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17句老子名言带翻译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4-04-30 08:23:36 admin 阅读:59

导读老子名言名句及翻译 1、老子名言名句及翻译及解释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

老子名言名句及翻译

1、老子名言名句及翻译及解释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4)、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老子第五十九》

(5)、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6)、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第三十五》

(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0)、“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11)、(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12)、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5)、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16)、老子名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7)、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18)、(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19)、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0)、老子名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老子名言带翻译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老子名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4)、与其趋炎附势地去谋取宠幸,不如自立自强地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5)、(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6)、老子名言: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老子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9)、(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10)、(译文)在老子的观念里得宠和受辱是一样的,并不值得骄傲。

(11)、"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1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3)、老子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17)、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8)、(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3、老子名言及翻译12条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9)、老子名言: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1)、(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1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3)、“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有人说,“无名”是宇宙大爆炸前潜在的物质,“有名”是原始的物质,大爆炸后形成万物。中国人天才地揭示了宇宙生成论。不过,中国的学问都是原始的、模糊的、坯胎状的,几千年都没有发展。(www.lzcn)

(1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5)、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四十一》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8)、(译文)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9)、老子名言: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4、老子名言名句75及翻译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

(3)、(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4)、老子名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6)、老子名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老子名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老子名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0)、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11)、《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2)、老子名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5)、老子名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

(1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18)、译文: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19)、老子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老子名言名句及翻译

(1)、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2)、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3)、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

(5)、(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0)、老子名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1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3)、(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14)、(译文)这几句话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什么,强调什么。”

(1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6)、老子哲学体系道德核心是“道”。老子的贡献在于把“道”抽象出来使之成为一一个独立的哲学形而上学的范畴。《老子》中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既是形上本体,又是人生的法则。它是整体性的,在本质上既不可界定也不可言说,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也不能将其特性有限的表达出来。老子之“道”又是有与无、神虚与形实的整合。“道”还具有内在的否定性和潜在性。“道”是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待的精神与物质的威粒、能量、动势、事物、原理的相对相关、动态综合。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20)、紫气东来这个成语历史上所指的是哪位圣人,你知道吗?

(1)、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

(2)、老子名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解释: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4)、译文: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5)、(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6)、老子名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8)、老子名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0)、老子名言: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2)、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1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4)、老子名言: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6)、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17)、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34句马丁 海德格尔精选好句