“刚刚订盟约,也可以背弃吗?”

(7)、至于「言必信」中的言,指的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包括自己说过的任何话(莽撞的气话、吹牛的大话、违心的假话也属于「言」)。总之,只要我说过我要做,我就会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发言人也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用「言必信」这个说法的:我国要制裁相关美国企业,这件事不需要别国配合,也不是向别国做的任何承诺,纯粹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宣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必」字。「必」使得「言」成为了对于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只要说过的,100%都要做;去做的,100%要做成。显然,这已经不再关乎是否讲信用的问题,而变成了「人的行动取决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原则」。

(8)、所以,尽管孔子为《易》作了七种传,而且,周易64卦本身就是谈论阴阳五行的,但是,孔子连“五行”二字都没有提及!可见,孔子根本就不承认“五行学说”的“合法(此“法”为“天地之道”)性”。换言之,孔子认为“五行”根本就不是什么“常”,更与“信”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

(9)、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0)、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朱子对五常的理解,是与孟子在“同一档次”的。也就是说,朱子对究竟应该取“五常”还是“四常”也没有“明确”的看法与主张。换言之,朱子也根本就没有理解孔子思想体系之核心观念的能力,于是,就沿用了孟子的说法,舍掉了“信”而保留了“仁义礼智”。

(11)、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有孟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涉及”,并力图进行一下“修正补偏”。

(12)、有一次,在《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力》的课堂上,老师讲到了,NLP6个逻辑层次时,突然理解了,孔子为何要这样的,也明白了孔子至所以过了2000多年,依然还值得我们学习的原因之一了。

(13)、显然,这里的“信”与作为天之道的“诚”,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

(14)、子贡问:“现在从政的那些人呢?”孔子说:“唉!都是些器量狭小之辈,何足挂齿呀!”

(15)、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做到“惟义所在”,那么,每个“人”就都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那么,孟子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只有“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

(16)、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7)、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8)、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9)、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0)、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4、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简介

(1)、当时,我自己在想,言必信,行必果,还只小人哉!那我很多时候,言也没有信,行也没有果,那不是小人不如,禽兽不如,猪狗不如了吗?所以对孔子这句话是不理解的,甚至是误解的。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4)、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道德”是“仁义”最高原则,“信”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用“道德”来衡量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去承诺守信。

(6)、其实,“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的重音是在两个“必”字上。这两个必字是与“硁硁然”进行搭配的。或者说,如果不是重点强调“必”的这种情形,“硁硁然”就没有落脚之处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对“必”的执着,才使得“小人”这种“顽固不化”的形象跃然纸上——硁硁然,所以,才引起孔子的慨叹或叹息(小人“矣”)。所以,我们认为,孟子用“不必”来否定“必”,应该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

(7)、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一个实例(《孔子家语·困誓》中也有记载,不过更加详细而已):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9)、也正因为孔子特别看不起这类人,所以,后世孟子还在《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补充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0)、·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原句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2)、在《论语》中,孔子对与此处所谈之信有关的言论如下(为减少篇幅,省略了所出篇章的加注和“子曰”字样):

(13)、我不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我并不是想用一个字、一句话的误用去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我只是想用这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帮助大家看到背后更大的问题。对于被中国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孔子、孟子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天强大到能用武力实现统他们会为我们鼓掌喝彩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许是: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都追求国家统一。只要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就要拿回来。只要「主权」(这是一个伴随着帝国主义传来的西方概念)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统治。

(1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15)、我们认为,在孟子、董子、朱子和王子几个儒家“重量级”人物中,对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理解得最为“偏离”的,应该首推孟子。所以,我们的讨论就自然会围绕孟子进行。

(16)、开始人们不相信真会有赏,后来有人按要求搬走了木杆,果然得到了商鞅的赏赐。

(17)、就是我们要能够判断是非黑白,要具备清晰的分辨能力,谨言慎行,你要说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话,然后才能说我做的,做我说的。

(18)、“赤子之心”一般用于指代纯真善良、自然质朴的婴幼儿心灵,或者是一种充满德性的婴幼儿的心。这大概是源于《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等说法。

