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47句论语名句图片及解释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03 08:54:42 admin 阅读:59

导读论语名句图片 1、论语经典名句配图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2)、“以”此处当根据讲,是指一...

论语名句图片

1、论语经典名句配图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2)、“以”此处当根据讲,是指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目的、动机。“由”是过程,也就是做事的方式、方法,用什么手段。“安”就是做完事情以后的态度,指高兴、遗憾、伤心、后悔、不好意思、内疚、无所谓等心理的外在表现。

(3)、(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4)、正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还敢不端正呢?

(5)、(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6)、大富大贵,是我们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而得到的,我们宁可不要。

(7)、(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10)、(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2)、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4)、孔子告诉我们,我们观察一个人,不能光听他嘴里说什么,还要看他具体做什么,是不是言行一致。

(15)、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6)、(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7)、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18)、(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论语)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0)、(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2、论语名句图片及解释

(1)、(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2)、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3)、(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5)、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6)、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会听信毫无根据的传言,更不会到处传播。

(7)、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注释)人数众多的军队,其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一个有志气的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13)、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15)、“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9)、(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论语名句图片大全

(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注释)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论语)

(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领导好别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这样才能服众,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别人做到,别人就不会服气了。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0)、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论语》)

(12)、(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13)、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8)、(注释)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1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语出《论语 为政》篇,这一章句应当是孔子回答弟子如何来识人、察人的话吧。

4、论语名句图片高清

(1)、(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2)、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译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5)、(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论语)

(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8)、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0)、(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1)、(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2)、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5)、(注释)生下来就知道学习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感到困惑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感到困惑仍不学习,这样的人就是下等的愚民了。

(16)、(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17)、白话文释义: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8)、(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论语名句原文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论语)

(9)、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0)、(注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生活实践、待人忠诚、讲究信用。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12)、(讲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13)、君子有九件事要思考:看的时候要明察,听的时候要听清,脸色要温和,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忠诚,办事要谨慎,产生疑惑要询问,生气时要避免惹祸,得到利益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14)、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15)、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孔子认为孝道的关键是态度,一定要恭敬顺从。如果只是给父母点钱,能养活父母就行了,那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8)、(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9)、(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1)、(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4)、(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9)、(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10)、(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11)、(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12)、凡是油嘴滑舌,见风使舵,善于讨好取悦别人的人,一般都不是厚道之人,应该小心提防。

(13)、(注释)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依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能乐天知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又从不超出规矩。

(14)、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15)、赵普辅佐赵匡胤建立北宋、治理天下,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备受尊敬,人们惊讶于赵普的智慧。

(16)、(注释)不担心财产少,只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心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8)、(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9)、(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20)、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1)、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3)、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4)、(注释)不担心自己没有职位,担心自己没有可以立身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具备让人知晓的本领。

(5)、(注释)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6)、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7)、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8)、(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0)、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1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12)、另有海淀西城前五重点校全科1对1对2,1对

(13)、(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14)、(注释)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6)、人人都希望富贵,但如果是通过做违背道义的事情而得来的富贵,那对于君子来说,就跟浮云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了。

(17)、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些最终登临绝顶的人,体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绝对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设限,勇于进取,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18)、(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19)、(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0)、(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3)、文字、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6)、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7)、(讲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60句论语名句解读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