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73句王阳明名言名篇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20 11:12:06 admin 阅读:59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赏析
1、王阳明名言名句经典及注解
(1)、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2)、静夜闻林雨,山灵似欲留。只愁梯石滑,不得到峰头。
(3)、冈蹋翻星纪,章飞动帝枢。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
(4)、王阳明一生倡导去除私欲方可光复此心。人之烦恼大部分来自心中私欲,贪财好色追名逐利是人之弱点。如果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只会给此心蒙上厚厚灰尘。
(5)、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6)、夜深时、猿啼鹤唳,露寒烟重。家在神霄归未得,十二玉楼无梦。
(7)、王阳明名言九:“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
(8)、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10)、倚兰天北疑回首,想像丹梯下六龙。山中立秋日偶书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11)、《王阳明著述选评》(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
(1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3)、朋友相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需要有包容之心,人无完人,皆有缺点。如果一味追求完美,那就是执着了,世上本没有完美之物。雍正皇帝,曾经命令年羹尧去江夏杀害仁伯安找到《百官行述》,结果年羹尧杀害江夏镇七百余人,没留一个活口。当时雍正知道之后,很是生气。邬先生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人杀伐决断,以后定有大用。得饶人处且饶人,雍正当时承担下责任,完美处理此事,收买了人心。
(14)、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
(15)、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16)、送觥歌宛转,嘲妓笑卢胡。佐饮时炮鳖,蠲酲数鲙鲈。
(17)、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18)、“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9)、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最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20)、为学应当反身自省。若只是责备他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若能反身自省,才能见到自己有许多没有做到的地方,哪里还有工夫责备别人?
2、王阳明名言名篇
(1)、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3)、在这篇墓表中,作者以苏州昆山节庵公方麟从业的几次变化引出话题,通过对节庵公方麟关于为士、为商、为从事等的态度与观点的叙述以及他本人对四民问题的分析论述,表达了“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点。
(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5)、有了如此境界,在诗歌的四句,诗人进一步抒发此时的心里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6)、▲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故长称“王阳明”
(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8)、知善知恶是良知关于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王阳明指的是一种天赋,分别是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句意: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9)、贵仍招客宿,健未要人扶。问望贤丞相,仪形美丈夫。
(10)、《节庵方公墓表》是王阳明嘉靖四年(1525)年守制居丧并在绍兴、余姚讲学期间,为一个弃儒服贾名叫方麟的商人撰写的。被海外著名学者余英时评价为“新儒家社会思想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
(11)、“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于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己远远超乎他人,甚至圣人。所以阳明先生告诫“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做人不可有傲气。
(12)、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4)、后来,王阳明确实找到了人生的法器,也确实凭此法器飞越了世间的沧桑,这就是他的“阳明心学”。写完这首《泛海》后,王阳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贬谪的龙场之路。
(15)、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阳明。
(16)、▲王阳明书法成就很高,有种说法:王羲之是以书掩其人,而王阳明是以人掩其书。
(1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8)、“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19)、(正辅分人参一苗,归种韶阳。来诗本用?亚字,惠州无书,不见此字所出,故且従木奉和。)
(20)、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3、王阳明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1)、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3)、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
(4)、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5)、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6)、出自语录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7)、有《王文成公全书》。名言名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9)、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王守仁的游足还到奉化雪窦山,他写的《雪窦山》诗明丽、秀拔。
(10)、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11)、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12)、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13)、“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4)、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1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16)、学禅超后有,观妙造虚无。髻里传僧宝,环中得道枢。
(17)、▲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一代大儒,受万世敬仰。
(18)、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9)、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0)、王阳明名言七:“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王阳明的名言警句
(1)、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2)、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
(3)、出自语录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王阳明格竹苦思圣人之道的失败,而格竹之法即圣人朱熹所传。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虽主要讲治学,但于人生亦大有裨益!
(4)、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图。(天台、四明二山。
(7)、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王阳明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
(9)、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10)、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11)、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2)、伊予一生志,我尔百年躯。江上三千里,城中十二衢。
(13)、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