(19)、其实,这也是凡是不能绝对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20)、这里所说的“孟子为什么走上了歧途”中的“孟子”,实际上包含了像孟子一样没能真正理解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的“所有人”。这个“所有人”,包括大众和所谓的“学者(古代称为大儒)”在内。

5、言必信行必果,什么意思

(1)、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所以,只有符合义的标准,这个诺言才应该而且能够被践行,否则,就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3)、孔子再次解读:“如果同一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很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乡里的人称他格外尊敬自己的兄长,这样的人算是差一点的士了。”

(4)、那么,「中国人」真的「一向」讲求「言必行,行必果」吗?在我开始学习中国哲学之前,我确实也是这样想的。毕竟,这句话听起来就像儿时印刷粗糙的启蒙读物或者街头画风惊人的传统文化宣传画上会讲的话。比如:

(5)、另一方面,由于本期内容是与上期相衔接的,所以,还必须围绕孟子进行。

(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8)、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9)、在明确了这个含义下,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第一段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并把关于大人的定义嵌入其中,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

(10)、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11)、另一方面,义是与利相对举而言的,“小人士”为了“生存”,是不敢不“言必信行必果”的。即便是就今天的情形而言,如果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准则,在相互间的“利益交换”中,“小人士”是无法“混”下去的。尤其是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没有“信(契约精神)”是寸步难行的。

(12)、事实上,我们发现,孟子的这些话,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弟子有子关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的“翻版”,但却没有有子的说法语意更加准确和逻辑更加严密。因为在有子的观点里,我们可以得出清晰无误的结论,即:信该不该守,应该看一看所许的诺言能不能符合义的标准与要求,符合就去践行,不符合就不去践行。这对每一个人都适用,不存在“君子小人”和“大人大众”的区分,是“该不该”和“能不能”二者的内在统一。

(13)、信,从一个人的角度看,调节的是人的言与行的关系,从一个人的外部看,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是人自身的修身,是人的行为是否发自内心(诚于心而形于外),是否符合道义。

(14)、这个问题出现在《论语》的《子路》篇中,是孔子在回答子路提问时给出的结论。应该说,自《论语》问世以来,孔子的这个结论就难住了儒学名下的所有“弟子”。

(15)、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之举,这种强拉硬扯,不仅没有真正维护孔子的“形象”,反而使孔子因此而“蒙羞”。

(16)、第孟子这里所说的“大人”,是不是与“小人”相对称的大人。如果是,为什么孟子要在孔子“君子与小人”对举的概念语境中节外生枝而搞出一个“大人”与“小人”的对举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换言之,大人、君子与小人三者是什么关系,尤其是大人与君子是什么关系?

(17)、宗族里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也称赞他尊敬兄长,这是中士。

(18)、注意,这里孟子是不管齐国的民悦不悦的,只看燕民悦不悦。如果你问,怎样能让别人「悦」呢?每当君王问孟子自己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总是告诉他:先发挥「仁」的精神,把自己已经统治的人照顾好。若你已经统治的地方本身就矛盾重重,还想着要统治更多人,犹如缘木而求鱼。当自己已经统治的人有很高的幸福感时,别人自然也想被你统治。这就是所谓的「仁者无敌」。「统一」,说到底不是国家有多强大的问题,而是内部政治是否清明的问题。

(19)、我们可以从儒家的思想实质为这种抑信崇义寻找原因。

(20)、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一致。墨子不仅强调言行一致,而且注重言行的功利效应。孔子认为,文字在实践中是有价值的,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不应该多说。说得多,说得漂亮,不付诸实施,是空谈。

(1)、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承担一定民族使命的人。其次是孝顺父母,服从哥哥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当权者,孔子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孔子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2)、孔子曰:“要挟下订立盟约,神是不会认可这种盟约。”

(3)、孔子说这一句话是什么时候,是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一次到了魏国,遇到了一群强盗,要杀孔子他们,孔子告诉强盗,他是谁,请不要杀他。强盗之中,估计也有读过书的,知道孔子很有名,那就不杀吧。但要孔子保证,不能向官兵告发,孔子点头同意,于是强盗就放孔子一条生路。

(4)、子贡问:“敢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出言必定守信,做事必有结果。这是像石头一样固执的小人啊!但也算是次一等的士吧!”

