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6句孔子说过的话关于努力的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3-14 11:02:44 admin 阅读:59

导读孔子说过的话 1、孔子说过的话及翻译 (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孔子说过的话

1、孔子说过的话及翻译

(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孔子

(2)、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3)、有教无类。《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4)、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在生活中,常常会有人祸从口出,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灾难,还有很多人话说得漂亮却缺乏踏实干事的能力。因此孔子告诫世人,对自我的要求要言行谨慎、有实干精神,才是修身之道。

(5)、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教育学生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德行排在第一位。他认为只有在德行上努力加强自己修养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学。他的学生很多,他认为只有颜回算得上好学,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从《论语》一书来看,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乐天安命,不忧不惧;(2)杀身成仁,义以为上;(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能够在这些方面树立坚定信念并付诸人生实践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人。这种教育思想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6)、作为一位出身于平民阶层而又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士,孔子并不以得到显赫的官职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他对当时贵族集团的昏庸腐朽和社会政治的黑暗混乱强烈不满。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政治的思考,孔子形成了自己改良社会的思路。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说什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9)、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0)、文中提醒人们对朋友应该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1)、而当他发现宰予并没有认真的学习上进的时候,内心里是十分生气和苦恼的,所以他才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但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孔子对宰予的重视,但据说后来的宰予成为了孔子最出色的弟子,我想也是宰予听了孔子的这一番话有所感悟,自己也有了改进和奋发向上的努力吧。

(12)、(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3)、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4)、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位教师的力量,他的弟子中藏龙卧虎。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曾子、子夏、子贡……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弟子影响了整个战国时代。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6)、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17)、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我对此还没有自信。孔子听了很欢喜。

(18)、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19)、(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20)、在西周那种典型的宗法世袭制度之下,各级贵族世世代代承袭其政治地位,广大被统治阶层永远不能改变其受奴役的命运。

2、孔子说过的话关于努力的

(1)、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边的学生们志向远大而无所约束,文采斐然,我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们。

(2)、接受这些文化知识的正规教育,本来是当时贵族子弟的特权。但到春秋后期,平民出身的人士多有通过自学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孔子便是最杰出的代表。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做一种模仿大人摆设礼器的游戏,后来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物,以致身为鲁国三家大贵族之一的孟僖子都认为他将会显达,在临死前遗嘱两个儿子向他学礼,以便维护他们的地位。这表明,因为孔子对礼的讲求,上层贵族开始接纳他为自己的同类。

(3)、(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4)、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孔子非常生气,认为这完全是在蔑视他,所以他就亲自跑到宰予的家里去找宰予,结果跑到宰予家里,发现宰予同学正在家里躺着睡大觉,孔子看见了这种状态之后十分的生气,于是就骂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9)、(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1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13)、翻译: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1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15)、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日:与之瘦。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见《论语-雍也》)。

(1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7)、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8)、(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9)、导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我收集的有关孔子的名言及解释,欢迎大家参考。有关孔子的名言及解释有教无类。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3、孔子说过的话随机三句

(1)、(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4)、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5)、没有来过中国,这个17世纪的欧洲天才却写了一部中国百科全书

(6)、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7)、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8)、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翻译: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子贡问孔子说:我这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好比一件器皿。子贡说:什么器皿?孔子说:宗庙里的瑚琏。

(13)、《论语》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15)、孔子终生都为行道而奋斗,被人戏称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他坚信自己的奋斗是符合天意的,而事业的不能成功则是由于命运的限制,因此,他永远怀着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从没有意气消沉的时候。

(1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8)、在应对这些烦恼和挫折的时候,孔子形成了他坚实的人生哲学。他曾对自己一生的精神历程作过一次回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20)、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4、孔子说过的话短句

(1)、《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2)、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3)、单看这句话,这位老爷子似乎是“老奸巨猾”的学霸,他一下子给儒家学说开了两个外挂。

(4)、翻译: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5)、孔子的看法却并非如此。他充分肯定人的正当欲望的合理性,并不反对追求财富和地位。不过,他认为,追求财富和地位,必须不违背道义原则。他说:

(6)、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7)、误解:“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

(8)、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1)、(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1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同样被人误解的名句还有“相濡以沫”,多少人借这个词表达情感,却不知原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真可谓是南辕北辙。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5)、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兔子先生表示,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16)、所以以后再有人用这句话逼婚,你都可以噎回去了。

(17)、出自《论语·子路》。刚,刚强。毅,果断。木,质朴。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此指语言谨慎。近,接近。刚强不屈、果决坚毅、质朴诚实、言语谨慎,做到这四条就差不多接近“仁”了。

(18)、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9)、孔子生前主张述而不作。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一样,他没有自己的著作。他将一生的主要精力投注于以行道为原则的政治实践。

(20)、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5、孔子说过的话有哪些短

(1)、中华文化中的很多关键词,都是由这位先贤定义的,忠孝、仁义、信用……没有这些关键词,我们甚至连开口说话都困难,更不用说流传下来的上百条成语了。

(2)、试想孔子如此注重“孝悌之义”的人怎么可能说出那种被千夫所指的话来,自古最凄凉者,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多少人唏嘘不已。

(3)、(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4)、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5)、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学而》。礼仪的作用是要与人们和平相处。就是告诉我们人为设置这些礼仪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状态,并不是把人约束起来。

(6)、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7)、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10)、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11)、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5)、按照阴谋论的调调,可以说孔子就是整个战国棋局的操盘手。

(16)、所谓不惑,就是确立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不随波逐流,不患得患失。这一态度最为明显地体现于孔子对志向与利益的关系的认识上。

(1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18)、真相:我们来看原句,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9)、所以,不独英语语境里如此,基于上述原因,继承拉丁语余脉的罗曼语族各语言里也都有这样令人困惑的“子曰”格言。前几天我在做法语翻译时就遇到了一句“子曰:幸福不在山巅,而在攀爬的过程”,因为实在找不到《论语》或者其他古代文献中的对应句子,到处Google,结果只能在“改变你生活的五句孔夫子格言”之类的网页上看到,看来西方对孔子的“于丹化”也远在我们之先,只不过没有像美国那样曾经大规模加入大众语言狂欢。

(2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文中提出正确的钱财欲望的句子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当然了,如果孔子仅仅满足于开挂,保持不败金身的话,那么他绝不至于到达圣人的高度。

(4)、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爱好学问?孔子回答说:有位颜回爱好学问,他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爱好学问的人了。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6)、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会长久的处于困境,也不会长久的身处按了。有仁义之心的君子会安守仁道,有智慧的人会通晓仁道的利处。

(8)、(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0)、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亲近怀有忠和信两种德行的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过失就不要怕改正。

(1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孔子名言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1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4)、(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5)、翻译: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7)、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1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

(19)、(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2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逝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礼完全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与血缘出身无关的等级结构形式。在以仁为核心的礼治之中,虽然仍存在着贵贱尊卑的等级差别,但一个人地位的高低在原则上应当由一个人凭才能所取得的职位来决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政治思想无疑是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平民阶层的利益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4)、孔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孔圣人,是因为他流传下来的很多名言警句,还有他的个人言行可以作为大家的规范标准,也一直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将这些行为准则作为自己日常的一个标准。千百年来过去了,孔子在当时的思想也依然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每一代人,可见在千百年之前,我们的老一辈的圣人们,他们就有这样的想法和观念,并且将这样的想法和观念记录下来流传,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影响着我们。

(5)、(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6)、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38句孔子的至理名言以及客观理由精选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