(5)、其实,孔子并不是认为说话诚实守信,行为追求结果是不对的,他否认的是那些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言行的做法,做出这种事的人是小人。

(6)、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7)、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8)、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已经指出,孔子的仁与义大体上可以对应于老子的道与德。孔子之所以用义取代了老子的徳,完全是出于“自立门户”的需要。所以,理解孔子的义的含义与内容,可以仿照理解老子的德的含义与内容来比照进行。这就意味着,义与徳的核心内涵是它的本体论含义。在它由形上层次进入形下层次的时候,其概念表述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9)、那么是不是说“言必信,行必果”就不重要了呢?其实不然,孔子还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可以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品德,但是做到这些还不够,还要懂得变通,“唯义所在”。

(10)、如果恪守承诺,违反良知做出错事,就是孔子反对的小人行径的“言必信、行必果”了。如果对承诺有所变通,虽然没有践行承诺,却保全了更高标准的道义要求,这更值得称道。

(11)、可见,孔子的看法到今天也适用,而且上升到法律层次。

(12)、孔子说:“在家族当中人们都称赞他孝敬父母,在乡里人们都称赞他恭敬尊长。”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5)、那么,在中国思想中,以正面称赞意义使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到底是谁呢?也许是司马迁,但他用这句话描写的,乃是「游侠」群体。

(16)、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7)、出处: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

(18)、言必信,行必果,令行禁止,是我们这所学校师生言行的基本准则。

(19)、·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0)、在《论语》中,我们知道,孔子只谈了“学(及‘好学’)”和“怎么学”和“学的意义与作用”,但从来不谈“什么是学”。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反复指出过,这是孔子谨守哲学上“不能言说”者就不言说原则的“智慧”,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言说就不懂,也不明白。所以,在《学而》篇中,就有了关于子夏的一段话:

(1)、当然,这种小人主要是指人格层次、社会地位较低的人。 

(2)、白话释义:伪装齐国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

(3)、言归正传。有子的解释比孟子的要合情合理而且合乎逻辑。相比之下,孟子的解释反而是越说越乱,而且,这种解释已经远远地背离了孔子的原义与原意。

(4)、千百年来,孔子这句名言被人们视为君子诚信典范,甚至成为许多人座右铭。

(5)、如果“大人”的含义已经涵盖了惟义所在的内容要求,那么,惟义所在四个字就不需要再体现了,直接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行了。但因此会引出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思行准则呢?换言之,是不是除了大人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君子、小人和除君子小人之外的“大众”)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呢?

(6)、所以:“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一句,读完你就知道,它原来是骂人的

(7)、孔子弟子对信的理解如下(均出自《论语》相关篇章):

(8)、从社会实践层面上看,孟子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进行君子与小人分类的理论意图与社会道德意义,而是把小人当成了社会大众层面上具有“坏人”含义的人了。

(9)、但是当我看到局里的墙上贴着“有诺必践,有践必实”这么一句话时,就觉得意思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当我读到这么一句别扭的话时,马上就想到这分明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白话表达嘛,何必大费周折说成这样呢?但仔细一想,贴在墙上肯定是经过他们反复讨论才确定的,怎么会想不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呢,但是为何不用?难道这句话是贬义?

(10)、孔子弟子公良孺,身材高大,才德又好,武功很高。

(11)、这段话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什么疑难难解之处。弄清硁硁(硁音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浅薄固执貌)和斗筲(筲音shāo,盛饭竹器。一斗为十升,一筲为五升)的含义后,可大概翻译如下:

(12)、显然,在孔子眼里,“公务员”队伍中的“第一等”是“德才兼备”的士,第二等是品德好但能力不强的士,第三等则是不懂权变的墨守陈规的士。

(13)、《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4)、那么,为什么不仅能做到“言必信”,同时还能“行必果”的“士”,反而成了“小人”呢?

(15)、我们揣测,孟子可能对“五行学说”不明就里,又觉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挺“高大上”的,就一头栽了进去。但是,由于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孟子一时又难以弄清其真伪,所以,在构筑他的“性善论”时,则避开了五常中的一常“信”,只把“仁义礼智”四常对应出个“四心(端)”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98句名人名言50字以上摘抄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